所有的问题所有的商品都是有价值的的,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错在哪里?

导读:2006年3月6日民商法学术沙龙第一期和大家见面了。该沙龙是出自于刘保玉教授的构思,以各位同学为主体,邀请部分老师作为嘉宾,希望给大家提供一个自由交流讨论的平台,在

  2006年3月6日民商法学术沙龙第一期和大家见面了。该沙龙是出自于刘保玉教授的构思,以各位同学为主体,邀请部分老师作为嘉宾,希望给大家提供一个自由交流讨论的平台,在讨论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第一期的题目是“买卖的适用价值与制度设计”。法学院2003级民商法学硕士研究生崔云芳、张辉从不同的角度,围绕所有权保留中两个最重要的权利,即买受人的期待权和出卖人的取回权,作了详细介绍。2005级的研究生于霄同学从英美法的视角,介绍了担保的作用及在英美法上的设计。然后刘保玉教授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之后同学们和刘老师进行了自由讨论。

  崔云芳同学主要介绍了以下几个问题:

  1.对期待权进行了概述。首先对期待权进行了整体性介绍,并对期待权的权利性质重新进行定位。在此基础上,对典型的期待权——所有权保留中买受人的期待权进行了分析,认为买受人的期待权既不是物权,也不是债权,更不是什么特殊权利,而只是一种与既得权相对应的权利类别。

  2.介绍所有权保留的范围及其类推适用。认为所有权保留买卖既适用于动产也适用于不动产。认为物权中的、农业用地承包权及典权,具有金钱给付性质并不具有人身专属性的债权,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均可以权利保留的形式进行转让,因此会产生对物权的期待权、对债权的期待权及对知识产权的期待权等期待权类型。崔云芳将这种交易形式扩大到整个民事权利体系,命名为“权利保留转让”。

  3.对买受人期待权的流转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并从期待权的转让、质押及善意取得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对于期待权的转让,其区分了不同形式的所有权保留买卖中期待权的转让方式,指出期待权转让的后果对现行民法中的占有理论提出了挑战,而且期待权在转让中还可能形成双重期待权。对于期待权的质押,崔云芳以我国现行《担保法》及其解释为依托,结合民法理论分析认为期待权可以进行权利质押,并对其质押后的法律关系进行了分析。对于期待权的善意取得,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从非所有权人处善意取得期待权、从非期待权人处善意取得已经存在的期待权、从自称是期待权人处善意取得并不存在的期待权。

  4.最后介绍了买受人期待权与其它权利的冲突解决机制。期待权在流转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与其它权利发生冲突,法律的作用就在于为权利冲突提供科学的解决机制。首先对预告登记制度进行了简单的论述,认为我国今后就建立预告登记制度,并采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出卖人在让与标的物时期待权与其它权利的冲突及期待权与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的冲突,并对每一种冲突区别所有权保留买卖是否已进行登记而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page]

  张辉同学主要介绍了以下问题:

  1.基于取回权的法律性质决定于所有权保留性质的思路,对所有权保留性质的学说进行了梳理,赞同出卖人保留的所有权是完整的所有权的观点。出卖人保留的所有权是出卖人行使取回权的唯一基础,因此,取回权属于所有权的权能。

  2.从权利行使的范围、目的、条件、方式和效力范围等方面,比较分析了出卖人的取回权和合同解除权、所有物返还请求权的关系,认为出卖人的取回权既不同于合同解除权,也不同于所有物返还请求权,而是有自己独立存在的价值。我国将来的立法应确立以取回权为核心的取回制度。

  3.介绍了所有权保留的种类,认为为了充分发挥所有权保留制度的作用,取回权的效力范围应进行适当扩张。表现在买受人转让标的物时,取回权的效力可及于价金所得和价金债权;标的物发生添附时,取回权的效力及于添附物,但应以标的物的原有价值为限。

  4.作为一项制度设计,取回制度应顾及到第三人的利益。为了交易安全,出卖人的取回权并不必然能得到行使。表现在出卖人丧失所有权,则不能行使取回权;标的物上存在他人的权利,尤其是存在他人的担保物权时,取回权的行使要受到限制;买卖双方当事人破产时,取回权也受到限制。

  5.取回权的行使既要考虑公平,也要体现效率。取回权行使的条件应由立法做出明确规定。取回权行使的方式包括和平方式和诉讼方式。所谓诉讼方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通诉讼,在我国实质上是诉前保全程序。出卖人取回标的物后,可通过买受人回赎、标的物的再出卖处理出卖人和买受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于霄同学主要结合自己翻译的一篇关于担保权益的论文,简要地向大家地介绍了英美法上担保制度的宏观设计。

  1.介绍了英美法上担保法律制度的最新进展,指出担保的主要作用在于使被担保的债权得到优先受偿,而我们常常忽视,为什么它能够处于比其他普通债权优先的地位?于霄同学指出以下几点理由:(1)担保权的设立往往是普通债权人同意的结果;(2)双方均有签订担保合同的自由,这种自由应该得到保障;(3)双方进行谈判,担保权的设立其实是双方能力的一种平衡;(4)优先债权的目的在于鼓励放贷,促进交易发展;(5)因为担保权益可以自由转让和处分,而担保权的设定可以增强债权的信用性,也有利于整个社会上财产的自由转让。

  2.进一步介绍了对担保债权优先性的反对意见:(1)担保也有意外的法定之债,普通债权人没有选择“同意”的余地;(2)对小额债权人的注意义务并不能过高,使其充分注意到债务人哪部分财产设定担保并不现实;(3)合同自由不仅关涉双方,并且牵涉第三人的利益,这才是法律关系的常态,而担保权的设定却可能使普通债权人失去受偿的机会,所以其设计是否有效率和公正值得讨论。[page]

  3.介绍了十九世纪一场关于担保是不是有效率的大讨论。参与到其中的虽有法学家,但更多的是经济学家。主要有三派观点:希克斯、帕累托和继之而起的博弈论。博弈论提出的mm理论,形成的所谓同情法学派,认为利益平衡在担保法律制度的设计中是最重要的。而基于这种平衡理论,这种处于担保下的“有优先权”可以行使,但需要给普通债权人以一定的预留份,即在此预留份内,担保债权人不能优先受偿,而应该按债权额平均分配。考克委员会通过自己的研究,将这个份额确定为百分之十。

  在三位同学作了精彩的汇报之后,刘保玉教授就相关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动产毫无疑问可适用所有权保留制度,各国立法例也均如此规定。由于所有权保留制度的一个适用前提就是一方当事人(卖方)把标的物先行交付给对方当事人(买方),此时,卖方获得了动产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但此时卖方仍然保有所有权,这从现实的生活与法律层面上分析,都是可能的。

不动产是否适用所有权保留制度,存有争议。德国民法典规定,不动产不可以适用所有权保留制度。这可能是由于德国采取不动产登记生效主义,即登记具有绝对的效力。所以在登记之后,所有权就发生了变动,就不再有所有权保留制度适用的空间。而在登记之前,还没有发生转移,因此此时分期付款只是一种普通的买卖。因此,刘老师倾向于认为不动产不适用于所有权保留。当然在当事人之间,双方人可以约定所有权仍由卖方保留,只是对第三人没有对抗力。

  3. 担保与保障问题。我们说所有权保留是一种非典型担保制度。所有权保留制度的采用,对于买卖双方而言似乎还达不到担保物权的程度,而只是起到一种保障的作用。对于卖方,他可以通过取回权的行使达到保障的作用;对于买方,他在先行对财产占有、使用、收益的前提下,通过“期待权”对其将来的所有权的取得起到一种保障的作用。

  4. 附条件买卖与所有权保留买卖的区别。所有权保留买卖是附条件买卖的下位概念,所有权保留买卖肯定是一种附条件买卖,但是附条件买卖却不一定是所有权保留买卖,比如刚才提到的不动产中的分期付款买卖。

  5. 各国在立法上的制度设计,对保有所有权方(卖方)的权利有不同的观点。

  (1) 取回权说。采用该学说的国家以德国为代表。认为在条件未成就时(如买方的价金尚未完全支付),此时卖方仍是财产的所有权人,所以卖方基于所有权可以取回该财产。[page]

  (2) 优先权说。采用该学说的国家以日本为代表。认为卖方的价金债权与其他的债权人相比对出卖的动产享有一种优先权。从这个角度考虑,日本法上的动产先取特权可以得到很好地解释。

  (3) 担保权说。采用该学说的国家以美国为代表。认为卖方享有一种担保权利,在买方尚未完全支付价金时,基于其担保权而优先受偿。

  对以上三种学说的取舍,值得探讨。而且是不是还可以考虑将动产所有权转移之后,立即在此动产上为卖方的价金债权设定抵押;或者采用租赁的方式,定期交付租金,待一定期限届满,所有权发生转移。

  6. 其他值得思考的问题

  (1) 所有权保留制度得以更好平衡各方当事人利益的关键因素在于登记的设置。但在动产,由哪个机关具体负责登记?登记的内容是什么?效力如何?与善意第三人的关系如何处理?都是在实践中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

  (2) 当出卖人擅自处分标的物时,出卖人、买受人与第三人的关系如何处理?而相反当买受人擅自处分标的物时,三方当事人的关系又该如何处理?第三人在善意与恶意时,结果会出现什么差异?第三人善意、恶意的确定能否由登记决定?这是所有权保留制度中最复杂的问题,也很有讨论的价值。

  (3) 当出卖人被强制执行时,被保留的动产能否列入责任财产?相反买受人被强制执行时,动产能否列入责任财产?那么出卖人或买受人破产时,动产是否列入破产财产?

  在刘老师介绍了自己对于所有权保留制度的一些看法并且进一步提出几个问题之后,虽然时间已经比较紧张,但是大家仍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讨论的焦点在于对不动产保留登记制度的建构以及对买受人期待权的界定及保护上。

  首先,对于运用电子登记完善动产所有权保留制度在中国是否可行,大家存在不同的意见。对于电子登记是否适合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有同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指出如果电子登记可行,那么打电话咨询公证机关或其他登记机关的成本也应该更低。这样的方式是否可行,也值得思考。

  其次,有同学主张买受人的“期待权”并不成为一种权利,而只能看作一种期待的地位或状态。但是有同学提出反驳,提出必须明确界定期待权的性质及效力。比如当出卖人破产时,买受人可以通过付清全部价款而将标的物取回,使其归自己所有。可见,这种“期待权”明显比单纯的债权效力要高。至于为何这样规定,有同学指出这是基于公平和衡平的角度,甚至按照日本学者的“削梨说”,这种期待权也带有一定所有权的性质。可见,当深入研究所有权保留制度时,绕不开对期待权(或者叫做别的名称)这种权利的界定。[page]

  最后,有同学从更深的层次对所有权保留制度进行了分析。所有权保留的出现本来是出于实用的考虑。我们的法律既应当考虑体系内的解释,又应当考虑体系外的解释;所谓体系外的解释,是指制度设计如何适应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而不应只局限于大陆法的民法概念和民法体系。比如英美法上的衡平法制度,就为我们提供了较好的榜样。

  我们的第一期民商法学术沙龙还是比较顺利和成功的,尤其是大家能够各抒己见,提出的见解既有深度,实践中也有运用价值,也使这个问题能够越辩越明。在这个沙龙里,如果大家都可以有所思、有所得,那才将是它最大的成功。希望大家提出的自己的意见,在以后的民商法沙龙里踊跃参加,积极发言,一起把这个交流平台建设得更好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发言稿,使用正确的写作思路书写发言稿会更加事半功倍。那要怎么写好发言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职工大会发言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弘鼓声声唱“大风”,书山脉脉歌“流水”。

  好的教育其实就是从可亲可爱的人心中生发出来的,自然而质朴的行动。

  一个人要做一件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难的是如何真正拥有一颗向上的心。你真诚地向世界开放的时候,世界也在向你开启。人与人的距离,说远可以无限远,说近其实也可能很近。活在世上,最美好的事莫过于跨越千山万水,千沟万壑而发生的,充满着自由与温暖的人与人的相遇。

  教师造就学校,学校成就教师。

  什么叫敬业?敬业首先表现为对自己职业的敬重,有一种崇高感、神圣感,其次表现为对本专业技术的无止境的精益求精。真正具有专业精神的人不管别人怎么看待他的职业,他自己对这职业永远有一种宗教式虔诚,全身心投入。

  工作就是艺术,工作就是享受。

  他们不是为了报酬而工作,但因为他们平时出神入化,往往能得到更多的报偿。这种专业精神与“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追求不一样,他不是为了当状元,不是要争第一,而是要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尽可能做得更好。他们更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然而事物的逻辑恰恰是,只有注重过程,你才能最终得到最好的结果。

  心里老惦着结果,为名利所累,注意力分散,过程就难负不知不觉地“偷工减料”,最后的结果不可能特别高明。

  我们的教师是极具魅力的教师,他们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始终如一,高标准要求自己,从而教育教学工作切切实实发生了变化。他们反思自身,他们为学生没有取得适当的进步而担忧,他们寻找成功和差距的证据,教学上有需要的时候他们会寻求帮助。未来是充满希望的,因为在我们的学校有很多这样的教师。他们经常在学校里埋头苦干,常常没有被父母或配偶因为更优秀的教师,但是学生都知道并且很喜欢他们的课堂。希冀我们的教师和教学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人们常说,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教师是质量的关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校长对学校的领导, 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业务上的指导,其次才是行政管理。”左效举就是这样的校长。

  他把他的教育思考和办学理念,体现在学校的角角落落, ,他亲自设计改革的蓝图,亲自参与课改实验,亲自听课评课指导,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精湛的业务能力给老师们灯塔似的引领,他厚重的思想积淀和踏实专注的工作作风,使我校在五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巨变,当之无愧地走进了全市基础教育的一流行列。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我是民政系的新进教师谢泉峰。很荣幸能够有机会在这里代表大家发言,并将自己入校以来的工作学习体会及心得感受与大家共享。借此机会,我也希望能够代表我们民政系新进的另外三位同事李浩平、毕树沙、田甜,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及全系的教职员工表示感谢,感谢你们半年多来对我们的关心、指导和爱护,感谢你们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给予我们的友谊、信任和帮助,就此春节即将来临之际,谨向大家表示我们最崇高的敬意,并祝你们新春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对我来说,是生命中的一个关键年份,是一个生活里充满幸福、事业上焕然一新的重要年份。从7月1日正式踏入这所美丽的校园的那一刻起,我的人生便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与在座的诸位老师们联系在一起,共同为着人生的理想和信念而奋斗。在这一过程中,我虽然有付出,但更多是收获,虽然有辛劳,但更多是进步。回顾入校以来的这一百多个日日夜夜,我能清晰的看到自己向前迈进时留下的每一个脚印;在那时间的滴答声中,我仿佛能看见一个光明的未来正向我走来。

  在这里,我就自己入校半年来个人的三点感受与大家分享。

  我的第一点感受是,在学院的组织学习下,个人的思想观念出现深刻转变。

  是学院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顺利通过验收的基础上,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在校内大力推行文化管理,全面施行“标准化”、“表格化”、“精细化”、“职业化”的第一年。在这一年里,学院领导审时度势、不断进取、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在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的同时,也强化了对人员的培训、考核力度,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各项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在学院领导的正确指引下,在各位同事的热心帮助下,我在这半年的工作学习过程中对教师这个岗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中国著名教育家、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一所学校,如果没有好的教师,就谈不上发展,谈不上进步,更谈不上拥有一个未来。

  作为新进教师,我有幸参加了学院组织的新进教职员工培训班,聆听了学院各位领导关于国际、国内职业教育宏观形势的介绍,了解了学院的内外环境、历史沿革、职能设置、人员结构及组织制度,学习了“标准化”、“表格化”、“精细化”、“职业化”这“四化”的时代背景、内在意义、实践目标及具体措施。各位领导高屋建瓴的讲座,使我们端正了态度,提高了认识,充满了信心,推进了工作。正所谓“一春莺度曲,八月雁成行”,在随后半年的工作学习实践中,我们严格按照“四化”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时刻不忘以最饱满的工作热情、最充分的课堂准备、最丰富的教学内容、最新颖的传授方式为学生上好每一节课,改好每一份作业,圆满完成本学期的各项教学任务。

  唐代的韩愈曾经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学校领导的启发下,我们开始认识到,作为一名专职教师,首先要面临的不是如何去上课的问题,而是如何培养学生能力的问题,即“传道”的问题,其次才能谈得上“授业”和“解惑”。

  虽然,在上课之前我从未有过正式授课的经验,但我仍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所面对的这群年轻人并不是我们手中可供任意摆弄的机器,更不是等待着我们去加工的半成品,他们是人,是一群有想法、有理念、有期盼、有感情的人。带着家乡的泥土气息,带着父母亲人的期盼,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其中有一些还是超过本科录取分数线的学生选择来到这里,是希望他们所有的这些付出都能有所回报。而此时此刻,他们之所以愿意安安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仰视着我们,是因为他们期待着通过我们去赢得自己的未来。出于这种目的,在课上要传授给他们的就不应该是单纯的知识,而应该是成功的道理,或者是那些可以帮助他们未来走向成功的路径。

我在一个群分享Android 好像被我分享得没人说话了... 4期

不可思议的Canvas 天气不可能那么可爱 走心推荐几个优质项目 9102年了,还不知道Android为什么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所有的商品都是有价值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