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造光和自然光的区别?和人工光相比有什么区别?

近几年,通过承担日照校区新闻摄影任务,我积累了一些拍摄技巧,也有了一定的心得体会。本次讲座的主题,目的就是与大家进行一个业务交流,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争取与大家在摄影方面能够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宣传报道图片的拍摄从大的方面来说属于新闻摄影的范畴,属于新闻学与摄影学的交叉学科。正是因为这种学科的交叉性,新闻摄影对光线的要求与其他摄影题材相比要简单一些。具体到我们宣传报道图片的拍摄,一般会遇到两种情况:一是室内人工光拍摄,比如会议会场;二是室外自然光拍摄,比如田径运动会、师生室外文体活动等等。

室内拍摄,主要就是要用好闪光灯。为更好地理解闪光灯的功能,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色温的概念。

一个物体燃烧以后,火焰的颜色从一开始到最后是不一样的。最初,火焰是红色的,随着温度的升高,它变成了橙黄色、偏白色,直至高温的蓝色。温度不同,火焰的颜色也各不相同。

英国物理学家Lord Kelvin(洛德·开尔文)在1848年最早发现了热与颜色的紧密结合关系,创立了色温这一概念,用来表示光源所发出的颜色,并用其名字的首字母K来作为色温的基本单位。

色温越低,数值越小,其色调越“红”,越暖,色温低到一定程度,就是红外线,人眼看不到了。色温越高,数值越大,其色调越“蓝”,越冷,色温高到一定程度,就是紫外线,人眼也看不到了。由此我们知道,颜色的冷暖是由色温数值的大小所决定的。

通过色温标识图,我们能够更加清晰明了地区分各种光线的色温,并在摄影时作出正确的色温设置。例如,一个阳光明媚的室外,色温在5600K左右,这时大家会感到光线比较自然、明亮,拍出的照片光线效果最佳。但是,我们一般都是在室内人工光的环境中工作,而像荧光灯等室内人工光在设计之初,所设的色温就相对较低,在这样的光线条件下拍出的照片往往会颜色偏暖,不符合宣传报道图片的要求。照相机的闪光灯就是以阳光明媚的室外为参照标准,色温设置为6000K左右,因此,在室内拍摄时,只有打开闪光灯,拍出来的照片才会更加自然、明亮。

另外,闪光灯的输出功率是一定的,其有效距离在3米左右。闪光灯离拍摄主体的远近不同,拍摄出的效果就不同。比如,在距拍摄主体六七米之外使用闪光灯就基本失去了效果。因此,是否使用闪光灯,闪光灯离拍摄主体的远近,最终决定了其拍摄的效果。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室内人工光拍摄时,要打开闪光灯,并且闪光灯不能离拍摄主体太远,小场景一般以1米至3米左右为宜,大场景则根据实际情况来定,这样才能拍出较为理想的宣传报道图片。

对光线的第二个运用就是在自然光拍摄环境下的运用。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自然光是指阳光,不是指月光。

根据光线的投射方向,光线可以形成顺光、侧光、逆光等不同的光线。在不同的光线下拍摄,会产生不同的光影效果。

1.顺光、侧光与侧顺光

我们在拍摄时,应该多利用顺光、侧顺光和侧光拍摄。因为,顺光、侧顺光拍摄出来的照片比较自然。在侧光时,要有意识地站在太阳的一侧拍摄。因为太阳一侧较为明亮,拍摄出的人物面部表情更加清晰,效果更好。

在室外拍摄时,我们还会遇到逆光或侧逆光的情况。逆光拍摄主要用于艺术摄影,它有利于突出被拍摄对象的轮廓,体现一种剪影效果,宣传报道的图片尽量不要使用逆光。在必须要使用逆光拍摄时,要注意三点:

一要防止光线直接进入镜头产生眩光。必要时,可以使用镜头遮光罩。镜头遮光罩的主要作用就是在逆光拍摄时,遮挡光线直接进入镜头。

二要尽量抵近拍摄。比如在1米到2米左右距离拍摄。

三要打开闪光灯拍摄。通过闪光灯来弥补面部光线的不足。

一张图片的构图包括五个要素,一是主体,也就是主要的拍摄对象;二是陪体,也就是主体的陪衬;三是前景;四是背景,五是空白。这五个要素的完美组合,能够使被摄对象栩栩如生,动感十足,富有灵性,从而实现我们的拍摄意图。因此,在掌握基本的构图法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组成构图的各个要素。

画面的主体就是所要表现的主要对象。主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主体是人时,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多个人,甚至是一群人。可以说任何一个构图法,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突出主体。那么,如何突出主体呢?在拍摄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单个主体要处于画面的一半到三分之二之间。多个主体可以把其看为一个整体。

二是在突出拍摄主体的时候,拍摄距离不要太远。一般在1米到3米左右。太近,容易干扰主体。太远容易使拍摄主体虚化,或不能突出拍摄主体。

陪体,也就是主体的陪衬,是摄影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处于从属地位,帮助突出主体。陪体的表现方法有两种形式:一是陪体的直接表现;二是陪体的间接表现。

1)陪体的直接表现,就是陪体在画面中直接出现,成为画面构图的一部分。

2)陪体的间接表现,也就是陪体在画面中并不直接出现,而是通过画面的表现力,使陪体出现在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中陪体的间接表现突破了画面时空的限制,使有限的画面内容显得意味深长,让人产生思考与联想。

前景就是位于主体前面的人或物,背景位于主体之后。前景与背景都是用来渲染、烘托主体,显得画面富有层次性、立体感、纵深感。因此,在拍摄时,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利用好前景与背景这两个元素,加强画面的立体感。在具体拍摄时,要注意两点:

一要注意前景不能超过整个画面的三分之一。否则会冲淡主体。

二要在选择背景时,要尽量选择有助于表现主题活动的特定背景。争取让大家一看照片,就知道图片拍摄的环境是怎么样的。

空白并不是了无一物。凡是画面中色调相近或影调单一,属于衬托主体形象的部分都是空白,如天空、草地、沙滩、水面等等。

在构图时,对空白的处理要遵守“视线前方要留白”的摄影原则。这一原则是指人们在观察带有一定方向性的物体,如人物视线、建筑物的朝向、运动体的动向等,常在物体前方多留一些空白,这样能够符合人的视觉习惯。

(二)三种常见的构图法

构图的这五个要素,如同建房子用的砖瓦,怎么把这些“砖瓦”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满足我们的需要,会有很多种方法,并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这些方法在摄影构图上就称为构图法。在宣传报道活动的拍摄中,我们常用的构图法有三种:一是对称式构图法;二是九宫格构图法;三是对角线构图法。我们先看一下对称式构图法:

 对称式构图也称为几何中心构图,就是将主体放在画面的中心,使主体上下或左右对称。由于中国的建筑讲对称,宣传报道图片会经常用到对称式构图法,比如在接待室、文体馆、办公楼前。它的优点是画面平衡、稳定,主体与陪体相呼应,缺点是呆板、缺少变化。我们在使用时要尽量突出优点,避免这种构图法的缺点。

把一个画面通过四条线分成均等的九份,这就是我国古人所称“九宫格”。这四条线交叉形成一个井字和四个交叉点。这四个交叉点被称为趣味中心。如果把主体放在这四个点上,或者这四条线上,主体就会显得很突出,效果会比位于中心位置更好。

九宫格构图法与西方的黄金构图法类似。我们都了解黄金分割律。凡是遵循律的,就会显得很“和谐”。大家都知道,艺术是不分国界的。东方的九宫格构图法与西方的黄金构图法的实质都是一样的,都运用了则。三分法则的理论基础是:人们的目光总是自然地落在一幅画面三分之二处的位置上。因此,把拍摄主体放在在画面三分之二处能够显得更加突出。

对角线构图法的优点能够使画面结构富有动感,生动活泼,避免被摄对象呈现出“四平八稳”的面貌。在宣传活动拍摄时,对角线构图法适合拍摄成纵队的主体,前大后小,前突出,后烘托。

(三)“横平竖直”原则的运用

拍摄时,要运用好“横平竖直”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拍摄时,在画面的中心部位找到横的或竖的线条作为坐标,图片的横边或竖边要与其平行。

但是要正确理解“横平竖直”原则,不能绝对化。因为人的视线与物体有一定的夹角,构图中并不是所有的竖线都是垂直、平行的。构图中,只要与画面中心部位的其中一条横向或竖线平行就可以了。如果找不到一条横线或竖线作为坐标,就要凭借自己的感觉,与地平线保持平衡。

以上是关于光线和构图的基本技巧。一张好的照片,或者宣传报道图片,我们往往从三个方面进行评定:一是光线的运用;二是构图的方法;三是情感的表现。由于情感的表现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鉴于时间关系我们只简单地讲以上两个方面的内容。

根据近几年的拍摄经历,我认为,在具体拍摄宣传报道图片时,还有必要注意以下几个小细节:

(一)养成拍摄前检查相机的好习惯

检查相机可以简单地分成以下三步:

第一步:打开电源开关,查看电池的电量;

第二步:检查镜头镜片,查看镜片是否清洁;

第三步:检查模式转盘,查看是否是自己常用的模式。

(二)多拍摄四分之三或三分之二的面部视角

在了解四分之三或三分之二面部视角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正面视角和八分之七视角。通过这几种视角的对比大家会感到四分之三或三分之二的面部视角的优点。

1. 正面视角。正面视角中,被摄者直面镜头。正面视角,它的优点是人的面部特征非常突出,写实,显得非常自信,爽直。缺点是人的五官本是立体的,但正面视角使其平面化,缺少立体感,显得呆板。新闻摄影,一般很少拍摄领导人的正面视角。

2. 八分之七视角。什么是八分之七视角呢?远侧耳朵能看到一半。它具备正面照的爽直特征,但是总体上要柔和一些。

总体来讲,正面视角和八分之七视角多用于证件照,宣传报道图片很少用。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还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定。

3. 我们经常用到的拍摄视角,就是四分之三视角和三分之二视角。

四分之三视角这一角度看不到远侧耳朵。三分之二视角能同时看到被摄者的双颊。拍摄四分之三视角或三分之二视角有什么好处呢?

一是能够有于表现被拍摄者的面部轮廓和表情。

二是大多数人的眼睛往往都是一大一小,利用四分之三视角或三分之二视角,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让双眼在最终的画面中看起来是等大的。

三是被摄者的发型往往是偏分,有的前顶端的头发较少,利用四分之三视角或三分之二视角,有时候会弥补被摄者头发稀少的缺陷。

(三)主席台、发言席作为前景时的拍摄

主席台、发言席露出前边缘即可,这样能够有利于主体突出。不宜照出大半个或整个主席台或发言席。否则的话就不容易突出主体。

当然,这是针对我们日照校区的具体情况来说的。有些学校或单位的发言席,前面印有校徽标识或单位名称,这时候,往往把校徽或单位名称一块拍摄出来。具体怎么拍,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四)会标作为背景时的拍摄

会标作为背景时的处理较为复杂一些,其处理原则主要依据的是九宫格构图法。具体要处理好以下两种情况:

1. 会标的上边缘要在画面上部露出一小块区域,留出一定空间。如果不留空间,就会形成顶天立地的感觉,缺乏平衡感、稳定感。

2. 会标的下边缘要在构图的上三分之一处。

以上是会标作为背景时拍摄的基本要求。具体拍摄的时候要综合考虑。比如,想表现一个更宏大的场面,可以不考虑会标作为背景时的位置。因为这时候,背景不仅只有会标,还有其他更多的一些元素。这时候会标只是作为背景的其中一个元素而已。

(五)学会使用一些常见的美图软件

图像处理软件有很多。较专业的比如PhotoshopPS等等。但专业的图片处理软件占用电脑内存大,使用复杂。我常用的图片处理软件是光影魔术手,这个软件功能齐全,简单方便,容易掌握,完全能够满足我们日常工作需要。新闻摄影的图片一般有三处情况需要处理,一是主体倾斜,需要平衡一下。二是陪体杂乱,也就是无关的东西太多,需要在构图上重新剪切一下。三是图片像素太大,不方便传输,需要变小一点。这三点光影魔术手都能轻易做到。

以上内容就是今天讲座的主要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什么是人工光?有哪些基本的布光方法?

人工光即各种灯光,包括白炽灯、碘钨灯、日光灯等发出的光线。

照明范围有限和便于控制是人工光的两大特点。

人工光可以根据拍摄需要,设置主光、辅助光、轮廓光、背景光和装饰光等不同光效,既突出主体,又照顾陪体,以塑造理想的摄影造型。就纪录片的拍摄来说,许多情况下无法仔细推敲光线的安排,而必须就近利用自然光。但在某些可以讲究光线的场合,比如人物访谈和历史文化题材创作的场合,可以布置一些或简单或复杂的灯光配置,以适应各种纪录片创作拍摄的需要。

第一,单光源照明。在一些条件有限且情况紧迫的场合,往往只能用一个照明灯作光源,将其安置在被摄主体正前方或侧前方,其方法简单方便,可以保证最基本的照明,但对被摄主体的画面造型表现力不强。

第二,主辅光照明。在情况不太紧急的场合,可以使用两个灯具,分别作主光源和辅助光源,以便改善画面效果。

主光,即照明中最明亮的、起主要作用的光源,用以显示拍摄对象的基本形态,表现画面的立体空间和物体的表面结构。一般用聚光灯发出的直射光作主光源,设置在被摄对象的上前方或侧上前方,以此突出对象的立体感,并形成一定的明暗反差。

辅助光,即一个功率较小的灯具,带有柔光罩以提供较弱的散射光,一般放置在与主光相对的摄像机光轴的另一边,以减弱主光造成的明显阴影,增加阴影面的画面层次和细节。调整主光与辅助光的亮度比率,可以控制画面的反差效果。主光与辅助光的比率越大,反差就越大,画面阴影越浓厚,立体感越强,形成“硬调”和“低调”;反之,则反差小,画面阴影淡,立体感弱,形成“软调”和“高调”。

第三,三点布光法。如果条件允许,且希望得到较理想的画面,可以在主辅光照明的基础上再加一盏灯,置于被摄体的背后以提供轮廓光,形成三角形的布局,这就是三点布光法。这是拍摄中最常用的布光法,也称为标准布光法。轮廓光从被摄体的背后投射过来,能够在物体边缘或人物头肩部位勾勒出一道明亮的光边,把被摄主体与其背景分离开来,从而丰富画面的层次感,给画面增添活力和生气。三点布光法中的主光、辅助光和轮廓光之间的比率一般为10.5:2,即以主光为基准,辅助光的强度为主光的1/2,轮廓光为主光的2倍。

第四,全面布光法。历史文化类和科技类题材的纪录片拍摄场合,因为基本没有无法预知的纪实事件需要应付,此时便可以从容安排灯光布局,以营造更全面理想的光线效果。在安排好主光、辅助光、轮廓光之后,还可以使用更多的辅助性光源,它们包括背景光、装饰光、效果光和眼神光等。

背景光是用于照明被摄对象周围环境的光线,以此来交代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同时衬托主体,增强空间的真实感。另外,也可以通过背景的安排,影响观众对场景、时间等因素的了解和对画面基调的感受。其强度一般为主光的1/23/4为宜。

装饰光,用于弥补各种照明的不足或修饰某一特别需要强调的局部,如照亮头发(发型光),照明服饰(服饰光),等等。装饰光能减弱从主光到辅助光过渡时局部细节上的生硬反差,增加画面的中间影调,对照明的整体效果起到润色作用。

眼神光是照射眼球以使之反射出光斑的光线。在拍摄人物面部特写时,可以增加眼部的生动性,有助于人物神情的传神表达。

第五,普遍照明法。指利用散射光、反射光均匀地照亮整个拍摄现场形成一种全景照明所需的基础光线的照明方法。它类似于阴天光线下的拍摄效果,每个方向的照明强度相同,物体不产生阴影。这是一种万能的光线,但立体感和质感表现较差。一般用聚光灯反射光线到墙壁或天花板,或用柔光罩、反光伞等来分散光线。

对于自然光更加明确合理的理解有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其在设计中所体现出的特点。通常意义上讲的自然光是与人工光相对立的,自然光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可见光,二是不可见光。可见光指的是波长在380nm至760nm的光,不可见光尺度和范围都较广,包括波长小于380nm的紫外线、x射线、以及波长大于760nm的红外线、无线电波等。自然光作为绿色光源的主要形式,以其健康、环保、可持续的存在方式,并结合其可变换的自然特点为建筑设计增添着诸多的魅力。

2自然光与建筑设计的结合

建筑设计对于自然光的运用主要是对于自然采光的设计,通过无边界的自然光的外部环境,透过建筑的外部轮廓,对建筑的内部空间进行视觉创造和形体的再塑造,以满足建筑的功能和艺术要求。

建筑的采光取决于建筑的空间方式,建筑采光根据具体功能和建筑尺寸形式的差异可分为:侧窗采光、顶窗采光、庭院采光。侧窗采光。侧窗采光是大多数的建筑最为常用的采光设计手法,窗口处较亮,远离窗口处相对暗一些,这种采光方式可以在视觉上凸显室内空间分区。在具体的设计中,侧窗采光多用于进深较小建筑。由于自然光的强度的均等性,侧窗采光在实际设计中不受建筑层数设计的影响。但侧窗采光当太阳入射角度较低时,容易造成眩光。顶窗采光。当建筑内部空间呈现较大的进深,此时为了保证室内的亮度和明暗的均匀,可以采用顶窗采光的方式。

在顶窗采光的运用中,尤以集中式空间最为突出。对于集中式的围合建筑空间来讲,围合区域一般面积较大,有时由于建筑本身功能的要求层数较高,这样建筑进深尺度大,中心空间无法直接依靠侧窗采光获得足够的亮度,或即使获得侧窗采光所带来的亮度,也无法满足空间内的自然光的需求量,因此在这一区域设计时会着重采用顶窗采光的方式来满足室内对于照明的需求。由于自然光对于此处的照射直接,这些空间的围合区域,以其功能、形式的独特性,往往会成为建筑空间的中心。庭院采光。

建筑整体的尺度制约着光线的透射,由于建筑功能的差异性,当建筑的层数较多且有时楼层面积又相对较大时,侧窗采光和顶窗采光均无法达到预期的照明效果,此时在自然光的运用上应运用庭院采光的方式来进行处理。庭院采光种类很多,包括有些供人们休息活动的中庭,一些采光的院落,天井等。例如我国云南大理地区的“三坊一照壁”的庭院采光设计手法,为了使庭院及房屋的正堂得到充足的光照,而将庭院的照壁涂成雪白色,用以增加反光效果,以此获来满足建筑的亮度需求。

2.2自然光在建筑中的作用

第一,对于建筑形体的塑造。建筑的体量是人们对于空间的一种认知,这种认知的形成依赖于自然光的感知和捕捉。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认为:“建筑设计就是要截取无所不在的光。”光线通过阴影关系的界定,勾勒出建筑的形体,从而在自然环境中展现出建筑之间的塑造关系。若是没有光,建筑的关系就会处在一种混沌的黑暗中,这样就无法交代清楚建筑各部分特点,同时设计者想要表现的建筑艺术感也就无从谈起。在自然光对建筑形体的塑造上,我国古代园林体现的比较明显。

在我国古代园林设中,设计讲究巧于因借,注重“透”与“露”给人带来的意境美。例如园林的花草山石在设计上往往相对自由设置,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斑斑阴影洒在建筑的外围,凸显建筑形体的艺术之美,使其形态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展现着“实”与“虚”结合。第二,自然光对于建筑空间的组织作用。自然光对于建筑的组织作用包含三个层面:一是自然光对建筑的室内和室外环境的界定;二是自然光使建筑的内外环境有机结合;三是自然光对于视觉的引导和建筑空间层次的描述。自然光对于室内环境的界定并不是诸如建筑混凝土式的将建筑内外分离,强硬化割裂。

自然光的这种界定是建立在自然光对于建筑的光影变化上的。是一种隐约富有过渡形式的界定。美国著名路易斯·康曾提出“双层墙理论”,这个理论可有效地说明自然光对于建筑环境的界定形式。此理论阐释为:在建筑每扇窗户的外面都有一面独立于窗前的薄墙体,墙面上有足够自然光透入建筑内的小口,建筑这种采光方式有效地调节了光线的进入,并且人们的视线并没有遮挡,这样能够避免由于强光线的透入给人带来的影响,通过对自然光的遮挡,来达到建筑亮度的强与弱所形成的空间界定。建筑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自然光勾勒出建筑的形体使其能够有着很强的艺术张力,设计师在展现这种张力的同时,总是想尽最大限度的与环境相融合。而自然光往往是形成这种融合的有效设计语言。

从二十世纪美国“流动空间”的提出到草原式住宅,再到风格化明显的巴塞罗那展馆,采光玻璃的大量运用也体现出了自然光对于室内外环境的连接作用。一方面,由于采光玻璃的设置,室内室外的光线对比得到减弱,保证室内外视觉上的连续性,从而形成有机的结合体。另一方面,室外的景观通过自然光将其光影透入室内,这样室外的景观与其室内的光影有效衔接,相互辉映,从而有效地表现出自然光在建筑室内外环境结合的促进作用。建筑设计的功能性与人的活动密不可分,空间中人的活动需要根据一些导向信息为指导。动物具有趋光性,同样人也不例外。

人会本能地捕捉视野中光影明显的区域,在光影的设计中,可以利用人的这种心理态势,充分运用自然光进行建筑的导向设计,以期完成自然光对建筑空间的引导。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设计师采用了一种与以往通过巧妙设计直接运用自然光完全不同的设计手法,这种手法是在首先保证室内光照较为均匀的前提下,通过设置采光器重点强调视觉的焦点位置,来突出建筑场景,从而吸引人们的注意。自然光对于建筑空间层次的描述,主要体现在建筑的结构的层次性上。综上可知,光具有导向性,自然光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来改变室内的明暗对比,同时改变建筑内部的空间变化,如空间尺寸的变化,建筑形态的改变等。这样从给人视觉的变化,最终来改变人们对于空间的感受。

3.1自然光对建筑的塑造

自然光对建筑的塑造根植于设计师对建筑和自然光两者整体统筹的把控,由以上论述可知,在建筑设计中,合理的自然光运用不仅体现了设计师对建筑设计整体的内涵思考,更是对整体环境照明的巧妙处理。需要自然光的补充和烘托,自然光在建筑空间中扮演的角色无论是主角、配角或介质,都应对其有所重视,使其在建筑空间中更能表现出建筑本身的意境,从而创造出“沐浴在光中的体量”。建筑环境通过光影的变化来修饰空间环境,使材料和建筑形态有机结合,并为建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尺度。柯布西耶曾说:“将体量置于光中,产生精巧、得体、华丽的相互作用,这就是建筑。建筑是对阳光下的各种体量精确的、正确的和卓越的处理。”柯布西耶对光影的塑造,来源其对于自然光的漫射处理,这一点在其代表建筑作品朗香教堂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3.2朗香教堂设计中对自然光的处理和运用

朗香教堂是柯布西耶享誉世界的建筑作品之一,被誉为:“20世纪最为震撼、最具表现力的建筑。朗香教堂建成后,它那犹如雕塑般的建筑体量,独特的设计风格以及合理的功能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也对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自然光的处理和运用上,柯布西耶更是让光有了令人激动的演绎。在朗香教堂的具体设计方面,首先,作为建筑的核心位置,祭坛处的光线设计尤为重要。光线通过墙壁上大小不同的开口,使祭坛得到最大亮度的提升,起到突出的作用,引人注目。虽有墙壁上有许多窗洞,但采光口相对较小,加之光线透过纵深地墙面开洞,使其得到有效的弱化,于是室内环境漫射出相对朦胧的光线。

这就有效地保证了教堂核心区祭台处的光源亮度。通过光影的作用,室内亮度层次分明,和谐统一,相互作用,形成透视效果一般的景象。同时,自然光通过墙面微小的小孔,点点耀眼,恰如星辰一般,伴随着一天中时间的不断变化,室内光线也随之改变,这使得空间布局得到合理的丰富,光影的变化也唤起人们阵阵联想,使信徒好似真正感受到耶稣荣光的庇佑。其次,屋顶由于其厚重卷曲的造型,在建筑的外面是无法看到其与教堂南墙面和东墙面之间的缝隙。但如果身在室内观察,它又神奇地展现在人们眼前,放眼望去,光线透过缝隙突出了对顶部轮廓的强调,缝隙透过光又好似围绕教堂顶部的一条纽带,连接着室内与室外,使教堂空间环境产生一种微妙的联系,从而缓解了由于屋顶的厚重感带来的压抑氛围。

同时缝隙的设计使屋顶几乎独立出来,犹如悬浮在空中。从朗香教堂的光线运用中我们可以看出,光线在很大程度是并不局限于一种造型方式来利用,在柯布西耶的眼中,它就像是一种“”,用来对建筑的整体进行构建,并通过这种“材料”的运用来获得良好的肌理视觉观感。正如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在考察过朗香教堂后有如此感触:“我第一次参观朗香教堂的时候,就被其内部的各种色彩斑斓的窗户射入的光线所感动,这是一座以光为主题的成功建筑。”

建筑是人们活动的载体,自然光的设计运用有效地烘托了建筑的载体作用,并给人提供良好照明环境。从自然光设计的本质上讲,一方面,通过对亮度的诠释,来表达建筑的重点,并借以提供良好的视觉指引,这是科学的处理过程。另一方面,对于建筑整体的勾勒和环境的再塑造,这又体现了自然光艺术的渲染性。优秀的设计师在自然光与建筑设计中找寻着彼此的存在点,不仅塑造了良好的光影关系,也与绿色照明,可持续的设计主流相切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造光和自然光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