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是什么意思?

此联存藏于歙县某地,语出清人杜纲(约年),江苏昆山人,少年时补诸生有声名,至老不得志,著书自娱,留有《近是集》《北史演义》《南史演义》等。

此联大意是:人的行为举止,只要无愧于自己的道德良心,至于是颂扬或者批评,则留与后人评说。

传说清雍正帝曾经手书一副对联云:“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上联出自《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意思是为人正直坦荡,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不做任何有愧于人的事。下联源自东晋经学家范宁《春秋谷梁传序》称誉《春秋》之语:“一字之褒,宠逾华衮之赠;片言之贬,辱过市朝之挞。”意思是说,一个字的褒扬,超过君王赠赐的一件礼服;只言片语的贬低,其受辱的程度比当众遭到鞭挞还要厉害。“行止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借用的就是这种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歙县杞梓里人王茂荫(1798—1865年)于清道光九年(1829年)参加会试考中进士,历官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历任户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工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与左副都御史等职,管经济货币。当时,清代财政危机,特别是在币制方面存在许多问题。王茂荫为实现币制改革,殚精竭虑,上了许多奏章。道光帝批评王茂荫为商人着想,多次贬斥降职,但王茂荫仍坚持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他始终坚持的币制改革思想,被马克思给予充分肯定,成为《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

王茂荫奉召进京为官时,临行前,其祖母曾经告诫他:“我不想你能够跻身晋登显赫的高阶官位,攫取据拥很多的金银财宝”,“你宜于谦恭为政,恪尽职守,不要急躁冒进,更不要营私肥己去贪财受贿。”他谨慎祖母训语,只身到京城赴任,尽职尽责,自律益严。诚如他的自述中所云“我的人品,扪心自问只可算是中等人,向来存心不敢妄为做坏事,而实实在在地只憾保智术疏浅、才力薄弱的终身遗恨了!”他坚持廉洁从政,“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一贯“悯厄困,拯危难”,立志发誓要当个好官。王茂荫在京为官三十载,寄身居地都在歙县会馆,平时总是粗衣淡饭,节俭自奉,处之泰然,自始至终都未曾携带妻子进京侍奉。到了晚年,他在歙县雄村义城仅仅购得朱家旧房一栋,将家迁居于此直至终老而死。他不仅一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而且一直对于自己的家属要求很严,尤其对子孙管教更加严格,他留下遗言:“我把书籍传给子孙,胜过那良田百顷;我将德名留给后人,胜过那黄金万镒!”

(选自:《徽州廉政楹联辑览》)

原标题:《【清风堂】行止无愧天地 褒贬自有春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下一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