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云共享带宽有什么用途?

从中国移动2022年上半年财报透视移动云发展“引力”

8月11日,中国移动公布2022年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中国移动营运收入达人民币4969亿元,同比增长12.0%。净利润 703 亿元,同比增长 18.9%,盈利能力全球领先。其中,移动云收入达人民币 234 亿元,同比增长 103.6%,表现强劲。

财报特别强调“移动云2022年进入业界第一阵营”这一目标:

目标重申的底气何在?综合市场表现来看,其在网客户数超120万,近三年收入规模实现10倍增长、复合增长率超200%。具体到细分领域,移动云在中国政务云服务运营市场、中国专属云服务市场份额分别位列第三、第四,行业领先。2019至2021年,移动云在国内公有云市场份额(laaS+PaaS)从Others行列跃升至第7位,其中公有云IaaS市场份额,自2020年Q3的第11位,蹿升至2022年Q1的第6位,同比增速超134%,环比增速22%。(数据来源:全球知名分析机构IDC相关报告、移动云官方对外公布)

收入连年增长,业务跨越式发展,市场价值不断上涨,是什么在背后稳健支撑着?不妨从“资源建设、核心自研技术、产品底层竞争力以及持续深入的行业合作”等窗口,来追踪、透视一下。

跨越式升级算力资源布局,发展“基本盘”更扎实

“东数西算”大背景下,高速发展的移动云正在全面发力算力网络。

算力供给方面 ,精准布局“N+31+X”资源池,在全国已上线33个直管资源池,并纳管600+边缘节点,资源提升速度业内第一。

报告期内,移动云算力资源布局迎来跨越式升级——近期于长三角、京津冀、大湾区、陕川渝四大热点经济区接连发布3AZ节点,以高可靠业务能力和国内领先的云基础设施,加码相关地区重点行业数智升级,助力数字中国实施。在匹配“东数西算”战略上,移动云贵阳和呼和浩特两个低成本中心可满足“东数西算”非实时算力需求,另预计本年内建成宁夏、青海、西藏省等西部省份节点,实现资源池省份100%覆盖,进一步满足客户低时延、属地化、多样泛在的算力需求。

算力服务方面 ,积极探索业务融合创新,加快构建算网一体调度、编排的算网大脑,开发算力服务“算龙头”,探索东数西存、车联网、元宇宙等算力网络场景应用。上月,中国移动正式发布算网服务1.0,聚焦云产品服务、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 。这将加速推动移动云算网产品深度融合,在各行业内更广泛地发挥算力价值,助推数字社会高质量发展。

锻造硬实力,创新因子持续释放云潜能

长期以来,移动云坚持走自研可控技术路线,不断深化云网一体、云数融通、云智融合、云边协同的差异化优势,持续推进产品技术领先,包括研发分布式云技术架构,打造全新技术内核2.0,提供异构算力、可信算力、边缘算力、原生算力等多样泛在算力,上线涵盖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完整板块的230余款全栈产品,丰富度稳居业内前三,IaaS产品数量跻身国内第一阵营。其中,第四代云主机性能行业前二,整机算力提升46%,适用场景广泛。全栈存储能力业界前三,基于全新自研“天权”统一存储引擎打造的极速型云硬盘,全面满足大数据时代下“云上”用户对高IOPS、高带宽、低时延、高扩展性的极致存储需求;以及新一代对象存储具备多AZ冗余能力,业务可用性99.95%,数据存储持久性高达12个9。

此外,依托全球商用规模最大的高品质云专网底座、云网边端全域调度能力,移动云近期还推出包括“五新”SPN切片云专线在内的8款云网融合新产品,支持算网业务全场景。

全价值链多层次生态体系,共赢之路越走越宽

在夯实技术创新的同时,移动云注重精耕产业生态圈,通过万象计划2.0打造覆盖全价值链多层次的移动云生态体系,与1300余家优质合作伙伴联合打造包括千万级创收SaaS应用在内的2700余款开放云市场产品,一站式满足各行业上云需求。2022年以来,移动云通过开展“移动云杯”算力网络应用创新大赛、建设产业生态孵化中心、举办算网主题的技术品鉴会、生态论坛与城市峰会等举措,促进知识、技术、资金和资源的有效流动,让创新和智慧充分涌现,汇聚优势合力为千行百业上云注智赋能。

这朵云价值几何?答案散落在千行百业里

财报指出,上半年截至6月,移动云签约云大单超3500个,拉动收入超人民币130亿元,央企国企上云项目超1100个,成功打造政务云、教育云、医疗云等一批行业云标杆,助力国家信息化长期可持续发展,向业界第一阵营加速前进。

在政府服务部门、在校园、在医院、在工厂、在乡村……当赋能千行百业的实干担当转化为强大的社会效益,移动云价值应用的核心要义也得以体现。在国办政务云项目中,移动云承载的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直通46个国务院部门、打通31省超500万服务事项,有效解决跨地区、部门、层级政府服务信息共享难、业务协同难等问题,提升政府服务整体效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移动云7年独家服务“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支撑1100万老师、1.7亿学生、35万所学校在云端书写星辰大海。防疫常态化下,基于移动云底座能力搭建的60余个防疫系统0故障,守护20余省、超10亿国人的生命健康安全。乡村一头连着百姓民生,一头牵着发展大局,移动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科技之力践行央企初心,打造9大领域乡村振兴解决方案、引入100+数字乡村相关SaaS应用,用“乡村振兴组合拳”助力31省、300+地市的百万农民扩产增收。

如果说,完善资源布局、聚焦自主创新、丰富产品矩阵、壮大生态系统、帮助传统行业“发新芽”……都是移动云不断向好的重要支撑和缩影。那么,荣誉加身又是另一种对步履不停的最好见证:目前,移动云已累计申请专利1100+项,拥有软著210+项;先后获得国内外奖项荣誉60多项,包括中国专利奖优秀奖、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数博会黑科技奖、数博会产品奖、世界互联网大会优秀成果奖等。其中2022上半年,移动云在IaaS和SaaS服务、云灾备、云组网、专有云、安全能力等方面再创佳绩,新增16项可信云资质认证,获国资委“科改示范行动”考核优秀、中国专利奖优秀奖(国家级)、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领先科技成果奖“新产品”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道虽迩,勇毅者笃行。未来,需要更多包括移动云在内的云厂商,以不断创新的云服务,共同点燃“数智星星之火”,为各行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为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注入更多动力。

声明:本文为资讯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违规或您认为该页面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香港云2H2G仅10元选()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浪潮,“新基建”的热门,全国各行业不断加快智能化的进程,企业上云已成为必然的趋势。资源池的建设作为提供云计算服务的基础设施保障,中国移动早已将其作为未来战略发展的重要业务之一。近年来移动云持续从组网、服务器、安全、软件、运维支撑系统等方面优化资源池建设,加大新技术应用,持续完善移动云N+31+X系统架构和功能布局。

整体云服务数据中心设计协同建设云、网,构建硬件、基础软件、云管平台的全栈一体化研发运营支撑体系,能够满足客户基于数据处理能力、数据敏感性、网络时延和综合成本的云网全面需求。中国移动自主研发的虚拟网络系统集成了SDN前沿组网技术,防火墙作为整体方案中安全部分,需要充分保障云资源池承载业务系统以及大流量调度。

在此建设需求背景下,迪普科技顺应技术趋势,并结合自身安全领域技术积累,在现有防火墙、NAT等产品的基础之上推出了业内领先基础架构方案:

多资源池共享出口的解决方案

区域出口及资源池内部统一部署迪普科技的安全、NAT等类型产品,迪普科技的云安全插件动态编排资源池的安全资源及出口资源,满足云多资源池共享出口的场景,为用户提供高扩展、高弹性、共享出口的解决方案。

租户VPC可能落在相同或不同的资源池,互访场景多、流量走向复杂,迪普科技VPC互访的解决方案提供高性能、灵活、多样的VPC适配场景,满足了公有云的VPC互访场景。

超T级别防火墙能力及百毫秒级切换

能力解决了云安全方案的性能痛点

迪普科技基于VSM虚拟交换交换矩阵、静默双机、云板卡、主备流定义板卡的技术,为云安全环境提供了整框最大4T的防火墙性能,彻底解决了云安全的性能瓶颈。通过VSM虚拟交换交换矩阵或静默双机的备份技术,将主备机框切换时间控制在百毫秒级,确保主备框流量切换租户无感知。

一个区域往往存在多个资源池,初建时资源池的数量及规模往往较小,迪普科技资源弹性扩容解决方案能够支持资源池级别、以及资源池内部的横向扩容,可以在不影响已开通业务的前提下完成资源的弹性扩容需求。

云安全互访框架CSEF,适应混合Overlay的网络,满足租户自服务的需求

迪普科技针对云安全自研开发了云安全互访框架CSEF( Security Exchange Framework),支持IPv4、IPv6双栈,全面适应了云平台租户自服务、多租户共享网络的安全需求,为租户提供了灵活的安全访问策略、带宽访问策略和跨虚机转发控制能力。

迪普科技公有云解决方案在自有安全、NAT产品基础上,通过云安全插件联动控制器及云平台,支持浮动IP、共享带宽、共享流量包、v路由器、v防火墙、vNAT网关、vSSLVPN、vIPSec、各类专线接入、各类流量统计等丰富特性,可以快速适配公有云的丰富特性。

防火墙等作为云安全的重要基础模块,迪普科技在数据中心以全新的技术优势,结合NAT等安全产品设计方案应用于公有云建设。未来,在大规模公有云资源池的建设中,迪普科技将继续投入研究优化技术、创新方案,满足客户更高需求,助力云安全。

赋能网络安全行业 御安信息与北大研究院达成技术合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带宽模式独立和共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