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罗马书十三章十一到十四节怎么取题

 神籍着保罗的话,教导信徒如何过世上的生活,信心生活的总纲是「本于祂,倚靠祂,归于祂」(罗十一36)。然后保罗在几个层面进行了更细化的教导:在教会层面,要「在基督里成为一身」(罗十二章);在社会层面,要做光做盐,「好像行在白昼」;本章(罗十四)教导的是在肢体之间,「彼此接纳、彼此建立」。感谢主! 
保罗享用在基督里的真自由,不受犹太饮食、节期禁忌,能入乡随俗,也能接纳那些守约束的信徒。神教导我们、不能在 神的救恩 之上设置比 神的标准 更高的标准:比如把自己的理念,自己的喜好、自己的猜测,自己的习惯等等强加于人,更不能为教会设立门框,对什么人就欢迎,对什么人就不欢迎,人为的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教会如果常有一把扫把,把不合自己心意的人往外扫的话,又怎么去传福音给万民?连自动送上来的都不要,又岂能接待了天使呢?又比如现在的各种网络上的信徒社交群,我认为就是现时代的虚拟接待空间,虽然彼此之间没有实体的接触,但一样替代了我们彼此的交通,也包含了彼此的款待,我们也要与时俱进,谨慎对待。如果觉得不喜欢的,觉得言语扎心(岂知不是神派来扎心的呢?天使也问撒莱“你为什么暗笑呢”),就行使在群里禁言,或干脆开除“群集”,我觉得有欠妥。神教导我们【来十三2】「不可忘记用爱心接待客旅;因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觉就接待了天使。」 
“论断”和“劝勉”,我们要把好其中的度;“接纳”和“试验”,我们也要把好其中的度。不可高举“劝勉”,却变成了“论断”,为了“接纳”,却忘了“试验”,因为圣经说,「一切的灵,你们不可都信,总要试验那些灵是出于神的不是,因为世上有许多假先知已经出来了」(约壹四1)。也不可妄加猜测人的心思去为人的行为定性,也不可凭己意虚加的行为准则,去评判人的心思,“守”与“不守”,“吃”与“不吃”,看似行为不同,但如果都是“为主”,心意却是相同,人又岂能猜透别人的心思呢? 
【罗十四12】「这样看来,我们各人必要将自己的事在神面前说明。」是的,我们各人都是向神交账,不是信心软弱的弟兄姊妹,向着信心刚强的弟兄姊妹交账;也不是信心刚强的,向更刚强的交账;神的仆人,更不是向弟兄姊妹交账。总要凭着爱心,在真道上互相劝勉,互相搀扶,共同走天路。 
愿我们在“神的道”所构建的爱的气候中,在“圣灵”所充满的氛围中,肢体互为守护,信徒形成生态,人人都是唯一,人人都是宝贝,人人互相尊重,人人互利互惠,这就是天父的伊甸园,这就是天堂在人间。   感谢赞美主!阿们! 

1每人要服从上级有权柄的人,因为没有权柄不是从天主来的,所有的权柄都是由天主规定的。2所以谁反抗权柄,就是反抗天主的规定,而反抗的人就是自取处罚。3因为长官为行善的人,不是可怕的;为行恶的人,才是可怕的。你愿意不怕掌权的吗?你行善吧!那就可由他得到称赞,4因为他是天主的仆役,是为相帮你行善;你若作恶,你就该害怕,因为他不是无故带剑;他既是天主的仆役,就负责惩罚作恶的人;5所以必须服从,不只是为怕惩罚,而也是为了良心。6为此,你们也该完粮,因为他们是天主的差役,是专为尽这义务的。7凡人应得的,你们要付清;该给谁完粮,就完粮;该给谁纳税,就纳税;该敬畏的,就敬畏;该尊敬的,就尊敬。

8除了彼此相爱外,你们不可再欠人什么,因为谁爱别人,就满全了法律。9其实“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贪恋,”以及其他任何诫命,都包含在这句话里:就是“爱你的近人如你自己。”10爱不加害于人,所以爱就是法律的满全。

11再者,你们该认清这个时期,现在已经是由睡梦中醒来的时辰了,因为我们的救恩,现今比我们当初信的时候更临近了。12黑夜深了,白日已近,所以我们该脱去黑暗的行为,佩戴光明的武器;13行动要端庄,好像在白天一样,不可狂宴豪饮,不可淫乱放荡,不可争斗嫉妒;14但该穿上主耶稣基督;不应只挂念肉性的事,以满足私欲。


  1. 信友对于合法的政府,应以“服从”为原则,因为一切权柄皆是“从天主而来的”(1节);所以应“为了良心”(5节),即为了天主,服从政府所下的合法政令。这正是耶稣所说:“凯撒的,就应归还凯撒;天主的,就应归还天主”一语的最好注释(路20:25)。  
  2. 基督徒对人的最大责任是爱人如己(路10:25、27),所以保禄再转笔,特别强调这个责任的重要性,并将这种责任,认为是人所欠的债务(8节),因为信徒如若在爱人一事上无所亏缺,便是满全了一切法律,因为“爱就是法律的满全”(10节)。保禄为劝勉信友励行这满全法律的爱德,遂叫信友认清目前的时代,因为目前已是最末的时代,“救恩”的完全实现,日近一日(8:24),所以信友应时时警惕,励行各种善行,准备主的来临(谷13:33-3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圣经诗篇十三篇的解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