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玩超能坦克,不知道哪款辅助脚本好?

  在今天凌晨的GPU大会上,AMD联合Raptr宣布了自己的游戏优化软件计划AMD Gaming Evolved APP,并开放了Beta测试版的下载。AMD Gaming Evolved APP的作用与NVIDIA的GeForce Experience非常相似,其可以根据用户硬件配置,给出游戏优化设置建议,让玩家有更好的游戏体验。

  此外AMD Gaming Evolved APP还融入了奖励和社交元素,其中奖励部分不仅有虚拟游戏物品,未来还会增加鼠标等实物;至于社交部分的内容则主要是与好友互动,玩家可以通过AMD Gaming Evolved APP与好友聊天,甚至直接收看对方的游戏直播等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与GeForce Experience需要搭配驱动程序使用,仅支持NVIDIA显卡的做法不同,AMD Gaming Evolved APP是一个单独的软件,不仅可以在AMD显卡上使用,也可以在NVIDIA显卡上使用,有较强的通用性,只是在支持的游戏上就没有GeForce Experience丰富了,目前可完美支持的只有28款单机以及网络游戏,当然未来会添加更多游戏的支持。

  AMD Gaming Evolved APP的安装是非常简单的,就连安装目录也是固定的,不过安装过程需要一直连网,程序需要从网络上下载相关的数据。安装完成后程序会自动启动,并且会自动添加到系统的开机启动程序的列表中。

  首次启动AMD Gaming Evolved APP会自动扫描玩家的系统,收集PC的硬件配置和游戏安装信息,随后就会自动生成一个Guest账号,用于记录玩家的游戏时间。

  这就是程序自动生成的Guest账号,不过这个账号确实不好记,因此玩家最好还是注册一个正式账号,用于登陆AMD Gaming Evolved APP,也方便自己在其他机器上使用。

  玩家可以在在界面右上角的小扳手图标那里注册账号,具体的注册选项是Manually Track Gametime,意思是“手动追踪游戏时间”。实际上注册账号的意义有两个,一个是便于添加好友,另一个就是可以在不同机器上累积游戏时间,用于获取奖励。

APP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程序真正的本体是隔壁不起眼的侧边栏。

  为何说这个才是AMD Gaming Evolved APP的本体呢?实际上程序中所有的功能都是通过这个侧边栏启动的,上面的红色大按钮就是AMD Gaming Evolved Control Center,而下面的小按钮则是默认的视频直播、截图、图片浏览、好友聊天等功能,点击最下方的黄色加号按钮,我们还可以添加更多的功能到侧边栏上。

  侧边栏的用途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虽然它是AMD Gaming Evolved APP的本体,但是其也只是用于启动指定功能,软件的真正用途还得在AMD Gaming Evolved Control Center中才能得到体验。

  在AMD Gaming Evolved APP首次启动的时候,程序就已经自动扫描系统中的游戏安装信息,不过可能是为了缩短扫描时长,程序并没有进行全盘扫描,结果没几个游戏是被收录游戏库中的。如上图显示,PC中的《暗黑破坏神3》以及《坦克世界》游戏并没有添加到游戏列表中,倒是Windows 7自带的小游戏都被AMD Gaming Evolved APP收录了。

  对比GeForce Experience,从扫描游戏的能力来说,AMD Gaming Evolved APP显然还是不太行的,前者可以顺利扫描出安装在各种目录下的游戏,同时Windows 7自带小游戏这种根本无需优化的游戏也会被GeForce Experience自动过滤。

  因此我们需要手动添加游戏到AMD Gaming Evolved APP中,添加的地方同样是在界面右上角的小扳手那里,要选择Manually Add Game选项。

  在随后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相应的游戏,例如你要添加《暗黑破坏神3》的,那就选择“Diablo III”,然后再指定相应的游戏安装目录,程序就会自动扫描该目录,并添加相应的游戏。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破解版游戏大都修改了游戏的启动程序,是无法与AMD Gaming Evolved APP中的数据匹配的,因此破解版游戏是无法添加到AMD Gaming Evolved APP中的,另外不在列表中的游戏也无法加入到AMD Gaming Evolved APP中。

  手动添加游戏之后,我们就可以在AMD Gaming Evolved APP中直接启动游戏了,启动后程序就会开始累计玩家的游戏时间,并给出相应的评价,当评价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兑换奖励了,不过这部分的内容我们会放到后面再说。

  在启动游戏之前,我们可以通过程序的优化设置功能直接调整游戏的画质设置,以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与GeForce Experience直接给出优化建议的做法不同,AMD Gaming Evolved APP有分为性能、平衡和质量三个优化档次,默认选择质量级优化设置,同时每个档次的优化设置又与玩家当前使用的显卡有所不同。

  以《坦克世界》的优化设置为例,当我们使用显卡时,三个优化设置给出的方案几乎一致,但是换用显卡后,性能级设置就选择了关闭大部分特效,质量及设置则选择保留大部分特效,平衡级设置则是在性能和质量中取得平衡。

  值得一提的是,下方的设置选项中,那些数字所代表的是第几个选项而不是选项的级别,数字大小并不直接代表该项目级别的高低,具体还得看游戏设置选项的排列。

  此外需要吐槽的是,这个优化设置功能似乎是留有余地的,以HD 7970显卡运行《暗黑破坏神3》为例,这款显卡以最高特效跑《暗黑破坏神3》是绝对没问题的,平均也有120FPS的成绩,但是AMD Gaming Evolved APP给出的优化建议,却把阴影效果下调了一级,虽然平均帧数从120FPS提升至150FPS,但是对提升流畅度这一点来说来说却没有太大意义,至少视觉体验上不会有变化。

玩游戏换奖励,未来还有实物

  除了游戏设置优化外,AMD Gaming Evolved APP还包含有奖励和社交两部分的内容,首先我们来看看奖励部分。按照官方说法,AMD Gaming Evolved APP会根据玩家的游戏时长给出相应的奖励,这些奖励主要是游戏中的虚拟物品,未来甚至还有实物。

  随手点开一个奖励兑换项目,我们可以看到相应的兑换条件,以Warframe Starter Pack奖励为例,想要获得这个奖励,就要运行8.21.13版以上的Warframe游戏,游戏时长级别达到Newbie或以上,同时还得绑定电子邮箱并运行Raptr Desktop App,也就是AMD Gaming Evolved APP,当这些条件都满足时,就能兑换Warframe

除了游戏与奖励,你还能与别人交流

  后面的三个选项就很好理解了,Community就是通讯,这里主要是玩家们针对某个游戏的评价或者是提问,AMD Gaming Evolved APP主要是提供一个相互讨论的平台;Profile就是玩家的个人信息,在这里可以查看你目前的资料,例如游戏时长等等;最后的就是AMD Gaming Evolved APP提供的一些免费游戏,主要是各种免费网游。

  社交功能又怎么能少了交朋友环节呢?在聊天功能里,我们可以看到和一个很熟悉的对话框,相信玩过QQ的朋友都知道这货是怎么用的,我们就不多说了,希望你能够在这里找到一个土豪朋友^_^。

视频直播功能不易用,还得琢磨琢磨

  最后我们还体验了关于游戏直播的功能,这个功能源自于Twitch,实际上是直接调用了后者的相关功能,因此玩家还得事先准备一个Twitch的账号。

  然而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即使我们登录了Twitch账号,AMD Gaming Evolved APP的视频直播功能也不能正常使用,在游戏内按快捷键没有任何反应,切到桌面点视频直播按钮的话会直接提示只能在Raptr(也就是AMD Gaming Evolved APP)支持的PC游戏中使用,看来我们还得好好琢磨琢磨这个功能究竟是怎么用的。

  与GeForce Experience相比,AMD Gaming Evolved APP在游戏设置优化上只能算是刚刚起步,目前后者仅提供了28款游戏的支持,远少于前者。不过从功能上来说,AMD Gaming Evolved APP支持得更加广泛,它还包括有游戏奖励以及社交元素,而且不限定显卡种类;GeForce Experience就单纯为了优化游戏设置而已,而且是NVIDIA显卡专用的。

  从我们的体验可以看出,AMD Gaming Evolved APP强调的并不只是游戏设置优化,其更像是一个游戏圈子的社交软件,游戏优化只是它的一部分。实际上,AMD Gaming Evolved APP是由AMD和Raptr联手定制的,结合了双方的技术成果。

  因此对玩家来说,GeForce Experience是专业工具,适用范围相对较窄,主要用于发挥NVIDIA显卡的最大性能,强化游戏体验;而AMD Gaming Evolved APP则是应用程序,它与硬件的关系并不紧密,更多是用于分享游戏体验和扩展社交圈子,两者有相似之处,但是走得道路却截然不同。

从台湾桃园机场出发,不到半小时车程,就可来到宏达电(以下称HTC)的全球总部。

这座玻璃帷幕的现代化大楼,隐身在三十年历史的龟山工业区里。周遭一片灰蒙蒙的铁工厂、纺织厂、机械厂,过去都是台湾出口创汇的主力,如今沦为明日黄花。

他们的角色被HTC取代。

每天,数以万计的智能手机从桃园登机,搭乘国际航班抵达欧洲、美国乃至全世界。2010年,HTC总出货量超过2500万支,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8%。相当于每个小时,约有3000支跨出HTC大门。远渡重洋后,送达到一家500强公司CEO的手中,分秒不离。

令诺基亚们焦虑的是,这个数字还膨胀。近期发布的第一季财报中,这家凭借Android系统征服世界的手机制造商售出970万支智能机,同比增长192%,借此,其税收净利润达新台币148.3亿元,年增长率达196.8%。

凸显HTC强势地位的消息接连不断,首先是市值超过行业领袖诺基亚,接着,在Forbes杂志最新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中,HTC董事长王雪红以68亿美元资产,超越郭台铭,成为台湾新首富。

这一切暗示着,低调爆发的HTC终成为iPhone最强悍的抗衡者。这本不是属于亚洲公司的荣耀。高科技领域,在索尼和三星的黄金时代之后,亚洲公司已沉寂多年。在智能手机市场,迄今唯有HTC与三星两家亚洲公司,能与欧美巨头较量。

这个靠代工起家的台湾企业,为此徒步行走4000天。“我们做智能手机,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公司。”HTC的CEO周永明对《环球企业家》说。

2002年,宏达电创始人卓火土与周永明,便预测到智能手机的未来。苹果迟滞2007年才发布首支iPhone。

问题是,开发一款智能手机,至少需要十个月,长可达两年,而开发一台笔记本计算机则只需六个月。在HTC所处的智能机领域,硬件设计面临最高门槛。更何况,这10年间手机业命运崎岖, HTC究竟怎样作为,才能成就如今“平民英雄”般的品牌光环?

接下来却不是一路嘹亮的成功曲。要探测光环的成因,先要感受HTC员工同时背负的骄傲与梦魇。

今年2月,刚过30岁生日的HTC工程师谢铭鸿,在桃园租房处猝死。去世前,感冒持续一个月未愈,但天天加班至凌晨。谢世前一晚,他下班回家后,于凌晨3时04分于Facebook上留言,内容仍是工作难题。

像在所有中国公司一样,过劳死事件引发的负面情绪迅速在HTC内部蔓延。HTC的工程师们每天会接到来自全球各个部门的约二十个“催缴”电话,内容多半是:我的东西好了吗?国外客户很急的,你知道吗?

某种程度上,这是一家亚洲公司登上国际舞台必须付出的代价。HR部门在HTC拥有至高地位,被称为“Talent Management Division”, HTC员工上下班从不打卡。但也要承受高压力的工作氛围,普遍工作时间是“朝十晚一”,即早十点上班,晚一点下班。通常,夜色笼罩龟山工业区,只有HTC总部一栋大楼亮着光。

相比诺基亚、苹果、和RIM公司,HTC员工的周平均工作时间为同业中最长。谢铭鸿猝死前的正常上班与加班时数,一周平均为108.5小时,是北欧人的2.5至3倍。

华硕董事长施崇棠最近就对《环球企业家》感叹说,“为了能够赶上iPad,华硕的平板工程师好几个月都没有睡觉,我真的很感激他们。”

这或许是高科技世界中,中国乃至亚洲公司的宿命。一直以来,亚洲处在价值链的最底端,富士康代工iPhone、iPad,堪称中国制造的代表,但毛利率仅为7%。“我们是亚洲的公司,有时候要做世界级品牌,是很不容易的。”周永明对《环球企业家》说。

令人深思的是,荣耀与重压之间,高科技产业的一介“平民”HTC,从上至下贯彻了一套怎样精密的战术手册,步步逼近苹果刺眼的光芒?

准确说,宏达电的创始团队创造了这架步履沉重的创新机器。其中包括三位灵魂人物,前任CEO卓火土,现任周永明,及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的女儿、威盛董事长王雪红。1999年,卓火土和周永明说服王雪红投资HTC,以推动HTC进入智能手机行业。

与此同时,当时最主要的创始人卓火土,也为HTC带有偏执色彩的公司文化,奠定了底色。

当时的周永明只是个小工程师,卓火土已经是计算机工程处处长,但二人特别投缘,经常通宵进行研发。卓火土对于产品质量的专注,以及对技术的深入,被HTC人视为榜样,至今不变。

外型憨厚的卓火土,工作中却极其严苛,曾被员工称为“完美先生”(Mr. Perfect)。创业初期,只要员工犯错,卓火土会把他们的名字贴在公布栏上,以示警惕。就连他的爱将、现在的CEO周永明,也曾惨遭“示众”。

HTC的年轻工程师们多是高学历、个性不羁的技术人才,在卓火土对中学生般负面激励的方式下,逐步熄灭光环。令人深思的是,这种违逆西方主流的管理方式,却往往为亚洲公司带来出色的财务报表。富士康工厂中的军队式管理,被称为泰勒主义在当今的复苏(以无限提高工作效率获取最大利润的管理思想,曾在20世纪早期有效推动资本主义发展)。但在2010年爆发员工跳楼事件之前,富士康正是借此成功打造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工厂,在中国拥有超过一百万人规模。

而要以这种方式打造现代企业,领导者必须具备两个要素。其一,是个人实力与意志力的坚持。早在1992年,王雪红就与卓火土进行技术合作。当时,卓的团队解决了许多主板技术难题,让王学红打心坎里钦佩。 “当你知道有人帮你实现自己的梦想时,真的非常高兴!”对移动互联网持有浓厚兴趣的王雪红,曾对《环球企业家》兴奋地说。

王雪红记得,卓火土很早就想做掌上电脑(PDA),“我跟他讲到我的梦想,发现他的梦想跟我一样,我们一直在谈怎么样不带着PC到处走。

但更重要的一点,是管理者的自律。卓火土在推行羞辱管理方式的同时,以身作则。自HTC创业以来,他每天半夜一、两点才下班,坚持到55岁。

在中国商界,创始人的自律还包括择机抽身而退。55岁这年,卓火土决定退休:“其实很多东西,到最后都是要放下的。既然要放下,我想早放会比晚放好。”卓火土对《环球企业家》说。

就这样,他舍掉十亿人民币以上的股票分红,及台湾股王的荣衔,把重任交给他的创业同伴——周永明。

2005年上任CEO的周永明,师承卓火土,除了追求完美、非常挑剔,更重视细节,2008年即被美国Forbes杂志盛赞为“细节先生”(Mr. Detail)。

任何一款HTC智能机,周永明都会要求工业设计部门,至少做出50种颜色供他挑选。同为蓝色,天空蓝与海洋蓝大为不同。许多颜色若不摆在一起,难以区分。周永明对颜色细腻的洞察力,或许源于年轻时的体验。这位流离来台的缅甸侨生,就读于基隆海洋大学,看了四年大海。在台湾高科技行业,他的起点是“零”。

这位HTC的掌门人今年55岁了,还保持着工程师的内向性格,话不多,甚至有点害羞。

但他深知如何调动HTC员工潜能,来应对苹果的竞争,以及消费者对手机外观的日益苛求。周永明很早就在公司日常运营中提倡并落实“设计思考”(Design Thinking)。每个工作日下午5点30分,桃园总部的设计中心总会涌入来自六、七个不同研发团队的工程师,每个人把自己负责的项目,直接和设计部门的同事讨论。

这个思路是对硬件设计传统的颠覆。一直以来,这个领域崇尚功能,外观死气沉沉(如早年的戴尔)。苹果在近年来蹿升的影响力,如同对戴尔们的讽刺。

HTC敏锐地意识到苹果的成功秘密:对于智能手机,除功能外,设计是更主要的卖点。一个按键触感如何,消费者一摸便知。“1毫米的误差都不行。如果每个环节都多1毫米,最后产品就会像砖块一样!”HTC创意官陆学森对《环球企业家》说。

港裔美籍的陆学森供职微软十年,是第一代XBOX的设计者、也是微软行动平台产品群的创意总监。被周永明挖来,如今是HTC设计思考的领头人物。在他看来,手机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轻易放过。

以触控屏幕为例,HTC的高端机型瞄准iPhone,全部使用高成本的玻璃触控屏,较其他材质耐刮、耐磨,也不易产生刮痕。若把HTC手机斜举,让表面反光,可以明显观察到整片均匀的反射光线,质感相当好,但其他材质屏幕,使用过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些微的凹凸不平,在质感上大打折扣。

相形之下,诺基亚的N8,被视为吹响智能手机反攻号角的关键第一炮,没有使用玻璃触控屏,反采用中低价手机常用的一般触控屏, 屏幕效果差异立显。

“这就是艺匠精神的奥妙。”HTC的触控屏幕供货商、宸鸿科技董事长江朝瑞对《环球企业家》说,三、四寸大小的屏幕、一厘米见方不到的电源与音量按键,往往很难用言语形容优劣,“但一般消费者一看就知道好坏,甚至五岁小朋友也知道。”

周永明深知设计工艺的微妙。一支智能手机的模型制作好之后,他还会闭上眼睛,放在手中细细体验触感,以及其中蕴藏的难以描述的生命力。

周常要求工程师把手机模型拿到耳旁听十分钟仿真,工程师回答:两分钟就够了把,结果被斥责说:“电话常常讲十分钟以上,如果手机贴在脸上十分钟后感觉不舒服呢?”

对HTC的工程师来说,最难满足的客户不是订制手机的英国运营商Orange,也不是美国的T-Mobile,而是周永明。在员工眼中,周非常挑剔、有话直说,不笑时总是皱起眉头,又凶又酷。

一次,一位工程师在会议上拿两支手机给周永明点评。因为太怕挨骂,双手发抖,抖到屏幕画面不清晰,周永明不得不抬起头,微笑着对他说:“你不要这么害怕好不好。”

但你不得不承认,一位极端挑剔的CEO,和打造奢侈品般的高标准之间,成正比关系。这也是HTC明星手机高命中率的原因所在。

纵然免不了内部的冲突与纷争,但十几年一路走来,王雪红、卓火土、周永明,这个铁三角阵容,证明了他们是HTC最佳的领导团队。

这个团队为HTC定制了一套与苹果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与iPhone一年一支新机的做法不同,HTC采取“机海战术”:平均每月推出一款以上的智能手机,以中、高端为主。

但周永明并不完全认同这个说法:“我们这样不至于称为‘机海’。我们没有那么厉害能够每一款都做到非常成熟,十款中有六七款比较成熟,就可以了。”简单说,周永明希望有六成以上的命中率。既有成绩包括——全球第一支WiMax手机、全球第一支最畅销的LTE手机、Android手机G1、全球第一支以Brew平台架构的智慧手机Smart、全球第一批上市的Windows Phone 7手机……

普遍观点认为,HTC制胜的原因在于成功押注Android。在这一领域,HTC以28.9%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首位,成为Android的代名词。但这是一种表面化的解读。背后其实承载着不同合作伙伴对HTC的高期许。

HTC能吸引到包括微软、谷歌、高通在内的全球一线科技巨头,主动上门寻求合作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不是单纯的硬件技术实力,而是硬件与软件的优化能力——而这,是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的关键所在。

事实上,HTC与iPhone的成功均得益于对用户体验的重视。这是当今智能手机领域的竞争法则。

简单说,用户体验可归结为“好不好用”。但切分下来,则是事无巨细的功能。譬如,智能手机在不同地点连接WIFI时,家庭,机场,咖啡厅,不是找信号困难,就是联网速度不佳。只要多花几秒钟,就可能让用户体验大打折扣。

在Android免费授权的前提下,周永明将“HTC Sense”确定为增加消费者体验的差异化项目。

这不只是更改表面使用接口,而是深入Android的底层,一步步改上来,难度很高。为了实现与其他Android手机品牌、甚至山寨手机品牌的差异化,必须深度了解Android操作系统才能做到。

HTC用户体验处处长班佛(Drew Bamford)对《环球企业家》回忆说,2008年上市的“Diamond”(钻石机),是HTC第一款全力提升用户体验的智能手机。钻石机研发之初,iPhone还未上市。而HTC跟苹果想法一致:解决智能手机按键操作的困难。班佛神秘地笑着说,“一开始很秘密,只有几个人参与。”

据周永明的说法,HTC在智能手机领域做决策时,并不晓得iPhone的竞争,也不知道会有谷歌的帮助,只是坚持走自己的路。“我们期待能改变世界,期待以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方式带领这个世界。”陆学森说。

努力提升用户体验的策略是HTC高命中率的基础。60%的命中率在当今的消费性硬件品牌中已属翘楚。无论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的智能手机,还是惠普、戴尔、Acer的平板电脑,无不在苹果耀眼的光芒下,创新乏力,陷入命中率太低的窘境——通常,一支智能手机的生死期只有一两个月,谷歌的Nexus One卖不到一季,微软的KIN上市一个月就决定收摊。

而对于40%的失败率,HTC却也欣然接受。“创新者都要这样做,有时你要实验、去尝试、去突破,这中间不保证成功,会失败。”周永明对《环球企业家》说。

HTC一路颠簸的进程,也颇值得记录。

2009年9月,为期三天的宏达电全球业务会议上,表现欲较强的宏达电高管们,几乎每个人都低着头。

他们向周永明报告的声音有气无力。这一年,宏达电出现了公司创立以来的首次同比营收衰退,尽管只有5.3%,但媒体、投资界一片哀声,HTC士气受挫。

第一天的会议上,业务高管只定出2010年10%至15%的保守增长目标,周永明非常不满。“我当时预期2010年智能手机至少会有30%的增长,我们连市场平均水平都达不到吗?” 气急败坏的周永明要求散会,第二天重新来过。

隔天一早,周永明不等其他人发言,先喊了一句“Go big or go home”。

台下一片安静。逐渐,气氛开始缓和,开始有人提出比较积极的目标,但周仍是一脸不悦。

直到听完所有发言后,周永明提出他的想法:“如果2010年宏达电要成长100%,大家的方法会是什么?”这是原先的7倍,甚至10倍的目标。

这个高目标彻底激活了士气萎靡的员工,第三天开始提出各种爆发性的产品策略。结果,2010年,HTC全年营收达2788亿台币,同比增长93%。在HTC以用户体验为基础的机海策略中,持续的创新源于恰到好处的有力鞭策。

“其实就算成长15%,HTC也可以存活。只是这样不够有企图心,对我来说不够exciting(兴奋)。”周永明对《环球企业家》说。

这还是那个10年前,为康柏代工Pocket PC“iPaq”一炮而红的宏达电吗?

2001年,Pocket PC全球出货量达289.7万台,创办三年的宏达电出货量达149.1万台,市占率高达48%,借此成为代工业新晋的隐形冠军。

和另一隐形冠军富士康类似,宏达电的经营团队不对外曝光,不谈论代工出货量,财务数字一直密封到挂牌上市前。但如今,高管们却经常持一新款智能手机,频频登上欧美时尚秀场。HTC品牌已成功蜕变。

这条坎坷的国际化之路上,有两次至关重要的转型路标。第一次,是从PDA转入智能手机。 “Smart phone,就是新时代的media。”周永明直言不讳地说。

作为当今最热门的高科技产品,智能手机其实与PDA构造原理一致:三至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辅助跟打野会抢经济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