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观测平台是什么?

关注我们,这里不止是游戏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机核平台立场

《球计划》我也玩了100多个小时了,经常玩着玩着就后半夜两三点了,是款实打实的时间消失模拟器。但玩的过程中我也注意到很多有趣的设定,比如一些名词术语、材料合成、未来科技什么的,好像有点来头。我自己查了一些资料,发现游戏的设定其实非常硬核。

本文就来梳理其中一些游戏中出现的科学技术,虽然对玩身没啥帮助,但也希望能从另一个角度,带大家了解这款游戏的魅力。

虽然机核已经发过“戴森球”的科普电台了,但我还是先介绍下什么是“戴森球”。戴森球是弗里曼·戴森在1960年提出的一种假想人造天体,用它把太阳包起来,这样就能高效地利用太阳能,不仅能让人类拥有接近无限的能源,还能让地球变成能够利用整个恒星资源的二型文明。

科学家和科幻作家们提出了几种不同形态的戴森球,比如戴森云、戴森泡、戴森壳。但有人就质疑:这些设计不合理啊!

比如造个半径1天文单位(149,597,870千米)的戴森壳,整个太阳系的材料加起来只能造个很薄的,来个流星或者彗星一撞就散架了,这不行啊!而且一个比太阳还大的壳体结构,存在很严重的力学问题。比如太阳活动可能会造成壳体偏移,不及时纠正,就会和恒星撞一块,戴森壳本身的应力结构也特别复杂。

游戏制作组显然也知道这些问题,还结合玩法给出了解决方案。

对于材料不够的问题,我们在游戏中可以解锁曲速航行,到其他恒星系去搜集资源,其中一些稀有资源还能让我们更高效地合特定的材料,这也是游戏中后期非常重要的玩法。对于受力问题,游戏中有个叫做“戴森球应力系统”的科技,每次升级都能让戴森球变得更稳定,同时让壳体的修建纬度提高15°,但需要消耗巨量的资源。

不过戴森提出这个假设的本意,也不是提倡大家倾太阳系之力去造这么个东西。他觉得如果有也发展到了二型文明,那他们是有可能造出戴森球的。因为戴森球会导致恒星系的红外辐射增加,那我们就可以通过观测这种异常的红外辐射,推测哪个星系有可能存在地外文明。

游戏中我们可以建造戴森云和戴森壳。戴森云是由数以万计的太阳帆组成的,太阳帆的面积很大,能吸收太阳能,再传输回母星。制造太阳帆的材料有石墨烯和光子合并器,这两种材料并不是随便搭的。

太阳帆在宇宙中会同时受到太阳引力和光压的作用。阳光照到物体上也会产生一个微小的力,这就是光压,但因为人的面积太小了感受不到。引力和光压成一定比例,太阳帆就能绕着太阳公转,但这就要求太阳帆的质量非常小。石墨烯是一种人造的轻质材料,用来制作太阳帆其实挺合适的。

研究“光子变频”可以制造光子合并器,作用是把几个低能光子转换成一个高能光子。光子我们可以理解为太阳光,它的能量和频率是相关的,频率越高,能量就越高,抗干扰性就越强,传回母星的损耗也就越少。所以光子合并器应该就是太阳帆上转化并传输能量的设备了。

图标里面还有个彩蛋,量子力学里面,光既有波动性也有粒子性,频率越高,光的粒子性就越明显。所以这个图标左侧就代表了变频前更偏波动性光子,右侧代表了变频后更偏粒子性的光子。

太阳帆是靠电磁炮打到恒星轨道上的,但并不是造好电磁炮就能不停地发射,游戏中电磁炮的仰角范围是5°~60°,所以即使正对着太阳,角度不在这个范围内,也是不能发射的。不过我们是可以根据行星的轨道参数,合理摆放电磁炮的位置,提高发射效率。

游戏中解锁科技要消耗5种矩阵,计算一种叫做“哈希块”的东西。了解区块链和挖矿的人对“哈希”这个词儿肯定不陌生。我们可以把它简单理解成运算量,哈希率就是计算的速度或者矿机的算力。通过科技升级,还可以提高研究速度,每次增加60Hash/秒,这个单位跟现实中也是一样的。但是感觉上这个数值明显被制作组调整过的,比如研究6级的戴森球应力系统需要计算1.26M个哈希块,被黄牛买断货的RTX3080的哈希率能达到90MH/s,不到一秒就算完了。

游戏中升级科技还需要用到5种主脑矩阵,每一种可能都代表了物理学的一个分支:

  • 蓝色的电磁矩阵是电磁学;

  • 红色的能量矩阵对应了热力学;

  • 黄色的结构矩阵可能是经典力学;

  • 紫色的信息矩阵不明显,但从描述中感觉像是信息论或者应用物理;

  • 绿色的引力矩阵涉及到超光速航行,描述上说它调和了量子场论和广义相对论,所以应该对应了量子力学和相对论。

而达成通关条件的白色宇宙矩阵是由这五种矩阵加反物质合成的。再结合“它们是一种物质”这句话,是不是暗示着这个能造出伊卡洛斯的文明,已经找到了物理学的大一统方程呢?

虽然说这几种矩阵是游戏中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东西,但或许它们本身就寄托着人类能够发现宇宙终极规律的理想吧!

游戏后期需要制造非常多的量子芯片,要用到一种叫做“卡西米尔晶体”的材料。虽然是游戏中虚构的物质,但文字介绍中提到的“卡西米尔效应”是真实存在的。

它的理论基础是真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还充满着一种“零点能”。观测不到粒子,是因为它们的场都处于能量最低的状态,物理学家们也是花了好久才意识到“真空不空”。举个例子来说,宇宙的真空状态就像是一片平静的湖面,但离近了看,它是有微小的涨落的,时不时还能溅起个水花啥。

如果我们在真空中放两块平行的金属板,只要它俩的距离小到纳米级,中间一些波长太长的零点能就会被排挤出去,外侧不变,就会产生一个向内的吸引力,在某种条件下,还可能产生排斥力。

如果把金属板换成做电路板用的硅材料,卡西米尔效应也是存在的,所以也有望用它来制作更小的计算机芯片。这可能就是游戏中用卡西米尔晶体来制作量子芯片的根据。

这个图标里面也有彩蛋,就是卡西米尔效应的原理图。这两边的正弦波代表波长更完整的零点能,中间就代表了波长缺失的零点能。

用卡西米尔晶体可以合成另一种材料——位面过滤器,也跟量子力学有关系。在微观世界中,粒子的速度和位置是不确定的,这个状态可以用波函数来描述,可一旦进行人为观测,其中一个量就确定了,这就是波函数坍缩。如果用薛定谔的猫来解释,波函数就是打开箱子前没法确定猫是死是活的状态,波函数坍缩就是打开箱子后确定死活的状态。游戏中位面过滤器的作用是干扰波函数,让它朝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坍缩,增加微观粒子某个量的确定性,也是一种未来科技。文字介绍最后也吐槽了一句:善加利用此项技术,或许对猫是一件好事。

游戏中研究反物质燃料和人造恒星的过程中,有一项科技叫做“狄拉克逆变”。狄拉克是著名的量子物理学家,预言了正电子和单磁极的存在,这两个东西在游戏里也有,算是一种致敬。后来科学家们发现了反物质和湮灭现象,证实了他的预言。

很多游戏也会用到湮灭这个设定,正物质和反物质相撞就会产生超高能量的γ粒子,是人类目前已知最高效的能源形式。比如《死亡搁浅》中的虚爆就是一种湮灭现象。“狄拉克逆变”实际上就是湮灭的反过程,把游戏中代表伽马粒子的临界光子,分解成氢原子和相应的反物质,之后就可以利用它们制作反物质燃料了。

“奇异物质”、“引力透镜”和“空间翘曲器”得放一块说。

游戏中出现的“奇异物质”可能代表了两种东西。第一种更像是中子星物质。在巨大的压力下和聚变能量下,原子中的电子和质子会结合成中子,形成内核致密的中子星。那如果压力能大到击垮中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中子内部一些更基本的夸克就会变成奇异夸克,也就是我们说的奇异物质了。

游戏中通过重氢聚变压缩铁蒸汽,来制造奇异物质的方式,应该就是在模拟中子星。

那可想而知,这种奇异物质的密度也很大,就会产生很大的引力负压。一束光如果经过这样的物质,会在引力场的作用下发生弯折,就像光通过透镜会改变传播方向一样,所以这种现象被称作“引力透镜效应”。科学家们就可以通过这种效应来研究类似黑洞这种密度超大的天体。这也是为什么游戏中可以用奇异物质造引力透镜了。

第二种奇异物质跟超光速航行相关。空间翘曲器是游戏中曲速航行的材料,可以用引力透镜或者引力矩阵来制造。曲速航行在很多科幻作品中都出现过,比如《三体》和《星际迷航》,它的起源是一种叫做阿库别瑞引擎的构想。

简单理解就是让飞船前方的空间压缩,后方的空间膨胀,飞船就能够非常快速甚至超光速航行。而且这种方式也不违背相对论中物体速度不可超过光速的限制,因为严格意义上来说飞船没动,是飞船所在的空间扭曲了。

但是要实现曲速航行,在计算中就会引入“负质量”的概念。那也有人把这种具有“负质量”的假想物质称作“奇异物质”,这就是刚才提到的第二种奇异物质。所以说制作组要么是概念上出现了混淆,要么是把它们合二为一了。毕竟要是再弄个“负质量”材料生产线,那玩家的肝就真的爆了。

在开始游戏前,系统会让我们选择“星团”,生成这一局的星图,上面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球就代表了一个个恒星。颜色不同,说明恒星的表面温度不同,可以按“光谱型”来划分:

  • 红色对应了M和K型,也叫红矮星;

  • 黄色对应了G和F型,也叫做黄矮星,我们的太阳就是一颗G型恒星;

  • 白色对应了A型,好像没有什么别名,但我们熟悉的天狼星、牛郎星、织女星就属于这一类;

  • 蓝色对应了B和O型,也叫蓝巨星,它们一般很大也很热,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由红到蓝越往后,说明恒星的表面温度越高。如果把所有的恒星表面温度当横轴,光度当纵轴重新排列,就近似得到了现实中“赫罗图”的一部分,这条对角线叫主星序。它对于研究恒星演化非常重要。

主星序上的恒星被称作“主序星”,它们正处于青壮年时期,人类观测到的恒星90%都落在这个范围。在这个阶段,恒星外围物质因为自身重量产生向内的压力,但内核因为氢原子聚变成氦原子,产生很高的热量,从而产生由内向外的支撑力,两个力相互抗衡就能维持形态稳定。

沿着对角线越往上,恒星的质量、体积、光度、表面温度就越大,但相应的寿命也越短。这是因为,质量越大的恒星内部的氢消耗得越快,所以能维持稳定的时间就更短。游戏中的恒星也遵循这个规律。比如质量0.61的红矮星寿命已经达到了98亿年,但所有质量10以上的蓝巨星就没有超过1亿年的。

也有玩家发现了游戏和现实中不一样的地方,比如恒星的半径和光度、行星的轨道半径之类的,和现实中差出好几个数量级。这是制作组为了照顾大家的游戏体验,特意压缩了数值。

比如在现实的赫罗图上,蓝巨星的光度能达到太阳的上万倍,但在游戏中最大也没超过2.5倍。毕竟要是真的还原了,先不说显卡遭不遭得住,我们的钛合金狗眼估计瞬间就瞎了,以后就是货真价实的星际玩家了。

除了主序星,游戏中还有少数的“稀有精英”恒星,比如两颗红巨星和白矮星,只有一颗的中子星和黑洞。它们分布在主星序的两侧,代表着恒星在暮年和死亡后的状态。

主序之外的恒星(还有红巨星)

红巨星是大部分恒星脱离主序后的第一阶段。恒星在稳定燃烧的阶段,外围物质因为重力产生向内的压力,内核的氢会聚变成氦,产生向外的支撑力,两个力相互对抗,恒星才能维持形态稳定。但当氢全部聚变成氦,这个支撑力就没有了,压力大于支撑力,恒星就像内压缩。

但压缩又会导致恒星内部的温度升高,超过了聚变的临界温度,内核周围的氢也开始发生聚变,温度进一步提高,氢和氦还会发生新的聚变反应,产生碳和氧。这个阶段支撑力大于压力,恒星又开始急速膨胀。

膨胀又导致温度下降,恒星表面温度降低,变成了红色。这时候的恒星又大又红,所以就被称作红巨星了。这种膨胀收缩会重复好几次,过程中呢就会把大量的物质抛洒出去,变成星云。最后物质所剩无几了,内核就会变成白矮星,代表了恒星的死亡。

白矮星还会持续发光发热一段时间(这里涉及到电子简并态就不展开讲了),它的表面温度非常高,但表面积太小了,所以整体光度很低,不容易被观测到。游戏星图中虽然标出了白矮星的位置,但它的光芒非常暗淡,要很仔细才能在找到。

白矮星也不是恒星唯一的终点。红巨星是出色的炼金术师,而且质量越大,段位越高,压缩聚变过程中能“炼出”的新元素种类就越多,蓝巨星甚至还能聚变出铁。一些质量更大的红超巨星还会发生超新星爆发,就像来了一发星际礼花,把更重的元素比如铂、金抛洒到宇宙中,这已经不是挥金如土,而是挥金如山的程度了。

尘埃落定后,留下的残骸是比白矮星密度还大得多的中子星。那恒星质量要是再大呢?没错,相信很多观众应该已经猜到了,它们最终会变成黑洞。

恒星一旦演化为红巨星,对于它周围的行星来说可就是灾难了。红巨星在膨胀的过程中会吞噬掉内侧轨道的行星,比如50亿年后,我们的太阳可能就会膨胀,淹没水星、金星和地球的轨道。好在人类还可以凭借科技来“流浪地球”,游戏中的行星就没那么好运了。如果来到红巨星、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所在的星系,我们会发现它们都只有一个行星,而且公转半径一般都偏大。现在想来,并不是制作组偷懒,而是原本轨道半径更小的行星,早已经被红巨星吞噬殆尽了吧。

只剩下轨道外层的红巨星

恒星的死亡也预示着新星的诞生。那些被红巨星或者超新星爆发抛洒到宇宙中的元素物质,在漫长的时间中会再度相遇、挤压、融合,成为新的星核,从而诞生幼年期的原恒星。

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那些在毁灭与新生中产生的碳、氢、氧,甚至是氨基酸,很有可能就是有机生命诞生的基石。引用BBC纪录片《恒星七纪》中的一句话:高情商的说法是,你我皆是星尘;低情商的说法就是,我们都是核废料。

制作组在第二次的开发日志里面提到过恒星的命名,说一开始都是用英文字母随机排列组合的,但现在肯定不是了。查了资料后发现,游戏中的恒星至少包含了3种不同的命名规则。

第一种是命名法。前半部分用希腊字母表示,一般越靠前说明恒星越亮,但也有不少例外,后半部分是所在星座拉丁文的属格,属格就类似于英文中把“I”变成“my”一样,比如大犬座叫“Canis

第二种是弗兰斯蒂德命名法,和前一种差不多,只是把希腊字母换成了数字,如果一颗恒星同时存在这两种命名,优先使用拜耳命名法。(比如 41 Draconis)

第三种应该是不同文化中一些有名有姓的恒星了,类似于中国的牛郎、织女星这种的。(比如Dabih、Polaris)

还有一种是专门给黑洞和中子星的命名,这个我实在找不到出处了。(NTR J0942-42、DSR J2107+35)

游戏中一些恒星的名称和现实中也对得上,但它们的参数就完全不搭噶了,估计是制作组从星表上随提取的吧。

以上就是我对《戴森球计划》中一些科学技术的分析和介绍。但游戏中的科技树包罗万象,基本上浓缩了人类的科学史,容如果有不严谨的地方,还请各位指正。

最后说说我自己对《戴森球计划》这个游戏的感想。这是我第一次玩工厂建设类的游戏,虽然花了很长时间还没把戴森球做出来,但当我在熔岩行星上,第一次近距离欣赏这个半成品的时候,我是真的被震撼到了。在熔岩的映衬下,戴森云甚至蒙上了一层光晕。顿时感觉100多个小时的努力是值得的。我甚至觉得,制作组是在用一种搞科研的精神在做游戏,从这些玩法和设定上就能看出来。哪怕不是很了解这些知识,但所有的细节累积起来,也足以在最后震撼玩家的心灵。期待游戏的正式版能越做越好!

飞向宇宙、在星际间穿梭一直都是人类梦寐以求的。小时候我也有过当宇航员的理想,虽然长大后就放弃了,但每次在科幻作品中看到各种对宇宙的解读,我还是会心潮澎湃。哪怕戴森球的设想并不合理,它依旧人类对于无限能源最浪漫的想象。

而人类的征途,必然是星辰大海。

  1. 中科院物理所 - 为什么可以凭空产生或消失

五十多年来,全球性对地观测已形成强大的技术能力和系统体系,在不同应用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对陆地,大气,海洋研究的深入,地球系统科学和全球变化研究正在向空间对地观测技术提出新的重大战略性需求.本文描述了面向全球变化应对,发展全球变化系列科学卫星的方案;提出面向宏观地球科学现象探测,构建月基对地观测系统的设想;同时,作为宏观地球科学现象研究的一个方向,论述了利用地球科学卫星和月基对地观测技术开展全球变化"三极"对比研究的思路.

天舟一号除了要运货,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验证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技术)、实施推进剂在轨补加(“太空加油”),还要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的任务。

#空间实验机会太宝贵 绝不能浪费#

官方说法,“天舟一号”发射成功的话,我国将成功迈入空间站时代。

这次的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任务,也多与空间站建设和未来规划有关。

微重力对细胞增殖和分化影响的研究

这次的科学实验包括 8 个课题。微重力环境下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空间骨丢失机制实验,微重力环境下胚胎干细胞培养实验及抗失重情况下的骨质疏松新药开发等……

我们在 这个问题下,说到养细胞的时候,已经举例进行了介绍。

这次的实验集中研究微重力对干细胞增殖分化,生殖细胞分化、以及骨组织细胞结构功能影响,研究成果可用于心脏、肝脏疾病以及骨质疏松症等方面的治疗。

两相系统实验平台的关键技术研究

非牛顿引力实验检验的关键技术验证

1. 两相系统实验平台的关键技术研究

负责人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刘秋生研究员。参研单位除了中国科学院力学所,还有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和东南大学

这个项目将进行空间蒸发与冷凝科学实验,两相系统实验平台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这是中国首次空间冷凝与蒸发相变传热科学与热控技术实验研究,也是中国首次在一个空间实验装置中开展 2 种以上科学与技术实验的多目标流体物理空间实验。

(1)空间蒸发与冷凝流体界面热质传输特性,

(2)重力对相变流体传热传质过程的影响规律

(3)空间相变传热强化机制

项目除了实验部分,还会有技术方面的验证。主要是空间实验工质供给、汽 / 液分离和回收技术验证,和空间热管理与两相回路控制关键技术验证。

20 多天的在轨科学实验里:

分别在轨开展蒸发液层、蒸发液滴和冷凝三种类型的科学研究、两相流体控制技术验证四个阶段的空间实验,实验时间共计 200 多小时。

处于组合体飞行段,实验 2 天。

相继开展蒸发液层 / 滴实验,冷凝,和两相回路调试等共计 10 次实验。

处于组合体飞行段,实验 10 天。

计划开展蒸发液层、蒸发液滴,冷凝实验,和两相回路调试共计 45 次实验。

处于自主飞行段,实验 5 天。

开展蒸发液层、蒸发液滴和冷凝实验共计 22 次实验.

处于自主飞行段,实验连续 3 天半。

相继开展蒸发液层、蒸发液滴、冷凝实验和两相回路技术验证等共计 16 次实验。

这是国内首次实现对微重力蒸发与冷凝过程中多物理量场的实时观测,可望获得空间蒸发和冷凝液膜的时空演变规律、相变非平衡热动力学特征等研究方面的新成果;预期能够验证多项空间在轨两相流体管理与热控等关键技术,为空间站两相系统实验柜的工程研制奠定技术基础;在此领域内率先获得科学研究成果和实验技术突破。

上面就是以后要放在空间站的两相系统科学实验柜大概的样子。

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验证这些技术?

要建设空间站,给宇航员提供生命保障系统,这个项目就十分重要。

图. 空间在轨流体管理

出现流体的地方太多了,流体流体还是流体……

但是地球环境和空间环境是不同的,流体的“表现”也不同。我们的已有理论,去了空间以后不好用了。

在地球上,蒸发与对流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非常多的影响。例如,空调、热管等热设备都是利用相变传热原理设计的换热器。

空间飞行器(如载人空间站、卫星)中所处的微重力环境,没有自然对流,这将极大影响蒸发与冷凝相变过程,热设备工作的环境也将与我们地球上完全不同。

那么,地球上的空调和热管等散热器是否可以直接用到太空中?它们在太空还可以正常的工作吗?如果不能照搬地球上的现有热设备,“太空空调、太空热管”等空间热设备应该怎样设计或怎样使用?才能更好用或更耐用?

前期欧美的空间实验已经初步发现,空间微重力环境中的一些热设备工作环境恶化,导致换热效率明显降低、使用寿命不如地面预期等技术问题。

分析原因主要是空间与地面过程存在明显不同。

那么,空间蒸发与冷凝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影响相变传热的热交换系数有多大改变?是变高了还是低了?如果变低了,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要想科学准确的回答上述问题,就需要利用空间微重力环境开展空间实验,研究空间相变传热的特殊现象,认识其特殊规律,进而掌握克服空间相变传热不利影响的新方法和新技术,用于研制能很好适用于太空环境中的热设备。

特别是,我们现在对微(变)重力环境中的相变界面热毛细流动、空间两相流体界面的瑞利 - 泰勒(R-T)不稳定性、毛细输运稳定性等新问题和新现象的相关理论可以说是认知匮乏,所以更有必要做这些实验,验证这些技术,从而为空间站建设及运行所需的空间热流体设备空间在轨流体管理提供支持。

而且,与地面相比,在空间研究流体的蒸发与冷凝还挺有优势。

蒸发与冷凝相变流体界面具有比一般流体界面更为复杂的流体动力学现象,如自由表面流动更无规律可循,热边界条件不再遵循简单的工程热力学模型,空间微重力环境使得流体界面效应得到相对的放大,并同时剥离了地面重力引起的浮力效应对相变界面流动与传热的主要影响。

微重力条件也使得许多因重力而产生的力项得以削弱,对冷凝过程的影响因子相对减少,有利于对冷凝过程机理的深入探究。

因此,我们在空间可以实现对液体变成气体的蒸发界面和蒸汽变成液体的冷凝界面热、质交换物理模型的精准验证和理论分析,给出更普适的相变界面热动力学理论模型。

2. 非牛顿引力实验检验的关键技术验证

华中科技大学引力实验中心负责。

计划利用微重力环境,检验微米作用距离下物体之间的引力是否仍然满足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这是一个纯基础物理实验,对于统一四种相互作用、探寻新的相互作用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要做这个实验,必须先发展出高精度的微弱力测量技术。

图 非牛顿引力实验检验装置探头盒和电控盒

为此,项目组发展了基于皮米级电容传感和微伏级静电控制技术的加速度计,称之为静电悬浮加速度计。如上图所示 由两个设备组成,其中探头盒实现高精度加速度的测量,电控盒为探头盒提供电源保障和实现与卫星平台之间的数据通信功能等。

该加速度计是非牛顿引力实验的技术基础,作为弱力测量传感器或者惯性参考是空间引力实验必不可少的关键载荷之一。

本次空间实验目的就是利用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空间环境,对高精度静电悬浮加速度计进行在轨检验。

通常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1g,本项目验证的静电悬浮加速度计分辨本领达到10^-11g 量级,相对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而言,可以分辨其小数点后第 10 位的加速度变化,极其精密。

说这么多,静电悬浮加速度计能干什么?

高精度空间加速度计作为弱力测量传感器或者惯性参考,是空间引力实验必不可少的关键载荷之一

例如,去空间探测引力波。

2016 年,美国地基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器 LIGO 工作组两次报道探测到了两个黑洞并合时发出的引力波,引起了全世界高度关注,引力波探测及引力波天文学势必将成为新的科技制高点之一

空间引力波探测将利用数十万到上百万公里距离的多个航天器编队组网开展引力波探测,该波段具有更丰富的引力波源,成为了该领域研究热点之一。空间引力波探测中,需要更高精度测量和控制航天器的加速度扰动,需要达到 10^-15m/s^2 甚至更高,基于电容位移传感和静电反馈控制的惯性传感器就成为首选的研制方案。

总得来说,本次飞行实验将进一步为空间站开展“非牛顿引力实验检验”“空间等效原理实验检验”以及“空间引力波探测”等实验检验奠定基础。

不过,天舟一号在飞行过程中,并非一直处于非常平稳的状态,静电悬浮加速度计会受到航天器振动噪声的干扰。

好在它有一位非常好的搭档,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同时搭载了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制的主动隔振装置,该装置能够隔离飞船振动干扰,为静电悬浮加速度计提供了一个安静实验平台。

3. 主动隔振关键技术验证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负责。

(1)在空间进行六自由度主动隔振关键技术验证,评估六自由度主动隔振控制算法,测试验证主动隔振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指标;

(2)在飞船平稳期为非牛顿实验检验关键技术验证装置提供高水平微重力环境。

为什么要做主动隔振关键技术验证?

生活中,当我们手里拿着一杯满满的水,走动时,水就容易洒;当我们手里拿着相机,如果发生抖动,照片就会模糊。在工业生产中,静密加工平台中遇到振动,就会造成加工失败;结晶体中遇到振动,晶体生长就会出现瑕疵;吊舱相机中发生晃动,会影响图像质量。

而航天器上,虽然处于微重力环境,但是由于星上、船上的姿轨控、风机、飞轮、帆板的动作,带来了很多扰动

根据国内外微重力测量及分析结果,表明空间飞行器由于受到各种扰动作用力的影响,其内部微重力水平并不理想。

科学实验(流体、材料、基础物理实验)如果不能克服这些微扰动,就达不到理想的微重力效果,失去了上天实验的意义。此外,星上的高分辨对地观测相机、天文相机,如果遇到振动,就会发生成像模糊。激光通信、激光扫描,如果遇到船体振动,就会造成光线发散,能量耗散。

所以,为保证更好的微重力环境水平,实现更理想的科学研究成果,就要研制基于主动隔振装置,实现髙微重力环境,才能给航天器上的实验创造更好的条件。

图 主动隔振装置电控箱及主体

主动隔振系统由定子浮子两部分构成,利用磁悬浮主动控制技术,使浮子和定子非接触,从而隔离来自飞船平台的振动。控制器通过加速度计感知浮子加速度的变化,通过位置敏感器感知定子浮子相对位置的变化,并计算反馈电流,驱动电磁激励器,形成闭环控制。

图 主动隔振装置工作原理

主动隔振装置主体电控箱两台单机构成,非牛顿引力验证装置安装在主体的浮子上,通过屏蔽罩封闭。

未来,空间站要广泛应用这项技术,相机上也可能应用到这项技术

这项技术属于国内首次实施,将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和加拿大后第 3 个在轨采用主动隔振控制技术服务于空间微重力实验研究的国家;将极大支持和推动空间站高微重力实验平台的研制建设,取得的技术成果,可以直接服务于未来我国空间站阶段的空间科学实验载荷

未来,长期目标是做强空间磁悬浮主动隔振的技术,为更多空间应用载荷服务,例如空间光学相机、激光通信等,助力他们达到更高的指标水平,实现更高的科学和技术成果。

这项技术还可能在航空光学吊舱、车船减振、工业精密加工、相机防抖等方方面面发挥作用。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既然这是首次实施,那以前的实验都怎么做的呢?

毛主席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曾引用一句话,叫“量体裁衣,看菜吃饭”。

开国大典时阅兵飞机太少,周总理说,“那就飞两遍吧”。

在没有主动隔振平台支持的时候,就,别做精度这么高的实验呗……

制作: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董文博团队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刘秋生团队 华中科技大学引力中心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上油气平台观测系统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