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计算机的话,主要会学些什么内容?

精选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模板集锦八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篇1

  《画矩形》是江苏科技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的内容。学生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应该已经能够熟练使用“椭圆”工具了,因此本课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较容易掌握的。教材的第一、二部分主要是介绍使用“矩形”和“圆角矩形”工具画车身和车窗,因为有前面两课的知识的铺垫,学生应该比较容易掌握。

  对于如何画出正方形和圆角正方形,可以通知知识的迁移来解决,这样不但复习了画正圆的方法,而且解决了问题。

  教材的第三部分,画车窗是对椭圆工具的复习。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使用先画出图形,再用“用颜色填充”工具进行填充的方法来画大卡车,就是完全可以的,教师应加以肯定。

  综上分析,我们发现本课知识点较易,学生掌握应该不是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安排足够的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

  尽管“矩形”和“圆角矩形”是本课新介绍的两种工具,但是由于学习通过前两节课已经熟练掌握了“椭圆”工具,本课的教学,可以采用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师只需作少许概括总结即可。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可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让掌握得比较好的同学帮助掌握得比较慢的同学。

  1、学习“矩形”、“圆角矩形”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2、让学生能运用矩形和圆组合出一些基本图形。

  3、通过画大卡车,让学生感受一个整体图形的完成过程。

  4、让学生了解图形组合的奥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矩形”、“圆角矩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运用矩形和圆组合出一些基本图形。

  情景创设,激活课堂

  听,什么声音?哈哈,是我们可爱的多多,乘着大卡车来到了我们的教室。

  先请大家观察一下:多多乘坐的这辆大卡车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指名生汇报:这辆大卡车是由圆、椭圆、长方形、圆角长方形组成的。

  在数学里面我们把长方形和正方形都叫做矩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画矩形。

  设计意图:书本教材的文字对学生来讲是枯燥的。就小学三四年级学生心理特点而言,平淡的指导式教学形式更是最枯燥的学习方式。那么我们对教材的开发,首先重点就是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将学习内容趣味化。我结合了我校的形象大使“多多”这一卡通形象。将整个画图教学取名叫“多多带你学画画”。这次,“多多”奇怪地出场,立刻吸引了所有同学的关注的目光。仔细观察所出现在大屏幕上开车的结构组成。

  提出任务,共同探究

  会画长方形和圆角长方形的同学举手。现在我们来比赛,分别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圆角长方形,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学生动手操作,奖励画得快、好的学生。

  指名学生上台演示: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圆角长方形。

  师:是不是只要会画这四个基本图形,我们就能很快地画出多多乘坐的这辆大卡车呢?答案是……

  多多要是坐着这样的车,让人肯定很担心。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小汽车修理师,找找下面几辆大卡车中哪些部件需要“修理”。

  指名学生演示画第4幅图中的轮子,提醒学生两个车轮要画得同样大小,引导学生一边使用Shift键,一边注意观察状态栏内信息。

  把要修理的部件小组里交流一下,然后说说看,怎样可以避免这样的错误。

  小学课程设置里有艺术课,在信息技术课上学画画,它的目的肯定与艺术课的教学目标的制定有很大差异的。它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设置,是为前面的操作系统知识教学提供一个缓冲、消化过程,更为重要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画图的过程中,娴熟运用鼠标,进一步熟悉windows窗口程序的各种常规操作。但只要掌握这些技巧,就足够了吗?这样的看法肯定是片面的。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技巧的教学,更为重要的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技巧掌握了,我们不能说他的信息素养就高了,这里有个“运用”的过程。如何思维缜密地将这技巧用于精确地表达自己所想传递的信息,这也尤为重要。所以,就有了这“小小汽车修理师”这一环节。

  在这一环节的设计过程中,也曾为此环节是放在学生自己画卡车之前还是之后有过思考。最终决定是放在之前。固然实践出真知,但先听进去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在头脑中会占有主导地位。严谨的思维习惯的培养,还因正面引导为主。

  师:好,现在我们自己来画出这辆大卡车。

  在操作过程中如遇困难,可以从书中找解决办法,也可寻求会画的同学的帮助。

  指名学生上台演示操作,学生给予评价、教师评价。

  技巧巩固,实践提高

  好了,大卡车造好了。任务完成。那么多多乘着大卡车去做什么呢?原来,它要搬家。要搬哪些东西呢?

  生答:公文包、小床、书橱、冰箱。

  师:小组内说一说这些物品分别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学生小组内交流,集体汇报。

  师:请大家选择两幅自己喜欢的物品,动手画一画。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教材后安排的实践园。也是大部分课后都有的实践题。很多学生在技巧掌握后,对于巩固提高并不是很感兴趣。在前一阶段的自我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兴奋点已经渐渐消退,如何进一步激发其探究的兴趣。这时,“多多”的再次使用,猜猜坐着卡车的它来做什么,又起到了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

  个性创新,拓展练习

  请小朋友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画上再添加一些你认为应该有的东西。

  学生先说说自己准备添加的物品。

  学生1:我准备在公文包下面添加画两个轮子。

  学生2:我准备在小床上添加画枕头和被子。

  学生3:我准备在书橱上添加画一个闹钟。

  学生4:我准备在冰箱上添加画一个花瓶。

  展示学生作品,学生给予评价,之后老师评价,及时给予鼓励和赞扬。

  师生共同评选出今天的优秀作品,给予表扬,颁给“艺术多多”章。

  设计意图:学生作品展示,让学生自评、互评,然后教师给予肯定性和鼓励性的评价,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间的互相比较、品评,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有利于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长处和弱点。“艺术多多”奖章的颁发,是对学生学习的肯定,必将给予其进一步学好本门课的信心。而对于那些暂时落后的学生也起到了激励作用。

  (四)回顾总结 感悟升华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篇2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习学生机器人的“主要器官”。

  2.能够了解传感器的主要功能。

  3.平等交流,掌握各“器官”的作用。

  4.能够建立正确的机器人整体概念。

  5.学会正确对待传感器的工作方式。

  6.激发对学生机器人这一信息媒体的学习热情。

  7.尝试用人的“器官”概念理解机器人的“器官”概念。

  8.为传感器的学习建立合适的实践渠道。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习学生机器人的“主要器官”。

  2.难点:理解传感器的功能。

  [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是机器人部分内容中,传感器部分的重点章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传感器的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阶段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学生理解学生机器人原理、设计学生机器人运动的重要环节,对促发学生的整体概念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课教学的重点内容在于让学生了解传感器的原理和功能,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本课是前面知识的总结和提高,也是今后学习的基础。

  (1)本课是练习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课,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使用本单元学习的技术。

  (2)教师应该事先准备好学生制作机器人所需的素材、传感器实物等。

  (3)本节课的关键是“评价与共享”,这既是指技术上的评价,也是指资源上的共享。全班交流,小组内研究。

  (4)教师应合理安排好时间,交流部分是本节课的难点,既要运用准确的语言介绍作品,又要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接触实物。

  传感器是机器人和现实世界之间的纽带。一般根据传感器的工作特征,可以分为:光学传感器(顾名思义就是对光产生反应的传感器,比如红外传感器)、声传感器(比如microphone)、力传感器(比如压敏传感器)、位置传感器(比如陀螺仪)。

  光传感器的范围很广,有最简单的光敏电阻,就是光强度的大小改变电阻的阻值从而实现对光强度的感知,也有目前最复杂的摄像头Camera。然而在我们机器人中,用得最多的是Infra-red红外传感器,其中的红外接近传感器是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传感器,通过它,目前我们可以获得机器人的在移动过程中与前面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当然这距离非常短。不过,对于我们的机器人来说,这也是目前唯一的可承受的选择。

  还有一种目前比较有用的红外传感器是叫红外探测器,它不同于上面的红外接近传感器,它没有红外发射器,只有一个红外接受单元,由被测物体发出红外信号。一般用来做热感应用,比如人走近或者动物走进这样的传感器时,它就会产生信号。在生产安全领域用的比较多。对于我们吗,最多就是有人走进的时候能够作为一种感知手段来让机器人获得:“哇,有个发红外线的家伙冲我走过来了”这样的信息。

  还有一种目前我们也能承受的是摄像头,与之相配套的,能应用于机器人的识别软件和硬件还相对比较少和昂贵,目前成熟的市场产品有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开发的CMU-Camera套装,但是价格较为昂贵。但是如果我们不用他们的套装,自己开发的话,其它硬件投入相对少了,但是你要对计算机编程相当精通,而且难度相对很大。

  力传感器是用来检测碰撞或者接触信号的,比如机械手的应用,当你放一个东西到机械手的时候,机械手自动抓住它,它就需要力传感器检测东西抓得紧不紧。典型的力传感器是微动开关和压敏传感器。微动开关其实就是一个小开关,通过调节开关上的杠杆长短,能够调节触动开关的力的大小。用来做碰撞检测这是最好不过了。但是这种传感器必须事先确定好力的阀值,也就是说只能实现硬件控制。而压敏传感器是能根据受力大小,自动调节输出电压或者电流,从而可以实现软件控制。

  目前最多的也就是麦克风了。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声音信号。当前没有一个比较好的声音解决方案。超声波传感器和红外接近传感器很像,也属于距离探测传感器,但是它能提供比红外传感器更远的探测范围,而且还能提供一个范围的探测而不是一条线的探测。也是目前用的最多的距离传感器之一了。

  位置和姿态传感器:

  机器人在移动或者动作的时候必须时时刻刻知道自己的姿态动作,否则就会产生控制中的一个开环问题,没有反馈。位置传感器和姿态传感器就是这个用的。常用的有光电编码器,由于机器人的执行机构一般是电机驱动,通过计算电机转的圈数,可以得出电机带动部件的大致位置,编码器就是这样一种传感器,它一般和电机

  轴或者转动部件直接连接,电机或者转动部件转了多少圈或者角度能够通过编码器读出,控制软件再根据读出数据进行位置估计。还有一种是陀螺仪,这是利用陀螺原理制作的传感器,主要可以测得移动机器人的移动加速度,转过的角度等信息。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机器猫》吗?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人物或一段故事情呢?

  生:回答老师提问。

  师:机器猫就是一种虚拟的机器人,它非常能干,可以帮助小主人公完成很多心愿。这些就是靠它灵巧的双手完成的。今天,就让我们来继续学习学生机器人的小器官是怎么样变出“大神奇”的。

  设计意图:以“有知”唤醒“无序”,从实物入手,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新知识的恐惧心理。

  2.新授一:学习机器人的“主要器官”(第一课时)

  师:机器猫非常灵活,它是小主人公的好朋友,请你观察下它,看看它是怎么样让小主人

  知道它的喜怒哀乐的呢?

  (播放机器猫的视频片断)

  师:请回答下面一组问题:

  (1)机器人的“表情”部件有哪些?

  (2)机器人的“感觉”部件有哪些?

  (3)在机器猫的身上找一找,它们都藏在哪里了呢?

  (学生回答问题,接合课本内容,并讨论)

  (观察多组学生机器人的照片,介绍机器人的主要器官组成,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让学生动手触摸学生机器人)

  设计意图:用学生较为熟悉的实物作为切入口,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迁移;在真实的环境中完成学习的环节。

  3.新授二:了解传感器的主要功能(第二课时)

  师:机器猫可以完成很多复杂的工作,神奇极了,在现实的学生机器人身上,也能有这样的神奇。不过,它们运动的时候,可不是像我们人类一样,用手脚来运动,而是通过一个特别重要的器官来实现的,它就是

前阵子帅地还被我们组的 leader 叫去谈话,说是好好学习,快速提升自己,特别是对于计算机的那些基础知识,也不能丢掉,你们看吧,计算机基础知识,想不学都不行。

我觉得我校招能够拿到不少大厂的 offer,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得益于对计算机基础 + 算法的重视了,因为校招面试,基本就问这些,今天帅地就讲述下我平时是如何学习的。

不过说实话,对于计算机基础,帅地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没有运用啥方法论,也没啥技巧,可能和很多人一样,就是简单粗暴着看书,所以这篇文章,我也很难告诉你们学习的骚技巧或者捷径,所以大家不要有太大的期望,更多的是和大家讲一讲,我自己是如何学习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然后供大家一个参考,假如你是学生或者非科班或者计算机基础很薄弱的工作者,或许可以参考一下。

一、计算机基础指哪些?

在微信,还是经常有小伙伴问我:你们说的计算机基础具体是指哪些呢?,这个问题,感觉算起来,已经被问过 10+ 次了。

计算机基础包括哪些?如果要全部都说的话,其实我也不清楚,这个还得看如何定义计算机基础,不过,最常见的几门计算机基础课,大概就是这几门了:

其中,计算机网络和操作系统,也是面试中被问的最多的两门课程,如果你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学习这些课程,那么可以优先学习计算机网络和操作系统,之后在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和编译原理,当然,如果你还是在校生,那么这些课程都会在大二大三学习到,我希望你能好好学习下,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和操作系统这两门课。

对于如何学习这个事情,我觉得我一句话就能回答完了,因为真的没啥技巧,我基本就是看书为主,视频为辅,看这些知识有时候容易困,因为有些真的是挺枯燥,特别是编译原理和计算机组成原理,又难又枯燥。

一种比较有效的学习方式就是从工作中用到的知识点出发,这样你可能是带着疑问去学习的,目的性也比较强,学起来会比较有趣,学完之后也会豁然开朗。

但是,假如你是一个学生,那么是很难从工作中遇到的知识点出发的,或者说,如果你对计算机基础知识一窍不通,那么就算你又疑问,你也是很难从哪里学起的。

所以,我的建议就是,如果可以,一定要系统学习一下,千万不要觉得以后工作了,或者等用到了再来学习,一定要从 0 到 1,系统学习起来,所谓系统,就是找一本书,从头看到尾,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讲一讲我平时是怎么看这些书的

其实我在看这些书的时候还是非常快的,因为我会以最快的速度看一本书,会先从总体上掌握这门知识,不会去死扣某个知识点,一遍看过去,理解了就行了,但如何你问我细节,我可能都忘了,但是我知识大概是怎么一回事。

一般来说,对于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我都看了两遍,第一遍只求理解,心中知道个大概,看的很快,总体上知道操作系统是怎么一回事,网络是如何链接起来的。

看完第一遍之后,我会看这本书的目录,然后看到某个标题,自己思考一下是怎么一回事,例如TCP 是如何保证可靠性传输的,我会思考一下该如何保证,然后会打开对应的页面去看看大佬们都是怎么写的,因为可靠性传输,其实会涉及到很多种方法,第一遍看的,虽然当时理解了,但其实很多也都忘了,这时我会在看一遍,再次为大佬们想出的方法卧槽一遍。

不过,我第二次并不会从头到尾看,而是根据目录来看的,第一次看的时候,其实有时候是一遍看一遍犯困的,但是第二次看的时候,会 get 到更多的点,心中不断着给大佬们点赞,卧槽,我怎么没想到还能这样做!

总之就是,先快速且系统着从总体把握这门知识,看的过程中犯困很正常,之后会根据目录,一遍思考自己的想法一遍看看书上是如何实现的,因为当你什么也没学的时候,其实你的想法是很少的,但是当你看了很多人的想法之后,你的脑袋也会积累的挺多想法,也就是说,在第二遍看的时候,你一定要思考

还有一种就是,我第一遍有时候是通过看视频学习的,把视频看完之后,在系统从头到尾看书,我也不会一遍看视频一边看书,而是疯狂着,以最快的速度刷完视频。

三、无处不在的计算机基础

我们都说计算机基础很枯燥,学了也很少用到,但我觉得,正是因为枯燥难学,才有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并且计算机基础知识也是处处都存在的,例如你学习 redis 的时候,可能会学到缓存的淘汰算法,如果你学习操作系统的内存置换,那么你一眼就能看懂了。

例如你可能经常听说过重量锁和轻量锁,重量锁很消耗性能,如果你没有学过操作系统的话,可能你并不清楚重量锁为啥就消耗性能了?内核切换咋就消耗性能了?但是如果你学过操作系统中的进程/线程的话,可能就知道重量级锁和轻量级锁的本质区别了。

不过在我看来,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让我们学到了一些设计思想,这种设计思想,会伴随我们终生,你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学到各种各样的方法,并且都是你最开始没有想到的方法,方法积累多了,你就能产生属于自己的新想法。

说实话,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觉得很枯燥,相反觉得很有趣,因为我在不停着吸收新知识,吸收前人的精华,例如计算机网络中的流量控制、用赛控制、HTTPS 的加密算法等等,我特么就没想到,还能这样做,要我,肯定无法设计出这么严谨的算法,所以在看的过程中,真的觉得很过瘾。

当然,有时候也会犯困,实不相瞒,犯困往往是因为有点难,看了一大堆描述之后,居然忘了刚才看了啥,然后看着看着就困了就不想看了,我也就先跳过了,之后在回过头来看。

四、简单说下具体都需要学些什么 + 书籍推荐

对于如何学习,貌似我说了好像和没说一样,这也没办法,因为确实没什么学习技巧,我说的先快速把握全局,在根据目录来深入思考,这是我的方法,适不适合你,其实我也不清楚,下面我简单说下一些相对重要的知识点,相当于抛砖引玉,看看你掌握了多少

计算机网络是工作中用的最多的吧,真的无处不在。最常见就是 HTTP 协议了,这必须学,get 和 post 的本质区别,通过他们报文的定义来区分就好,不需要死记硬背你之前看过的那些面试题。

HTTPS 是如何解决 HTTP 明文问题的的,数字证书解决了什么问题?为啥 HTTP 是一种无状态协议?啥是无状态协议?

TCP,UDP 也是必须掌握的了,特别是 TCP,TCP 是如何保证可靠传输的呢?啥是拥塞控制和流量控制呢?啥时拆包粘包?这必须掌握。

IP地址主要用来干啥?为啥还需要子网,子网掩码?世界这么大,IP 这么多,啥是路由寻址?

咋就还有公网IP和私网IP了?NAT转化解决了啥问题?

DNS除了能进行域名解析,还是解决了啥问题?

等等,我说的这些,基本都是重点,你们可以看看自己掌握了多少。

咋就还有进程和线程之分?为什么要有挂起、运行、阻塞等这么多种状态?怎么就还有悲观锁和乐观锁,他们的本质区别?

进程咋还会出现死锁,都有哪些处理策略?进程都有哪些调度算法?

虚拟内存解决了什么问题?为啥每个进程的内存地址就是独立的呢?

为啥 cpu 很快而内存很慢?磁盘怎么就更慢了?

听说中国 mooc 有些课程讲的不错,大家可以去找找勒,我主要是看书的,新手可以先看《程序是怎样跑起来的》,之后看《现代操作系统》或者《深入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对于书籍在我那个GitHub上可以找到。

学了汇编,估计你就更加理解地址是怎么一回事了,顺序、分之,循环、函数调用、数组之类的,是如何通过寄存器来实习的?

小小的几个寄存器,居然还能实现这么多复杂的操作?

如果你能用汇编写个红黑树的话,那就,呵呵了

书籍的话,我看的是王爽写的《汇编语言》。

计算是如何用 0 和 1 表示各种数值的?为啥要有补数?

计算机是如何进行加减乘除的?为啥计算机无法精确表示某些浮点数?

计算机是如何知道内存地址的?

计算机组成原理还是有点难度,书籍暂时没有推荐的,大部分知识,其实《深入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这本书,其实都有包括。

后面的,就不继续写了,你们可以来补充勒。

另外,单单掌握了计算机基础还是不能成为别人眼中的大神,算法的掌握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在校生,校招在算法基本上必问环节,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份 BAT 大佬的刷题笔记

把这份笔记突击学习一下,很多算法考察,基本都稳了

另外,再给大家推荐一份某大佬的 leetcode 刷题笔记,汇聚了上千道 leetcode 题解,并且代码都是 beat 100%:

对于计算机基础如何学习,如我刚才所说,我一句话就能说完了,但还是硬生生扯出了这么多,这批啊文章居然是讲「我是如何学习」的,所以我也不会凭空捏造自己的学习方法,而是真实描述自己的学习方法,可能并不适合每一个人,甚至可能感觉自己看了和没看一样,但如果对某些人有用,那么感觉就值了。

因为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其实我也没有把握,真心觉得没啥学习技巧,更多的还是需要自己去死啃,视频 + 书籍,死磕一遍,应该就差不多了,之后遇到问题,在去查找对应的文章深入了解。但是,如果你没学过,比起看文章,我依旧坚持希望你去系统看书学习一遍!

基础路漫漫,大家加油!

作者:大家好,我是帅地,从大学、自学一路走来,深知算法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公众号「帅地玩编程」10万粉丝作者,个人网站:,专业于写这些底层知识,提升我们的内功,帅地期待你的关注,和我一起学习,点击 转载说明:未获得授权,禁止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计算机的专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