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中 央空调就想买个质量好一点的,三星的质量咋样,你们买多久了?

[提要] 在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采购项目的投标中,报价1707万元的格力空调败给了报价2151万元的广东石油化工,为此格力将与广州市财政局对薄公堂。昨日庭审,几个市财政局的工作人员对格力空调代理人发表的辩论意见不停地表现出嗤之以鼻的笑…

   央视《新闻1+1》――政府采购,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主持人(王跃军):

  您好,欢迎收看今天的《新闻1+1》。

  2100万与1700万谁多谁少呢?相信几岁的孩子都能算清楚。但是不久前,广州市的一所医院,在空调的采购招标过程当中选择了2100万的空调设备,而被废标的报价是1700万的格力公司把广州市财政局告上了法庭。

  今天我们的特约评论员还是北京大学的王锡锌教授。王教授,怎么来看待一个企业敢于告政府?

  王锡锌(特约评论员):

  通常来说,在招投标这样一个领域,特别是政府采购的招投标领域,潜规则可能就是即使是投标者吃了亏,或者是被冤了,被黑了,通常也不敢告。这一次我们看到,像格力所说的政府采购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所以它急了,它忍无可忍了,它要打破潜规则,为了讨还自己的权利,这应该说是好的。但是政府采购花的是纳税人的钱,老百姓、纳税人如果急了,到底能采取一些什么措施呢?

  那好,我们接下来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吴秀云(《南方都市报》记者):

  昨天就是说,旁听的人有几个广州市财政局的工作人员,对格力空调代理人发表辩论意见的时候,他们就不停地表现出那种嗤之以鼻的那种笑,可能觉得他们这种做法可能就是觉得很不上路数,有的还笑出声来了。

  昨天,在一场民告官的法庭审理现场,有记者捕捉到这么一个细节。那么,这究竟是场什么样的官司呢?

  公海全(本台记者):

  这里是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现在正在开庭的是一家企业状告政府的案子。这家企业的是广州格力空调销售有限公司,而政府却是近期广受关注的广州市财政局。

  据了解,在一个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进行的空调设备项目采购中,报价1700万的格力空调原本被评标委员会评选成为第一中标候选人。不料,半个月后却不敌报价低于格力400万的广州石化。在持续近一年的质疑、投诉、复议、再审之后,格力选择了与广州市财政局对簿公堂。

  哪次评审有效?昨天控辩双方第一评论焦点就是评标委员会进行的三次评审中哪一次才是合法有效的。

  谷辽海(格力代理律师,北京市辽海律师事务所):

  第二次是广州市财政局也认为是无效的,我们认为也是无效的,我们意见是一致的。但是一个遗憾的问题,他现在根据第二次的评审结果,发布了中标公告。

  双方就剑拔弩张,寸土不让。广州市财政局就认为之所以接连三次是因为格力空调又多次投诉,所以才组织了第二次和第三次的评标。

  他们经过三次评审,三次评审专家的信息都没有对外公布,专家跟项目是不是有厉害关系,是不是应该回避没有回避呢?是不是有亲属关系、有朋友关系,或者有合作关系,一点都不知道。

  为何高出400万还能中标?

  广州市财政局也发表这个观点,你预中标就不代表你中标了,而预中标只是说让你回去再核对一下原件,即使侥幸得了第一,也不代表你就是能够中标。你第一名落选了,我们按照顺利就选第二的,广东石化当时是排名第二。

  你为什么吃不到这个蛋糕呢?因为你自己不满足他的需求,就是你人家就不想把这份蛋糕给你,为什么?你不是他所喜欢的,就是那么简单。

  他最恼火的是你为什么要告我,不告番禺区财政局,我也是跑法院比较久了,还真很少看到广州财政局当被告尤其又是财政采购中心,企业很少敢跟财政局叫板。它答辩状就是结尾那段话火药味很浓,就是说格力空调歪曲事实,误解依据,混淆视听,滥用诉权,给不应该成为被告的广州市财政局制造了许多麻烦。要求法院驳回格力空调的诉讼请求。

  格力空调公司和广州财政局对簿公堂,情况如何?接下来我们接下来连线一下《南方都市报》的记者吴秀云。

  吴记者在庭上,双方应该有不同的表现,在你的报道中也听到了,有人发出笑声,表现如何?从中如何做解读呢?

  当时是这样子,财政局可能是找法律法规处或者是其它部门的人在那边,一方面提供一些文件上的随时给代理人提供材料。另外一方面,也可能是说他们内部想做一个学习的过程,当时旁听的人当格力空调一方的代理人在法庭上发表意见的时候,他们就听得很认真,同时也在核查相关的法律法规。当格力空调这一方的代理人说得比较多比较激动的时候,他们这边有一些人就发出那种笑,属于屑一顾,或者是说认为你说的根本就不合路数的这种笑声,法庭按理说旁听人员是不能发出任何声音的。

  从中你觉得能解读出些什么呢?

  他们觉得一方面很少有企业敢跟他们叫板。另外一方面,有企业跟他们叫板之后,还能说得头头是道,对他们来说觉得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王教授,刚才吴记者也提到了庭上的一些情况,我们也注意到片子当中也提到了,广州市财政局说格力空调歪曲事实,滥用诉权,难道格力空调状告的对象告错了吗?

  其实我觉得,如果说从被告的选择来说,这是一个纯粹的法律技术的问题,我个人从关注这个案子来说,首先认为我是被告的确定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法律问题。其次它在这里,并不是我们评论要去特别关注的问题。我想关注的问题就是假如起诉方格力空调在选择被告这个问题上,如果说他明明知道被告是谁,还要做出这个选择,就算这种选择有问题的话,其实我们看到,我刚才说了格力在选择被告的时候,它是我宁告大的,也不选对的,可能有这种情形。

  因为这里有医院,有番禺财政局。

  对。因为这里面会涉及到一个,我刚才说了,这里的起诉是打破潜规则,是来叫板。刚才包括财政局被告这一方的反应也显露出来,他们感到很惊讶,甚至有点不可理解,发出笑声。这里恰好可能也是原告起诉,既然我是来冲破潜规则,我把事情搞大一点,把影响搞大一点,这可能是一个策略的考虑。

  从这个事件当中,我们可能也注意到比如说像广东石化,它的报价是2151万,格力空调报价是1707万,原因是由于格力空调的招投标书当中有些技术参数不符合要求。是不是因为一个技术参数不符合要求,政府就要多支出400多万?

  坦率地说,如果从表面的数字来看,这里有一个400万的差价,因此如果说看到400万差价,可能第一印象可能是贵和对之间,政府做了一个选择,那就是我只选贵的,不选对的。但是如果要从采购来说,当然政府不应该这么做,政府绝对在政府采购过程中不应该只先贵不选对。因为我们这个政府采购法其实是有明确的规定,它强调政府采购的采购价格要低于市场的平均价格,所以它是一个低价是一个基本的原则。如果大家都来投标的话,低价是一个原则,当然在这里技术参数的问题,涉及到一个非常专业的技术问题,没有这些专业性的技术,我们的确不太好判断。如果说那些专业性技术能解决,只选对不选贵,显然是违背了采购法基本的原则。

  您的评论也很有意思。最一开始我们看,格力空调方面是只选大的,不选对的,可能是不选对的,可能让您分析可能要把事情炒得更大一些。从这个招投标方只选贵的,所谓也不选对的,让人感觉很有意思。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细节,有是为什么整个评估过程当中,同一波的评委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这过程中比较复杂,涉及到几次的所谓复审,几次的评标。我们注意到,如果说第一次和第二次的评标的委员是同一组的人话,这里面可能首先存在一个操作上程序问题,因为既然复审,就不应该由原来做出决定的人再来评一次,所以程序上有点乱。第二,是一个实体问题,如果同一拨人来次对同一个问题做的判断正好相反的话,提出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评标的这些专业委员他们的可信度到底在哪里?他们怎么给投标人,给公众一个解释的理由,这恐怕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我看到有一些评论,大家也不见得非常了解这个行业本身的一些规律,大家觉得为什么这些评委不能够公开呢?让大家知道究竟是谁评的?

  政府采购里面,的确要求整个招投标的采购信息必须要对公众公开,那么这里面的确没有涉及到评委,因为评委这里的确涉及到一个两难。如果我们把评标的评委名单都向外公开的话,那么导致了一个问题,在我们国家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可能很多人就会去公关这些评委,所以要保密。但是一旦保密以后,评委不出来,我们又怎么知道哪些评委发表了什么观点,是不是有厉害关系,是不是应该回避等等,所以这是一个两难。

[每周质量报告]节能家电物有所值 


  节能家电宣传眼花缭乱

  消费者选购雾里探花

  CCTV.com消息(每周质量报告):

  【主持人:章伟秋】

  主持人:共同打造有质量的生活,这里是《每周质量报告》,大家好。

  从7月25号开始,我们新闻频道开始在多个栏目进行了联动,合力打造节约中国特别节目,参加报道的栏目包括《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和我们《每周质量报告》等等,节约中国大力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上周我们播出了特别节目《不一样的水声》,那在今天这期节目当中我们要说一说节能家电产品,这两年夏天大家对闹电荒这个词比较熟悉,伴随而来的是对节能省电的关注,而节能产品又恰恰直接关系到您家里是不是省电省钱,所以我们就家庭节能产品,做了一个调查。


  节能家电是时下家电市场宣传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尤其是在目前全社会都提倡节能的氛围中,节能家电的宣传也显得愈发诱人。但是与此同时,许多消费者也提出,虽然对节能家电充满期待,但对它的来龙去脉不甚了解。

  消费者:我们还是会很坚定的去买节能家电的,因为能省水省电是很好的事情,但是,市面上节能的标识很多,我们有时候基本上分不太清楚。

  记者连续调查了分别位于北京6个城区的6家电器商场,调查过程中记者发现,售货员在宣传产品时使用的许多概念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既新鲜又陌生。

  售货员:变频空调是可以用速度来运转的。

  售货员:每一个它是四排八组,丝管式蒸发器,它可以加大压缩机制冷的效率。

  售货员:是采用R600的制冷剂,原来是R134的制冷剂,它是有区别的。最早的是R12的,后来是R134的……

  那么,消费者真能听懂这些新鲜名词吗?

  消费者:这个好像了解的不多。

  消费者:不太了解,比如A+或者是A++我们都不了解。

  消费者:我不太了解。

  记者在这家商场里,随机发放了四十份问卷。最后的统计结果表明,一半以上的消费者表示,如果购买家电,一定会考虑节能的因素。但是,四十名消费者中仅有四人能够说出节能的概念,没有一个人能够说出什么是节能家电。

  调查表明,消费者最关心的概念依次是变频、高效和保温。记者带着消费者最关心的这些问题,来到了国家节能产品认证的权威机构――中标认证中心。中标认证中心是全面组织、管理和实施国家节能、节水、环保产品认证工作,是国家推进节能、节水、环保工作的权威执行机构和政策研究、咨询的机构。

  记者:节能产品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概念?

  中标认证中心副研究员 于洁:

  通俗地说,如果以我们家里面用电水壶烧一壶水为例,在同样的时间里面,烧开一壶水所使用的电最少,这样的产品就可以说是节能产品。这里面有两点需要说明,一点是节能产品不能以牺牲老百姓的生活品质为代价,比如我们烧开一壶水,正常的需要5、6分钟,而如果使用了(所谓的)节能产品,烧开一壶水用了半个小时,这样的产品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节能产品。第二点,节能产品价格不能太贵,如果我们购买的节能产品比其他产品稍微贵了一点,但是在它用坏之前,贵的这些钱能省回来。我们说这样的产品才能算节能产品。

  专家还告诉记者,在市场上,有很多概念并不是节能产品所固有的。但是这些概念,却往往与节能宣传紧密相连,比如说“变频”。

  售货员:变频空调第一个优势是节能。

  售货员:它可以低速运转,而且它是宽电压设计的。

  售货员:从国外来说,使用是85% 以上的使用率。

  售货员:看看变频空调,我们这变频空调卖得非常火,变频空调比较节能,您需要多大的空调呀?

  消费者最关心的节能概念之一:空调变频


  变频空调压缩机的转速是可以调节的,通过旋转的快慢来调节温度的变化。而普通空调压缩机运转速度是不变的,因此被称作定速空调。省电是变频空调最大的卖点,消费者反映,一些商场的导购员在介绍变频空调时,说定速空调用一度电,变频空调只需要零点七度,甚至更少。

  对于变频空调省电三成多的质疑,专家们在相同的实验室环境下,对一台变频空调和一台容量相同的普通空调进行耗电量测试。它们的制冷量、房间的温度变化以及压缩机旋转速率等相关数据情况全部通过电缆接入电脑。

  清华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研究院 石文星博士:

  现在我们这两台空调都同时实验已经近两小时了,从这两小时的情况可以看出它们两台空调耗电的情况。大家看这幅图,这条深色的线是变频空调的耗电情况,这条(浅色的线)是定速空调的耗电情况。从这个图上可以看出,在运行四十分钟以前,变频空调耗电量超过定速空调,而在四十分钟左右,有一个交汇点。在这个点以前,标志着变频空调比定速空调耗电量更多,从这一点以后,时间逐渐推长的时候,变频空调耗电量在逐渐减少。

  对于消费者关于变频空调是否比普通空调更加舒适的质疑,专家指出,这取决于制冷或制热的速度和控制温度的精确度两方面。

  用一台变频空调和一台普通空调向两个环境相同的实验室送风,使房间温度发生变化,让房间内的受试人员每过一段时间把自己对温度的感知记录在电脑里。感觉是热、微热、不冷不热还是凉等不同舒适程度,房间内温度的变化也被灵敏的仪器记录下来。

  清华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研究院 李先庭博士:

  实验的最后结论是这样的,变频空调对房间里的温度控制比较稳定,而定速空调它的房间温度有一定的波动范围,大概会比变频空调温度波动范围大两度左右。变频空调达到设定的温度比定速空调达到房间设定的温度大概要快一倍的时间。

  和变频技术一样,家电领域的“高效”也是一种新技术,而且是同样让一般消费者感到困惑的一个名词。

  售货员:不算不知道,一算可以让你吓一跳。像我们原来的冰箱耗电量很高的,最少在一度电左右。像我们现在能效标识的高效节能冰箱耗电量只有0.39。

  售货员:这款冰箱是属于高效节能的。

  售货员:冰箱就靠压缩机,它是高效的压缩机。

  消费者最关心的节能概念之二:冰箱高效

  电冰箱检测实验室工程师 黄文强:高效主要指在冰箱上使用的高效压缩机,

  记者:那么高效压缩机和普通压缩机有什么区别?

  黄文强:高效压缩机相当于运动员的心脏,他在跑步的时候心跳的速度不是很快,可是他的泵血量要比普通人多得多。普通冰箱(的压缩机)就相当于普通人的心脏,他的速度跳得很快,但是他输出的血量就不是很多。

  很多消费者反映,自己购买了节能的冰箱,回去测算了一下,却并不像商家宣传的那么节能,这是为什么呢?

  电冰箱检测实验室工程师 黄文强:

  耗电量国家有具体的标准,就是具体标定的是多少。它是在标准环境下,就是25度环境,咱们家里一般环境一般不会正好是25度,所以有很多用户都觉得放在家里冰箱的耗电量就比标称的要大,这个是很正常的。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看到冰箱耗电量的测定方法,专家请我们参观了测定的全过程。专家介绍说,按照国家标准,冰箱耗电量的测定要同时具备这样几个条件。那就是环境温度恒定在25度、不开关电冰箱门、电冰箱与其它物体间隔大于15厘米、环境风速不大于每秒两米等等。

  那么作为消费者,家里没有这么标准的使用环境,购买节能冰箱还有意义吗?

  电冰箱检测实验室工程师 黄文强:

  我们在标准状况下所测得高效节能冰箱的耗电量只是冰箱的一个技术指标,对于消费者来说这只是一个参考因素。在生活中,我们使用冰箱的条件可以和标准条件一样,也可能不一样。我们做过这样的测算,在不同条件下,冰箱的实际耗电量确实有比较大的变化,但是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高效节能冰箱与普通冰箱耗电量的差值却是不变的。也就是说高效节能冰箱在生活中确实是省电的。

  但是,无论高效节能冰箱,还是普通冰箱,离开正确的使用方法,都是不能达到节能目的的。为此专家给了我们一些建议。

  电冰箱检测实验室工程师 黄文强:

  为了省电经常在冰箱里只放置很少量的食物,这种做法可能导致冰箱的开机停机非常频繁,也会增加一些耗电量的。

  专家提示:电冰箱的正确使用方法:既不要放得过多过满,也不要过空。

  包括高效压缩机在内多数节能产品都需要消费者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节能产品的节能优势。

  “保温”技术同样凸显了这样的特点。

  售货员:第一就是保温层。

  售货员:是整体发泡,加厚保温层,是360度一体保温的。

  售货员:节能型的一般是要在168小时之后,它打开来可以是温热的水。

  消费者最关心的节能概念之三:热水器保温


  中标认证中心高级工程师 崔华:

  保温技术应该从两个角度讲,一个是保温工艺,是采用整体发泡,还是采用发泡材料填充的工艺。还有就是发泡的材料,选用什么样的材料,什么样的厚度。

  专家肯定地告诉记者,对于电热水器来说,保温技术是最重要的节电技术之一。

  中标认证中心高级工程师 崔华:

  我们有数据表明,一个三口之家,如果用普通的60升的热水器,日耗电量在1.5度以上,如果是采用了先进的保温技术通过节能认证的产品,它的日耗电量会在1.2度以下。

  面对市场上令人眼花缭乱的宣传,尤其是保温长达多日,甚至7天的宣传,消费者应该如何认识呢?

  中标认证中心高级工程师 崔华:

  7天的保温,从业内是要讲条件的,首先是要断电,在断电的情况下来判定他的保温好坏。从理论上来说,如果增加,甚至无限制增加保温层的厚度,做到7天,甚至15天的保温效果都是可行的。但是会增加产品的成本,如果是真正的节能产品,我们应该把增加的成本在产品报废之前能够回收。

  如果消费者已经购买了一台保温型的节能热水器,正确的使用方法是什么呢?专家指出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误区。

  中标认证中心高级工程师 崔华:

  主要是断电,特别是频繁的断电,这是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一个最大的误区。一个真正的节能产品,是不需要中间把电源切断的,因为他有有效地保温技术。

  专家提示:电热水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如果每天使用热水器那么不要切断电源。

  目前,国家节能产品认证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有50%以上的消费者表示,今后买家电一定买节能的。有更多的消费者则表示会把产品的节能与否作为选择家电的重要参考。

  【节能家电有讲究 专家支招消除误区】

  其实节约不等于不用或者是少用,这节约二字里面是有科技含量的,需要用科技手段来达到节约的目的,我们认识节能产品大概是在十几年前,那是从节能灯开始的,可能到现在有人还印象非常的深刻,那时候的节能灯质量不好,特别容易坏,所以都说它节电不节钱。那么现在和我们息息相关的节能产品质量会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的是中国节能产品认证中心主任李铁男,李主任你好。

  主持人:大家对节能产品的认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叫好不叫座的现象?

  刚才您谈到了节能灯,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时大家在认识节能产品的时候是从节能灯开始的,但是当时的节能灯产品质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特别是产品的寿命比较低,有的还不到2000小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对节能产品的认识。值得高兴的是我们国家1998年开始颁布节能法以来,特别是我们的相关的标准部门和认证部门针对这些节能产品制定了一些能效标准,包括也实施了一些节能产品认证制度,应该说这些标准的实施,这些认证制度的实施极大的促进了我们国家节能产品质量的提高,也促进了我们节省产品的普及和应用。

  节能产品大家比较熟悉的可能就是冰箱空调,目前我们节能产品的涵盖面有多大?尤其是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大概都有哪些?

  有30几种跟家居生活息息相关,这里包括刚才提到的空调、微波炉、电饭煲、电热水器,也包括节能灯,甚至还包括大家不是很熟悉的像门窗也有节能产品,也包括些节水产品 包括水龙头、坐便器、淋浴器等等。

  其次还有节水、节油、节气等等,而节电产品和消费者生活是最为密切的,现在很多家电产品都打出了节能牌来吸引消费者,有的干脆承诺自己的产品是最节能的产品,其实有好的产品还要会引导,否则就有可能成为误导甚至制造了陷阱。

  专家告诉记者,除了炒作概念,在家电的宣传当中还有几个常见的陷阱。

  陷阱之一:以偏概全

  一个企业往往只有一个或几个产品是节能产品,但是他在宣传中往往说自己企业的产品都通过了节能认证或者都是节能产品。

  中标认证中心高级工程师 岳宗文:

  这样就要求咱消费者一定要查看他的证书,来分辨它哪个是真正的节能哪个不是真正的节能。

  陷阱之二:虚张声势

  有些企业往往宣传自己产品有多种节能技术,却不承诺节能的效率。

  中标认证中心高级工程师 岳宗文:

  这个时候消费者就要注意这些技术的多少并不能决定实际使用中是否能节能。

  陷阱之三:无效对比

  中标认证中心高级工程师 岳宗文:

  举例来说,你购买空调,商家会跟你说一个1.5匹或者2匹的空调,每天使用6到8小时,一年可以省1600到2000块钱。实际上试想想,咱们每个家庭怎么可能一年365天都使用空调呢?

  其实这样一些做法对好的节能产品来说也是一种损坏,那么消费者怎么样在一片自夸声中能够真正找到好的节能产品?

  我们建议消费者选购那些经过节能认证,带有节能认证标识的产品,因为带有节能认证标识的产品都是经过权威的第三方的认证机构经过严格的认证后的一些产品,产品质量特别是产品能效水平是有充分保证的。节能认证标识就是我手里拿的,它中间是一个变形的节字,在外边还是中国节能认证的字样,带有这个标志的产品,大家可以放心购买。

  一般来说节能产品比普通产品的价格要高出10%左右,那么有人可能就认为这样是节能了,但是不是省钱,如果单从省钱的角度来说我买普通产品是不是也就可以了?

  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以260升的家用电冰箱为例,高效的节能冰箱会比普通的家用电冰箱每天可以节省0.6度电左右,这样算下来,每年就可以节省200多度电,我们按照电价是0.5元来计算的话,每年就可以节省100多块钱,这样我们贵的300多块钱,3年就可以收回来,但是家用电冰箱的使用寿命是10年,也就是说在寿命周期范围内,它可以给你节省七百多元钱,我们算下来节能产品会比普通产品不单是高效不单是高效,还可以给消费者带来经济上的实惠。

  假如说现在冰箱空调上都贴着能效标识一二三四五级,如果这样来排列的话我们买哪一级是合适的?

  实际上我还是建议消费者选购二级的产品,因为二级的产品又能实现节能的效果,又能经济合理的达到节能目的。

  中国己经成为了世界上家电还有照明等等产品的生产基地,那么我们对节能产品的开发给世界上其他国家带来的影响将是什么?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现在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中国的节能产品的开发,特别是产品能源效率水平的提高,那么一方面我们开发高效的节能产品会给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同时像您所说我们中国已经成为家电的制造基地,我们的产品出口到世界各个地方,我们中国的产品能源效率的提高,意味着全球产品效率的总体水平提高会节省我们地球上有限的资源,会产生非常非常重要的影响力。

  好感谢您来到我们的演播室。节约能源已经被相关的专家认为是和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电力同等重要的第五种能源,这个就是我们国家的节能认证标识,根据在一些大城市中的初步调查统计,目前认识它的人只有5%左右,而有些国家认识同类节能标识的人却在60%以上,今天通过我们的节目但愿有更多人能够认识它,以后如果我们买家电产品的时候,可以先去找到它,因为贴着这个标识的产品可以帮助我们节约能源。节约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更是一种智慧。

  好,今天的节目就是这些,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请给我们来信来电。

  共同打造有质量的生活,这里是《每周质量报告》,下周同一时间再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星家用中央空调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