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招生代码是多少?

  广东工业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整体重点建设高校, 广东省“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院校,工程学科进入国际ESI并位列全球前1%, 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学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省内一本招生规模最大,新生最高奖10万

  2017年,广东工业大学在本科第一批次招生,招生计划9000人。其中,省内招生计划总数8056,是广东省第一批次招生规模最大的高校。省内普通理科招生计划6674,普通文科招生计划 470,戏剧与影视学类(中外合作办学)(动画)招生计划200 ,面向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专项计划270,艺术类招生计划442 ;省外招生计划780 ;高水平运动员、内地新疆高中班、新疆预科转入、港澳台联招、香港免试生等其他类招生计划164。

  今年,广东工业大学设置了优秀新生奖学金。具体奖励办法:第一志愿(组)报考并被我校录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到和注册手续的全日制普通本科新生(不含少数民族预科生、内地新疆高中班学生、港澳台学生及高水平运动队学生等),具备如下条件之一者均可申请优秀新生奖学金。

  1. 广东省普通文科新生高考文化成绩在全省排位前5000名,普通理科新生高考成绩在全省排位前9000名,可按排位申请相应额度的优秀新生奖学金。

排位与可申请的优秀新生奖学金额度表

  排位与可申请的优秀新生奖学金额度表

  1. 广东省美术类(统考)新生美术术科统考成绩超过省第一批本科美术类术科录取最低控制线30分及以上者,可申请2万元额度的优秀新生奖学金。
  2. 省外普通理科新生高考文化成绩(不含附加分)超过生源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一批本科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100分(标准分150分)及以上、文科生高考文化课总分(不含附加分)超过生源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一批本科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50分(标准分70分)及以上的新生,可申请2万元额度的优秀新生奖学金。
  3. 省外美术类(统考)新生美术术科统考成绩在生源省(自治区、直辖市)排名前5者,可申请2万元额度的优秀新生奖学金。

  发力“新工科”,培养多样性创新人才

  学校面对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发挥学科优势,努力探索和发展“新工科”教育,设置和改造了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物联网工程等多个新工科专业;并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方面的工程教育新模式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设置了多个特色班。

  1、粤港机器人联合学院:与东莞国际机器人基地和香港科技大学合作设立“粤港机器人联合学院”,选拔自动化、机械、计算机、信息、数学、工业设计六个专业一年级学生,以全程融合课程、项目驱动、团队合作,探索现代制造服务业高端工科人才的培养,目前已招生两届,学生180余人。

  2、科技金融创新班:与广东建设银行合作设立“科技金融创新班”,在所有工科专业学生中选拔,采用“双学位”培养模式,学习金融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复合型高级金融人才,抓住了金融、科技、产业深度仍和发展的市场契机,目前在读学生115人。

  3、集成电路设计班(IC班):学校与国家广州集成电路(IC)设计基地合作设立“IC集成电路设计班”,选拔自动化、微电子、计算机、信息工程等7个工科专业三年级学生,以项目为驱动,辅以“集成电路设计和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体系,探索集成电路高端人才培养。已毕业2届约120人。

  4、印制电子电路学院:与中国印制电路行业协会(CPCA)、广东省印制电路板协会合作设立“印制电子电路学院”,采用“教授+校外导师+学生+项目”模式,在学校和企业参与及行业的引领下,将有市场前景的创新项目推荐入印制电子电路学院,有目标的培养学生的行业技能及创新能力,为PCB行业培养从事科学研究,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开发及生产管理所需的复合型、应用研究型高级专业人才。招生对象为在校大二升大三理工科类别学生,涉及轻工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材料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物理学院等7个学院,预计(计划)2017年首届招生90人左右。

  厚植创新创业教育沃土,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学校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平台、政策、条件、服务等方面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一是创设协同育人平台。二是开展校企联合办学。近两年来,学校共有飞机维修班、新进科技班等120个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班,制定了428套企业培养计划,涵盖45个专业。毕业后,经双向选择,近80%的学生被企业留用。三是打造创新创业空间。四是注重加强政策扶持。学校为入驻创新创业基地的团队提供水电、场地、咨询、培训等“六免”政策;为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出台了创新学分与课程学分互换的政策,并允许学生休学创业。五是设立创新创业基金。学校每年自身投入超过 1000万元,同时吸引社会投资机构在校设立基金超过1亿元,支持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六是注重创业带动就业。学校毕业三年内的学生创立企业或团队近400个,其中70%为科技型企业,带动了毕业生近3000人顺利就业。政法学院毕业生蔡延青以创办跨界创新社区获选“福布斯2015年中国30位30岁以下的创业者”,共带动200多人就业,创办的“一起开工社区”被评为国家级众创空间,目前有创新创业者会员5500多名。

  国际协作培养,毕业可获中外双学位

  学校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专业、工商管理专业等五个省级名牌专业点上,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知名大学合作开办了“2+2学分互认、双学位联合培养”的5个国际班,学生毕业后可获得国内和国外合作大学所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

  与印度韦洛尔理工大学合作举办“4+0”动画专业本科教育。双方引进国际优秀原版教材及全英语教学和考核方式,实现与国际动画人才培养方式同步。在这种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中,一半以上专业核心课程由印方副教授以上级别的教师亲自授课,全英文教学。达到毕业要求的学生最终可获广东工业大学艺术学学士学位和印度韦洛尔理工大学动画专业理学学士两个学位。

  校园开放日,欢迎广大考生前来咨询填报志愿

  学校招生代码:11845;本科国际班招生代码:89016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生代码:80005

  广东工业大学招生办公室网址:

  电话:020-;传真:020-

  邮政编码:510006;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100号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由用户提供并上传,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邮箱。资料中的图片、字体、音乐等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中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广告使用和商用。

(招生单位代码:11845)

2021年广东工业大学在机械工程等54个学科(专业)领域面向全国拟招收2850余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和450余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拟招收20名“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最终以教育部统一下达为准。

)留意相关通知,并下载《广东工业大学招收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申请表》,按要求填写打印并提交有关学院(电子版按我校研招网的有关通知发送,纸质版复试时提交)。

(2)本校及外校推免生获得推荐免试资格后,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填写报名信息,并选报我校。

(3)各学院根据报名情况,与考生确定复试时间并发送复试通知,复试结束后将拟录取情况报学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cn,教育网址:,以下简称:中国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1)考生应按我校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2)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3)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

(4)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且申请定向就业少数民族地区。

(5)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6)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7)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要求:

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

1.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

2.网上确认(现场确认)程序:

(1)考生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应当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当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2)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3)考生应当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4)考生应当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初试由教育部组织在全国实行统一考试,方式均为笔试。

完成报考手续,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应当在2020年12月19日至12月28日期间,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

2.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3.初试时间: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4.考试地点:由当地报考点安排考场,具体事宜咨询所选报考点。

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一般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

会计、工商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两个单元考试科目,即外国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分别为100分、200分。

12月26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12月26日下午 外国语

12月27日上午 业务课一

12月27日下午 业务课二

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的全国统一命题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共八门;专业课试题由我校命题。具体专业的初试科目请参阅《广东工业大学202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复试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等,是硕士研究生录取的必要环节,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复试时间、地点、形式、内容等由我校各研究生招生学院按教育部和学校有关规定负责组织和具体实施,并在复试前通过我校研招网及各研究生招生学院主页向考生公布。

1.我校将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结合生源和招生计划等情况,确定我校各专业考生进入复试的具体要求,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差额复试。

2.所有拟录取的考生均须参加我校组织的复试。

3.复试前,我校各招生学院对考生的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以报考时所获得的文凭为准)、学历学籍核验结果、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再次进行审查(往届毕业生必须交验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应届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证书原件在入学报到时交验),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

考生学历(学籍)信息核验有问题的,应当在我校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少数民族考生身份以报考时查验的身份证为准,复试时不得更改。少数民族地区以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全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简表》为准。

4.复试包括专业知识、外语(含听力及口语测试)、综合素质考核三个部分。

5.以同等学力(以报考时为准)参加复试的考生(除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外),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具体加试内容请参阅《广东工业大学202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6.会计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在复试中进行,由我校命题,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7.符合教育部加分条件的考生(须在复试报到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由招生学院进行严格审核)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加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纳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招录的考生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

加分项目不累计,同时满足两项以上加分条件的考生按最高项加分。

8.所有拟录取的考生应于我校规定时间内在指定医院进行体检。

9.有关复试时间、地点、程序及其他具体要求可参阅我校于复试前公布的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相关复试通知。

我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定向与非定向硕士研究生录取标准相同。(具体可参阅我校于复试前公布的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相关录取规定。)

存在以下情况的考生不予录取:

1.报考资格不符合规定;

2.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不合格;

3.未参加复试或复试不合格;

4.同等学力加试成绩不合格;

七、学费、学制与奖助政策

我校各类别研究生的学费标准与学制可在我校研招网查阅。

1.所有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可享受奖助学金。

2.奖学金体系涵盖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拔尖创新人才奖学金及单项奖学金等。

(1)学业奖学金分为三个等级,奖励标准一般为:一等奖学金10000元/生·学年;二等奖学金6000元/生·学年;三等奖学金2000元/生·学年。一年级研究生原则上100%覆盖;二、三年级研究生实行动态管理,覆盖率一般达80%。被我校录取的推免生第一年直接认定获得一等奖学金。

(2)国家奖学金20000元/人,每年评选一次,覆盖面约5%。

(3)入选“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者,可按学校规定获得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奖学金,并可申请国际合作交流专项资助。

(4)单项奖学金在二、三年级研究生中评定,包含优秀研究生干部奖学金、研究生文体活动菁英奖学金和研究生社会实践菁英奖学金等。

3.助学金体系涵盖助学金、联合培养基地补助及导师资助金等。

(1)助学金100%覆盖,标准为每年6000元/生·学年。

(2)联合培养基地补助和导师资助金将按照参与基地项目及导师课题的成效进行确定,包括生活补助与科研奖励等。

(3)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可通过申请“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和“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担任研究生三助(助教、助研、研管)岗位等方式获得资助完成学业。

4.学校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奖助学金作适当调整。

八、与产业深度融合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

为加快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步伐,有效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我校与省内科技创新企业(科研院所)建立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群体,充分利用科技创新企业的优质资源,共同打造培养创新性、复合型的高层次科研创新人才的示范平台和开展以产业化为目标的高新科技研发平台,实现产、学、研的良性互动,为广东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撑。目前我校已建立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示范基地)202个,其中国家级示范基地2个,省级示范基地53个。(具体请见附件)

1.非定向硕士研究生毕业时,按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

2.定向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按协议书规定回原单位工作。

1.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考生必须如实、准确地提交报名信息,不得弄虚作假。一旦发现考生提交的报名信息不实,或以假证明、假学历以及其他不真实材料报考者,将按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进行严肃处理。

3.凡报考我校的考生如果因名额所限不能在所报专业内录取,我校尽量在校内相近研究方向或相近专业进行调剂录取,或推荐至其他院校。

4.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5.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我校不举办任何科目的考前辅导班。考生可登录我校研招网查阅或下载我校“202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202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和“2020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试题(真题)”。

6.我校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相关信息将及时公布于我校研招网和微信公众号(微信号guanggongyanzhao),请考生密切关注。

以上内容如因政策变动而与国家相关文件不一致时,按国家相关文件执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分数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