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较难题)

2、请写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注意:在解较复杂的组合图形(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体积(容积)题目时,首先要看清

题意,所求形体是由哪些形体组成,再灵活运用体积(容积)公式来解答。

【例1】 凯欣家里有一个长方体形状的鱼缸,长4分米,宽3分米,里面只注入了2分米深的水。一天爸爸买回了一块假山,当凯欣把假山放入金鱼缸后(假山全部浸入水中),水面立即上升了6厘米,你知道这块假山的体积是多少?【答案:7.2立分分米】

1、一个正方体玻璃鱼缸长2分米,向鱼缸内倒入5升水,再把一块石头放入水中,石头完全被水浸没,这时量得鱼缸内水深15厘米,问放入的石头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小红想测量一个铁球的体积,于是把它放进一个地面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体容器中,铁球完全被水埋没,水面上升了4厘米,铁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3、兰兰想测一个石块的体积,将石块放入棱长是8厘米的一个正方体玻璃容器内,向容器中倒入水,将石块完全埋没,测得水深6厘米,然后将石块从水中取出,测得水深3厘米,你能帮助兰兰算出这个石块的体积是多少吗? 

【例2】 如右图,从长为13厘米,宽为9厘米的正方形硬纸板的四角剪掉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然后沿虚线折叠成长方体无盖纸盒,这个纸盒的体积是多少?

【答案:63立方厘米】

1、如图所示,从长为20厘米,宽为10厘米的长方形硬纸板的四角剪掉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然后沿虚线折叠成长方体无盖纸盒,这个纸盒的体积是多少?

2、一个长方形的铁皮,从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然后通过折叠、焊接,做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铁盒,已知长方体铁盒的长是8分米,宽是6分米,高是3分米,这块长方形铁皮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例3】 一个长方体木块,从上部和下部分别截去高为4厘米和3厘米的长方体后(如右图),便成为一个正方体,表面积减少了140平方厘米,原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1、一个正方体的高增加3厘米,得到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增加了60平方厘米,求原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例4】如图,在一个棱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中,沿着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左右方向挖穿,各挖出一个小长方体A,B,C.剩下部分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答案:44立方厘米】

(解题思路:由于剩下的部分是不规则的形体,

很难直接求出体积,我们可以换个角度考虑,

先求出挖出部分的体积,再从正方体的体积

里减去挖出部分的体积,从而得到剩下部分的体积。)

1、有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木块,在每个面的中心位置都有一个直穿对面的洞,洞口是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求出这个长方体木块的体积和表面积分别是多少? 

2、有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高6厘米的长方体木块,在左右两个面的中心位置挖出了一个直穿对面的洞口,洞口是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这个木块的体积和表面积分别是多少?

【例5】把两块棱长分别为6分米和8分米的正方体铁块,熔铸成一块长方体铁块,它的横截面是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这个长方体铁块长多少分米? 【答案:45.5分米】

(解题思路:在铁块熔铸的过程中,铁块的形状,表面积等发生了改变,但铁块的总体积保持不变,因此我们可以先求出原来两块铁块体积之和,这也是熔铸后长方体铁块的体积,要求出他的长,只要用体积除以横截面积即可。) 

1、把一个棱长10分米的正方体铁块熔铸成一个横截面是25平方分米的长方体铁块,这个铁块的长是多少?  

2、将150方水倒入一个长10米,宽8米,深1.5米的水池中,水池中水深多少米?

1、一个长方体蓄水池,长12米,宽8米,高4米,如果将四壁和地面用4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瓷砖贴上,需要多少块?如果注入300立方米的水,那么还差多少米水将要溢出蓄水池?

2、有一个棱长为9厘米的正方体,在每两个对面的中央钻一个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孔,且穿透,所得立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 

3、把一个长方体截去一个高为8厘米的长方体后,剩下的部分是一个正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减少320平方厘米。求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 

这是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一等奖,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一等奖第1篇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五课时。

1.理解数体积单位的个数求体积的方法,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运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探索等数学活动过程,抽象概括出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运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解决简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抽象概括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资源:长方体每组20个。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这是一个长方形,我们在学习长方形的面积时,是怎么研究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用边长是1的小正方形去摆这个长方形,数一共摆了几个小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多少。看每行摆几个,能摆几行,每行的个数相当于长,行数相当于宽,每行的个数乘行数就是小正方形的总个数,所以长乘宽就是正方形的面积。)课件演示。

2.课件出示长方体,怎么知道一个长方体的体积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 要想知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你有什么好的办法?(用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去摆,看这个正方体里面能摆几个小正方体,板书小正方体的数量,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板书长方体的体积。)课件演示摆小正方体。摆了多少个小正方体?(24个)你是怎么算的?(用每行摆的4个乘摆的3行再乘摆的2层,就算出了一共摆了24个,所以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24立方厘米)

2认真观察每行摆的个数(板书:每行个数),摆的行数(板书:行数),摆的层数(板书:层数)它们与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每行的个数是长方体的长,摆的行数是长方体的宽,摆的层次是长方体的高)你有什么发现?(每行的个数乘行数乘层数就是小正方休的数量也就是长方体的体积,长乘宽乘高也是这个长方体的体积。)你能提出什么猜想?(长方体的体积=长乘宽乘高)

3.我们的猜想对不对,还需要进行验证,下面请同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用小正方体摆出一个长方体,摆好要仔细观察,每行的个数,行数,层数与长宽高的关系,并填写学习单。学生操作,老师巡视。

4.汇报交流,我们组每行摆了几个小正方体,摆了几行,摆了几层,小下砇体的数量是()×()×()=(),长方体的体积是(),老师在黑板上赶写表格,归纳总结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讲述用字母表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

5.正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字母公式?讲立方的含义和立方的简写。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2.下图是由9个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组成的。怎地样能把它变成一个长方体?新组

成的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体积相同,形状可以不同)

3. 挖一个长50m、宽40m、深50cm的长方体 土坑,一共要挖出多少方的土?

(在工程上,1立方米的土、沙、石等均简 称“1方”)

四、反思总结,自我建构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问题?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研究一下。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一等奖第2篇

  1、在操作中,感知出长方体的体积大小与它的长、宽、高等有关,长方体的体积。

  2、能运用长、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计算长、正方体的体积。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借助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动口表述及课件的动态演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体积公式的.运用及公式的推导过程。

  体验公式的推导过程。

  一、比较大小,复习引入

  1、比一比。出示书包、文具盒。问:谁大?谁小?

  其实刚才我们在比他们的什么?体积指的是什么?

  2、说出下列图形的体积是多大?你是怎么想的?(都是有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拼成的)

  小结:要知道一个物体的体积,只要知道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这样的体积单位。

  3、出示橡皮。问:什么形状?它有体积吗?体积多大?请你估一估,猜猜它有多大?

  二、动手操作,感知认识

  1、拿出12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小组合作摆一个长方体,并说说它的长、宽、高是多少?体积是多大?

  2、汇报交流。问:你们组摆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是多少?你能说说你们组是怎样摆的吗?体积是多少?

  还有不同的摆法吗?(学生边说,老师边演示四种不同的摆法)

  3、观察发现:通过刚才的摆,观察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4、再一次合作摆,小学数学教案《长方体的体积》。边摆边说你们组摆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是多少?又是怎么摆的?

  三、启发探究,自主建构

  1、出示长5分米、宽3分米、高2分米的长方体。

  问:要摆成这样的长方体需要多少个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你能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吗?(开始活动,发现不够摆)

  问:不够,怎么办?你能在头脑中想象,把它补充完整吗?(又开始活动)

  2、汇报交流。并演示摆的过程。

  3、出示长8分米、宽4分米、高3分米的长方体。你能摆这个吗?

  (1)自己摆一个长6分米、宽3分米、高2分米的长方体,并说说它的体积。

  (2)想象一个9米、宽7米、高4米的长方体,并说说它的体积。

  5、思考总结。体积与长、宽、高有怎样的关系呢?并快速验证黑板上的数据。

  四、解决疑难,运用拓展

  1、解决橡皮的体积。要求它的体积,需要知道什么?师提供测量数据,让学生求体积。

  2、自己求数学书的体积。

  3、出示:亚光纸箱厂生产一种正方体纸板箱,棱长是8分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4、小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一等奖第3篇

1.掌握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应用。

2.让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整个过程,渗透了猜想、验证的数学思想方法

3.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让学生自主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理解运用公式。

2.理解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意义,学会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观看视频,播放到比较两个长方体体积大小时,暂停。

师: 有一些物体的体积相近,我们无法直接比较出它们体积的大小,这时就需要进行计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长方体的体积)

(1)大胆猜测: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那么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呢

(2)观察、验证。(播放视频演示) 师:认真观察视频,然后小组讨论:你认为长方体的体积与什么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

1.在操作中感知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 师:同学们,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体积为1厘米3的小正方体,每组摆出3个不同的长方体,然后与小组同学说一说你在操作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2.推导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1)观察表中的数据,求长方体的体积。 ①观察表中的数据,每排小正方体的数量、每层的排数、层数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每排小正方体的数量相当于长方体的长,每层的排数相当于长方体的宽,层数相当于长方体的高) ②动笔算一算每组长、宽、高相乘的积。 ③把计算结果与表中的体积进行比较,发现长×宽×高的积就是长方体的体积。

(2)得出结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3)用字母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V表示,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高用h表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用字母表示是V=abh。类推迁移,推导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1.推导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课件演示将一个长方体(长8厘米、宽6厘米、高5厘米)切割成正方体(长、宽、高都是5厘米)的过程。

1.师: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你能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吗? (因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当长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时,长、宽、高就是正方体的棱长,所以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1)用V表示正方体的体积,用a表示正方体的棱长,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用字母表示是V=a×a×a=a3。 (2)教师说明:a3读作a的立方或a的三次方,表示3个a相乘

1.一个正方体围棋盒,棱长是15厘米,这个围棋盒的体积是多少? 2.有一块长方体石头,长8分米,宽6分米,高5分米,每立方分米的石头大约重2.7千克,这块石头大约重多少千克? 3.求下面图形的体积。(单位:厘米)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用字母表示是V=abh。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用字母表示V=abh作业布置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人教版第1篇  教学目标:  1、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旧知到新知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导入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P80、81页例1、例2,练习十四1、2、3题。教材分析:《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80——81页的

:从算式到方程教学反思第1篇  这节课的内容是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课时。课后,我对本节课从四方面进行了如下反思:  一:对选择引例的反思  在小学学生已接触过方程,但没有过多的研究。而本节课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开篇课,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方体的容积怎么求公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