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五甲酸与氨水反应生成什么?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总结哦。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1.烯醛中碳碳双键的检验

  (1)若是纯净的液态样品,则可向所取试样中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若褪色,则证明含有碳碳双键。

  (2)若样品为水溶液,则先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煮沸,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稀酸化,再加入溴水,若褪色,则证明含有碳碳双键。

  若直接向样品水溶液中滴加溴水,则会有反应:—CHO+Br2+H2O→—COOH+2HBr而使溴水褪色。

  2.二糖或多糖水解产物的检验

  若二糖或多糖是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的,则先向冷却后的水解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和稀硫酸,然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水浴)加热,观察现象,作出判断。

  3.如何检验溶解在苯中的苯酚?

  取样,向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向水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再滴入几滴FeCl3溶液(或过量饱和溴水),若溶液呈紫色(或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有苯酚。

  若向样品中直接滴入FeCl3溶液,则由于苯酚仍溶解在苯中,不得进入水溶液中与Fe3+进行离子反应;若向样品中直接加入饱和溴水,则生成的三溴苯酚会溶解在苯中而看不到白色沉淀。

  若所用溴水太稀,则一方面可能由于生成溶解度相对较大的一溴苯酚或二溴苯酚,另一方面可能生成的三溴苯酚溶解在过量的苯酚之中而看不到沉淀。

  4.如何检验实验室制得的乙烯气体中含有CH2=CH2、SO2、CO2、H2O?

  将气体依次通过无水硫酸铜、品红溶液、饱和Fe2(SO4)3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检验水)(检验SO2)(除去SO2)(确认SO2已除尽)(检验CO2)

  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CH2=CH2)。

  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2)、乙酸乙酯的水解

  (5)、酚醛树脂的制取

  (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

  (1)、实验室制乙烯(170℃)

  (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

  (5)、中和热的测定

  (6)制硝基苯(50—60℃)

  (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

  (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

  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

  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FeSO4、KI、HCl、H2O2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

  (2)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

  (3)含醛基物质(氧化)

  (4)碱性物质(如NaOH、Na2CO3)(氧化还原――歧化反应)

  (5)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FeSO4等)(氧化)

  (6)有机溶剂(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属于萃取,使水层褪色而有机层呈橙红色。)

  7、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有:

  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

  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

  9、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

  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10、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有:

  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

  1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

  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12、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有: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脱水反应、酯化反应、纤维素的水解

  13、能被氧化的物质有:

  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的不饱和化合物(KMnO4)、苯的同系物、醇、醛、酚。大多数有机物都可以燃烧,燃烧都是被氧气氧化。

  14、显酸性的有机物有:

  含有酚羟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15、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质有:

  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苯酚、强氧化剂、浓的酒精、双氧水、碘酒、三氯乙酸等。

  16、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有机物:

  具有酸、碱双官能团的有机物(氨基酸、蛋白质等)

  17、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有机物:

  (3)卤代烃(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

  (4)酯:(水解,不加热反应慢,加热反应快)

  (5)蛋白质(水解)

  18、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有机反应:

  1、苯酚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呈紫色;

  2、KMnO4酸性溶液的褪色;

  4、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

  5、蛋白质遇浓硝酸呈黄色(颜色反应)。

  1,有机物的分类(主要是特殊的官能团,如双键,三键,羟基(与烷基直接连的为醇羟基,与苯环直接连的是芬羟基),醛基,羧基,脂基);

  2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不包括镜像异构),一般指碳链异构,官能团异构;

  3特殊反应,指的是特殊官能团的特殊反应(烷烃,烯烃,醇的转化;以及纯的逐级氧化(条件),酯化反应,以及脂的在酸性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等);

  4特征反应,用于物质的分离鉴别(如使溴水褪色的物质,银镜反应,醛与氯化铜的反应等,还有就是无机试剂的一些);

  5掌握乙烯,1,3--丁二烯,2-氯-1,3-丁二烯的聚合方程式的书写;

  6会使用质谱仪,核磁共振氢谱的相关数据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7会根据反应条件确定反应物的大致组成,会逆合成分析法分析有机题;

  8了解脂类,糖类,蛋白质的相关物理化学性质;

  9,物质的分离与鉴定,一般知道溴水,高锰酸钾,碳酸钠,四氯化碳等;

  10,有机实验制取,收集装置。甲烷,乙烯,乙酸乙酯,乙醇的制取以及注意事项。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适用的情况,分液法制取液体。还有就是分液,蒸馏,过滤的装置及注意事项

  1.制硝基苯(—NO2,60℃)、制苯磺酸(—SO3H,80℃)、制酚醛树脂(沸水浴)、银镜反应、醛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热水浴)、酯的水解、二糖水解(如蔗糖水解)、淀粉水解(沸水浴)。

  2.常用新制Cu(OH)2、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银氨溶液、NaOH溶液、FeCl3溶液。

  1、电解池: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1)电解池的构成条件

  ②与电源相连的两个电极;

  ③电解质溶液或熔化的电解质。

  (2)电极名称和电极材料

  阳极:接电源正极的为阳极,发生x氧化xx反应;

  阴极:接电源负极的为阴极,发生xx还原xx反应。

  惰性电极:C、Pt、Au等,仅导电,不参与反应;

  活性电极:Fe、Cu、Ag等,既可以导电,又可以参与电极反应。

  ①活性材料作电极时:金属在阳极失电子被氧化成阳离子进入溶液,阴离子不容易在电极上放电。

  ②惰性材料作电极(Pt、Au、石墨等)时:

  (2)阴极:无论是惰性电极还是活性电极都不参与电极反应,发生反应的是溶液中的阳离子。

  3、阳离子在阴极上的放电顺序是:

  34.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35.水煤气:CO和H2

  36.王水:浓HNO3、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1、二、三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8。

  2、三、四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8或18,ⅠA、ⅡA为8,其他族为18。

  3、四、五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18。

  4、五、六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18或32。

  5、六、七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32。

  1、羟基就是氢氧根

  看上去都是OH组成的一个整体,其实,羟基是一个基团,它只是物质结构的一部分,不会电离出来。而氢氧根是一个原子团,是一个阴离子,它或强或弱都能电离出来。所以,羟基不等于氢氧根。

  例如:C2H5OH中的OH是羟基,不会电离出来;硫酸中有两个OH也是羟基,众所周知,硫酸不可能电离出OH-的。而在NaOH、Mg(OH)2、Fe(OH)3、Cu2(OH)2CO3中的OH就是离子,能电离出来,因此这里叫氢氧根。

  2、Fe3+离子是黄色的

  众所周知,FeCl3溶液是黄色的,但是不是意味着Fe3+就是黄色的呢?不是。Fe3+对应的碱Fe(OH)3是弱碱,它和强酸根离子结合成的盐类将会水解产生红棕色的Fe(OH)3。因此浓的FeCl3溶液是红棕色的,一般浓度就显黄色,归根结底就是水解生成的Fe(OH)3导致的。真正Fe3+离子是淡紫色的而不是黄色的。将Fe3+溶液加入过量的酸来抑制水解,黄色将褪去。

  3、AgOH遇水分解

  我发现不少人都这么说,其实看溶解性表中AgOH一格为“-”就认为是遇水分解,其实不是的。而是AgOH的热稳定性极差,室温就能分解,所以在复分解时得到AgOH后就马上分解,因而AgOH常温下不存在。和水是没有关系的。如果在低温下进行这个操作,是可以得到AgOH这个白色沉淀的。

  4、多元含氧酸具体是几元酸看酸中H的个数。

  多元酸究竟能电离多少个H+,是要看它结构中有多少个羟基,非羟基的氢是不能电离出来的。如亚磷酸(H3PO3),看上去它有三个H,好像是三元酸,但是它的结构中,是有一个H和一个O分别和中心原子直接相连的,而不构成羟基。构成羟基的O和H只有两个。因此H3PO3是二元酸。当然,有的还要考虑别的因素,如路易斯酸H3BO3就不能由此来解释。

  5、酸式盐溶液呈酸性

  表面上看,“酸”式盐溶液当然呈酸性啦,其实不然。到底酸式盐呈什么性,要分情况讨论。如果这是强酸的酸式盐,因为它电离出了大量的H+,而且阴离子不水解,所以强酸的酸式盐溶液一定呈酸性。而弱酸的酸式盐,则要比较它电离出H+的能力和阴离子水解的程度了。如果阴离子的水解程度较大(如NaHCO3),则溶液呈碱性;反过来,如果阴离子电离出H+的能力较强(如NaH2PO4),则溶液呈酸性。

  6、H2SO4有强氧化性

  就这么说就不对,只要在前边加一个“浓”字就对了。浓H2SO4以分子形式存在,它的氧化性体现在整体的分子上,H2SO4中的S6+易得到电子,所以它有强氧化性。而稀H2SO4(或SO42-)的氧化性几乎没有(连H2S也氧化不了),比H2SO3(或SO32-)的氧化性还弱得多。这也体现了低价态非金属的含氧酸根的氧化性比高价态的强,和HClO与HClO4的酸性强弱比较一样。所以说H2SO4有强氧化性时必须严谨,前面加上“浓”字。

  7、盐酸是氯化氢的俗称

  看上去,两者的化学式都相同,可能会产生误会,盐酸就是氯化氢的俗称。其实盐酸是混合物,是氯化氢和水的混合物;而氯化氢是纯净物,两者根本不同的。氯化氢溶于水叫做氢氯酸,氢氯酸的俗称就是盐酸了。

  8、易溶于水的碱都是强碱,难溶于水的碱都是弱碱

  从常见的强碱NaOH、KOH、Ca(OH)2和常见的弱碱Fe(OH)3、Cu(OH)2来看,似乎易溶于水的碱都是强碱,难溶于水的'碱都是弱碱。其实碱的碱性强弱和溶解度无关,其中,易溶于水的碱可别忘了氨水,氨水也是一弱碱。难溶于水的也不一定是弱碱,学过高一元素周期率这一节的都知道,镁和热水反应后滴酚酞变红的,证明Mg(OH)2不是弱碱,而是中强碱,但Mg(OH)2是难溶的。还有AgOH,看Ag的金属活动性这么弱,想必AgOH一定为很弱的碱。其实不然,通过测定AgNO3溶液的pH值近中性,也可得知AgOH也是一中强碱。

  9、写离子方程式时,强电解质一定拆,弱电解质一定不拆

  在水溶液中,的确,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所以肯定拆;而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因此不拆。但是在非水溶液中进行时,或反应体系中水很少时,那就要看情况了。在固相反应时,无论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无论这反应的实质是否离子交换实现的,都不能拆。如:2NH4Cl+Ca(OH)2=△=CaCl2+2NH3↑+2H2O,这条方程式全部都不能拆,因此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有的方程式要看具体的反应实质,如浓H2SO4和Cu反应,尽管浓H2SO4的浓度为98%,还有少量水,有部分分子还可以完全电离成H+和SO42-,但是这条反应主要利用了浓H2SO4的强氧化性,能体现强氧化性的是H2SO4分子,所以实质上参加反应的是H2SO4分子,所以这条反应中H2SO4不能拆。同样,生成的CuSO4因水很少,也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所以也不能拆。弱电解质也有拆的时候,因为弱电解质只是相对于水是弱而以,在其他某些溶剂中,也许它就变成了强电解质。如CH3COOH在水中为弱电解质,但在液氨中却为强电解质。在液氨做溶剂时,CH3COOH参加的离子反应,CH3COOH就可以拆。

  电解池: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1)电解池的构成条件

  ②与电源相连的两个电极;

  ③电解质溶液或熔化的电解质。

  (2)电极名称和电极材料

  阳极:接电源正极的为阳极,发生___氧化_____反应;

  阴极:接电源负极的为阴极,发生____还原____反应。

  惰性电极:C、Pt、Au等,仅导电,不参与反应;

  活性电极:Fe、Cu、Ag等,既可以导电,又可以参与电极反应。

  ①活性材料作电极时:金属在阳极失电子被氧化成阳离子进入溶液,阴离子不容易在电极上放电。

  ②惰性材料作电极(Pt、Au、石墨等)时:

  (2)阴极:无论是惰性电极还是活性电极都不参与电极反应,发生反应的是溶液中的阳离子。

  阳离子在阴极上的放电顺序是:

  (1)电解的概念:

  在直流电作用下,电解质在两上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

  (2)电极反应:以电解熔融的NaCl为例: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阳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Cl—→Cl2↑+2e—。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阴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Na++e—→Na。

  2、电解原理的应用

  (1)电解食盐水制备烧碱、氯气和氢气。

  阴极:2H++e—→H2↑

  (2)铜的电解精炼。

  粗铜(含Zn、Ni、Fe、Ag、Au、Pt)为阳极,精铜为阴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阳极反应:Cu→Cu2++2e—,还发生几个副反应

  Au、Ag、Pt等不反应,沉积在电解池底部形成阳极泥。

  (3)电镀:以铁表面镀铜为例

  待镀金属Fe为阴极,镀层金属Cu为阳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

  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

  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②SO2、NH3、CO2等属于非电解质

  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O4全部电离,故BaSO4为强电解质)——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溶解性无关。

  在一定的条件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电离平衡。

  4、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A、温度:电离一般吸热,升温有利于电离。

  B、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溶液稀释时,电离平衡向着电离的方向移动。

  C、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里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会减弱电离。

  D、其他外加试剂: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的电离产生的某种离子反应的物质时,有利于电离。

  5、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用可逆符号弱酸的电离要分布写(第一步为主)

  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一般用Ka表示酸,Kb表示碱。)

  a、电离常数的大小主要由物质的本性决定。

  b、电离常数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受浓度变化影响,在室温下一般变化不大。

  1、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

  2、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限度

  3、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化学反应速率是表示反应进行 的物理量,通常用_ 表示。

  计算公式 ;常用单位: 。

  各物质表示的速率比等于该反应方程式中相应的化学计量系数比。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反应物的性质(主要)

  (2)外因:其他条件不变时

  ①温度:温度升高,反应速率_ _

  ②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加压强,反应速率_ _

  ③浓度: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_ _

  ④催化剂:使用(正)催化剂, 反应速率_ _

  其他:反应接触面积的大小、固体反应物的颗粒大小、光照、超声波、电磁波、溶剂等对反应速率也有影响。

  二、化学反应的限度

  1.可逆反应:在 下,既可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可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可逆反应有一定限度,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

  2.化学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当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改变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可逆反应

  动:动态平衡 V正≠0, V逆≠0

  定: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不是相等,也不能某种比例)

  变:条件改变,平衡状态将被破坏

  3.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平衡状态即达到该反应的限度。

  1.(20xx年水平测试)下列措施不能增大反应速率的是( )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提高反应物浓度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2.(20xx年测试)对于反应2H2O2 ===2H2O + O2↑,下列措施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减小H2O2溶液的浓度 B.升高H2O2溶液的温度

  C.向H2O2溶液中加人少量MnO2粉末 D.向H2O2溶液中加人一定浓度的FeCl3溶液

  3.(20xx年水平测试)实验室用锌粒与2l/L硫酸溶液制取氢气,下列措施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用锌粉代替锌粒 B.改用3l/L硫酸溶液

  C.改用热的2l/L硫酸溶液 D.向该硫酸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

  4.(20xx年水平测试)对工业合成氨反应:N2+3H2 2NH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加大反应速率

  B.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

  C.增大N2浓度可以使H2转化率达到100℅

  D.增大N2浓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

  5.(20xx年水平测试)用下列方法制取氢气,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A.冬天,块状锌与2 lL一1硫酸溶液反应

  B.冬天,粉末状锌与2 lL一1硫酸溶液反应

  C.夏天,块状锌与2 lL一1硫酸溶液反应

  D.夏天,粉末状锌与2lL一1硫酸溶液反应

  6.在一条件下,反应N2+3H2 2NH3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2in内,N2的物质的量由20l减少到8l,则2in内N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7.下列措施是为了降低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食品放在冰箱中贮藏 B.用铁粉代替铁钉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C.合成氨工业中使用催化剂 D.在试管中进行铝和盐酸反应时,稍微加热

  8.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很多,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温度 B.浓度 C.催化剂 D.反应物的性质

  9.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X(g)+3(g) 2Z(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①Z生成的速率与Z分解的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生成a l X,同时生成3a l ,③X、、Z的浓度不再变化,④X、、Z的分子数比为1:3:2,⑤X、、Z的浓度相等,⑥X、、Z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A.①③⑥ B.①②③ 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固态:饱和高级脂肪酸、脂肪、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维生素、

  气态:C4以下的烷、烯、炔烃、甲醛、一氯甲烷、新戊烷;

  液态:油状:乙酸乙酯、油酸;

  粘稠状:石油、乙二醇、丙三醇.

  无味:甲烷、乙炔(常因混有PH3、H2S和AsH3而带有臭味);

  稍有气味:乙烯;特殊气味:甲醛、乙醛、甲酸和乙酸;香味:乙醇、低级酯;

  3、颜色:白色:葡萄糖、多糖黑色或深棕色:石油

  比水轻:苯、液态烃、一氯代烃、乙醇、乙醛、低级酯、汽油;

  5、挥发性:乙醇、乙醛、乙酸.

  不溶:高级脂肪酸、酯、溴苯、甲烷、乙烯、苯及同系物、石油、CCl4;

  易溶:甲醛、乙酸、乙二醇;与水混溶:乙醇、乙醛、甲酸、丙三醇(甘油).

  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

  1、CH:C2H2、C6H6(苯、棱晶烷、盆烯)、C8H8(立方烷、苯乙烯);

  2、CH2:烯烃和环烷烃;3、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

  4、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的饱和一元羧酸或酯;

  如乙醛(C2H4O)与丁酸及异构体(C4H8O2)5、炔烃(或二烯烃)与三倍于其碳

  原子数的苯及苯的同系物.如:丙炔(C3H4)与丙苯(C9H12)

  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或变色的物质

  ⑴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等)

  ⑵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酯等)

  ⑶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

  ⑷含醛基的化合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酚类.

  ⑸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能萃取溴而使溴水褪色的物质

  上层变无色的(ρ>1):卤代烃(CCl4、氯仿、溴苯等);

  下层变无色的(ρ0,m/4>1,m>4.分子式中H原子数大于4的气态烃都符合.

  (4)根据含氧烃的衍生物完全燃烧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与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之比,可推导

  ①若耗氧量与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有机物可表示为

  ②若耗氧量大于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时,有机物可表示为

  ③若耗氧量小于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时,有机物可表示为

  (以上x、y、m、n均为正整数)

  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

  2)CH2:烯烃和环烯烃

  (3)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

  (4)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的饱和一元羧酸

  (5)炔烃(或二烯烃)与三倍于其碳原子数的苯及苯的同系物.如丙炔(C3H4)与丙苯(C9H12)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10

  1、各类有机物的通式、及主要化学性质

  烷烃CnH2n+2仅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取代反应、热分解、不与高锰酸钾、溴水、强酸强碱反应

  烯烃CnH2n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聚合反应、加聚反应

  炔烃CnH2n-2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聚合反应

  苯(芳香烃)CnH2n-6与卤素等发生取代反应、与氢气等发生加成反应

  (甲苯、乙苯等苯的同系物可以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

  醇:CnH2n+1OH或CnH2n+2O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主要抓官能团的特性,比如,醇类中,醇羟基的性质:1.可以与金属钠等反应产生氢气,2.可以发生消去反应,注意,羟基邻位碳原子上必须要有氢原子,3.可以被氧气催化氧化,连有羟基的碳原子上必要有氢原子。4.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5.可以与氢卤素酸发生取代反应。6.醇分子之间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醚。

  2、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硝化、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应等;

  3、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和物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生成的CO2、H2O及耗O2的量是不变的。恒等于单一成分该质量时产生的CO2、H2O和耗O2量。

  4、可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如下,但褪色的原因各自不同:

  烯、炔等不饱和烃(加成褪色)、苯酚(取代褪色)、醛(发生氧化褪色)、有机溶剂[CCl4、氯仿、溴苯(密度大于水),烃、苯、苯的同系物、酯(密度小于水)]发生了萃取而褪色。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FeSO4等)(氧化还原反应)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6.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7、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有机物:

  (1)酚:(2)羧酸:(3)卤代烃(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4)酯:(水解,不加热反应慢,加热反应快)(5)蛋白质(水解)

  8.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9、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醛、甲酸、甲酸某酯、葡萄糖、麦芽糖(也可同Cu(OH)2反应)。

  计算时的关系式一般为:—CHO——2Ag

  注意:当银氨溶液足量时,甲醛的氧化特殊:HCHO——4Ag↓+H2CO3

  10、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

  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11.浓H2SO4、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有: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脱水反应、酯化反应、纤维素的水解

  12、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

  13、解推断题的特点是:抓住问题的突破口,即抓住特征条件(即特殊性质或特征反应),如苯酚与浓溴水的反应和显色反应,醛基的氧化反应等。但有机物的特征条件不多,因此还应抓住题给的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关系条件能告诉有机物间的联系,如A氧化为B,B氧化为C,则A、B、C必为醇、醛,羧酸类;又如烯、醇、醛、酸、酯的有机物的衍变关系,能给你一个整体概念。

  14、烯烃加成烷取代,衍生物看官能团。

  去氢加氧叫氧化,去氧加氢叫还原。

  醇类氧化变-醛,醛类氧化变羧酸。

  光照卤代在侧链,催化卤代在苯环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11

  1、SO2能作漂白剂。SO2虽然能漂白一般的有机物,但不能漂白指示剂如石蕊试液。SO2使品红褪色是因为漂白作用,SO2使溴水、高锰酸钾褪色是因为还原性,SO2使含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是因为溶于不生成酸。

  2、SO2与Cl2通入水中虽然都有漂白性,但将二者以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再通入水中则会失去漂白性,

  3、往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出现浑浊的物质:

  第一种可能为与Cl—生成难溶物。包括:①AgNO3

  第二种可能为与H+反应生成难溶物。包括:

  ①可溶性硅酸盐(SiO32—),离子方程式为:SiO32—+2H+=H2SiO3↓

  ②苯酚钠溶液加盐酸生成苯酚浑浊液。

  ④一些胶体如Fe(OH)3(先是由于Fe(OH)3的胶粒带负电荷与加入的H+发生电荷中和使胶体凝聚,当然,若继续滴加盐酸至过量,该沉淀则会溶解。)若加HI溶液,最终会氧化得到I2。

  ⑤AlO2—离子方程式:AlO2—+H++H2O==Al(OH)3当然,若继续滴加盐酸至过量,该沉淀则会溶解。

  4、浓硫酸的作用:

  ①浓硫酸与Cu反应——强氧化性、酸性②实验室制取乙烯——催化性、脱水性

  ③实验室制取硝基苯——催化剂、吸水剂④酯化反应——催化剂、吸水剂

  ⑤蔗糖中倒入浓硫酸——脱水性、强氧化性、吸水性

  ⑥胆矾中加浓硫酸——吸水性

  5、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不一定是醛。可能是:

  ①醛;②甲酸;③甲酸盐;④甲酸酯;⑤葡萄糖;⑥麦芽糖(均在碱性环境下进行)

  6、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

  ①显两性的物质:Al、Al2O3、Al(OH)3

  ⑤若题目不指定强碱是NaOH,则用Ba(OH)2,Na2CO3、Na2SO3也可以。

  10、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有漂白作用的气体:Cl2(有水时)和SO2,但两者同时使用时漂白效果减弱。检验Cl2常用淀粉碘化钾试纸,Cl2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12

  1、化学反应的速率

  (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②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

  ③以上所表示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

  变化量比=方程式系数比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

  ②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

  ③浓度:增加C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

  ④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⑤其它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态(溶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2、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

  (1)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向反应速率与逆向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受到温度、反应物浓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无影响。

  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通常把由反应物向生成物进行的反应叫做正反应。而由生成物向反应物进行的反应叫做逆反应。

  在任何可逆反应中,正方应进行的同时,逆反应也在进行。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即是说可逆反应无论进行到何种程度,任何物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都不可能为0。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

  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②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

  ③等:达到平衡状态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即v正=v逆≠0。

  ④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⑤变: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①VA(正方向)=VA(逆方向)或nA(消耗)=n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质比较)

  ②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

  ③借助颜色不变判断(有一种物质是有颜色的)

  ④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适用,即如对于反应)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13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

  1、化学反应是怎样进行的

  (1)基元反应:能够一步完成的反应称为基元反应,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是分几步完成的。

  (2)反应历程:平时写的化学方程式是由几个基元反应组成的总反应。总反应中用基元反应构成的反应序列称为反应历程,又称反应机理。

  (3)不同反应的反应历程不同。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历程也可能不同,反应历程的差别又造成了反应速率的不同。

  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减小量或生成物的增加量可以表示反应的快慢,即反应的速率,用符号v表示。

  对某一具体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所得的数值可能不同,但各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之比。

  3、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反应速率常数(K)

  反应速率常数(K)表示单位浓度下的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反应速率常数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快。反应速率常数与浓度无关,受温度、催化剂、固体表面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2)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增大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减小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减小。

  增大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增大,减小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3)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压强只影响气体,对只涉及固体、液体的反应,压强的改变对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

  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际上是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为压强的改变是通过改变容器容积引起的。压缩容器容积,气体压强增大,气体物质的浓度都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加;增大容器容积,气体压强减小;气体物质的浓度都减小,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

  4、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阿伦尼乌斯总结出了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之间关系的经验公式:

  式中A为比例系数,e为自然对数的底,R为摩尔气体常数量,Ea为活化能。

  由公式知,当Ea>0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常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也随之增大。可知,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与活化能有关。

  (2)活化能Ea。

  活化能Ea是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之差。不同反应的活化能不同,有的相差很大。活化能Ea值越大,改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越大。

  5、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规律:

  催化剂大多能加快反应速率,原因是催化剂能通过参加反应,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有效提高反应速率。

  (2)催化剂的特点:

  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而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催化剂具有选择性。

  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

  二、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

  1、合成氨反应的限度

  合成氨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同时也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熵减反应,故降低温度、增大压强将有利于化学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

  2、合成氨反应的速率

  (1)高压既有利于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又使反应速率加快,但高压对设备的要求也高,故压强不能特别大。

  (2)反应过程中将氨从混合气中分离出去,能保持较高的反应速率。

  (3)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进行得越快,但温度过高,平衡向氨分解的方向移动,不利于氨的合成。

  (4)加入催化剂能大幅度加快反应速率。

  3、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在合成氨生产中,达到高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所需要的条件有时是矛盾的,故应该寻找以较高反应速率并获得适当平衡转化率的反应条件:一般用铁做催化剂,控制反应温度在700K左右,压强范围大致在1×107Pa~1×108Pa之间,并采用N2与H2分压为1∶2、8的投料比。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14

  1、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焓变: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QP)。

  2、符号:△H 单位:kJ/mol

  3、规定:吸热反应:△H > 0 或者值为“+”,放热反应:△H

  4、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燃烧、中和反应、金属与酸反应、以及大部分化合反应是放热的

  大部分分解反应,电离、水解、高温下碳还原金属氧化物、碳与二氧化碳反应、Ba(OH)2与NH4Cl的反应等一般属于吸热反应。

  5、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放热反应,体系能量降低,△H

  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吸热反应,体系能量升高,△H>0

  △H在数值上等于反应物分子断裂旧键时所吸收的总能量与生成物分子形成新键时所释放的总能量之差,△H=E生成物能量-E反应物能量=E反应物键能之和-E生成物键能之和

  6、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事项:

  (1)反应物和生成物要标明其聚集状态,用g、l、s、aq表示不同状态。

  (2)方程式右端用△H 标明恒压条件下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放热为负,吸热为正。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因此可以是整数或分数。

  (4)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 也不同,即△H 的值与计量数成正比,当化学反应逆向进行时,数值不变,符号相反。

  7、盖斯定律: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化学反应的焓变(ΔH)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规律:若多步化学反应相加可得到新的化学反应,则新反应的反应热即为上述多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

  8、燃烧热:在101kPa时,l 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的反应热.

  ① 燃烧的条件是在101kPa;

  ② 标准:是以1mol燃料作为标准,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其它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可用分数表示;

  ③ 物质燃烧都是放热反应,所以表达物质燃烧时的△H均为负值;

  ④ 燃烧要完全:C元素转化为CO2(g),而不是CO;H元素转化为H2O(l),N元素转化为N2(g)。

  9.中和热: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生成1mol的水所放出的热量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15

  1、中和热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4、盖斯定律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5、燃烧热概念: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①研究条件:101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15篇)】相关文章:

专利名称:萃取法提取pta氧化残渣中的苯甲酸、对甲基苯甲酸、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收利用对苯二甲酸残渣的方法,该残渣来自于对苯二甲酸生产工艺中氧化工段的薄膜蒸发器单元。
Acid,简称PTA)是生产聚酯纤维和树脂的主要原料,目前主要采用对二甲苯(P-Xylene,简称PX)空气氧化法生产。PTA生产过程中,为控制产品质量,需要抽出部分氧化母液去除杂单元处理以去除该部分母液中的杂质,·这些杂质最终在薄膜蒸发器中以残渣的形式排出,从而形成PTA氧化残渣。PTA氧化残渣往往含有大量的水和醋酸,以干料形式计量的PTA氧化残渣占PTA产量的O. 5 O. 9wt%。2014年全国PTA产能将达3500万吨,届时PTA氧化残渣干料(PTA氧化残渣去除湿份水和醋酸后)将会达到18 31万吨。PTA氧化残渣主要成分是水、醋酸等湿份,苯甲酸、对甲基苯甲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对羧基苯甲醛、对羧基苯甲醇、芴酮二羧酸等芳香羧酸,以及钴锰溴等离子。PTA氧化残渣干料中,苯甲酸占35 60wt%,是PTA氧化残渣中价值最大的物质;对甲基苯甲酸占3-10wt%,对苯二甲酸与间苯二甲酸共占15 30wt%,对甲基苯甲酸是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物,钴锰溴是PTA生产中用到的催化剂。提取PTA氧化残渣中的苯甲酸有四种方法第一种是加热蒸馏法,S卩加热残渣来蒸馏或汽提出苯甲酸,如 CN 1253942A,CN A、CN C、CN A 及CN A ;第二种是高温水溶解一重结晶法,即用高温水溶解残渣、再水溶液冷却重结晶得到苯甲酸,如CN 1332145A,CN A、CN A ;第三种是酯化法,如CN1611481A采用甲酯化反应、精馏法分离、重结晶法精制、酯交换反应回收对苯二甲酸和对甲基苯甲酸,CN 1611482A采用甲酯化反应、精馏法分离、重结晶法精制、酯交换反应回收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和苯甲酸,CN 1796010A用酯化、精馏、水解回收苯甲酸和对甲基苯甲酸;第四种是用萃取法,如CN 1034363A,用苯抽提分离间苯二甲酸与苯甲酸、对甲基苯甲酸,较新的CN A技术首先用萃取法把残渣分成二羧酸富集流、催化剂和三羧酸富集流、单羧酸富集流,该专利中使用的萃取剂为水和包括至少一种选自甲苯、苯、环己烷、石油醚、甲醇及其混合物的有机溶剂,从二羧酸富集流中分离对苯二甲酸与间苯二甲酸时使用碱或溶剂,碱选自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溶剂选自甲醇、甲醇与水的混合物、二甲基甲酰胺。

本发明的目的是从PTA氧化残渣中提取苯甲酸、对甲基苯甲酸、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它用两种有机溶剂来萃取PTA氧化残渣,再通过精馏提纯或干燥,最终得到高纯度苯甲酸产品、对甲基苯甲酸产品和混苯二甲酸产品,该法效率高、能耗低。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萃取法提取PTA氧化残渣中的苯甲酸、对甲基苯甲酸、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O向残渣浆料中加入有机溶剂A进行萃取,然后过滤,滤液去倾析器分层为油相和水相,油相组成为溶剂、苯甲酸、对甲基苯甲酸及少量其它羧酸,水相组成为水、偏苯三酸、邻苯二甲酸、钴锰溴及少量其它羧酸,滤饼即固相的组成为对本二甲酸、间苯二甲酸、苯甲酸及少量其它羧酸;
(2)将步骤(I)中的油相泵入溶剂蒸发塔,溶剂蒸发塔底出料送苯甲酸精馏塔,苯甲酸精馏塔底出料送对甲基苯甲酸精馏塔,溶剂蒸发塔顶馏出物为溶剂A,返回步骤(I)循环使用,苯甲酸精馏塔顶馏出物为高纯度苯甲酸产品,对甲基苯甲酸精馏塔顶馏出物为高纯度对甲基苯甲酸产品;
(3)将步骤(I)中的滤饼送干燥机干燥得粗混苯二甲酸,干燥凝液返回步骤(I)倾析器·
(4)向粗混苯二甲酸中加入溶剂B进行第I级萃取,萃取出料送过滤机进行第I级过滤,滤饼再加入溶剂B进行第2级萃取,萃取出料送过滤机进行第2级过滤,滤饼送干燥机干燥得混苯二甲酸产品,将第2级滤液返回第I级萃取中做为萃取剂使用,将第I级滤液送蒸发器,蒸发凝液返回第2级萃取中做为萃取剂使用,蒸发残渣用水打浆后排出。进一步地,所述步骤(I)中,所述的有机溶剂A为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正丙酯、乙酸正丁酯、乙酸异丁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异丙苯、正己烷、苯酚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所述的萃取压力为常压,温度为30 90°C,物料停留时间为O. 5 3. Oh ;所述的萃取过程中,有机溶剂冰=PTA干料的质量比例为O. 5 5 :1 10 :1,优选为I 3 2^4 :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溶剂蒸发塔为真空操作,真空度为70 95KPa,塔顶冷凝器冷凝温度为30 50°C,回流比为O. 3 2 ;所述苯甲酸精馏塔真空操作,真空度为80 IOlKPa,塔顶冷凝器冷凝温度为123 145°C,回流比为O. 5 4 ;所述对甲基苯甲酸精馏塔真空操作,真空度为80 IOlKPa,塔顶冷凝器冷凝温度为180 200°C;所述苯甲酸产品纯度为98wt%以上,所述对甲基苯甲酸产品纯度为91wt%以上。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所述粗混苯二甲酸中对苯二甲酸与间苯二甲酸含量之和为50 70wt% ;所述干燥机操作压力为10 60KPaA,干燥温度为50 100°C。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所述溶剂B为N-甲基吡咯烷酮、吡啶、四氢呋喃、二甲基乙酰胺、乙醇、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所述第I级和第2级萃取的压力为常压,温度为30 90°C,物料停留时间为O. 5 3h ;所述混苯二甲酸产品中对苯二甲酸与间苯二甲酸含量之和达94wt%以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从PTA氧化残渣中提取得到了苯甲酸产品,产品纯度98wt%以上;
(2)从PTA氧化残渣中提取得到了对甲基苯甲酸产品,产品纯度为91wt%以上;
(3)从PTA氧化残渣中提取得到了混苯二甲酸产品,产品中对苯二甲酸与间苯二甲酸含量之和达94wt%以上。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目的和效果将更加明显。
本实施例所用的原料PTA氧化残渣(浆料)来源于PTA装置的薄膜蒸发器,取样分析表明含湿率为79. 0wt%,样品于90°C、10KPaA下烘干后,分析得干样品组成为苯甲酸46. 2wt%、对甲基苯甲酸6. 3wt%、对苯二甲酸8. 3wt%、间苯二甲酸12. 7wt%、邻苯二甲酸
6.lwt%、苯三甲酸7. 2wt%,其它组分合计13. 2wt%。本实施例包括以下几个操作步骤
第I步,将残渣浆料和溶剂乙酸甲酯加入萃取罐,将罐内物料加热至60°C并搅拌Ih后泵至过滤机,过滤得滤饼和滤液,滤液送倾析器分层为油相和水相;
第2步,将油相泵入溶剂蒸发塔,溶剂蒸发塔底出料送苯甲酸精馏塔,苯甲酸精馏塔底·出料送对甲基苯甲酸精馏塔,三塔均真空精馏,真空度为70-100KPa,溶剂蒸发塔顶冷凝至45°C得到溶剂,该溶剂返回第I步循环使用,苯甲酸精馏塔顶馏出物为苯甲酸产品,对甲基苯甲酸精馏塔顶馏出物为对甲基苯甲酸产品;
第3步,将第I步滤饼送干燥机干燥得粗混苯二甲酸,干燥凝液返回第I步倾析器中,干燥机操作压力为20KPaA ;
第4步,向粗混苯二甲酸中加入溶剂吡啶进行第I级萃取,萃取出料送过滤机进行第I级过滤,滤饼再加入溶剂吡啶进行第2级萃取,萃取出料送过滤机进行第2级过滤,滤饼送干燥机干燥得混苯二甲酸产品,将第2级滤液返回第I级萃取中做为萃取剂使用,将第I级滤液送蒸发器,蒸发凝液返回第2级萃取中做为萃取剂使用,蒸发残渣用水打浆后排出,第I级和第2级的萃取温度为60°C、停留时间lh。本例中,原料PTA氧化残渣(浆料)共203. 2kg,折合PTA氧化残渣干料为42. 7kg,得到苯甲酸产品17. 4kg、纯度98. 2wt%,得到对甲基苯甲酸产品2. 11kg、纯度93. 3wt%,得到混苯二甲酸产品5. 9kg、对苯二甲酸与间苯二甲酸含量之和为97. 4wt%。实施例2
用与例I中的同样原料,按例I中相似的方式进行实验,只是第I步溶剂改为对二甲苯、第4步溶剂改为N-甲基吡咯烷酮,得到苯甲酸产品16. 9kg、纯度98. 4wt%,得到对甲基苯甲酸产品2. 28kg、纯度92. lwt%,得到混苯二甲酸产品6. 4kg、对苯二甲酸与间苯二甲酸含量之和为96. 2wt%。实施例3
用与例I中的同样原料,按例I中相似的方式进行实验,只是第I步溶剂改为乙酸正丙酯、第4步溶剂改为二甲基乙酰胺,得到苯甲酸产品16. 0kg、纯度98. 8wt%,得到对甲基苯甲酸产品2. 43kg、纯度91. 4wt%,得到混苯二甲酸产品7. 1kg、对苯二甲酸与间苯二甲酸含量之和为94. 3wt%。上述实施例用来解释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萃取法提取PTA氧化残渣中的苯甲酸、对甲基苯甲酸、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1)向PTA氧化残渣浆料中加入有机溶剂A进行萃取,然后过滤,得滤饼和滤液,滤液去倾析器分层为油相和水相; (2)将步骤(I)中的油相泵入溶剂蒸发塔,溶剂蒸发塔底出料送苯甲酸精馏塔,苯甲酸精馏塔底出料送对甲基苯甲酸精馏塔,溶剂蒸发塔顶馏出物为溶剂A,返回步骤(I)循环使用,苯甲酸精馏塔顶馏出物为高纯度苯甲酸产品,对甲基苯甲酸精馏塔顶馏出物为高纯度对甲基苯甲酸产品; (3)将步骤(I)中的滤饼送干燥机干燥得粗混苯二甲酸,干燥凝液返回步骤(I)倾析器中; (4)向粗混苯二甲酸中加入溶剂B进行第I级萃取,萃取出料送过滤机进行第I级过滤,滤饼再加入溶剂B进行第2级萃取,萃取出料送过滤机进行第2级过滤,滤饼送干燥机干燥得混苯二甲酸产品,将第2级滤液返回第I级萃取中做为萃取剂使用,将第I级滤液送蒸发器,蒸发凝液返回第2级萃取中做为萃取剂使用,蒸发残渣用水打浆后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萃取法提取PTA氧化残渣中的苯甲酸、对甲基苯甲酸、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所述的有机溶剂A为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正丙酯、乙酸正丁酯、乙酸异丁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异丙苯、正己烷、苯酚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所述的萃取压力为常压,温度为30 90°C,物料停留时间为0. 5 3h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萃取法提取PTA氧化残渣中的苯甲酸、对甲基苯甲酸、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溶剂蒸发塔为真空操作,真空度为70 95KPa,塔顶冷凝器冷凝温度为30 50°C,回流比为0. 3 2 ;所述对甲基苯甲酸精馏塔顶冷凝器冷凝温度为180 200°C ;所述苯甲酸产品纯度为98wt%以上,所述对甲基苯甲酸产品纯度为91wt%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萃取法提取PTA氧化残渣中的苯甲酸、对甲基苯甲酸、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粗混苯二甲酸中对苯二甲酸与间苯二甲酸含量之和为50 70wt% ;所述干燥机操作压力为10 60KPaA,干燥温度为50 100。。。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萃取法提取PTA氧化残渣中的苯甲酸、对甲基苯甲酸、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溶剂B为N-甲基吡咯烷酮、吡唆、四氢呋喃、二甲基乙酰胺、乙醇、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所述第I级和第2级萃取的压力为常压,温度为30 90°C,物料停留时间为0. 5 3h ;所述混苯二甲酸产品中对苯二甲酸与间苯二甲酸含量之和达94wt%以上。
本发明公开了萃取法提取PTA氧化残渣中的苯甲酸、对甲基苯甲酸、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将有机溶剂A加入PTA氧化残渣中进行萃取,然后过滤,滤液去倾析器分层为油相和水相,滤饼干燥得粗混苯二甲酸;将油相泵入溶剂蒸发塔,溶剂蒸发塔底出料送苯甲酸精馏塔,苯甲酸精馏塔底出料送对甲基苯甲酸精馏塔,苯甲酸精馏塔顶馏出物为高纯度苯甲酸产品,对甲基苯甲酸精馏塔顶馏出物为高纯度对甲基苯甲酸产品;向粗混苯二甲酸中加入溶剂B进行萃取,过滤,滤饼再加入溶剂B进行萃取,过滤,滤饼干燥后得到混苯二甲酸产品;苯甲酸产品纯度为98wt%以上,对甲基苯甲酸产品纯度为91wt%以上,混苯二甲酸产品中对苯二甲酸与间苯二甲酸含量之和达94wt%以上。
发明者徐海波, 王献忠, 谢刚 申请人:绍兴汉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9.    溶解性:溶于水,醇,甘油中。1g该品溶于4.7mL水、1.2mL沸水、36mL乙醇、8mL沸乙醇、8mL甘油。其水溶液呈微酸性。露置空气中逐渐失去氨。燃烧或受热分解产物包括有毒的氧化氮和氨。与氧化剂接触会引起着火和爆炸。

对水是稍微有危害的不要让未稀释或大量的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者污水系统,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10、同位素原子数量: 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2

1.如果遵照规格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未有已知危险反应,避免氧化物、酸、水分/潮湿。在160℃升华。溶解度22.9g/100g水(25℃),1.65g/100g

1.保持贮藏器密封、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确保工作间有良好的通风或排气装置

1.将100g苯甲酸溶于80mL 20%的氨水中,加热,必要时过滤。然后将溶液搁置放冷使之析出结晶。抽滤后夹于滤纸间进行干燥。纯度约为99%。

 1.分析中用以沉淀铁、铝、铬等三价和四价元素,以与二价元素分离。用于胶和乳胶的防腐。

2.用作化学分析试剂。如作为沉淀剂,进行金属的重量法定量分析。用于防腐、消毒、胶黏剂、金属防锈处理及橡胶添加剂等。

3.用作粘接剂。也用于防腐、消毒、制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氨基苯甲酸的合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