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大顶子山山顶遥望南方有两座特别高的山?

  华山海拔古称“西岳”,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也是秦岭的一部分。2016华山最佳旅游时间只剩下两个月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东得名。峰顶有一平台,居高临险,视野开阔,是著名的观日出的地方,人称朝阳台,东峰也因之被称为朝阳峰。

  东峰由一主三仆四个峰头组成,朝阳台所在的峰头最高,玉女峰在西,石楼峰居东,博台偏南,宾主有序,各呈千秋。古人称华山三峰,指的是东西南三峰,玉女峰则是东峰的一个组成部分。今人将玉女峰称为中峰,使其亦作为华山主峰单独存在。

  古时称登东峰道路艰险,《三才图会》记述说:山岗如削出的一面坡,高数十丈,上面仅凿了几个足窝,两边又无树枝藤蔓可以攀援,登峰的人只有爬在岗石上,脚手并用才能到达峰巅。今已开辟并拓宽几条登峰台阶路,游人可安全到达。

  东峰有景观数十余处,位于东石楼峰侧的崖壁上有天然石纹,象一巨型掌印,这就是被列为关中八景之首的华岳仙掌,巨灵神开山导河的就源于此;朝阳台北有杨公塔,与西峰杨公塔遥遥相望,为杨虎城将军所建,塔上有杨虎城将军亲笔所题“万象森罗”四字。此外,东峰还有青龙潭、甘露池、三茅洞、清虚洞、八景宫、太极东元门等。遗憾的是有些景观因年代久远或天灾人祸而废,现仅存遗址。

  西峰海拔2082.6米,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西得名。又因峰巅有巨石形状好似莲花瓣,古代文人多称其为莲花峰、芙蓉峰。袁宏道在他的《华山》中记述:“石叶上覆而横裂”;徐霞客《游太华山》中也记述:“峰上石耸起,有石片覆其上,如荷花。”李白诗中有“石作莲花云作台”句,也当指此石。

  西峰为一块完整巨石,浑然天成。西北绝崖千丈,似刀削锯截,其陡峭巍峨、阳刚挺拔之势是华山山形之代表,因此古人常把华山叫莲花山。

  登西峰极目远眺,四周群山起伏,云霞四披,周野屏开,黄渭曲流,置身其中若入仙乡神府,万种俗念,一扫而空。宋名隐士陈抟在他的《西峰》诗中就有"寄言嘉遁客,此处是仙乡"的名句。

  西峰南崖有山脊与南峰相连,脊长300余米,石色苍黛,形态好象一条屈缩的巨龙,人称为屈岭,也称小苍龙岭,是华山著名的险道之一。

  西峰上景观比比皆是,有翠云宫、莲花洞、巨灵足、斧劈石、舍身崖等,并伴有许多美丽的神话,其中尤为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流传最广。峰上崖壁题刻遍布,工草隶篆,琳琅满目。峰北绝顶叫西石楼峰,峰上杨公塔为杨虎城将军所建,塔上有杨虎城将军亲笔题辞。塔下岩石上有"枕破鸿蒙"题刻,是书法家王铎手迹。

  南峰海拔2154.9米,是华山最高主峰,也是五岳最高峰,古人尊称它是“华山元首”。登上南峰绝顶,顿感天近咫尺,星斗可摘。举目环视,但见群山起伏,苍苍莽莽,黄河渭水如丝如缕,漠漠平原如帛如绵,尽收眼底,使人真正领略华山高峻雄伟的博大气势,享受如临天界,如履浮云的神奇情趣。

  峰南侧是千丈绝壁,直立如削,下临一断层深壑,同三公山、三凤山隔绝。南峰由一峰二顶组成,东侧一顶叫松桧峰,西侧一顶叫落雁峰,也有说南峰由三顶组成,把落雁峰之西的孝子峰也算在其内。这样一来,落雁峰最高居中,松桧峰居东,孝子峰居西,整体象一把圈椅,三个峰顶恰似一尊面北而坐的巨人。明朝袁宏道在他的《华山记》一书中记述南峰形象说:“如人危坐而引双膝。”

  落雁峰名称的来由,传说是因为回归大雁常在这里落下歇息。峰顶最高处就是华山极顶,登山人都以能攀上绝顶而引以为豪。历代的文人们往往在这里豪情大发,赋诗挥毫,不一而足,因此留给后世诗文记述颇多。峰顶摩崖题刻更是琳琅满目,俯拾皆是。冯贽在他的《云仙杂记》中记述唐诗人李白登上南峰感叹说:“此山最高,呼吸之气想通帝座矣,恨不携谢眺惊人句来搔首问青天耳”。宋代名相寇准写下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的脍炙人口的诗句。落雁峰周围还有许多景观,最高处有仰天池、黑龙潭,西南悬崖上有安育真人龛、迎客松等。

  松桧峰稍低于落雁峰,而面积大于落雁峰。峰顶乔松巨桧参天蔽日,因而叫松桧峰。华阴名儒王宏撰称松桧峰是南峰之主。峰上建有白帝祠,又名金天宫,是华山神金天少昊的主庙。因庙内主殿屋顶覆以铁瓦,也有称其铁瓦殿的。松桧峰周围许多景观,主要有八卦池、南天门、朝元洞、长空栈道、全真岩、避诏岩、鹰翅石、杨公亭等。

  北峰为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北得名。北峰四面悬绝,上冠景云,下通地脉,巍然独秀,有若云台,因此又名云台峰。唐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诗曾写到:“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峰北临白云峰,东近量掌山,上通东西南三峰,下接沟幢峡危道,峰头是由几组巨石拼接,浑然天成。绝顶处有平台,原建有倚云亭,现留有遗址,是南望华山三峰和苍龙岭的好地方。峰腰树木葱郁,秀气充盈,是攀登华山绝顶途中理想的休息场所,1996年开通的登山缆车上站,即在峰之东壁。

  峰上景观颇多,有影响的如真武殿、焦公石室、长春石室、玉女窗、仙油贡、神土崖、倚云亭、老君挂犁处、铁牛台、白云仙境石牌坊等,且各景点均伴有美丽的神话传说。

  长春石室是唐贞观年间道士杜怀谦隐居之处。传说杜怀谦苦心修炼断谷绝粒,喜好吹奏长笛,经常叫徒弟买回很多竹笛,吹奏完一曲,就把笛投于崖下,投完后再买,往而复始,从未间断。因他能栖息崖洞中累月不起,便自号长春先生。

  真武殿为供奉镇守九州的北方之神真武大帝而筑。焦公石室、仙油贡、神土崖皆因焦道广的传说得名。相传北周武帝时,道士焦旷,字道广,独居云台峰,餐霞饮露,绝粒避谷,身边常有三青鸟,向他未来之事。武帝宇文邕闻知他的大名,便亲临山庭问道,并下令在焦公石室前建宫供他居住。筑宫时,峰上无土,缺乏灯油,焦道广默祷,便有土自崖下涌出,源源不绝。油缸里的油也隔夜自满,用之不竭。后来人们就把涌土的地方叫神土崖,把放油缸的地方叫仙油贡。

  中峰2037.8米,居东、西、南三峰中央,是依附在东峰西侧的一座小峰,古时曾把它算作东峰的一部分,今人将它列为华山主峰之一。峰上林木葱茏,环境清幽,奇花异草多不知名,游人穿行其中,香浥禁袖。峰头有道舍名玉女祠,传说是春秋时秦穆公女弄玉的修身之地,因此峰又被称为玉女峰。

  史志记述,秦穆公女弄玉姿容绝世,通晓音律,一夜在梦中与华山隐士萧史笙箫和鸣,互为知音,后结为夫妻,由于厌倦宫廷生活,双方乘龙跨凤来到华山。中峰多数景观都与萧史弄玉的故事有关。如明星玉女崖、玉女洞、玉女石马、玉女洗头盘等。玉女祠建在峰头,传说当年秦穆公追寻女儿来到华山,一无所获,绝望只好建祠纪念。祠内原供有玉女石尊一尊,另有龙床及凤冠霞帔等物,后全毁于天灾人祸。今祠为后人重建,玉女塑像为1983年重塑,其姿容端庄清丽,古朴严谨。

  峰上还有石龟蹑、无根树、舍身树等景观,与其相关的传闻都妙趣横生,从不同角度丰富了中峰的内涵,增添了中峰的神奇与美丽。

  “华山三大险”位于从玉泉院出发到北峰的登山通道上。分别是千尺幢、百尺峡和老君犁沟。千尺幢有石梯370余阶,盘旋于悬崖峭壁之上,游人需手握铁索,手足并用,沿陡峭的山路攀登,千尺悬崖令人望而生畏。其间,崖壁陡峭,头顶只见一线天光,惊险绝伦。出口名曰“天井”,为“太华咽喉”。若用铁板盖上,则上下无路可走。出千尺幢不远是百尺峡,这里是登山第二道险关。两壁高耸,中间夹有一块从天而降的巨石,上刻“惊心石”三个大字,游人要从石下小路穿过,确实惊心动魄。此后还有仙人桥、俯渭崖、黑虎岭等小险处,就到了登山第三道险关老君犁沟,这是夹在陡峭石壁之间的一条沟状险道,深不可测,有石阶570有余。传说太上老君见此处无路可通,就牵来青牛一夜间犁成这条山沟。

  回心石之上,便是华山第一险境“千尺幢”。这里,山幢壁直立,其间仅容二人上下穿行。两边铁链垂直下垂,状如刀刻锯截。坡度为70°。从上到下共有370多个台阶,皆不满足宽。登时上视,一线天开,形如青蛙在跳,又如粘壁之鼯。下比上时更险,如临深井,心惊目眩。故而常有人下来时倒退而行,从胯下窥视路面。“千尺幢”顶端,有仅容一人的石洞,因为当人们爬上最后一个石级时,便从洞中钻出,故而此洞名叫“天井”。“天井”上有一平台,台上刻写的“太华咽喉”,形象的说明了这里的路形。台上的“百尺峡”为咽喉上段,峡下的平台,形如突出的喉头。“天井”以下的千尺幢,为咽喉下部。此处整个路形如人的咽喉食管,既窄又突且长。“天井”口为“太华咽喉”中段,若从此堵住,上下就会绝路。国民党残匪韩子佩曾在“天井”口加一块铁盖,企图固守华山,人民解放军八勇士却飞越天险,消灭了据守在这里的一个班的兵力,为增援部队打开了通道。

  “千尺幢”通天道的打开是在汉代。原来的登山路不在这里,而在华山东侧的黄甫峪。

  秦昭王令工施钩登华山就是从那里走的。在东峰博台下还留有两处石刻。据《七修类编》载,莲峰之路本无路可通,因有人从北斗坪望见猿猴上下于崖隙间,探奇者循猴径而登,才发现了此条登山路。“此载虽无年可考,但却有“站北斗,望华岳”的记述。自汉武帝从黄甫峪迁西岳庙至官道北今西岳庙址,人们便开始从华山峪道入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千尺幢”和“百尺峡”处,既没有铁链,也没有石阶,人们只能“穴空迂回,倾曲而上。”

  从唐代李白写的《黄神谷晏临汝裴昆陵十四明府序》上看出,他是从黄神谷旧路登华山的。杜甫诗中对“千尺幢”也只是简单的提到过:“车厢入谷无归路,箭括通天有一门。”说明此时两条路皆可通行。到了明代,描写“千尺幢”的诗、记等就极多。阎尔梅在《箭括》千尺幢诗中写道:“险光一线开,窄峡夹青天。蹑登先妨膝,扳崖侧用肩。木梯撞外补,铁绳井中悬。怪石横如窦,阴风直上穿。”杨嗣昌也曾这样记述过“千尺幢”:“形如槽枥,持金绳、探石窦以上。”“金绳”即是指铁链,“窦”是指石窝、脚窝。说明,在明时千尺幢已经安装铁链,凿有石窝了。解放后游人逐年增多,每年阴历三四月是朝山的旺季,这里经常发生“绣幢”事件。这里的道路曾作过两次大的修整。后在千尺幢、百尺峡处,又各开辟了一条复道,分别为上行道和下行道。

  “幢去峡复来,天险不可瞬。虽云百尺峡,一尺一千仞。”过千尺幢向北折即到“百尺峡”,它是登华山的第二个险境。“百尺峡”也叫“百丈崖”,仍是一处危石耸峙,直插云表,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方。峡的两壁欲合,却被飞来的两颗石块从中撑开,人从石头下钻过,胆战心惊,生怕石块从两壁间掉下来,这就是“惊心石”。通过此石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再回头看原来此处卡着的两块石头,是上大下小故能安然无恙,所以这颗石头也被称之为“平心石”。故韩愈诗中有“俄然神功就,杀气见棱角”的描写。

  从群仙观上行,便是“老君犁沟”。这里原来没有路,是老子李耳驾青牛用铁犁开的,形如耕地时留下的犁沟,故被称为“老君犁沟”。其实,那是山水长期冲蚀而形成的。

  当初,人们上下华山便是从犁沟两旁的石窝爬行的,人们还可看到犁沟两旁的石窝。当地流传说:“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慢慢爬。”可“老君犁沟”同千尺幢、百尺峡一样,是登华山的必经险道之一。已在犁沟的右上方,凿成271个石级,两旁铁链下垂,行走较为安全。

  老君犁沟”原为“老君离垢”。用道教的话说,这就是离开尘垢到达仙境的意思。传说道教祖师李耳曾到过这里,所以是“老君离开尘世的地方。”因“离垢”同“犁沟”同音,加之此地又似犁沟,再加上华山又有卧牛石、岳庙青牛树以及北峰老君挂犁处的传说,所以人们便认为这里是“老君犁沟”无异了。

  在犁沟上端的石崖上,既有“老君犁沟”又有“离垢”石刻。这是因为郭雄藩看到有人误把“离垢”当“犁沟”之后,为恢复原名的真实性,于是又题写了“离垢”二字。其实,是先有“离垢”后有“犁沟”的。王履写的《始入华山至西峰记》中写道:于明洪武十六年即1383年秋游华山,当他行到此时“问仆,仆曰:老君离垢也。”这说明到此时为止还叫离垢。在明代后期的一些记载中,才出现“犁沟”的字样。

  在南天门外,是华山著名险道之首。栈道路分三段,出南天门石坊至朝元洞西,路依崖凿出,长20米,宽二尺许,是为上段,折而下,崖隙横贯铁棍,形如凌空悬梯,游人须挽索逐级而下,称之“鸡下架”,是为中段,西折为下段,筑路者在峭壁上凿出石孔,楔进石桩,石桩之间架木椽三根,游人至此,面壁贴腹,脚踏木椽横向移动前行。长空栈道是华山险道中险中之险。古往今来,历险探胜者络绎不绝,其中不乏文士名流,多有记述传世。明代“后七子”之一的李攀龙《太华山记》记述:“出南天门向西就是栈道,栈虽有铜柱铁索拦护,然阔不盈尺。行二十余丈方至尽头。下折为井,高约三丈,旁出复为栈。

  登上华山北峰,再向南折,经擦耳崖,过上天梯,便有一长岭呈现眼前。它莽莽苍苍,笔直插天,好像苍龙腾空,所以被称为“苍龙岭”。此岭上的台阶只有2尺多宽,两旁万丈深壑,势陡如刀削斧劈。岭脊上下高差约500米,坡度在45度以上。在这里遥望青松白云,耳听风声大作,令人心惊目眩。游人到此,莫不惊叹。

  苍龙岭原来虽有修凿,但仍很危险。解放后,将原岭龙脊凿平加设栏杆,1985年又下凿尺许,才将岭道拓宽。1997年为解决因游人多而发生堵塞现象,华山管理局又在苍龙岭东边加修了一条复道,旅游旺季时两条路一上一下,确保安全。

  “自古华山一条路”就是当地人所说的“华山峪”登山道,包括了自古以来华山唯一登山道上的沿途各景点,连起来就是通常所说的“自古华山一条路”。登华山最大的乐趣即为登山本身,一边克服种种山路的艰险,一边移步换景观赏沿途风光,所以这条经典的登山路线至今仍然是登华山的最佳选择。从山下至山上的登山路线为:玉泉院——五里关——莎萝坪——毛女洞——青柯坪——回心石——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北峰——擦耳崖——苍龙岭——五云峰——金锁关。到达金锁关后,才可上中峰游览,并以环线游览东、西、南三峰。

  直到上世纪40年代末黄甫峪的“智取华山路”凿通之后,华山才有了第二条登山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从古至今都大名鼎鼎的登华山唯一“一条路”。

  在南峰绝顶,因站在池畔,仰望青天若在咫尺而得名。池为岩石上一天然石凹,呈不规则形,深约1米,水面约2平方米。池水清澈澄泓,涝不盈溢,旱不耗竭,游人常叹奇异。相传老子常汲此水炼制金丹,又称太上池,太乙池。站池畔远眺,三公山、三凤山近在咫尺,蓝天白云如悬头顶,诗人李白来到这里不由仰天惊叹:“此处最高,呼吸之气可通帝座,恨不携谢眺惊人句来搔首问青天耳!”

  在仰天池南崖下,潭深尺余,面积一百平方米,常年积水,大旱不涸,而且水色多有变化。史志记载,天旱时,百姓常来此祈雨,多获灵验。因此,宋微宗崇宁二年(1102),朝廷封潭为显润侯。《说铃》一书记载,潭中有黑龙居住,龙在则水黑,龙去则水清,当地人称为华山的顶门水。乾隆四十二年九月,陕西大旱,庄稼种不下去,陕西巡抚毕沅便登山到南峰金天宫和黑龙潭祈雨,果获甘霖,旱象解除。乾隆皇帝赐字“岳莲灵澍”,立石刻碑,四字镶以纯金,置西岳庙御书房内,为陕西最大的卧碑。

  在老君犁沟下方北侧的石崖上,游人足蹬石窝手揽铁索攀上石顶,过独木桥才能到达洞口,见洞中有黑色釉瓮一口,且瓮中还套有一瓮,两瓮一体,无从分开。人称瓮里瓮。游人多奇异其洞口小,瓮体大,如何将瓮装入洞内,因此成为华山十大谜之一。民间传有说:“洞里有个瓮,瓮里有个洞,洞里的瓮里有个瓮里洞,瓮里的洞里有个洞里瓮,不知道是先有洞还是先有瓮。”小中寓大,大中寓小,奇趣横生。

  是华山著名的人文景观,属华山三大谜之一,为松桧峰顶向南悬空倾伸出的一面巨大岩石,出长空栈道可到达岩下,岩腹间有贺老石室,是元代初年全真派道士贺志真开辟的修身之地。岩高数十丈,上书“全真岩”三字,每字大约七八尺高,并涂以红色。镌刻于此,上不可上,下不可下,难道刻字的人是站在空中所为吗?多么神奇的壮举。

  即五岳真形图碑。尽管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立于华山峪口,由邓霖题记的五岳真形图碑,每幅图下刻有其地理位置及传说,并已载明:“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七月七日夜,西王母亲降,见王母巾器中有书卷,紫锦囊盛之,即是斯图。太初(前104—前101)中,李克称冯翊人,三百岁荷果荜留,负五岳图,帝封为负图先生。此图如人,出入做客,过江渡海,或入山谷,又恐宿于凶房,若此图随身,一切邪魔魑魅魍魉水怪等,尽隐迹逃遁矣。所居之处花香供养,处心扶侍,必降祯祥之佑,以感圣力护持。忆予总角时,获见此图,心窃感其异,然所见皆朱墨图写,恐不无传述之误。”但仍有人觉得碑刻如谜,因此得名。

  绕九天宫,履清心桥,南侧崖壁上镌有一大片文字,模糊不清,难以辨认,因此得名。来历有三种,一是记述赵匡胤与陈抟老祖赌棋输华山,道士们刻完后,觉得有损大宋天子的尊颜,便将刻字砸毁,使其变得模糊;二是记述“回心石”的由来,因风雨剥蚀造成模糊。三是丹经残文,丹经是道家炼丹的经文。三种说法相提并论,更加增加了模糊石刻的模糊程度。

  苍龙岭如一条横卧在两山之间的巨龙,在四周山色的映衬下,岭下平台酷似曲卷的龙尾,岭尽处是悬石,如同回首怒吼的龙口。在龙口“云海”石刻下,有四个圆,其中左侧竖排的两个只有圆周,而无圆心;但右侧两个既有圆周,又有圆心,为华山字谜之首,为“华山第一难题”。若细心悟之,象形文字中,圆表示“月”,圆中有点,示“日”。据此石刻谜底为“二月二”日。俗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在龙口云海下刻此字谜,寓意希望苍龙永远行云雨,真是恰如其分,匠心独有,精纱绝伦。

  “虫二”石刻位于西峰,意为风月无边。

  1. 门票有效期为2天。

  2. 门票含西岳庙景区、仙峪景区。

  西山门 24小时开放

  1. 身高1.2米以下(含1.2米)免票;身高1.2~1.5米(含1.5米)儿童,门票半价优惠。

  2. 65~69周岁老年人凭有效证件,门票半价优惠;70周岁以上(含70周岁)老年人凭有效证件免票。

  3. 全日制在校学生凭学生证,门票半价优惠。

  4. 残疾人、现役军人(含军校学员)、军队离退休干部凭有效证件免票。

  路线:瓦庙沟~北峰

  路线:华山游客中心~索道下站(瓦庙沟)

  第一,只要不是节假日,山上住宿太多,所以不用担心住宿问题,第二,山上住宿,有好几个地点,金锁关有住所,中锋有住宿,东峰有宾馆,西峰有道观,气象站招待所,西峰宾馆,第三如果是来看日出,劲量住东峰宾馆为好。

  TIPS : 旺季上去的基本订不到且价格高,请提前预定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庐山谣》中写道:“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尔后,他的话锋一转,接着吟出:“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的佳句。虽然他说的是“九道江流白浪汹涌如雪山”,但似乎也在暗示,再汹涌的江河也抵不上雪山的壮观。在《塞下曲》中,他甚至直抒过胸怀:“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只有白雪皑皑的雪山才能给人以梦幻般的遐想,进入晶莹透剔的童话世界。当我们完成了“三山五岳开道”后,必定要向李白那样,飞渡五月天山雪。

由于年龄和身体原因,我们无法莅临巍峨的青藏高原,但是,玉龙雪山、天山瑶池、贡嘎海螺、松潘黄龙、青海日月和甘肃扎尕那雪山等等,都成了我们雪山行的不二选择。而世界最高珠穆朗玛的飞越梦想,也因航拍而成了现实。

为了进一步弥补到不了青藏雪原的遗憾,尼泊尔眺望喜马拉雅和蓝天翱翔鱼尾峰,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喜悦;而瑞士阿尔卑斯少女峰的登顶,虽然借力了雪山齿轨火车,但仍然能够自豪地宣称,我们登上了欧洲之巅的雪峰。

玉龙雪山(主峰海拔5596米),云南丽江古城北。北半球最近赤道的雪山,全山13峰,恰似一排玉柱立地擎天,又如一条矫健的玉龙横卧山巅。主峰扇子陡是欧亚大陆纬度最低的现代冰川。1998年夏、2005年夏和2006年冬,我们曾三度登上了玉龙雪山的云杉坪和冰川公园。

李京《雪山歌》:丽江雪山天下绝,堆琼积玉几千叠。足盘厚地背擎天,衡华真成两丘垤。平生爱作子长游,览胜探奇不少休。安得乘风临绝顶,倒骑箕尾看神州。

海拔5596米的雪山主峰扇子陡,至今无人征服的处女峰。
老夫聊发少年狂,在4000米高程,于齐膝盖深的厚雪中,艰难地跋涉和喘息……

贡嘎海螺沟(最高海拔6750米,最低海拔2850米),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的贡嘎山雪峰脚下,以低海拔现代冰川著称于世。冰川沿纵向呈三级台阶,最后一级冰川舌伸入原始森林达6公里,形成冰川与森林共存的奇绝景观。2011年,我们强力忍着高反的发作,奋力攀登上贡嘎海螺沟。

贡嘎雪山(七律)作者 闲愁:久闻贡嘎雪山雄,万仞千崖叠嶂中。峻岭峨峨深积雪,黯云荡荡乱惊风。晴开日照熔金顶,雾敛烟寒掩碧穹。远望浮沉云出没,仙门疑似有神通。

海螺沟冰川又称一号冰川,全长14.7公里,是贡嘎山71条冰川中最长的一条。
大冰瀑布,宽500-1100米,高1080米,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高大、最壮观的冰川瀑布。

贡嘎雅家梗(海拔3830米),地处四川贡嘎山北部,自古以来就环绕着唐蕃古道与茶马古道的双重光环,有雅加情海和中国红石公园等独特景观,是生态观光、野外体验、科考探险、文化探秘的绝佳去处。2011年,我们在海螺沟与“情歌城”康定之间的景观走廊,登上了海拔3830米的雅家梗垭口山峰。

贡嘎山(七律) 佚名:剑立奇峰傲日光,横空西蜀号山王。人烟不入琼瑶境,尘土难侵冰雪肠。燕子神沟红万石,药池圣水沸千汤。风情自是康巴美,满目珠玑到旅囊。

红石是大自然赠送贡嘎山最珍稀的物种之一,感叹大自然的造化神奇。
高山海子雅加情海,相传六世达赖、藏族诗人仓央嘉措曾游历于此,写下了许多爱情诗篇。
这就是雅加埂海拔3830米的垭口,康定泸定两县的分界处。

黄龙雪山,位于四川阿坝州松潘县,与九寨沟毗邻。主要景区黄龙沟位于岷山主峰雪宝顶下,主要因佛门名刹黄龙寺而得名。黄龙沟中有3000余个彩池和钙化滩,随着周围景色变化和阳光照射角度变幻出五彩颜色,被誉为“人间瑶池”。2002年,在没有缆车的那年,我们借助氧气枕头,徒步登上了沟顶最高的黄龙古寺(海拔3558米)。

黄龙景区内,五彩池、迎宾池、争艳池、盆景池、娑萝映彩池、明镜倒影池等池子各具特色。
黄龙寺及寺后的雪山。深山藏古寺算得上是中国山水的一大特色,而把寺庙建在风光绝伦的雪山脚下可谓是天下独有。

扎尕那(海拔米),地处甘南迭部县益哇乡,山势奇峻,景色优美,犹如一座规模宏大的石头宫殿。扎尕那是奥地利探险家洛克心中的伊甸园,被藏族同胞视为梦幻天堂和人间香巴拉。2012年,我们攀登扎尕那山峰的时候,它尚处于未开发的原生态。但因为正值盛夏,扎尕那山顶只有云彩而看不到雪。

有人说:就算去遍西藏,如果不来扎尕那,那也是不完整的。这里的纯洁与出尘,在被商业化吞噬的今天,是个绝对的异类。

这里是迭部人认定的“香巴拉”,就是“香格里拉”(两者藏语同义),在藏文化传统中是指幽静、祥和,专门修习佛法的美妙国度。
《中国国家地理》评选非著名山峰《入榜评语》描述说:“扎尕那山,山势奇峻、景色优美,犹如一座规模宏大的石头宫殿”。
越来越接近山顶,神奇的光影愈加透射出和谐与宁静。洛克惊叹道:“如果不把这绝佳的地方拍摄下来,我会感到是一种罪恶”。
沿着蜿蜒的小路穿行在碧绿的青稞麦田,深深地呼吸略带麦香的清新气息。
拉桑寺并非像小说中香格里拉喇嘛寺那般精致,它只是一个极其普通的藏传佛教小寺庙,由村民集体供奉和供养。
这里似乎也有一种“终于来到世界的某个尽头和归宿的感觉”。
应该说,没有任何地方可以自称香格里拉,香格里拉只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

天山天池,新疆昌吉州阜康市境内。天山博格达主峰海拔5445米,终年积雪,冰川延绵。以天池为中心的自然风景区,云杉环绕,雪峰辉映,非常壮观。传说3000余年前,穆天子曾在天池畔与西王母欢筵,赢得“瑶池”美称。2007年,我们曾登上海拔1900米左右的天山天池。

[唐]岑参:天山有雪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交河城边飞鸟绝,轮台路上马蹄滑。暗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皮。

西山观松:天池四周是无边无际的松林,云杉林连峰续岭。
王母瑶池。李白诗云: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花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东小天池传说是“天上仙女的游泳池”,极似九寨沟的长海。
天山天池“八景”之一“悬泉飞瀑”,即“东小天池泻水瀑布”。
纪晓岚诗曰:乱山倒影碧沉沉,十里龙湫万丈深。一自沉牛答云雨,飞流不断到如今。
天池的东南面就是雄伟的博格达主峰(蒙古语“博格达”,意为灵山、圣山)。

日月山地处青海湟源县,山口海拔3520米,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相传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经过此山,公主失手把日月宝镜摔成两半,落在两个小山包上。东边的半块朝西,映着落日的余辉;西边的半块朝东,照着初升的月光,日月山也因此得名。1950年解放军修筑青藏公路时,也在这里树立了修路纪念碑。2009年,我们曾翻越日月口山前往青海西藏。

五律 越过日月山(李京新韵):神奇日月山,两侧两重天。农牧玄苍断,唐蕃古道连。为因公主嫁,是以庙亭宣。遍野经幡舞,八州共乐园。

日月山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叠合区,划分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

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86米),意为“大地之母”,位于中国与尼泊尔边境线,北部在中国西藏境内,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同时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2010年,我们从拉萨贡嘎机场转机赴尼泊尔,途中经过喜马拉雅山脉,透过飞机舱口,航拍到壮观的珠峰雪山。

尼泊尔纳加阔特,位于加德满都以东32公里,被称为“喜马拉雅雪山观景台”,海拔2099米。由于它正对着喜玛拉雅山脉20多座6000米以上的山峰,可以用肉眼看到10座世界最高山峰中的5座。

坐在酒店房间外的阳台望远。屋顶上悬挂的陶瓷风铃,不时发出细微的叮咚声。
从饭店阳台上,可以轻松地拍下全景照片,从最西边的道拉吉里峰,到东边的干城章嘉峰。
如果能见度高,或许能看到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但我不知道是哪一个雪峰。

尼泊尔境内,安纳普尔纳山脉绵亘起伏,高峰林立,单是海拔700米以上的雪峰就有7座。海拔6993米的鱼尾峰静悄悄地坐落在南缘。鱼尾峰并非最髙,但就整个喜马拉雅山系而言,它却是最俊秀的一座。

在尼迫尔的旅游圣地博卡拉,居住的宾馆阳台,我们抬头就可以看到鱼尾峰的身影。
博卡拉机场上可以更清晰地看到白雪皑皑的安纳普尔纳雪山。
在这里我们有机会坐上动力滑翔伞,去经历人生空前绝后的航拍奇遇。

少女峰(Jungfraujoch)属阿尔卑斯山脉的一部分,位于瑞士因特拉肯市正南,海拔4158米,高度差不多是珠穆朗玛峰的一半,是欧洲最高峰,被称为阿尔卑斯山的“皇后”。2018年,我们乘坐欧洲最高的雪山齿轨火车直达少女峰,经历了一次登顶“欧洲之巅”的旅程。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少女峰山区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冒着严寒走出观景台,风雪太大,仅能看到白茫茫一片。

泰山作为我国“五岳之首”

泰山山顶的旅馆也趁机涨价

(配图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开出¥1200一晚的天价

(配图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淡季也就几百块钱一晚

然而,即使山顶旅馆“坐地起价”

很多网友竟然也表示支持

首先,旺季景区游客多,

可以花¥1200在旅馆睡一晚

可以花¥20在餐馆趴一晚

其实是个很人性化的景区

是由挑山工一步一步往上挑的

所谓“旅馆太贵游客挤厕所过夜”

不过,说了这么久“旅馆”、“过夜”

来泰山为什么一定要过夜?

下面,小编就来告诉大家

虽然住宿条件不尽如人意

眺望东方海上升腾的太阳

不仅如此,包括日出在内

夕阳,总是带着一股萧索的气息

却带着有一种劫后余生的希望

看到黄河仿佛变成了金带

泰山的美景自然也是不少

它是泰山登山盘路中最险要的一段,

也是泰山的主要标志之一,

更是泰山最值得一走的景点。

由下仰视犹如天上宫阙,

看作阳间与阴间的分界线。

此处因长年流水的冲刷,

形成一条几米宽的大裂缝

变成有名的桃花峪一线天

这里是泰山奇石的重要产地

构造、地层等地质现象非常丰富

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

岱庙城堞高筑,庙貌巍峨,

是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祠宇

这里白云缭绕,金碧辉煌

内院正殿供奉碧霞元君铜像

就似悬在天上的一条街市

里面布满了宾馆、饭店、商铺

有很多珍贵至极的千年古树

(来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春这有山有住的地方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