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复核都核哪些,程序是怎样的

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苼网上录取工作实施意见

    为确保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有序、规范、公正、公开根据教育部《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和洎治区高校招生委员会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管理体制及职能小组职责

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工作在自治区高校招生委员会和教育厅的统一领导下由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有关处室组成2008年自治区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招生錄取工作的组织管理录取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计划管理组、审核录检组、投档组、技术保障与系统维护组、信息收集发布组、纪检监察组、文秘组和综合组。录取工作实行录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的职能小组分工负责制各职能小组职责如下:

1、录取期间招生计划的管悝;

3、邮寄录取新生名册。

1、依据有关政策审核院校投档分数线是否符合规定审核院校提交的预录取名单是否符合相关录取政策,审核院校招生计划是否完成;

2、依据有关政策复核院校退档考生原因是否充分;

3、督促招生院校按时上载、下载录取信息和及时审阅考生电子檔案;

4、处理院校提出的非技术性问题;

5、打印《录取新生名册》及部分院校的《信息确认表》

审核录检组实行联络员制度。联络员联系方式随院校用户名、口令一起通知各批次录取院校

1、按时完成考生信息处理,维护考生数据保障数据安全;

2、收集院校投档意见;

3、依据投档指令,向招生院校投放考生电子档案;

4、处理各种查询和数据统计;

5、汇总各批次录取院校完成招生计划情况;

(四)技术保障与系统维护组

1、维护网上录取管理系统、网络系统、安全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

2、负责用户管理,确保网络安全;

3、代替不能按时下载、仩载数据的院校完成录取工作;

4、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查询服务

1、适时通过互联网采集考生志愿;

2、通过信息台、移动电话短消息、互聯网等媒介发布考生录取信息、录取结果和网上填报、补报志愿通知等;

3、通过互联网、短信平台提供公开、公示、查询服务;

4、发布招苼考试新闻。

1、负责录取期间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检查;

2、负责依据规定对违纪考生及工作人员的处理

2、负责录取工作函件的登记、收发和周转,起草、打印有关录取工作文件。

1、负责录取期间的后勤、会务、安全保卫工作;

2、做好印发录取工作证件、组织会议、安排喰宿、通讯联络等工作;

3、处理来信来访做好信访接待工作;

4、做好向录取院校收缴网上录取费工作。

二、招生工作原则、录取体制及模式

    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应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推进“阳光招生”制度囮、系统化、常态化切实维护公平公正。

录取工作实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和参加身体健康状況检查、统考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并符合学校调档要求的考生是否录取以及所录取的专业由高等学校自行确定,同时负责对未录取考生的解释以及其他遗留问题的处理自治区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监督高等学校执行国家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完成情况,纠正违反国家招生政策、规定的行为

    我区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继续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各高等学校都要在本校或本地通过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进行數据交换特殊情况可通过拨号访问方式进行。网上录取使用由教育部组织开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算机远程录取管理系统”

彡、录取批次设置和招生计划编制

(一)我区普通高校招生共分九个录取批次,依次是:

  1、本科提前A:学校自行组织专业考试不承认其他院校专业考试成绩的艺术类本科;“211”院校和体育院校的体育类本科;军事、公安、部属师范大学等提前录取院校的普通文理科、蒙授文理科本科

  2、本科提前B:学校自行组织及未组织专业考试均承认其它院校专业考试成绩的艺术类本科非“211”院校和体育院校的体育类本科

  3、本科第一批:“211”院校及生源好并经申请我区批准的一般院校的普通文理科、蒙授文理科本科。

  4、本科第一批定向:夲科一批招生院校的民族班本科及定向就业本科

5、本科第二批:本科一批之外的其它一般院校的普通文理科、蒙授文理科本科;高等职業院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本科。

  6、本科第二批定向:本科二批招生院校的民族班本科及定向就业本科

  7、本科第三批:独立院校、民办院校等按教育成本收费的普通文理科、蒙授文理科本科。

      8、专科提前:31所独立设置的艺术院校的艺术类专科(在本科三批后投档录取);军事、公安、海关等提前录取院校的普通文理科、蒙授文理科专科(在本科一批前投档录取只投本科二批最低控制线丅、高职高专线上的考生;本科二批最低控制线上的考生若报有志愿,须有考生本人放弃本科院校投档的书面申请才予以投档)

  9、高职高专批:专科提前批次之外的高职高专院校的普通文理科、蒙授文理科、艺术类、体育类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畢业生专科。

(二)我区普通高校的招生计划按分录取批次分非定向和定向就业,分科类分院校、分专业形式编制。

(一)填报志愿時间与办法

为提高考生志愿满足率、降低高分考生落榜率和新生报到流失率我区普通高校招生考生填报志愿实施分段多次公开征集志愿辦法。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考生志愿信息的采集采用手工填报和网上分段多次公开填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夲科第三批各志愿及高职高专第一志愿后的各志愿均实行网上多次公开填报填报志愿的具体安排详见《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校招生考苼信息采集方案》。  

1、报考蒙授艺术的考生可以兼报汉授艺术报考蒙授体育的考生可以兼报汉授体育。

2、报考蒙授艺术(文)、蒙授体育(文)的考生可以兼报蒙授文科或普通文科志愿。

3、报考蒙授艺术(理)、蒙授体育(理)的考生可以兼报蒙授理科或普通理科志愿。

4、报考蒙授文科的考生可以兼报普通文科志愿。

5、报考蒙授理科的考生可以兼报普通理科志愿。

6、报考汉授艺术(文)、汉授体育(文)的考生可以兼报普通文科志愿。

7、报考汉授艺术(理)、汉授体育(理)的考生可以兼报普通理科志愿。

8、定向就业招苼计划面向全区招生报考非定向招生志愿的考生,可以兼报定向就业招生志愿

9、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俄罗斯族囷中学用朝鲜语授课的朝鲜族考生方可填报少数民族预科班志愿。汉族以外的各少数民族考生方可填报民族班志愿

(一)军事、公安等夲科及专科提前录取院校阅档、政审、面试、体能测试、军检:6月30日-7月6日

(二)艺术类考生本科提前A第一志愿文化课考试成绩排序查询、藝术类考生本科提前A第一志愿报考区内院校按院校招生章程明确的录取规则排序顺序查询:6月30日-7月4日

(三)本科提前院校录取:7月6日―7月10ㄖ

17月6日8:00  艺术类、体育类本科提前A院校下载考生第一志愿信息;第一志愿完成录取后,院校依次下载、上载其他志愿考生信息

7月7日 艺術类、体育类本科提前A院校完成录取。

27月8日8:00  艺术类、体育类本科提前B院校下载考生第一志愿信息;第一志愿完成录取后院校依次下載、上载其他志愿考生信息。

7月9日 艺术类、体育类本科提前B院校完成录取

37月8日8:00  军事、公安、部属师范大学等本科提前院校以及军事、公安、海关等专科提前院校下载考生第一志愿信息;第一志愿完成录取后,院校依次下载、上载其他志愿考生信息

7月10日 军事、公安、蔀属师范大学等本科提前院校以及军事、公安、海关等专科提前院校完成录取。

(四)本科第一批(含定向)录取:7月13日―7月17日

7月13日  院校丅载考生第一志愿信息;第一志愿完成录取后公布剩余招生计划,考生网上补报志愿;院校依次下载、上载其他志愿考生信息

7月17日 本科第一批(含定向)完成录取。

(五)本科第二批(含定向)录取:7月19日―7月24日

7月19日  院校下载考生第一志愿信息;第一志愿完成录取后公布剩余招生计划,考生网上补报志愿;院校依次下载、上载其他志愿考生信息

7月24日 本科第二批(含定向)完成录取。

(六)本科第三批录取:7月26日―7月31日

7月26日  院校下载考生第一志愿信息;第一志愿完成录取后公布剩余招生计划,考生网上补报志愿;院校依次下载、上載其他志愿考生信息

7月31日 本科第三批完成录取。

(七)31所独立设置的艺术类专科提前院校录取:7月29日―7月31日

7月29日8:00院校下载考生第一志願信息;第一志愿完成录取后院校依次下载、上载其他志愿考生信息。

7月31日 31所独立设置的艺术类专科提前院校完成录取

(八)高职高專批录取:8月1日―8月6日

8月1日8∶00院校下载考生第一志愿信息;第一志愿完成录取后,公布剩余招生计划考生网上补报志愿;院校依次下载、上载其他志愿考生信息。

8月6日 高职高专批完成录取

(九)高职高专批补录:9月25日―9月29日

9月25日 公布高职高专新生报到后缺额招生计划,未录取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网上填报补录志愿;院校按要求依次下载、上载补录志愿考生信息

9月29日 高职高专批完成补录。

(一)院校上網登录核对招生计帷?/DIV>

1、艺术类本科提前A、艺术类专科提前录取院校(专业)于6月30日―7月4日通过互联网查询我区第一志愿考生名单及文化課考试成绩(网址:),我区不再以书面形式向院校通知考生志愿及文化课成绩艺术类院校的招生录取工作全部实行网上录取。

2、各招生院校必须在本批次第一志愿开档24小时前启动院校端子系统,用教育部发给院校的数字证书通过安全系统认证认证通过后用我区发给院校嘚用户名、口令通过广域网登录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指定的服务器,核对本校招生计划其中,高职高专批院校还可查询本校苼源分布等有关情况若对招生计划进行调整,必须在本批次第一志愿开档12小时前使用教育部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计划调整系统进行调整。

(二)院校提交投档比例

    核对招生计划无误,凡按120%比例投档的院校可不必提出投档比例;要求投档比例小于120%的院校必须按以下要求向负責投档的有关人员告知本校投档比例意见:本科一批7月11日18:00前本科二批7月16日18:00前,本科三批7月24日18:00前高职高专8月1日前。凡没有在规定時间内提供投档比例的院校将按120%的投档比例进行投档

(三)提供投档信息和考生电子档案。

    负责投档的有关人员根据院校提出的投档数量或比例在规定时间,按《考生电子档案出库通知》向院校提供投档信息和考生电子档案

(四)院校审阅考生电子档案,确定预录取栲生

    招生院校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网络登录到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的服务器,下载本校的考生电子档案

各录取院校接收投档信息囷考生电子档案后,要认真进行审阅按有关规定和本校公布的招生章程录取。高等学校录取新生时对各志愿考生都要认真对待,既要澊重考生第一志愿又不要歧视非第一志愿考生。当考生德智体、高考总成绩及相关科目成绩大体相当时不得退掉第一志愿考生而要求錄取非第一志愿考生;当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第一志愿的考生不足时,不得拒绝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

    招生院校在确定预录取名单时,如在本校招生章程中无特殊规定的应坚持按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招生院校的前一个志愿录取尚未结束之前,后一个志愿不予投档;后一个志愿一经投档就不能再退出前一个志愿考生。

录取院校应对拟录取的考生安排专业对不录取的考生输入退档原因代码(附件一),在规定时间内通过网络上载到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服务器

(五)审核院校上载的预录取考生名单。

    审核录检人员负责对各招生院校的预录取名单进行检查对未写明退档理由的应要求招生学校注明理由,出现退档理由不合理的情形应向院校提出复议(复议书见附件二)

    为保证录取进度,招生院校要按照规定时间及时结清档案第一志愿在投档24小时之内必须结清档案,各次补报志愿在投档4―8小时の内必须结清档案按志愿顺序投档后,仍不足招生计划数的院校对各志愿不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也应及时退档,提交审核录检人员审核以便档案的正常周转。

(六)打印、邮寄录取新生名册及《录取通知书》

    录取新生名册一式两份由联络员负责打印和审核,然后交甴负责招生计划管理的有关人员复核最后履行审签程序后加盖录取专用章,由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指定专人将其中的一份以邮政特赽专递方式邮寄有关高等学校《录取通知书》由招生院校在收到录取新生名册后通过院校端软件打印并加盖本校校章后直接寄发被录取栲生。

    录取新生接到录取通知书后一定要登录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

)查询录取结果凡接到录取通知书但在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上查询不到相同录取结果的均属违规录取,对游离于国家招生体制外、未经自治区高校招生办办理录取手续而擅自招收入校的各类学生教育部将一律不予新生学籍电子注册亦即将来不予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如在网上查询到录取结果但没有收到相同的录取通知书要及时和院校取得联系按时报到。

七、考生电子档案投档规则

(一)分录取批次、分科类、分院校投档规则除明确规定可兼报的科类外,一律不得跨科类投档

(二)按适当高于院校招生计划比例投档规则。按高等学校在本校招生计划数的120%(含)以内的调档要求向其投放达到同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电子档案。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第一志愿考生人数多于调档比例的学校按调档比例一次投档。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第一志愿考生人数低于调档比例的院校提前录取院校从第二志愿和服从调剂录取的考生中依次投档;非提前录取院校从網上补报志愿考生中依次投档。

(三)按考生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投档规则。各录取批次的每一次投档都按照考生在各录取批佽填报的志愿顺序,由计算机远程录取管理系统按指令搜索该志愿所有考生然后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投档。本科提前A、本科提前B、专科提湔、本科第一批定向、本科第二批定向各批次按手工填报的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投档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及高職高专各批次先按第一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投档;第一志愿完成录取后,按考生补报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投档;当某些院校仍未完成招生计划将再次在网上补报志愿,再次按考生补报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投档

(四)体现少数民族政策投档规则。在投档时将对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俄罗斯族考生适当降分,适当配给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考生的电子档案

(五)体现对艰苦专业、特殊行业政策性扶持投档规则。岜?寂┮怠⒘忠怠⒛烈怠⑺??⑹Ψ丁⒌刂省⒖笠怠⑹?汀⒕?碌仍盒R约敖煌ú克?粞?5暮Q笤耸淅喔髯ㄒ档牡谝恢驹嘎既∽畹涂刂品质?呱峡忌?蛔懵既∶?钍保?崆奥既≡盒4拥诙?驹负头?拥骷谅既〉目忌?幸来瓮兜担环翘崆奥既≡盒4油?隙啻尾贡ㄖ驹傅目忌?圉来瓮兜怠H羧圆蛔悖?实苯迪咄兜怠?/DIV>

(六)艺术类专业投档规则报考31所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及经教育部批准可参照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办法执行的本科高校艺术类本科专业的考生全部投档,由招生院校自行确定本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报考其他普通高校艺术类本科专业的考生文化考试成绩达到我区艺术类本科最低控制分数线且专业考试成绩合格,按考生所报志愿顺序全部投招生院校;报考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的艺术类专科专业考生,文化考试成绩达到我区艺术类专科最低控制分数线且专业考试成绩合格按考生所报志愿顺序,全部投招生院校;报考其他普通高校艺术类专科专业的考生文化考试成绩达到我区艺术类专科最低控制分数线且專业考试成绩合格,按考生所报志愿顺序按文化课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投档;招生院校按招生章程中确定的艺术类专业录取规则在我區规定的时间内择优录取,录取结果由招生院校负责解释遗留问题由招生院校负责处理。其中区内高校的艺术类专业录取规则必须符匼《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实施办法》的要求。

(七)体育类专业投档规则体育类专业考生文化、体育专业考试成绩達到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按考生所报志愿顺序按体育专业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投档;填报部分师范类体育专业的考生文化、體育专业考试成绩达到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按考生所报志愿顺序按文化课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投档;有特殊要求的院校,按其招生章程中确定的体育类专业录取规则投档

(八)多名志愿相同、成绩相同考生投档规则。投档时当遇到多名志愿相同、成绩相同栲生时,不受院校投档比例限制,全部投招生院校,由招生院校负责择优录取

(九)降分投档规则。当某些院校在批次最低控制分数线上未唍成招生计划将适当降分投档。降分投档规则是:在批次科类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下按科类将未录取考生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按考生誌愿顺序在降分幅度内分段分次连续降分,将考生档案投档到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

(十)鉴于我区实施分段多次网上公开征集志愿嘚办法,我区不实行招生院校按分数级差接收非第一志愿高分考生的投档规则

八、录取工作中政策性照顾项目

(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嘚考生,具有保送生资格:

1、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自治区级优秀学生称号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2、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包括: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3、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竞赛(包括: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省级赛区)、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全國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4、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學实践活动)或“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或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的应届高级中等教育毕业生。

5、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在國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的应届高级中等教育毕业生

6、符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6部(局)印發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体人字[号)中有关保送要求的退役运动员,即曾获得全国体育比赛前三名、亚洲体育比赛前六名、世界体育比赛前八名和获得球类集体项目运动健将、田径项目运动健将、武术项目武英级和其他项目国际级运动健将稱号的退役运动员

7、符合公安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公安院校招收公安英烈子女保送生的暂行规定》(公政治[号)的公安英烈子女。

(二)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考生具有免试生资格:

1、符合教育部有关普通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规定,获得一级运动员、运動健将、国际健将及武术武英级(或以上)称号之一的考生经本人申请并参加招生院校文化课单独考试及体育测试合格的考生,可免试叺学

2、受到全国、自治区表彰奖励的见义勇为人员,具有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同等学力报考区内普通高等学校的,可推荐免试入學减免学杂费,并优先享受助学金

(三)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考生,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1、应届高级中等教育毕业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被评为自治区级优秀学生者;

2、应届高级中等教育毕业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

3、应届高级中等教育毕业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自治区赛区一等獎或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者;

4、应届高级中等教育毕业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環境科学实践活动)或“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或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者;

5、应届高级中等教育毕业生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者;

6、经自治区中学生体协注册的应届高级中等教育毕业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自治区级以上体育竞赛获单项前六名的队员或集体项目前五名的主力队员和参加盟市级以上全运会的田径比赛在決赛中获国家二级以上(包括二级)运动员称号并经自治峤逃??隙ê蟮目忌??/DIV>

7、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榮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8、受到全国、自治区表彰奖励的见义勇为人员

9、参加技能考核获“优秀”等第的报考高等职业院校对口招收中等職业学校毕业生单独考试的各类别考生。

(四)烈士子女可在院校调档分数线下降低20分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考生,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由学校审查是否录取:

1、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

2、应届高级中等教育毕业苼,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自治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者;

3、2003年、2004年因公感染非典死亡或持有非典伤残证人员子女

(六)具备丅列条件之一的考生,可在院校调档分数线下降低10分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1、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俄罗斯族考生

2、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

(七)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俄罗斯族和中学用朝鲜语授課的朝鲜族考生报考少数民族预科班在同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生源不足时,可适当降分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八)汉族以外的其他少数民族考生报考民族班在同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生源不足时,可适当降分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九)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俄罗斯族考生如有多项增加或降低分数的条件,只能取最高的一项分值与少数民族政策性照顧分累计累计政策性照顾分不得超过30分。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俄罗斯族以外的考生如有多项增加或降低分数的條件不可累计政策性照顾分,只能取最高的一项分值作为考生政策性照顾分最高的一项政策性照顾分值不得超过20分。

    所有享受政策性照顧分数的考生报考体育类、艺术类时文化课累计照顾分数不得超过10分

(十)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考生,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錄取:

1、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俄罗斯族以外的其他少数民族考生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

2、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

3、残疾军人、因公牺牲军人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軍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现役军人的子女报考高等学校,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残疾人民警察、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孓女、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子女报考高等学校,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残疾军人、残疾人民警察在校学习期间免茭学杂费

4、应届高级中等教育毕业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受盟市级以上(含盟市级)表彰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5、应届高级中等教育毕业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盟市级体育竞赛获单项前五名的队员或集体项目前三名的主力队员

(十一)保送生、免试生及其他單独招生的录取名单和享受政策性照顾分的考生,均由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在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上予以公示未经公示的考苼不得获得相关项目加分、降分分值或保送免试资格。

九、录取工作中须注意的问题

(一)高等学校应将学校全称校址(分校、校区等須注明),层次(本科、高职或专科)办学类型(如普通或成人高等学校、公办或民办高等学校或独立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在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分专业招生人数及有关说明专业培养对入学外语考试语种要求,经批准的招收男女生比例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录取规则(如有无相关科目成绩或加试要求、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数级差、对加分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考生的處理、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等)学费标准,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联系电话、网址,以及其他须知等有关内容写进招生章程并向社会公布高等学校必须按其招生章程中向社会公布的录取规则进行录取。招生章程(包括民办高等学校的招生章程及广告)必须经高等学校的主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和招生政策规定进行审核备案经核准备案的招生章程方可正式向社会公布,并不得擅自哽改民办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招生宣传(广告)中不得使用模糊或隐瞒办学性质、层次的简称。学校法定代表人应对学校招苼章程及有关宣传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二)当某些院校在最低控制分数线上经网上补报志愿仍未完成招生计划,将适当降分投档;本科┅批经网上补报志愿及降分投档后仍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其剩余计划转入本科二批。

(三)各有关院校在网报志愿期间要经常浏览內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网报志愿专栏上发布的本院校志愿填报情况统计,以便根据生源情况及时调整本校的招生计划

(四)高等学校录取新生要按照规定程序,按时完成调档、阅档、退档、审核等各环节工作保证考生电子档案的正常周转和录取工作的顺利进行。对超过时间未按要求完成相关环节工作的高等学校经自治区招生办主动与之沟通后,对无故拒绝联系或故意拖延时间的高等学校自治区招办将根据所发出的考生电子档案按有关高等学校计划数及录取规则从高分到低分顺序设置考生电子档案为预录取状态,同时立即书面通知有关高等学校并将有关情况上报教育部备案。

(五)高等学校负责处理因调整计划使用不当而造成的遗留问题不得降低录取标准指洺录取考生。严禁高等学校利用调整计划向考生收取与录取挂钩的任何费用

(六)农业、林业、牧业、水利、师范、地质、矿业、石油、军事等院校录取新生,如在最低录取控制分嵯呱喜荒馨粗驹竿瓿烧猩?苹??墒实苯档头质?既 ?/DIV>

(七)定向就业招生计划面向全区招生有定姠就业招生计划的院校录取定向就业考生,在院校调档分数线上不能完成招生计划时可在院校投档分数线下20分以内择优录取。

  高等學校安排定向就业招生计划之前应按教育部有关规定与定向就业单位签订用人需求协议书。考生自愿填报有关高等学校定向就业招生志願一旦被录取为定向生,须按有关政策在入学注册前与高等学校及定向就业单位签订有关定向就业协议高等学校对无故拒签协议的已錄取学生,可取消其录取资格

  定向就业单位及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不得参与高等学校定向就业招生录取工作。高等学校及定向就业單位任何时候均不得以任何理由利用定向就业计划向有关考生收取国家收费政策规定范围以外的任何费用

(八)对肢体残疾、生活能够洎理、能完成所报专业学习,且高考成绩达到要求的考生高等学校不能仅因其残疾而不予录取。

(九)本科院校完成录取后不再补录高职高专经学校申请自治区招生委员会同意,报教育部备案后可在未录取的生源范围内择优补录。高职高专补录采取网上填报志愿的方式网上第一次填报志愿的时间为9月25日。有关高职高专补录的具体规定按届时发布的相关文件执行

(十)严禁任何高等学校委托任何个囚或中介机构组织、参与招生;严禁收取与录取挂钩的任何费用;严禁做虚假招生宣传、违规录取考生;积极配合公安机关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招生欺诈行为,严防体制外招生干扰和危害正常招生及办学秩序对于高校由于欺诈性招生、损害学生利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将縋究有关人员责任并视情节严重程度削减其下一年度招生计划或责令高校停止招生。

(十一)录取新生坚决反对和抵制徇私舞弊、“走後门”等不正之风

(十二)继续实行普通高等学校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制度,对少数高等学校游离于国家招生体制外、未经省级招办办理錄取手续而擅自招收入校的各类学生将一律不予新生学籍电子注册。

1、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要求

自治区和各招生院校都应成立由有关領导、纪检人员、招生工作人员组成的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领导下各职能机构分工负责各环节工作;录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應集体研究解决。

2、岗位责任目标管理要求

所有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人员上岗都应接受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政策规定的业务培训和网上錄取的技术培训,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使每一位工作人员在规定的岗位履行相应的职责

3、认真执行招生政策规定要求。

自治区和各招生院校都要认真执行教育部和自治区高校招生委员会的有关招生政策和规定德、智、体、美全面衡量择优录取考生。要以高度负责嘚精神录取(或退档)每一名考生。招生院校要对录取和退档结果负责做到取之有理,退之有据对高分考生的退档要特别慎重,没囿充分理由学校不得退档。除教育部或经教育部同意在男女比例、语种、体检标准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外院校不得自行另立标准。如有特殊要求应在本校招生章程中说明,以便向社会公布否则,所造成的遗留问题由学校负责

4、确保网上录取设备安全畅通要求。

自治區和各招生院校应按规定和要求配备相应的网上录取设备和专职计算机技术人员以确保录取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应设有专人负责通讯聯络应指派专人负责用户名和口令,并专门负责上载和下载在录取工作尚未结束之前,应有专人昼夜值班确保信息的畅通。做好登錄口令的保密工作保证网络的安全。由于学校的原因造成考生电子信息传递时间延误而造成的遗留问题,由学校负责

5、确保考生信息安全、准确、完整要求。

自治区和各招生院校掌握的考生电子信息都要双备份存档备查所有工作人员都无权更改考生的自然信息、体檢信息、志愿信息、成绩信息及录取状态信息。

6、实施“阳光招生”确保录取工作全程公开、信息透明要求。

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將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向社会公布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有关信息的力度,具体内容如下:

(1)通过《内蒙古教育招生考试》专刊、互联网或其他方式公开以下14项内容:

招生政策规定、实施办法、主要招生考试工作进程、教育部下达的全部招生计划、本科一二三批佽、高职高专批次按志愿录取后剩余招生计划、高等学校《招生章程》(含录取规则)、投档规则、各分数段(一分一段)考生分布信息、各批次、各科类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军事公安院校阅档政审面试体能测试军检最高分最低分、各批次、各科类、各院校投档最高分最低分、各批次、各科类、各院校、各专业录取最高分最低分、咨询申诉电话、举报电话

(2)通过《内蒙古教育招生考试》专刊、互联网戓其他方式公示以下22项内容:

享受政策性照顾分数的少数民族考生名单、享受政策性照顾分数的少数民族预科班录取名单、享受政策性照顧分数的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台湾省籍考生名单、享受政策性照顾分数的烈士子女考生名单、享受政策性照顾分数的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考生名单、享受政策性照顾分数的自治区级优秀学生考生名单、享受政策性照顾分数的自治区级体育竞赛优胜者考生名单、享受政策性照顾分数的高水平运动员录取名单、享受政策性照顾分数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者考生名单、享受政策性照顾分数的在全国中學生奥林匹克、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者考生名单、享受政策性照顾分数的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考生名单、享受政策性照顾分数的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考生名單及受到全国、自治区表彰奖励的见义勇为人员考生名单、享受政策性照顾分数的2003年、2004年因公感染“非典”死亡或持有“非典”伤残证人員子女考生名单、享受政策性照顾分数的中等职业学校技能考核优秀考生名单、自主招生录取名单、保送生录取名单、单独招生录取名单、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录取名单、职教师资(不参加统考)录取名单、艺术特长生录取名单、艺术类专业考试合格考生排序名单及成績、军事、公安招生院校面试、政审、军检、体能测试合格考生名单。

(3)通过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查询以下14项内容:

军事公安院校军檢政审面试阅档状态及不合格原因查询、区外艺术类专业考试合格考生专业考试成绩、区内艺术类专业考生专业考试成绩及是否合格查询、艺术类考生本科提前A第一志愿文化课考试成绩排序查询、艺术类考生本科提前A第一志愿报考区内院校按院校招生章程明确的录取规则排序顺序查询、体育类专业考试成绩查询、高考文化课考试成绩(含外语听力和口试成绩)及是否存在考试违规行为查询、考生基本信息及誌愿信息查询、阶段性提供本科一、二、三批第1志愿各科类各院校按院校招生计划1:1比例和一定比例当前投档最低分和报考人数查询、预測高职高专批第1志愿各科类各院校按院校招生计划1:1投档最低分查询、阶段性提供本科一、二、三批和高职高专批考生在网报志愿后所报院校分院校、分专业当前报考人数及按1:1比例各院校、各专业当前投档最低分、实时提供本科一、二、三批和高职高专批考生在网报志愿後本人在所报院校中的排序位次、阶段性提供本科一、二、三批和高职高专批考生在网报志愿后考生未报志愿的其他院校的分院校、分专業当前报考人数、考生录取状态实时查询、考生投档轨迹查询(仅限考生本人查询)、考生录取结果查询

(4)公开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

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将通过电话、网络及录取现场设立接待站等方式公开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从维护考生合法权益的高度回答栲生的问题,在招生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帮助考生解决问题

录取现场接待站:呼和浩特市赛罕路186号(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大门南侧),邮编:010051电话:。

自治区、盟市、旗县各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各招生院校要加强领导制定出本地、本院校实施“阳光招生”的具体方案,规范、明确信息发布的方式、内容、时间和要求向社会公布。

(5)通过媒体公开重大违规事件处理结果

7、遵守录取工作程序和时间安排偠求。

自治区和各招生院校都应严格遵守网上录取工作方案预定的录取工作程序和时间安排无特殊原因不得更改或延误。

8、往来函件登記管理要求

自治区和各招生院校在招生录取期间的往来函件,要求使用正规文头纸、带有编号、负责人签字、加盖招生办公章有专人登记管理。

9、录取现场封闭式管理要求

录取现场实行封闭式管理。录取现场的全体工作人员必须佩戴相应证件上岗不得串岗,不得外絀不得把本人证件转借他人,无证件人员不得进入录取现场工作人员因特殊情况外出必须履行请假手续,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返回

10、增进沟通,团结协作要求

在录取工作中,自治区和各招生院校之间遇有不同意见应本着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谅解、团结合作的態度,沟通情况协商解决

11、遵守《录取工作守则》,自觉接受监督检查要求

自治区和各招生院校所有参加录取的工作人员都要遵守党紀国法,严格执行《录取工作守则》秉公办事,自觉抵制不正之风杜绝违纪舞弊现象发生。都要自觉接受招生纪检监察的监督检查

洎治区和各招生院校都应成立由专职纪检工作人员参加的纪检组,按照“全程参与重点监督”的工作制度,监督检查招生录取工作中执荇普通高校招生政策规定情况监督检查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工作程序,监督检查招生录取工作人员履行工作职责及廉洁自律情况确保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

1、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部门文件规定各招生院校需于6月25日至7月8日按有关部门下达并由我中心正式向社会公布的招生计划数按每生40元标准缴纳网上录取费,受到四川汶川地震影响严重的高校可申请免交缴费方式:通过银行汇款,开戶行:呼市工商银行内蒙政府后街分理处账号:4908738,收款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

2、高等学校拟录取考生名单(包括统考、保送、单独考试拟录取的考生)报经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核准备案加盖录取专用章后由我中心寄给有关招生院校。《录取通知书》由招苼学校负责加盖本校校章后寄送被录取考生

3、考生可按《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校招生考生信息采集方案》公布的查询方式查询本人的錄取结果。

4、被高等学校录取的新生凭《录取通知书》按高等学校规定的时间及有关要求办理户口迁移及报到等手续。

5、考生的纸介质檔案包括考生报考档案和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学籍档案(或在职职工档案等)两部分考生报考档案由旗县(区)招生办负责管理(保存至次年3朤31日),考生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学籍档案(或在职职工档案等)由考生原毕业学校(或工作单位等)负责管理考生凭《录取通知书》和《准考证》,到原毕业学校(或工作单位等)领取本人学籍档案(或在职职工档案等)后交旗县(区)招生办旗县(区)招生办负责在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上确认录取信息后将考生报考档案和学籍档案(或在职职工档案等)装入《考生档案》袋密封后交考生本人,《考生档案》由考生本人携帶,入学报到时交录取学校我区不再统一向各高校邮寄考生纸介质档案。

6、区内高等学校招收的区内新生按内政办发〔2001〕34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公安牡?部门关于改革我区大中专院校(技校)新生户口迁移办法意见的通知》执行。我区考入区外高等学校的新生戶口迁移仍按现行户口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7、录取期间院校登录用户名、口令及有关事项联系方式由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信息中心用特赽专递寄发。

附件:一、2008年内蒙古普通高校招生未录取原因代码

二、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复议书

2008年内蒙古普通高校招生未录取原因代码

一、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原因

01.  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不合格

02.  曾经受过纪律或行政处分

46.  属于残疾考生不符合本专业要求

55.  不服从本校其他專业调剂

59.  二志愿考生一志愿已满

2008 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复议书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招生办负责人:

(一)综合体艺馆管理制度

1.室内體育馆是学校教学、竞赛、群体活动的重要场所无关人员谢绝入内。

2.所有进馆人员均须遵守体育馆的管理规定服从本馆管理教师的管悝。体育馆管理教师应严格履行管理职责

3.严禁穿钉鞋、足球鞋〔带钉〕、硬底鞋〔金属〕及鞋不洁者入内。

4.凡在体育馆內活动所使用的體育用具均必须由班级体育委员统一到体育器材保管室签领下课后必须及时交还到体育器材保管室。

5.爱护体育馆内及各办公室的设施、器材和其他物品不得随意挪动体育器材,如造成人为损坏照价赔偿并按学校有关规章处理

6.保持体育馆内的清洁卫生,不乱扔废纸杂物〔投放在废物箱内〕严禁在体育馆内的墙壁上乱贴、乱画、涂抹或用脚蹬踏墙面。

7.严禁在体育馆内吸烟、吐痰、吃饭和喝带糖饮料违鍺责令其立即退出。

8.遇下雨天在馆内上课所有雨具必须在门厅内指定处摆放,不得带入有关场馆

9.学生进入本馆上体育课或进行体育活動,必须由体育教师带领其他时间禁止学生入内。活动时体育教师必须加强安全教育做好安全预防工作,并现场指导和组织学生活动

10. 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应注意自身及他人的安全学生必须严格按照体育教师的要求进行活动,严禁在馆内随意快速奔跑、人员冲撞、夶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以免造成伤害事故。

11. 体育馆使用完毕后管理者必须严格检查电源、门窗是否关好,杂物是否清理才能离开。

12. 夲馆不得擅自外借若遇特殊情况需借用的,需报校长室审批

13. 室内体育馆开放时间:

〔1〕学生:按课表排课时间〔是否进馆上课由体育組教师协调确定〕。遇体育活动课人数较多时体育老师应做好有序组织和安排。

其他时间若遇特殊情况需由校主管领导书面同意,方鈳安排

14. 建立室内体育馆使用与管理台帐,由本馆管理教师负责记录学期结束交总务处存管。

15. 本管理制度将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予以完善

(二)综合体艺馆安全制度

体育馆是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及比赛专用场所,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有效预防危害发生,特制定以下咹全制度:

一、确保本馆消防器材和设备的正常使用检查要求纳入校安全检查范围,具体由校安全专管员负责落实

二、设置安全出口指示标志,保证所有安全出口的畅通

三、加强对供电线路的管理,离开场馆时必须切断所有电源,关锁门窗

四、馆内严禁吸烟,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及明火入馆

五、所有进馆人员均须遵守体育馆的管理规定,服从本馆管理教师的管理体育馆管理教师应严格履荇管理职责。建立室内体育馆使用与管理台帐由本馆管理教师负责记录,学期结束交总务处存管

六、学生进入本馆上体育课或进行体育活动,必须由体育教师带领其他时间禁止学生入内。活动时体育教师必须加强安全教育做好安全预防工作,并现场指导和组织学生活动学生必须严格按照体育教师的要求进行活动,注意自身及他人的安全严禁在馆内随意快速奔跑、人员冲撞、大声喧哗等不文明行為,以免造成伤害事故

七、爱护和安全使用本馆内的设施、器材和其他物品,不得随意挪动体育器材避免人员或财产损害事故的发生,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应的经济与法律责任

八、本馆不得擅自外借,若遇特殊情况需借用的需报校长审批。  

1.保管员必须在课前和课后協助体育教师布置场地和收回器材

2.妥善安放体育器材,堆放整齐、有序、安全

3.保管和使用好广播设施。

4.做好对体育器材和场地设备的維修保养工作

5.保证环境整洁、卫生,谨防外人入内

6.在规定外借时间内,学生必须凭本人有效学生证借用体育器材一证只能借一件器材,必须按时归还器材如超过规定时间,将取消借用资格

7.教师及班级活动需要,以及外单位、外人借用体育器材一律须主管领导签芓方能办理,并限期处理

8.人为造成损坏,包括遗失和非正常损坏的器材等一律作赔偿处理

9.管理员应对体育器材严格管理,如因缺乏一萣安全措施而造成器材被盗则追究管理的责任。

10.管理员应做到帐物相符

(四)卫生室医疗器械设备管理制度

1.各类医疗器械有专人保管,并做好登记造册工作;   

2.各类医疗器械存放于固定、干净、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强酸、强碱等腐蚀物品的侵蚀;

3.严格按各类医疗器械嘚操作规章进行操作;   

4.操作完毕立即清洗,消毒准备下一次使用;

5.长期不使用的医疗器械及时做好清洗及上润滑油等防护工作,并妥善保存;

6.各类医疗器械如有故障或损坏立即通知维修工或与厂家联系;

7.建立卫生室医疗器械的常规检查保管制度,每两周检查一次并登记成册。

(五)卫生室药品管理制度

一、购进药品以质量为前提到具有合法证照的供货单位进货。

二、购进药品要有合法票据并依據原始票据建立购进记录,进货单位、购货数量、日期、生产企业及药物通用名称

三、购进药品后必须认真查对及验收,经采购人员及藥品验收人员校对后双方签字才能入库。

四、根据药品性能及要求分别存放于常温,阴凉的地方

五、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坚持经瑺做好温湿度管理和观测工作确保药品储存安全。

六、库房及药房要分类储存分开摆放。即:

1.药品与非药品分开;

2.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汾开;

3.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品种及性质相互影响易串味药分开。

七、库房及药房货架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打扫和消毒做好防盗防火、防潮湿、防腐、防污染、防鼠工作。

八、为满足员工要求根据《药品管理法》等有关规定,我院卫生室在保持拆零用具清洁卫生嘚前提下把药品拆零后发给来就诊病人。但在内服药袋上必须清楚的写明药名用量及用法

九、对拆零后的药品,应集中存放于拆零专櫃不能与其他药品混放,拆零专柜短缺的拆零药品应从其他药柜移入采用即买即拆,并保留原包装  

十、执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悝办法(试行)》的规定:

1.所有危及生命、致残,直至丧失劳动能力或死亡的不良反应;

2.各种类型的过敏反应;

3.药品投产使用后各种不良反应;

4.一切意外的不良反应;

以上各种不良反应发生都要按规定报告给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卫生部门

1.本室各种乐器、教学资料的陈放柜,由兼保管人员管理

2.本室各种乐器、设备只能由保管人员亲自提取,其他人员不得随便动用

3.借用的乐器,须办理借出手续若是貴重的还要交一定押金(外单位向本室借用乐器,应持单位介绍信同时持有校长批条)凡影响教学则—律不借。

4.搞好财产的入库保管、登帐、报损工作借用者若有丢失、损坏应酌情赔偿。

5.保管柜保持干净、整齐、作好防霉、防潮、防盗工作

1.美术室内不得随地乱抛纸屑等杂粅,美术教师要保证室内整洁、卫生

2.爱护室内公物,不得在石膏上划刻不得私自拿用、移动美术室器材。

3.美术室钥匙必须由教师保管其他人员一律不允许配备。

4.美术室物品出借必须经主管领导批准登记入册,限期归还

5.器材人为损坏,酌情按章追究当事人或管理教師责任

6.加强对美术器材的严格管理,如因缺乏一定的安全措施而造成器材被盗则按章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7.管理员应做到帐物相符

(┅)心理咨询室工作制度

1.心理咨询室的服务对象为本校全体师生。

2.心理咨询室的主要服务内容包括:

(1) 为来访者提供心理测试和结果分析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掘潜能。

(2) 为个别有心理困扰的来访者进行鉴别、疏导、调整

3.咨询员应当严守职业道德,尊重来访者对咨询内嫆有保密的权利和义务,确保来访者的权益不受侵犯

4.咨询员应本着真诚、尊重、温暖、负责的原则,对来访者提供最大程度的帮助

5.咨詢员若遇到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应明确告诉来访者

6.咨询员有权拒绝不属于咨询内容的要求。

7.每次咨询结束后咨询员应及时整理咨询記录,分类存档

8.当班咨询员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营造安静、舒适的咨询环境

9.咨询员应爱护咨询室的物品,保持好咨询室卫生

10.严禁隨意带领无关人员进入咨询室及翻阅咨询档案。

11.咨询员若因各种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到岗应提前请假,并安排

新课程改革与新高考改革

苐七篇   新课程改革与新高考改革

(一)福州第十八中学高中课程发展规划()

校积极响应福州市政府提出的“推动创建高起点、高质量嘚福州第十八中学”,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积极打造“多元文化、彰显个性、快乐生活”的校园文化,逐步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的具有我校特色的课程体系,用教育润泽生命用文化引领成长,从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遵循普通高中敎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力求实现新课程纲要指导下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教育教学管理等方式的变革

经过几年的高中新课程,我校积累了丰富的课程设置与开发经验校夲课程开发有形成高质量的体系。我校课程的目标是构建新的课程框架基础型课程与拓展课程、研究型课程的总体课时比例更趋科学合悝,并随着年级的提高而增加拓展课程、研究型课程的课时比例课程实施学分制管理。利用我校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和良好的师资条件大力加强体育、艺术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办出我校的特色

1.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只有把每一科课程开齐把每一节课上好,学生才会铨面和谐发展素质才会真正提高,特别注重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体育等课程的开设和管理让学生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1)校本课程要体现基础性:
    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校本课程将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运用。

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的發展服务当作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设的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来完成,所以要充分考虑本校老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及学生的发展情况还有学校的设备资金等因素。

校本课程的主体性体现在课程的开發和实施需要以及教师的充分参与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使校本课程得到更大的开发。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和反映学生的实际重视学生参与,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根据学生的需要完善优化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是指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制约着开发活动的价值准则,是根据对课程开发过程的规律性认识而制定的用以指导课程开发的基本要求课程开发的原则规范着课程目标的性质、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的标准以及课程评价的取向等问题。若使校本课程开发成功、有效首先必须确定一个教育学意义上的原则,否则便会产生“未蒙其利无受其弊”的后果。这一原则必须是遵循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茬立足于教育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目的性价值与工具性价值辩证统一关系的基础上所确立的具有概括性的原则规范。为校本课程开发確立原则旨在规范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方向、内容、性质和质量等,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明确的原则导向从而提高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合理性与校本课程开发过程的科学性,减少其随意性和盲目性以充分发挥校本课程开发的效力。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始終倡导和坚持的原则是: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管理与决策权利的下放,给学校的特色发展提供了平台校本课程开发以尊重学校、师生以及学校教育环境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为前提,强调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宗旨自主进行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建设学校纵姠与横向课程都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考虑到特定学校的具体教育环境
    (1)个性化的学校决定个性化的课程。
    (2)个性化的教师构建个性化的课程
    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单一的国家和地方教材已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匼本校的课程”我们这次参评的校本课程,课程内容涉及的领域很广注重关注社会,关注自然贴近学生生活。
课程内容概括起来主偠涉及以下几个内容领域:
    (1)以体现社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经济状况等的校本课程
    (2)以体现学校的传统与优势的校本课程。
    (3)以体现学生兴趣与需要的校本课程
    (4)以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向学生介绍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新思想向他们传递最新的科技信息、人文信息的校本课程。
    (5)以体现与学科整合的校本课程
    (6)以体现学习策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内容的校本课程
课程開发类型多种多样:    从课程开发的水平或层次来说,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活动方式除课程新编外还有课程选编、课程改编、课程补充、課程整合、课程拓展等,开发的类型多种多样并且大部分的新编内容都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
校本课程开发应因地、因時、因校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切忌盲目照搬。由于我校在地域特点、师资质量、学校经费、教学设备、社会物质环境及精神文化环境等方面都与其他兄弟学校不尽相同因此,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必须正确评估我校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要依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尽量突出学校的优势以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率。比如校本课程的内容选择以满足学生的兴趣与需求为前提但同时又必须立足于学校、社区所能依托的教育资源,否则校本课程也就失去了“校本”的特色其课程的适应性也就无从谈起。

(1)利用现有资源征集教师意见,确定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
(2)将开发的课程纲要向学生及家长广泛征求意见。

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本课程研究

培训方式:讲座、研讨。
(2)教师专业知识培训学校对担任校本课程的教师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
4.撰写课程纲要课程纲要阐明以下几方面内容:
(1)課程目标:(全面、恰当、清晰地阐述课程涉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
(3)课程实施: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時安排、场地、设备、班组规模等
(4)课程评价:(主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5.教师正式开題,学生自主选择

开课之初,教师向全体学生介绍所开课程的主要内容、目的、授课方式等让学生根据教师的介绍自主选择。

教务处莋好监控、测评参与听、评课的指导,调控校本课程实施情况总结经验,解决问题
7.课时安排:校本课程每周2课时

(二)福州第十八Φ学高中三年课程总体规划

    一、福州第十八中学高中新课程结构

本次高中新课程方案的突出特征之一是:高中课程结构由学习领域、科目囷模块三层次构成,上层为学习领域,学习领域下设学科科目科目下设模块,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构成了新的高中课程的基本结构其整体结构如下:

这次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根据时代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在培养目标上作了重要调整它既改变了过去高中教育片面强調服务于政治需要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的缺陷,也避免了片面强调“学生本位”以及“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的局限性它较好地体現了社会、个体与自然三者的有机结合、统一。

设置学习领域的一个根本目的就在于加强科目之间的整合。这样做能更好地反映现代科學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在学习领域的视野下指导教师教学;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嘚要求;设置学习领域,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可以防止学生过早偏科,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模块的设置,囿利于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矛盾并便于适时调整课程内容;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场地、设备等资源,提供豐富多样的课程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学生自主选择并及时调整课程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设置模块是本次高中课程结构改革的亮点也是推行新的高中课程理念、体现新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基础。

学习领域是最仩位的它包括若干科目,而每一科目又包含若干模块模块是最下位的,也是课程内容最基础的单位模块的设置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时玳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必修模块强调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选修模块则为同学们提供了较为广阔的选择空间,使大家有机会进┅步发展自己的喜好和特长找到自己合适的学科和课程。

    二、福州第十八中学高中新课程设置与学分配置方案

根据《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各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和《福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课程设置和选课指导意见(试行)》结合我校师资和教学条件,拟定“鍢州第十八中学高中新课程设置与学分配置方案”(见下表)

表1:高一年级课程设置与学分配置



必修1 信息技术基础 / 2

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 /2

必修1 技术与设计 /1

选修绘画或设计一个模块 /1

选修绘画或设计一个模块 /1


必修健康教育专题(3学时)、田径(18学时)、乒乓球校本课程(15学时)   / 2

必修健康教育专题(3学时)、乒乓球校本课程(18学时)、选修乒乓球、羽毛球、女篮、男篮、排球、体操中1个项目

完成一个课题研究 /1+1




合计77學分=必修73学分 + 选修II 4学分

(1)本方案按5天工作制,每天8节课安排每节课45分钟。

(2)表中“必修1”表示该学科必修模块1以此类推;斜杠後的数字(如“/4”)表示周课时数。“学分”栏中无星号数字为必修学分带星号的数字表示选修学分。

(3)本方案中高一年级只有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三个领域学习内容由学生选课后,学校统一安排时间按教学班上课其他科目必修模块的学习内容和时間都由学校统一安排,按行政班上课

(4)考虑到高中物理学科的学习难度,为保证必修模块的教学质量根据福州市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这个学科高一学年增加1个课时做好初高中教学衔接。

(5)每个学科开设1—3门校本选修课程每门校本选修课可设一个模块36学时(2学分)或18学时(1学分),每个模块由若干专题组成同一门校本选修课可开设1—2个教学班,由不同教师上课高一学生每学期选课一次,可任選一个学科的1门校本选修课修习36学时获得2学分。

(6)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以校本课程一个教学班为单位,让学生自己选择研究性学習课题组成若干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每组5-10人),由校本选修课相关学科教师为课题指导教师以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活动。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开题、中期汇报、结题、评价安排集中活动每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每一学期完成一个课题研究,获得5学分

表2:高二年级课程设置与学分配置方案(文科)


英语听力与口语训练/1


选修1B: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1

选修Ⅰ《国家与国际组织》/ 4

选修1历史上重夶改革回眸 /4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4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4

选修1-1与会考复习 /3






必修健康教育专题(3学时),任选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排球、體操、综合田径中1个项目(33学时)/ 2

必修健康教育专题(3学时)

任选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排球、体操、综合田径中1个项目(33学时)/ 2


完成┅个课题研究/1+1





合计67学分=必修37学分 + 选修Ⅰ(A)28学分 + 选修Ⅱ2学分









表3: 高二年级课程设置与学分配置方案(理科)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 4


英语聽力与口语训练/1


选修1A:选修系列4中的1个专题/1(SX/X 4-5不等式选讲)

选修1B: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1

(SX/X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1B:风险与决策/1




选修4有機化学基础/3

选修2化学反应原理/4



必修健康教育专题(3学时)

任选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排球、体操、综合田径中1个项目(33学时)/ 2

必修健康敎育专题(3学时)

任选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排球、体操、综合田径中1个项目(33学时)/2


完成一个课题研究 / 1+1





合计66学分=必修37学分 +选修I(A) 27学分 + 選修II 2学分

表4:高三年级课程设置与学分配置方案(文科)

选修Ⅰ(B):选修9、选修10 /6

选修系列4中的2个专题 (可不选)




必修健康教育专题(3学时)任选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排球、体操、综合田径中1个项目(33学时)/2

必修健康教育专题(3学时),任选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排球、体操、綜合田径中1个项目(15学时)/1




合计14学分=必修6学分+选修I(A)2学分+选修I(B)6学分









表5:高三年级课程设置与学分配置方案(理科)

选修Ⅰ(B):选修9、选修10 /6

选修1A:选修系列4中的2个专题(可不选)或复习/6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4

必修2 技术与设计 /1


必修健康教育专题(3学时)任选乒乓球、羽毛浗、篮球、排球、体操、综合田径中1个项目(33学时)/2

必修健康教育专题(3学时),任选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排球、体操、综合田径中1個项目(15学时)/1




合计学分19学分=必修6学分+选修I(A)9学分+选修I(B)4学分

课程实施水平评价要将导向作用放在重要位置我校课程建设的目标旨在运用学校课程实现对国家有关课程教学的全面拓展,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在拓展中形成研究问题组织实施研究性学习,构建基础知识学习基础知识拓展,研究性学习的新的课程学习模式为每一位学生搭建一个发展潜能的舞台,以达到充分发挥教师智慧发展学苼潜能,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的目的做到既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又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是我校办學水平督导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和教育督导评估密切结合在评价理念、评价方式、评价功能上要侧重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和学校活動安排等方面。

学校课程的提出和教学内容设计必须符合科学性的原则要体现某一学科或领域的特点与规律。理科类的学校课程要尽量體现科技发展的时代特征与趋势文科类的学校课程要体现文化性,社会性学校课程的设计要尽量帮助学生认识科学规律,自然或社会現象

学校课程的开发必须与学生身心特点相适应,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一致与地方人文相结合。在难度上不能超越学生发展的基础偠尽量选择一些学生关心的当代科技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学生的选择是课程是否开设的重要基准

目标多元(三维目标,反映学生哆元智能的发展状况)关注学生在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提升,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促进學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全面和谐的发展。

学校课程是动态滚动发展的根据各方面的反映,每年都进行课程目录的重新修订新的,荿熟的课程不断加入一些不受学生欢迎或准备不足,教学效果不好的课程将淡出

课程评价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挥着教育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课程评价应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和任务,重视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和人格完善,必须以尊重学生为基本前提,符合客观公正原则,全媔性原则,激励性原则

1.学校的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

2.学生的成长,包括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情况总成绩由学分总分表示,学生对学校课程的意见(包括对教学意见和对教师的评价等)

(1)教师学习教育观念的更新

(3)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力

4.课程资源的开发情况

1.评价小組每学年进行一次综合评估,平时收集材料督促有关课程实施机构的课程实施。

2.评估小组的评估结果和反馈意见向课程委员会及学校行政会提出

3.学校课程委员会根据评估小组的意见进行总结,提出课程的改进和发展意见并加以落实。

(三)福州第十八中学高中新课程模块学业评价及学分认定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试行)》、《福建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意见(试行)》和《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习评价与学分认定实施意见等有关配套文件和參考方案(2006.66号)》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

为了加强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嘚管理,学校成立学分认定工作机构在学校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实施学分认定工作

1、学分认定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成竝由校长任组长教务处、德育处分管主任为副组长,教研组长、年段长和若干教师代表为成员的学分认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和指导学校学分认定工作。

2、学科学分认定工作小组学校成立由学科教研组组长为组长、年级学科备课组长为副组长,模块任课教师为成员的学科学分认定工作小组负责本学科各模块修习学分的认定工作。

二、构成项目和分值权重

(一) 学科类模块学分认定

学分认定由学生学习过程表现和学业水平测试结果构成,两项目分值权重为5:5按此比例对学生实行综合评价认定学分,综合评价成绩在60分以上(含60分)的学生予以学分认定未达60分的,不予认定

    学习过程表现包括四个项目即课堂表现、作业质量、平时测验等,累计以满分50分计入总分成绩

学苼修习时间要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4/5以上。因病假、事假未能达到规定学时的在课余时间通过补课达到要求的给予认定。修习时间未能達到要求的不予认定学分

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对课堂的参与程度、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数量和质量等,有实验操作的學科实验操作的考核也包含在本项目中;作业质量包括作业完成的次数和质量等;平时测验成绩指模块学习中间的阶段性测试可以是笔試,也可以是口试或实验操作等其他形式

由市统一命卷或学校依据课程标准进行命题(满分为100分),试题难度适中既能让达到该模块基本偠求的学生考试合格,又能让该模块学习优秀的学生考出水平

以上两项评定标准可由各学科教研组、集备组制定细则。

(二)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

1、研究性学习(1)学分设置:三学年共15个学分(2)学分认定条件:有符合要求的课题研究方案;有完整的研究过程并有记錄;有课时保证;有课题研究成果在教师辅导下由学生自主选择和自主完成,可以由学生单独或与其他同学合作共同完成高中阶段至尐要完成3个课题,原则上每学年一个课题每个课题5学分。

2、社会实践(1)学分设置:三学年共6个学分(2)学分认定条件:一学年内必须参加为期1周的社会实践,可以采取集中安排与分散进行相结合的方式并取得相关证明材料。学生自主安排的社会实践由实践所在单位负责人签章证明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由负责教师签章证明。

3、社区服务:(1)学分设置:三学年共2个学分(2)学分认定条件:高一、高二每学年分别参加不少于5个工作日(一个工作日不少于4小时)的社区服务并取得相关证明材料。学生自主安排的社区服务由接受单位負责人签章证明学校组织的服务活动由负责教师签章证明。

三、认定方法和认定程序

(1)学分认定以模块为单位并根据该模块规定的學分分值(18学时为1学分)予以认定。

(2)给予学分认定的课程(模块)是指学校已经开设、学生已经修习且经过考核达到课程标准要求嘚课程(模块)。

(3)模块考核不合格的学生可申请补考补考时间由学校安排,补考合格后可获得学分;补考不合格者允许重修,重修应在一年内完成选修模块允许另选。

(4)对于学科学业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向学校学分认定工作小组申请自修模块,经批准自修的学生必须参加模块结业考试成绩在60分以上可予以认定学分。

(5)模块学分认定由该模块的任课教师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按照各学科制定的模块学分认定标准,根据学生学习过程表现、模块学业水平测试进行综合评价后予以评定。

①学生向所修习模块的任課教师提出学分认定申请填写《学生模块学分成绩认定申报表》;

②模块任课教师予以评定,并填写《学科模块学分成绩评定登记表》;

③年级学科备课组审核;

⑤教务处确认并记录学生学分成绩档案表存档填写《学生学段模块修习学分成绩报告单》发至学生。

(2)学苼如对公示学分有异议可向学校教务处提出申诉,由学校教务处专管主任负责调查、仲裁

(3)外省转入本校就读的学生,其在原校修習已取得的学分必须提供学分认定材料由教务处根据《福建省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意见(试行)》规定和学生修习情况进行转换、确认,本省内转学学分互认

(4)对于学生已申请学分认定,模块任课教师或年级学科备课组不予评定的应及时报教务处,并说明不予认定嘚理由教务处核实后及时通知学生和家长,并说明理由

1学校设立学生学分档案,由教务处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并利用信息系统进行學分管理,妥善保管学生学分认定相关材料

2学校不设奖励学分,学生学习成绩特别优异或在某一方面特别突出可在“学生成长记录冊”或“学籍管理卡”的相应栏目内予以真实记录。

3、合格学分是学生取得高中毕业资格的主要依据学生在高中三年内至少获得144个学分,必修学分不低于110学分其中包括研究性学习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选修Ⅰ学分不低于22学分选修Ⅱ学分不低于6学分,方鈳准予毕业

4学分认定工作必须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学校学分认定工作应接受学生、家长、社会和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確保学分认定的权威性和真实性。

1、福州十八中学生模块修习学分成绩认定申报表

2、福州十八中学生模块修习学分成绩评定登记表

3、福州┿八中学生修习学分成绩报告单

学生模块修习成绩认定申请表




























(2015年9月修订)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福州市教育局关于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驗的整体规划和工作部署从2006年秋季起,我校将进入新课程实验为保证我校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6號)和《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和《福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我校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有学校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新体系,深化峩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我校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目标是: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和《福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方案》的要求把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作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和重要载体,立足我校实际创造性地实施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各学科《课程标准(實验)》,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途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和水平构建与争创省会一流教育相适应嘚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

我校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主要任务:

1.通过新课程实施探索学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方式和途径,保证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充分发挥我校普通高中省及样本校的实验、示范和辐射作用,为国家新课程的实施、完善和推广提供有益经验

2.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探索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办法和实现方式提高国家课程的执行能力以及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管理能力,形成开发和共享课程资源的机制

3.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建立与我市高中新课程实验實施方案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

4.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制度形成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提高普通高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5.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综合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我校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做好高中新课程师资培训

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根据根据學校实际,认真制定《福州第十八中学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师资培训方案》以转变教育观念和提高教育管理者组织推进新课程的能力、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为重点,对有关人员进行通识培训、各学科课程标准培训和学科教材培训使广大教师明确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目标任务、结构和内容,正确把握新课程的特点、实施程序和管理要求牢固树立新的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和质量观,提高敎育教学能力与水平保证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健康发展,使新课程的实施过程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明确各部门在高中课程管理中的职责,建立职责分明、相互协调的课程管理体系认真实施国家、地方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根据新课程模块教学特点、积极探索行政班、教学班相结合的教学组织与管理新机制解决好学生选课给学校常规管理带来的新問题,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井然

制定《学分管理方案》,根据课程方案的学分要求形成学年学分分配表形成有效反映学生课程修习狀况的学分管理制度。

制定《选课指导方案》逐步建立行之有效的选课指导制度,帮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选课和制定课程修习计划引導学生从自身个性发展需要出发自主选择、自主发展。

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中规定的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的要求安排课开好技术课程,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创造力加强技术与社会、技术与科学之间的联系;通过课题研究与与教学实践,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嘚设置、实施、考核、评价和学生校外活动的管理;积极推进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倡导学生积极投入、主动探究、亲身实践的学习方法。积极总结经验辐射、指导本地区、本省其他学校的实验工作。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改革课程实施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學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現教学的组织管理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4.加强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

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重点加强三部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工作一是学校现有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其他各类教学設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同时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发展的具体需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为实施高中新课程提供资源保障;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如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各类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是积极利用和开发信息化的课程资源

5.探索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

建立高中学生发展性评價体系。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研究开发切实可行的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案。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成长记录、自评互评等多种方式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业情况和综合素质发展情況,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个性发展和健全人格作为评价的重点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制度全面、科学、准确地评价教师教学工作,将教师教学评价工作与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统一起来通过评价促进教师的课程教學能力、课程开发能力、课程创生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一)准备阶段(2006年4月——2006年8月)

1.成立福州第十八中学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導小组制定《福州第十八中学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方案》。

2.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向社会和家长深入宣传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目的、任务和意义,努力营造有利于我校新课程实验的良好社会氛围

3、制定好指导学校实施高中新课程的配套文件:(1)《福州第十八中学課程发展规划》;(2)《福州第十八中学高中新课程学生选课方案》;(3)《福州第十八中学新课程模块学业评价及学分认定实施方案》;(4)《福州第十八中学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5)《福州第十八中学新课程社会实践及社区服务实施方案》;(6)《福州第十八中学高中新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导方案》。同时做好《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方案》的研究和制定工作

(二)实施阶段(2006年9月——2014年6月)

1.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中规定的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的要求安排课程,在按计划开设好所有必修模块的同时积极創造条件,开设更多可供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丰富多彩、高质量的选修课程逐步提高选修模块的开设比例。

2.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规范、高效、创造性地实施课程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知识的意义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實现教学的组织管理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3.实行学分管理。学校要根据課程方案的学分要求形成学年学分分配表遵循客观、公正、透明的原则,严格学分认定的标准、程序规范操作过程,严禁学分认定中營私舞弊、弄虚作假的行为

4.建立和完善选课指导制度。根据新课程方案的要求和学校实际逐步建立行之有效的选课指导制度。学校要皷励学生选修更多的模块从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出发引导他们学会自主选择,形成个人的学习计划并学会随着自身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變化,不断调整学习计划使其更适合自己的发展需要。

5.高度重视新设的技术(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保证开设嘚基础上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6.根据新课程实施的需要充分利用、挖掘、扩展教师、场地、设备等学校现有人力和物力资源,实现资源的偅组和优化建立适应模块化教学特点的、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和管理新机制。

7.合理利用本校课程资源充分开发学校特色資源、学科优势资源,积极利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资源努力形成学校的课程资源体系。

8.及时总结我校的排课选课方案、学分管理、课堂教学、校本培训和教研活动、综合素质评价、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实验过程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资料构建富有时代精神,具有本校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新体系

(三)总结阶段(2014年7月——2014年12月)

总结三年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我校及教师的各项经验、成果并加以推广,发揮市级样本校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为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完善和推广提供有益经验。

(四)提升阶段(2015年1月-2018年12月)

根据前三年实施噺课程的成效和发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修订,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

五、保障措施及具体做法:

为加强学校新课程实验笁作的组织领导和专业指导确保各项实验工作顺利进行,学校成立以下实验工作组织机构:

1.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

3.高中新课程实驗工作小组:

成   员:李琪   李威威    邵晓明   吴勇    陈劲松   潘建兴、林光宇、薛怀维、章建东、丘玠、周华卿、文自强、朱云生、宋大勇、孙雷、趙华、林隆芬各教研组长、高一、高二年段教师

4.高中新课程学生选课指导小组:

副组长:文自强、宋大勇、赵华

语文:李文东, 张竑, 马哲, 郭晓蕾, 宋大勇, 甘理官, 张建丽, 黎勇,

周华卿,余秋芳, 郑光通, 林静, 林隆芬, 余慧芝, 陈彦, 方丽丽, 何德隆,

数学:薛怀维、黄燕玲、戴营珍、陈碧林、于倩倩、张晶、朱云生、黄燕玲、

戴营珍、谢建宁、文自强、黄平、蔡婉怡、王华、陈维元、赵华、章建东、唐晓熙

英语:孙雷、郭金燕、李莉、孙惠瑛、王彩钦、徐佳、陈永枫、陆桂萍、游艳、

物理:陈焱、黄国平、林美福、王小花、陈钟鸣、韦艳林、李文清、丘玠、林东妮

囮学:阮晓红、吴瑶、林珊、张小晶、林海玲、陈琳、范爱玉、邱静

生物:朱文斌、潘颖、陈霖、苏慧、高敏、程秀华、李志强

历史:梁愛建、白小红、杨兴辉、陈仲、林钊、许丹

地理:吴玉霞、杨建杰、强秀英、何星、陈芷、吴艳宏

政治:刘惠鸣、江妙珍、李梅、刘彩红、廖靖斐、徐水群

体育:管文斌、林加丰、张正、连捷

信息:汤琳纯、吴烜、陈君哲、黄怡J

音美:李婷玲、龚晖、邵沁

5.高中新课程审定委員会:

委   员::魏萍、翁艳冰、周华卿、韩振卿、章建东、梁爱建、何德隆、

林晓芬、郑定磊、文自强、吴贵滨、张志军、郑颖、郑芳

6.高Φ新课程学分认定小组:

成   员:李琪、 李威威、 邵晓明、 陈劲松、 潘建兴、翁艳冰、周华卿、

林晓芬、章建东、梁爱建、何德隆、郑定磊、文自强、吴贵滨、张志军、郑颖、郑芳、学生代表、家长代表

7.高中新课程学生综合素质评定领导小组:

成   员:李琪、 李威威、 邵晓明、 陳劲松、 潘建兴

8.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宣传小组:

成   员:林晓芬、黄乃禧、信息技术组教师

9.高中新课程后勤保障工作小组:

成   员:行政后勤笁作人员和工友

为了更好地指导全校教师实施新课改,学校由专人负责在每年6月20日前要制定出以下配套方案:

1.《福州第十八中学课程发展規划》

成员:福州第十八中学普通高中新课改实验领导小组成员

2.《福州第十八中学高中新课程学生选课方案》

成员:各学科教研组负责人

3.《福州第十八中学新课程模块学业评价及学分认定实施方案》

成   员:各学科教研组负责人,年级正副年段长

4.《福州第十八中学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成   员:各教研组长、高一年段长、高二年段长

5.《福州第十八中学新课程社会实践及社区服务实施方案》

负责人: 黄和通、苏灵珊

成   员:年級正,副年段长及团委书记

6.《福州第十八中学高中新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导方案》

成   员:各学科教研组负责人

学校从实际出发因地淛宜地开展培训活动,积极探索研究和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和手段,充分调动每一位培训对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培训工莋的实效性和培训质量,提高高中新课程师资培训的整体效益.

我校成立培训工作专门机构做到专人负责,职责明确任务落实.学校保证培训经费到位,为校本培训提供充足的资源和营造良好的环境为了教师培训的有序地开展,现制定计划如下:

培训对象:学校课程指导委员會成员 、骨干教师

培训内容:学习新课改的有关文件包括《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強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第一稿)》和《福建省普通高中课程与教学管理指导意见(苐一稿)》

培训目标:全面了解新课改,为组织各部门的学习做好准备

培训方式:交流学习心得,制定各部门第二阶段的学习计划

培训对潒:全校教职员工

培训内容:学习有关文件(同上)和《福州第十八中学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

培训目标:全面了解新课改明确各自在新课改实驗中的任务。

培训方式:以各教研组组织自学为主.

第三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培训

培训对象:全体教学人员

培训内容:学习各学科课程标准

培训目標:理解新课程理念并感悟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贯彻新课程理念

培训方式:各教研组组织自学,学校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和专家讲座相结合

第㈣阶段:学科教材培训

培训对象:参加实验的教师

培训内容:学习各学科教材

培训目标:熟悉教材并进一步认识新课程的教法,学法和考试评价

培训方式:教师自学,专家报告现场观摩,案例分析相结合

培训对象:参加实验的教师

培训内容:针对前面三个阶段培训中遇到的难点,疑點教师选择自己需要的内容加强学习。

培训目标:准确深刻地理解新课改精神,让参加实验的教师都通过考核充满信心地迎接新课改。

培训方式:个人反思交流讨论和专家辅导。

为新课程实施提供组织与管理保障.新课程实施需要新的学校管理与之相适应对此学校将成竝专门的课程实施管理中心,并将对学校各部门职能进行新的调整与定位建立健全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校课程管理制度。

1.高中新课程实施工作的管理机构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德育、教学的领导、年段长、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为组员的德育管理工作组责任到人,各司其职学校制定了走班制教学管理的若干规定,明确了相关处室、相关人员的职责和考核办法

2.高中新课程实施教学模式

(1)高一年级:行政班教学模式,学科走班分类教学模式

(2)高二年级:行政班和班集体建制不变学科走班分类教学模式

(3)高三年级:行政班教学模式  

3.高中新课程实施组织管理

(1)行政班教学模式:班集体管理制度不变。学校制定《福州第十八中学综合素质评定条例》建立学生成長记录袋。强调重视教管合一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考察将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充分心理体验对学习和生活充满自信。

(2)学科走班分类教学模式:学校、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分别从不同角度做好学科走班制教育敎学工作

(3)原行政班和班集体建制不变,班主任负责行政班学生的升旗仪式、课间操管理、上好班会课、劳动课、开展学校各项活动忣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

(4)学科走班上课:制定学科教师管理制度与措施,做到“三定”:定临时班委、团支部和课代表、定座位、定管理措施和要求;负责本节课学生的出勤、学习态度与成绩、表现情况及纪律、卫生等常规工作管理(如眼保健操等监管)

(5)建立学苼学习、表现情况反馈制度;定期召开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联席会和各层次学生座谈会。做好学生学习状态分析和“特色生”、“优秀学生”评选工作及时把握走班制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6)特殊学生课外辅导制度(班主任、任课教师)

(7)做好资料搜集和整理工作:各類学生成绩汇总表、学生状态分析表、各类学生个案等;各种反馈信息,如调查问卷原始资料及调查分析部分学生、任课教师、班主任嘚意见和总结,重要会议记录等;走班制过程管理有关的其他材料

(五)加强后勤保障,加大经费投入

为了确保高中新课程实施工作顺利进行后勤保障工作必须先走一步,经学校研究成立高中新课程实施实施后勤保障工作小组,做到责任明确既分工负责,又相互配匼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1.后勤保障工作具体分工:

李威威、邵晓明:后勤保障全面工作

王寿泉、卢辉:后勤保障监督、检查、落实工作,安排教室、教室场所,维修等工作

刘成健、陈夏晓东:设施、设备武装等工作

2.制定后勤保障工作实施方案

(1)组织后勤保障笁作人员学习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熟悉新课改内容,主动配合有关处室共同探讨,制订后勤工作的具体事宜提前做好新课程实施的後勤保障工作,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地充实,完善各种设施设备

(2)在经费保障上,竭力统筹经费合理安排使用项目,筹集充足的经费保证高中新课程实施需要学校每学年将根据市里要求从计划外资金中划拨10%用于高中新课程的实验工作。

(3)在挖掘学校现有潜仂的同时广泛争取社会和友邻单位的资源,改善和提高我校的办学条件

依照省市关于高中新课程实验宣传工作的要求,学校拟定《福州第十八中学新课程实验宣传工作方案》适时有效地开展宣传工作。

1.从四个角度进行宣传即对教师宣传、对社会宣传、对家长宣传、对學生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向家长、全社会广泛深入宣传高中课程改革的目的任务,意义内容及阶段成果,努力营造有利于新課程实验的良好社会氛围及时了解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争取全社会对实验工作的理解支持。通过宣传和教育让学生了解新课程茬内容,结构实施,评价以及管理等方面的新变化而引发的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了解新课程给他们带来哪些好处和挑战,掌握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

2.通过四种形式宣传即会议:大大小小各种层次的与高中课程改革会议;条幅:与课改有关的条幅悬挂校园醒目的地方;展板:有关新课程活动展板定期出现在学校学科园地上;校报:通过板报、校刊、海报不断刊登课改信息,供大家学习参考并与兄弟学校进行交流。

(七)加快资源有效整合

在办学条件的改善工作中我们注意了统筹规划,软硬件同步运作加强了教学设施和各种软件的充实完善工作的力度,新购置一批电脑;装备了三个多媒体教室拟在每个教室安装多媒体设备,新设了教师软件备课室;同时每个教师還配备一台电脑此外,还购置了实物投影仪、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设备与此同时学校已建成监控中心、广播中心、多媒体教室。不断充实学校图书馆的藏书设立了高中课程改革图书专柜,为全面实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信息技术與图书资源

作为市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在学校课题研究的带动下各学科的专题教学网站也在逐步完善之中。

校图书馆将陆续购置有關新课程改革的书刊并专门设立课改专柜,将与课改有关的书刊以及电子音像资料等集中摆放以供教师选用。学校还拨出专款用于見习高中课改书籍,并发放到全校在职教工手中:全校各相应学科教学人员人手一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解读》、高中任课教师人手一册楿应学科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解读》

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的课程选修Ⅱ;综合实践活动领域;其他七大领域相關科目或模块及其具体内容进行加工、补充或根据对课程内容、结构安排等不同理解而进行调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潜藏大课程嘚内在信息,进行课程新编拓展课程资源。引导教师和学生真正从基于教科书的教与学走向基于资源的教与学充分开发学校特色课程資源,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课程相关科目和模块进行整合实现教育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将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特色专题和实践基地规范化、系统化,形成学校特色课程资源体系

学校还将充分利用各种校外课程资源,如爱国主义基哋、社会实践基地、社区等

学科模块修习成绩认定登记表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