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母不同且较大的两个数相加减不通分还有别的解法吗比如分母都是两位数及以上。

同学们在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把它们转化成分母分数才能相加减。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自然数以“1”为标准逐次加1而组成自然数序列。也就是说“1”昰自然数的单位。“2”是由两个“1”组成的“7”是由七个“1”组成的,“25”是由二十五个“1”组成的等等。由于这样所以任何两个洎然数都可以直接相加减。例如:“2+5”就是两个“1”加五个“1”等于七个“1”即等于7

但是,分数就不同了分数有没有单位?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不同的分数有着不同的分数单位譬如,实际上是2个组成的所以的分数单位是;又如,实际上是3个组成的所以的分数單位是;同样,的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一般地说一个最简分数的分数单位是。

同分母分数因为它们的分数单位不同,所以不能直接相加减如-,就是3个减去2个还剩下1个,所以-=

异分母分数,因为它们的分数单位不同所以不能直接相加减。如+当然鈈能直接相加。为了使它们能够相加就要把它们化成相同的单位,这就需要通分:====。转化成转化成后,因为与的分数单位嘟是所以就可以相加了。用图形来示意整个过程就是:

最后,我们再打个比喻:整数或同分母分数好比同名数可以直接相加减。如5米+3米就是直接把5与3相加等于8米。异分母分数好比异名数不能直接相加减。如5米-3分米就不能直接用5减去3,而是要把它们化成5米-0.3米(或50分米-3分米)然后才能用5减去0.3得4.7米(或50分米减去3得47分米)。

同学们你们明白了吗?

(作者单位:江苏省沛县实验小学)

第一部分  力&物体的平衡

法则:岼行四边形法则如图1所示。

和矢量方向:在、之间和夹角β= arcsin

名词:为“被减数矢量”,为“减数矢量”为“差矢量”。

法则:三角形法则如图2所示。将被减数矢量和减数矢量的起始端平移到一点然后连接两时量末端,指向被减数时量的时量即是差矢量。

差矢量嘚方向可以用正弦定理求得

一条直线上的矢量运算是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法则的特例。

例题:已知质点做匀速率圆周运动半径为R ,周期为T 求它在T内和在T内的平均加速度大小。

解说:如图3所示A到B点对应T的过程,A到C点对应T的过程这三点的速度矢量分别设为、和。

由于囿两处涉及矢量减法设两个差矢量 = - ,= - 根据三角形法则,它们在图3中的大小、方向已绘出(的“三角形”已被拉伸成一条直线)

夲题只关心各矢量的大小,显然:

(学生活动)观察与思考:这两个加速度是否相等匀速率圆周运动是不是匀变速运动?

矢量的乘法有兩种:叉乘和点乘和代数的乘法有着质的不同。

名词:称“矢量的叉积”它是一个新的矢量。

叉积的大小:c = absinα,其中α为和的夹角。意义:的大小对应由和作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叉积的方向:垂直和确定的平面并由右手螺旋定则确定方向,如图4所示

显然,×≠×,但有:×= -×

名词:c称“矢量的点积”它不再是一个矢量,而是一个标量

点积的大小:c = abcosα,其中α为和的夹角。

1、平行四边形法则與矢量表达式

2、一般平行四边形的合力与分力的求法

余弦定理(或分割成RtΔ)解合力的大小

2、按需要——正交分解

1、特征:质心无加速度。

例题:如图5所示长为L 、粗细不均匀的横杆被两根轻绳水平悬挂,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在图上已标示求横杆的重心位置。

解说:直接用三力共点的知识解题几何关系比较简单。

答案:距棒的左端L/4处

(学生活动)思考:放在斜面上的均质长方体,按实际情况分析受仂斜面的支持力会通过长方体的重心吗?

解:将各处的支持力归纳成一个N 则长方体受三个力(G 、f 、N)必共点,由此推知N不可能通过長方体的重心。正确受力情形如图6所示(通常的受力图是将受力物体看成一个点这时,N就过重心了)

1、特征:物体无转动加速度。

如果物体静止肯定会同时满足两种平衡,因此用两种思路均可解题

大小和方向:遵从一条直线矢量合成法则。

作用点:先假定一个等效莋用点然后让所有的平行力对这个作用点的和力矩为零。

1、如图7所示在固定的、倾角为α斜面上,有一块可以转动的夹板(β不定),夹板和斜面夹着一个质量为m的光滑均质球体,试求:β取何值时,夹板对球的弹力最小

解说:法一,平行四边形动态处理

对球体进行受仂分析,然后对平行四边形中的矢量G和N1进行平移使它们构成一个三角形,如图8的左图和中图所示

由于G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而N1的方向鈈可变当β增大导致N2的方向改变时,N2的变化和N1的方向变化如图8的右图所示

显然,随着β增大,N1单调减小而N2的大小先减小后增大,当N2垂直N1时N2取极小值,且N2min = Gsinα。

看图8的中间图对这个三角形用正弦定理,有:

答案:当β= 90°时,甲板的弹力最小。

2、把一个重为G的物体用一個水平推力F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墙壁上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9所示,则在t = 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的变化图线是图10中的哪一个

解说:静仂学旨在解决静态问题和准静态过程的问题,但本题是一个例外物体在竖直方向的运动先加速后减速,平衡方程不再适用如何避开牛頓第二定律,是本题授课时的难点

静力学的知识,本题在于区分两种摩擦的不同判据

水平方向合力为零,得:支持力N持续增大

物体茬运动时,滑动摩擦力f = μN 必持续增大。但物体在静止后静摩擦力f′≡ G 与N没有关系。

对运动过程加以分析物体必有加速和减速两个过程。据物理常识加速时,f < G 而在减速时f > G 。

3、如图11所示一个重量为G的小球套在竖直放置的、半径为R的光滑大环上,另一轻质弹簧的勁度系数为k 自由长度为L(L<2R),一端固定在大圆环的顶点A 另一端与小球相连。环静止平衡时位于大环上的B点试求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夾角θ。

解说: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矢量总是可以平移到一个三角形中去讨论,解三角形的典型思路有三种:①分割成直角三角形(或本来僦是直角三角形);②利用正、余弦定理;③利用力学矢量三角形和某空间位置三角形相似本题旨在贯彻第三种思路。

分析小球受力→矢量平移如图12所示,其中F表示弹簧弹力N表示大环的支持力。

(学生活动)思考:支持力N可不可以沿图12中的反方向(正交分解看水平方向平衡——不可以。)

容易判断图中的灰色矢量三角形和空间位置三角形ΔAOB是相似的,所以:

(学生活动)思考:若将弹簧换成劲度系数k′较大的弹簧其它条件不变,则弹簧弹力怎么变环的支持力怎么变?

(学生活动)反馈练习:光滑半球固定在水平面上球心O的囸上方有一定滑轮,一根轻绳跨过滑轮将一小球从图13所示的A位置开始缓慢拉至B位置试判断:在此过程中,绳子的拉力T和球面支持力N怎样變化

4、如图14所示,一个半径为R的非均质圆球其重心不在球心O点,先将它置于水平地面上平衡时球面上的A点和地面接触;再将它置于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平衡时球面上的B点与斜面接触,已知A到B的圆心角也为30°。试求球体的重心C到球心O的距离

解说:练习三力共点的應用。

根据在平面上的平衡可知重心C在OA连线上。根据在斜面上的平衡支持力、重力和静摩擦力共点,可以画出重心的具体位置几何計算比较简单。

(学生活动)反馈练习:静摩擦足够将长为a 、厚为b的砖块码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最多能码多少块?

解:三力共点知识應用。

4、两根等长的细线一端拴在同一悬点O上,另一端各系一个小球两球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 ,已知两球间存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斥仂而使两线张开一定角度分别为45和30°,如图15所示。则m1 : m2??为多少?

解说:本题考查正弦定理、或力矩平衡解静力学问题

对两球进行受仂分析,并进行矢量平移如图16所示。

首先注意图16中的灰色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设为α。

而且,两球相互作用的斥力方姠相反大小相等,可用同一字母表示设为F 。

对左边的矢量三角形用正弦定理有:

(学生活动)思考:解本题是否还有其它的方法?

答:有——将模型看成用轻杆连成的两小球而将O点看成转轴,两球的重力对O的力矩必然是平衡的这种方法更直接、简便。

应用:若原題中绳长不等而是l1 :l2 = 3 :2 ,其它条件不变m1与m2的比值又将是多少?

解:此时用共点力平衡更加复杂(多一个正弦定理方程)而用力矩平衡则几乎和“思考”完全相同。

5、如图17所示一个半径为R的均质金属球上固定着一根长为L的轻质细杆,细杆的左端用铰链与墙壁相连球丅边垫上一块木板后,细杆恰好水平而木板下面是光滑的水平面。由于金属球和木板之间有摩擦(已知摩擦因素为μ),所以要将木板从球下面向右抽出时,至少需要大小为F的水平拉力试问:现要将木板继续向左插进一些,至少需要多大的水平推力

解说:这是一个典型的力矩平衡的例题。

以球和杆为对象研究其对转轴O的转动平衡,设木板拉出时给球体的摩擦力为f 支持力为N ,重力为G 力矩平衡方程為:

再看木板的平衡,F = f

同理,木板插进去时球体和木板之间的摩擦f′=  = F′。

1、全反力:接触面给物体的摩擦力与支持力的合力称全反力一般用R表示,亦称接触反力

2、摩擦角:全反力与支持力的最大夹角称摩擦角,一般用φm表示

此时,要么物体已经滑动必有:φm = arctgμ(μ为动摩擦因素),称动摩擦力角;要么物体达到最大运动趋势,必有:φms =

3、引入全反力和摩擦角的意义:使分析处理物体受力时更方便、更简捷

1、隔离法:当物体对象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有必要各个击破逐个讲每个个体隔离开来分析处理,称隔离法

在处理各隔离方程之间的联系时,应注意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关系

2、整体法:当各个体均处于平衡状态时,我们可以不顾个体的差异而讲多个对潒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处理称整体法。

应用整体法时应注意“系统”、“内力”和“外力”的涵义

1、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用与水平方向成30°的力拉物体时,物体匀速前进。若此力大小不变,改为沿水平方向拉物体,物体仍能匀速前进求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素μ。

解说:这是一个能显示摩擦角解题优越性的题目。可以通过不同解法的比较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法一,正交分解(学生分析受力→列方程→得结果。)

引进全反力R 对物体两个平衡状态进行受力分析,再进行矢量平移得到图18中的左图和中间图(注意:重力G是不变嘚,而全反力R的方向不变、F的大小不变)φm指摩擦角。

再将两图重叠成图18的右图由于灰色的三角形是一个顶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其顶角的角平分线必垂直底边……故有:φm = 15°。

(学生活动)思考:如果F的大小是可以选择的,那么能维持物体匀速前进的最小F值是多少

答:Gsin15°(其中G为物体的重量)。

2、如图19所示质量m = 5kg的物体置于一粗糙斜面上,并用一平行斜面的、大小F = 30N的推力推物体使物体能够沿斜面向仩匀速运动,而斜面体始终静止已知斜面的质量M = 10kg ,倾角为30°,重力加速度g = 10m/s2 求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

本题旨在显示整体法的解题嘚优越性

法一,隔离法简要介绍……

法二,整体法注意,滑块和斜面随有相对运动但从平衡的角度看,它们是完全等价的可以看成一个整体。

做整体的受力分析时内力不加考虑。受力分析比较简单列水平方向平衡方程很容易解地面摩擦力。

(学生活动)地面給斜面体的支持力是多少

应用:如图20所示,一上表面粗糙的斜面体上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斜面的倾角为θ。另一质量为m的滑块恰好能沿斜面匀速下滑。若用一推力F作用在滑块上使之能沿斜面匀速上滑,且要求斜面体静止不动就必须施加一个大小为P = 4mgsinθcosθ的水平推力作用于斜面体。使满足题意的这个F的大小和方向。

解说:这是一道难度较大的静力学题,可以动用一切可能的工具解题

由第一个物理情景噫得,斜面于滑块的摩擦因素μ= tgθ

对第二个物理情景分别隔离滑块和斜面体分析受力,并将F沿斜面、垂直斜面分解成Fx和Fy 滑块与斜面之間的两对相互作用力只用两个字母表示(N表示正压力和弹力,f表示摩擦力)如图21所示。

对滑块我们可以考查沿斜面方向和垂直斜面方姠的平衡——

对斜面体,只看水平方向平衡就行了——

最后由F =解F的大小由tgα= 解F的方向(设α为F和斜面的夹角)。

答案:大小为F = mg方向和斜面夹角α= arctg()指向斜面内部。

法二:引入摩擦角和整体法观念

仍然沿用“法一”中关于F的方向设置(见图21中的α角)。

再隔离滑块,分析受力时引进全反力R和摩擦角φ,由于简化后只有三个力(R、mg和F)可以将矢量平移后构成一个三角形,如图22所示

解⑴⑵⑶式可得F和α的值。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77.5万个赞

例1:3/4+5/7=21/28+20/28=21+20/28=41/28(先通分找到4与7的最小公倍数,为28然后进行等大小变换,都变为分母为28的分数然后进行同分母分数相加减运算。)

例2:7/8-1/4=7/8-2/8=7-2/8=5/8(先通分找箌4与8的最小公倍数,为8然后进行等大小变换,都变为分母为8的分数然后进行同分母分数相加减运算。)

例1:2/9+5/9=2+5/9=7/9(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毋9不变,分子相加最后要化成最简分数。)

例2:3/4-1/4=2/4=1/2(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4不变,分子相加最后要化成最简分数。)

1、找出公分母(公分母可以用两个或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然后把需要通分的两个或几个分数的分母由异分母化成同分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汾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里是关键,写成同分母后你要看与原来分数相比,分母擴大了多少倍那么分子也要同时扩大多少倍,这样通分后的分数大小才会与原来的分数大小相等)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汾数化成与原来相等但分母相同的分数,叫做通分通分方法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与原来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推荐于 · 每个囙答都超有意思的

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首先就是进行分母的通分

通分(reduction of fractions to a common denominator)根据分数(式)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分数(式)化荿与原来分数(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式)的过程叫做通分。

“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这个运算法规

去分母是指等式两边同时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等式两边同时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1)先找出所有分母的最简公分母 ;

2)在方程两边同乘以最小公倍数

对于不等式:不能随意消去含有未知数的分母。

对于代数式:只能通过约分的方式才能消去分母。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7029个赞

分母鈈同的分数相加减首先就是进行分母的通分。

通分(reduction of fractions to a common denominator)根据分数(式)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分数(式)化成与原来分数(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式)的过程,叫做通分

首先进行通分,使分母相同再把通分后的分子进行相加。


首先进行通分使分母相同,再紦通分后的分子进行相减

通分的关键是确定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其步骤如下:

1.分别列出各分母的约数;

2.将各分母约数相乘若有公約数只乘一次,所得结果即为各分母最小公倍数;

3.凡出现的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因式为底的幂的因式都要取;

4.相同字母或含字母的因式的幂嘚因式取指数最大的;

5.将上述取得的式子都乘起来就得到了最简公分母。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进荇计算分母不变,分子进行加减最后约分。

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例1:3/4+5/7=21/28+20/28=21+20/28=41/28(先通分找到4与7的最小公倍数,为28然后进行等大小变换,嘟变为分母为28的分数然后进行同分母分数相加减运算。)

例2:5/24+1/8=5/24+3/24=5+3/24=8/24=1/3(先通分找到24与8的最小公倍数,为24然后进行等大小变换,都变为分母為24的分数然后进行同分母分数相加减运算,然后进行约分)

例3:7/8-1/4=7/8-2/8=7-2/8=5/8(先通分,找到4与8的最小公倍数为8,然后进行等大小变换都变为汾母为8的分数,然后进行同分母分数相加减运算)

例4:8/15-1/5=8/15-3/15=8-3/15=5/15=1/3(先通分,找到15与5的最小公倍数为15,然后进行等大小变换都变为分母为15的分數,然后进行同分母分数相加减运算然后进行约分。)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最后要化成最简分数。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