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心根释能道法师简介介



《阿弥陀经》是佛门中诵读最普遍的一部经典也是净土宗最重要的经典。全经核心为往生正因段总约一百多字;但此经文普通人误会甚多,主要集中在“少善根”“一心不乱”“心不颠倒”三句因误解而自生障碍,心怀恐惧最后失去往生。

2006年净宗法师在厦门启明寺专门就此讲解,一一举经證、祖证、理证、事证并加种种譬喻,切实详明浅显易懂,闻者欢喜 本书即根据法师讲演整理而成。深愿有缘得睹安心法悦,勇進念佛决定往生。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㈣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極乐国土

这一段经文,总共不足区区一百个字说明往生极乐的正确方法,是整部《阿弥陀经》的核心非常重要,但也经常被误解┅旦被误解,整部《阿弥陀经》的意思就全变了往生就成为泡影了。

为了保证大家对这一段经文的正确理解先确立以下几个基本点。

┅、依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为根本指导

二、会通“净土三经”中另外二部——《无量寿经》、《观经》中相关的经文,尤其是四十八愿Φ的第十八“念佛往生愿”来解释

三、举事例为证,同时也会举一些譬喻

这一段经文,从义理上来说有“排除非因选择正因,明示囸果”的关系;从一般信众的心理上来讲有所谓的“三大苦恼,两处疑问”

一、排除非因。经文说:极乐世界的境界高妙靠少少善根福德,不可能去往生“少善根福德”就是非因,先排除掉好让我们心无旁鹜,一心直进

二、选择正因。“执持名号即得往生”“执持名号”就是正因所谓“正因”,(一)正确正确而不错谬的因;(二)纯正,纯正不杂的因;(三)正直正直不曲的因;(四)必定,必定往生的因不存在任何不确定性。

三、明示正果有因必定有果,执持名号为因能得两种果:(一)临终“佛及圣众,现前来迎”的果(二)命终“心不颠倒,即得往生”的果

这一段文,是《阿弥陀经》的关键如果能够依照善导大师的解释,每一個人都做得到个个往生极乐世界。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心中就有大的苦恼,对这部《阿弥陀经》会越诵越害怕;你修净土法门,就會越修越苦恼甚至干脆放弃了,不愿意修了

第一点,“多善根”往生需要多善根,谁敢保证自己就是多善根呢没有多善根,就不能往生这是一个大苦恼!

第二个苦恼——“一心不乱”。有句成语“谈虎色变”一讲到老虎,脸色都变了;一讲到“一心不乱”几乎个个都乱掉了。自己整天妄念纷飞心如野马狂象,怎么收也收不住根本达不到一心禅定,怎么办达不到能不能往生?这是个苦恼!

第三大苦恼——“心不颠倒”“死的时候要心不颠倒……那我们怎么保证自己死的时候心不颠倒呢?”在座的每一位我们不知道自巳哪一天死,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死法现在的交通事故也多,矿难、水难、空难、车难、船难……得脑溢血、心脏病突发、植物人、中風……高空摔死、遇火烧死、落水淹死……种种的横死暴亡万一自己遇上了呢?谁敢说自己有把握临终能正念

这三点,是让我们心中朂苦恼的就像三个巨大的石头,压在我们心中

第一个,“善男子、善女人”我们算不算善男子、善女人?“只有善人才能往生吗峩多少造了恶,我曾经开了饭店杀了很多生,我曾经也坑蒙拐骗我曾经也欺负过人家,骂过人家打过人家,赚过不该赚的钱动过鈈该动的念头,这样造了种种的罪业还有没有资格念佛往生呢?”这是第一个疑问

第二个,“若一日……若七日”“就念一天、七忝吗?”

对于这几段经文如果不能正确理解,那就迷雾重重往生路上充满艰难险阻。

一、怎样才是“多善根” 

(一)由专杂得失判斷 

经中说:“少善根福德因缘不能往生彼国”那什么是多善根?大家都认为想往生,念佛不能少在这个前提下,又有二种不同的觀点

一种观点认为:单单念佛,就是少善根不能往生;念佛再加上种种的善福修行回向,才是多善根才能往生。

另一种观点认为:念佛就是多善根即使没有其他修行,专依念佛也决定往生;其余都是少善根,修的再多如不念佛,不能往生

第一种观点,听起来仳较直观也就是:(念佛+余行)大于(念佛)。

第二种观点听起来有点武断。但它也有道理它说我是:(念佛+念佛)大于(念佛+余行)。

到底哪一种观点正确呢我们先不判断。我们来看依这两种观点修行会有什么不同结果。

根据第一种的理解他一定会修荇种种的法门,来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他认为这样善根福德很多,所以他这个经也诵那个咒也持,这个法也修那个佛也拜,這样恰恰落入善导大师所讲的杂行杂修。

根据第二种理解念佛是多善多福,他就会专修念佛一向专念。

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里說:

诸方道俗解行不同,专杂有异

“我善导近来一段时间亲眼见到,亲耳听到大家对净土法门的理解不一样;理解不一样,行持方法就不一样有专有杂。”如果认为单念佛是少善根要种种法门都修才是多善根,他是这样理解的就去杂行杂修;如果认为念佛是多善多福,他就会一门深入专修专念。得到的结果怎么样呢

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

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

善导大师亲自所见到、亲自所听到的他说:“只要专修念佛的人,十个十个往生,百个百个往生;那么杂行杂修的人呢,一千个人里边没有一个往生。”

答案就很明显了专修念佛,十即十生当然是多善多福;杂行杂修,千中无一自然是少善少福。

这样讲恐怕有人心里还是不能岼,想不通:“明明我比他修的法门多修的善根多,也比他会诵经会持咒,怎么我反而是少善根往生不定?他只会念佛什么也不會,怎么反而是多善根往生一定?”心里想不通下面我们从道理、比较、譬喻、经文、祖语、事例等方方面面、各个角度来说明念佛昰多善根,让大家能建立决定性的信心安心于“专修念佛必定往生”

前面经文说:极乐世界都是不退转甚至是“一生补处”的大菩萨这样的“诸上善人俱会一处”的地方,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总要相同差不多的人才可以相聚一处那么,要到达这样的地方不偠说一般凡夫,就是诸大阿罗汉也不够资格所以《往生论》就说:“大乘善根界,二乘种不生”

上善俱会之处,少善不得往生上与丅相对,多与少相对上善就是多善,少善就是下善《阿弥陀经》中什么样的人是上善人呢?“阿鞞跋致”“一生补处”的诸大菩萨!达不到这个级别都是少善、下善至少要达到不退转菩萨甚至是一生补处的大菩萨的善根标准,才算够格要靠自己的力量,想和这些囚俱会一处你没有这个水平怎么可以?比如省长级的会议市长就不够资格参加,普通老百姓更没有资格参加极乐世界是这样的大菩薩俱会之处,我们的善根、福德够吗?不够!靠自己再怎么努力地修行,再怎样积累善根福德都不够,都是少善少福差得太多,忝差地别

这样高妙的国土,只有念佛——持佛的名号靠阿弥陀佛的善根福德才可以往生,除了佛的名号之外凡夫自己所修的一切有漏善法,都不可能往生

好像王宫,是国王所居文武大臣出入朝政的地方,一个平头百姓要到王宫里去,靠他自己的身份去不了。泹是如果有国王的召见有国王的号令,有国王的圣旨老百姓可不可以去拜见国王呢?就可以了

下面跟大家讲一个故事,大家听这个故事的时候要有一点想像力,要跟我配合大家眼睛闭起来——时光倒流几百年,在座各位都不是穿著现在的衣服穿的是清朝的长袍馬褂,头上扎了个大辫子;那个时候也没有厦门市只有一个小小的街铺茶楼,大家在里面讨论;“皇上英明圣主万岁”,有人在开心:“哎呀李老头!什么时候你能去紫禁城金鸾殿,拜见万岁爷官升三级,我们就好啦都跟著沾光啊……”

“别说梦话了,小老百姓怎么能见到皇上呢!”

这个时候旁边有一个人,气宇非凡听到这些人在恭敬赞叹皇上,而且想见皇上的心这样的急切他就过来跟他們讲:“我有办法让你见皇上。”

“嗯你是什么人,你有这样的办法”

“我有办法!”然后拿来纸笔,“你叫什么名字”把他的名芓写上,“特准某某入宫觐见……”底下落款“康熙”

拿到了康熙皇上的圣旨那么,请问这个老百姓他有没有资格到皇宫里去?

峩们就是平头老百姓、五浊恶世的凡夫我们所称念的“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不是一般的字那是阿弥陀佛亲自邀请的签名啊!拿著阿弥陀佛的签名邀请,到阿弥陀佛的国土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阿弥陀佛在第十八愿里说“十方众生(你我)欲生我国(邀请),乃至十念(签名)必生我国。”

六字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给我们的圣旨;六字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给我们的邀请函、召见书有阿弥陀佛召见我们的六字名号,怎么不可以到极乐世界呢

除此之外,比如说我们要去拜见皇上你找一个九品芝麻官,找一个县太爷给你签个芓管不管用?你们说县太爷给你签个字:“好吧!拿我的字,直接去就好了”管用吗?

好了找巡府大人签个字,管不管用不管鼡嘛!他也不敢签哪!

好啦!找尚书大人签个字,管不管用不管用。

那么这说明什么呢?这六字名号是阿弥陀佛亲自交待给我们的其他所有的法门,就好像是尚书大人、巡府大人、县太爷找他们求生极乐世界,他们都摇手“哎,我们还没这个威德”要往生西方極乐世界,他们告诉我们:“你念南无阿弥陀佛”他们会把这个介绍给我们。

所以大家要明白,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唯有乘托阿弥陀佛的名号,因为这六字名号里边包含了阿弥陀佛无上的功德,是阿弥陀佛直接对我们宣召就如同国王的召见、国王的号令,没有任哬障碍除此之外,一切臣民都没有这个威德“十方诸佛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释迦牟尼佛在这部《阿弥陀经》里告诉我们:执持名号是多善根。除此“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以外的一切,是少善根福德因缘不能往生,道理就是如此

下面我们來比较,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这里有四句话我先读一遍:

这四句话很好懂。五戒十善是善但还在三界,不出轮回;阿罗汉是善高超三界,永出轮回但阿罗汉只是自了汉,没有发大菩提心;菩萨更是善发了大菩提心,广修六度万行誓度一切众苼,但菩萨修行还没有圆满;这些要和阿弥陀佛圆满功德六字名号相比都是少善根少福德。

以凡夫来讲我们自己能修的善根福德,最哆也就是五戒十善能把五戒十善修圆满,那你就太稀有了连五戒十善都难做到的人,我们有什么善根福德呢

五戒十善是善根福德——持守五戒和毁犯五戒相比,是善;十善和十恶相比也是善。但五戒十善还是滞留在三界之内,没有出离三界六道轮回五戒十善修嘚好,来世可以做人做大官,发大财可以升天,做天子、天女但是这个善根福德,如果和阿罗汉的善根福德相比能比吗?

那简直忝地不能相比!阿罗汉已经出离三界了所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他已经出离三界,是圣者了五戒十善怎么和他比呢?

请问各位阿罗汉靠他自己的善根福德,能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能不能往生?

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天亲菩萨的《往生论》里边是这樣说的:极乐世界是“大乘善根界,二乘种不生”极乐世界是大乘菩萨、大乘善根的境界,“二乘”声闻、缘觉——阿罗汉、辟支佛靠他自己的善根福德,想往生极乐不够资格。要到达极乐世界阿罗汉的善根福德况且不够,凡夫五戒十善怎么可以呢

再来,阿罗汉嘚善根福德虽然比较凡夫很多了但是如果比较菩萨来说,谁的善根福德多呢

这个帐很好算,因为阿罗汉是自了汉他是自己解脱自己嘚生死轮回;菩萨发广大菩提心,要度脱一切众生所以,菩萨的善根福德跟阿罗汉相比那又是另外一个层次,天地不能相比

再来,菩萨心量广大无边善根福德也无量无边,但是菩萨毕竟没有成佛没有成佛,还在菩萨的位子就没有圆满。那么菩萨的善根福德跟阿弥陀佛相比,哪一个为多呢那又是天地不能相比,差得太多了

这么比较下来,唯有佛的善根福德最彻底、最圆满。

那么阿弥陀佛的善根福德体现在哪里呢?阿弥陀佛的善根福德就含在六字名号当中

这个讲的就远了,讲我们世间的大家能够听得明白。

各位我們是普通市民,福报跟市长比哪个大?市长大我们小。

市长的福报威势大还是省长的福报威势大?省长的大

省长的福报大在哪个哋方?大在他是省长他出去名片一拿出来,“我是省长”没有别的,就是个省长的名省长的名就代表他的福报。

省长的福报大还昰国家主席的福报大?国家主席大国家主席的福报大在哪里?大在他是国家主席他就有这个名义。有这个名义就能依法治国,福荫百姓所谓名正言顺,在其位谋其政。你不是国家主席你就没有这个名义。

阿弥陀佛的善根福德无量无边彻底圆满,在哪里体现僦在六个字里边,祂才叫“南无阿弥陀佛”大家不要觉得这六个字很简单,这六个字不简单哪!有成佛的德能才能有成佛的名号。

纵觀中国历史向来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天下大乱的时候,诸侯混战但是没有一个敢称帝王。最后降服了各路的诸侯平定了各哋的叛乱,一统天下的才能建都称帝。人还是一个称帝不过是得来一个帝号,但这个帝号是来之不易的经过几十年的文治武功,南征北伐天下平定,大功告成才有了帝王称号,所以帝号代表了一切的文治武功一统江山。

法藏菩萨经过五劫思惟、兆载修行剿灭┅切烦恼敌,拯救一切苦难众生累积无量功德,功德圆满祂才能称为“南无阿弥陀佛”,所以阿弥陀佛的名号是来之不易的,代表叻阿弥陀佛从因地发心直到果上正觉所有一切圆满功德。一切菩萨的修行一切阿罗汉的修行跟六字名号相比,那简直是无法相比(那我们凡夫的五戒十善更谈不上了。)

各位莲友是我们修的五戒十善善根多,还是六字名号里面的善根多呢

对呀!回答正确,一百分!

我们有的人往往不明了这个道理他会觉得说,“师父啊!我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念得空空荡荡嘚,干干巴巴的苦苦恼恼的,这样空空荡荡地念几个字能往生吗像我在那里布施啦,寺院里做根柱子啦放生啦……善根功德很清楚啊!实实在在可以看得见哪!依靠这个往生不是更有把握吗?”

我看还是打个比喻打比喻才好懂。

还是就刚才的比喻这个老百姓蒙受瑝上的召见,要去封官加赏他当然高兴,但他转念一想:“自己一无所有就这样怎么可以封官加赏呢?听说封官加赏的人是要对国家囿贡献的人我对国家毫无贡献,这怎么行”他又一想,“有了!有好办法了我家里有土特产,我带一点家里种的地瓜、土豆去上贡”他辛辛苦苦种好地瓜,挑到宫门挑得满头大汗,但卫兵却把他拦住了不让进,因为他忘了带上皇上的圣旨他觉得圣旨不过几个芓,轻飘飘的而且一点也不是自己的贡献,应该不重要吧结果他进不了宫门。

我们所修行的五戒十善、一切的功德充其量是个地瓜洏已,而这六字名号是阿弥陀佛亲自赐给我们的圣旨和号令

在我们净土门里边,常听说两句话: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莫讶”,不要驚讶——明明知道我们会惊讶所以事先说“你不要惊讶”。不要惊讶什么事呢“一称南无阿弥陀佛,超越十地菩萨”哎呀!这么厉害!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超过十地菩萨!敢想像吗不敢想像。为什么呢“因为这六个字里边包括了三乘,声闻、缘觉、菩萨都包含茬六字名号里边”

就好像刚才打的比喻,县太爷、巡抚大人、宰相大人的权力都包含在帝王的圣旨当中他们都是依圣旨行事,行使他們的职权

阿罗汉的善根福德、辟支佛的善根福德、菩萨的善根福德,都浓缩在阿弥陀佛的六字名号里面都包括在里面。所以我们念這句佛,才可以超越十地菩萨

印光大师在《文钞》里边也有一个很好的比喻,他说:

说这个小小的太子才生下来,呱呱坠地他的尊貴就超过了一切大臣,宰相也要向他礼拜为什么呢?他是太子他将来长大就要做皇帝。

印光大师说:我们念佛的人就好像太子堕地峩们的父亲是阿弥陀佛,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佛的儿子,我们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佛子诞生堕地,超过二乘之上——超过阿罗漢、辟支佛直接进入菩萨的位子。所以念佛是多善根

比如说我们在这座弥陀宝殿里边,我们只要讲“弥陀宝殿”这四个字这里面的佛像也包括了,柱子也包括了门、窗、墙、屋梁……通通包括在内。

可是如果单讲柱子,它就不能包括门;讲门就不能包括窗。随便说哪一种都是挂一漏万。讲弥陀宝殿就一含一切总体包括了。

“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是总功德就好像“弥陀宝殿”是总称一样;如果我们只是去读某一部经、诵某一个咒、修某一个法,这些就好像门、窗、砖、瓦都只是一部分一部分的功德,不是整体的功德

其他的修行,比如说我们修行五戒有五戒的功德,可是呢就没有比丘戒的功德;修比丘戒呢,有比丘戒的功德但是没有菩萨戒的功德;你诵这部经,有这部经的功德但是就没有那部经的功德。可是如果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经、一切咒、一切戒、定、慧通通嘟包括在内所以是多善根、多福德。

第二、“摩尼对杂宝”的比喻

“摩尼”,又叫摩尼宝珠又叫如意宝珠。摩尼宝珠虽然只是小小嘚一颗但需要什么宝物它就出什么宝物。祈祷它说:“我现在要赈济天下贫民需要黄金一百吨。”话音还没落从摩尼宝珠里边就像丅雨一样,喷出一百吨黄金如果说“还不够,还需要一百吨珍珠”它马上像下雨一样,喷出一百吨珍珠这个宝叫做摩尼宝。

什么叫雜宝呢就是金、银、珍珠、玛瑙、赤珠等等,这叫杂宝

比如说有一个大仓库,里边有很多的宝物有黄金、白银、珍珠、玛瑙,所有嘚一切一应俱全。在最中间的位置放了一颗小小的摩尼宝珠。我们进来要取宝物去救济众生。有的人进来一看“哇,大门旁边就昰一堆黄金!”他马上就扛著黄金出去了但是,黄金虽然贵重很快就消耗完了。

真有智慧的人到这个宝库里边,是取哪一种宝物

對啦!大家都知道说“我是拿那颗摩尼宝珠”。摩尼宝珠你拿到手上以后跟它说:“需要大米五十吨!”大米马上出来了;“需要帐篷┅千顶”,它都能出来拿到摩尼宝珠,通通都有了;如果是扛黄金、扛白银又累又辛苦,仍然是有限的

所以,多少有时候并不只是看表面的数量像摩尼宝珠,它就是一颗但是它可以吐出一切宝;反而是很多的种种杂七杂八的杂宝,数量虽然多比不上一颗小小的洳意宝珠。

这个比喻是要说明什么呢“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就是摩尼宝珠,这六字名号里边有《金刚经》的功德,有《法华经》嘚功德有《地藏经》的功德,有《楞严咒》的功德有《大悲咒》、《十小咒》的功德,通通都有你如果需要这些功德,它都有其怹的种种修行法门,虽然都很尊贵都不可思议,但那些功德就好像是杂宝一样是金、银、珍珠、玛瑙……尤其是我们凡夫所修的五戒┿善,那就档次太低了简直就是破瓦块,因为我们所修的还是有漏、有为的善法。可是有的人还以为自己修的一点点戒善比念佛还强那就是抱著破瓦块,弃了摩尼宝只能说不识宝了。

想生西方极乐世界要怀带著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摩尼宝珠,这样才能获得圆满的功德修其他种种的法门回向求往生,只是得到杂宝的功德

我们经常听到六字名号是“万德洪名”“万”是包括一切的意思,所有嘚功德都包含在六字名号之内那岂不就是摩尼宝珠吗?昙鸾大师《往生论注》就称弥陀名号是“清净摩尼宝”摩尼宝珠虽是一颗小小嘚珠子,可以吐出一切宝物;这句六字名号虽然简短只有六个字,但是含摄一切佛、法、僧三宝的功德一切经教、一切咒语陀罗尼、┅切修持的法门、一切菩萨、声闻、缘觉的功德,通通包括在内

南无阿弥陀佛!把这颗摩尼宝珠介绍给各位,希望大家把它好好保存鈈要丢失掉。

再比如说有一栋五层的高楼第一层人很多,有好几万人;第二层也还不少,也有好几千人;第三层也有几百人;第四層,几十人;最上面那一层只有一个人。虽然下面一层、二层、三层的人这么多但是,比较最高五层楼上的人所见到的范围、景观昰下面的多人见到的景观多呢,还是上面那一个人见到的多呢

对了。在五层高楼上他所见到的景观是最多的。

这就不单纯是数量上的哆少而是有境界的高低,因为他的境界最高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站在楼顶上,放眼看去广阔无边的原野尽收眼底;底层人再多,东看西看再怎么看,范围仍然是那么一点点大

这个比喻说明什么呢?第一层楼代表人天善法;二层楼,就代表声闻;彡层楼缘觉;四层楼,菩萨;五层楼的楼顶上就是南无阿弥陀佛。所有的善根功德都在六字名号当中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等于升到五层楼上我们站在楼顶上,遍览无遗没有任何的遗漏。

我们本来在哪一层呢“我可能在第一层,五戒十善……”真正能在第一層是不多的依我们来讲,大概在地下室因为五戒十善也不容易修行啊,五戒十善修不到你就是地下室;地下室有三层:地狱、饿鬼、畜生,黑蒙蒙的看不见任何景观。

前面我们讲的够清楚了念佛是多善根,但佛法讲究“圣言量”也就是要有圣人所说的言教为依據。没有佛经祖释的依据你说的再有道理,也可能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的说法下面,我们依照经文和祖师解释做为标准来证明念佛是哆善根,其余的种种修行跟念佛相比属于少善根。

首先是《阿弥陀经》《阿弥陀经》先说: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但并没囿说明哪些是少善根可是下面直接说: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这个就能往生!执持名号能往生,说明就是多善根因为少善福不能往生,只有多善福才能往生;多善福就说到“执持名号,即得往生”所以说“多善福在念佛”,三学、六度这些都不谈。这是《阿彌陀经》上下经文的次第义理如此。

2、异译本《阿弥陀经》 

《阿弥陀经》有两个译本一般用的是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就是《佛说阿弥陀经》另外一个译本,就是玄奘大师翻译的《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这部经对《阿弥陀经》中“闻说阿弥陀佛”是这么翻译的:

闻無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

在名号之前加了十个字来形容:“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这个岂不是“多善根福德”吗多到已经不能用数量来形容、来表示,而是用“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来说明所以,名号本身就是多善根福德殊胜、超越、绝对性的善根福德。

3、梵文本《阿弥陀经》 

现在发现《阿弥陀经》的梵文原本“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这一句,如果直接翻译過来的话怎么翻译呢?

众生不因此世所做善行得生彼国

也就是说,众生在此世所做的种种善行都属于“少善根福德”,靠这个不鈳能往生。

经文明显说明:只有六字名号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而我们众生此世所做善行,都属于少善根福德因缘不能往生。无论峩们怎样地努力我们所做的,跟六字名号相比都属于少善根福德。

其实我们是没有资格和六字名号相比的。我们所做的充其量只昰五戒十善。五戒十善的善根福德会让我们获得人天的果报。以五戒十善的善根福德想做阿罗汉都不行,何况想去成佛呢

就好像弓箭一样,弓的力量各自不同比如说五戒十善就是一张弓,我们每个众生就是弓上的一支箭那么,把五戒十善这张弓拉满了一放出去,“呼--”射到哪里呢?顶多是人道或天道;到了天道以后没劲了,“呼--”掉下来了,你还在三界的吸引力范围之内好像哋球的卫星一样,还没有脱离地球的引力还在地球的吸引力范围之内。五戒十善的力量这把弓的强度只能把我们送到人天,不可能送箌阿罗汉那个境界;如果要得到阿罗汉、辟支佛的境界必需能够修四谛、十二因缘法,这个强弓力量很大,“嗖--”好!出离三堺了,到了阿罗汉、辟支佛的轨道但是,离菩萨的轨道还差得很远那必须用更大力量的强弓,发大菩提心累世累劫修行,“欻--”射出去,到了菩萨的轨道

我们现在念佛的人,大家要知道我们有一把强弓,我们这把弓已经不是五戒十善了是南无阿弥陀佛这紦强弓,这把弓的力量非常强大“诸佛中之王,光明中之极尊”“威神功德不可思议”,这把弓就是六字名号;我们众生就是六字名號这把弓上的一支箭;我们来念佛就是机关发动,阿弥陀佛就是强弓手我们这支箭虽然在娑婆世界,但被阿弥陀佛往六字名号的强弓仩一搭“嗖--”,超越人道——超越天道——超越三界——超越阿罗汉——超越地前小菩萨——超越地上大菩萨——超越十地等觉菩薩直奔佛果。所以“莫讶一称超十地”,不要担心“一箭放出去怎么超越十地菩萨?”一箭射到哪里你们知道射到哪里吗?一箭射到十万亿佛土之外(“有世界名曰极乐”)直向弥陀佛座边。

如果不靠六字名号的弓五戒十善,顶多射到天上又坠下来了。所以往生西方,必靠六字名号六字名号才是多善根福德,包含了所有一切法门、圣教种种修持功德通通包含在内。

梵文的经文其实也可鉯用一个比喻来相互印证说明比如说我们掉到水里边了,请问:当我们快淹没的时候我们抓到水里面所长的水草,能够到岸上来吗

鈈能。水草本来长在水里

抱著水里的石头,能到岸上来吗也不能。

水里的东西永远让我们在水里要想到岸上来,一定要抓住从岸上伸下去的东西;如果抓住岸上来的一根竹竿或是一个救生圈,岸上的人一拽就把你拉到岸上去了。

我们就是在生死的苦海当中种种修行,眼睛所看、耳朵所听……六根门头所对的境界都是三界之内的东西,都是生死苦海中的水草之类的东西都是轮回的因果,不可能让我们离开三界苦海

阿弥陀佛的六字名号,就好像从极乐的涅槃彼岸伸向我们苦海当中的一把长竹篙你抓住这把竹篙,阿弥陀佛一拽就上去了!

如果你不抓岸上来的竹篙或救生圈,靠你自己的在水中乱抓“哎,旁边一根稻草抓住了”还是在水当中。

我们自己所莋的一切都让我们更深地扎根在这个世界。所以梵文经典才说:“众生不因此世所做善行得生彼国”“此世”就是此世间,五浊恶卋)而应当依彼佛的六字名号——阿弥陀佛从极乐世界放大光明而舒展过来救度我们的六字名号,依六字名号的功德往生西方

我们此卋所做善行不能往生,那靠什么往生呢《无量寿经》说:

这几段经文放在一起,就很清楚地看出来:阿弥陀佛普遍布施给我们六字名号嘚功德大宝让我们这些没有功德的人功德成就,而且是具足无上功德

阿弥陀佛怜愍我们造罪造业,没有出离之缘无法脱离六道轮回,没有功德法财为我们打开佛法的宝藏,普遍、平等地布施给我们功德之宝所以说:“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众”,就是十方苦恼的众生

请问各位,阿弥陀佛的功德宝拿到了吗拿到了没有?

阿弥陀佛“广施功德宝”如果你没有拿到,那不能怪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说:“我给你了。”“广施”啊!一个都不会遗漏的

阿弥陀佛的功德宝是什么呢?

对就是“南无阿弥陀佛”

“令诸众生功德成就。”我们没有功德我们盼望功德,我们希望自己成就功德我们担心“我这样修行、那样修行,可是也没开悟没契入诸法实楿,顶多是有漏的人天善法这怎么办?”《无量寿经》说:阿弥陀佛兆载累劫的修行是要“令诸众生,功德成就”要令我们成就功德。

就好像父亲养育儿子儿子还小,为了让他能够安乐地生活就辛辛苦苦地劳动,流血流汗把自己所挣的一切财富,最后都放入存款单当中说:“我的儿子,这个给你”让儿子能够继承他的财富。父母的心就是这样一切为了儿女,特别是儿女还小要为他们作周详的考虑。

爸爸临走时说:“孩子!我要走了这张小小的纸头,是我一生的积蓄上面是一百亿,给你你可以过好日子。”

这个儿孓很小把存款支票拿来看看,“父亲说这是一百亿但是这只是一张纸嘛!这张纸,我现在饿了还不如一个地瓜能让我饱。”他不了解这张支票是百亿的财产所以他很轻易地把它丢到旁边。这个可惜不可惜

太可惜了。这就是有眼不识珍宝

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慈父,祂经过五劫思惟、兆载永劫的修行把祂所集聚的一切功德,浓缩在六字名号的存款单当中;这个六字名号就好像是存款单,就好像昰一张支票你不要看不起它。

我们没有智慧阿弥陀佛把祂的六字名号——无上功德的结晶布施给我们,令我们功德成就但是,我们念念佛号就把它摆在旁边,“哎呀这六字名号干巴巴的,空洞洞的哪有我去诵一部经,或修什么有味道……”就好像比喻中的那个兒子智慧没有开,他只认识地瓜而不认识百亿支票。我们也一样“你看,我做了某桩功德了我看得到,我读了一部经厚厚一本,多实在!一句阿弥陀佛六个字一念,就没了!”这是因为我们不了解什么是真实功德

希望这个比喻能够让大家珍惜六字名号,所谓“宝此一行”不再舍弃,不再丢掉阿弥陀佛老爸那么辛辛苦苦修来的六字名号给我们,结果我们都漫不经心的然后把它跟别的比,“这个六字名号嘛也不错,但是如果我布施、持戒、打坐、拜忏这样种种修行,我这样的功德应该也差不多吧!”不知那些都很小頂多是一颗糖、一个地瓜、一个苹果,跟这句百千万亿支票都不能比喻的六字名号那是无法相比的。

讲到这里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囿一天,我们上街去买东西遇到和平常不一样的情形,平常买东西都要讨价还价这天掏了一块钱,结果买来了整栋大楼就高兴得不嘚了,“哎呀今天赚了,今天买得很值得一块钱买了一栋大楼……”会有这样的事情吗?没有!

如果真有这样的事情一定是大楼的主人主动送给你的。一块钱不可能买一栋大楼居然买到了,说明是人家要送给你的但送给你,又怕你不敢要所以开个价卖给你,这樣你心里就觉得安慰了“这是我买来的!”

我们很多人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到西方极乐世界的果报是什么呢?成佛我们就是每天磕┿万个头,磕一百年这样的苦行,要跟成佛的因行相比你值一块钱,那么成佛简直都不止一栋大楼。

有人说:“我修五戒十善回向求往生……”是的依五戒十善的种种修行回向求往生,也能够往生但这样的往生不是靠你五戒十善的力量,因为我们修五戒十善顶哆是让我们得到人天的果报,居然是拿这个五戒十善换得了成佛果报!也就好像刚才讲的用一块钱换得了一栋大楼,你不要认为真是你買来的这是人家送给你的。

阿弥陀佛本来就是要把祂无量的功德无偿地奉送给我们但是我们志向狭劣,不敢当下接受所以阿弥陀佛說:“你不敢接受,我就卖给你吧”卖给我们,我们又买不起那怎么办?“那就降价卖给你”卖多少?一块钱本来阿弥陀佛说:“你想来往生,只要念名号送给你,决定能往生!”我们不敢相信阿弥陀佛就说:“那你修行,修行回向”(就是卖给你)修行什麼?“你怎么修都可以五戒、十善、诵经、持咒等等,都可以只要回向愿往生就可以。”我们反而以为“往生是我自己修行得来的”我们这小小的因,怎么能感得那么大的果呢

那是因为阿弥陀佛“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而布施给我们的

《法华经》里有一个“窮子喻”,很能说明我刚刚讲的这个例子

有一位大富长者,他的独生儿子从小离散大富长者后来年纪也大了,广大的庄园、丰富的财產找不到继承人他想:我现在已经年老了,就要走了一定要把儿子找到!所以他就很辛苦地到处寻找,走一路就找一路

再说这个儿孓,从小离开大富长者在外面漂泊流浪,过著流浪汉的生活被人欺负,餐风露宿衣不蔽体,他只能靠什么过活儿呢只能做打工、莋佣等低贱的职业,过一天算一天吃上顿没下顿。

有一天这个儿子东晃西晃,刚好就晃到大富长者的门口他一看这座庄园,“哎呀!巍峨广大”从大门往里面探头一看,里边坐了一位非常威严的长者旁边有很多侍从,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气派就像国王一样这個穷子毕竟做流浪汉做习惯了,来到这么一个豪华威势的地方他感到不自在,“哎呀!不行这不是我这样的人找活的地方,这个地方鈈能久留如果久留的话,或许有人出来抓我逼迫我,治我的罪我还是赶快离开,到贫穷乡里去找活儿”这么一想,他拔腿就走剛好他的父亲(大富长者就是他的父亲)在里边一抬头看见他,就认出来了“这不是我的儿子吗?我辛辛苦苦到处寻找的就是他!”馬上喊人,“快快快赶紧去把那个人给我抓回来,不能让他走了”

侍卫听到大富长者的指令,一个箭步就出去了他们长得高大强壮,孔武有力穿得也很华丽气派。穷子正在那里怀疑:此地可能不宜久留……果然看见从里面出来两个彪形大汉“啊!坏了!这是来抓峩的。”他撒腿就跑他越跑呢,后面追得就越紧追上后紧紧捉住,强行往回带这时穷子又恐怖、又担心、又紧张,顿时昏过去了

夶富长者一看,心想:“完了!我的儿子一定是因为这气派的阵式受到了惊吓,他的心量还不成熟”就对侍卫说:“这样子,你们用涼水把他泼醒泼醒之后把他放走。”

果然把他放走吗大富长者不可能把他放走啊!几十年才找到儿子,怎么能放走呢他还要想办法。

他另外找了两个人他们长得不是那么高大威猛,穿的衣服也是破破的交代说:“你俩跟踪他,跟在他后面”

这两个人看起来跟穷孓差不多,像乞丐一样摇摇晃晃,跟著去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乞丐跟乞丐在一块儿就聊起来了:

“我怎么打工……”互相谈得很熟悉。

这两个人就跟他讲:“其实你呀用不著这么辛苦。我们打工那个地方的老板很慈悲干一天活儿给一般地方两天的工资。”

穷子┅听“这么好的地方!那好,我去行不行”

“可是我什么都不会干呐!我不识字,需要文化的活我都不会啊!”

“你可以去打扫卫生清理厕所。”

“这个我可以!”做流浪汉的专门搞这个工作。

好啦!这两位就把他带到大富长者庄园来了从后门绕进来(正门太高貴)。进来以后干什么呢天天除粪,他干得很安心心想:“这个跟我的身份很相应,我就是扫厕所的”

可以讲,他一辈子就没有这樣幸福过生活很安定,吃喝不用发愁也有住的地方,他过得很安心干得很卖力气。

但是儿子天天在那里除粪,长者心中有所不悦“我的儿子怎么可以就做这等下劣事呢?”他们父子还没有相认哪!财产还没有委付啊!所以大富长者就想办法接近儿子,想什么办法呢他也把自己华丽的服装脱下来,也穿上一身粗布衣服(下地干活儿、除粪的衣服)也拿了一个除粪的工具,跟穷子在一起除粪囷颜悦色地问候他,跟他话家长问寒问暖。穷子一辈子也没有得到过父母的温暖他遇到这么一个长者,对他这样的慈悲关爱他感动嘚不得了,“哎呀怎么有这么好的人!”他这时候还不知道长者就是他的父亲,而长者也不能讲

时间久了,彼此关系熟了感到很亲切了,这个时候长者就略微暴露自己的身份,他说:“不瞒你说我就是这座庄园的庄园主。”

穷子一听吓了一跳,就喊“老爷”(伱看对自己的父亲喊“老爷”)。大富长者听了心里很难过:“我是你的父亲,你喊我喊老爷!”他就对穷子说:“我看你到我庄园來之后人很诚实本份,干活很卖力气不然这样,你就做我的干儿子我年纪大了,也没有儿子你就做我的儿子好了,也可以帮我做點事希望你不要推辞。”

这么一个乞丐突然得到大富长者的宠幸,拜长者为干老子他感觉很荣幸,他不知道这是他的亲生父亲把親生父亲拜做干老子,还觉得很荣幸

好了,故事再往下讲又过了一段时间,大富长者慢慢培养他开始教他做会计、做出纳,掌管财務“我既然认你为儿子了,彼此就不外这里所有的一切都由你掌管”,工人的支派、财产的进出都要他负责

穷子做得很卖力气,也佷认真“今天收多少、支多少……”但他还是住工棚里,每天还是拿自己的一份工资晚上算账的时候,“这个是老板的是他的;我洎己呢,十块”

这样又过了一段时间,大富长者一看穷子(也就是他的儿子)的志向慢慢提高了,心量逐渐扩展了能力也越来越具足了,这个时候父亲就准备宣布他们的父子关系。

这一天他就把国王、大臣,把有头有脸的人物全部找来开一个“新闻发布会”,父子相认“有劳各位到这里来,有一点事情跟大家讲我已经年老了,我的儿子是在哪一年丢失的……”穷子越听越像在说自己;长者從头道来慢慢引导,“现在我找到我的儿子,是谁呢就是他。”长者指著自己的儿子说“现在我把所有财产全部给他,由他掌管”

儿子这个时候才知道:原来对我这么慈悲的人不是外人,正是我的父亲!

所以在《法华经》里才有四句话,说什么呢

“我本来没囿想到我会拥有财富(没有想到我能获得这么丰硕的功德),但是无量的宝藏怎么突然就来到身边一夜之间华贵起来!今天才知道我真昰佛的儿子!”

故事就讲到这里。下面把这个故事做一番解释

是阿弥陀佛;乞丐是哪一位?

对啦!我们无始劫来迷失本性流浪在阿弥陀佛的涅槃城之外。阿弥陀佛看到我们的时候就要把祂的六字名号功德布施给我们,说:“众生啊!我的独子我把整个极乐世界送给伱,你就这样来!往生我的净土!”

我们吓坏了“我哪里有资格到极乐世界啊?”我们不敢所以我们逃跑,我们逃离阿弥陀佛

这个時候,阿弥陀佛就用其他的法门来调化我们让我们来修行,回向以求往生就是自力劳作,干除粪的活;除粪就是除去我们心中的污垢。穷子要靠除粪的活才敢进大富长者的庄园;根机还没有成熟的众生就要靠种种法门修持回向,才敢求生净土

阿弥陀佛看见我们已經在自力修行回向求生了,又要用方法来调化我们“你种种功德修行回向,很不错但可以念我的名号啊!”名号就是阿弥陀佛所有功德法财的宝库。让我们称名念佛就是要把所有的功德布施给我们,但这时还不敢明讲就好像大富长者认穷子为义子,让他负责库藏的絀纳管理其实心里边整个库藏财宝都交给他了,但因为时机没到不便明说,穷子也不知道我们也一样,比如说我们每天念这句“南無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我们不知道这六字名号里面的所有功德就是我们的,我们认为:“我念了两万声这两万声的数字才是我的;六芓名号里面的功德是阿弥陀佛的。”就好像穷子他已经进到庄园里边,每天在那里做出纳、会计他认为他经手的这些财产是大富长者嘚,他自己只拿他工作一天的工资不知道他的父亲要把整个庄园给他。

这样又经过一段时间时机成熟了,阿弥陀佛才说:“汝今念佛本是我子,极乐世界归汝所有。”全部送给我们我们这个时候才敢欢喜接受。

阿弥陀佛要把祂整个的极乐国土布施给我们千方百計让我们接受,让我们在种种法门里摸爬滚打慢慢调熟我们的根器,我们才慢慢接受六字名号的功德大宝

大家能够相信念佛的法门,能够老实念佛是已经经过了除粪的工作,是已经到了大富长者开新闻发布会的时候了根机已经成熟了,是多善根福德非少善根福德。没有大善根、没有大福德的人决定不会老实念这句名号。

就好像那个乞丐他的根机还没成熟,他决定不敢接受整个庄园他逃跑了,他吓昏了

你看世间的人,你对他说:“某某人你念佛往生吧!”

“哎--,不去不去不去”

学佛的人,你对他说:“你念佛往生吧!”

“慢点!我求人天福报!”

修行解脱的人你对他说:“你念佛往生吧!”

“我哪里够资格到极乐世界?”

就好像那个乞丐他认為自己没有资格进这座庄园。

我们的父亲是“诸佛中之王、光明中之极尊也”弥陀慈父,救度我们四处流浪、桀骜不驯、违逆负心的众苼所以,大家要随顺佛愿要孝顺于佛。经中说“孝顺于佛者实乃大善”

念佛往生很自然、很简单天底下第一等容易的事情就是念佛往生;第二件容易的事情,就是堕入三恶道不往生西方,必堕三恶道没有不堕落三恶道的。就算你今生有修行来生不堕三恶道,来来生一定堕落三恶道!所以印光大师才讲:往生西方比来世做人还容易;来世做人,比求生西方还困难

为什么到西方成佛容易,來世做人反而难呢因为来世做人要靠我们修持五戒的功德,靠自力;往生西方是靠佛力故而容易。往生西方《无量寿经》里面有几呴话:

很容易往生,结果去的人不多为什么?大家不相信什么叫“自然之所牵”?自自然然地往生极乐世界毫无勉强和造作,我们呮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没有一个人不往生,不需要你在那里担心害怕说“我这样能往生吗”不必担心,不必害怕

比喻说我们把一块朩头丢到长江里面去,这块木头一定会随著江水到达东海会不会?一定会到达东海除非在半路上被别人捞起来,或者是被树杈挡住了我们不需要驾著一条船跟在木头后面看,“哎看你到哪里?嗯到东海。”不需要!它自自然然会到即使看不见,也知道必然如此

木头,就是我们;江水就是念佛的法门,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东海就是极乐宝国。被捞起挡住就是杂行杂修。我们来专念南无阿弥陀佛等于把我们的身心归投于阿弥陀佛,所以:

我们归命阿弥陀佛这一生一辈子,就是念佛愿生西方等于是把我们这块朩头投在六字名号的长江当中,没有阻挡它自然是前浪后浪,浪浪往前走而自然地回到极乐净土,这是靠六字名号的力量所以,我們往生极乐世界很自然,被阿弥陀佛的愿力所牵引“自然之所牵”

出门旅行有的时候,到达万里之外的地方反而比到达百里之外嘚地方还要容易为什么呢?因为交通手段不一样比如说我们从这里要去金门岛,要自己游过去的话那很困难;要跨过太平洋到美国詓,反而容易为什么?坐飞机就可以了为什么那么远反而容易、这么近反而难呢?因为我们所依靠的力量不一样一个是靠自己,一個是靠飞机靠自己,没有这个能力就很难;坐飞机是靠飞机的力量就很容易。

我们到十万亿佛土之外的极乐世界反而容易因为我们塖坐的是六字名号的航班;要转生人天反而难,因为是要靠自己的力量

可知仰靠佛力的重要性。

法藏菩萨成为阿弥陀佛祂令我们功德荿就,祂广施功德宝给我们那么,功德宝在哪里呢《无量寿经》〈流通分〉这段经文就很清楚地说明了。

佛告诉弥勒菩萨:“闻到阿彌陀佛名号欢喜踊跃称念的人,就具足了无上功德就获得阿弥陀佛所布施的功德宝。”所以阿弥陀佛的功德宝就是六字名号。

“其囿得闻彼佛名号”“那个听闻到彼佛名号威神功德不可思议的人”“啊!六字名号有如此不可思议的威神功德!”信顺、归仰。

“歡喜踊跃”为什么欢喜踊跃?给你一百万然后说“不能往生,死后要去三恶道”你会欢喜踊跃吗?不会的所谓“欢喜踊跃”就是說“我决定可以了生脱死、成就佛道,我今生虽然是个穷光蛋在世间被人瞧不起,一旦闭了眼睛眼睛一闭我就要去净土成佛了。”这個叫欢喜踊跃对往生有决定性的把握。如果对往生这件事情我们害怕“能不能往生?万一不能往生怎么办下了三恶道怎么办?”内惢就痛苦了就不会欢喜踊跃了。知道“六字名号决定能救度我我称念六字名号决定能往生极乐国”,这样的心叫“欢喜踊跃”

“乃臸一念”,一念的信顺念念的称名,“乃至一念”“乃至十念”都是《无量寿经》所讲的“一念”“十念”,前面有“乃至”两個字就代表并不只是一念、十念。我们今天听到这个法门如果寿命延长,那就是一天、七天、一年、十年……;如果寿命当下就结束叻我们只念了十声佛就断气了,那就十念;只念了一声佛就断气了那就一念,都能往生——“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当知这个听到阿弥陀佛名号而信顺归命、欢喜踊跃的众生,一念之间“为得大利”成佛度众生的利益,叫做“大利”“则是具足無上功德”,一句名号里边圆满具足无上功德阿罗汉是有上功德,上面还有菩萨;菩萨也是有上功德上面有佛;佛圆满了,就叫做无仩功德阿弥陀佛把祂的无上功德放在六字名号里边,让我们“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就得到无上功德,所以蕅益大师才讲:

凡夫众生稱念弥陀名号,

我们念一句名号我们的善根福德跟佛一样,为什么因为阿弥陀佛所修的一切功德,都在这句六字名号里面给我们,讓我们平等获得

经文充分说明六字名号是圆满、无上、具足、无缺的善根功德,所谓“无上功德”

第五条经文出自《观经》,这里引鼡的是善导大师的解释因为《观经》的原文前后相隔较远,善导大师的解释文把它们并列在一块儿来比较念佛一声和修行种种法门的善根福德的大小。

《观经》的下品上生这个人临死的时候才遇到善知识给他讲说佛法,讲了两个法门第一个是跟他讲说大乘十二部经典,他听到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金刚经》、《法华经》、《楞严经》、《华严经》等等:

闻经十二部,但除罪千劫

大乘佛教经典汾成十二个类别,“十二部经”代表大乘一切经典闻经十二部,代表听闻了种种、很多的大乘经典效果怎么样?除了一千劫的极重恶業一千劫,一个大劫有多长时间那不可思量,一千劫的罪过除掉了除了很多了,但是还没有让他解脱生死轮回,因为我们罪过太偅后面说:

“南无阿弥陀佛”,念了一句当下除灭五十亿劫生死之罪。大家算算账念一口佛,除掉五十亿劫生死之罪;闻十二部经除了一千劫罪。如果拿闻十二部经的时间来念佛的话那除了多少劫罪?那不得了!而且既然说“除生死之罪”就代表不只是数量上嘚“五十亿”,实质是反映佛名功德之大一声称名,永不再会堕落在生死轮回当中生死之罪已经灭除掉了;灭罪灭得多,说明他的功德多功德大,灭罪才多可见,这六字名号的功德能消除如此多的罪顿超生死,顿归极乐其他一切法门没有这个功效。

十二部经代表佛教的一切经典、一切法门为什么这么多经典才除罪一千劫?

有两重原因第一个,一切法门跟念佛名号相比还是因地的法门,它鈈是果地的法门比喻现在已到了中午,肚子饿了给你一本书,《稻谷栽培技术》让你看这本书,怎么去栽种稻谷;这本书看完之后再看第二本,让你学习怎么加工米饭没有米饭给你吃,那你就会说“来不及了我饿慌了。”

什么意思呢佛经是告诉我们成佛的方法,比如说《金刚经》要我们破四相“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是成佛的方法;《楞严经》、《华严经》都有它的方法菩萨在因地修行的过程当中,用这些方法来成佛但是,我们来不及了以我们的根机,这辈子眼睛一闭就要堕落三恶道了。

佛洺是已经成就的佛果就好像中午的时候,不再让你去读《稻谷栽培技术》了而是直接把一碗白米饭端在你面前,你饿了就去吃好了!

这两种方法,哪一种能解决问题啊很显然,是果地的法门才管用

闻经灭罪少,是因为它是因地法门;念佛灭罪多是因为称念佛号昰果地法门。

第二点大乘经典讲诸法实相,如果我们能悟得诸法实相“罪业如霜露,慧日能消除”“千年暗室一灯即破”,但是我們不能开悟没办法悟道,除罪就轻所得到的福报功德就非常有限。

有两种原因:一种从法上来讲一切经所说的都是因地法门,不如念佛是果地法门殊胜;另外从机上来讲这些法门不适合我们罪业深重、心地浮散、寿命短促的根机,所以除罪就轻这在善导大师的《觀经疏》里有解释。

但是称念六字名号就不一样,它是果地法门直接吃饭。如果把饭端来不给你吃,让你闻香那不解饿;十二部經典讲怎样成佛,对于我们这样下劣的根机而言讲的都是成佛的香味,我们没有能力品尝到成佛的果实我们只是闻到飘过来的香味,峩们不能吃到

我们来念这句六字名号,念一口就得一无上功德念十声得十无上功德,实实在在的同时,念这句六字名号不需要我們开悟,也不需要说“有清净心才可以得到功德”任何众生,只要开口称念只要愿意念佛、愿意往生,揽无边功德入我们的识心成為我们的功德,所以非常容易、非常简单

容易而且殊胜、殊胜而且容易的法门,唯有念佛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这个人“得大利”“具足无上功德”从哪里得到大利呢?前面说“得闻彼佛名号”也就是说:大利、无上功德是从阿弥陀佛名号当中获得的。

《阿弥陀经》“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即得往生。”接下来说“峩见是利,故说此言”“我见是利”“利”,就是往生从“执持名号”中获得往生。两部经一致都以六字名号作为无上功德,所謂多善根福德

供养佛及菩萨、缘觉、声闻,

这很多啦!以四天下的七宝金、银、珍珠、玛瑙等等一切,供养佛、菩萨、声闻、缘觉那得的福报太多了,“得福甚多”;但是下面说:

这是经中明言说你用四天下七宝供养佛菩萨,你得这么大的福报那不如劝人念一声佛,所得到的福报超过他“不如劝人,念佛一声其福胜彼”。那又何况自己念何况天天念,一向专念!所以念佛是多善多福经文嘚意思很明了,也不用解释

有的人喜欢诵《金刚经》,《金刚经》里边也有这两句话可以做印证:

若福德有福德相是福德不名福德多;

若福德无福德相,是名福德多

读诵过《金刚经》的人应该知道,“福德有福德相”这个不叫福德多,“我修持这个、供养这个、布施这个……修得很多”这个都有相,这个不叫多;没有福德相才是福德多。

我们念这句六字名号“你看看,就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空空荡荡的,好像不如我在那里做一个实际的善事功德”——不知那是有相的有福德相,不名福德多这句六字名号,犹如太虚空昰实相的,是无相的所以是福德多。

一称“南无阿弥陀佛”的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穷尽”“入涅槃界”,就是成佛了成佛叫“嘚大涅槃”;还不能用尽,还有多余叫“不可穷尽”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念得熟

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如果你能够专念、熟念成佛嘟有多余,不学其他法门毫无遗憾。

本来佛是圆满境界无有不足,也没有什么多余这里是说一句名号善根功德无穷无尽的意思。

“┅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穷尽。”这样的善根怎么可以思议呢?

所以佛名是无上善根福德,是不可穷尽、直入涅槃界的善根福德;而极乐世界就是涅槃界;称念六字名号,就可以直入涅槃界——极乐净土

第八段经文是《涅槃经》里所讲的:

一月之中,咘施一切众生

把大宝库打开,随人拿随人取,“布施一切众生”功德很大,福德很大

得到这么大的功德,还不如人家念一声佛功德超过前面,无法比较无法比量。

《涅槃经》说的一点都不含糊

四事供养阎浮提一切众生;

若有称佛名号,如构牛乳顷

“四事”僦是饮食、衣服、医药、卧具等,就是我们的一切生活用品如果以现在来讲,就包括汽车、楼房等等通通包括在内;“供养阎浮提一切众生”,简单说地球一切众生,他们所有的生活用品、资具都由你一个人供养你所得的福,那很多了;但是如果有人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哪怕只有挤一杯牛奶那么长的时间,“功德过上不可思议”,超过以四事供养阎浮提一切众生的功德

经文通过比较,来说奣念佛才是真正的多善根福德其他无法相比。

第十龙树菩萨《大智度论》言:

即能一日行千里,足一千年

打了个比喻:有人从一生丅来,一天就能走一千里这样走多少时间呢?一千年我们算一下,一天是一千里一千里是多大的地方?范围很大十天是一万里,那一个月是三万里一年三十六万里。他经过一千年这么大的范围,地下“满中七宝”他所经过的地盘,全部是七宝组成这么多的七宝,“奉施于佛”拿来供养佛,他得到的福报大不大、多不多这个福真的大得很!但是,“不如有人于后恶世”,就是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像我们现在五浊恶世,这个末法时代;恶世的众生内心没有清净,并不是清净心念佛是恶世苦恼的众生;“一声称念阿彌陀佛,其福胜彼”一声念佛的善根福德,胜过一天一千里、走一千年的七宝供养——我们怎么可以思量这句名号的功德呢

所以,南無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是多善根福德

大家学习到这里,念佛就有信心了就不会因担心害怕空空荡荡的而左顾右盼了,“这样行不行那樣行不行……”如果念佛都不行,那就死定了没有什么办法了。念佛是最行的如果还不行,那还有什么办法呢

就好像我们过海一样,乘上一艘超级航空母舰你还在那里“这个能不能过海?是不是再加一条小渔船防备一下,万一航空母舰翻了我这小船还能抵挡一陣……”——这种思惟不符合逻辑。航空母舰都不能过你的小渔船还管用吗?说明他既不认识航空母舰甚至也不认识小渔船,为什么航空母舰没有过不了的海,他不知道小渔船是不可能过得了大海,他也不知道他把航空母舰看得太低,把自己的小渔船看得太高了两个都错误。

什么意思呢念佛就是乘阿弥陀佛的航空母舰,怕念佛不管用再种种杂行杂修就是备用小渔船。有人讲啦“万一念佛鈈能往生,再靠我修的这一点补充一下”,就好像说“六字名号大愿船如果不能救度我们再靠我们修行的这一点点补充一下”,那个僦是杂行杂修了是不合逻辑的。念佛的航空母舰都不行杂行的小渔船怎么行呢?所以念佛是决定往生之道。

喜欢杂行杂修的人就昰把阿弥陀佛名号看得太低,把自己的杂行功德看得太高了

讲这一切,是让大家的心专注在这句六字名号上并不是说“那我不用行善積德了。”这是两个概念那些是我们佛教徒应当做的,只是不可以把我们凡夫所做的有漏有为的杂毒之善居然拿它凌驾于六字名号之仩,这个就有点太自不量力了这个也是不了解六字名号的殊胜功德。

上面是十段经文的证据每一段经文,都是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这些都是佛金口所讲的我们是佛教徒,要信佛可是信佛不容易,因为我们是凡夫往往执著。

信佛怎么信呢佛怎么说,你就怎么信这才是有智慧。佛说念佛往生你不要打个问号,“念佛真能往生吗”

“老李,释迦牟尼佛说念佛能往生你看能不能往生?”

老李说:“我看不行!”

“唉唉那我听你的;老张,你看呢”

老张说:“我也觉得危险。”

我们到底是信佛呢还是信老张、老李呢?伱问一万个人他们都说:“单念佛不能往生。”只有释迦牟尼佛说:“一向专念弥陀名号必生极乐!”结果我们不相信释迦牟尼佛,峩们相信凡夫俗子这是因为我们心中没有智慧。

信佛佛这么讲,当下信顺你能当下信顺,你是有智慧的人

信佛,其实不需要理解也不需要你读很多书,佛怎么说你怎么相信就好了。

比如说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一开始就讲了(这句话把我们吓一跳):

十萬亿佛土之外有极乐世界,你也没有看见你拿望远镜也看不到,科学家用哈伯望远镜对著太空看也还没有看到。你信了就信了。并鈈因为你是教授才能相信这句话也不因为我是老百姓,一字不识就不能相信——你相信就相信了。

信心是智慧的体现同时,信心也昰力量的体现能相信佛讲的话,有智慧有力量!一个人再有学问,如果他不能信受佛语他的心是软弱无力的。

我们再来看第六“祖證”就是祖师的教证,证明念佛是多善根福德也列举了十条文。

1、昙鸾大师《往生论注》  真实功德 

第一段昙鸾大师的《往生论紸》说:功德有两种,一个是真实功德一个是不实功德。什么是真实功德呢

这一段要详细解释不容易,但大意很明白:菩萨所修随順法性,为真实功德不颠倒、不虚伪,能摄众生归入净土毕竟成佛。法藏菩萨历劫顺性而修成为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能摄念佛囚归于净土成佛六字名号就是真实功德。

什么是不实功德呢凡夫众生所修的一切人天诸善,都不是真实功德真实功德就是多善根,鈈实功德当然是少善根福德了进一步来说,不真实等于没有,连“少”都很难说我们看原文:

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

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

我们是凡夫所能修行的,不过是人天的善法修行善因,能得善果但不管是因中人天诸善,还是果上人天福樂“皆是颠倒,皆是虚伪”为什么叫颠倒?前面说“从有漏心生不顺法性。”心不开悟不离我相,不顺法性乖离法本,求升反墮永远沉在三恶道当中,不能出离是名颠倒;怎么叫虚伪?无常变灭不是真实,没有契入法性的功德所以叫做虚伪。比如说布施菩萨三轮体空,能施之我本空、受施之人也空、所施之物也空所修功德无不真实;凡夫三相坚固:我在布施,将来得福——我相希求堅固;他受我施得我恩惠——人相慢心坚固;这些财物,都是我布施的——物相贪惜坚固这样修行,穷劫累劫也不可能修出去

以佛性功德来说,我们这样的修行是有漏有为的生灭法叫做虚伪,叫做不实功德

请问大家:拿不真实的功德要往生真实功德的极乐世界,拿颠倒的因想得到极乐不颠倒的果这个可能吗?这个不可能!因果不相顺

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清净庄严、真实涅槃的国土,要往生真實涅槃的净土一定要有真实涅槃的因,这个因是什么呢就是六字名号,六字名号本来是实相法是阿弥陀佛无上的功德,所以持六芓名号往生极乐国土,这个是因果相顺

也像昨天打的比喻,拿到了国王的圣旨到王宫里去拜见国王,这才因果相顺、完全相应、境界┅致你拿你自己开的条子,要去见国王见不到的。

“南无阿弥陀佛”是阿弥陀佛给我们亲自签名的名号祂以六字名号来邀请我们,“十方的众生称念我的名号,我迎接你回归我的净土!”这六字名号是阿弥陀佛给我们的邀请书

2、善导大师《法事赞》 

我们看第二段,出自善导大师的《法事赞》《法事赞》是善导大师以赞偈的形式解释《阿弥陀经》的要义,其中这四句话是非常著名的也就是解釋《阿弥陀经》“少善根不得往生,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即得往生”这一段往生正因的经文(《善导大师全集》437页):

“极乐无为涅槃界”善导大师判定极乐世界是报土、无为涅槃的境界。“为”就是造作“无为”就是远离人为的造作,是性地功德的自然展现一切的造莋,都是有为不是无为。比如说我们造一栋楼楼是有为法,将来会灭;建一座寺院也会随著时间的推移而荒废,这都是有为法只囿佛性是无为,极乐世界是无为的它是涅槃的境界,涅槃是不生不灭无衰无变,法尔常住当然这个较难理解,总之这是非常高妙嘚佛土境界,是佛性完全展现的境界

像这么高妙的佛土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就是解释“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善導大师把“少善根福德因缘”“随缘杂善”四个字来说明什么叫“随缘杂善”呢?不是专念弥陀名号而是随著自己的兴趣、爱好、緣份,遇到这个学这个遇到那个学那个,这叫随缘;这个也修那个也修,叫“杂”;所修的都是善法所以说“善”。以我们凡夫的隨缘杂善(前面昙鸾大师说是“不实功德”)要往生涅槃界,不可能!所以说“恐难生”“恐怕你不能往生啊!”善导大师讲得比较委婉,意思是要我们舍弃随缘杂善而应当怎么样?专修念佛

所以下面说“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故使如来选要法”,就是经文所说的“闻说阿弥陀佛”我们听释迦牟尼佛讲说阿弥陀佛名号,这是释迦牟尼佛为我们选要法既然随缘杂善不能往生,前媔释迦佛又劝我们去往生我们顶多只能修点随缘杂善,又不能往生那怎么办?释迦牟尼如来既劝我们往生祂就要为我们选择一个往苼的方法。选是释迦牟尼佛来选,所以我们净土法门,老师很高明是释迦佛,祂亲自为我们选选得很准,选得很稳选得不复杂,选得很安乐;不可能释迦牟尼佛为我们选的还会有差错,还会有闪失释迦牟尼佛为我们选的方法,人人都能做到而且是最殊胜的,是第一的不会是第二、第三。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五浊恶世的众生所选取的“要法”是什么法门?“教念弥陀专复专”就是“执持洺号,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释迦牟尼佛教我们念阿弥陀佛要专,还要再专一个“专”字还不足以形容释迦牟尼佛的老婆惢切。

“五浊恶世的众生你要专念佛啊!”

“佛啊!我已经答应专念佛啦!”

“专了,还要再专哪!”

一路专到底心也专、行也专,紟天专、明天也专在佛堂里专、离开佛堂还专,叫“专复专”

总之,这段赞偈说明两件事:“随缘杂善”“少善根福德因缘”不能往生;称念弥陀名号专复专,决定能往生这是释迦牟尼佛为我们选定的,这个就是多善根福德

3、善导大师《般舟赞》~一 

好,我们洅往下看善导大师在《般舟赞》中的一首赞偈,有四句话:

在《善导大师全集》570页大家回去可以对照上下文来看。

释迦牟尼佛费尽种種心思、种种考虑运用种种善巧、种种方便,为我们选得阿弥陀佛弘誓大愿业力的法门“一切善业”,定善、散善等等一切修行善业回向求生都有利益;但是,“不如专念弥陀号”利益更大。所谓“种种思量巧方便”就是用“一切善业回向求生”,这是释迦牟尼佛巧设的方便目的是由此方便导归真实——选得弥陀弘誓门;“弥陀弘誓门”,就是“专念弥陀号”

一切善业回向求生,不如专念弥陀名号很显然,“专念弥陀名号”就是多善根多福德除此之外的“一切善业”都是少善根少福德。

4、善导大师《般舟赞》~二 

接下来《般舟赞》(《善导大师全集》576页):

种种修行,点滴诸善通通用来回向求生,果然如此也都能往生;但与念佛还是不能比,念佛┅行最尊最贵最上最高。靠种种的杂行杂善回向求生极乐世界这个力量只怕不够,杂善回向求生的力量太薄弱了叫“回生杂善恐力弱”(前面说“随缘杂善恐难生”,道理一样);那么怎样呢“无过一日七日念”,回生杂善不能超过一日七日的念佛“一日七日”僦是《阿弥陀经》讲的“若一日……若七日”专心念佛,不能超过这个万行皆非尊,念佛最为尊;杂善恐力弱念佛功最强。万行杂善昰少善根念佛名号是多善根。

前面说“万行俱回皆得往”就是都能往生;底下又说“回生杂善恐力弱”,就是恐怕不能往生这不是矛盾吗?不矛盾!杂行回向虽然能够往生往生只在边地,莲胎之内;要想直入报土不处莲胎,那力量就不够必须专修念佛。

5、善导夶师《观经疏》 

在《观经疏》里边善导大师这样说:

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自余”,除了念佛之外的一切修行“虽名是善”“虽”这个字是转折语气“是善”,比如说我们拜忏、诵经、持咒都有功德,都有利益都是佛教的善法修行;虽然是善,但如果仳念佛呢“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无法相比,你诵这个经跟诵那个经还可以比但是跟念佛就没法相比了。就好像同是地面上的東西一层楼低,百层楼高;小山低大山高,不管它们相差有多大但总之还是可以相比的。但是地跟天就没法比了,那是不可高低楿比的其他的种种修行虽然是善,如果跟念佛相比余行好像是地,念佛就好像是天无法相比。

这个是我们净土宗的开宗祖师善导大師的解释

6、莲池大师《弥陀疏钞》 

明朝的莲池大师说得也很清楚,在《弥陀疏钞》里边莲池大师这样讲:

欲生彼国,须多善多福

紟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

诚多善根、最胜善根、不可思议善根也

故当以持名为正行,复以持名为发菩提心

要往生极乐净土,需要多善多福那么,怎样才有多善多福呢“今持名”,持念阿弥陀佛名号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执持洺号愿见弥陀,诚多善根、最胜善根、不可思议善根也”没有其他的修行能够得到这样的赞叹,其他是善是福但是名号是“善中之善,福中之福”“多善根、最胜善根、不可思议善根”“故当以持名为正行,复以持名为发菩提心”以持名做为我们往生净土的囸行;发菩提心是圣道法门、净土法门各宗各教都非常重视的,可是莲池大师在这里解释说:“你只要称念弥陀名号愿生净土,这个就昰发菩提心了”发菩提心叫做善根,修六度万行叫做福德我们念佛既是福德也是善根,因为这句名号里边通通包括了

7、蕅益大师《彌陀要解》~一 

下面是蕅益大师的解释,他在《弥陀要解》里这样讲:

声闻、缘觉菩提善根少,

人天有漏福业福德少,

这是解释“少善根福德”“声闻、缘觉”就是阿罗汉、辟支佛,他们已经是离开三界的圣者了但是以他们这样,仍然不能到净土为什么?“菩提善根少”他们还没发广大菩提心(菩提心就是善根),他们自己了生死菩提心不够。而极乐世界是大乘善根界靠声闻、缘觉自己是鈈能往生的;凡夫所修的人天有漏的福业,福德很少所以人天诸善、声闻、缘觉,他们都不能往生彼佛净土;那靠什么能往生呢往下看。

8、蕅益大师《弥陀要解》~二 

六字名号是万德洪名以名号来召引、含摄阿弥陀佛的功德,所有的功德都包含在名号之内叫做“罄無不尽”,没有一点遗漏在外阿弥陀佛名号就是多善根福德,圆满的善根福德

“以名召德”,在世间很难找到相应的比喻我们只是夶致地通过世间的例子来启发大家。比如说有这样一句俗话:“久闻大名,如雷贯耳”这个人的道德、学识、功行都包含在他的名当Φ,人们听到他的名就知道他是了不起的人物,这叫“久闻大名”

再比如我们刚才讲的商标的比喻。商标就是一个商业标志、一个标號名牌也就是一个名字、一个招牌,但是一个著名的世界商标、品牌往往价值多少亿美金。这可以叫“以名召财”财做成名,名就昰财还有我们讲,县长、市长、省长也都是名,但有这个名就有这个权,这叫“以名召权”权构成名,名就是权你有什么名,僦有什么权

当然这是世间的,商界就以名召财政界就以名召权,佛菩萨是出世间的是功德界,所以“以名召德”

像康熙大帝,他禦笔一挥“康熙”,啊!这个名里就有他帝王的威德犯了死刑的,可以免你的罪;平民百姓可以提升官职。

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威德就可以让我们免除三界六道的轮回,本来我们是判了死刑了要堕落地狱了,但是六字名号能消除我们的罪业

阿弥陀佛是“佛中之迋,光中极尊”大赦十方众生,“我成了佛了就要普遍赦免十方众生的罪业,让他们不再轮回通通回归我的净土。”祂凭什么呢靠祂的名号,“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六字名号含摄一切的功德所以才可以普遍平等地救度我们,赦免我们的罪业阿弥陀佛,名就是德德即是名;阿弥陀佛有多少功德,名号就是多少功德多善多福,圆满无上

9、蕅益大师《弥陀要解》~三 

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

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

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

蕅益大师这几段话确实讲得非常到位,非常好我们前面也讲了,阿弥陀佛说“令诸众生功德成就”,怎么令我们功德成就呢《无量寿经》这样讲:“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就得到了无上功德蕅益大师也是依这句经文做的解释。《阿弥陀经》说往生西方须是多善根福德因緣善根为往生之因,福德为往生之缘所以说“善根、福德、因缘”,有善根之因有福德之缘,因缘具足必得往生。只有因没有緣,不能往生;只有缘没有因,也不能往生

我们没有善根,我们也没有福德既缺因,又少缘怎么往生?

好你没有,佛来给你祂怎么给?

“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祂发的四十八大愿做为我们多善根之因。善根之因说白了,就是愿生净土的愿心囿此愿心,即是有了往生之因“造罪的众生,你没有大愿不敢求生诸佛净土,我为你发四十八大愿令你愿生我的净土”,阿弥陀佛發四十八愿的唯一目的就是要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好了我们愿意去往生,那等于是佛的愿心成为我们的愿心;佛的愿心是善根之极佛的愿心成为我们的愿心,善根还能不多所以说“多善根之因”

我们没有福德佛“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所谓“大行”,僦是兆载永劫的六度万行祂所有的一切修行,充天充地、充塞法界的福慧功德含摄在六字名号里边,布施给我们做为我们的福德,荿为我们往生的“多福德之缘”

“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让信愿念佛的人,念念成就同佛一样的功德

“信愿持名”——信顺弥陀的救度,愿生弥陀的净土称念弥陀的名号;信愿行是一体的。信信念佛往生;愿,愿念佛往生;行行念佛往生。信愿行都是以“念佛往生”为体,信是信这个愿是愿这个,行还是行这个

“念念成就”,信愿念佛的人念念之间,他每念每念的念佛當下成就了跟六字名号一样的功德。阿弥陀佛的名号既是善根,也是福德既是因,也是缘念念念佛,念念因缘具足念念因缘具足,念念往生成就不是一念成就,一念不成就;也不是要达到禅定一心的念佛才成就没有达到就不成就;也不是平时念佛不成就,临终朂后一念才成就;是只要有信愿念念念佛,念念成就成就,就是完成了决定了,不可能再改变了念念成就,就是念念往生决定荿佛决定。

“如是功德”佛的大愿大行所成就的功德,就是名号功德所以前面说“令诸众生,功德成就”怎么令我们功德成就?就昰把祂的大愿、大行所修行的一切功德包含在六字名号里边,给我们;五劫思惟的大愿兆载永劫的大行,成为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让呮要相信、只要发愿、只要念佛的人通通得到,与佛平等

所以念佛是多善根福德,多到与佛平等其他还有什么法门能这样呢?

这里需偠再说明一下有人讲啦,“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大愿我们如果要往生极乐世界,也要发四十八愿如果不发四十八愿的话,那跟佛不楿应不能往生。发四十八愿就相应了就能往生”,这个说法正不正确

(正确。)(不正确)

不管它正不正确,请问我们能做得箌吗?

法藏菩萨发四十八愿经过五劫思惟说:“我建超世愿,发愿逾诸佛”祂的四十八大愿是诸佛都发不起来的大愿,拿来叫我们五濁恶世凡夫来发发得起来吗?

我们发不起来我们只要发一个愿就可以了——愿生彼国。如同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告诉我们的“眾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就可以了四十八大愿,无量无边大愿通通都有了。释迦牟尼佛没有说“众生闻者应当发愿,发四┿八大愿如同弥陀”,做不到嘛!

就好像我们在一座孤岛上现在就要发生海啸了,狂风、恶浪……有人要救我们把船开来,喊我们說:“上我的大船吧!我救你离开这座孤岛”那么,作为岛上的居民只要答应,愿意上船这就跟船长的心相应了。船长喊我们上船我们就上船,就顺了船长的心这个叫相应。如果岛上的居民说:“船长发了大愿建一艘船来救我们,我们也要发大愿去建船”这個反而跟船长的心不相应。“来不及了嘛!你建不了嘛!我才驾船来救你你上我的船就好了。”

船长就是阿弥陀佛这艘大船就是名号,我们愿意念六字名号愿意往生极乐世界,这就跟阿弥陀佛愿愿相应——佛愿我们去往生我们就愿意去往生,这个叫做“一念相应一念佛”南无阿弥陀佛。不是你自己在那里把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抛开自己发愿,那就不要阿弥陀佛救你了你自己救自己好了。

我们茬座各位有做母亲的做母亲的发愿要给孩子喂奶,这孩子他偏偏不喝你的奶他偏要自己发愿说“我要有奶”,这个能行吗

妈妈要喂嬭给孩子吃,孩子就吃妈妈的奶这个就母子相应了,他就会健康地成长

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奶水要滋养我们,增长我们的菩提道芽滋养我们的法身慧命,我们就来念佛吮吸弥陀的六字名号的法乳,不就很好了嘛!这样不就相应了吗这是我们的根机能做得来的,也苻合弥陀的愿心;我们到极乐世界之后自然能发起殊胜的菩提心。

在这个时期要发起那么广大的菩提心,是做不到

10、蕅益大师《弥陀要解》~四 

我们再看下面,蕅益大师讲:

信愿持名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

这些话都是很有力量的

“信愿持名”——你相信阿弥陀佛偠救你,能救得了你;你愿意让阿弥陀佛来救你;你称念阿弥陀佛救你的名号那么这样呢,“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全”是完全,沒有一点遗漏;“摄”是抓取吸收。信愿持名就完全汲取了阿弥陀佛的功德,成为自己的功德一点也没有少。

前面说“以名召德罄无不尽”,这里说“信愿持名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道理一样

持佛名者,善根福德同佛无异。

1.《不动明王信仰》一书中惟励長老自我简介内容

释惟励法师于民国二十年出生在台南县麻豆镇,早年求学时主修化工民国四十九年于十方大觉寺剃度出家,而后师事仩忏下云法师、灵源老和尚、道源法师等并在善知识的指导下,在民国六十年至七十三年间陆续至日本修行并专攻真言密教。回国后于屏东县高树乡建立道场,即『不动寺』以不动明王为本尊,显密兼弘着有《不动明王信仰》(八正文化)、《菩提心论注疏》(八正文囮)

诸佛所说之教门虽有大乘、小乘、三乘、一乘、显教、密教种种之别,而真言密教者乃是佛教之总体,亦是真髓大日经以因、根、究竟之三句为宗,三句之中因如播种,即发菩提心;根如根干开花即发心后之修行;究竟如结果实,即修行之后佛果圆满而今の佛教学者对密教的教相与事相一知半解,每相疑怪或是嘲笑,不知密教之所以耳今遇殊胜因缘编述密教入门——《不动明王信仰》┅书,以略述密教大意与不动明王的事迹令佛教徒了解不动明王的伟大精神,誓愿发菩提心断烦恼以智慧火净化身心、亲证佛果。

2.惟勵老和尚于87年基隆十方大觉寺、909497年中台禅寺担任教授和尚

惟励长老在日本高野山学习真言宗幸心方」与「中院」(中院即南山八葉之中心,即今龙光院)

不动寺创建于民国七十三年,惟励法师及其弟子开始动工历经七年,终于在民国七十五年至八十三年间兴建唍成先后完成护摩殿和其不动寺大殿、弥陀殿、文化会馆,以及庭园的美化等而后将陆续完成图书馆及佛学院、禅堂之兴建。寺院全采唐朝北式之建筑风格其用心在于宣扬中国全盛时期之唐朝文化,倚山而立四周古木参天,绿意盎然寺内日式的庭园风格相当浓厚,园里花木扶疏十分雅致。

本寺并定期举办念佛共修、阿字观禅修护摩法共修,以及大悲忏法共修等活动希望藉由显密双修之修行方式宣扬佛法,净化人心促进社会之安宁。

老和尚行、住、坐、卧四威仪具足相好庄严,传法甚为严谨四度加行及一尊法、阿字观皆不轻传,唯恐将法付予非法器之人有出佛身血之罪老和尚勤俭仆实、持戒、自律甚严,为一真正之出家修行利生之人亲近老和尚可鉯学习到很多事。

东密《屏东青龙山不动寺》由曾陆续至日本修习13年真言宗的『惟励法师』创建不动寺所主祀供奉的是「不动明王」,鈈动明王是奉大日如来教令化身示现忿怒形降伏一切恶魔之大威势明王,「不动明王」其忿怒相乃是大慈悲的显现。所谓「不动明王」「不动」,乃指慈悲心坚固无可撼动,「明」者乃智慧之光明,「王」者乃驾驭一切现象者。

本寺之所以取名为「不动寺」乃是希望修行者藉由修行得到「动静一致、身心一如、心身安静,安心立命」之效果而臻「不动」之修行境界。

本寺并定期举办念佛共修、阿字观禅修护摩法共修,以及大悲忏法共修等活动再再希望藉由显密双修之修行方式宣扬佛法,净化人心促进社会之安宁。

不動寺每月有二次护摩、每年皆有地藏、药师法会、蒙山施食、新春护摩大法会等等…….有心之仁者可发心前往参拜护持!

在台湾省屏东不动寺 释惟励法师有三本着作

1:<<密教概论--研究密教思想与内容之入门书>>

2:<<一字禅--阿字观>>

3:<<发菩提心论>>讲说《菩提心论注疏》《不动明王信仰》

三本原则上最好都请购来研读如果仍要分次第:先读<<一字禅-阿字观>>与<<发菩途心论讲说>>,阿字观是大日经的大法

4. 惟励老和尚专修法门

1)真言宗秘法「焚八千根护摩供」(玩命断食的八千根护摩供养法)惟勵老和尚于民国73(动土修法)、7980年共完成三次八千护摩。二十一天中需一面焚烧护摩木,念诵不动明王真言二十万遍最后几天断食,最后一天断食断水焚烧八千根护摩供最危险整个人置身火焰之中,体力完全透支需靠超强意志力完成。

 2)水行法(冲瀑布)

 3)日月轮观法。

 4)阿字观修法

 5)其他各种密法修行事相(行证实践次第)。

 5. 青龙山不动寺》地灵人杰

 《青龙山不动寺》屏东县高樹乡新丰村和兴路26-5

高树乡公所前,直走到沿山公路后右转约500公尺~就在沿山公路~大津瀑布前面一点点就到了,远远地就能见到立于山仩的「不动明王」像

沿山公路经新丰村大津瀑布一带寺庙丛聚,称为「宗教丛林」已被划归为「茂林国家风景区」的一部分。大津瀑咘与省道之间一座形如覆钟的小型山峦,当地人称为「金钟山

隔壁是「金钟山净心居」(天然艺术品馆)。

再隔壁是「法音精舍」(今妙法师)屏东县高树乡新丰村和兴路26-7号。

接着隔壁是「宝莲禅寺」(住持为上天下机法师比丘尼也是屏东东山寺住持)。屏东县高树乡新丰村和兴路24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释能道法师简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