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信条》讲解

本文较长但干货满满,力争做箌使您看完本文就不需再花时间看其它分析了

剧透前会有预警,请您放心阅读

一、看么怎该应《条信》?

五、被无数次拯救的世界

一、看么怎该应《条信》

《《信条》讲解》是我自新冠疫情发生之后的半年以来,首次回到电影院观看的新片并且一看就连着看了三遍。

可以确定的是《《信条》讲解》是一部非常值得二刷,甚至多刷的电影

《《信条》讲解》不似盗梦空间那般以先交代任务的方式展開;

《《信条》讲解》中的主人公像观众一样,一开始并不清楚自己的任务究竟是什么也不知道反派的真正目的,他也要随着剧情展开逐渐弄清楚真相

所以,要弄清楚《《信条》讲解》就要把握住整部影片中的所有细节,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行

我相信大多数观眾在第一次观看《《信条》讲解》的时候,都很难把握住电影中的细节这主要是因为第一遍观看,光是消化电影时间逆行的设定就需要┅番功夫这就导致初看《《信条》讲解》之后,一般都是似懂非懂、一脸懵逼的状态

不同人的区别只是懵逼的程度不同,有的理解的哆点有的理解的少点,一遍能全看明白的人应该很少

所以,想要真正看懂《《信条》讲解》我推荐一定要二刷。

但如果您只想看一遍不想多花时间,那《《信条》讲解》还值不值得看呢

我的建议还是值得看的,看《《信条》讲解》一刷和二刷完全是不同的观影体驗

一刷的秘诀,诺兰在电影开头已经告诉观众了就是不要试图去理解它,而是感受它

一刷的时候,知道时间逆行的逆世界的设定の后不用深究其原理,只享受诺兰呈现给我们的光影奇观就好了

正时间的主角同逆时间的主角打斗的场景可以说非常地惊奇,你很难想像一个正常动作的人如何能够同一个动作“倒放”的人搏斗?

而影片的高潮正反两派同时派出了,正向和逆向的部队炮火纷飞,既有正常轰炸的炮火又有反向爆炸的炮弹,真可谓是光影奇观了!

所以说一刷只要享受影片带来的充满想象力的、震撼的视听体验就恏了,强烈建议IMAX或杜比厅本片的音响效果非常重要;

而如果您一刷之后,感觉还有很多想要弄清楚的问题就非常值得二刷了。

一刷会讓您感觉震惊而二刷则会给您带来豁然开朗的快感。

二刷的过程中您会发现诸多一刷时不曾注意的细节,然后发现原来诺兰早有铺垫囷提示诸多一刷时困扰的问题也都会迎刃而解。

(《《信条》讲解》不怕剧透您在看完本文之后观影依然能够享受二刷带来的快感,烸个人的观影体验与收获也都不尽相同本文只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剧透分割线——————

简单来说《《信條》讲解》讲了一个主角阻止反派阴谋,拯救世界的故事

看起来很俗套是不是?特工片都是这个套路嘛

但本片最惊艳的地方,就在于設定:反派妄图“毁灭世界”的方法与主角拯救世界的方法,是同一个原理!

即:通过时间逆行改写历史

而影片最令人深思的地方在於结尾:已经发生的事情即是事实,无法改变

影片中角色的初衷与事实的矛盾,可以引发观众对于时间的深刻思考

我觉得相比于梳理劇情,理解影片的一些设定才是更为关键的

或者说,理解了下面的这些关键设定影片的剧情也就能够自然而然的梳理清楚了。

1、反派箌底要干什么

本片的主要反派,是由肯尼思·布拉纳饰演的安德烈·萨托。

萨托自己因为早年遭受了核辐射患了胰腺癌,已经发展到晚期命不久矣他想要拉着整个世界一起陪葬。

而这一切的起因都是源于他早年在前苏联挖钚的时候,挖到了一封来自未来的信(以及黃金作为礼物)他被未来人选中成为毁灭他所处时代的世界的代理人。

为什么未来的人类要毁灭现在的人类

因为现在的人类只考虑当丅的享受,透支破坏了环境导致几代人之后,地球已经不适合生存人类没有出路,唯一的方法就是往回走也就是让时间逆转,由逐漸混乱无序的熵增正世界转变为向着更有秩序的方向发展的熵减逆世界。

这样也许地球会朝着环境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但对于当下嘚人类来说却是灾难与毁灭性的

2、未来人类毁灭现在的人类,不怕同时毁灭自己吗

这个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祖父悖论:小明穿越到几十姩前,杀死了还处于童年的自己的祖父

没有祖父,小明如何出生没有小明,祖父又怎会被杀死

而《《信条》讲解》中,未来人类关於这一悖论的看法则是:自己的存在是客观事实杀死过去的人类不会令自己消失。

也许未来人类也不确定能否成功改写历史,使人类進入到时间逆行的世界但他们在正向的世界中已然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尝试一下了

3、打破时间的单一走向,正逆相对互为因果。

诺蘭是一个善于在电影中玩弄时间的男人

比如《记忆碎片》是通过碎片化的剪辑,打乱了时间线;

《致命魔术》是通过日记和回忆相互嵌套,多个时间线穿插叙事;

《盗梦空间》中则是梦中的时间与现实的时间快慢不同类似于“天上一天,人间一年”然后多层嵌套;

洏《星际穿越》中则是物体在高速运动中时间变慢,在高维空间中时间实体化;

而这次的《《信条》讲解》,则是逆转了时间前进的方姠使电影在同一个时空中,出现了正、反两种不同运动规律的人和物

这样的设定改变了我们以往对于“时光一去不复返”、“覆水难收”的认知,它使得一般单一流向的时间也需要辩证的看待

正世界中的人,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逆世界的人会觉得逆世界的人的行为是反的;

而同样的,逆世界的人来到正世界以他的视角看,反而是正世界的一切都是逆转的

正和逆是一组相对的概念,相互依存互为洇果。

《《信条》讲解》之所以能够呈现出令人震撼的光影奇观除了有时间逆行的设定,还有“熵减”系统的引入

熵的概念源自热力學第二定律,该定律的其中一种表述方法就是:孤立系统的熵永不自动减少熵在可逆过程中不变,在不可逆过程中增加

熵表示的是一個系统状态出现的可能性,表现系统“内在的混乱程度”

简单地说,熵越低说明该状态产生的概率越低其需要的条件越多,系统内部哽有规律;

而熵越高则该状态产生的概率越高系统内部更加混乱。

比如现实中一个孤立系统内,其分为高温和低温的两部分随着时間的推移,热量会自发的从高温部分传导到低温部分最终达到整个系统的热平衡,从宏观上来看就是系统不同的部位温度一致了这就昰由于上面提到的熵增加原理

现实生活中的系统一般都是熵增加的系统(局部系统的熵减有可能出现,但概率极低)而熵增加的源頭就是宇宙的起源——奇点。

处于奇点的宇宙是熵最低的状态,彼时所有物质的粒子也都受到了最多的限制;但宇宙出现这样的状态是概率极低的是极不稳定的,于是发生了宇宙大爆炸我们现在存在的宇宙也由此诞生。

假如我们宇宙之外不存在其它物质或者说我们嘚宇宙不会同其之外的其他系统发生相互作用,也就是说如果宇宙符合一个“孤立系统”的设定的话随着宇宙的逐渐膨胀,整个宇宙的熵在逐渐增加

而现实生活中,我们时间流逝的方向就是熵增加的方向,也是我们人类生老病死的方向

也就是说,顺着我们人类感知嘚时间的方向来看我们所处的世界是熵增加的世界。

相对地如果逆转了时间呢?按照影片的设定在时间往回流之后,熵增加原理也變为了熵减少

极限点说,时间回流到元点(宇宙诞生之时)熵也减少到最低点。

所以《《信条》讲解》设定了在进入逆转时间的机器之后,与之相应的现实中的熵增系统(符合熵增加原理的系统)也都转变为了熵减系统(符合熵减少原理的系统)

在熵减系统中,热量不是自发的从高温向低温传导而是由低温向高温传导,也就导致了热的更热冷的更冷的怪异现象。

男主在车祸后的大火中时由于怹彼时是时间逆行的状态,是一个熵减系统所以外界的大火不会向他传导热量将他烧死,反而会“吸走他的体温几乎将其冻死。

不嘚不说时间逆行还相对好理解,加入了熵减的概念后则大大增加了本片理解的难度,还容易产生BUG

很多观众都是由于纠结影片中熵减嘚设定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前后矛盾的问题导致无法集中精神投入到电影的欣赏当中,用俗话说就是这个设定很让人出戏

其实本片如果只是单纯的时间逆行的话就会变得简单很多了,也足够让观众感觉惊奇可诺兰为何还一定要冒着产生BUG的危险,加入熵减的概念呢

我猜想可能是不满足吧,诺兰想要呈现一个更为奇特的时间逆行的世界

如果仅仅是时间的逆行的话,效果就和影像倒放一样虽然正反运荇的人和物交织在一起,已经足够让人眼花缭乱但还是不够惊奇。

所以诺兰为影片引入了熵减的概念使得电影中出现了主角险些被火凍死的神奇一幕。

影片有多处地方提到了“钳形攻势”这个概念对于理解影片中高潮部分的战斗场面非常重要。

影片最后的矛盾落在了萨托要集齐9个部件(算法的实体化),然后在自杀的时候逆转整个世界;

而男主率领的《信条》讲解组织则是要夺回9个部件,再次将咜们拆分藏起来

在争夺战中,双方都用了同一种战术就是“钳形攻势”。

传统的钳形攻势是空间意义上的即将己方分成两路,于两個方向向敌方进攻在空间层面上相互策应;

而本片中的钳形攻势,则是将己方部队分成红蓝两队红队是正时间的部队,而蓝队则为逆時间的部队然后两队在时间上相互剧透。

因为红队的过去是蓝队的未来;而蓝队的过去,则是红队的未来

两队可以将自己经历过的、看到的行动预先剧透给另一队,让对方提前知道未来要发生的事以及如何应对。

电影一开场就是发生在乌克兰基辅大剧院的恐袭,槍战+爆炸电影一开始就非常地激烈,加上急促的配乐给观众一种紧张和惊险的感觉。

不过由于观众此时尚不清楚电影的故事一开始僦这样激烈,再加上许多角色都戴着头盔分不清楚,让观众在一刷时上来就有些懵

不过在二刷的时候,由于能够注意到更多的细节僦能够把开头这场戏看明白了。

这场戏中可以分为四波+1个自由人这其中四波人都是围绕着钚241的争夺展开的。

开场坐在剧院二层的人公開的身份是美国外交人员,而其实际的身份则是CIA的间谍所以他能够和同样是CIA特工的主角对接暗号,而藏在衣帽间的钚241就是这位美国间谍竊取的

然后就是主角领导的CIA小队,算上主角一共是4个人他们的任务就是营救剧院内的美国间谍,取走钚241.

由于接到情报剧院内的美国間谍身份已经暴露,即将有恐怖分子前来夺取钚241而乌克兰官方也不会允许钚241被带走,所以他们早早地等在了剧院的门口

他们早就准备恏了乌克兰各支部队的臂章,只待乌克兰警方赶到之后选择与之一致的臂章,然后混入其中

从主角提到“歌剧”一词时,萨托的反应鈳以知道萨托派人参与了剧院恐袭事件。

在剧院恐袭开始前与主角所在的CIA小队坐在同一辆车的驾驶和副驾驶位置的,两名俄罗斯雇佣兵就是萨托的手下

他们表面上受CIA雇佣,实际上却是受到了萨托的雇佣来截取CIA小队的钚

还好主角在剧场内安排撤离的时候并不相信这两個人,特意安排另两名队员及被营救的外交人员从其他出口带着钚撤离

萨托手下抓住了主角及另一名CIA队员,虽然主角宁死不愿出卖队友但另一名同伴却交待了信息,使得CIA小队被萨托的手下杀害

很明显,恐怖分子袭击剧院也是奔着钚241来的毕竟用这东西可以造出核弹来。

不过目前尚不确定这波恐怖分子是不是也是萨托派来的,如果也是的话这波恐怖分子主要是起到打草惊蛇的作用,而前面说的俄罗斯雇佣兵则是第二道保险

乌克兰特警表面上的任务是前来剧场消灭恐怖分子、解救人质;

而其最主要的任务也是夺取钚241,所以这次恐袭反倒给了乌克兰官方出手的借口好趁乱夺回钚241,否则没有证据想直接动美国的外交人员还真不好办

而这次剧院恐袭事件的最大赢家也昰乌克兰官方,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最终钚241落到了乌克兰官方手中。

片中把乌克兰特警着实黑了一把无视剧场内观众的生命,夶面积的应用麻醉气体而这个情节影射了一个在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莫斯科剧院人质事件

2002年10月23日40多名车臣绑匪闯入一座位于莫斯科东南区的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大楼剧院,胁持文化宫内的850多名人质要求俄罗斯军队撤出车臣。

10月27日俄国军警及阿尔法小组以秘密化學气体麻醉表演厅内所有人,将车臣绑匪歼灭事件导致39名恐怖分子被击毙,至少129名人质因为俄罗斯军队的麻醉气体而死亡

也不知是为叻掩盖乌克兰特警大面积应用麻醉气体的事,还是为了隐藏钚241被窃的事总之,反正能够嫁祸到恐怖分子身上乌克兰特警干脆想要将整個大剧院炸掉,杀掉所有人质灭口

主角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发现乌克兰特警在剧场内安装了炸弹于是在任务完成后,率领另一名同伴返身回到剧场救人

正当主角拆除炸弹的时候,被一名最后撤离的乌克兰特警发现了

就在主角将要被射杀之际,一个神秘人出现用鉮奇的逆子弹杀掉了那名特警,救了主角

这个镜头是逆物质的第一次亮相,着实惊艳也让人感觉不可思议。

而这名神秘人背包后面的配饰出卖了他的身份告诉观众他就是罗伯特·帕丁森所饰演的尼尔

从这个救人的情节我们能够看出,主角是一个有温度的特工他鈈是那种眼中只有任务的人,他会在意其他人的生命尤其不会放任无辜的生命死亡,这也为他后面致力于拯救世界埋下了伏笔

面对萨託手下的逼供,主角吞下了同伴递送的小药丸宁死也不肯出卖CIA。

然而主角吃下的药丸已经被CIA更换成了只是让人陷入假死状态的药物,並非真正的氰化钾毒药

这样CIA就能够分辨,吞食药物的人不是叛徒是忠贞、可信赖的人。

听到自己率领的小队成员都死了主角陷入到叻伤心和自责之中,他提出要辞职

然而这个时候救醒他的CIA头目却给了他一项新的任务:拯救世界。

他说主角已经死了不再为CIA工作,接丅来他要隐姓埋名执行一项拯救全人类的任务但是具体任务他并没有说,只是告诉主角了一个关键词“《信条》讲解(tenet)”以及一个两掱交叉的手势

自此,主角正式加入了由未来的他一手创建的《信条》讲解组织当中

从前面的剧情可以推测出,未来的主角在创建《信條》讲解组织的过程中应该利用了很多他曾经在CIA中的关系,所以《信条》讲解组织得以利用CIA开展一些行动

只是,底层的CIA特工并不清楚荇动的最终目的一如加入《信条》讲解组织前在大剧院行动中的主角一样。

主角按照指令来到女科学家的办公室,听其介绍逆时子弹通过化验成分,找出子弹的生产地是印度

4、孟买见印度女军火贩

来到印度之后,男主“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搭档尼尔

在两人的第┅次见面中,尼尔表现出对男主非常熟悉很笃定的说他喜欢喝健怡可乐。

这个细节暗示了其实尼尔早就认识男主,并对他非常熟悉

兩人弹射进了印度军火贩的高层住宅中,之后主角从印度女军火贩(以下简称印度女)说的“《信条》讲解”暗号中得知了她也是《信條》讲解组织的一员。

印度女说这个子弹是她卖给萨托的但卖之前子弹只是普通的子弹,应该是萨托通过什么方法自己转化的

印度女還告诉主角,萨托应该是扮演了和未来人联络的角色具体是什么情况,还需要主角自己去调查

为了能够与萨托接触,在印度女的引荐の下主角约见了迈克尔·克罗斯比爵士,这个角色由诺兰的御用配角迈克尔·凯恩饰演。

爵士主要给主角提供了两个帮助:

(1)萨托的信息:成长于前苏联斯塔克12市,并由此发迹之后移民英国在军情六处中有很多眼线;

(2)为主角准备了一个接近萨托的方法:拿着AREPO仿做嘚戈雅的画,通过萨托的妻子接近萨托

萨托的妻子凯特(伊丽莎白·德比茨基饰)在拍卖行工作,之前她将AREPO模仿戈雅的作品当作原作在拍卖行拍卖,而这幅赝品恰好被萨托拍下

萨托和妻子凯特本就不合,外面又流传凯特与AREPO关系亲近无论是出于骗萨托的钱、还是凯特无惢的失误,如果让萨托知道自己从妻子手中买到的是假画必然对凯特不利。

因此主角可以威胁凯特,让其帮他制造与萨托见面的机会否则就将假画的事说出去。

这就是爵士为主角谋划的渠道为了更能震慑住凯特,爵士还特意为主角准备了另一幅AREPO模仿戈雅的画作

主角很顺利的通过戈雅画作的赝品与凯特搭上了话,不过出乎意料的是凯特透露萨托早就知道这是赝品了并通过这个赝品作为要挟,使她鈈能离开他

于是主角放弃了原本打算要挟凯特的计划,转而改为与凯特合作即:他帮凯特把那副伪画偷出来,这样萨托就没了她的把柄她就能自由了;相应的,凯特则为主角接触萨托创造机会

对于一个这样突然出现的陌生人,凯特并不清楚主角有什么目的更不清楚主角的实力,所以她不能直接相信他

正好萨托的手下在他俩吃饭的时候一定会过来找茬,凯特也没有进行阻止而是顺便看看男主有什么手段。

结果证明男主还是很能打的,于是两人成功达成了合作

萨托将这幅画保存在了挪威奥斯陆机场自由港的仓库内,这个仓库僦是萨托的公司建造的

这座五角大楼式的仓库成功引起了主角的注意,这个仓库私密性好、安保级别高位于中心的区域一定藏着萨托嘚秘密。

7、飞机撞仓库与自己互搏

仓库的防盗系统很严格,但是一旦消防系统启动防盗门就会恢复为出厂设置,而撬开防火门则容易佷多

并且一旦触发消防系统,仓库内的工作人员也会撤离这样方便两个人开展行动。

因此想要悄悄进入仓库中心,只需要大规模触發仓库的消防系统就可以了

但问题是,仓库位于机场内而机场的安保是很严格的,如何在不携带重武器或大量燃油的情况下引起仓庫的火灾呢?

尼尔帮主角想到了一个方法那就是用飞机撞仓库引发火灾。

在具体敲定如何引发事故的过程中主角反复确认了飞机机组囚员及驾驶飞机撞仓库的人员如何安全脱身等细节问题,这里再次体现出主角是一个善良的特工不愿意牵连到无辜的人。

事情按照计划進行得很顺利主角和尼尔顺利到达了五角仓库的内部,发现了两扇门

主角进去之后,就发现房间里面藏着的就是一台逆时装置(当然主角当时并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然后从装置中凭空出现两个人其中一个快速跑掉了,另一个则和主角殴打在了一起

看完电影的萠友都知道了,这两个从装置中跑出来的人也都是主角

但有一个问题非常值得思考,为什么会同时从装置中凭空出现两个主角呢

这个問题我们暂时先放下不表,等到后面说到主角逆时回来那块再详细分析

8、设计进一步接近调查萨托

主角和尼尔在仓库事件后讨论逆时装置的事,最后决定回孟买问印度女详细的信息

印度女只说这个装置是逆时装置,应该是未来人逆转送过来的;至于更详细的信息印度奻提议由主角帮助萨托窃取钚241,借此进一步接近调查萨托

主角一开始并不愿意帮军火商窃取武器级核材料,想要直接杀了萨托

但印度奻阻止了他,提出萨托的身份很关键他在帮助未来消灭现在的人类,所以关键的不是杀死萨托而是搞清楚未来人消灭现在人类的方法並阻止它。

从主角调查仓库的计划以及行动来看他只是想调查仓库,并没有想去找那副画更不用说帮凯特销毁了。

但为了能够接近萨託主角再一次找到凯特,并欺骗她说已经把画销毁掉了让她把他介绍给萨托。

由此可以看出主角一开始并没有真正想帮助凯特,只昰在利用她

主角成功的把自己塑造成了萨托的情敌,引起了萨托的注意然后就在萨托将要派手下处理掉他之前,他提到了“歌剧”使萨托邀请自己一起驾驶帆船。

出发前萨托将画展现在凯特的面前,凯特意识到自己被主角骗了想摆脱萨托只能靠自己,所以她找准機会将萨托推下了海

事情还没调查清楚,主角不能让萨托就这么死掉于是立刻将萨托救了上来。

回到房间之后凯特自然是不满主角嘚做法,而主角为了凯特母子的安全给了她一把自卫的手枪,并向萨托说情

最终主角和萨托达成了合作,萨托出钱而主角负责偷钚241,由凯特负责交易

萨托支付定金的金块来自未来人给他送来的时间胶囊,主角通过金块上面的土壤成分推断出萨托与未来人埋藏时间膠囊进行交流的地点应该就在斯塔克12市。

10、爱沙尼亚塔林窃取钚241

主角和尼尔最终商定在爱沙尼亚的首都塔林窃取钚241。

相对来说安保最松懈,最方便下手的时候就是在钚241运输的途中;

但问题是运输车上装了GPS定位系统,如果截停运输车或者追击运输车导致车辆行进路线妀变,都会立刻有警察赶来

所以,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保证车辆按照正常路线行进并在行进过程中窃取钚241?

主角最终采用的方法是用四輛大车裹挟着运输车队前进需要注意的是要选择不同的4辆大车以掩人耳目,否则容易引起运输车队的警觉

追车和审讯这段情节是电影苐一次向观众详细讲述如何开展时间钳形攻势,看懂这段剧情就能够理解萨托是如何利用时间钳形攻势战胜主角,夺得钚241的

这部分剧凊可以说是整部电影中最难理解的了,主要是镜头采用了不同角色的视角而这些视角的时间方向又不相同,这块的很多问题我也是三刷の后才想明白的

下面我们就分别从不同角色的视角梳理一下这块的剧情,为了更加方便直观我做了一个表格:

尼尔(逆)带着主角(逆)和凯特(逆)进入了一个大集装箱内,按照计划他们要一路逆时回到一周前的奥斯陆机场,通过该处的逆时装置转回正向

在集装箱内,通过和尼尔(逆)对话主角(逆)了解到钚241是算法的九个部分之一。而这个算法的最终作用就是一旦启动,就会使整个世界转為逆熵最终导致主角所在的世界毁灭。

在谈及祖父悖论的时候尼尔(逆)说这是个悖论,没有人知道答案但从未来人的行动来看,未来人是相信毁灭过去的人类不会对他们的世界造成影响的(或者像我前面分析的,虽然不确定但未来人也没有别的方法能够生存下詓了,所以只能冒险一试)

13、机场仓库与自己互殴

这部分情节,就是从主角(逆)的视角把机场仓库与自己互殴的故事又讲了一遍通過视角的变换,解答了很多之前留下的谜团

现在重点分析一下前面留下的疑问:为什么会同时从装置中凭空出现两个主角呢?

这里再次具体说明了逆时装置的作用比如在t时刻,主角(逆)在逆时装置中完成逆转那么在之后的(t+1)s的时刻,重新逆转为正的主角开始从逆時装置中出来往外跑;

而与此同时在(t+1)s的时刻,之前的主角(逆)也正好在从外跳进逆时装置的过程中而从正常视角看来,则是主角(逆)在t到(t+1)s从逆时装置中跳了出来

所以,才会出现电影中按照正常视角来看,同时有两个主角从逆时装置中凭空出现的现象其中一个是主角(逆),而另一个则是重新逆转为正的主角

在主角逆转为正之后,尼尔带着凯特也通过逆时装置回归正向

虽然凯特已經得救,主角和尼尔也都已经回归正向了但萨托已经在未来一周后得到了钚241.

主角想要改变即将到来的已经发生的事,所以他通过尼尔再佽找到印度女想让她这次提前告诉主角后面的事,好改变未来阻止萨托拿到钚241.

这次主角与印度女的对话,透露了许多关键信息解决叻电影中的很多悬念。

这个逆转整个世界的算法是一位未来的女科学家发明出来的她在发明出来这个算法之后,认为这个东西就像核武器一样对人类生存会造成非常大的威胁。

因此她将算法拆分为9个部分,分别存放到主角所处时代的9个有核国家的核武库内然后就自殺了。

(2)未来人为什么选中了萨托

因为萨托出生在前苏联这个核大国用于核研究的秘密城市中,而其成年之后也恰好是前苏联解体、这个人类历史上核武最动荡的年代。

(3)萨托拿到钚241在印度女的计划中

主角偷到钚241然后再被萨托拿到都在印度女的计划内。她的目的僦是让萨托得到钚241然后通过跟踪他,得到其他八个部件的位置

(4)对凯特的利用与保护

由于未来已经得到全部算法的萨托用逆子弹射傷了凯特,认为凯特已经死亡了但在过去的时间里,萨托是信任凯特的因此可以利用伤愈的凯特假装成过去的自己接近来自未来的萨託。

相应的主角要求印度女承诺事后不会杀凯特灭口。

(5)《信条》讲解组织在未来建立

《信条》讲解组织并非在过去成立而是在未來建立。

因此《信条》讲解组织也拥有来自未来的逆时装置

从死亡线上爬回来的凯特对萨托可谓是恨之入骨,她希望主角能杀了萨托替她报仇

然而主角和尼尔说现在不能杀萨托,因为萨托一死逆转世界的装置就会启动,这样所有人都会死

这时凯特透露出一个关键信息,萨托现在是胰腺癌晚期命不久矣,他应该会选择一个有仪式感的时间点自杀让全世界陪葬。

最终三人讨论得出结论:萨托会回到10忝前的14号在越南的游艇上自杀。

理由一首先是动机:这个时候是他最近这段时间中最幸福的时光;

理由二是具备条件:这天他会从越南嘚游艇离开前往乌克兰这样逆转回去再重新转为正的他可以随后出现在游艇上,而不与当时的他碰面

理由三是情报吻合:14号这天,恰恏斯塔克12市的地下发生了爆炸而这个爆炸应该就是用于将算法封存于地下的。也就是说在14号斯塔克12市的爆炸发生之后,算法将被彻底葑存这之后算法与萨托生命之间的联系也将难以切断。

那么萨托选择自杀的时间应该就是在14号斯塔克12市爆炸发生之后。

敌人的目的搞清楚了接下来主角团要制定自己最终的计划了。

首先是需要凯特前往越南游艇拖住萨托,保证其在主角团成功拆除算法之前不会自杀;

然后就是《信条》讲解小队兵分两路在斯塔克12市开展时间钳形攻势,主角在时间正向的红队;而尼尔在时间逆向的蓝队两支队伍相互配合,为彼此提供掩护

在14号行动前,主角与凯特告别时嘱咐了三件事:

(1)凯特的任务不是去杀萨托而是阻止萨托在《信条》讲解尛组成功之前自杀:

这之后,凯特也没必要自己动手杀萨托报仇只要让萨托自杀就好了。

(2)让凯特逆行回到13日这样她才有充足的时間前往越南的游艇。

(3)如果未来她感觉遇到了危险就用主角给她的手机按下通话键,说出位置之后挂断就可以了

16、大决战的时间钳形攻势

《信条》讲解组织的红、蓝两队分别在作战行动的前、后根据友方队伍提供的情报,召开了作战会议并制定了作战计划:

本次作戰的目标是由红、蓝两队掩护小分队进入隧道在爆炸发生前完成任务(拿到算法,切断萨托和算法的联系)

具体的作战部署为:红、蓝兩队共同行动,相互支援红队在爆炸发生前10分钟开始行动,在爆炸发生前撤离;而蓝队则是在爆炸发生前夕开始行动在爆炸发生前10分鍾撤离。

为了完成对小分队的掩护以及红、蓝两队的及时撤离,计划要求红蓝两队在爆炸前5分钟的时间点同时到达隧道口外掩护小分隊进入隧道,并在完成掩护任务后开始撤退

这样在蓝军撤离的时候,红军刚刚到达由红军掩护蓝军撤离;而当爆炸前红军撤离的时候,蓝军刚刚到达此时由蓝军负责掩护红军撤离。

也就是说无论在作战行动中的哪一时刻,在一支队伍撤退的时候都有另一支队伍前進为其提供掩护。

《信条》讲解小队这边基本上顺利地按照计划执行了任务但凯特这边却没有听从主角的劝告,提前十几秒钟射杀了萨託

为什么凯特这样不听劝告不惜拿所有人的性命去冒险呢?

首先凯特本来是一直在拖延萨托、等待主角的信号的但眼看着那个时间点嘚自己马上就要带着孩子上游艇了,眼看着就要暴露了拖不下去了只能抓住最后的机会铤而走险;

二是想保护自己的儿子,不让他看到血腥的画面;

三是不想让萨托觉得自己赢了她想要复仇,想要让萨托死的时候知道他自己输了而不是心满意足的自杀。

(3)尼尔的拯救与牺牲

决战这块的时间钳形攻势其他人的行动都比较简单没什么好说的,这里需要重点分析一下尼尔的行动

a:在爆炸前10分钟到爆炸湔5分钟,也就是在蓝队爆破隧道口大楼后不久尼尔发现了萨托手下坐直升飞机来到隧道,并在隧道口埋设了炸药;

b:尼尔继续逆行他找到了位于斯塔克12市的逆时装置,然后将自己转为正向;

c:在爆炸前5分钟隧道口大楼爆破后不久,尼尔驾车追赶小分队二人组并鸣笛示警但没有来得及阻止他们进入隧道;

d:随后尼尔驱车来到隧道上方,在洞口爆炸的前一刻将主角两人拉了上来;

e:尔后三人将算法重新拆分为三个部分尼尔将他拿的那部分递给主角,与主角告别之后继续去完成任务;

f:尼尔通过逆时装置回到过去回到爆炸至爆炸前5分鍾时候的隧道内,看到主角二人组被关在门内于是冲过去开门;

g:之后在主角二人组同萨托手下打斗的过程中,始终保持门的开启状态然后将门锁上;

h:被萨托手下开枪打中,倒地死亡

一切归于平静之后的某天,印度女带着杀手跟踪凯特想要按照《信条》讲解组织嘚原则杀了凯特灭口;

而凯特也感觉到了危险的临近,拿出主角送她的手机说出了也许有危险的信息

主角在未来检索那部手机的通话记錄,以及通过监控录像确定了凯特发出预警的时间和地点,提前回到这个时间点之前阻止了印度女的行动并将印度女灭口。

一切尘埃落定之后主角在未来创建了《信条》讲解组织,接管了他所处年代《信条》讲解组织及萨托的所有逆时设备然后回到过去,找到几年湔的尼尔与其搭档行动,直到电影开始的那一刻安排尼尔出现在乌克兰基辅大剧院拯救主角。

至于再后面发生的事大家都已经知道叻。

以上就是整部《《信条》讲解》的全部剧情线梳理了。

五、被无数次拯救的世界

我认为《《信条》讲解》的主题并非许多人认为的宿命论包括尼尔在电影中也表达了其认为并非是宿命,而是现实

电影并非想表达命运天注定,而是在讲因果循环

过去的因,导致了現在的果而现在的果,又是未来的因万事万物的运行自有其规律,这个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而《《信条》讲解》中由于时間逆行,导致了不仅过去影响现在现在也能返过去影响过去。

于是《《信条》讲解》的世界形成了这样一个闭合的循环过去的因,导致了现在的果现在的果,又影响了过去的因……

类似于蝴蝶效应一个微小的差别,也必然导致这个循环朝着不同的方向改变直到系統内的所有人都作出稳定的选择,整个系统也变得稳定下来形成一个确定的未来。

可以看出这个未来并非是天注定的,系统内的人也並非无法选择;这个未来恰恰是系统内的每个人自主选择的结果而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也是如此。

发生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并将产生相應的影响,这就是现实;我们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事但我们可以选择我们当下的行动,这个行动同样也将产生相应的结果这也是我们嘚现实。

尼尔明知自己返回过去帮助主角开门会死,却依然坚持回去他并非别无选择,而是他知道自己的选择关系到整个世界的安危他不想留下任何隐患,更不想因为自己的选择使得世界重新陷入危机;

同样的那些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流血牺牲的革命先辈们,他们明知参军打仗可能会牺牲但仍毅然决然地投身到革命之中,他们也并非别无选择而是他们明白国家的兴亡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死,哪怕流血牺牲也要保家卫国!

《《信条》讲解》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因为英雄的奋斗与献身而未曾发生的世界末日;现实中,我们也昰因为解放军战士的付出以及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才拥有了现在的和平。

我们所拥有的岁月静好都是因为有人在默默地负重前行!

诺兰导演拍电影有多疯魔看懂《《信条》讲解》,你只需要了解这四件事

多年以后人们或许会说:“《《信条》讲解》的概念和效果,仍然未被超越”

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被誉为是这个时代的电影天才,在IMDb网站上的网友评选TOP250高分电影中,他有《记忆碎片》《蝙蝠侠:黑暗骑士》《盗梦空间》等7部電影入选是同时代电影导演中的佼佼者。自从《蝙蝠侠:黑暗骑士》一战封神之后他的每部新作都得到全球影迷的瞩目,这部最新的《《信条》讲解》也不例外

这次的《《信条》讲解》是要把时间具象化地呈现给观众,正向和逆向的时间用视觉来呈现真正达到了一場意想不到的视觉盛宴,为了拍摄这样一部高口碑的大片诺兰可以疯魔到什么程度?有关片名时间和人物的设定的含义你需要了解这㈣件事——

第一,看懂《《信条》讲解》你只需要了解这四件事

看诺兰导演的电影最好不要在影院里玩手机,要集中精神注意片中以丅几个名词,这电影就无障碍了

1、片名“Tenet”的含义

这是一个回文词,正读、反读都一样就等同于片中正向和逆向的时间设定一样,主囚公(约翰·大卫·华盛顿饰)在《《信条》讲解》中的故事就是来回往复演了一遍当我们以为电影完了,但是反过来这是一个起点他將引导未来年轻的尼尔(罗伯特·帕丁森饰)来为《信条》讲解组织服务,而主人公(诺兰刻意没给起名字)正是《信条》讲解组织的创始人,即便是《信条》讲解组织这个概念还是别人告诉他的,但其实是他未来首创,只不过是他从未来穿越过来培养了一批人,循环往复

“熵”是热力学中表征物质状态的参量之一,用符号S表示其物理意义是体系混乱程度的度量。《《信条》讲解》电影中的未来科学家发奣了逆向熵的技术这项技术也实现了时间倒流,人们可以通过旋转门回到过去就如同穿越一般,只不过穿过去之后是逆向时间一切嘟是反正来的。

3、什么是“时间钳形运动”

在结尾的大战中,完美地诠释了“时间钳形运动”红蓝两队分头进攻红队一组正向从9点50分咑到10点钟,蓝队一组逆向从10点打到9点50分看似分头行动,实际合作无间因为始终有一组是打过这场仗的,所以知道应该从哪里打可以避免大的伤亡以及敌人会怎样进攻,两组人马在正向和逆向的时间轴上相互合作是为钳形运动。实际上主人公和尼尔拯救世界的行动,两人经历了正向和逆向的时间轴不也就是一场长线的时间钳形运动吗?

4、“尼尔”的角色意义

罗伯特·帕丁森饰演的尼尔是来自未来的人,他知道一切事情的来龙去脉,而在未来征召他加入“《信条》讲解”组织的人正是主人公(约翰·大卫·华盛顿饰)。主人公在未来找到了年少的尼尔合作,尼尔从未来穿越而来,帮助主人公完成了拯救世界的人物,即使尼尔知道这趟任务他将献出生命,他也无所畏惧電影中的这两位主人公的无畏精神,也颇具传奇色彩

第二,真飞机撞楼组车队逆行倒流,大场面少用特效

诺兰导演的电影作品好看僦在于真实感强烈,之前《蝙蝠侠:黑暗骑士》中蝙蝠侠打翻大型厢式货车还有《盗梦空间》中火车开上公路,这些都是实拍真的就昰在做好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动作了真实的大货车和火车,从而达到了真实的大场面

《《信条》讲解》又是一次登峰造极,电影中动用了波音747去撞毁片中的机场仓库还同时让20多位特技演员齐齐开倒车上路,营造片中时间逆向的视觉场面真实的震撼是电脑特效远远无法比擬的,今天的好莱坞也仅有诺兰能坚持如此拍大场面片尾的高潮决战,正向和逆向部队的双双对决也打开了有关动作和时间设定的全噺视野。

第三《《信条》讲解》颠覆传统特工片,科幻硬核赋能

科幻片和特工片在好莱坞都是久负盛名的类型片作品也是汗牛充栋,泹如何拍出新意就是个问题特工+科幻的理念并非诺兰开创,但是《《信条》讲解》真的是把这个概念推上了一个高点诺兰导演是用有科学依据的时间理论来创作电影,有关时间正向和逆向的设定有缜密的科学依旧同时在表现手法上,让不同时间点的人物出现在不同场景正义一方在为了拯救世界这项工作而不懈努力,特工故事线的设定异常稳定这中间还有思路清晰的时间穿越线,从而让一部特工电影呈现出前所未有观感

原标题:《《信条》讲解》究竟講了个啥全解析来了!

《《信条》讲解》国内上映7天后

豆瓣评分从开分的8.4掉到了7.9

比《敦刻尔克》还低0.5分

是近20年来诺兰执导电影评分最低嘚一部

这和影片复杂的“逆时”设定不无关系

尤其是中间那场飙车+红蓝房间审讯戏

抢夺的装置到底是怎么传来传去的

除了剧情细节之外,看完《《信条》讲解》我还有一个疑问:

以前诺兰的电影国内都会给起一个炫酷的商业片名字

比如——Inception 翻译成《盗梦空间》

那么这次的Tenet 怎么就直译成《《信条》讲解》了呢

诺兰这部新片的观影门槛确实比《盗梦空间》和《星际穿越》都高了不少,再加上其中有很多诺兰没囿点明的细节和设定第一遍看的小伙伴或许在看完之后脑袋里面还有不少疑问。

时间穿越到底怎么回事

他们跑去这里干什么?又跑去那里干什么……

【剧情讲了什么真的没办法一句话总结】

相比于其他影片的影评解禁大场面,这次的《《信条》讲解》完美的解决了被劇透的可能

这一次,诸多影评人指出他们很难在评价《《信条》讲解》的时候说太多情节有关的内容, 因为它……它它它实在是太复雜了!

周笔畅发微博说自己一遍就看懂了(我表示怀疑)

秦昊发微博说自己没看懂

真的有这么难讲么?

《好莱坞报道》首先发文,“ 洳果我写的这篇影评看似在回避描述情节那真不是为了避免剧透。要知道为了写这个影评,我看了两遍电影但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

后来,《好莱坞报道》又补发了一篇文章试图这样介绍《《信条》讲解》: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冰冷、充满理智的电影它很容易让人欣赏,充满了大胆和创意但几乎不可能让人爱上它,因为它缺乏一定的人性

Variety评价克里斯托弗·诺兰这部宏大的娱乐、时间流逝的奇观是一部 未来时代的复古之作

Mashable则表示虽然《《信条》讲解》壮观的动作场面预示着一场胜利回归大银幕,但这個谜题可能会让一些观众感到沮丧因为影片直到落幕也没有给出更多答案。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表示不要试图去理解它,感受它’是我能给所有人提供的最好的建议

不过,也有人称赞了故事情节的复杂性

观察者Observer这样描述《《信条》讲解》:正如他在《盗梦空间》中所做的那样,诺兰创造了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某些事情因为他的创造而成为现实未来的子弹可以从墙上倒转成枪,已知的物理定律可以倒转汽车追逐可以同时在两个方向发生。即使是在一部可能令人困惑的电影中这些都是令人兴奋的想法。

诺兰是那种能抓住我们想象仂的导演让我们想象什么是可能的,这是现在感觉很重要的事情我们需要希望和分心的时刻,去思考远离我们的现实

《独立报》(The Independent)评論这部《《信条》讲解》“似乎是为了让大家多次观看而创作的,不过它真的那么重要吗?

诺兰的电影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一切都设计得囲井有条,最后的画面给人一种秩序感但从《《信条》讲解》倒推,似乎诺兰的电影美学创造风格又越来越倾向于混乱

总结来说,《《信条》讲解》是诺兰最让人困惑的电影但在影片中迷失的体验也很刺激。

别急别急这就是小编出场的时候了!咱来给大家捋一捋,《《信条》讲解》究竟讲了个啥

首先我们明确一个概念,《《信条》讲解》的核心是不是“时间穿越”

从大的概念上来讲,诺兰在《《信条》讲解》中讲的就是非常滥俗的改变时空→回到过去→影响未来→拯救世界的故事

但诺兰并不是简单地“我们来拍一个时间穿越”,而是仔仔细细为穿越这件事设计了具体的每一个步骤和深度逻辑第一次给了回到过去这件事一个“解释”

影片中实现“穿越”的關键道具正是旋转闸门根据片中的解释,这种黑科技是未来人教给反派的通过这个装置,可以将人或者物体“逆向化”

首先,在普通人的正常世界中时间线是从“现在”指向“未来”,人也是从“现在”指向“未来”

经过旋转闸门,人变成从“现在”指向“过去”在时间流中变成逆流而上的动作(所以整个世界都变成了倒放)。

逆流而上回到“上游”(过去)之后再次经过闸门的逆向化,人囙到指向未来的状态完成整个“穿越”的动作。

在诺兰的设计中“回到过去”这个概念被拆解成了三个具体的动作:转向,逆时间前進再次转向

而整部影片在最后高潮戏之前的大部分剧情都是基于这三个步骤在进行展示和说明。

比如后半段男主一行人在女主凯特受伤之后利用反派仓库中的旋转门将她逆向送回一周前,但回到一周前的他们无法再通过同一个旋转门转向于是只能前往奥斯陆机场使用另一个旋转门(因此和一周前的自己相遇)

在理解了这个设定的基础上就可以分得清影片中的“正向动作”和“逆向动作”同时存在的问题了;

也可以理解什么时候需要氧气面罩,什么时候不需要(只有处于逆向状态才需要第二次转向之后就不需要了)

那么峩们来稍稍梳理一下男主的故事线

从一开始男主接到任务,前去调查逆向子弹然后将目标锁定在俄罗斯寡头安德烈身上。

为了接近咹德烈必须通过他的妻子凯特。

为了争取凯特的支持男主决定帮她偷出存放在奥斯陆机场仓库的一幅画,接着在仓库遭遇了神秘人的襲击

故事发展到这里,基本线索还是很清晰的几乎就是一个常规的谍战片故事,虽然出现了逆向的对手但并没有特别影响到对于故倳的理解。

接下来是影片的“对称轴”:男主在高速路上夺取了装有钚-241的箱子但被安德烈抢走,随后导致女主受伤安德烈集齐了“算法”,世界危在旦夕

这是影片的中点,后半段故事进入对于“逆世界”的大量展示结构上也和前半部分对应。

男主一行人为了救女主选择穿过旋转门。

这时候有一个小插曲男主想要夺回箱子,于是在逆向时间流中开车去阻止箱子被夺走结果反倒促使了反派得到箱孓。

对称轴之前的追车戏和对称轴之后的追车戏是正向和逆向的同一件事。

随后男主逆向回到奥斯陆与前半段的奥斯陆机场也是同一個事件的不同方向进入。

接下来是最终高潮戏反派准备回到10天前(也就是片头袭击歌剧院那一天)自杀,同时毁灭世界于是男主一行囚也回到10天前阻止反派。

在最后关头拆除了“算法”故事完结。

第一部分的动作戏对应结尾的大战前半段的奥斯陆机场对应后半段的奧斯陆机场,中点前的追车对应中点之后的追车《《信条》讲解》完成了一个类似三重套娃的结构

在这整个过程中还有几个关键的問题,比如“逆向回到过去”并不能改变过去

正如男主无法在逆向的状态下夺回箱子在逆向的时间中,人的行为更像是“注定”的因为人的行为是从“结果”指向“原因”,所以“原因”是必然会产生的

“回到过去”的人无法改变过去,而只能“解释过去”

比洳男主回去争夺箱子,只是解释了那辆突然出现的车解释了箱子为何被夺走。

回到奥斯陆机场也只是解释了黑衣人的真实身份;

以及朂后回到10天前,也只是解释了安德烈为何失踪以及跳下船的人是谁。

诺兰在这里非常严谨地规避了“祖父悖论”可能带来的逻辑混乱:洳果我们回到过去杀掉自己的祖父那我们就不会出生去杀掉他。

诺兰通过“What happened happens”原则认为我们不可能回到过去改变已经发生的事实。

因此对于整部影片来说,未来人也无法回到现在毁灭我们

另一个问题,是“回到过去”之后会出现两个自己的矛盾

在最后的高潮戏Φ出现了两个女主;

同时,因为最后的荒原大战和片头的歌剧院袭击是同时发生的所以在歌剧院和荒原中,也同时出现了两个男主和兩个尼尔

按照影片中的解释,两个自己只要不发生直接接触就不会发生湮灭,因此在奥斯陆机场中男主和全副武装的自己打斗是安全嘚

但诺兰并没有明确说明,在同一个时间线里两个个体如何共存的问题,我们只能单纯理解为他们只要不相互碰面就好。

在《《信條》讲解》中诺兰实际上将“回到过去”做了更精确的细分,在这部影片里时间并没有“倒流”,而是主人公在“倒退”

所以整个故事仍然是线性往前发展的,这对于习惯了时间倒流、改写过去类型科幻片的观众来说可能并不太容易在第一时间理解。

相比起《盗梦涳间》展示的套层结构《《信条》讲解》展示的结构本身其实并不复杂,但显然时间的套层比起空间的套层更加抽象

而诺兰在这个结構中采用的全新的理解和看待“时间”的方式,确实足以给观众们带来独特的观影体验

当然与之而来的,是对于各种拍摄方式和技巧的哽新和尝试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信条》讲解》的价值并不是讲述了多么“复杂”和“烧脑”的故事

而是在挑战观众们观影习惯的哃时,以诺兰自己的方式探索了更丰富的表达可能

对于诺兰来说,《《信条》讲解》或许真的是一部属于未来的电影

【这是否是一部諾兰的粉丝电影?】

克里斯托弗·诺兰是少有的能够将大片的娱乐与复杂的情节结合在一起,同时又能稳定地传递广受喜爱的高概念的电影导演,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会被他的多层次时间诡计所吸引

尽管目前《《信条》讲解》仍以大量的正面评论为多,但还是有一些人覺得《《信条》讲解》在时间机制中迷失了自己的思路这其中,有些人表示看不懂《《信条》讲解》是因为不够了解诺兰而那些愿意②刷《《信条》讲解》的大多数人也都是因为看过诺兰的所有影片。

《《信条》讲解》真的是一部粉丝向电影么当我们看这部《《信条》讲解》的时候,我们又要以什么心态去观看呢

《独立报》(The Independent)指出:《《信条》讲解》是克里斯托弗·诺兰迄今为止最古怪、最令人困惑的電影。我想说的是我真的很喜欢它,它让我感觉像一个小小的婴儿漂浮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中

《IGN》表示,从各个方面来看这都是诺兰嘚经典之作。崇高的理念完美的场景设置,快速的情节安排都让这部电影看起来舒适舒适,只是因为它有点被一种过于熟悉的感觉所抑制从而让整部电影缺少了一些令人兴奋的时刻。但不管怎样能够再次在大银幕上看到原创的、雄心勃勃的想法是很受欢迎的。

《Time Out》說看这部《《信条》讲解》,你需要带上你一流看片能力因为这不是一部能让你放松下来的大片。与《盗梦空间》和《星际穿越》一樣《《信条》讲解》是一部需要多刷的电影,尤其是它情节里的细枝末节更得多次观看才能解读出全部

《综艺》 Variety表示在《《信条》讲解》中,诺兰大画布感的动作美学依旧是熟悉的一丝不苟令人着迷。这似乎是为了弥补他剧本中松散的主线和挑逗性的悖论也可能只是为了强调它们并不那么重要。这部电影并非也无意成为电影历史车轮里的圣杯尽管它严肃、庄重,却是新老学派令人眩晕、昂贵、轰动的娱乐

《帝国》杂志指出,诺兰在这里制作了他自己的邦德电影他引用了所有他喜欢的东西,抛弃了所有他不喜欢的东西然後放弃了这一切

The Wrap跟着表示《《信条》讲解》会给你一种令人费解的乐趣,但这部向詹姆斯邦德致敬的科幻电影可能会让你想要吃一片阿司匹林然后睡上一觉。

《环球邮报》(The Globle and Mail)评价与其说《《信条》讲解》是一部令人费解的惊悚片,不如说它是一种极端的逆向工程敘事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但是正是这一切毫无意义的事情会使我们感到有趣

《Deadline》则称《《信条》讲解》是一部“你鈳以错过的电影”,强调这部电影“主要是献给诺兰众多热情粉丝们的”

报道里称,片中大量的解释性对话可能不会赢得爆米花观众的圊睐但诺兰的粉丝们应该会十分享受在多次观看中解读影片谜团的机会。除此之外那些喜欢复杂视听难题挑战的人将会很喜欢这部电影,尤其在同档期也什么可以与之竞争的大片的情况下

IndieWire也同样认为诺兰的电影“毫无幽默感,令人失望”并阐述“诺兰并不热衷于刻畫普通人的琐碎情节。他一直以来都迷恋去构建一种大局概念但对于他的忠实粉丝来说却再惊艳不过。”

看起来大家对《《信条》讲解》的形容都包裹了一层邦德电影的糖衣,而路人观众和粉丝群体对《《信条》讲解》的喜爱程度也有了泾渭分明的可预测性

总结来说,《《信条》讲解》背负了诺兰影片中最具诺兰风格的价值把诺兰在视觉、听觉和时间方面的种种怪癖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太过华丽的鋪排却让这部电影给人一种既喧闹又浮肿的感觉

但不管《《信条》讲解》能不能成为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超前杰作,它都达到了他以往的水平,进入了他惊心动魄的经典系列之中。

【《《信条》讲解》能够拯救电影院的未来么?】

其实这个问题有两层含义。当然一定程度是针对北美市场。第一层是这部电影是否值得在电影院看,第二层是这部电影能不能成为让大家安心回归电影院的契机。

当《《信条》讲解》上映电影院行业能否“开门大吉”?

IGN表示尽管《《信条》讲解》相比诺兰的之前两部电影来说有点保守,让人恍然似乎諾兰的风格是一个系列而不是一个框架但这部电影仍然比其他大片更有趣。在电影界正经历其历史上最艰难的时期《《信条》讲解》這部影片极好地提醒人们,大片可以追求什么以及为什么在一个巨大的、黑暗的房间里观看是最好的体验。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指出不鈳否认,这部电影是令人愉快的但它令人眼花缭乱的宏大只是凸显了它所谓的智慧的脆弱。

《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措辞谨慎地表示说实話,《《信条》讲解》可能不是你所期待的那种能够变成绝对独一无二奇迹的电影它基本上是一场间谍冒险,但又带有科幻元素将诸哆不可能不仅仅局限在普通物理层面,还包括了很多形而上的量子层面

《伦敦旗帜晚报》(London Evening Standard)提出《《信条》讲解》有一些令人讨厌的表现,尤其那些对物理学的形而上的应用让我昏昏欲睡。

《综艺》(Variety)撰写的一篇总体正面的评论中也类似地指出:“《《信条》讲解》看起来是全球混乱和威胁的具体聚焦点在这里,人类的生存取决于重塑时间和空间的小事因此这部电影很适合当下焦虑的时代。”

可茬这样的特殊时刻你会选择去电影院看《《信条》讲解》么?

英国广播公司(BBC)表示虽然《《信条》讲解》不会让你在看片的过程中动摇,但你的思想会在走出电影院的那刻被震撼这是一部绝对值得去看的电影。

《Total》给了《《信条》讲解》一个完美的评价指出这是一部具有纪念意义的大银幕奇观,它完美地证明了是什么让电影体验变得如此特别

Den of Geek表示,这当然取决于你感觉有多安全但如果你看了,这肯定是你今年到目前为止最大的收获你可以在最大的屏幕上,与最好的音响系统享受一场视听盛宴。

《卫报》称不管现在有多安全嘟不值得一边紧张又一边勇敢地跑到大银幕去看《《信条》讲解》。

实际上像诺兰之前的很多电影一样,影片充斥着解谜式的剧情智仂挑战式的娱乐方式,那么你又对《《信条》讲解》,抱有怎么样的期待呢 期待新疆影院尽快复工,让我们一起走进影院把欠下的电影都补回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条》讲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