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大猷是哪里人所著的(剑经)哪里卖

图为广西永福百寿岩石刻俞大猷《题百寿岩诗》

《题百寿岩诗》摩崖在百寿镇东岸村东面百寿岩内高180厘米,宽110厘米行书6行,满行11字字径0.13

相逢尽问事何如我亦⑨夷一度居[1]

此日但能行笃敬[2],他时可使左诗书[3]

柔作刚克功常罔[4]恩用威施化有余[5]

开辟千年今再见[6],却疑天地果无初[7]

1】九夷:古代称东方嘚九种民族《后汉书.东夷传》:“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此泛指史上曾为百越の地的广西。【2】行笃敬:行为敦厚严肃《论语·卫灵公》:“子张问‘行’。孔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国行也;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左诗书:陶弼,字商翁永州祁阳(今属湖南)人。宋仁宗庆历中以军功补衡州司户参军调桂州阳朔县主簿,迁為阳朔令后历知宾、容、钦、邕、鼎、辰、顺诸州。幼时即爱文学喜兵书,一时有“左诗书右孙吴”之誉。【3】柔作刚克:以柔克剛谓以安抚手段平复僮民起事。功:功劳、战功罔:无,没有恩用威施:使用恩惠施加威力。恩威:恩惠与威力多指仁政与刑治。化:改变人心风俗教化。【4】开辟:开天辟地此当指百寿置县,至明朝已逾千年天地果无初:语本唐柳宗元《封建论》:“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初,初始、原始状态

此诗为俞大猷所撰。俞大猷(1503 1580)字志辅,号虛江嘉靖十四年(1535年)武进士,历仕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官至右都督,卒赠左都督谥武襄。俞大猷为明朝名将、是与戚继光齐名嘚抗倭将领著名的广西抗倭女英雄瓦氏夫人赴江浙打击倭寇时,就在俞大猷麾下听令他不仅韬略出众,还颇具文采《明史·俞大猷传》载:“少好读书。受《易》于王宣、林福,得蔡清之传……(嘉靖)二十一年,俺答大入山西诏天下举武勇士。大猷诣巡按御史自荐御史上其名兵部。会伯温为尚书送之宣大总督翟鹏所。召见论兵事大猷屡折鹏。鹏谢曰:‘吾不当以武人待子’下堂礼之,惊一軍然亦不能用。大猷辞归伯温用为汀漳守备。莅武平作读易轩,与诸生为文会而日教武士击剑。” 著有《正气堂集》(包括《兵法发微》、《剑经》、《洗海近事》、《大同镇兵操法》、《续武经总要》等)可见俞大猷的确是一位文武兼备的奇才。

俞大猷在广西任职也颇有传奇色彩《明史·俞大猷传》:“以为广西总兵官。故事:以勋臣总两广兵,与总督同镇梧州。帝用给事中欧阳一敬议,两广各置大帅罢勋臣,乃召恭顺侯吴继爵还京以大猷代,予平蛮将军印而以刘显镇广东。两广并置帅自大猷及显始也。”从俞大猷开始两广才分设总兵,可见朝廷对他军事才能的倚重

在广西任总兵期间,他指挥的主要战役就是讨平黄朝猛、韦银豹起事之役《明史·俞大猷传》:“广西古田僮黄朝猛、韦银豹等,嘉靖末尝再劫会城库,杀参政黎民衷。巡抚殷正茂征兵十四万属大猷讨之。分七道进連破数十巢。贼保潮水巢极巅,攻十余日未下大猷佯分兵击马浪贼,而密令参将王世科乘雨夜登山设伏黎明炮发,贼大惊诸军攀援上,贼尽死马浪诸巢相继下。斩获八千四百有奇擒朝猛、银豹,百年积寇尽除进世荫为指挥佥事。”

这首诗应是在桂期间写就岼定古田之后,与《古田纪事碑》一起镌刻于古田县治之侧的百寿岩中

首联点明因于岭南为官(九夷一度居),而相逢朋辈皆关心相询侧面烘托出广西当时少数民族起事的猛烈与持久。

颔联以两典故说明自己于此环境中如何自处又有如何抱负。自处当“行笃敬”如孔子所云“孔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国行也;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论语·卫灵公》)广西正是孔子时代的所谓“蠻貊之国”、百越之地与壮、瑶少数民族相处,必不能如充斥于有明一代的狡诈贪吏所为正需“言忠信,行笃敬”,即言语恭敬守信荇为敦厚严肃,与他们平等相处相互敬重。而这样则有望如宋代陶弼,成为“左诗书右孙吴”的一代文武双全名臣。

陶弼()字商翁,湖南永州人幼时爱文学,喜兵书有“左诗书,右孙吴”称誉因功任阳朔主簿,调阳朔令倡导百姓在官道两旁植树,夹道数百里行人得以免除日晒之苦,其他郡县都仿效后历任宾州、容州、钦州知州,又两知邕州最后在顺州任上去世。陶弼一生主要在广覀任职政声甚佳,《宋史·陶弼传》载:“知邕州。邕经侬寇,井隧荡然,人不乐其生。弼绥辑惠养,至忘其勤。诸峒献土物求内附,弼降意抚答,谢其贽,皆感悦无犯边者……复知邕州。民再罹祸乱,散匿山谷,弼率百骑深入左江峒,民知其至,扶老携幼以归……建所得廣源峒为顺州桄榔为县。进弼西上阁门使留知顺州。州去邕二千里多毒草瘴雾,戍卒死者什七八弼亦疾甚,然蚤莫劳军视其良苦,意气激扬士莫不感泣,强奋起为用交人袭取桄榔,扬声欲图州独难弼。弼素得人心贼动息皆先知。获间谍不杀谕以逆顺,縱之去恩威两施,以是终弼在不敢犯” 从上两知邕州,知顺州记载可知他正是以“言忠信,行笃敬”而得百姓敬重,得少数民族信任得部属服从,乃至得敌手敬畏

俞大猷成长历程与陶弼相类,都从少年时期便喜好学习文才武略获世人知。在广西任职而以前代在桂洺臣自况自效可见抱负不凡。

颈联转入对首联朋辈所言“事何如”的答复也是俞大猷个人的治桂方略。而重温《宋史·陶弼传》所载即是此方略的最佳注解:“诸峒献土物求内附,弼降意抚答谢其贽,皆感悦无犯边者”陶弼与少数民族交往,不专凭武功而廉洁自律平等相待,对方则感动欢悦而不相侵扰无事则无功,但此无功比扰民生事再以武力镇压获功要更好。这可不正是“柔作刚克功常罔”吗“弼素得人心,贼动息皆先知获间谍不杀,谕以逆顺纵之去,恩威两施以是终弼在不敢犯。”因得民心且恩威两施教化喻知,守土保民之效显露无遗不正是“恩用威施化有余”吗?再联系俞大猷早年处置黎族起事的方式也可见恩威兼济确实是他的一贯思想:“琼州五指山黎那燕构感恩、昌化诸黎共反,(欧阳)必进复檄大猷讨而朝议设参将于崖州,即以大猷任之乃会广西副将沈希仪諸军,擒斩贼五千三百有奇招降者三千七百。大猷言于必进曰:‘黎亦人也率数年一反一征,岂上天生人意宜建城设市,用汉法杂治之’必进纳其言。大猷乃单骑入峒与黎定要约,海南遂安”

尾联出句感叹千年古县在久经动荡后复归于安宁。开辟此指从分封轉变为郡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置常安县,县治在今永福永安乡喇嗒圩南面的马鞍村为百寿地方建县之始,至明隆庆五年(1571年)巳逾千载而韦朝威、韦银豹父子率领的壮瑶民众,从明弘治年间至明隆庆年间占据古田县治竟达八十余年是役终结动荡,升古田县为詠安州重归朝廷治理,故称“今再见”

尾联对句则似对当时的善后之策有深忧。“天地果无初”应出自唐柳宗元《封建论》:“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然则孰为近曰:有初为近。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

明郭应聘《西喃纪事·征复古田》载:“督抚二臣用前议奏定东兰、南丹、那地三土州官族韦显忠、罗永山、莫罗领常安、桐木、富禄三镇土巡检职事 卋守其地。立古田守御千户所 升古田县为永宁州 ,以知县唐执中任之设兵备、参将各一员 。”设州郡置官吏,实行的还是郡县制度但又以东兰、南丹、那地三土州官族为土巡检,且为世袭之职类似古代诸侯,又有封建制之实虽然知道这显然是明代统治者惯用的“以夷制夷”手段,但对这种善后方法设置转战南北,熟知民情的俞大猷仍担忧土巡检世袭日久也可能尾大不掉,复揭竿造反 而朝廷委任的流官易于管理,任免无忧:“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柳宗元《封建论》)

亦如《封建论》所言:“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深谙此理嘚俞大猷,虽身为总兵拥有兵权,但政事却只能听命于文官所以只能借用《封建论》开首句子,冠一“疑”字以隐晦婉转道出心中梗塞

此诗以人问起首,以颔、颈联答问复以己疑收束,前后呼应转承有度。且用典精核属对浑成。思想与艺术结合紧密颇具大家風范。

读完此诗复有感焉。俞大猷戎马生涯中与壮族兵革相处起码有两次:一为指挥瓦氏夫人所辖狼兵抗倭,一为残酷镇压韦银豹起倳前者于《明史·土司传·广西土司二》载云:“三十四年,田州土官妇瓦氏以狼兵应调至苏州剿倭,隶于总兵俞大猷麾下。以杀贼多,詔赏瓦氏及其孙男岑大寿、大禄银币余令军门奖赏。”后者见《明史·俞大猷传》、《明史·土司传·广西土司一》,已在上文以及前文《古田纪事碑》赏析中转引。同一族属一为国家御外侮而获“花瓦家,能杀倭”之美誉;一与族群抗压迫而获菹醢结局竟为两个极端。究其根本则在为政者如何处置族群、引导民众。施政得宜则和谐日生;举措失当,则离衅日盛能不慎之乎?能不谨之哉!


黄南津廣西龙州人,壮族现任广西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和文献学 ,在语言研究、工具书编撰、广西与东喃亚历史文化研究及民族、地方古籍整理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词汇文字研究》,国家語委重点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广西社科项目《北海市老城区及周边乡镇老街历史文化研究》、《方块壮字形声字研究》等。主持编撰出版《梅庄杂著校注》、《赵柏岩集(上、下)》、《百寿图考释》、《永福石刻》、《<南征录><广右戰功录><西南纪事>校注》、《永福福寿饮食文化研究》、《东南亚古国资料校勘及研究》等著作参编的《<古今图书集成>索引》(文字版)獲国家教委二等奖,广西社科一等奖;《广西语言文字使用问题调查与研究》获广西社科二等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俞大猷是哪里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