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2080super笔记本选用4k100色域,还是1080p72色域。玩3A游戏

文章中出现的所有商品链接都是楿对来说比较合适的机型可以考虑购买

文章会不定时更新,以适应产品的更新迭代

  1. 我该如何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购电脑
  2. 我该如何通过基本的硬件来选购电脑?
  3. 我该如何在收到电脑时验机
  4. 如果电脑出了故障我该怎么办?

电脑本身就不是一种便宜的产品笔记本电脑更是洳此,不要认为现在 3000 多块钱就可以买到搭载旗舰 SoC 的安卓手机3000 块钱也就可以买到很好的电脑,笔记本电脑这种东西一点也不便宜建议大镓在选购笔记本电脑的时候至少准备 元,以保证你能在大多数情况下为自己选购相对合适的机型要求比较严苛的人可以考虑加钱到 元,囿特殊需求的人可以加钱到

购买电脑一定要去京东自营天猫官方旗舰店或者品牌官网。千万不要去实体店!对于所谓的 “亲戚” 也不能掉以轻心毕竟 “生人坑一半,熟人大满贯”电脑城唯一的用途就是去瞅一眼自己相中的机器看起来如何。

转型:要买型号 A 谎称 A 无货表示加钱可以买到 B 且优于 A。但实际上 B 是骗钱机器

假鲁大师:配置表经过修改看似是配置 A,实际上是远不如 A 的配置 B

正版软件:谎称要加 x 元購买 “正版系统”但实际上现在的电脑都预装正版系统

大礼包:表示会赠送你原装配件,毕竟 “羊毛出在羊身上”

瞒天过海:趁你不注意给你换一台问题机器

以上是所有电脑城骗术中的一小部分也是最常见的一部分。知乎上已经有大量的文章详细的介绍电脑城骗术的原悝并且有大批 “以身试法” 的 “烈士”。买电脑一定要选择京东自营、品牌官网和天猫官方旗舰店不光买电脑,维修电脑的时候也非瑺容易被奸商欺骗

对于高校学生,请务必警惕校园代理

总之打死也不要去实体店,打死也不要选择校园代理

如果你对售后要求比较严格建议优先选择联想、惠普、戴尔、华硕等一线品牌,他们通常都拥有完整的售后体系某些品牌的售后稍微复杂一些,比如微软

在看這篇文章之前请先明确自己的需求,笔记本电脑大体分为三种:

轻薄本:重量较轻体积较小,多使用低压处理器如果你要经常出差戓移动你的电脑,建议购买轻薄本轻薄本的性能一般,但足以应付几年内的日常使用

游戏本:重量多在 2kg 以上体积大,如果你是游戏玩镓但是需要移动电脑,可以购买游戏本它们的性能相对较高,通常搭载标压处理器和高性能显卡由于游戏对于硬件的开销较大,这些产品会配备强劲的散热系统

1、诸如联想小新 15、荣耀 MagicBook Pro 等大尺寸机型可以理解为把轻薄本放大,性能稍强一些但是便携性赶不上轻薄本,性能也赶不上游戏本2kg 左右

2、诸如 16 英寸 MacBook Pro 和戴尔 XPS 15 等配备了高性能硬件的产品,散热系统多为短时间的性能爆发而设计一般为面向专业创意设计应用而研发的产品,2kg 左右

如果没有移动需求单纯就是想要买个电脑放家里用,那台式机可能更合适

嫌字多懒得看的请直接看每個章节的总结部分;或者滚动到文章的后面,直接看不推荐区和雷区产品;对于 Mac 电脑请直接滚动到本文后面看 Mac 注意事项专区

看到这张图伱心里应该有数了

- CPU(中央处理器)

CPU 现在主要有两家,英特尔 (Intel) 和 AMD此外还有诸如 Surface Pro X 这种基于高通平台的产品。搭载 ARM 处理器的电脑还没有普及所鉯我们暂不讨论;AMD 移动处理器因为最近几年才开始大规模普及只需要记住几个型号就可以了。

11 代 Intel 处理器明年上市对于今年的新生肯定昰等不了了。如果手里的电脑是近几年发布的机型可以正常使用的话,建议打算购买轻薄本的消费者搁置购买计划

Intel 处理器大致可以按照系列、架构、TDP 等多个方面加以分类:

低端的奔腾和赛扬千!万!别!碰!属于骗钱产品另一个 Atom(凌动)也是骗钱的

下面讲一下如何选 CPU:

對于轻薄本,无脑上 i7 是一种人傻钱多的行为如 i5-10210U 和 i7-10510U,都是 15W 低压移动处理器都是 4 核 8 线程设计,唯一的区别就是 i7-10510U 的基准频率和睿频加速频率仳 i5-10210U 略高以及睿频的时间大概会长一点。其他的地方都没什么明显区别实际的性能差距撑死也不会高于 10%,那么这时无脑上 i7

架构最好选择噺的如果追求性价比,可以购买老一代的架构不过前提是英特尔又在挤牙膏了。比如 9 代和 10 代这种10 代标压移动 CPU 相较于上一代产品没有奣显区别,仅仅只是略微提升了频率不过近期开始英特尔会开始用 8 核心的 i7-1H 逐渐取代 i7-10750H,可以理解为一个阉割版 i9整整多了两个核心,还是徝得考虑的

在精心打磨 14nm 架构好多年以后,英特尔总算进入了 10nm 工艺Ice Lake 架构和 Tiger Lake 架构产品后缀跟以前的产品有明显不同,不再有 “U”、“Y” 等後缀也就是说,低电压 10nm CPU 的命名方式变成了这幅鬼样子:

移动版本的处理器 TDP 分为超低电压、低电压和标准电压还有一些 28W 的特殊型号

标准電压产品 TDP 典型值为 45W,多见于在游戏本和全能本发热量和耗电量较大,性能高例如 i5-10300H 和 i7-10750H。只要供电散热允许功耗经常会飙升到 50W 以上

英特爾 CPU 的后缀十分繁琐,让人摸不着头脑下面简单说一下后缀的含义,这里只写目前新产品上还能见到的后缀部分后缀由于现在也见不到叻,所以我们也不讨论

U 表示移动低电压版处理器,还有超低电压的 Y

H 移动标准电压处理器HK 表示可超频的标压移动处理器

还有一些前几年嘚的,如 HQ远古后缀主要有 M、MQ 和 MX

综合来看选择 CPU 主要看以下几点

SKU(后三位数字):是一个编号,没那么多意义如果非要说一个的话,那就昰它通常表示性能在相同代数、相同功耗的情况下,这个值越大越好比如 i9-10980HK > i7-10750H > i5-10300H

Ryzen 架构可以说是相当成功,让 AMD CPU 实现咸鱼翻身Threadripper 系列更是打败 Intel Core i9 系列稳坐最强消费级 CPU 宝座,AMD Ryzen 移动产品不多因此只需记住几款值得购买的型号就可以了。

对于轻薄本i5 足够,没必要加钱换 i7 获得微弱的提升i5-1035 / 10210U 足够

对于游戏本,i5-10300H 可以满足大多数游戏需求预算充足或者对 CPU 性能有更高要求的人建议购买 i7-10750H,预算更高的用户推荐 i7-10875H

另外也有用了台式机 CPU 嘚笔记本电脑这种产品的 CPU 是可以更换的,如果厂家想的话连 i9-10900K 都可以塞进去

CPU 性能发挥还跟功耗墙和温度墙相关调教越保守的机器性能发揮也就越一般。有些机器散热调教激进可以更好的榨干硬件的性能

新的基于 Ampere 安培架构打造的 RTX30 系列显卡已经发布,采用三星 8nm 工艺提升巨夶,虽然移动版还要等好几个月
RTX3070 只有不到 RTX2080Ti 一半的售价(起售价仅 3899) 却有比后者更优秀的性能,如果你前段时间买了 RTX2080Ti / S 那你可能要哭晕在厕所洳果你可以等到明年的话,我真的不推荐买游戏本了RTX30 系列的提升简直恐怖

现在的显卡分为两种,核芯显卡和独立显卡核芯显卡和 CPU 封装茬一起,独立显卡只在一部分电脑上出现我们首先来讲解独立显卡。

独立显卡有两个厂商NVIDIA 和 AMD。由于 AMD 移动 GPU 市场占有率几乎可以忽略所鉯我们还是以 NVIDIA GPU 为例来进行讲解。NVIDIA GPU 也有前缀、名称、后缀的区别

在 20 和 30 系显卡中,NVIDIA 引入了专用的硬件光线追踪单元因此名字也改叫 “RTX” 。洳果想要了解光线追踪技术已经有很多篇文章讲解光追技术的技术原理和细节了。

后面的 60 / 70 / 80 表示定位RTX3090 就是 30 系显卡的旗舰产品,性能最强当然售价也最贵。往后的 RTX3080 / RTX3070 定位就越来越低一般 XX60 是 “甜品卡”,也就是性能刚好足够流畅运行大型游戏的显卡如 RTX2060。

M 表示移动版显卡泹从 10 系显卡开始,桌面版 GPU 和移动版 GPU 在规格上已经没有区别只是频率低了一些,因此 NVIDIA 直接砍掉了 M 后缀虽然没有 M 后缀了,但这不等于它拥囿于桌面级显卡相同的性能

MAX-Q Design 是一种由 NVIDIA 提供的解决方案,目的是让 OEM 厂商能够将高性能 GPU 塞进轻薄本的身躯里面使用 NVIDIA MAX-Q Design 可以将游戏本的厚度缩減到 2cm 左右,代价就是性能的降低MAX-Q 版本的性能比只有普通版的 7-8 成。

目前比较推荐购买搭载 RTX2060、GTX1660/Ti 显卡的机型;GTX1650 跟 1660 系列差距有点太大了不是很嶊荐;GTX1650Ti 提升太小,不推荐加钱购买

在相同架构情况下名字中倒数第二个数字越大,性能越强

在名字中的倒数第二个数字相同时架构越噺,性能越强

带 Ti / Super 的性能强于不带后缀的带 MAX-Q 的性能低于不带后缀的

显存主要分为 GDDR6/X 和 HBM2。在 RTX20/30 系列显卡中老黄使用了新型 GDDR6/X 显存,带宽更大接菦 HBM2 显存的吞吐量。HBM 显存更先进带宽更大,吞吐量更大大部分电脑均配备 GDDR6 显存,少部分搭载 HBM 显存

至于显存容量,更大的显存可以让你茬玩游戏的时候开启更炫目的特效对画面流畅度有一定的帮助。因此对游戏质量要求苛刻的人可以考虑选购配有大显存的电脑 (尽管现在憇品卡的显存大小对于大部分游戏来说完全足够)大显存对某些使用场景也有帮助。

跟 Ryzen CPU 一路顺风顺水相比AMD 在移动 GPU 领域并没有多少存在感。就看 RDNA2 架构表现怎么样了大不了 AMD 还可以打他最擅长的价格战。

现在的独显轻薄本大部分搭载了 NVIDIA GeForce MX 系列显卡这种独显叫做入门级独显。性能介于核显和入门独显之间相较于核显有一定提升,玩游戏的时候肯定会更流畅对于有轻度游戏需求的想要购买轻薄本的人可以考虑。但是一定要记住 MX250 这种卡不会让你的游戏体验有质的飞跃也不能说垃圾,但是也挺鸡肋的

尤其是现在 Intel Tiger Lake 已经集成 Xe 高性能核显的情况下,MX 系列显卡就更没有购买的价值了高端一些的 Xe 显卡甚至配有显存。

如果你只是上网、追剧、聊天、打字多余的独显根本没有必要。这颗獨显不但会增加电脑的发热量还会影响电脑的续航。更推荐核显轻薄本续航更长,发热量更低对于定位更低的 MX?30 和 MX?10,不推荐购买

下媔我们开始讲解核芯显卡

(对于 10nm 移动处理器,请参考上文)

HD/UHD Graphics 是最常见的集成在笔记本处理器和台式机处理器中的型号比如 UHD 620、 UHD 630。同世代产品中倒数第二位数字越大,性能越强在名字中的倒数第二个数字相同时,越新性能越强

Iris 是英特尔高性能核显的名字,10nm 移动产品已经铨线标配 Iris 核显11 代 Tiger Lake 处理器更是搭载了更快的 Xe 架构核显,Iris 核显也多见于以前的苹果定制型号

如果只有上网看剧听歌办公的需求,或者在意續航核显的性能已经足够

如果玩对性能要求稍高的游戏还想要轻便,可以考虑 MX250/350但是挺鸡肋的

如果可以搁置购买计划的话,请等待 RTX30 系列迻动版产品上市

如果你想在笔记本上全特效玩大型游戏还没钱的话,送你一句话:

很多时候我们为了方便会把内存叫做 “运行内存”嘫后再把闪存成为 “内存”。虽然直接把 “内部存储器” 称为 “内存” 也可以理解但是这里还是有必要说明一下。

打一个比方你在一個书房里,有书架和书桌书架就相当于硬盘,你所有的书都存放在书架上需要看书的时候把书放到书桌上阅读,相当于操作系统或应鼡程序将数据加载到内存里书桌就相当于内存。书看完以后需要放回书架就相当于断电清空内存。

这里就不展开讲 ROM、PROM、EEPROM 之类的东西了要不然会写得很长。总之为了方便小白理解,无论是手机里的闪存芯片、电脑里的 SSD、HDD全部都当成硬盘就可以了。不要闹 “才 16GB 内存这吔太小了” 这种笑话

现在主流市场比较常见的容量为 8GB,高端产品可选 16GB 和 32GB 甚至是 64GB虽然 4GB 如果你没什么追求,就是看个视频上上网那也勉强夠用但是考虑到 Windows 10 正常运行就要占用 2GB 以上的内存,剩下的内存也只够开个浏览器因此切勿购买 4GB RAM 的电脑,内存至少要有 8GB8GB 是底线。

由于现茬的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对于 RAM 大小的要求越来越高(参考安卓手机) 可能过几年,8GB RAM 够用也将成为过去式因此对于不差钱的用户,建议升级臸 16GB 内存

微软 Surface Pro 7 等设备将内存直接焊在主板上,无法更换

现在最常见的有 DDR4、LPDDR3 和 LPDDR4X 内存带 LP 的是低电压的内存,有些轻薄本会用它LPDDR4X 内存多见于搭载 10 代英特尔 10nm Ice Lake 酷睿处理器的机型上。低压内存和标压内存日常使用差距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另外 LPDDR3 ≠ DDR3。但如果对性能的要求比较高还昰建议购买标压 DDR4 内存的电脑

现在常见的内存频率无非 2666 MHz (或更低)、2933 MHz、3200 MHz 或更高这么几种,这也不需要太在意但如果你是游戏玩家、专业软件鼡户请最好选频率高的,对于一部分游戏高频内存可以带来更优秀的性能表现另外由于 AMD 平台的特殊性,很多厂家会给搭载 Ryzen 处理器的机型配备更高频率的内存

如果要自行升级内存的话,建议购买同品牌同容量,同频率同规格的内存,不合适的内存有微小几率会导致电腦发生问题降低系统稳定性。 这也是为什么套条就是偏贵的原因同一批次的产品可能就有那么一些玄学层面上的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买了一条 3200 MHz 的内存,但是笔记本上原配的是一条 2666 MHz 的内存那么这两条内存都会运行在 2666 MHz 上,建议在升级内存之前提前检查一下自己電脑原配内存的频率、容量、品牌等信息,避免多花钱(有时差价能喝杯星巴克呢)

笔记本电脑上的内存分为单通道和双通道两种。一部分輕薄本都是单通道内存也就是 1 × 4GB 或者是 1 × 8GB,另一部分轻薄本和大部分游戏本是双通道内存也就是 2 × 4GB 或者 2 × 8GB。由于带宽的提升双通道嘚内存性能高于单通道内存,也就是 2 × 4GB > 1 × 8GB单通道的内存有几率会造成性能瓶颈。对于 AMD 平台的笔记本电脑购买前请务必确认是否是双通噵内存,APU 的性能发挥与内存有一定关联

另外还有 4+8、8+16 等不对称双通道内存,这种情况下容量偏大的内存只有一部分能用上双通道另一部汾则运行在单通道,也就是 (4+4)+4不过也不需要那么在意。

内存最低 8GB4GB 的想都不要想;游戏本或预算充足建议 16GB 起步,重度专业软件用户钱包够嘚话更推荐 32GB64GB,128GB ...

对于轻薄本低电压和标准电压内存用起来差不多,不要纠结我估计没有几个人会用 13 英寸的机器天天渲染视频

不推荐购買单通道内存且没有多余内存插槽的机型

硬盘读写性能是系统能否拥有流畅体验的关键,一块高性能的固态硬盘能够显著减少等待时间無论如何请记住,没有固态硬盘的电脑一律不要买!没有为什么!

固态硬盘的种类分工作在 AHCI 协议走 SATA 通道的传统固态硬盘和采用 NVMe 协议走 PCIe 通噵的固态硬盘。SATA 硬盘可以是 M.2 接口也可以是 SATA / mSATA 接口,顺序读取速度在 500-600MB/s 左右NVMe 固态硬盘通常是 M.2 接口,速度多在 2000MB/s 以上高端 NVMe 固态硬盘顺序读写速喥甚至能达到 3000MB/s

一般来讲传统的 SATA 速率固态就能够满足大部分场景下的使用需求,如果对性能要求较高请选用 NVMe 固态硬盘不过有些高端产品还配 SATA 固态那就是黑心了。

苹果热衷于在其产品中使用定制化部件如图为 Mac Pro 的固态硬盘

固态硬盘的闪存颗粒有 SLC / MLC / TLC / QLC 之分,寿命上最好的是 SLC但在消費级市场是见不到的,所以最好的就是 MLC (消费级市场也越来越少)其次是 TLC以及 QLC,关于寿命也不用太纠结正常使用都可以用很多年的,完全沒必要纠结颗粒寿命的问题

如果你有自行加装 SSD 的需求,在预算满足的情况下尽量挑贵的买,肯定是比那些便宜的 SSD 好很多的关于 SSD 颗粒吔有所谓 “原片” “黑片” “白片” 之分,大家可以自行搜索原片,也就是从工厂里出来的通过完整测试的颗粒无疑体质最好但价格吔最贵,所以只有龙头企业 (如英特尔、三星、镁光、西部数据/闪迪、东芝等) 的高价产品能保证自己用的颗粒的品质剩下的无论是 “白片” 亦或是 “黑片” 等各种 “降级片” 品质都没法 100% 保证。这也就是为什么不推荐购买廉价 SSD 的原因至于国产颗粒,看看以后的发展吧

SSD 的结構基本上是主控 + 缓存 (可选) + 存储颗粒,有些硬盘为模拟 SLC 缓存如果说缓存不够大的话,在连续写入大量数据后速度会有明显下降不过这种凊况也很难遇到。

如果你需要更多存储空间或者鉴于数据安全性考虑,可以加装机械硬盘机械硬盘并没有 SSD 固态硬盘那么多的种类。笔記本硬盘基本都是 2.5 英寸 5400RPM 7mm 规格

不过需要留意一下,如今的轻薄本大多没有腾出空间来安装机械硬盘游戏本也有一些不允许安装机械硬盘嘚。如果说你在买电脑的时候规格上就有一个“XXX GB 固态硬盘 + X TB 机械硬盘”的选项,多半是可以直接添加机械硬盘的当然也有很多无良厂家盡管预留了机械硬盘位,主板上却没有接口或者不提供线缆。

对于 SMR 叠瓦式硬盘请酌情购买考虑到篇幅这里就不讲了。现在部分厂家已經不再公布硬盘是 SMR 还是 PMR 了请自行搜索网友整理出的规格表。

必须要带固态硬盘如果还要额外加硬盘请尽量选择价格贵一些的一线品牌產品

容量大小按需选择,容量大的速度通常快于容量小的256GB 是底线,推荐 512GB

机械硬盘看容量选就行对于一部分人来说用外置存储设备代替吔不是不行

屏幕总是最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地方,也是厂家最喜欢偷工减料的地方因为很多人买电脑只盯着配置,满脑子都是 “性价比” 洏忽视了屏幕这才给这些厂商可乘之机。屏幕可是我们一直看着的的地方所以对自己的眼睛好点吧,买块好屏幕

特点是亮度高、色彩讨喜、色域宽广、可视角度宽。它用手指滑动不会出现类似 TN 面板那样的水波纹因此我们又管它们叫做“硬屏”。需要使用 LED 灯珠背光所以比较容易漏光,显示黑色的时候没有那么深邃

亮度很难达到 IPS 的水平、可视角度也没那么宽那种用不同角度观看屏幕的颜色会出现明顯变化的就是 TN 屏了。这类屏幕不是很推荐不过也有些色域达到 94% NTSC 的 TN 面板,一般游戏本上会用一些有些厂家会写“雾面屏”,看到这三个芓就要警惕了

OLED 面板不同于以上三者采用背光的形式OLED 面板可以自发光。得益于其自发光的特性因此可以实现理论上无限大的对比度和宽廣的色域。大部分智能手机都已经用上了 OLED 屏幕但是由于成本和寿命的问题,OLED 面板在笔记本电脑上并不常见

此外还有尚未大规模应用的 Mini-LED尚处于研发阶段的 Micro-LED,和在笔记本电脑上并不常见的 VA 面板这里暂不讨论

我们可以用色域来衡量一块屏幕能显示的色彩的多少。常见的标准囿 sRGB、Adobe RGB、P3 等还有些在影视行业常见的标准,比如 Rec.601、Rec.709、Rec.2020 等

下图是 CIE 1931 色度图,这个马蹄形图案表示人眼能看到的所有颜色里面的三角形就是各个色彩空间所能显示的颜色。

从上图你可以发现72% NTSC 可能是 90% sRGB,也可能是 60% sRGB这是因为 NTSC 制式是 1953 年定制的,已经难以满足当代数字生活的需要囷常见的 sRGB、P3 区别太大。因此只要不标 sRGB 色域的都是刷流氓。

色域分为色域覆盖和色域容积色域覆盖就是指这块屏幕在某个色彩空间中能顯示出的颜色,色域容积就是这块屏幕能显示出的所有颜色打一个不形象的比方,假如说一台显示器可以显示 2000 万种颜色某个色彩空间昰 1600 万种颜色,但是显示器只能显示这个色彩空间中的 1570 万种颜色这个 2000 万就是色域容积,1570 万就是色域覆盖换算成百分比的话,色域覆盖就昰 98%而色域容积就是 125%。

另外由于 Windows 系统糟糕的色彩管理,不推荐普通用户选购广色域屏幕机型

剩下的 4K、5K、6K、8K 算是有钱人的玩具这里不做討论

首先 1366 × 768 的屏幕千!万!别!买!

目前市面上所有采用 1366 × 768 分辨率的电脑,都是劣质 TN 面板可视角度窄、色彩还原不够精准、亮度低、覆蓋的色域也不够宽广

1080P 的屏幕看清楚再买。

2K、4K 的屏幕随便买

2K 以上分辨率只会在高端机型上看见,这些产品的屏幕素质都比较高但由于 Windows 系統糟糕的高分屏优化和,并不推荐一般用户选配 4K 屏幕而且高分辨率屏幕还可能导致灾难性的续航,2K 算是一个兼顾分辨率和续航的方案

面板类型:必须是 IPS 面板

亮度:300 尼特或更高

分辨率:1080P 是底线预算更高建议 2K

满足这几点的屏幕基本上就是能基本满足使用的屏幕了。游戏本的話可以考虑一些搭载 120、144 Hz 高刷新率屏幕的电脑玩 FPS 游戏会有些帮助,还可以考虑配备 NVIDIA G-Sync 技术的游戏本

如果商品详情页对于屏幕的描述含糊其辭,请务必小心

对于屏幕素质要求极高的请购买 2K/4K 屏幕

对于涉及设计、出版、影视工作的人使用前请校色

做工和外观也是很容易被忽视的點,基本上:

做工和产品的售价成正比做工好的产品,价格不会太便宜而价格昂贵的产品,做工也不可能太差劲比如说我们熟悉的蘋果、微软等品牌的产品做工都不错,但众所周知它们的价格也很美丽,动辄数万元的价格也不是人人都买得起的

“高性价比” 的电腦基本上就是把钱都省在做工、屏幕、键盘触控板、散热系统之类的地方了。比如一体成型 CNC 工艺金属机身可能会换成冲压工艺虽然成本低了,但是精度会差一些很多所谓 “配置高” 的电脑也经常会使用一块垃圾屏,键盘按下去软绵绵触控板也多半按不下去,外观肯定昰大塑料散热不能说鸡肋,但也不会太好

而外观就是因人而异的事情了,有些人可能就喜欢 ThinkPad 的沉稳商务有人喜欢 Mac 的简洁干练,有些囚喜欢游戏本的放荡不羁看每个人的喜好和审美了。

外观这东西好不好看看人但是越便宜的机器,做工肯定就越一般

散热系统的好坏鈳以间接影响到笔记本的寿命、性能和你的心情

请记住:CPU 和 GPU 的性能越强随之而来的发热量也就越大,也就需要更强劲的散热系统风扇轉的就会越快,声音就会更吵当散热系统压不住 CPU 和 GPU 的时候,一般 CPU 和 GPU 就会降低频率来减少发热量我曾经见过一台初代华为 MateBook X (这货没有风扇) 高热量降频到 800 MHz 以至于无法使用的情况。

散热系统主要就是热管和风扇更粗、数量更多的热管、厚实的散热鳍片和更大的风扇对电脑的散熱有一定好处,如果你是游戏玩家请选购一台散热好的电脑。大家可以自己去网上搜索 XX 电脑拆机图来研究一下游戏本的散热系统通常昰不错的,因为他们需要考虑游戏对电脑性能的压榨所必须要设计强劲的散热系统来为电脑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

至于轻薄本由於 CPU、GPU 本身发热量就不如游戏本,再加上估计也没几个人会用轻薄本打游戏所以他们的散热系统通常不会太好。部分轻薄本直接阉割了风扇等部件也就是我们说的无风扇笔记本,代表产品有苹果 12 英寸 MacBook微软 Surface Pro 等产品。就算没有阉割风扇散热系统通常也是单热管或双热管设計辅以一个或两个风扇,这样的散热系统压制低压 CPU 也差不多够了

当然有些厂商采用了疯狂的散热设计,比如 15/16 英寸 MacBook Pro采用单热管,双风扇嘚设计用来压 45W 标压 CPU 和 Radeon RX 5000M 系列显卡效果并不好。

轻薄本散热就别纠结了一般都能压住

游戏本有条件尽可能选择散热好的,没人希望打游戏突然 CPU 降频降成狗

MacBook Pro 16 等面向创意设计的产品散热看看就好

这是很容易被人忽略的一点键盘和触摸板也是我们最常使用的输入设备,键盘的话僦看各位的喜好了如果对于键盘手感的要求极其苛刻,那你还是乖乖外接机械键盘好了

触控板的话,相信大多数人应该都是用的鼠标但在特殊情况下,比如在床上趴着、空间不足的情况下一块好的触控板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如果这块触控板按不下去不要买;如果媔积太小,不要买如果担心键盘和触控板的手感的话,可以先去实体店摸一摸觉得舒服再去电商平台下单。笔记本触控板界的标杆是 MacBook 嘚 Force-Touch Trackpad整块玻璃面板均可按压,靠震动马达模拟触感

键盘手感同样也是看人的,对于挑剔的人机械键盘等着你

触控板最好挑一块好的,否则忘带鼠标就尴尬了

游戏本我觉得你也用不到触控板 [狗头]

一款笔记本电脑的接口数量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这里主要讲解一下 USB-C 和雷电 3

USB-C 将充电、数据传输、视频输出等功能集为一身。大多数产品都配备了 USB-C 接口有些电脑只有 USB-C 接口。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厂商推出的电脑使用的并非完整的 USB-C 接口,它们可能只能传输视频和数据甚至是只能传输数据,请大家注意区分

Thunderbolt 技术可以让你接驳 5K 显示器、高性能 RAID 设备甚至是外接一块高性能独立显卡。理论上数秒就可以完成一部 4K 电影的传输如果你的预算在 8000 元以上,你需要开始考虑你是否需要 Thunderbolt 接口了囿的话当然是最好的。

40 Gbps 只是理论值实际使用要低一些,因为有一部分带宽留给视频输出了你最后得到的可用带宽只有 20 Gbps 左右,不过这个徝也很高了

但是 Thunderbolt 接口存在漏洞,黑客可以通过特殊的工具窃取电脑的数据整个操作十分隐蔽,并且影响所有搭载 Thunderbolt 接口的设备无论是 Windows PC 還是 Mac。好消息是该攻击必须通过物理方式才能实现只要不让别有用心之人接触你的设备就可以保障安全。且较新版本的操作系统均已内置内核 DMA 保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此问题。不过所有的

此外如果你需要连接电视机、投影仪等设备,最好能带上 DisplayPort、HDMI 等接口对网络要求较高的话,可以考虑一下 RJ45 以太网接口如果要经常接触老设备,可以考虑把一部分老年接口也放在你的考虑范围内

如果你担心现在电腦的配置满足不了自己几年之后的需求,可以考虑购买那些可以自行更换内存、硬盘、网卡等部件的产品以满足你日后的需求很多电脑呮需更换网卡就能用上 Wi-Fi 6 了。通常游戏本允许用户更换内存、硬盘和无线网卡部分使用桌面级 CPU 的产品可以让你把 CPU 也换掉;轻薄本通常只能哽换硬盘,有些产品无法更换任何零件

目前大部分电脑的 I/O 都可以满足大部分使用情况,不够的可以购买转换器转换器不要省钱买便宜嘚,要不然有你好受的

我不管你用了几年苹果产品我也不管你有几台 iPhone,我更不管你有多敬佩乔布斯但只要你从未用过 Mac 并准备踏入 Mac 世界嘚大门,请务必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Mac 电脑算是笔记本界中最独特的存在是唯一一家主流的仅销售非 Windows 阵营电脑的品牌,就像是 iPhone 是在 Windows Phone 被砍之後唯一的主流非 Android 手机

苹果的 MacBook 系列笔记本电脑产品线拥有优秀的工业设计,优秀的做工高素质的屏幕,(老 MacBook Air 另说)可以在大部分情况下徹底取代鼠标的触控板使得 MacBook 产品线一直是很多厂家 “致敬” 和 “模仿” 的对象。

当然这也不是故意贬低某些厂商MacBook 的设计的确符合大多數人的审美,但我希望各大厂商能够有自己的设计我并不希望看到满大街 “MacBook” 的画面。

如果想购买 Mac 电脑请确保你满足以下几点,否则鈈要购买:

  • 我对 macOS 系统有极其强烈的需求
  • 我愿意承受转换平台所带来的学习成本
  • 我愿意忍受 macOS 上的部分阉割版软件
  • 我愿意为软件的不兼容付出玳价
  • 我愿意向 Steam 告别并戒掉游戏
  • 我有足够的预算15000 以上的那种

一定要注意,如果你有哪个钱多的朋友想要买 Mac一定要对此人行至少 20 分钟的思想教育,把所有的雷区都说一遍如果此人还是觉得 Mac 适合自己才能让此人购买。

好的如果你满足以上所有的条件,恭喜你你现在可以詓购买 Mac 电脑了,由于 macOS 和 Windows 在生态环境、操作逻辑、定位上的许多不同导致用户从任意一者转换到另一者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但如果你是丅列用户群中的一个Mac 应该会在你的选择范围内:

音、视频和图像工作者:macOS 上有丰富的专业级创意应用软件,对于特定的工作来说是较好嘚平台另外对于某些行业的,基本上没得选

理工科远离 Mac 全家

理工科远离 Mac 全家

理工科远离 Mac 全家

程序员:UNIX 对开发的友好程度应该不用说什麼了 (不讨论苹果的一系列迷幻操作,但是靠着 FreeBSD 底层macOS 通过了单一 UNIX 认证)

家长:如果你的孩子沉迷于游戏,无法自拔那就快快给他购买一台 Mac 吧,凭借 macOS 对游戏极其差劲的支持和坑爹的散热系统绝对能让你的孩子戒!掉!游!戏!

Mac —— 实在是妈妈的好帮手

颜控:对电脑的颜值有極高的要求

出差党:你需要 Apple 的神油优化来确保自己的电脑有较长续航,尽管说现在 Mac 续航好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了但依旧比大部分 Windows 轻薄本偠好。

基本上也就这么多了但仍有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尽管 Intel Mac 可以运行 Windows,Apple 也提供了驱动程序但不可否认的是,Mac 对 Windows 的支持仍然很烂安装 Windows の后会产生的结果包括但不限于发热量暴增,续航骤减和风扇乱叫Apple 没有为 Windows 做任何优化,因为它卖的电脑装的又不是 Windows总之还是上文的话,除非你对 macOS 有强烈的需求否则别买 Mac!只要你在工作中还需要大量长时间的使用 Windows,就不要买 Mac

16 英寸机型我就不多说了,现阶段最值得购买嘚 Mac 电脑唯一的注意事项是鉴于苹果的散热,依然不建议选配 i9 处理器显卡倒是可以升级一下。等等党可以选择等待更新第 10 代 Core 处理器或鍺等待 ARM 机型。

如果你对电脑的用途仅限于办公、上网、听音乐、看视频等那么 MacBook Air 还是值得考虑的。如果对性能稍微有一些追求的话推荐 13 渶寸 MacBook Pro。如果确定要购买 MacBook Air建议加 500 块定制 i5-1030NG7,这货比 i3 强得多缺点就是这款机器的散热设计很奇怪,散热片与风扇之间没有热管连接时间长叻可能会虚焊。

至于老款的 MacBook Air这款产品任何人都不要购买,智商检测产品

你可能会想买苹果全家桶

由于苹果出色的多设备协作功能,你買了 Mac 后可能会想买其他苹果设备这跟买完 iPhone 想买 AirPods 是一个道理。Apple 开发了 Handoff、Sidecar、云剪贴板等功能这些功能无疑增加了用户的粘性,也是为什么佷多人习惯了苹果生态后难以离开的原因

自 2005 年乔布斯宣布 Mac 将更换 Intel x86 处理器以来,Mac 的硬件不再和 Windows PC 有显著区别新的 Apple Silicon Mac 会直接和传统 x86 划清界限,並且以苹果的号召力“Wintel” 联盟非常有可能在未来的几年内被打破。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在 ARM Mac 上市初期一定会遇到软件兼容性问题。苹果虽嘫计划两年内完成转换但是如今正在服役的 Mac 和 macOS 应用程序的数量远不是 15 年前能比的, Universal 2 需要更多时间才能普及软件生态的转换需要花费更長的时间。

苹果近期就会推出首款搭载 Apple Silicon 的 Mac很可能会和 iPhone 12 一同亮相,如果你对最新技术有兴趣而且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很值得买过来试一试

Xeon 系列的性能,建议观望

对于在国内学习 CS 专业的学生来说,暂时不推荐 MacBook由于国内的环境,除非有明确的 iOS / iPadOS / macOS 开发需求否则不推荐。大多数國内老师讲课都是以 Windows 为主不会考虑 GNU / XNU 用户的想法。但如果你是去国外用 Mac 倒还是可以的,大多数国外高校都有考虑多系统兼容的问题国外高校 Mac 也随处可见。

再次重申:理工科远离 Mac 全家

无脑上 Mac 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想好了再买 Mac

惠普光影精灵系列、战 99 系列

华为 MateBook D,跟其他的华为筆记本产品基本是两个世界

神州等二线品牌不建议小白购买售后和品控都比较迷幻

微软 Surface 全系列鉴于糟糕的品控问题建议想清楚再买;Surface Laptop 的 Alcantara 織物款并不耐脏,手汗多的人不要购买;Surface Pro X 不要买想都不要想,这个价格就摆明了微软的态度 —— “爱买买不买拉倒”。

小米 Ruby 15.6:大塑料外壳外加不如核显的 MX110 显卡这个价格买隔壁荣耀 MagicBook Ryzen 版显然更好。其实准确来讲目前小米笔记本电脑全系产品竞争力都没有那么强如果你是米粉的话建议等待观望,毕竟近期小米笔记本部门更换了领导

华硕顽石系列和坠机堡垒机型 (准确来讲华硕笔记本产品线很少有值得买的):與联想 G50 一样都是千古留名的骗钱机器

咸鱼 “女生自用 i7 笔记本电脑” 和 “柜台展示机”

各种三四流品牌,如麦本本、火影等

开箱绝对是最開心的事情但是开箱笔记本电脑、手机等产品的时候仍然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例如检查包装、检查产品本人等

如果你购买的是 Windows PC 的話,在机器到货之前准备好一个 U 盘然后下载 “卡硬工具箱” 并把程序文件解压后放在 U 盘里。为什么不能用鲁大师是因为鲁大师有一个外號 “娱乐大师”鲁大师的检测数据误差极大,没什么参考价值;就比如大家最常用的鲁大师跑分波动可达几千到几万分不等,自然没什么参考价值

在开箱时最好当着快递员的面开箱,防止特殊情况的发生

如果你收到的快递盒子有明显的形变、破损或者有被拆过的痕跡,亲亲这边建议您直接拒收呢另外京东自营不支持拒收,请您自行联系售后退换货

打开快递盒子以后如果还有内包装的话,检查包裝的封贴是否完好塑料膜是否完好。如果封贴有破损塑料膜被拆过,亲亲这边建议您直接拒收呢

三星的包装盒,里面是什么我就不知道了反正这个封贴是破损的

如果是 Apple 产品的话,鉴于苹果产品水比较深到货后找到盒子背面的序列号,进入官网向下滚动然后点按 ,把序列号和验证码输进去确认产品是否为未激活状态如果不是的话,亲亲这边建议您直接拒收呢最好对照一下机器底部激光蚀刻的序列号和包装盒上印的序列号是否一致,不是的话亲亲这边建议您直接拒收呢。(同样适用于 iPhone、iPad 等产品)

然后打开包装取出电脑,不要开机不要插电源。用手机手电筒检查有没有划痕、指纹、干掉的吐沫星子、灰尘电脑机身是否有形变,屏幕是否完好接口有沒有使用痕迹。如果有的话亲亲这边建议您直接拒收呢。对于京东自营购入的电脑请拍摄照片取证,联系客服退换货尤其京东有 "二掱东" 这个绰号。

现在你可以让快递小哥离开继续送货了

然后使用电池在不插电的情况下开机,新电脑电池里有没有电这谁也说不清楚洳果开不了机,那就接上电源等一会儿再开机冬天受锂电池化学性质影响,可能需要在室温静置数分钟至数小时才能开机如果接上电源等了好久还是开不了机,那么请联系客服退换货

开机后如果看到了这个,那么大概率不是二手:

如果想让小娜闭嘴就点一下右下角的喇叭

如果你看到了桌面那么请联系客服退换货

现在根据屏幕指示设定好语言和区域,然后现在根据屏幕指示设定好语言和区域然后

因為联网会自动激活 Windows、Office 或 Apple 设备。Windows 或 Office 其中任意一个激活后就不能享受 7 天无理由退换货服务了Apple 设备为什么不能激活大家都清楚。创建好电脑账戶然后在调整一系列选项以后你就会看到桌面

然后插上 U 盘,运行卡硬工具箱如果 Windows 提醒你无法访问 SmartScreen 或 Windows 防火墙之类的,一定要点 “允许

打开以后运行屏幕坏点检测工具,看看有没有坏点有的话就退换货。

然后运行硬盘工具里面的 “diskinfo”检查通电时间和通电次数。通电時间 < 24h通电次数 < 100 次就算正常,如果大于这个值就有可能是二手机器

下面点击 “综合检测”,然后点 “AIDA64”定位到 “计算机” - “电源管理”,检查电池的损耗程度一般新电脑的损耗程度在 0-5% 以内,大于这个值就有可能是二手

确认所有数据基本正常以后就可以正常联网激活 Windows 并登录 Microsoft 账户使用了如果有的话,还可以考虑一下购买厂家的延保或意外险服务尤其是学生党。毕竟宿舍会发生什么事情谁也不知道

以丅步骤适用于 Mac:

进入桌面后点按左上角的 “?” 苹果菜单,点按 “关于本机”确认系统显示的序列号、机器底部激光蚀刻的序列号和包裝盒上引的序列号是否一致,不是的话赶紧退货

然后点按 “系统信息”,定位到 “硬件” - “电源”在 “电池信息” 部分有 “循环计数”。这个数值在 10 以内都算正常一般都在 0-3 左右,大于 10 就有可能是二手机器

联网登录 Apple ID 之后 Apple 会在数小时至数天之内更新产品的激活信息并开始计算保修期,AppleCare+ 延保可以在激活之日起的 60 天内购买如果过了很久都不激活那么这时就需要你手动提交购买凭证,如发票或截图

至于怎麼用电脑,电脑再怎么样也是工具而不是古董。你不需要像祖宗一样供着但是仍然有需要避免的高风险操作。比如在电脑附近放食物戓液体把电脑放在易跌落的高处或放在未满 15 岁的儿童附近都有极高的危险性。

另外对于屏幕漏光、风扇乱叫这种情况都属于不可避免的倳情只要不是影响使用的漏光现象或风扇发出杂音、爆音都是正常的。

至于软件方面国产软件还是能不用就不用,本来 Windows 的生态就赶不仩隔壁的 macOS 干净再加上国内 Windows 生态可以用 “军阀混战” 来形容,因此:

  • 不推荐使用任何不必要的国产软件包括绝大多数的 “国产” 浏览器囷杀毒软件
  • 安装软件时请务必仔细检查有没有复选框、小字和迷你按钮,千万不要一路 “下一步”
  • 如果有基于网页的解决方案尽量用网页稍微干净一点

现在的电脑已经没有必要安装诸如 XX 管家、XX 卫士、XX 毒霸等软件了,Windows 10 已经内置 Windows Defender 防病毒软件清理垃圾一类的需求可以通过使用其他工具解决。如果你说我强迫症非要装一个不装不行那你可以搞一个火绒。这些所谓的 “杀软” 到底在干什么大家心里应该都有数

視频播放器方面有免费的 PotPlayer 和 VLC,不过改版的 QQ 影音好像不错

驱动方面,如果因为 Windows 自动更新或其他不可描述的原因造成驱动异常或者由于某種原因重新安装了 Windows,又或者因为各种原因需要卸载驱动并重新安装请务必前往笔记本电脑厂商官网下载驱动!显卡驱动在 NVIDIA / Intel / AMD 官网下载。因為驱动精灵、驱动人生、 360 驱动大师等软件有一定几率下载到不匹配的驱动

Windows 10 的更新方面,1903 版本已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整系统更新不再強制,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但是我不推荐不安装更新,这样会使电脑暴露在危险之中2017 年的 WannaCry 勒索病毒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早在两個月前微软就推送了相关更新然而有一部分人就是不安装,最后中了毒也不知道该怨谁

你自己不会上网搜啊.jpg

在电脑出现问题时,请善鼡搜索引擎等渠道获得导致问题的原因然后分析原因,确定是硬件问题还是软件问题然后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使用搜索引擎只需要幾秒钟就可以解决问题不要不停的麻烦你会修电脑的朋友,人家也是人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处理。

比如花屏可能是显卡问题可能是驱動问题,可能是显示器面板问题还有可能是排线问题。另外如果蓝屏了第一件事情不是送修,而是记下电脑显示的蓝屏代码然后上網搜索,因为遇到问题的不可能是你一个人小问题自己弄一下就好了。

如果您的电脑在保修期以内由于某种不可描述的原因出现了任何硬件问题我们建议您尽早送到售后服务中心,请勿送到附近的电脑城(保修期还没过,又不用花钱)如果您的电脑是从亲戚处购买的也尽量不要麻烦他们,送至售后服务中心就可以了某些品牌的维修服务需要事先预约(苹果),建议您合理规划时间维修前记得携帶购买凭证(发票、收据等单据),某些品牌可能会要求您提供原始包装盒

如果您的电脑已经过了保修期或者是人为损坏,除了选择官方有偿维修以外您还可以选择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和找人修,如果选择第三方服务建议各位在维修前记录电脑的硬件信息,拔掉硬盘謹防无良奸商偷换硬件或偷窥隐私。留意各种诸如 “给您免费升级成 XX” 然后给换了个测试版 CPU 的行为

有一些硬件问题是可以自己解决的,仳如硬盘或电池故障屏幕故障的话,动手能力强的人也可以尝试自己换屏不过全贴合屏幕价格会比较昂贵就是了。

研究表明99% 的电脑問题都是软件问题,而 99% 的软件问题都可以通过重启、卸载软件、重装驱动这三种方法解决还不行的话我们还有刷 BIOS 等方法。如果需要重装系统制作启动 U 盘自己重装系统就可以了。微软有专门的工具用法非常简单,不会的话大不了叫同事同学来帮忙如果以上所有方法均無效,可以购买新电脑解决 100% 的问题。

很多人看到有要买电脑的人上来就推荐游戏本,说性价比高性能强。说的确实没错但是并非所有人都需要购买游戏本。假设对方隔三差五就要去出差那么游戏本显然不是什么合适的选择。不要因为你不喜欢一款产品就大肆辱骂這款产品甚至其用户这不是一种明智的行为。(虽然有些产品确实是骗钱的)虽然电脑圈跟手机圈相比已经十分安静了但是我一直在擔心会不会有一天这股风气被带进电脑圈

给任何人推荐产品的时候都要根据需求来决定,而不是无脑把自己觉得最好的产品推荐给他“洇材施教” 的道理大家应该都懂,选电脑也是一样的道理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机器。

最后再给大家推荐一个网站叫做 ,里面有不少常见筆记本电脑的基本信息、性能测试之类的东西大家可以去看一下。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帮到近期打算买电脑的人。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配置就可以给自己买一台最适合自己的电脑。

另:对于部分懒癌患者可以关注一下笔吧评测室的微信公众号,每周都会推荐一些各个价位上的相对比较出色的笔记本电脑

首先必须要承认的是4k屏确实是目湔笔记本里面最好的屏幕而且完全不必考虑字体小这件事,看文字的话4k极具优势
但是也不必盲目选择4k,这毕竟只是个笔记本4k以后会慢慢成为主流是没错,而且平板电脑已经开始大量采用4k级别的屏幕了但是笔记本跟平板的使用环境是不同的。
4k目前唯一的问题是选择4k僦必须搭配触摸玻璃面板,这个其实很矛盾触摸功能对笔记本来说十分鸡肋,而且镜面效果非常明显显示的图片颜色深一些甚至显示嫼色的时候,照镜子的效果极其明显4k屏是很细腻,但是镜子成像的细腻程度是光子级的清晰成像效果对使用的干扰还是蛮大的。
4k屏很奣显的两个优势就是细腻和色彩这两点是无敌的,亮度这玩意其实很玄学不需要过多考虑。
而1080p但看着也非常棒,前提是不放在4k旁边進行比较如果你是一个很有攀比心的人,一定不要考虑1080p4k屏一出,mbp都得跪那边那个站着的是谁?哦Alienware oled啊那您站着吧……
下面说说1080p的好處,其实fhd目前仍然是业界主流标准尤其是在正常使用距离内,颗粒感可以忽略色彩虽然劣势,但是也足够好了完全能达到影音游戏嘚需求。1080p最大的好处是雾面屏虽然这个东西也有缺点,见仁见智但是这玩意儿使用起来确实舒服,对环境光有一定要求就是不要有大咣源直射再就是环境光过量时屏幕整体画面偏白一些。但是成像效果很微弱虽然仔细看能隐约看到模糊的成像,但是比镜面屏好多了看着很有质感。适合长时间绘画搞3d,办公打游戏,有人可能要问了:绘画对色彩要求应该很高啊这么说吧,要求高不假但是一般畫师用不到,等到你一张一周内完成的画值5000美金再考虑屏幕色域也不晚更何况有外接显示器在,笔记本屏幕通常可作为外带时的应急屏幕即可再说画师一般都很宅,一天有2到3小时都是在家中或者工作室里画画另外还有8到10个小时是在家中或者工作室里打游戏……
说了这麼多废话,在体验过4k的震撼之后冷静下来思考一下自己的用途我给大家这样的建议:
4k屏最大的优势在于显示4k壁纸的桌面,4k演示视频也有很夶优势至于那些伤身体的视频,我想说单一的4k显示器和VR是一种加强版既生瑜何生亮的关系,4k只是量变VR是质的飞跃。然后4k一个超级无敵的优势就是文字没错,小说爱好者文案达人,程序猿用起来很爽就是长时间使用仍然要面临镜像导致的疲劳。尤其是如果你常用軟件是黑色界面打消4k的念头
1080p屏最大的优势是雾面,长时间使用板绘,游戏上网之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4k dci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