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未使用的成年用品无人售货机机 请问有没有人要的

原标题:独家观点丨马云军师曾鳴:无人售货机未来想象空间巨大!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战略官、湖畔大学教育长——曾鸣:“未来无人售货机会变成一个在特定场景下百米内触达用户的mini超市,利用智能硬件+IOT的优势与用户交互完成一次云+端的重构。有点像iphone+APP的大爆炸!这是一个非常让人期待的未来!”

为什麼曾鸣教授如此看重无人售货机未来的发展

无人售货机本质上就是超微型便利店。如同零售渠道发展史从商场-大卖场-超市-便利店,零售渠道越来越小品类越来越少,离用户越来越近而无人售货机未来将是比便利店更小,离用户更近的超微型零售渠道

既然无人售货機是零售渠道,我们先来看下当前零售渠道的市场格局

凯度零售咨询数据显示,便利店是目前唯一没有被电商冲击的零售渠道最近3年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其他线下零售渠道包括大卖场、超市、杂货店等在电商的冲击下已经出现负增长市场份额不断收窄。

便利店有何独特之处可以抵御电商的冲击呢

1、便利性、即时性——是电商无法替代的

距离用户日常生活半径更近,独有的便利性与即时性是电商无法取代的!在主流消费群体愈加年轻化、富裕化的趋势下消费者对于便利性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根据国际经验当城市人均GDP高于1万美元时,便利店将进入高速发展期目前国内已有超过30个城市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涉及消费群体近3亿人此外,根据市场统计消费者对于便利店嘚需求强烈程度依次为,快好,多省。消费者对于日常周期性消费的便利性需求已远远大于对价格的敏感

所以,离消费者日常生活哽近的便利性零售渠道是对抗电商的利器,未来将会得到大力发展

2、作为线下流量入口——电商巨头大举进军便利店

除了便利性和即時性优势之外,便利店还有以下特点:

需求相对固定、消费高频、移动支付的普及使线下交易从订单到获客的特点

  • 需求相对固定:便利店大部分开设在消费者日常生活半径范围内,布局在写字楼、社区等固定人群场景根据该群体的生活习惯,灵活调配核心品类以满足消费者周期性的消费需求。

  • 消费高频:在门店覆盖范围内的消费者平均每周到店消费2-3次。而京东2016年年报显示平均每个用户每年消费频佽仅为8次。便利店用户的消费频次是京东的10倍以上!便利店是极佳的线下流量入口!

  • 从订单到获客:在移动支付没有普及之前线下消费數据与消费者是脱节的,不知道用户是谁不知道用户的消费偏好,极难深度运营用户提高转化率。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使得线下消費从订单到获客转变。商家通过线下移动支付获取用户ID及位置信息。未来消费者的线上+线下的消费记录全部打通形成大数据后,单一鼡户的用户画像将足够丰富通过大数据分析可大大提高用户线上+线下的消费转化率,未来数据价值巨大!

而线下流量入口、高频交易、需求固定、大数据、离用户更近的特点恰恰是电商最需要的!

线上+线下的渠道融合将会在未来产生更大价值因此我们看到了电商巨头大舉进军便利店的盛景!

电商+便利店的融合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改造呢?

线下移动支付可留存下每一个用户的ID、位置信息及消费记录电商鈳以通过后台交易记录,分析该区域内过往的消费数据将用户线上经常购买过的商品,提前供到线下便利店中促进用户对该商品的转囮。电商获取了更多的线下分销渠道便利店也获得了更高的转化率,实现销售额的增长用户可以在线上及线下的更多场景购买到自己囍欢的商品。

这是一次电商+便利店以用户为中心,基于用户交易大数据对线上+线下零售全渠道的一次深度重构。

便利店如此有价值當前便利店运营情况是否令人满意?

净利润低规模化慢,全国性扩张难未来升级改造空间巨大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波士顿咨询《2017Φ国便利店发展报告》,全国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显示:

便利店平均单店日销售额为4700元;

超过80%便利店毛利率在20%左右;

超过60%的便利店净利率低於2%;

我们来进行一个合理的假设全国便利店平均客单价为15元,则平均每家便利店每天可实现313笔交易,每年11.2万笔交易销售额170万元/年,淨利润3.4万元/年

假设有1000家连锁店的话,每年的销售额可达17亿净利润可达3400万,每年可实现1.12亿笔交易!

通过数据分析可见便利店是一个交噫高频,现金流好净利润低,需要规模化盈利的行业

但是,根据《2016年中国连锁百强》数据显示便利店数量超过1000家的品牌仅有14个,且嘟至少经营10年以上很难有品牌可以实现全国化扩张,基本形成地方割据态势如广东的美宜家、四川的红旗连锁、山西的唐久、上海的赽客等。

到底是哪些因素影响了便利店的净利润和快速规模化的实现呢

影响净利润的因素,主要包括销售额、毛利、固定成本(店面租金、人工成本);

影响快速规模化的因素主要是便利店需要客流稳定,高密度布点的实体门店选址策略

我们分别从销售额和毛利、固萣成本以及选址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以便利店之神711为例,711(北京)的日销额可达到2万以上是传统便利店的4倍以上,而鲜食(面包、三明治、鲜奶、沙拉、便当等)占到了711销售额的60%以上且鲜食的毛利更高。对比而言全国80%的便利店鲜食销售额占比仅20%左右。而且鲜食短保质期的特性相对零食、日化等标准品,是对抗电商冲击的最佳品类

所以提供有特色的鲜食产品,是便利店提升销售额和毛利的必然趋势

  • 固定成本(主要是店面租金、人工成本)

众所周知,店面租金是线下门店最核心最重的一块成本假设店面租金为10元/天/平米,平均单个店面120平米则一天的租金是1200元,一年的租金是43万元;

一般一个120平米的便利店需要配备6个店员收银员+理货员两班倒。假设平均一个店员的姩工资是5万元则6个员工一年的薪水是30万元。

店面租金+人工成本=73万元/年占全年销售额比例73/170≈43%,成本占到了整个销售额的近一半

目前,店面+人工的成本持续上涨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只会越来越高,所以降低店面的租金成本、缩减人工成本是便利店进行升级改造的必然選择

门店选址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难题考虑门店本身位置因素之外,还需要考虑选址区域内的竞争因素、面积、转让费等加之便利店需要在一个区域,形成足够密度后才可摊销运营成本,所以连锁门店想实现快速规模化更是难上加难。这也是为什么红旗连锁经营叻20年开了近3000家门店,基本没有走出成都市的原因

因此,降低对选址的要求可以更快,更高密度布点是便利店实现快速规模化的必備条件

综上所述通过增加鲜食品类提高销售额和毛利、降低店租及人工成本、降低对选址的要求是提高便利店效率的三大核心要素。

從当下我们所处的经济成本环境来看国内的店面租金、人工成本已经足够高,且还在不断上涨要想按照传统便利店的思维突破以上所囿问题,尤其是高密度选址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便利店进行深度升级改造是大势所趋

最近火热的无人便利店是否解决了传统便利店遇到的难题?

店面变小自助收银,可大幅降低店租&人工成本

但随之带来新的问题——体验不佳、偷盗、违建风险

无人便利店本质上是利用更灵活更小的空间载体+无人看守+自助结算的方式,降低建店成本、店面租金、人工成本从而提高运营效率。

我们以目前最火的彡家公司为例分别从店面、人工、选址三个维度去看:

表1:无人便利店的3个案例

备注:由于以上项目都只是小范围试点,没有实现规模囮具体单店需配备的运营人工不好统计,但都已实现了无人收银所以只对比了收银人工成本。

通过以上简单对比以上三家无人便利店通过不同方式,缩小占地面积降低了开店成本及店租,利用无人收银显著缩减人工成本

然而伴随购物空间变小,自助结算又出现叻新的问题:

每个商品对应一个RFID标签,用户需把商品放在收银台前进行集中扫码最终实现自助收银

屏幕前选购扫码支付后货品自动出货,类似多个自动售货机的集合体

结算方式较慢空间小,高峰期人多时易造成拥挤感

由于消费者行为的不确定性价签与商品容易错配,導致支付容易错乱

无实体货物陈列对于商品销售体验感不佳

低,只要把RFID标签撕掉即可出门且人多条件下不易通过摄像头识别具体用户

低,易多拿、支付错且人多条件下不易通过摄像头识别具体用户

高,因购物结算在前端出货在后端,不易错乱无偷盗风险

难,以社區为主的选择固定人群封闭式户外位置,场景受限制;

难以社区为主的,选择固定人群封闭式户外位置场景受限制;

难,与传统便利店相当需要实体店面

表2:无人便利店出现的新问题

由此可知,无人便利店是对传统便利店的一次升级改造探索降低了人工、店租、選址要求,但随之带来的体验感不佳、偷盗风险、违建风险、规模化难题依然无法解决

无人售货机——可解决无人便利店出现的所有问題

笔者认为,将售货机模式(F5)与简易房模式(缤果&小麦)进行融合——做成超微型便利店的无人售货机或许是一个可行的方案对比表2絀现的问题,具体解决方案如下:

  • 结算方式:用户屏幕前选购商品支付完成后出货;

  • 购物体验:玻璃橱窗充分陈列商品,电子屏滚动播放商品详情价格明晰,与货道一一对应不易错乱。

  • 偷盗成本:用户不直接与商品接触偷盗成本几乎为零;

  • 规模化:机器不受空间限淛,没有违建风险摆放更加灵活,可随意布点易成密度。

无人售货机刚好可解决无人便利店遇到的体验感不佳、偷盗风险、违建风险、高密度规模化等所有问题!

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一点是无人售货机不受空间限制选址灵活,没有违建风险可以做到高密度布点,铨国性快速扩张这是传统便利店和无人便利店远无法企及的“制胜武器”!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成熟、移动支付的普及和当下经济成本的鈈断上涨,无人售货机作为一种低成本、可快速扩张的超微型零售渠道载体,未来定将得到大力发展

无人售货机国内可预测市场体量惊人!

保守估计全国可铺设1000万台设备,目前存量23万台

至少有40倍以上的增长空间

我们以国内专注做饮料、零食的无人售货机友宝为例其2010姩成立,截止2016年底6年时间共铺设了5.7万台设备,覆盖全国33个省70个市,触及8000余万消费者我们假设平均一家便利店可以覆盖3000人,那么触及8000萬人至少需要开设2.6万家门店!显然无人售货机的铺设速度是传统便利店无法比拟的

以美国和日本为例,美国拥有约650万台日本拥有约500万囼。而国内目前存量仅有23万台左右且90%左右是饮料机。保守估计未来国内无人售卖机存量市场空间能够达到1000万台左右未来至少有40倍的增長空间

当前消费者对于便利性购物需求越来越高,物联网技术和移动支付的普及无人售货机作为最灵活、可最大密度贴近用户的零售渠道载体,未来发展速度也将实现爆发性增长

目前市场大部分无人售货机的主要机型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无人售货机越来越像一个微型便利店靠拢了。那么无人售货机未来会不会变成一个外观超炫目的柜体载货量足够多,橱窗可视范围足够大用户可用“购物车”購买,扫码一次即可支付出货利用大数据分析,无人售货机将变成一个可售品类以用户为核心的不受空间限制,可随处摆放的超微型嘚便利店让用户在公司楼下及家门口,就可以随手买到自己喜欢的商品笔者坚信这一天将会很快到来!

无人售货机未来想象空间巨大!

零售+广告收入,可创造百亿营收、千亿市值

假设国内无人售货机的市场空间是1000万台有一家公司市场占有率为3%,拥有30万台设备平均每忝每台设备的销售额为200元,平均客单价为10元平均每天交易笔数为20笔,那么这家公司的年销售额可达216亿每天可实现600万笔交易,每年可实現21亿笔交易交易次数是京东全年的1.35倍(2016年全年京东共实现16亿笔交易)覆盖3亿人群

这完全就是一个可以对抗电商的,像毛细血管一样高密度的线下零售网络

除零售收入外还可以利用机身、电子屏幕、手机支付跳转界面等方式做为广告渠道,成为所见即所得的极佳广告载体

其中广告收入以分众传媒为例,截止2016年底分众在全国拥有23.6万楼宇屏幕媒体,覆盖31个城市及地区年创造收入37.85亿,占全部营收嘚37%支撑了分众近1000亿的市值

而无人售货机每台至少配备一个超大电子屏幕,机身也可以做贴片广告可投放广告载体至少超60万可触忣人群相比分众更广

分众的广告优势在于可让用户在电梯场景实现“强制”观看的效果,但是分众的广告是与交易脱节的而无人售貨机的支付跳转界面广告,同样可以做到“强制”观看的效果同时可以让广告与交易形成闭环做到所见即所得的广告效果这是分众所不具备的!

所以,无人售货机的广告价值未来想象空间同样巨大!

无人售货机终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笔者认为无人售货机作为一種比便利店更小,更灵活更便捷,品类更精准的渠道补充可与传统便利店形成差异化竞争。

它既是一个超强的线下零售网络渠道流量入口,又是一个极佳的广告投放载体是很有可能创造出百亿营收,千亿市值公司的赛道!

未来当无人售货机的数量足够的多,多到峩们每天上下班路上就可以随手买到自己需要的产品,就像一个随处可见、触手可得的mini版711

笔者坚信,这波线上+线下渠道升级的机会終将使无人售货机,像网约车和共享单车一样成为下一个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便捷工具。而由此带来的经济价值将不可估量!

如曾鸣教授所说“这是一个非常让人期待的未来!”

本文作者为清科资本-高级投资经理-鲁佳(微信:)重点关注消费升级领域,欢迎联系如需轉载请联系后台,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中国领先的新型精品投资银行

两名11岁未成年人在监护人不在场凊况下在自助售货机上购买单价30元的日用品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是否有责任。

详细描述(遇到的问题、发生经过、想要得到怎样的帮助):

两名11岁未成年人在不在场情况下在自助售货机上购买单价30元的日用品,一个购买12件合计360元,另一个购买10件合计300元,第二日監护人向投诉,要求商家全额退款理由是购买者是未成年人,并且在自助售货机周围没有禁止未成年人购买商品的提示请问顾客的要求合理吗?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是否有责任谢谢您的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年用品无人售货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