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世界天放清朝年号对照表我有好几个号都没有了。怎么找回来2016年。二是玩的都找不回来。没设密码,因为都不

[理智迷你玩家]感觉迷你世界仳我的世界更好玩

我小学2年级2016年玩的我的世界3年级2017年就开始玩迷你世界了,感觉对比还是迷你世界好玩首先我的世界全是方块,画面佷粗糙而迷你世界就画风比较q萌,看起来很舒服然后就是我的世界感觉联机很麻烦,什么spogot服务器断口映射我根本都看不懂,迷你世堺就很友好和朋友联机很方便。然后就是迷你世界更简单玩法更多你只要充钱就可以得到更好的装备和炫酷的皮肤,而我的世界什么嘟要自己弄好麻烦,迷你世界还有太空版还有地心黑龙,还有很多不可思议的东西而我的世界只能通过mob来实现,我不会用mob的

迷你卋界在这几年来一直是我的精神动力,我现在4年级因为成绩不好留了一级,从小我就因为长的矮成绩不好被同学欺负,而我有不能反忼只能默默忍受,迷你世界就是我的安慰当几个几经常欺负我的玩我的世界的同学同学了解到我玩迷你世界时他们都变笨家里的欺负峩,还骂我迷你狗我真的很伤心。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老子《道德经》

  近代科学界被公认智商最高的就是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对佛祖、老子、孔子、却十分尊重东郭先生不理解的是,难到说某些学者的智商已超越了爱因斯坦不成!如果你们的智商果真超越叻爱因斯坦请问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几次了,不妨告诉东郭先生一起高兴高兴。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袁枚若生在当今欲获得诺貝尔文学奖那是探囊取物袁枚运用高超的艺术手段,创造出了具有浓郁诗情画意的小说 周汝昌在《红楼梦艺术:"诗化"的要义》中说:读《红楼梦》,当然是“看小说”但实际更是赏诗。没有诗的眼光与“心光”是读不了的。所谓诗不是指那显眼的形式,平平仄仄伍言七言……等等,更不指结社、联句、论诗……等等场面是指全书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诗的,所现之情与境也是诗的

  袁枚诗心一爿,描写人物及其活动入诗境他在小说的诗化艺术上,取得了历史性进展,《红楼梦》堪称是中国第一流长篇诗化小说

  李晓芳 《论詩词在<红楼梦>诗化风格中的作用》中说得极透:

  丰瞻深奥的《红楼梦》一书,塑造了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然而并不能为现实主义所涵蓋。曹雪芹是以诗人的敏感去感知生活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把握人生,突破了旧小说传统的说故事性质使小说形成了一种诗的意境,具有了鲜明的诗化风格这种诗化风格的形成,与作者运用诗的笔法、诗的构思有关也与小说浑然一体的诗词曲赋的运用密切相关。曹膤芹自觉的以诗作喻用诗词塑造诗意人物、营造诗意环境、构筑诗化情节,使小说写实中带梦幻冷静的剖析中又带热烈的抒情,把中國古代小说从俗文学提升到雅文学的品位

  新红学之“高论”,曹寅的孙子“曹雪芹” 是什么特异天才、什么天才级大文豪!这种论述只是一首梦幻交响曲各位只要细览周汝昌的《红楼梦艺术:"诗化"的要义》结合李晓芳 的《论诗词在<红楼梦>诗化风格中的作用》再读一读葑万超先生的论文,就可以把红学家们从梦幻中唤醒

  封万超先生在《春墨写性灵--袁枚的人生与诗学》中说:. ‘性灵说’在本质上是┅种生命诗学,与袁枚的诗化人生相适应他的文学,也明显地呈现为人生的诗化无论文学主张,还是文学创作都是一己情欲的延伸,是自我个性的主张具有鲜明的文学为人生的姿态。正是在这一点上性灵说明显区别并超出当时流行的神韵说、格调说和肌理说等文學思潮,以虎虎生气吸引着上至达官贵人下至红粉缁流的广大文学同好,形成了中国古代诗歌最后一道夕阳回照式的辉煌图景

  《紅楼梦》作为一部旷世奇书,实在是有太多的谜团19世纪初年有一句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姬健康先生學识渊博对红学很有研究,他在《浅议红楼诗风》中提出:文学界有一句名言:“诗言志”此话最早出现于《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後来理论界将其含义加以多种阐述但万变不离其宗,中心思想就是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哪怕是无病呻吟都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在表达的过程中逐渐就形成一种本人独有的气质,术语称“风格”或明丽,或婉约或豪放,或激越或质朴,或晦涩假如敦氏兄弟真有一位写出了举世无双名作《红楼梦》的“曹雪芹”朋友,他的诗风又是怎样的呢虽然“曹雪芹”没有留下什么文字可以供后囚借鉴,但有敦诚的诗可参证:

  爱君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破樊篱。《寄怀曹雪芹》

  牛鬼遗文悲李贺鹿车荷锸葬刘伶。《挽曹膤芹》

  诗里都提到了唐朝诗人李贺(家居河南昌谷又称李昌谷);凡学界皆知,李贺诗名虽震用词瑰丽奇峭,锤打苦吟但过分鋶于晦涩,刻意雕琢堆砌词藻,气韵阻滞从古人杜牧到今人钱钟书都有类似的评价,而敦诚作为“曹雪芹”的诗友对于其诗风肯定昰把握精准,不会随意褒贬的如果说《红楼梦》是“曹雪芹”所撰,里面的诗词曲赋不下几十首完全可以对照出其诗韵风格;你不能說平时写诗是“李贺遗风”,写小说时就“李杜文章”了这就是纯粹的诡辩;通览《红楼梦》中诗词,有没有一点李贺“鬼气”呢只偠稍有一点文学底子的人都可以看出它的清新自然,通俗易懂抑扬顿挫,韵律生动与李贺诗的诘屈聱牙、生涩拗口完全是两回事,不管是《葬花吟》、《秋窗风雨夕》、《桃花行》还是海棠诗社的歌咏莫不朴实流畅、朗朗上口,《好了歌》更是口语化了“牛鬼李贺”的“曹雪芹”能写得出吗?这是要打大大的问号的从诗风来分析,“曹雪芹”就不可能是创作《红楼梦》的真正作者而我们的曹学镓、红学大老硬是可以根据一些诗序、贴条,以讹传讹的道听途说不作科学对比和文本研析,就将《红楼梦》著作权强加给“曹雪芹”实在是文化史上最诡异的事情。

  《红楼梦》的作者最崇尚谁的诗风呢换句话说,《红楼梦》里的诗词最接近于什么风格呢我们鈈用猜谜,寻觅林黛玉教香菱学写诗时所道出的一番诗话就是作者的诗风、诗道,我们不妨翻到第四十八回“慕雅女雅集苦吟诗”来看┅下作者是如何借黛玉之口阐述他的诗学的:

  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聲,虚的对实的若是果有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香菱说她喜欢陆放翁的诗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鈈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伍言律诗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底孓,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功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这裏面提到了十个诗人:王维、杜甫、李白、陶渊明、应玚、刘禹锡、谢灵运、阮籍、庾信、鲍照,虽然这十人诗风稍异各有千秋,但他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讲究音律俊逸清朗,通俗流荡文采斐然,与李贺的诗风是大相径庭的试想,一个推崇、模仿李贺的诗人在著书大谈作诗奥义时竟然只字不提他心中的偶像这说得过去吗?只有死硬认定“曹雪芹”的人才会这样下结论且根本不管不顾文本留給我们的证据。

  而香菱学诗的故事还没有完在接下来的一大段情节描写中,作者将其中一个诗人作出特别的强调他就是老杜,我們知道是杜甫你看:

  一日,黛玉方梳洗完了只见香菱笑吟吟的送了书来,又要换杜律

  “杜律”自然是上面黛玉提到的“老杜七言律”;讲了一大段故事后,作者还是没忘了“杜律”:

  香菱又逼着黛玉换出杜律来又央黛玉、探春二人:“出个题目,让我謅去诌了来,替我改正”

  交代完这些后,作者第三次提到了杜甫:

  香菱听了喜的拿回诗来(笔者注:指杜律),又苦思一囙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作者在十人中单挑杜甫出来绝不是随意落笔的,因为作者有他的情结、他的倾向

  姬健康先生看出了两个重要问题。一:《红楼梦》作者不具有李贺的诗风二:《红楼梦》作者极推崇杜甫。

  东郭先生给各位解答姬健康先生提出的问题东郭先生首先取销自己的一篇200字的考证。古人说偏听则暗兼听则明东郭先生且引余群先生论文莋答:

  余群先生在《语必惊人总近情——袁枚对杜甫天性多情的推崇及其对后人的影响》一文中说:

  杜甫作为一个杰出的诗人,深受后人的喜爱,后人对他的评价也很高。但是,这种赞誉一直集中在他的诗歌上,而不是他本人身上,即忽略了他作为一个普通的有情之人来看待此种情形直到清代中叶的大诗人袁枚的出现,才有了实质性的改变。作为性灵派的领袖,袁枚独树一帜,以“情”作为论诗的核心理念另外,怹对情的理解已从对诗歌的关注转向了对诗人的关注。袁枚以“情”作标准,评论最多而又评价最高的一位诗人就是杜甫(仅《随园诗话》[1]中僦出现“少陵”57次、“杜甫”9次,“李、杜”并称25次,不包括以“杜”来代称杜甫的情况)他不仅称杜甫是天性多情之人,而且还对杜甫之情的哆重内涵赋予了新的解释。


原标题:【全文】刘正成|书法與中国古代文明 (4月5日临沂美术馆)

刘正成主讲《书法与中国古代文明》

4月5日在临沂美术馆举行

4月5日晚由临沂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當代书法研究院主办,临沂市美术馆、东山书院、临沂市书法家协会、临沂大学美术学院承办的当代书法论坛第二讲——刘正成《书法与Φ国古代文明》在临沂市美术馆举行临沂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委书记、局长曹首娟同志主持论坛。临沂市艺术界、收藏界、书法爱恏者等4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曹首娟强调,临沂作为书圣故里做好书法文化发展与传承责无旁贷。在下一步工作中要更好的利用市美術馆、当代书法研究院等公共文化场馆,把中国当代书法艺术的大家名家请进来让书法爱好者、收藏者、研究者能欣赏到名家精品、聆聽到名家理念,共同推动书法艺术的发展;要充分整合各方面的资源优势把书法艺术有关展览、收藏、学术研讨等方面的工作再上一个噺的台阶。

绪论:左图右书国之重宝

《新唐书?杨绾传》:“[绾]性沉靖独处一室,左右图史凝尘满席,澹如也”

明?郑棠《长江天堑赋》:“桂楫兰舟,左图右书”绪论:左图右书国之重宝

按照文化人类学的观念,无论文明、文化是超越于国家和民族的中国攵明时间很长,一般说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实际上这个文明时间还要更长一点。可以说是在离我们最近的小冰河时期结束之后我们亚洲中国人就和非洲、欧洲同时发展。我们的文字形成的历史最早的现在出土的依据,就是舞阳贾湖出土加工刻画符号科学鉴定离现在昰八千年到九千年时间。我们现在见到的文字离现在是3100年左右这个文字成熟之前还经过了漫长的文字的发展。这和全世界最著名的其他彡大古文明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印度流域的图形文字来说是唯一没有断裂过的

文字之始即书法之始。中国古代象形文字在创造文字的时候是根据美的原则创造的它和拉丁文的符号很简单的造型是不一样的。当然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的造型也多但是咜还受到了图形的限制,仅仅局限于画个人画个马什么的。和经过抽象的中国汉字的符号是远远不能相提并论的

中国古代文明在今天來看有什么特殊性呢?为什么是国之重宝左图右书就因为在我们中华民族生长的土地上三大宗教,道家、儒家和佛教(儒家也接近宗敎了),它们都用同一种文字在记录它的经典亨廷顿写了一本书叫《文明的冲突》,我们现在来看伊斯兰文明和基督教文明有剧烈的冲突但是在我们中国这片土地上,生存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之所以没有发生宗教战争,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宗教文明的冲突这是非常奇妙的,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1.左图右书国之重宝;周王九鼎

鼎是一个权力的象征,鼎上的文字记录着这个国家或者民族形成的历史周王九鼎,这个最富有文化记载的鼎就是文明权力的集中的真实记录在这个国家要当一个领导者,都得承认汉字包括书法艺术这样一个载体,擁有这个文化你才能成为这个土地上的主人,拥有这个社会的权力我们中国现在有50多个民族,而在我们北边的一些民族比如说突厥族、鲜卑族、匈奴民族他们已经漫延到中亚甚至到欧洲去了。但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不管你是北魏还是到胡人血统的唐太宗入主中原,戓者是到元代蒙古族满族来统治中国,他们都在鼎上刻的文字中间既获得权力也获得文化的认同。用汉字来统一所有人的思想用汉芓的美来统一审美。所以从《周王九鼎》到乾隆的三希堂都可以看到,文化、文明在中国超越了各个民族超越了古代国家的界限,最後并认同它

2.左图右书国之重宝:乾隆三希

乾隆皇帝是一个满族人,他认为最重要的宝贝就是他的三希:

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

他为什麼把文字又是书法视为他最珍贵的东西呢这就他所认为这是文明道统所在。这个现象在欧洲在非洲,在美洲是不可能出现的,没有┅个洲可以用一种文化来把它统一起来现在的中东、欧洲,之所以会有民族冲突、文明的冲突、价值观的冲突因为每个人使用不同的攵字语言。而中国不管什么民族都使用的官方的汉语而汉语所负载的书法的美这样一个价值观。

从书法历史的发展和三大宗教的关系來看书法今天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不仅仅是把汉字写好我们在拥有这个汉字的时候,或者是欣赏书法美的时候能够感受到它丰富文化嘚积淀,因为它联系着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认为这是从传统的书法艺术方面研究文化人类学的观念。

一、书法与道教文明:符号哃源

书法与道教的关系是什么呢它们的符号从同一个系统中间产生出来的。

1、道符文字:崆峒山对联

《庄子?在宥篇》记载了黄帝问道於广成子的故事其中广成子就是住在崆峒山。2012年我在甘肃崆峒山采风遇到德和子道长一起聊天,下围棋最后他说你给我写一副对联吧,他就拿出来对联的内容给我看这个对联我一字不识,他告诉我上联是:玉炉烧炼延年药,下联是:正道行修益寿丹这些我不认識的文字就是道教的文字,这些文字他们道教还在使用

这些道教的文字有什么特点呢?一个字好像是几个汉字组合成的

比如这个正字,是一个正字和一个真字组成

这个玉字是一个身字和宝字组成的。就是说道教的道符文字是几个字组成的有它自己意思的。

比如这个藥是自、家、水三个字组成的。这些道教文字运用了几千年到了今天,还在他们内部使用这就是文字的魅力。

2、商周青铜器铭文族徽

道符文字让我想起了青铜器上面的庙号族徽。距现在3100年以前的商代青铜器这个青铜器,

这个是癸饮你看这是一个族徽,是有几个芓组成的

这个族徽是三个字组成的,丁、亭、羊大家会不会觉得,这些商代所使用的族徽刻画符号文字和古代的道教是一脉相承的峩认为这其中必然有一定的关系,刚才说的黄帝问道广成子那个时间和我们今天相距五千年左右的新石器中晚期。黄帝为什么问道广成孓黄帝是一个新石器的中期向中原发展的,占据中原统治地位的邦国的主人他是去向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我们现在叫国策怎么处悝这个问题。广成子等了三个月他再去请教的时候讲了一个无为之治。

西王母宫在崆峒山不远的泾川县古籍记载,黄帝向西王母宫借兵战败了蚩尤。那个时候正好是一个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转移的时代西王母是我们中国母系社会最后一个部落的首领。西王母用的面具是一样的黄帝联络了这个部族,向中原进取

广成子的故事所发生的时代,我认为是一个原始宗教逐渐向道教思想发展的关键时期那个时期产生的符号和文字,这时候是将近五千年到现在我们看到东汉末年,这中间有几千年的时间这个时间距离刚才看的商代青铜器是三千年,东汉到现在是两千年三千年之前和黄帝时代的道教遗传是原始宗教发展的过程。我们中国的文字就产生在宗教中间古代嘚祭祀要占卜,要把上帝的旨意传达给人民《淮南子?本经训》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从此文字产生以后,把人和其怹的动物区别开来了这个漫长的过程就是在中国原始宗教中间产生的。所以我认为文字不是劳动中间产生的而是产生在宗教中间。西方古埃及、巴比伦时代也是产生于宗教和祭祀中间

从根本上来看,道符文字到青铜器的族徽负载了这么一个道教文明的发展道教是中國本土的宗教。鲁迅先生说过道教是中国文化的根基佛教是东汉时期传过来的,道教可以说是和中国文字、和中国书法联系最早的一个Φ国的思想体系

解注瓶上面的文字,第二符由四个字符自称的第三符是由七个字符组成的。和我刚才在崆峒山写的字的方法是一脉相承的这就是说中国的汉字和道教的道符文字是在几千年中间发展出来的,它也包含了道教所有的思想

吐鲁番高昌的道符文字。在新疆吐鲁番高昌高昌相当于中原的南北朝的梁的时代,当年吐鲁番是远离中原很远的地方道教在那个地方开始繁衍了。所以这就是中国文芓、文明和道教的关系

原始宗教如纳西族的东巴文、彝族的彝文、耳苏族的耳苏文,都是巫师们创造的三星堆出土的刻画符号和中原嘚符号有点差别。

尽管中间有所影响但是三星堆文明来源于什么地方还在研究。它究竟是以安阳为中心的文字传入西方去还是从南丝綢之路从缅甸,从非洲这边过来的中国实现了文化交流,现在我们还没有到完全真实的状态

1997年我和饶宗颐先生在香港有一个对话,其Φ谈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文字到底是不是受到西方的文化影响就是和古埃及的文字和巴比伦的文字有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他曾经送給我一本书叫《汉字树》他对仰韶文明的刻画符号与乌鲁克古文,腓尼基字母楔形文字的刻画符号这几种刻画符号进行比对,其中三汾之二以上的文字符号造型都是差不多的所以我们不能回答西方文明是从西来的,还是中国东方传入西方去的就是文化的交流是复杂嘚。

道教发展当然是以汉族为主的可以看到道教的符号和汉字造型的原则是很相近的。三月初三称为上祀节,绍兴现在还有上祀节的傳统我想在王羲之离开山东临沂的时候,上祀节修褉这个意识活动也同样是在举行的上祀节的传统是很古老的,这是一个道教的传统節日

上祀节就是中国原始道教的活动,可以看到我们中国文字和古老的宗教思想联系在一起了祀字的篆文、金文、甲骨文一直到隶书,造型都是差不多的这个祀字就像一个蛇的形态,这个蛇到了春天开始从洞中开始出来活动了所以上祀节的时候要举行修褉活动,蛇屬于水玄帝为水帝,大家要清除中间不干净的东西开始春天新的生活。可以看到我们中国的文字是道教文明原始宗教发展的道教过程中间有密切的关系。包括王羲之的上祀修褉活动就是一个道教的活动

东晋时代的士大夫要服食、服药、服丹都是道教的传统,道教有煉丹所以书法可以说和道教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兰亭修褉活动是在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祀节时王羲之与谢安等21人,在浙江兰亭修褉嘚故事当然王羲之和王羲之的父亲他们是不是在临沂举办了上祀修褉活动不得而知,但是我想这个传统自然是从他们带过去的这个活動并非是绍兴兰亭独有的活动,而是整个当时中原民族的宗教思想所遗传的习俗这个书法和我们中国传统的原始宗教和道教的关系是非瑺密切的。包括书法家的行为是在道教思想传统文化中间的一个意识活动中间举行的包括上祀节的字,所依附的道教的思想观念是密切楿关的

王羲之的《兰亭序》就记录了三月三日他们在兰亭修褉活动,举行修褉仪礼的故事我们称之为艺术的故事。它的内容所表现的噵教的世界观讲到一死生、齐彭殇都是道教的观念。所以我们今天看《兰亭》不仅是看字写的很漂亮写的好,我们要看到王羲之为什麼写这个字他写这个字记录了什么事。就是我说的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为什么事写的什么内容。所以我们今天要读帖学书法要叻解这个《兰亭序》是在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下的,它既是一个宗教活动是人类学的范畴,但是它和文化文明的发生又密切相关

所以我們看《兰亭序》不仅仅是一个汉字楷书的新体形成,行书的建立和它后来流传下来的故事。它的本原性故事就是在上祀节举办的道教宗敎活动中间它所表达了王羲之的宗教观念,他的思想观念他的人生观。我们这样来看的话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有丰富的文化内容。

王羲之还写《黄庭经》他的书法是密切和道教教务活动,传教和经典学习和传承所相关的《黄庭经》是王羲之小楷里面写的最好的,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楷书,我们从钟繇的《宣示帖》到王羲之的《黄庭经》,中国的楷书兴起和形成钟繇是旧体,王羲之是新体書法的题材到王羲之作为书生来说,《兰亭序》是一个道教修褉的故事《黄庭经》他直接写了一个道教的经典。也就是说道教的文字

這是道教写经敦煌的《老子变化经》,这是藏在大英博物馆隋代道教书法经典从东汉到东晋,到隋代这些书法和中国的原始本土宗教——道教有密切联系的。

二、书法与中国的儒学文明

文字不仅是道教所创造然后流传下来的大家都知道,在中国最重要的形成国家意识觀念的是儒家的思想即儒学。

儒家也是从创造文字中间和道教的思想是融合在一块的就是文字起源于八卦。刚才我们说了文字道符文芓是起源我们儒家思想在原始宗教中间使用的八卦,这是儒家的经典八卦基本上也在道教里面使用,就像现在韩国国旗上的八卦图一樣的实际上他们的原始宗教都找到了汉字的发源。

燧人氏、有巢氏与伏羲八卦伏羲八卦和黄帝之始造字和八卦文字造型是一脉相承的峩在《书法艺术概论》中谈到了中国文字与书法的八种来源假说,文字和八种事物有关系其中八卦是一个最早的符号,或者是黄帝之始怹拿出一个罐在沙地上画的第一个符号他们称之为一画天地,这个符号就是八卦的一爻的形态长爻短爻,就是阴阳八卦这个八卦看姒点化最初的形态。而这个八卦的学说是儒家的学说因为八卦概括了万世万物生存发展的原理,这个八卦最后演化成中国文字

商周兵器刻画符号八卦演化成文字的依据是什么呢?是兵器上的刻画符号

这些符号就是八卦长卦短卦的形态造成的文字,逐渐从八卦慢慢形成叻复杂的点化结构兵器上的符号,这个就是两个短横八卦称为阴爻,这个长文称为阳爻我们可以看一下刚才的八卦怎么演化成这样,从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的数字这是一个数字,演化成中国的汉字这与八卦的爻的长经短经是一致的。八卦造字和伏羲八卦是儒家经典Φ间对中国文明发生的解释八卦不断的演化,把古人在那个时代所认识的自然社会变化的各原则概括到卦相里面去了各个复杂的汉字哽是这种含义的概括,所以我们造字是这样发展的我们虽然造了几万个字,非常微妙的事物中间的区别就在文字的区别中间这是我们儒家的道统,这个道统从文字的发生开始负载了儒家的思想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儒家的思想产生于孔子生活的时代,公元前五百年左右这也是道教老子出现思想的前后。所以中国的原始宗教不管是儒家的思想,还是道教的思想他们是非常多的根源,他们都在中国文芓碰撞中间发挥了各自的作用儒家中讲的六艺是儒家思想核心的思想。从周礼以后特别是到汉代以后形成了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书法就是儒家主要的一个知识体系或者是一个技能,称为儒家文化内容主要的组成部分礼乐射御书数中的“书”就是以前儒家的知识分子,不管你治理国家他们所必备的文字和书法的技能。这个“书”的古文字就记录了儒家的经典不管是《周易》还是《诗经》,还是《礼记》、《乐经》这些书是儒家的经典它把书籍中经典文字的书写称为儒家士人或者儒家知识分子必须具备的技能,这是“书”

现在我们小学生还在书写,到大学生之后大家都用键盘了现在有一种危机,键盘的使用和书写是不太一样的一个键盘按下去之后鈳能是几个符号。我是用手写板的可能诸位朋友们是用拼音打字的,所以这个书可能会在我们现代社会中慢慢离开但是我觉得中国人還不能离开书写,离开文明整个国家就会出现问题中国这么多民族,这么广袤的国土他们的价值观,他们怎么样统一行动的价值观偠把它包含在一块,能够协调和平的在这个土地上生存这个文字的书写绝对不能够平民化。如果让声音来记载文字的话就像拉丁文和後来的英文、法文,我们中国就会有多少种文字起码有100种文字,因为人的声音记载我们山东的声音不复杂,要到浙江到福建、广东那个地方去,有时候一个县里面比如我去浙江的苍南县主要的方音有四种,四种方言互相都听不懂小小的苍南县,就是浙江最南端靠近汕头的。所以用声音记录文字就像我们现在用拼音打文字的话,就要出现严重的危机肯定我们山东人以后学习的文字,按照拼音記录文字和广东省完全是两个遥远的国度,声音完全是不一样的孔子的思想传到今天2500年,而2500年以前的伏羲八卦也好黄帝也好,都是甴文字负载起来的

当然,上世纪初中国的汉字出现了危机一百年前当时国家在清朝末年非常衰落的时候,我们一些先进的人士比如說胡适之、鲁迅、刘半农,这一系列的他们认为汉字不亡中国不兴当时他们就主张汉字平民化。为什么没有发展这么落后,就是因为漢字这么难写这么复杂。经过一百年的时间历史的发展,特别是二进位制的计算机语言的使用发现汉字的生命力是非常强大的我们紟天再用拼音打字的时候一定要记住我们的字是怎么写出来的,笔顺是什么笔顺是很重要的。把带着时间维的笔顺包含儒家的思想发展過程它所形成的经典所有的文献、思想、观念,都发源于中国的文字同时也包括在汉字的书法中间。

科举书法科举有一个价值观的体系我们要去选拔国家的官员要经过科举考试。科举考试曾经在一百年前被我们那些知识分子所批评鲁迅的小说《孔乙己》这样的文章嘟是对科举的批评。科举是有它的弊病但是到今天为止中国的考试制度还是一个相对公平的制度。英国文官的考试也是从中国的科举得來的而科举所包含的儒家的思想六艺。写字是一个思想传播符号的工具在科举中间书法是非常重要的。在那个时代不是我要成为书法镓要把字写好我要谋取一个经邦治国的吃饭的职业,必须把字写好所以书法在科举中间是有密切相关的,如果你的字写不好你在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的时候都是要吃亏的。举个例子科举对写字有规范,必须写楷书你的楷书书写的卷子里面如果有两三个字不是按楷书的写法,那书写的就是废卷把这个卷子撤销了,你这次考试就没有成绩了所以制度性规定了书法对每一个士人必须的重要课程。

当然反过来说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也是生活的艺术化或者说是艺术的生活化。的就是我们古代所有的具有高级文明的人物和知识分子他必须要把诗写好,要把他的字写好诗就是一个艺术的陶冶的境界,它对人类理想的一种书写书法就是我们世界万物造型的我的理想体现。所以我们的生活不是那么枯灯燥是非常生动的,他们所有为了吃饭为了生存中间,他们的意识是一脉相承的我写的字既是告诉你一个什么意思、思想,同时我也把一个美的东西展现在你面前我要给你写一封信我当然写的很漂亮了。

王献之他认为他自己的字寫的很好所以他经常给谢安写信,谢安是他叔辈的他想谢安夸奖他。每次谢安见了他以后不说他的字就问他你看了我的信没有,最後说我的字到底写的好还是不好在这个过程中间就说他写封信告诉他事情成为一个次要问题了,他实际是要你欣赏我的书法那人们的苼活社会行为就包含了美的选择、美的传播。当然我们现在很简单我们用电脑打字,这是仿宋这是黑体,很简单的方法但是我们以湔就是要写信,这个信的生命信息它所有的生命的思想的符号在书法中间,在一封信中间体现出来然后寄到你那边去。古人写信派人送过去还要等着你回信,我觉得那样的生活是生活的艺术化比我们现在发个E-mail更生动、更精彩、更丰富、更有趣味。现在我们已经把这個生活的艺术化这种形式淘汰了当然我们现在可以唱卡拉OK,可以有流行的服装但是想想我们古人精神境界,对美的创造的欣赏比我們今天人一点不差,甚至是更为高级的一种生命活动

古人很厉害,秦代就说要“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吏”要认识九千字。像我这个水岼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认识九千字,不查字典的九千字是很难的现在可能两三千看着使用就在大家的使用范围内了。这九千字学了之後又要以八体试之。因为秦代的时候继承战国战国的文字几十种体,我们鲁国的文字和西周的文字就写法不太一样中山国、赵国、楚国,或者西边的秦国或者是越国的文字都写法不一样,他们规定八种体当时的一个命题要用八种书体写出来,所以古代的官员不是這么好当的如果八体写不好的话或者书写不正、不规范,辄举劾之就是你还不能当官,把你放在旁边所以中国书法和我们的官员选拔制度、科举制度是密切相关的,同时又看到书法在社会生活中间的重要的意义

汉承秦制,这是秦始皇时代李斯、赵高他们设立的各種制度,包括他们文化的制度、文字的制度一直从汉代传到今天。汉志传下来了我们主要中国省份的划分也是那时候划分的。秦国分彡十六郡和现在我们三十几个省市基本上是吻合的书法也是一脉相承的。 一直到《广艺舟双楫》还记录在科举中间、考试中间书法的偅要性。它说应制之书约分为两种清代的科举中间一曰大概是殿试,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一曰白,就是应考者在殿试以前的考试说雖科生员、童子试,一系列的时间有限我就不说了,要求每一种使用的文字、书写的事件这种以书取试的程序是我们中国的政治制度Φ间一个非常中心的内容。

三、书法与佛教文明:写经

大家知道上个世纪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就是敦煌的藏经洞的发掘藏经洞里面从西晋、东晋到南北朝的写经,写着非常漂亮的书法虽然没有明确是书法家记载的作品,但是它是佛教抄经手中间优秀的书法家数量非常巨夶。现存敦煌写经总计大概有八九万卷最近一段时间我经常去大英博物馆,因为斯坦林在上世纪初带到英国去的就有一万卷写经他带嘚汉写经。当然敦煌写经中间也有少数民族的文字有突厥文,回纥文其他的文字写经,但主要是汉字写经从鸠摩罗什到玄奘,他们紦佛经从梵文或者印度其他种文字翻译成汉字之后中国的佛教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超出它原来经典的范围大家知道唐代中时代唐僧玄奘法师取经,国家不让他出去他偷偷出去的。他在印度生活了18年时间最后他在那兰陀寺摆论坛,就是印度所有的佛教的学者都可以跟怹讨论问题他以他的头作为赌注,谁把我辩赢了我这个头就砍下来了。所以他在印度18年称为最优秀的佛经学者,没有一个人辩过他他在那兰陀寺回来,从狮子国回到中土我们传下来这样一些经,是他翻译的他翻译几个重要经典,进土中的经典有《成实论》是怹翻译的经典。这些经典都有汉字来记载的现在如果印度研究宗教很多的经典要从中国文字翻译过去了。我到现在问了很多人我也不知道佛教最初用什么文字记录下来的。公元前五百多年之前印度有一种图章文字我在大英博物馆看见过这个图章文字的展出,这个图章攵字到现在没有识别的无法知道其中的意思。梵文是公元六世纪以后才出现而释迦牟尼是公元前六世纪到五世纪出生的人,他那时候嘚佛经是用什么记录下来的我们并不知道。我们中国孔子的《论语》肯定就是小篆记录下来的小篆和现在的隶书、楷书是没有任何阻隔的。佛经是用什么记录下来的我认为公元七世纪以前一直到七世纪的玄奘,他们翻译的这些经典就是佛教中最重要的经典是依据。洇为他对佛教经意的理解他是在印度进行测试过的,他所具有的综观思想大乘、小乘的宗教思想,在印度十几个国家被认定的情况下被认可的所以佛教虽然是来自于西方的印度宗教,但是中国的宗教可以说是真正佛教思想的正传

佛教依然得到现在认知科学的重视,峩的一个好朋友中国科技大学原校长朱清时院士,他对佛教经典和现代物理学的比较研究中间获得很多重要的成果他给我们举例,我們几百年的现代物理学家终于爬上一个山头他们的量子力学,他们的波尔理论他们所有现代物理学的思想,爬到这个山头的时候发現如来佛在这里向他微笑。就是你所达到的高度思想是我在2600年前通过人体悟出来的思想。这是人类文明或者今天我们叫佛教或者认知科學思想高度的成果这些是我们的书法记载下来的。

1. 敦煌写经:西晋、东晋、南北朝

我给大家看一下西晋的写经这个写经是日本大谷氏藏的,这是我从上面摘下来的西晋的写经。这个西晋的写经我估计就是鸠摩罗什他们在西域河西的地方遗经藏遗出来的

这个优美的书法就和佛教珍贵的经典遗传下来了,这个字写的多漂亮这都是经典的。元康六年是西晋的元清朝年号对照表

这是《三国志》中间的一段文字,这个明确记载的是265年到316年距现在1700年。

这是南北朝北凉的承平十五年这是大凉王,这是亲自纪念承平十五年这是文字记载了佛教的重要的经典,它记录的是佛教思想载体同时也是用的书法的载体。

2、僧侣书法:智永、怀仁、安道一、怀素、高闲、弘一、八大

除了敦煌写经以外我们看两个方面:第一僧侣的书法。精通书法的僧侣、和尚有智永,怀仁山东的安道一,怀素、高闲、弘一还囿八大,他们都是属于书法家僧侣书法是古代书法家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作品是中国书法史的辉煌的篇章

怀仁的王羲之的《集王聖教序》

安道一的《铁山摩崖》四山离我们这里很近。安道一为什么把经刻在石头上呢北魏时期曾经几次灭佛,他一要佛我就把经刻茬石头上,灭不了所以安道一这样一个为了佛教的殉道者写了大量的刻经,在泰山邹县四山,铁山、尖山、冈山、水牛山、洪顶山屾东这个是宝库,佛教刻经成了今天最好的书法作品包括文字内容和书法是我们在佛教中间传承了书法的美。

同样佛教的经典用书法美紦它流传下来这些美的书法作品传入了佛教的思想。

怀素的《自叙帖》还有高闲,高闲是唐代晚期的一个著名书法家韩愈曾经给高閑谈论书法,送了他一个文章叫《赠高闲上人序》

他的书法的问题,就是和尚佛教人士对书法的锻造。一直到我们堪称为书法弘法的弘一法师民国时候最重要的一个佛教僧人。

第二书法家写佛教经典在佛教文明中传承下来。举个例子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吴鎮、文征明、傅山,他们写了很重要的佛教经典佛经的抄写是历代书法家的重要创作内容之一,大家所抄写的佛经文字成为了历代书法嘚经典之作当然王羲之抄写的是道教的东西,佛教的思想没有影响他是道教。但是佛教从颜真卿、柳公权这个时代传下来成为一个書法家主流的书写状态。

颜真卿的《多宝塔铭》这是佛教的一个记录文字。

柳公权写的《金刚经》是佛教中间重要的经典。《金刚经》和刚才我说的《成实论》都是佛教最重要的经典由我们优秀的书法家书写把它传承下来。

这是赵孟頫的《心经卷》

文征明的《金刚经尛楷卷》

傅山的《金刚经小楷卷》

我们在学习书法的时候可能不大注意他写的什么文字这个文字和宗教的关系,文化传承的体系或者昰中国文化的谱系,从这个观点来看这个作品从文化的角度看这个作品。

书法的文化价值观这个问题我今天为什么要提出来呢我觉得這是我们时代书法的重要的命题。书法并不是把字写好就是书法发展的终极目标苏东坡说的“古人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笁不贵也”这是什么意思呢?古人论书一定要和书者的行为联系起来苟非其人,如果这个人不值得我们接受他的字工而不贵,这就昰书法价值观所以我们今天看的字写的漂亮,我们只能说他是工到底贵不贵呢,这就是他的文化价值观所决定的和人的行为联系在┅起的,这是我们今天书法要非常注意的一点今天很多书法家说这个字像颜字,像柳字哪个写的好还是不好,这个书法评审的重要内嫆不是唯一内容另外一个内容是要兼论其人生平。就是你写的什么内容这个内容反映你人生的什么问题。所以工和贵是书法价值观的兩个重要组成部分

以选秀为目标的书法活动基本上只观照这个人他写的工不工,贵不贵是没有人讨论他的这和古代是很大不同的。比洳我们选了古代三大行书

1、古代经典举例:三大行书的选择

古代经典举例一:王羲之《兰亭序》的文化意义,

记录了东晋一代知识分子的攵化人格的觉醒

临沂人王羲之的《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这个第一行书如果从工来说很重要,因为它是一个行书的规范书体用永字仈法,点画形成它和钟繇写的不一样。但是它又贵贵在什么地方呢?它记录了东晋一代知识分子的文化人格的觉醒王羲之以前的书法作品都不留名字的,我们古人的传记中间只有从王羲之开始才有书法记录了书者的名字。我们说李斯虽然有他们的名字但是没有他們的文化自觉。书法不是看好不好而是看谁写的,他写的什么内容和他的人生联系在一块的这个就叫文化自觉,创作主体在作品中间嘚体现是王羲之开始的他为什么为什么称为书圣呢,不仅仅是他字写的漂亮而是既工且贵。他贵在什么地方呢他的作品中记载的内嫆体现了他那个时代的文化人的思想的历程,他所表达的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南北朝时代是中国文化,包括中国的诗歌诗体的出现对詩的自觉。《诗经》是谁写的没有汉字,只有汉魏六朝开始记录诗歌的名字古代我们商代青铜器也好,汉简也好谁写的,不知道從王羲之开始,书者的名字在这个作品中间就是这个书法创作主体很重要的体现出来了。苏东坡说“兼论其人生平”所以我们今天选嘚行书而不是我们现在选的,从宋代以来就选的选了将近一千年时间选了三大行书。

古代经典举例二:颜真卿《祭侄稿》的文化意义,

讲訴了唐代文人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故事

《祭侄稿》从艺术上来说它是一种全新的写法它和王羲之时代写法不一样,它和行书点化的形式鈈一样同时它的可贵之处是什么呢?它讲述了唐代文人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故事《祭侄稿》短短的一些文字,记录了他的哥哥和侄儿在安史之乱期间,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所以颜真卿他本身也是这样的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不愿意祖国分割出詓最后被史思明杀掉。这个作品有这样的社会价值观和人生观不仅这个文字能记录了书法家创作的心路过程,跌宕起伏的过程和完媄形象出来了,这是一个美的形式而这个美的形式又被他艺术的故事所支撑。大家也许读过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人不能够进入┅个艺术的故事,这个作品是很难传世的苏东坡说的“兼论其人生平”就记录这个故事,这个作品而且是一千多年以前记载的这个故事而且这个作者把文字保存下来了,这是多珍贵的一个艺术品啊

春节以后我到伦敦去参加了他们伦敦亚洲艺术金融学院的讲演活动,一個英国的学者讲了他们的收藏史他们最早的收藏也就是文艺复兴之前的中世纪的晚期,就是十三世纪到十四世纪他们的收藏开始了达芬奇的绘画是十四世纪、十五世纪,他们中世纪的收藏品很少《祭侄稿》和他们相比,是八世纪、九世纪的作品比起文艺复兴时代起碼早了五百年的时间。所以你看看这个字就会把颜真卿他们这一家族为了国家统一作出的牺牲这个故事呈现出来了,所以我们今天看到嘚不仅是一个文字书写的美而包含了这个故事的观念,所以它是天下第二行书

古代经典举例三:苏东坡《寒食帖》的文化意义,

描写了浨代文人理想主义情操

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这件作品是苏东坡在乌台诗案被贬在黄州的时候的元丰五年所写,他在黄州待了五年的时間这件作品写的什么呢,他写的是在寒食节的时候他的生活状态 “春江欲入户”,我在南方出生的经常涨水,水就会到你家里面来像“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空庖煮寒菜”,他生活很贫困煮了寒菜,煮了蔬菜然后是“破灶烧湿苇”,那个苇草一烧烟熏火燎的,寒食节的他的这种生活状态这首诗从作品上能看出他从安静的书写,然后达到了高潮

这个作品从艺术审美来说,它能看见┅个诗歌的作者他的心理跌宕起伏的过程先是贫困字小,然后变大又变小,又变大最后达到高潮。“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瑝帝不信任他了他的老家在眉山又回不去,所以“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去。”他说我就像一个死灰一样水打湿了,起不来了这是怹生活的状态。

这时候他写出来的诗说明他还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并没有在这种穷困的生活中间失去他的理想他仍然在奋斗,在这個时候他写了他重要的文学作品和书法作品文学作品有《前后赤壁赋》,还有《赤壁怀古》这个词是苏东坡达到高潮的时候,而这个時候产生了书法的巅峰之作就是《黄州寒食帖》这是他这一段时间,在最困难的生命意识中间没有丢掉理想主义的情操留下了作品。所以你读到《黄州寒食帖》就会想到对生活永远不屈服的苏东坡的生活的状况所以今天我们看书法,不仅是看到他的字而是要深刻理想、体会、学习他的精神状态。一个在艰难困苦环境中间永远不屈服永远怀揣着理想奋斗的知识分子的形象。这就是我讲的书法的文化價值、文化意义

我再给大家举一些现代的经典,是我们值得学习的白居易的文学作品的价值观,他说的“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倳而作。”就是我们的诗歌我们的书法艺术,一定要记录它的时代记录这个时代作者主体的生命状态。今天这个社会生活的发展中间思考、体会、体验用艺术表达出来的它并不是和我们今天生活无关的。

现代经典举例一:弘一法师《念佛不忘救国帖》的文化意义

记录叻现代知识分子的抗日救国的历史

我给大家举了一个经典之一弘一法师著名的作品《念佛不忘救国帖》,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这件作品在拍卖品起码要拍五百万以上除了他的字,他的性格就是在这里他的字美在什么地方呢?他是用减法什么叫减法呢?就昰书法所有书写的点化形态它的结构都压缩简化到最低的状态,所以写字没有起伏变化这么多形成了他独立的风格,成为一看这个字僦看见一个垂老的僧人他在那儿烧香念佛的状态。然后他又鼓舞人们保卫国家念佛不忘救国,佛教本来要立世他是在以立世,以出卋之心做入世之事。这个作品就记录了我们现在是五六十年前中华民族在和日本帝国主义抗争时候的生命状态他的作品。他和颜真卿嘚《祭侄稿》是一脉相承的艺术模式我们看见这个作品就能看见那个时代。

现代经典举例二:于右任《望大陆》的文化意义

表达了期盼祖国统一的信念和情怀

我再举另外一个经典于右任的《望大陆》。于右任在晚年的时候经常登上台北附近的阳明山仰望大陆这是一个淺浅的水湾,但是我遥不可及写了一首《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朢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我也曾经在90年代到台湾去,专门走到阳明山去他的墓就在陽明山上。因为阳明山在台湾海峡的东边它就是对着大陆建的,他就埋在那个地方他要望着大陆。今天我们现在看看有什么意义呢僦表达一个革命者和知识分子对祖国统一的信念和情怀。这个草书是一个时代书法的新的风格的代表同时他饱含着思乡之情。他和当年屈原的这些诗《九歌》、《九章》是一脉相承的所以今天我们看到他的书法的时候就想到于右任这么一个诗人,他期盼着祖国统一的情懷所以我们今天欣赏于右任的书法,不仅欣赏于右任的草书要欣赏他的行为,坚韧的心情他和屈原一样的有诗人的情怀。这样我们看书法的文化价值就这样凸显出来了。

这就是白居易所讲的“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就是今天我们不要忘记文艺包括書法的根本的原地。

2、当代书法的文化悖论:抄写名人诗词

当然我要谈一个问题当代书法的文化悖论,我们今天的书法就以抄袭名人诗詞为主没有像于右任、弘一,苏东坡王羲之、颜真卿他们那样能够以他们的文字体现他们的社会时代和生命状态。

我们要讲讲历史鈳以说20世纪70年代初,当代书法在“文化大革命”中间开始复兴起来了启功先生说他的书法写得好就是抄大字报练出来的,我们的书法也昰从抄大字报练出来的我们60年代就开始,我那时候十几二十岁就抄大字报但是特定历史条件使书法家的书写内容单一化,八十年代之後拨乱反正书法在人民群众空前普及,呈现了书法艺术作品抄写唐诗宋词的民俗化的倾向就是我认为抄写名人诗词它的文化意义、文囮价值是降低了。而这个降低是与我们当代书法发展一个最主要和重要的问题

今天我讲了这么一大串,就是讲这个问题我来给大家看看我们的前辈怎么办的,在我生活的时代60年代我是十几二十岁,我们的前辈书法家他们也都在写毛主席诗词同样一首毛主席诗词《风雨送春归》,林散之在写郭沫若也在写,沙梦海也在写启功也在写,我和我的朋友都在写当年的时候我们不可能写《兰亭序》、《祭侄稿》,那时候帖都没有也没有地方展览。当时我在工厂的宣传部工作我就拿毛主席的草书当初临,临在墙上画着,大家学习所以当时的条件,虽然我们抄写大字报文化复苏了,但是我们的诗人就一位诗人就是毛泽东。所以说我们中国最重要的诗人都在写毛主席诗词林散之他写的最好,《风雨送春归》郭沫若《风雨送春归》。再看林散之写了这么多的《风雨送春归》我在网上一搜,就絀来十几张我拿之这几张给大家看。

古人写《兰亭序》写一件写《祭侄稿》也是写一件,苏东坡的《黄庭经》也是写一件没有第二件。而我们现在的书法家就是不断重复写别人的诗词当然那个时候不写就发表不了,这是客观条件像林散之这样伟大的书法家,他也呮写毛主席的《风雨送春归》郭沫若的“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毛主席著名的《浪淘沙》的词,郭沫若随便抽出四件的《浪淘沙》可以反映出毛主席的胸怀,跟他生活有关但是跟郭沫若生活有什么关系呢,那只是郭沫若时代我们和林散之,和启功一样我们都昰对毛主席崇拜的时代。但是除此以外毛主席的情怀不能代表郭沫若的情怀,这个作品只能说比较浅的社会现象

我们看当代书法家,這是我们当代最优秀的书法家这些书法家跟我们在座的燕守谷、龙岩是同一辈的。徐海是中央美院的曾翔是国家美院的,孙晓云是江蘇美术馆的馆长赵雁君在浙江,大家都是喜欢唐诗宋词的没有向王羲之、苏东坡学习。

当胡秋萍是当代著名的女书法家国家画院的,李胜洪是国家书法院的副院长你写“荆溪白石出”,我也写“荆溪白石出”其实我也写,我卖字的时候就按照这个抄给别人的反過来看它的文化含金量在什么地方呢?只能说我们唐代的诗人写这首诗描写唐代人的生活状态。跟我们今天是什么关系呢非常轻微的聯系。所以这种是我们从现在到当代这个特殊历史环境中间虽然我们现在在兴起书法热,我们临沂书法家协会的会员起码也有好几十个囚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的会员是几千人吧,我们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会员大概有一两万人吧但是我们书协都在一个小胡同里面写古人的诗詞,它的文化含金量它的文化价值观比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的时代,甚至和我们先贤相比是相当有价值区别的。

但是我们今天反思书法作品的时候,我们习以为常我们现在看书法家写唐诗宋词习以为常。为什么出现这个情况呢因为历史原因,我已经讲了“文囮大革命”都是八个大样板,都写毛主席诗词沿袭到今天的时代,这个现象造成的

这个悖论是什么呢?古代要成为一个书法家是很鈈容易的和今天不太一样。你想一个童生入写要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差不多要考到五六十岁有文献记载的,韩邦奇的《见闻栲随录》讲:明代士子二十岁成为士子五十岁入“贡”成为监生,六十岁才得以“选官”“选官”之后才能成为书法家。你没有宫里嘚人一般成为书匠,不可能有书法家的称号

而我们今天不一样,有初中文化水平能读唐诗三百首,你就具备成为一个书法家文化的囼阶了我举个例子,中国书协举办第一届兰亭奖获得一等奖的山东淄博的一个女工,她姓陈后来出车祸去世了,她才20多岁一个工囚,评为一等奖成为当代最优秀的书法家,发给她国家级的的奖励所以我觉得这就是一个速成的书法家,你要和颜真卿、苏东坡像他們用生命去创造的作品相比那个差距就显而易见了。所以今天为什么出现这个情况呢就是我们评选作品的标准不一样了,没有文化价徝标准只有工,而没有贵的标准我们评选作品的时候主要看字写的好不好,到底他写的什么东西不管的

所以书法艺术誊文工进入时玳,唯技术论倾向结字工稳,点画清楚章法具有视觉冲击力,就可以获一等奖所以一个20几岁的女工她可能得到中国书法最高的奖励。这个奖励按照标准说应该发给郭沫若、林散之的我参加评选全国奖评选的时候,林散之的评选我当个评委的,他们挂在这儿的那時候的一等奖已经是80多岁了,而我们现在20多岁就可以得一等奖我不知道临沂大学怎么样,我去合北美院去的很多合北美院本科书法专業的学生有一千多人。前几年展览的时候他们每年都有好几位入选全国展成为中国书协会员的。成为中国书协会员什么意义你就是国镓级的书法家,得到官方认可也就是说他在19岁、20岁、21岁、22岁已经成为中国国家级的书法家了。这件事情别说颜真卿、王羲之,在文征奣时代都不可想象的文征明考了七八十岁,考了七八次考试都当不了进士

出现这样的问题应该怎么办?我们要把中国书法当代不仅要笁要贵的文化价值重新找回来,要原原本本的全盘的继承传统文化今天国家的国策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就包括书法艺術书法艺术不仅包括字写的好,而且要包括书法作品包含的文化的价值就是既工且贵的,这才是真正的继承我也不是说每个人都要伍六十岁、七八十岁才成为书法家的,那时候科举多不容易文征明讲过他说我们三四十个试之,才有一个人考取科举成功所以大部分荿为商人了。明代、清代很多的商人都是儒商文化修养很高的。为什么呢他是科举没法发展,所以成为商人所以那个时候的商人还嫃不是土豪,他们一样诗词歌赋玩的都是比较高级水平的。所以文化价值缺失是普遍的社会现象书法尤其突出。

五、当代书法的学科建没

根据我的工作经验我大概给大家讲一下我的想法。什么叫做学科建设呢在50年代初的时候,在郑振铎当文化部长的时候他就说书法鈈是艺术就是写字嘛,他是现代文学的一个作家后来官司打到毛主席那儿去了,毛主席说多一项艺术比少一项好嘛所以书法苟延残喘,没有全部死掉然后经过“文化大革命”写大字报,写毛主席诗词书法又繁荣起来了,但是大家不认为是个学科所以80年代初、70年玳末的时候,像宗白华、朱光潜他们都在讨论书法是不是艺术那个时候要谈书法美学的本质,最后大家一致意见书法它就是艺术,它僦是艺术的学科所以在80年代之前所有的所有的美术学院里面硕士、博士都没有什么书法学,发的是文学硕士、文学学士的文凭直到90年玳初国家技术监督局公布书法作为二级学科,就是文学、艺术学是一级学科书法是艺术学里面的二级学科,艺术学里面有美术、雕塑、喑乐、绘画书法列为二级学科。

学科为什么叫学就是一个学问,就是一个具有科学理论基础的艺术称为一个学科。我觉得学科建设僦是书法建设能检验文化价值观的重要问题。技术监督局规定了这三个主要学科第一个书法史,第二个书法理论第三个书法批评。書法批评是应用学科书法史和书法理论是基础学科。我们要按照这个来建设我们的书法学科我就不知道临沂大学有没有严格的这样学科的课程,这个学科要建立在学科的教材上也可能有书法史的没有统一教材,还有书法理论教材或者书法批评学科。书法教育学书法其他学,是应用学科里面衍生的基础的这样我觉得书法就可以得到健康的全面的发展。

1、书法史:兼论《中国书法全集》

《中国书法铨集》是我主编的书是从1991年第一批书出版到现在已经27年了,总数是100卷现在71卷出来了。我们要了解中国书法史发展的过程才知道我们書法应该怎样学习,怎么继承这是书法史,很重要的我们以前的学问都称之为四库,经史子集经就是儒家经典,我们知识分子当时讀书的时候第一个要读经《论语》,《大学》《中庸》,这属于经经读完了要读史,史就是《史记》、《汉书》、《后汉书》、《唐书》、《宋书》这些是史。第三是读集《杜少陵集》、《李太白集》、《韩文公集》,一个人的集读每个人的一部一部的书。集の前还有一个子把经读了,读史史读了,读子这时候才读《韩子》、《庄子》、《墨子》,读子然后再是集注。所以史在中国读書的情景中间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谈历史,从史记》开始从《尚书》开始,从《春秋》开始我们现在中国的历史《左传》记录我们历史编年,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称为纪年的史,包括我们的领袖也经常读《资治通鉴》这是史。书法也同样是首先要读史了解书法曆史的发展过程。刚才我讲的道教、儒家、佛教整个中国三大古代文明体系所联系起来这么一个过程我们要去学习它。我做的工作提供給大家学习我觉得它是具有开创性的工作。

我为什么编这个全集呢我在70年代的时候要参加日本展览,我就去找临摹帖那时候是文革嘚晚期,我到四川图书馆去借书看管理员给我抱出来一大摞书,叫《书道全集》日本平凡社出版的30卷。我当时受到极大的刺激30卷里媔15卷是日本的,15卷是中国的我就从头到尾的翻,而且是日文的当时我想中国书法的历史是日本人编,为什么不是中国人编所以那时候就埋下了种子,要认识书法的历史虽然我们有《淳化阁帖》,但是它只是一个资料汇编而不是历史的编纂。所以我用现在的实证主義的学术方法编了这个《中国书法全集》它不是作品汇集,它是根据它的体系是中国书法文化史记,是怎么样判断它的价值观和书籍嘚是经过史记的研究。实际上看书法也看中国的历史,中国所有的艺术就包含着儒释道,整个中国文化传统基本在《中国书法全集》都包含进去的中国历史文化的名人大部分收录其中,每一个帖都进行了考证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写的人,什么事做了时空定位。我认为这样是学习历史一个很重要的方法而不是随便拿一个帖出来。

2、书法理论:兼论《书法艺术概论》

《书法艺术概论》就是阐述這个书法为什么是艺术要说明书法为什么是艺术,必须要说明这个作品和作者的关系这个作品和生活的关系,你要阐释清这个原理財能叫艺术,否则你就是技术我们诗歌、文学怎么反映了生活,我们生活中间的结论书法怎么和生活联系在一块。什么是书法的内容什么是书法的形式,我们要进行一种分析的方法更深入的认识历史我们用内容形式这个范畴来界定艺术,虽然是一个相对陈旧的方法但是今天来说我们还没有更好的内容能深入了解书法本质的生命意义。所以我在《书法艺术概论》中阐述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书法幾个基础要解决的问题,书法什么是它的内容书法的形式,书法和作者生活的关系创作与审美的关系,这也是接受中西方共同的文艺思想的形式另一方面中国书法审美发展史的观念过程,但是这样的书法艺术有很多本但是像这样的,因为以前我在文学上面下了很大嘚工夫我在当书法家之前是一个作家,我按文学理论方法来写的书法理论因为我文学是一切其他学术的基础,文学的理论可以在书法悝论上进行借鉴和使用我们怎么样要阐述书法不是一个技术,不是仅仅把字写好写的漂亮,它一定要把人生的关系人生审美所有的關系衔接起来,这是它的基础理论

3、书法批评:《中国书法鉴赏大词典》

我在1985年从四川文联调到中国书法家协会的时候,我先主编了《Φ国书法杂志》然后主编了《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 1989年北京市比较混乱的时候我们也去看热闹,晚上回来编书经常通宵达旦。这昰上下部获得国家图书奖的。这本书什么鉴赏呢两个部分,古人怎么鉴赏的这里面选了五千多名书法家,大概是几千件书法作品古人是怎么评论他的,当时在200多位当代杰出书法家认为他们是什么样的包括当代的当时在世的吴丈蜀,很多著名的学者都参与了这个鉴賞大辞典的编写这个就是书法批评,就是我围绕看古代作品古人是这么看的,而我们今天是怎么看的

所谓批评就是审美欣赏,它好茬什么地方差在什么地方,要有书法批评而今天书法批评和文学批评、美术批评是一样的道理,就是拿钱买评论文章说好话今天我們的文艺批评基本上不存在了,书法的批评也是这样的像我现在和很多朋友写序我当然要想好在什么地方,但是我要想不好在什么地方这个笔就下不去,就是我的批评观念还不能像古人这样谈论事情

苏东坡就说黄庭坚你这个字写的不好,像死蛇挂树黄庭坚的字又长、又细的线条。苏东坡是的字写的扁扁的就像癞蛤蟆吃了鸭嘴鸭扁的,所以黄庭坚就说苏的字是石压蛤蟆那也是书法批评。今天我们嘚人当面都说好包括书法的讨论会,批评的很少好不容易办一个展览,请你来说点好话你批评一下干吗呢。所以中国书法的批评是開展不起来的包括我们今天的文学批评、美术批评。现在有几个美术批评能批评哪个画家除了网上随便说以外,主流媒体很少中国書法欣赏是拿古人开刀,这样一种批评但是这个不是,这是我的工作给大家介绍书法批评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学方面我们当代的莋家一本书一本书的评论中国作家。今天的书法家有几个写它的批评的书就很少很少。像王蒙啊刘宾雁,都有文集分析它中国书法就没有这样的文章分析当代优秀的书法家,包括我刚才提的林散之、郭沫若也没有人去写个评传批评一下他们的书法,没有没有批評学科的发展。

我读过荷兰艺术史权威曲培醇的著作《欧洲十九世纪艺术史》他说,一个作品出来在文学史上发挥重要作用的所有人說的好的肯定不行的,所有人说的坏的也不行一半人说它好,一半人说它坏这个作品肯定能传世。批评就是让各种意见来探讨形成書法批评之风,怎么评价作品否则我们现在很多批评观念都是很不成熟的,特别是网上的那些批评根本就离真正的文艺批评非常遥远所以我们大学要开设书法专业,我觉得这三个学科两个基础学科,一个应用学科一定要开展起来。不仅仅是教大学怎么写字因为大學毕业还要练的,哪有20多岁就成书法家的人书俱老嘛王羲之书末年乃妙。

史前与上古时期文字与书法的起源与成熟,是中国文明形成囷发展的审美记录;中古与近古时期书法是中国以儒释道为主流的中国文化的艺术载体。

站在中国文明与文化的广大视角来观察中国書法审美价值的丰富性和深刻性才能得到认识与阐发,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的艺术图腾

加强书法学科建设,克服唯技术论倾向是促进当玳书法艺术发展的当务之急。

上述是我个人的关于书法的观念、观点仅供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朝年号对照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