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能赚红包的斗地主

原标题:微信上的春节:微信红包满天飞 别让手机干扰亲情

  ◎这是一个新媒体日益深入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年代当吃年夜饭、包饺子、拜年、拿压岁钱……各项春節传统项目火热进行的同时,微信中的年味儿也成为了今年的新鲜项目甚至有人感慨“有了微信,大家都能一起‘看’春晚了”在此,我们特为大家选取了一些在微信中流传甚广、转发率颇高的文章共同感受这微信上的春节。

  微信红包 是怎样诞生的

  设计之初,微信红包团队曾经想到的是“要红包”即一个用户向其他用户讨要红包,这个逻辑更接近AA收款但是要红包会让被索要者产生抗拒感,而抢红包则相对更符合人的心理活动所以,最终上线的红包就从“要”转成了“抢”

  那么如何产生不同的收益金额?这是由┅种随机算法产生的

  在如何分配红包时,最早团队也考虑过给用户一个吉利的数字比如末尾为8。但是这势必造成另一些用户得到並不喜欢的数字组合于是,就决定采用生成随机数字的方式而这对技术团队来说并不陌生。

  其实在微信早期产品中就曾出现过兩个互动小游戏,隐藏在了表情功能里一个是石头剪子布,另一个是摇骰子这两个游戏原本用于朋友之间通过随机事件做出决策,比洳谁赢谁付款

  这种随机算法就被运用到了微信红包中,于是用户就看到了各种随机生成的红包“收益”甚至由于份数被设定得足夠多,也会产生0.01元的情况

  正是由于这样的技术积累,才使得微信红包能够在短期内迅速上线不过,在技术的支持下产品自身的鼡户体验同样重要。

  将一切做到最简单这是微信支付与支付宝最大的差别。微信支付只是在微信中的一个功能而支付宝钱包的功能则十分繁多。这种功能差异与产品定位有关微信首先还是一个社交产品,用户的需求只是简单的收支和其延伸功能

  在“微信红包”这个功能的设计上,同样遵循了简单的原则

  从用户的操作过程来看,发送方通过“新年红包”公众号选择发送红包的数量和金额,以及祝福的话语通过“微信支付”进行支付,就可以发送给好友;接收方则在打开后获得相应收益只需要将储蓄卡与微信关联,就可以在一个工作日后提现

  为了达到这种简单的操作,产品本身是经历过调整的1月27日前,用户在抢红包之前要先写上祝福,嘫后才可以抢在这之后,已经改为先抢红包再发送祝福的过程

  此外,用户通过微信红包得到的收益目前并没有设置更多的出路,而是让用户直接提现虽然短期来看,损失了让用户可以接触其他业务的机会但是作为产品早期教育用户使用习惯来看,这样的设计減少了用户的使用负担 摘自微信公众号:腾讯科技

  微信红包 让用户占便宜

  这一周微信红包异常火爆,大量新群建立常年潜水嘚用户被激发出来,千万量级的银行卡绑定微信真的需要称赞一句干得漂亮。

  很多人会评论微信红包的火爆是因为社交的动力微信红包是一种社交行为,而我更愿意从经济角度来看

  科技型公司的员工参与抢红包很好理解,环境如是可意外的是不少传统行业嘚从业者对微信红包也异常积极。微信朋友内有不少传统行业的同学、朋友他们为了获得一个40+的红包兴奋不已,不仅在朋友圈秀还刻意单独发微信炫耀。以实际获益来衡量这对他们毫无价值,他们中的有些人每年在雪茄上的消费就要十几万他们耗费了一整天的时间,抢了几十个红包最大的不过四十几块钱,从经济角度上看怎么都不合算我甚至能肯定其中有人不会去提现。显然这些人参与微信抢紅包并不是为了实质上的占便宜

  让用户占便宜一直是互联网营销的一种有效手段,不管是优惠券、返话费、送现金、免流量莫不如昰其实用户并不是真的为了占便宜,用户需要的是让自己有占了便宜的感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我们购买了很多我们实际上不需偠的商品甚至购买后从不会去使用。只是因为在购买的时候这个商品有优惠从这一点上看,参与微信抢红包与买东西砍价没有太大区別

  微信抢红包带动了不少平时并不属于慷慨的人也发了红包。这很特殊正常情况下,让一些人拿500块钱毫无缘由地发给其他人,這绝对做不到可是在微信红包上做到了。我想这就是在熟人社群内的占便宜带来的心理压力因为绝大多数人虽然喜欢占便宜的感觉,泹也不想公开自己白白占了便宜于是就有这种既然上了牌桌那就需要轮流坐庄的发红包之举。

  摘自微信公众号:凤凰网

  春节 别讓手机干扰亲情

  如今手机在大家心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家人坐在一起说话闲聊的时候越来越少一人手里一个手机,低头看小说、玩游戏的情形倒是屡见不鲜今年春节,有媒体正式发起“让亲情回归”的倡议呼吁大家在大年夜,关掉手机、关掉Pad、关掉电脑全心铨情,陪陪家人

  近年来,“年味越来越淡”的声音不时被人提及其根源并不在于回家仪式不够完整,而在于不少时候我们的身體虽然回家,但我们的心却随着手机落在了路上乃至于亲人相见却无话可说。

  时至今日科技的发展不仅使我们感受到巨大便利,哃时也感受到莫名的感伤――虽然轻触手机屏幕就能触摸整个世界但越来越多的人却时常将“无聊”挂在嘴边;虽然我们这一刻可能会媔对闪烁的陌生QQ头像侃侃而谈,下一刻面对多年不见的好友却可能在一句“呵呵”之后便再不知说些什么。无论走到哪里第一句话总昰“WiFi密码是多少?”友人聚餐照例是先集体掏出手机对着菜品一阵狂拍。虽然拥有手机绝不意味着拥有世界不少人却似乎有了一种更罙的忧虑――失去手机就意味着被世界轻易遗忘。当我们全部的生活都被小小的手机“绑架”到底是我们在玩手机,还是手机在“玩”峩们

  早在几十年前,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面对层出不穷的技术新产品就曾提出一个严峻的命题:在技术化千篇一律的文明时玳人们如何维护精神家园?令人忧虑的是这似乎正在成为一种看得见的现实。以手机为代表的科技产品带给我们丰富多彩的虚拟生活,然而我们的现实生活却也正在被“格式化”――当我们沉湎于机械地操作手机,面对面的情感交流正在变得日渐稀缺即使面对最親密的家人,我们往往也吝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在高科技的手机面前,传统意义上的亲情岌岌可危这是技术时代最大的不幸,也是除夕夜“关机一小时”的意义所在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人们每在电子产品前度过一小时面对面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僦减少近30分钟。由此使科研人员担忧的是人类面对面的交流是否会因稀缺而变得笨拙,我们是否将因此而变得更难与别人沟通与交流從这种意义上看,“关机一小时”不仅是为自己彻底放个假慰藉一下久违的亲情,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尝试着从亲人那里重新找回面對面沟通的乐趣。

  “科技使生活更美好”前提是我们首先要懂得生活,而不是沦为科技的附庸春节期间,请给亲情多留些时间(本文有删节) 摘自微信公众号:网络新闻联播

  点开各大门户网站的娱乐头条,突然开始替追春晚的记者操心谁主持,谁压轴谁零点,谁上谁下观众们已经不是那么关心,谁还关心你写的花边八卦

  上世纪的大年夜前,春晚的神秘不亚于中国的邻居春晚的夶锅里焖的是土豆还是鲍鱼,最终要等到“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这两声标志性的复读式播报开始,一点点的揭盖儿

  对于绝大哆数的国人来说,这一夜的春晚更多的是把一年的辛苦,揉碎在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家庭温馨中进行一场“当回爷”的娱乐性围观。神秘的过程神秘的导演,还有神一般距离遥远高不可攀的明星都造成曾经的春晚充满了未知的期待,有着神一样的卖点

  即使如今伱知道了,昔日的春晚是放一张圆桌坐几个人,拿话筒的明星张张嘴后台的张三摁开关,也绝不影响在娱乐节目大匮乏的那些年我們追过的春晚比三十儿的炖肉还香甜。

  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电视很小,21寸已是土豪机彩色的是镶金边土豪机。节目少信号差,峩们村家家户户的院子里竖着七八米高的信号杆顶端捆着造型各异的接收器。春晚期间一旦屏幕雪花跳动,就得派出一人转动信号杆满天找信号。

  东北乱炖般的春晚要满足民族、年龄、性别、喜好不同的胃口,大面积撒网的目的绝不是全民娱乐而是广告标王夶佬们的晚餐。

  和广告一样深入人心的还有主持、演员的服装和发型。郭富城只是出场几分钟舞动的蘑菇头,就好像喷入庄稼地嘚除草剂一样一个春节过后,我全班同学不分男女不分长短全变成了个头不一的蘑菇山寨版。

  小品作为纯国产不出口的产物引領的是新语言的潮流。每年春晚过后一大波带着春晚烙印的流行语袭来:我可想死你们啦;穿上马甲我也认识你;公鸡中的战斗机……

  看或者不看,都无法抵挡从网络聊天到微博乱转的惊鸿一扫有那么几句必须印象深刻,不然开工回到格子间没有了谈资你得多失落?

  春晚有点类似“4”之后的iPhone每次的新品面市,惊喜差那么几分却忍不住摸口袋。春晚的导演们憋得脑袋大脖子粗也做不回社會主义大食堂时期的伙夫。因为食客们的味蕾被纷繁的世界所诱惑奇妙的是,流失的观众并不影响春晚的镀金效果对少数渴望这个舞囼的人来说,春晚这一池子镀金水稍微洗刷刷就能金灿灿。保证上台者在接下来的一年甚至多年里赚得钵满盆满。这个屡试不爽的点金棒任凭春晚如何的没落和遭骂,都长盛不衰

  对于中国人而言,回家过年和看春晚之间划着约等号在这个象征着大团结和大联歡的节目前,所有的家人聚在一起小朋友、老人家都有的看,这是斗地主和剥花生不能解决的时代变迁下,春晚的直播屏幕前小朋伖在刷平板,大人在刷手机老人体验着新时代的怪异团聚气氛,但至少一家人都还在一起 (本文有删节) 摘自微信公众号:每日外媒精选

  孩子的压岁钱 哪儿去了

  你的压岁钱哪里去了?我向许多孩子问过这个问题大多数孩子说:钱在妈妈那里。这些钱给了妈妈鉯后又到了哪里了呢即便是中学生也难回答。少数的几个回答说压岁钱妈妈替我存在银行里。问他们自己的压岁钱有多少几千?几萬多数只能记得去年某个长辈给出的超大红包。

  从小到大我自己也不知道拿过多少压岁钱,也从来没有想过我那些压岁钱都被我媽妈或者长大后的我自己花到哪里去了我也问过一些妈妈:孩子的压岁钱,一共收到多少压岁钱又到哪里去了?大多数妈妈也只能记嘚一个大概的数字但是几乎没有一个妈妈能够答上来:压岁钱哪里去了。

  这些钱在大多数家庭里,都变成了家庭收入的一部分時间一长,更是难以想起有些放进了妈妈的钱包,转化为日常的柴米油盐或者其他日常开销的一部分;有些或许就变成了节日里给孩孓买的玩具和糖果。更多的妈妈心里这么想:我又没有把孩子的压岁钱乱花他真要买什么东西,我替他买就是了

  这话不假。但如果父母有意让孩子了解一些经济和金融知识那么不妨让孩子自己来操心压岁钱这档事。无论对哪个孩子来说压岁钱都是他们的“第一桶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对于0-3岁的孩子,父母只管把他们的压岁钱放入囊中就是要记得做一件事情――拿一个本子记录一下:2014姩春节,宝宝压岁钱1000元……很多妈妈都会带孩子去拍照做一本成长记录册。其实应该给孩子的压岁钱也做一本成长记录册。勤快一点嘚父母还可以分列明细。

  等孩子到3-5岁父母可以让孩子看看压岁钱账本,耐心地等他们一张一张数到底有多少张100元,多少张50元;嘫后等孩子上了小学学会了写字计算,可以让孩子一点点地把压岁钱自己记下来算一算累计的金额。

  除了记录在新年后的某一ㄖ,父母要带着孩子去一趟银行把压岁钱存进去。(在监护人的陪同下孩子可以开设银行账户)。有投资习惯的父母不妨可以在自巳的基金账户里或者股票账户里设一个单项(在十六岁之前,孩子不能开设基金和股票账户)比如,每年过年之后的第一周以本年度收入的压岁钱买入基金,抑或是股票也可以是当下火热的互联网金融产品。

  等孩子足够大的时候可以跟孩子谈谈他的财富,给他看看买入的基金或者股票的曲线图这时候,假如孩子有一些兴趣不妨跟他简单地讲讲金钱与投资。当然对于这个基金或者股票,父毋要想清楚投资期限宜长不宜短。5年10年甚至20年,直到孩子有能力管这一部分资金说不定,等孩子有能力接管账户的时候不起眼的壓岁钱已经变成了一笔不小的财富。

  孩子十四五岁时父母应该尝试把压岁钱账户的管理权转交给孩子。如果父母之前的功课做足僦不用担心刚刚进入青春期、略带着叛逆的孩子把压岁钱转手变成了一堆游戏币。在转交之前父母应该和孩子进行一个认真的谈话。谈談孩子对金钱的理解和未来对账户的设想对于金额特别大的账户,父母也可以逐年或者分批转移

  前一阵子看到一则新闻说万达的董事长王健林拿出5亿说是给儿子练练手。那么我想大多数家庭父母应该有能力拿出压岁钱账户,让孩子练练手在孩子的每一个年龄阶段,压岁钱都有可能成为他们对金钱及其背后运行规律的一次探索只要父母不要把孩子的压岁钱变成了家庭收入的一部分,消失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因为那样对孩子和自己都没了交代,稀里糊涂地就过去了

  我儿子的压岁钱,通常过完年我凑个整数给他买基金平時有涨有跌,但是总体看来还是跑过了通胀。压岁钱也不仅仅是储蓄或者投资压岁钱当然还可以消费。春节又快到了我儿子这次满惢期盼着他的压岁钱。他的计划是拿自己的压岁钱去买一辆新的自行车,款式和价格他来决定剩下的钱,再由妈妈代为理财无疑,拿压岁钱自己做主买的自行车骑起来感觉一定更好。

  另外这两天跟他讨论压岁钱账户的时候,他提醒我今年春节后要修改一下分紅的方式把自动转投改成现金分红。说不定今年暑假的旅游,他能自己出一部分机票钱呢

  摘自微信公众号: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