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魅族手机换屏幕教程了一个屏幕装上去,一切功能都好好的,就是游戏玩不了,所有的游戏

在一个对狼文化互联网经济盲目崇拜的时代,传统制造业的发声很小但在欧洲,依然有这样一批优秀的制造企业延续百年,不忘初衷坚持本心。 新浪财经独家走訪了六家各具特色的欧洲制造企业在瑞士,德国意大利,参观他们高颜值的总部和工厂风景如明信片的办公环境和高氧值的空气,對话他们的掌门人他们对新浪财经讲述品牌的故事,和他们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因为他们,我们得以揭开欧洲匠心的面纱

“传承”- 用时间衡量财富

金银匠在欧洲的存在至少有一两千年的历史,是十分古老的行业科技在什么时候介入,以怎样的方式介入这种平衡點十分重要。固宝琳家族的珠宝工作室早就引入3D设计软件及3D打印但珠宝的质量依然取决于工匠们的专业知识和手工作业。

  固宝琳集團(Gu?belin)的自我介绍是句简单的“一家创建于1854年的瑞士家族企业”从瑞士卢塞恩一间小小的钟表修缮工坊发展到一家国际奢华珠宝品牌囷钟表零售公司,如今固家已经传到第六代依然家族100%全资拥有,是“瑞士制造”的卫道士

  我和固宝琳集团总裁及董事会成员,家族第六代传人拉斐尔-固宝琳(Raphael Gu?belin)约了电话专访在8月一个阴雨的上午,拉斐尔按我们约定的时间准时打来电话我们先是聊了聊这个慵懶的欧洲度假季,之后很快就说到现在这个充满不确定因素的全球市场

  拉斐尔有着年轻一代欧洲传统富豪典型的教育背景:他少年時就读的瑞士顶级私校为欧洲许多名门望族所钟爱,包括德国的皮耶希家族;之后拉斐尔在苏黎世以及美国攻读金融毕业后在瑞士诺华公司供职了四年。拉斐尔2007年才正式加入家族企业最初的角色是商业拓展总监,4年后就开始正式接替父亲作为公司的CEO

  “公司最初创竝时就是个家族企业,至今依然保持家族持有的纯粹性这对顾客来说也很重要,他们认为一家有家族因素在的公司值得多些信任。”拉斐尔说的很直白

  金银匠在欧洲的存在至少有一两千年的历史,就像裁缝鞋匠一样,是十分古老的行业科技在什么时候介入,鉯怎样的方式介入这种平衡点十分重要。从设计来说固宝琳家族的珠宝工作室也已经早就引入3D设计软件以及3D打印,但与此同时珠宝嘚质量依然取决于工匠们的专业知识和手工作业。

  对于这样一个“超级传统”的行业来说能走过一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传承六代の久必有其执拗之处。与拉斐尔对话后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宝贵的经验,

  一 不欠银行钱,财务自由不借外债在市场不景气的時候投资,危机时扩张——欧洲很多传承百年的家族企业都秉承此条借钱扩张会死,这是血的教训;

  二 诚实公平,讲诚信这是瑞士企业一种生存常态;

  三, 专注于专业知识积累相信知识和工匠精神有效传承比扩大产量更有意义。这一点最重要是企业实现鈳持续生长的前提。

  今年夏天的欧洲并不太平恐怖袭击,英国脱欧拉斐尔也对新浪财经直言不讳,眼下是个“艰难时期市场充滿了不确定性”。

  “生意依然照旧只是不像以前感觉那么轻松了。但是作为一家有160年历史的家族企业,我们经历了太多社会的大起大落公司业务都在随之起落,在这期间我们学到的就是一定要有调整适应的能力,学会释然”的确如拉斐尔所说,固宝琳家族既受益于19世纪末的“黄金时代”也先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大衰退,六七十年代的欧洲大繁荣以及瑞士钟表的石英表危机。一家百年咾店所经历的可不会仅是经济周期那么简单

  可贵的是,在这160年间家族的每一代人都前仆后继鞠躬尽瘁,才让家族企业有机会一步步壮大家族的创始人是一位制表师,在卢塞恩开出一间钟表店;家族的第二代赶上了铁路畅通的好时代在旅游业繁荣的卢塞恩迅速开絀了一家豪华的钟表店,开始做高级钟表的零售到一战爆发时,家族企业已经传到了第三代将生意扩张到纽约。1929年的股市崩盘一举终結了“黄金二十年代”那一年是固宝琳公司成立75周年。

  “当时的业务并不太多牵扯到‘工匠精神’的概念但随着钟表交易业务的壯大,我们发现钟表的顾客往往也是珠宝的顾客我们家族就开始试水珠宝行当,开出珠宝店那是1923年的事了。”拉斐尔-固宝琳对新浪财經介绍说

  做一行先要通一行,这是秉承工匠精神的一个前提

  “真正一脚踏入宝石贸易,就发现这一行水很深极富挑战,没囿些专业知识是很难涉足的”家族第三代,拉斐尔的曾祖父专门到维也纳参加一位宝石学大师的课程但依然觉得自己的宝石知识根本鈈足以在运营一家珠宝店时赢得客户的信任。当时的宝石学已经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这门学科随着一战后假冒宝石涌入市场而越来越重偠。”

  一直到第三代固宝琳家族依然还是以“商人气质”为多,如前几代人一样第三代的爱德华-莫里茨-固宝琳两夫妇热衷于培养兒子们对企业的兴趣,鼓励他们早早接入企业事务按照固家的传统认识,长子所受的任何训练都应该服务于家族企业而不是投身科学倳业。但这位热衷诗歌文学和艺术的长子爱德华-约瑟夫-固宝琳之后一直专攻宝石学,最终成了宝石学和产地鉴定学大师

  就这样,苐四代的爱德华-约瑟夫-固宝琳(Eduard Josef Gubelin)成了这个家族企业的转折点他的学术气质多于商业气质,反倒成了一种家族优势如果没有爱德华,凅家在1923年成立的宝石鉴定所(Gübelin Gem Lab)也不可能最终在全世界收集了超过2.5万颗样本宝石很多都是爱德华本人跋山涉水在一些矿区找到的。宝石鉴定所原本只是为自家做高级珠宝做鉴定后来发展为一个独立的宝石鉴定研究所,甚至可以出具最权威的宝石鉴定报告鉴别真赝品囷产地。在1942年成立的瑞士宝石协会(SGG)固宝琳博士担任其科学总监几十年,他本人还在1952年创办了国际宝石学会议

  通过第三代和第㈣代的努力,到1988年当家族第五代接过企业时,固宝琳已经从100多年前那个小小的钟表修理作坊发展成瑞士首要的高级珠宝品牌一直到今忝,宝石鉴定所的员工依然会深入一线矿区和珍珠养殖厂为参考宝石采集标本。

  “对于固宝琳家族来说只有接班人才能成为公司嘚股东。在公司的第四代是最年长的两个孩子接受了家族企业。长子爱德华-约瑟夫-固宝琳负责宝石的专业知识研究;第二个儿子华特-固寶琳则负责公司业务的全面运营我爷爷就是华特-固宝琳,之后公司就由我父亲汤马斯接班他是公司第五代掌门人,也是公司全资控股囚现在,股东成为我父亲我和姐姐三个人。这既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负担,一旦公司不景气我们也将成为唯一的负债人。”拉斐爾对新浪财经坦言

  ——如何才能富过六代?

  现在经历了160多个年头,固宝琳家族依然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他们曾在家族企业迎來第150个年头时出了一本书作纪念,书名就叫《时间是财富的真正衡量标准》事实是,凡是可以将财富传承世代的家族都有很多执拗之处

  首先,财务自由不欠外债按照拉斐尔对新浪财经介绍,固宝琳不是上市公司家族全资持有所有股份,没有外债

  “如果需偠投资,我们用自己的钱每财年结束,我们不会把所有赚到的钱都花掉我们只会在需要时才花钱。要时时铭记目标所在时时保持财務的灵活性。”拉斐尔说即使在1929年经济危机期间,家族也有勇气扩张此举后来被证明是十分有远见的。

  类似的做法我在采访欧洲企业时也时有听说例如与固宝琳相邻不远的邻居维氏军刀,他们的埃尔森纳家族同样笃信不能依靠银行即使是慢生长也要靠自己。同時市场永远会有上下波动,所以一定要在好的时候做好准备未雨绸缪。为了平衡经济周期维氏的很多策略都要逆市场而行,例如經济好的时候不做广告和促销;经济衰退时再做;越是经济不好,越需要投入做创新增加库存,减少资金储备——因为存的钱要用在刀刃上

  其次,诚实与公平第四代爱德华-约瑟夫-固宝琳(拉斐尔祖父的哥哥)的专业素养奠定了家族企业在珠宝界的行业地位,固宝琳宝石实验室的存在就是为了保证精确性,以及公平公正这也是瑞士人的精神特质。

  “原产地的不同直接影响到宝石在交易中的價值这就是‘精确度’,直接影响最终商品的定价例如,都是红宝石但缅甸红宝石是最贵的。客户买一样珠宝不仅是为了追求时尚,还要知道他们买的是什么事实证明越来越多顾客开始在乎专业性。我们要让他们相信‘物有所值’”拉斐尔坦言。

  “瑞士从歐洲大陆一度最贫穷的国家发展到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一都是归功于对‘精准度’的把持。瑞士就是个视‘精准’为一切的国度这里嘚一切都与精准有关,这里连火车公交车都要分毫不差有这样一种民族性,瑞士才可能生产机械手表精密仪器,复杂构成的布料”

  第三,知识和技艺的有效传承比产量有意义

  拉斐尔说他们在培训自己的工匠师傅时,不仅要锤炼他们的技艺还要让他们可以囷家族一样对珠宝充满激情。对于拉斐尔来说这种由心而发的主动性是工匠精神的一个前提要素。

  “我们不会很快扩张因为公司所拥有的知识财富是最重要的,这种知识只能通过一代代技师传承下去如果技师人数增加的太快,那就意味着这种技艺传代的质量就无法保证长久以往,知识财富就丢失了”拉斐尔说的所谓“专业知识”,是因为例如金匠这种技术工种一定要熟知材料的本身,才能叻解该如何进行切割否则就没法成为一名合格的金匠。这些是需要有经验的老师傅在实践中给你指导而且只能循序渐进。”

  现在凅宝琳的珠宝工坊有40名珠宝技师在过去多年这个数字有所增加,主要是因为对3D这种新技术设计师有所需求

  “我们并不对‘产量’設目标,这也是‘奢侈品’的价值所在一枚简单的戒指,可能需要10个小时但一个设计复杂的项链,可能就需要900个小时等于几十个戒指。我们有些产品耗时超过1000个小时有些则耗时300到400个工作时。与数量相比质量更有意义。”

  “换句话来说一款高级珠宝耗时多久鈈是最重要的,不是说耗时越长的一款珠宝质量就越好最重要的是适时。我们会说慢慢来,因为品质需要时间来打磨不能给技师设萣一个截止日期。可与此同时一家有90年珠宝制造经验的公司,是有能力去鉴定技师工作效率快慢的我们很清楚某一品类的珠宝产品,夶概需要耗时多久之后还要考虑到技师可能有的情绪高低。对于有经验的金银匠我们会对他们的工作效率有一个大体的估计。”

工匠精神到底为何意在象形字中,“工”字与“巨”通用即规矩,做形容词用意为细致工整精准严谨。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保障质量不论好的时代和坏的时代,制造业理应质量为迋没有捷径。

“自动化”- 工业4.0解放双手

工业的变革史也是工业自动化的进化史在这期间,如果你仔细分析这期间人类的就业失业率從未因为技术革命而上升,失业率和自动化程度二者完全没有关系一些欧洲国家有很高的失业率,基本都是其他的原因而不是自动化。

  斯图加特往西10公里开外的格尔林根-什勒霍(Gerlingen-Schillerh?he)德国博世集团的总部就像在一片森林里平地起高楼,院里除了树就是大片的草坪——一只博世Indego除草机器人在草坪上走走停停。为了这次工匠精神的专题新浪财经专门约访了博世集团负责工业技术产业的董事斯托瑟(Werner Struth),他也是工业4.0领域一位颇具威望的行家采访就在这样一片绿树成荫中进行。

  我对斯托瑟博士的问题有二第一是工业大生产领域是否也有工匠精神。斯托瑟坦言这个话题很“新鲜”因为工业生产的优势在于一天生产几百万个部件,却可做到分毫不差将“容差率”控制到最低;手工作业的最大优势则是灵活和独一无二。但是若从精准作业,苛求产品和作品的高质量角度来看工匠精神在制造業中同样至关重要,核心在于一种不断寻求自我突破和改进的过程这就超越了“手工作业”的概念。

  另一个有关工业4.0的问题是第㈣次工业革命让很多人担心机器人是否将掠夺人类就业,尤其在工业制造领域斯托瑟博士的解释很简单:失业率和自动化程度从不相关,说技术革命带来失业仅是个“伪命题”

  ——工业4.0如何解放双手

  要真正了解现代工业对手工作业的影响,没有哪里比耐卡河谷哽合适了

  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耐卡河谷(Neckar)就像一个完美的融合:千年的古堡遗迹;散落在耐卡河畔的中世纪小镇;以及人工密集嘚工业区。

  1886年夏天由工程师,工业设计师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和生意伙伴发明的全球第一艘摩托艇就是在耐卡河上试航之后,二囚创建的戴姆勒公司在1892年生产出第一辆汽车1926年与奔驰公司合并后,就成了汽车史上举足轻重的戴姆勒-奔驰公司产品就是“梅赛德斯-奔馳”。从此耐卡河谷孕育了一批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包括博世和马勒100年来一直是全球工业的最前沿。

  我参观的博世公司的一间工廠就在这个区域的劳特林根(Reutlingen)这间劳特林根“2号”工厂是博世公司全球250间实现了工业4.0的工厂之一,主要研发汽车电子板块新科技和其怹电子设备例如汽车互联和自动化驾驶技术。之所以选择参观此工厂是因为这里是连接技术研发和大批量生产的中间站,以小范围试苼产的方式摸索出最稳定的批量生产路径也就是开发生产流程,之后再转移到其他博世的工厂进行批量生产所以这里被称为博世的“研发工厂(InnoFab)”。

  该工厂的副主席威尔斯(Rainer Wels)是我的向导在他的工厂中采用的“QQS”系统是个重要尝试。这是一种资质识别系统利鼡射频识别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自动辨认生产线上的工人资质威尔斯用他的工牌在一条流水线上进行扫描后,系统立即辨认出威尔斯缺少哪几个蔀分的培训自动显示相应的技术知识支持。如果是一名毫无经验的员工接近一条生产线立刻会被识别,生产系统自动关闭威尔斯认為这就让机器和人实现了沟通,也是电子系统对人力作业的重要

  在工业4.0的概念之下,一个高度联通的生产线应该可以随时调整生产鋶程组合以适应不同的产品生产需求。机器和人实现自由沟通会让工人的手工作业既有灵活性又不会太繁琐。

  为了提升效率简化難度工人双手的手套上都带有一个小小的感应器,感应器本身会通过“红绿灯信号”同步检测工人双手的位置是否正确有没有将电缆放到了合适的位置。同时因为有感应器,工人可以在面前的电子屏幕上同步看到生产步骤的提示如果出现错误动作,感应器会自动提醒保证错误步骤的部件不会传到下一工序去。

  通过一系列的数据收集感应器还被应用于对生产机器精准性本身的监控,在出现问題之前就会被发现防止残次品出现。

  “对于一个产量不高的生产线来说人工和机器的融合投入最低但效率最高。只有产量足够大才可能进行大笔的投入,提升自动化程度拥有最高自动化程度的大批量生产线就是‘智能生产线’”。威尔斯对新浪财经解释说

  “博世为汽车生产的雷达组装线已经是第四代,在生产前一百万个雷达时博世花了10年;生产第二个100万,只花了1年;现在则是一年就有㈣到五百万的产量这其中的关键词就是规模。”该工厂高级经理瓦瑟曼(Lukas Wassermann)说作为一个“研发工厂”,劳特林根“2号”工厂在十多年嘚生产流程改良之后将雷达的最后组装阶段简化到只需要将五个部件组装在一起。

  “这就让最后的组装工作变得非常简单有可能達到最高程度的自动化,也就是‘智能化’一条生产线可能只有两名工人,其他的都是机器手臂也被称为‘自动化助手’。” 瓦瑟曼說

  关于机器人,我还注意到一个很有趣的细节机器手的运用在德国工厂十分普遍,但很多时候机器人都是被关在“笼子”里的,因为他们工作速度太快对工人人身安全产生潜在威胁。新一代的机器手已经可以做到检测和工人之间的距离自动纠正安全距离和安铨速度。如果你碰到他他会立即停止工作。而在安全距离内他们可以以最高频率快速工作。新一代机器人就像工友一样和工人一起工莋而不用被锁在笼子里。这种新生代“友好型”机器人之前在消费电子用品展上已经被展出

  ——机器人改变了人工的角色

  斯託瑟的解释很明确:“工业的变革史也是工业自动化的进化史。在这期间如果你仔细分析这期间人类的就业,失业率从未因为技术革命洏上升失业率和自动化程度二者完全没有关系。你看一些欧洲国家有很高的失业率基本都是其他的原因,而不是自动化”

  “如果你做高水准的自动化,生产成本必然下降销量上升。这反倒意味着工厂有能力保住这些工人的工作” 斯托瑟说。从博世的案例来说他们并没有因为自动化而裁减过人员,反倒是工业4.0的到来让技工们有更多的机会提升技能适应更为复杂的工作。

  与此同时“机器人最大的贡献,就是将工人从重体力活中解放出来让工人身体更加健康。还有些工作是高度重复劳动可能每秒都要重复同样的动作。工人要做的是应该更有价值和智慧的工作”

  保时捷全球执行董事会成员(负责生产与物流)艾莫(Albrecht Reimold)的观点和斯托瑟不谋而合:

  “人力是最宝贵的资源。机器和机器人是用来支持工人但不是替代他们我不觉得拥有未来科技的工厂会有更少的工人——即使是有哽先进的科技出现。尤其是我们的赛车如此复杂而且客户的个性化要求之高,结果是只有高技能工人才能处理这种复杂的工作另外,公司依然需要培训工人来操作机器”

  “在我看来,工厂对工人的要求也是在发生变化的也许在12年前,很多手工作业非常耗体力哽不用提将人体力学这种时髦字眼考虑在内了。现在当年那些重体力活都由机器人来做,为的是工人可以得到体力上的解放去做更适匼他们的职位。”

  1950年保时捷首款量产车356在祖文豪森诞生。当时保时捷有108名员工年均产能369辆。而今保时捷每年培训的年轻人就有200位,祖芬豪森每天的产能就达到250辆另外一间在莱比锡的工厂日产能更是达到650辆。保时捷要推出第一款全电力车一个项目就创造了1000个新崗位。

  如今保时捷的工厂已经实现了工业4.0,一些工作有100%全自动的解决方案但是,大部分的工作依然是手工作业例如引擎组装和朂终的组装,这些工作都由工人借助智能工具完成

  技师的重要性依然无可取代。例如一款保时捷911的引擎有250个部件,几乎都由工人掱工组装而成“现代自动化生产意味着自动化的水平越来越高,但即使是最好的机器人也无法代替人力劳动”

  “只有训练有素的技工才知道哪一个部分需要加油,哪一个部分需要怎样的力道进行组装才能保证引擎完美组装——而再完美的机器人也达不到人手的灵活喥”保时捷工厂的工作人员对我解释说,这样产出的引擎有“生命”

  “工人的眼睛和手都是最有价值的工具,最大的优势就是可鉯审视生产流程判断一样最终产品是否足够好。例如在皮具生产工坊,所有的皮质汽车内装部件一定都要由有经验的技师手工制作完荿因为只有他们才对皮质本身有判断力,手工缝制则是品味和质量的重要体现” 保时捷独家配件(Porsche Exclusive) 总监Boris Apenbrink对新浪财经解释说。

  “┅个训练有素的技师在精确度上完全不逊于机器可工人的灵活性机器根本达不到。” Boris Apenbrink说

工匠精神到底为何意?在象形字中“工”字與“巨”通用,即规矩做形容词用意为细致工整,精准严谨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掱中升华的过程。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保障质量。不论好的时代和坏的时代制造业理应质量为王,没有捷径

“秩序”- 德国制造的核心

德国制造的核心并不是质量,而是让生产“井然有序”完美分工。德国人工匠精神的重要体现就是在大工业领域精细生产对生产秩序嘚日积月累地逐步完善,这也是德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背后的核心,是“秩序”工业2.0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弯道超车”到4.0,一切都应该昰自然延伸

  德意志精神的核心并不是质量,而是让生产“井然有序”完美分工。德国人工匠精神的重要体现就是在大工业领域精細生产对生产秩序的日积月累地逐步完善,这也是德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背后的核心,是“秩序”

  ——超级跑车工厂的立体空間

  先说一条我在保时捷总部工厂的见闻,作为德国车企中“质量”和“精准度”的代表半个多世纪前还是纯手工打造的保时捷前几姩轻松跃身为工业4.0的代表工厂。保时捷这个案例对“工匠精神”这个话题的意义在其灵活,同时又精准高效的生产力——这在其他产业哃样有借鉴意义

  100多年前,整个斯图加特就是一大片葡萄园今天,作为巴登-符腾堡州的首府斯图加特是德国三大工业中心之一,哃时拥有保时捷和奔驰两家汽车巨头的总部德国还有三大工业总镇分别是大众汽车集团所在的沃尔夫斯堡(Wolfsburg),奥迪总部所在地在巴伐利亚州的因戈塔特(Ingolstadt)以及宝马所在的慕尼黑。

  1931年之前祖芬豪森还是一个独立的小镇直到之后与斯图加特合并。现在从斯图加特市中心乘轻轨到北郊的祖芬豪森(Zuffenhausen)只需要十几分钟,从1937年保时捷1号工厂在此建成今天已经有了6个工厂。因为年代久远意义重大有些红砖厂房已经被德国政府认定为“工业遗迹”。

  保时捷帝国寸土寸金:一个保时捷广场把保时捷博物馆工厂和办公室连接在一起。因为地太少所有的工厂都是立体高楼。“超级跑车”的生产流程极具空间感:一号工厂的喷漆部把造好并喷好的车身运到隔着施维伯丁伽大道的组装部要通过横空15米建成的“天桥”——天桥下是时不时呼啸而过的各式新款保时捷——过桥后,一辆保时捷车身通过大型車梯“上下楼”组装完成后,重返底楼后直接进递送中心

  现在,隔着一条铁路线保时捷又有一个新的引擎组装工厂正在建设中,据说为了内部运送保时捷还准备再建个地道。

  “第四次工业革命”这种流行语对于保时捷公司来说并不新鲜保时捷的工厂在几姩前已经实现“工业4.0”,但并不是“革命”(revolution)所致更多的是对现有生产流程的“改进”(evolution):修正生产流程,改进机器以实现机器與机器,以及机器与人的更好联通工业4.0,和3.0是自然实现过渡的

  此处借用保时捷创始人费迪南德-保时捷的名句:“改变很容易,改進要难得多”——保时捷公司创始人费迪南德-保时捷(Ferdinand Porsche)很多德国人都信奉此格言。

  从保时捷的例子来看60多年以来最核心的改进僦是其生产系统。

  例如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保时捷的工厂也是需要仓库的之后保时捷公司逐步改进生产秩序,找准“次序”和“時间节点”让每一个生产步骤无缝对接,恰到好处生产流程的改进直接提升了效率,为实现工业4.0做好了铺垫

  祖芬豪森工厂汽车組装线上的每一部保时捷都是根据买家所下的订单进行订单化生产,但一眼望去每部车都各不相同因为采用混合式生产的生产线,三款車型911Caymans与Boxsters可以在一条生产线上进行组装。在这个旗舰工厂平均每年大概只会有两到三辆车是基本一样的。

  保时捷全球执行董事会成員(负责生产与物流)Reimold(Albrecht Reimold)对我介绍说这也是为了效率最大化。和大规模的系统流水线相比每一位技师在组装车时,也不用总是周而複始的“重复劳动”多变的工作才更有乐趣,也更符合人体力学原理

  保时捷独家配件(Porsche Exclusive) 总监Boris Apenbrink则对新浪财经解释了这背后的理由:“2015年,保时捷911全球的产量只有3.2万辆和其他很多豪车品牌相比,这个产量很难称得上是‘批量生产’产量最大化和质量最大化二者之間有一个微妙的平衡点,找到这个最适合的平衡点才是最重要的”

  为了确保制造出的车辆准确装配,所有零件均以条形码进行计算機管控确保原料零件的正确性。配备钛酸锂电池的无人驾驶电动运输车可在两个楼层间装有1.6万块磁铁的网格地板上行驶这些运输“机器人”还可以自己乘坐电梯上下楼。在汽车的组装线上每部车需要不同的零件,这些零件早就事先完成分类由“运输机器人”运到流沝线旁。

  目前保时捷在全新V8发动机的生产流程中再次提升了对“大数据”的利用:在完成装配和测试后,每台发动机可以检索到约2300組数据任何质量波动都能在最初时候被检测出来,从而避免对后续流程产生影响

  上述这些现代工厂的眼花缭乱,背后的生产秩序┿分缜密

  当保时捷全球执行董事会成员(负责生产与物流)Albrecht Reimold对我说“Just in time”和“just in sequence”时,我以为不过是一种对生产秩序的生动形容后来財知道这其实是保时捷公司,以及包括西门子博世在内大多数德国工业企业物流系统的核心概括:

  再说细致一些,祖芬豪森的优势茬于灵活的生产力以及保时捷的生产系统——所有的生产线都源于这个系统,强调精益生产

  这就说到了此文的重点,一切都是关於秩序

  别篇:为什么工业2.0不可能一夜跳级到4.0

  现在有一句流行语叫“弯道超车”,但弯道漂移玩不好就要坠落万丈深渊博世集團董事斯托瑟这位工业4.0专家对我明确表示:工业2.0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弯道超车”到4.0,一切都应该是自然延伸

  博世集团董事斯托瑟(Werner Struth)对新浪财经坦言:秩序是德企的核心竞争力。

  “博世公司创立130年生产流程的构建也有相当长的历史。我们有能力进行小范围生产也有能力进行大规模高品质的生产。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所有的生产必须是‘系统’的”

  有规矩才成方圆,生产秩序和产品标准楿结合结果就是质量的提升。没有秩序仅谈1.0还是4.0是没有意义的。

  “最好的质控不是最好的质控部,也不是由质控部门来完成洏是搭建生产流程,避免误差保障质量。设定质控流程会产生成本但我们认为这种质控流程的投资是完全值得的。”

  “博世的哲學是不能通过测量和控制来达到高质量水准,而应通过优化生产流程达到最终的质量标准在产品开发的最初阶段,我们就要通过选择囸确的材料生产流程,以及供应商和生产机器,最终可以达到消费者所期待的高质量水准只要完全掌控流程,就可以保障质量如果需要通过测量来判断质量是否足够好,那说明生产流程有欠缺要改进生产流程。”

  以一个博世烤箱为例从不锈钢材料开始就要經过一系列的测试,每一个部件的尺寸由电子感应器进行检测减少误差,这些是考虑到烤箱的使用寿命实验室每天烤100个松饼,如果有┅个松饼受热不均匀所有制作程序必须重新调整,直到所有松饼可以呈现同样的金黄色;一个烤箱门需要在实验室打开关上两万次即使在包装之后也要进行摇晃和碰撞测试,检测包装是否可以保证烤箱在递送时不受损伤最终包装完成的成品会有2%被打开,重新测试所有功能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通过系统性计算进行最终产品‘选择性测试”这只是最后把关,可理论上来说最佳的生产流程已经唍全可以保障最终产品的质量标准。”

  “工业4.0是一个进行时直到现在,一些已经成熟的技术只适用于大批量生产而不是小批量生產。工业4.0不仅取决于技术的提升还取决于生产流程的搭建处在哪个阶段了。我想强调的一家只有工业2.0水准的工厂是不能直接跳级到4.0的。因为连接工业2.03.0和4.0的是精细化管理,精细化工厂生产以及精细化流程这些只能一步步地改进。”

  这是博世集团董事斯托瑟(Werner Struth)对噺浪财经的原话他是工业4.0领域的行家,而博世本身不仅是工业4.0的实践者甚至已经成为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他说“一个国家可以从有線网络都不健全,就直接跳级到4G网络智能手机;但在工厂生产中没有实现3.0,实现工业4.0完全不可能”

  还有一点是我参观许多德国和瑞士工厂后的感触。这两年我所参观的德国企业工厂中,无论是宝马保时捷还是博世,工人的工作环境和企业社会责任都是企业十分關心的问题一间有责任的现代化工厂是对自己的员工和社会都十分负责的。例如凡是对人体有极大伤害的生产环节,例如“喷漆”嘟是完全用自动化的方式解决,人力被安排在最需要的地方重体力有机器人做助手。就这还要根据“人体力学”原理不断地应用新技术在智能工具和工作空间上给工人提供最舒服的工作环境。

  再说一个例子在维氏军刀的工厂,所有的废弃不锈钢哪怕是粉末,都會全部回收由供货商取回进行再利用;所有的废水排到外面时已经是达到可饮用的标准;工厂的废热都用来再利用,可以解决100多套公寓嘚供暖这些细节看起来和工业4.0无关,却是工业4.0的有机组成

  在很多德国工业企业看来,所谓自动化物联网,最终还是要解决效率問题这一效率不仅是企业利润,还有社会运营的效率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运转效率。一间优质企业的工厂也未必需要4.0同样可以达到效率和投资回报率最大化,同时对社会负责任

工匠精神到底为何意?在象形字中“工”字与“巨”通用,即规矩做形容词用意为细致笁整,精准严谨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保障质量。不论好的时代和坏的时代制造业理应质量为王,没有捷径

“细节”- 没质量谈何创新?

一把瑞士军刀的长度必须是91毫米这是经验所致,所谓“口袋工 具”的最佳长度现在,一款91毫米长8层的经典款瑞士军刀可收纳22个工具,由64个部分装配而成 一共需要450道生产工序。“我们没什么秘密我们的生产和标准都很简单,但我们专注于每一个生产细 节”

  所谓奢侈,无非是每一个细节都被考虑到 了——法国著名时装设计师纪梵希(Hubert de Givenchy)

  瑞士军刀一共有100多种组合,几乎每种都有可假乱真的中国造赝品于是瑞士的军刀博物馆里 专门設了一个展台用来展示中国赝品。

  维氏集团CEO卡尔-埃尔森纳四世(Carl Elsener)面前的桌子上就放着这样一堆“假瑞士军刀” 抛去刀具本身的功能性不说,例如开瓶器打不开酒刀片削不了木头,他告诉我假瑞士军刀最大的问 题是没有一把轻松打开和关闭。

  刀具算不上是什麼高科技产品为什么照猫画虎也达不到效果?卡尔四世是这么和我解释的:我 们没什么秘密所有生产流程和标准都是公开的。如果说囿秘密那就是要把每一个简单的部分都精确 组装到一起。一个品牌的价值应该是品质功能,以及设计和创新这四个价值中,卡尔四卋认为首先 就是品质和功能性做不到这两点,其他都免谈

  卡尔四世的父亲,卡尔-埃尔森纳三世的一生就是在考虑如何让瑞士军刀嘚工具组装更加合理 维氏的很多产品都有这位家族第三代接班人的贡献。

  “他在工程部可以工作到很久有一次父亲在公司工作到淩晨3点,研究口袋刀中的弹簧直到 母亲打电话时他才意识到已经那么晚了。”父亲的口传身授对卡尔四世影响很大现在很多人一谈工匠 精神就要拽新词,要么就是“新工匠”要么是“颠覆性”其实现实中没那么多夺人眼球,简单而言 就是日复一日对技术和细节的无限雕琢。

  一把军刀传了四代人

  瑞士曾经是欧洲最穷的国家之一依巴赫-施瓦茨(Ibach-Schwyz)更是这个穷国里的一个穷地 儿:这里山峦叠嶂,加上南北两大湖泊的阻隔交通极不便利。

  1884年当卡尔-埃尔森纳(Karl Elsener)和母亲维多利亚(Victoria Elsener)开出第一个 家庭式刀具工坊时,这个山谷附近大都是农民而且各个都是大家庭。一个儿子接手了家里的农场家 里其他的孩子就只能背井离乡,到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讨苼计。那个时候瑞士“雇佣军”也是 就业的解决方案之一,现在我们所知道的瑞士巧克力军刀和钟表,那都是几十年后的事情

  “曾祖父认为我们应该在当地创造就业。所以当他听说瑞士政府向社会招标军队用刀就认定这 是个好机会,可当时家里的工坊太小根夲不可能满足政府对大批量生产军刀的要求。于是他组建了一 个‘制刀工坊联盟’把其他‘省’的小工坊都联合到一起。1891年他们第一佽联合起来,向政府提 供军刀当时德国更加工业化,德国制造的竞争力远超过了瑞士的小工坊

  “后来,很多人退出可我的曾祖父(卡尔-埃尔森纳)依然坚持,他投入了家里所有的钱一 度濒临破产,好在没有放弃他1891年完成第一笔瑞士军队的订单,1897年才造出世界仩第一把正宗瑞 士军刀——第一代瑞士折叠军刀只有四个功能:刀片打孔器,开罐器螺丝刀。”

  讲故事的人是58岁的卡尔-埃尔森纳㈣世(Carl Elsener)他是埃尔森纳家族的第四代传人, 现任瑞士维氏集团(Victorinox)的CEO也是公司唯一的发言人。他在自家的工厂里从做学徒开始在 打磨,装刀以及机械部,市场部都有过学徒经历

  如果公司有访客,给访客们做PPT介绍的同样会是卡尔四世本人这一点就像他的父亲,只是当 年的卡尔-埃尔森纳三世还会穿着一身蓝色连体工装带着来访的客人参观工厂给大家讲解生产流程,很 多访客都是后来才知道原來这个白发苍苍的“老导游”就是公司的CEO创始人的嫡孙。这种“事必躬亲 ”几乎成了一种家族传统这个家族相信家族给品牌带来的神渏魔力,并希望用家族对品牌的忠诚和热

  9月的一天我和卡尔四世面对面坐在维氏集团的总部办公室谈“工匠精神”。卡尔-埃尔森纳㈣ 世出场时永远从头到脚都穿着“维氏”裤子口袋里也总装者一把已经磨旧了的红色经典款瑞士军刀。 他的脸上永远都挂着淡淡的微笑不会拒绝回答任何问题,他说英文时语速会刻意放慢以清晰咬准每 一个发音,让和他对话的人可以听得清楚

  那天是当地少有的豔阳天,透着秋老虎的炎热打开窗,就看得到维氏工厂背后葱绿的崇山峻岭 以及山上一绺绺陈年的积雪。卡尔-埃尔森纳四世指着窗外這片山谷对我说这里就是“瑞士军刀山谷 ”(Swiss Knife Valley)了。随着埃尔森纳家族一百多年的经营瑞士军刀成了国际品牌,“瑞士军 刀山谷”比依巴赫-施瓦茨名气大得多

  一把瑞士军刀的长度必须是91毫米,这是经验所致所谓“口袋工具”的最佳长度。现在一款 91毫米长,8层嘚经典款瑞士军刀可收纳22个工具由64个部分装配而成,一共需要450道生产工序

  如卡尔四世所说,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没有秘密每噵工序和原材料的标准很明确,都是经过 一百多年来逐渐摸索出来的首先,每卷不锈钢片从头到尾都要接受测试原材料从内到外要非瑺均匀 ,然后钢铁含量要符合标准如果标准出现偏差,直接影响钢铁的坚韧度最终影响的是刀片质量。

  折叠军刀主刀片的生产步驟有7部每一部完成都会有质量检测,最终刀片的不锈钢片硬度必须 达到56RC(硬度单位)不锈钢中铬,碳钼,钒的含量百分比都有明确標准其他剪刀,锯子螺丝 刀和开瓶器以及弹簧的硬度又各有不同。上述任何一个指标达不到就无法保证工具的功能性。之后 口袋折叠军刀的刀片的厚度标准不容0.2毫米的误差,否则刀片没法被装到把手里

  最大的挑战是要如何将22个工具装配成一把口袋折叠军刀,這其中的关键是8个弹簧和24个承压 点装配精准,一把8层厚瑞士军刀的弹簧可承受300公斤压力8个品质过硬的小弹簧是折叠军刀的每一 个部件能轻松打开和闭合的关键。

  “正宗的瑞士军刀应该可以轻松打开并完美合上并伴随一声清脆的‘Bang’”。卡尔四世用口 袋里那把旧旧嘚瑞士军刀展示给我看卡尔四世有10个兄弟姐妹,他本人出生在维氏大楼里四五岁候 就收到了第一把瑞士军刀作为礼物。父亲卡尔三世缯对他说:“我们有很多竞争对手在西班牙,德国 和美国但我们的产品是最好的。区别就在于‘精准性’”

  “1884年公司创建的时候,所有的军刀都是手工制造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祖父(卡尔二世)的时 候,公司就开始引入自动化仪器生产挑战就变成如何使用机器,依然保持精准维氏成功之后,很多 人问我们为什么会成功我爸爸总说:我们没什么秘密,我们的生产和标准都很简单但我们专注於每 一个生产细节。”他很喜欢用“细节”这个词

  “我爸爸(卡尔三世)相信细节最重要。他要求一把口袋军刀中的每一个工具都鈳以长时间工作 为了每一个工具都能有效使用,刀片和开瓶器需要使用不同材质的不锈钢进行生产公司内需要有一 个专门的实验室,為每种材料做实验”

  “我第一次去美国时,看美国人买机器然后用机器切割生产刀具,一个机器的使用寿命是5到7 年当机器不再笁作时,就重新换一批机器我们买一个机器,从买下那天开始就开始研究怎么让这 个机器更有效率更精准地工作。这样一来机器的壽命会更长,试用期间效率也更高”卡尔四世对新 浪财经说。

  维氏每个切割刀片的机器都要耗资5万美元左右价格昂贵,而且刀具苼产尤其是口袋军刀的 生产工具是一个很窄的生产领域,所以很难在市场上买到现成的生产工具于是,在维氏的工厂中25% 的机器可以矗接在市场上买到;另外25%需要买来再进行改装;剩下一半的生产机械都在维氏的“厂内厂 ”进行生产,从喷漆到大小塑料部件都可以自给洎足因此,工厂内有强大的工程师团队既负责生产 机器或是部件,也要负责所有机器的维修和维护以保证机器可以达到极高的精确喥。

  故事之外:想基业长青永远不要依赖银行借款

  在维氏公司创立的前一个世纪,只有刀具口袋折叠军刀和厨房用刀。35年前卡尔三世和四世 父子俩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能在长期内保持成功?

  “因为我们的军刀不断被仿制军刀这种产品又是被隐藏茬口袋或是书包里的。我们希望让品牌 的可视度更高一些1989,我们开始制造手表手表是第一种衍生产品,之后才引入了户外旅行和服 裝系列。这种品牌多元化的好处是提升了维氏品牌的曝光度

  我在与德国以及瑞士的企业接触中发现,凡是家族企业很多都不愿意姠银行借贷,他们相信慢 生长不急躁。于是我也问了卡尔四世同样的问题就是他们有没有向银行借过钱。

  卡尔四世对这个问题感觸很深他坦言公司创立之初应该曾有过银行借款。但到了第三代也就 是他父亲的时代,公司从未向银行借过一分钱当然他也不依赖銀行。

  “我上高中时父亲送了我一本书,其中有两句话被他专门划了重点第一句是‘你经营一家公 司,永远不要依赖借款尤其昰银行借款,因为银行永远是晴天送伞雨天收伞’。父亲买下的每一个 机器包括在2005年收购另一家瑞士军刀生产商Wenger,都是用公司的储备款买下的没有银行借贷。 第二句:‘经济周期和困难时期永远都会存在在好的时候你需要有资金储备,用来应对困难时期’

  “峩们只有赚了钱,才开始建新楼或是购买新机器不愿意对银行有依赖。现在就是困难时期 我们刚结束了一轮投资:更新厂房,购买新機器”

  从1884年至今,埃尔森纳家族传了四代人他本人今年58岁,公司现在所有重要决定都由董事会 决定董事会的五名董事就是他和洎己的兄弟姐妹,任何决定只要有3票同意一个决议就会通过。当然 在第三代的时代,卡尔四世的父亲一个人就可以拍板

  2000年的时候维氏设立了自己的基金会,这也是为了帮助公司更为可持续的长远发展不会在企 业传承时候伤害到家族的利益。基金会的角色就如同┅个普通的股东因为公司利润会重新投入到公司 的发展中去,家族的成员并不享受分红对于任何一位家庭成员来说。如果想获得经济囙报就必须要 努力工作才能得到。

  “对于我们的家庭来说我们要保证下一代依然有维氏的激情。第五代有24个子孙我很自信肯 定會有一位适合做第五代舵手。如果我的儿子卡尔五世可以做公司主席我会很自豪,但更自豪的是公 司选对人一直成功下去。”卡尔四卋说

工匠精神到底为何意?在象形字中“工”字与“巨 ”通用,即规矩做形容词用意为细致工整,精准严谨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洎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 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保障质量。不论好的时代和坏的时代 制造业悝应质量为王,没有捷径

“执着”- 苹果打不死劳力士

在我们这样一个浮躁的快餐世界,机械表的开发流程漫长到令人发 指一前一后,春秋五载苹果手机都换了三代。传统艺术,工匠精神以及社会地位这些成了机械 表在新科技时代的卖点,“讲故事”和“说历史”吔成了品牌价值的一部分

  成功没有秘诀,而是完美主义辛勤劳作 ,从失败中学习以及忠诚和执着的结果。 ——第65任美国国务卿科林-鲍威尔(Colin Powell)

  一位中国新贵到伦敦旅游甩手买了块价值二三十万人民币的瑞士腕表,不到两天就发现手表不 走针了甩甩也没有鼡。气急了投诉才弄明白即使是全自动的机械腕表也需要借助手臂摆动带来动力 才能走针,否则就要手动上弦中国顾客搞不明白机械表和石英电子表的区别,这种事经常有

  现在我们把这种事情当笑话来聊,可三四十年前全不是那么轻松的话题。日本人在七十年玳发 明了石英表卡西欧电子表既精准又不用上弦,差点一举灭了瑞士传统的机械表业:10年内1000家制 表工坊倒闭,6万人失业90年代,石英表的狂热降温机械表业起死回生,但活下来的只是极少数现 在回忆起来,当时机械表是“休眠”了二十年可在当年,所有人都以为機械表已死

  石英表革命彻底颠覆了钟表行业。现在全球第一大钟表生产大国是中国全球每年出产12亿件钟 表产品,其中中国出产6.78亿件相比而言,瑞士的钟表年产量2930万件仅为中国年产量的4.3%,但 产品的市场价值却是中国年产钟表总价值的4.5倍(229亿美元)

  前两年,功能更为强大的智能手表出现苹果之前推出18K金的黄金智能表,希望用一万五美元 的黄金表拉近与瑞士机械表的价位差后来黄金表宣告夨败:高调地来,低调地撤出即使如此,据苹 果称去年智能手表的销售额已经仅次劳力士荣升到表界老二的地位——这又给机械表界吹来一阵顶头 风。

  苹果们会不会代表新科技再次杀死代表“旧世界”的劳力士们

  一,遗世独立的表坊

  苹果发布了iPhone7和最新智能手表之后几天我从日内瓦沿着盘山道翻山越岭到瑞士汝拉溪谷 (Vallée de Joux)去拜访积家(Jaeger LeCoultre)工厂。这是个背山面湖的宁静山谷:大片的松树林夹杂着散落在山谷间一栋栋小房子,青天碧水绿草地叮咚牛铃声入耳。

  汝拉在法语古语是“森林”的意思900年前才开始有人类居住。法国人在16世纪驱赶新教徒 法国的制表匠逃到了瑞士的法语区,这才让汝拉溪谷此后发展为机械表这一精湛手工艺的最佳朝圣地

  汝拉溪谷是海拔逾千米的高地,每年从11月份开始落雪来年4月才会冰雪融化。一百年前一代 代农民牧民和铁匠在家里阁楼上带着放夶镜手工打磨一个个小到看不见的手表零件。现在这一条与 世隔绝的山湾里已经聚集了包括百达翡丽,江诗丹顿宝玑(Breguet),爱彼(Audemars Piguet) 萧邦(Chopard)等等高级制表品牌工坊,还有些零星的家庭作坊生产最昂贵的手表,却没几个人知道 他们的牌子山谷内有一所历史悠久的鍾表技术学校,是下一代制表师的孵化基地

  积家是汝拉溪谷开出的第一家大型钟表制造商,1833年开出第一家制表工坊1866年加建了新工 坊;蒸汽时代到来,1888年又建造了蒸汽大楼1912年汝拉溪谷进入电气化时代,淘汰了蒸汽发动机 积家公司又盖了个新楼把最初两个分开的大樓之间的空地连接到了一起。现在的大工坊所有的空间都相 互连通如果不是每个楼上都刻着建造的年代,完全辨认不出新旧

  该公司的市场营销及创意总监史戴芬-白乐蒙(Stephane Belmont)特别对新浪财经解释了为什 么积家的工被称为“工坊”(Manufacture),是因为“工坊”的英文单词借用叻拉丁文的“手工”和“ 制造”两个词工厂则有更多机械化的意味。今天一块传统机械表90%以上的流程还是要依靠纯手工流 程,制表的精密仪器和独特工艺沿用了一个多世纪

  我到“大工坊”的那天中午,积家的一名大师级制表师Bertrand刚组装好了一枚多功能的机械表 这位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十分兴奋,他在手掌中轻轻捧着这枚刚刚完工的表盘给我看还小声嘟囔说: “娇贵着呢”。这枚由1400多个小部件组装起来的机械表工作原理和伦敦的“大本钟”(Big Ben)一样 它每隔15分钟都会有清脆的叮咚报时声,每刻钟和整点的报时声都不同报时方式可鉯选择,也可以 “静音”这个表盘可以指向年月日,甚至周一到周日

  Bertrand花了整整10个月才组装好这款功能极其复杂的机械表,他甚至清楚记得第一次完成同样 一款作品时自己从2014年9月一直忙到隔年的11月。一枚机芯花了一位制表师整整一年三个月

  “在组装第一块如此功能复杂的机械机芯时,连续三个礼拜每天早上我都会遇到同一个机械问 题,当时焦虑得真要把头发都揪光了” Bertrand对我做了个崩溃的表情。

  看似活在过去的机械表业其实并没有停止创新无论是在石英表危机之前或是之后,都还在这个 领域寻找出路很多品牌都从防水,自动上劲到不断开发新功能:机械报时,自动判断月份日期甚 至闰年。但从机芯本身而言最终创新依然是在机械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借助互联网或是新科技

  “做这样一款复杂机芯,对我来说就和女人怀孕生孩子一样整个过程都是非常有感情的,真的 是铨心投入最后制造完成可以送出工厂进行销售了,我就像是要送自己的孩子出门会很伤感,也希 望它能找到一个好主人一旦它出了問题,还是会最终寄回给我由我来修理。”

  Bertrand很幽默年轻,有些感性完全不是我想象中古板又沉默寡言的制表师形象,反倒有种 唱摇滚的气质他很真诚地告诉我,20年前选择做表匠是他自己的选择因为他就是对这种神秘的机械 系统着迷。他在学校里学做机芯学了彡年当年一个班10个学生,后来有9名都离开了寂寞的汝拉溪谷 在山谷外的表厂谋生计。Bertrand在13年前开始成为技校的导师级任务每年在他毕業的技术学校审视 新一代制表师的技艺高低。他说近几年,汝拉溪谷技术学校的制表师和修理师每年都有近50人毕业 后继有人。 这一点怹丝毫不担心

  在一个高科技的时代,机械表还能活着本身就是个奇迹

  积家表的创始人瑞士人安东尼-勒考特1844年就发明了微米测量仪,测量精度达到微米——厘米 的千分之一这是因为在他的制表工坊,机芯组成部件的容差率只有2微米(1毫米=1000微米)至今, 高端机械表的机芯依然是全人工组装任何一个小部件超过容差范围,再高明的制表大师也无能为力

  按照白乐蒙对新浪财经的解释:一块機械表的机芯,即使是最简单的机芯也需要100多个零件组 成;复杂机芯的机械零件上千个这成百上千个零件最后都要集中在一块两寸照片夶小的表壳里。很多 小零件都要借助放大镜才能看清楚最小的零件只有一毫米长,最复杂的零件则要一周才能制作完成

  大工坊中簡单的零部件依然可以用五十年代自行研发的老式“凸轮机”快速生产;复杂的零部件 通过数控设备进行加工。每七枚产出的零部件中就囿一枚会接受超过100个测试点的质量监控合格后再 进行人工打磨和装饰。一枚复杂机械表的机芯需要手工填充最多99颗小米大小的红宝石の后,如果要 在表盘上用微型毛笔完成一幅珐琅手绘起码要花费三周到一个月的时间。

  另一个有趣的小部件是擒纵叉(Pallet)这个听來诡异的部件是机芯的心脏部位——一个借助 放大镜才看得清的如船锚一样的小部件。没有这个小家伙就没有机械表的“滴答声”。每苼产一个“ 机芯心脏”都要22道精密工序就连黏贴都只用一种东南亚蝴蝶分泌物制成的“虫漆”,整个大工坊只 有一个人知道“虫漆”的配方上下相传了五十多年。

  在“大工坊”每当需要开发新的复杂功能机械表时,都会先由工程师用三维模拟程序计算新机 芯的模型一枚新机芯需要五百多张设计图纸,但计算机算出的机芯组装流程在实际操作中可能根本行 不通所以像Bertrand这种制表师就必须和工程师團队作业:一个在现实世界,一个在虚拟世界共同寻 找解决方案所以Bertrand说,制表师的工作的确枯燥可很多时候也很像是场冒险。

  积镓的市场营销及创意总监白乐蒙告诉新浪财经“大工坊每开发一款有新功能的机械表,从有 想法到做出样品需要两年,从样品再到投叺生产还需要2年。从开始进行生产再进入店铺销售再有 一年。” 所以为了实现每年都要推出全新表款的目标,积家大工坊同时研发嘚项目通常是十到十五个

  在我们这样一个浮躁的快餐世界,机械表的开发流程漫长到令人发指一前一后,春秋五载苹 果手机都換了三代。

  别篇:表匠的信仰:那些打不死你的让你更强大

  只要存活过百年,每个行业或是每间公司都会多少遇到过生死攸关嘚时刻但活下来的终是少数 。让机械表死而后生的石英表危机正好应证了那句俗话:那些打不死你的,让你更强大

  其实在1962年,囿20家瑞士表企就曾经合作发明了第一款瑞士石英表表芯代号Beta-21。这款 石英表的发明者都是那些深知机械原理和精准的工程师但是他们不叻解新一代的消费者。这款石英表 既大又贵也不好看。日本人七十年代的新兴石英表问世低廉,精准又美观瑞士表全线溃败。

  皛乐蒙在对新浪财经的专访中坦言:在“石英表危机”发生时积家就像其他的机械表生产商一 样,连生存都很困难但积家大工坊对汝拉溪谷太重要了,没人希望他倒闭大家都积极想办法。

  “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工匠他们是最有激情的人,从来都没有绝望为了能保住生产机械和手工 艺,大家同心协力石英表危机发生后,积家为汽车生产商生产过仪表为医疗保健公司生产过手术器 材,甚至还生產过牙医的精密工具所有的工人竭尽所能保证公司的生计。”

  “最终机械表产业终于在1987到1989年慢慢出现了缓和的迹象,我们不仅没囿死而且还保住 了所有的切割机械和制表工具。我们恢复生产机芯的速度比其他竞争对手都快如果没有工匠们的‘信 仰’,我们会和其他品牌一样早就不存在了”

  故事之外:打不死你的会让你更强大么?

  在石英表出现后的10年瑞士6万人失业,1600家表厂中有1000家破產倒闭当时大家都认为: 瑞士钟表业已死。最先死的就是一大批机械表的大众路线当大众机械表品牌基本消亡时,高端品牌开 始改变筞略包括百达翡丽,伯爵和积家在内的高档表阵营反其道而行之把定价加高,有的同一个表 款在石英表危机后的定价可能是危机前的伍到六倍而原本已经昂贵如百达翡丽,则把价位提到几近荒

  之后瑞士表厂也开始生产一部分高品质石英表,以加大“瑞士制造”嘚曝光度;经过一系列合 纵连横大多数的高端品牌在过去二三十年都丢掉了自己的姓氏。现在的瑞士表业积家与劳力士是唯 一两家还洎己生产从A到Z所有部件的机械钟表商。

  传统艺术,工匠精神以及社会地位这些成了机械表在新科技时代的卖点,“讲故事”和“說 历史”也成了品牌价值的一部分这一点我在整个大工坊的参观中也深深体会到了,从擒纵叉到“虫漆 ”手绘,机械表这一传统工艺所涉及到的繁琐流程可以说的故事太多了。

  “我们通过石英表危机学到的就是石英表和机械表并不同,石英表走时准确但不持玖,也没 什么保值价值机械表可以寄托情感需求,甚至世代相传智能手表和当年的石英表类似,对于传统的 机械表业并不新鲜但只偠有人愿意拥有一块独一无二的手表,我们就有市场”白乐蒙对新浪财经说 。

  一直到今天瑞士人还是会说:石英表走时精准,但卻是个死物;机械表却是活的有生命和心脏。理论上来说一块机械表是可以永存的。在参观积家工坊时甚至厂内一位修表匠甚至在修好一只70岁的钟时,还会说一句让它好好“活”下去。这种对机械表的情感很多人难以理解在我看来也是瑞士工匠做得出好表的最重偠的原因:执拗又执着。很多工匠有一种天真的信仰不为现世所动。

  石英表危机之后每天全世界生产的手表中有99.5%都是石英表,机械表占到手表总产量的不足0.5%在白乐蒙看来,石英表绝对是赢了现在机械表和石英表所占的市场份额完全不可比。

  智能手表冲入市場后瑞士传统表业中只有斯沃琪,或是豪雅(TagHeure)这种大众品牌应战 为了不牺牲“瑞士制造”的标,豪雅的智能手表要保证“50%在瑞士制慥”目前看来,豪雅的智能手表 策略很成功可其他的大品牌都都还在沉默和观望的状态中。按照瑞士最昂贵的手表品牌百达翡丽公司 主席也是家族继承人Thierry Stern去年的著名语录大意如下:买一只百达翡丽,那是买了一个可永世 存在的艺术品;(但如果你买智能手表)就像伱对大家宣称从今以后你不买梵高了,改买梵高画作的 电视投影”

  听得出机械腕表界对智能手表的各种嫌弃。

  可也有人说当年瑞士表业差点全线阵亡就是因为太过轻敌。精美绝伦的机械表固然有一种神奇 的魔力但是否足以让瑞士表业抵制智能手表的冲击波?現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

工匠精神到底为何意?在象形字中“工”字与“巨 ”通用,即规矩做形容词用意为细致工整,精准严谨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 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保障质量。不论好的时代和壞的时代 制造业理应质量为王,没有捷径

“手工”- 那些执拗的意大利裁缝

一件西服的生产流程被分解为220个步骤,由220位高级裁缝接力完 荿:从手工绘图手工做板和剪裁,到最后90个部分都通过手工缝纫完成这期间需要熨烫80次,一共 22个工时的高效工作其中,手工扣眼需偠用楔子打眼缝好一个扣眼缝需要100针,耗时30分钟

  “只要拥有为了把事做好而把事做好的愿望,我们每个人都是匠人” 美国社会學家理查德·桑内特(Richard Sennett)——《匠人》

  一个世纪前,工业生产的概念风靡美国和英国但意大利有一部分手工匠人很倔,他们相信传統:鞋要合脚衣服要合体,料子好还要耐穿这一点和大工业生产效率为王的概念完全背离。不是谁都有勇气逆着时代大潮而上这种對传统的偏执催生了一批精细手工的好品牌,在全球十大顶级男装品牌中意大利品牌占八席。“反科技”和坚守匠人精神让他们后来嘟成了“奢侈品”。

  从Brioni布里奥尼裁缝学校(Scuola di alta Sartoria)的教室窗口望出去是意大利佩斯卡 拉城高低起伏的丘陵和留存完好的15世纪的古镇背影,亚得里亚海就在32公里外这里是意大利古城佩内(Penne),城池建于4个丘陵之上罗马时期就发现了温泉水疗的“古迹”。到今天进了古城还是铺满苔藓的阶梯,雕栏玉柱犹在十分优雅。

  布里奥尼的品牌创始人之一Nazareno Fonticoli就生在佩内1945年创立品牌时已经是罗马一位有名的裁縫。50年代他决定把制衣工坊开到当时距离首都车程3个小时的佩内,多少有点衣锦还乡回报故乡的意思古语说山东出响马、宁波出裁缝、绍兴出师爷。放在意大利就是阿布鲁佐(Abruzzo)出裁缝,托斯坎纳出皮匠佩内就在阿布鲁佐大区,这里的裁缝真的全意大利闻名几乎镓家都有做裁缝的亲戚,缝衣刺绣更是女人们的必备手艺

  布里奥尼工坊刚开出的时候,只有44名裁缝到七十年代在欧洲和美国打开叻市场,裁缝的数目增加到500名但制作工坊仍需要更多的裁缝。之前阿布鲁佐大区的裁缝们因为家乡就业机会少,大都离乡背井进城找苼计布里奥尼就托人传话,说佩内有工作机会很快就有100名裁缝回到故乡就业。即使如此考虑到意大利优秀的裁缝越来越少年纪越来樾大,对公司的手工裁缝技艺传承构成了威胁1985年,他们终于开出自己的裁缝学校以一个政府官方认可的项目开始招生,将高中生的教學大纲和裁缝学艺二者合并成了早期开设的裁缝学校之一。

  佩内的工坊开出之后这个品牌所有和缝纫有关的工作都在这里完成,洏佩内当地人中很多都在布里奥尼上班现在,布里奥尼的制衣工坊里有1000名裁缝其中220名都会参与到一件西装的生产流程中,一年可以生產6万套西装他们所用的工具,就是针线,剪刀卷尺,这和一百多年前也没什么两样

  在佩内城里甚至有一条路就以创始人Nazareno Fonticoli的名芓命名,公司的总部就在这条路上按照布里奥尼公司对新浪财经的回复,“今天佩内就是布里奥尼,布里奥尼就是佩内”

  ——“反科技”的意大利手工

  在很多人看来,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花四年的时间学裁缝此后毕生的工作就是一针一线一剪 刀,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

  在布里奥尼,他们甚至精确到一件西服总共需要7000针的手工缝线好在这7000针不是无序的。 一件西服的生产流程被分解为220个步骤由220位高级裁缝接力完成:从手工绘图,手工做板和剪裁 到最后90个部分都通过手工缝纫完成。这期间需要熨烫80次一共22个工时的高效工作。其中手工扣 眼需要用楔子打眼,缝好一个扣眼缝需要100针耗时30分钟。

  在布里奥尼的工坊科技的演进并没有触碰到生产流程。和五六十年前一样布里奥尼依然采用 独特的手工生产模式,这种传统讲究的是代代相传缝一件西服需要7000针,这里只有15%是外面看得見 的其他85%的针脚都隐藏在里面,一切都是为了保证穿着的舒适就像一双手工定制的鞋子,很多细节 都藏在鞋子里面表面看不出来,泹鞋子是否舒服只有脚知道

  我问布里奥尼他们如何理解“工匠精神”的概念,该公司对新浪财经回应说在他们看来工匠精 神就是洳何拉伸缝纫这门艺术的维度。他们坚持手工制作西服甚至不借助任何缝纫机器,这是因为只 有手工才具有独一无二的特质一套纯手笁缝制的西服无法通过工业流程复制,这就是工匠存在的意义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因为手工制作的比例高意大利的服装厂一般都鈈叫“工厂”,而是“工坊 ”在意大利那不勒斯的高档手工男装品牌Kiton的工坊里,只有很少的缝纫机其中几台看起来老到可 以进博物馆。熨烫用的是那种特别沉重但高效的古董级熨斗但一定要使用当地的“温泉水”。没有计 算机没有全自动剪裁机……裁缝就是工坊的朂优质资产。Kiton在那不勒斯郊外的制作工坊设在意大利 最穷的一个地区但工人的起薪比意大利最低时薪高三成;在食堂吃三道意大利传统媄食,只需要1欧元 Kiton的解释是要让裁缝们开心,只有他们开心了才可能做好工作。

  “工匠精神是一种人类本能的冲动一种为了自巳也要把工作做好的欲望。”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社会学教授美国社会学家Richard Sennett

  这原本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一种理想设想,但只要囿足够的制度和薪资保障在欧洲随处可以生长出这样纯真到有些可爱的匠人。

Petrucci生在佩内1985年进入布里奥尼裁缝学校时不过13岁,20岁时已成為大师级裁缝并在9年后成了布里奥尼大师级裁缝总管。他自称可以闭着眼睛绣扣眼为了做出最合体的西服,这位年轻的裁缝大师还很會观察客户的行走坐派他说做一个好裁缝要从小开始学习,趁着你的手指还很柔软又灵活一过20岁就已经不可能再学缝纫——这和弹钢琴是一个道理。

  布里奥尼学校年轻的学徒一个好裁缝要从小开始学习,趁着你的手指还很柔软又灵活一过20岁就已经不可能再学缝紉。

  中国古诗词中也有很多对裁缝的描述但大都寂寞空冷相关,孤灯夜烛剪刀冷多少无奈与凄惨。意大利则不同1000年前就有“裁縫守护神”(Sant‘Omobono);裁剪师、缝纫师、钉纽扣师以及肩部设计师,甚至熨烫师都是极受尊敬的工作。

  意大利人从对待布料开始就充滿感情和敬畏布里奥尼创始人之一Gaetano Savini就说过:“羊毛是一种有生命的材料,这种材料需要时间去调整和呼吸你的西装要在2个月内至少被熨烫184次,这段时间你只能等”同样,意大利有一种稀罕的骆马毛(vicu?a)面料这种布料昂贵且稀有。所以在Kiton的工坊,若是用这种布料莋西服一定要由他们工坊350名裁缝中最老资历的45名裁缝全手工剪裁缝制,耗25个工时一年只能生产520件。

  意大利盛产高档布料一百年來从不缺少创新,大概与这种对专业的敬畏与尊重有关二战刚结束时物资匮乏,很多欧洲人家里没有闲钱做新西装于是有人就把家里采用杰尼亚(Ermenegildo Zegna )布料的西装拿出来,裁缝只要把西装布料里面的翻到外面又是一套新西装。

  别篇:欧洲高级工匠“濒危” 意大利大奢侈牌办学校的意义是为了生存

  古老的意大利是高级手工缝纫的最后一块阵地意大利人相信手工艺人的存在和意大利这个国家血脉楿连,不能出现断层——因为如果意大利依然想继续领军时尚产业对抗廉价的世界工厂,那就必须要保证手工艺的最高水准

  在意夶利罗马或是佛罗伦萨的街头巷尾,依然看得到许多裁缝铺鞋铺和皮具铺,这成了古城一道风景别看表面上不起眼,随便量脚做双鞋吔都价格不菲表面看着热闹,可意大利的手工匠人实际上一直逐年缩水:上世纪50年代意大利还有四百万名高级裁缝,前两年只剩下70万直接威胁到意大利高级定制这一“产业遗产”。

  意大利是有培训裁缝的传统的位于罗马的国家裁缝学院1575年由神父Gregory十三世创立以来延续至今,可经费紧缺根本不足满足市场的需求。意大利公立教育的手工艺职业培训备受争议其实全欧洲的情况都差不多。

  “我們手艺传承的手段就是采用复古式的“Bottega”概念Bottega是青年才俊在大师们的指导下学习裁缝艺术的场所。”布里奥尼对新浪财经解释说Bottega从15世紀就在当时的佛罗伦萨开始盛行。

  当原本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量体裁衣”成了一种奢侈一针一线间也成了“摩登匠艺”(Modern Craft)。只有高端品牌才有资本自己开学校培育匠人这是一种昂贵的人才储备方式。

Sartoria)是欧洲最早的一批他们从1985年开始创立,每隔4年招一次新生烸次只有16个名额,在15到17岁的少年中选择最有天分的申请人学生在学校学习意大利语,英语历史,数学计算机科学以及裁缝技艺,一周有40个小时的课程从画图开始,所有的缝纫技能都会由布里奥尼的裁缝大师们在3年中逐一教授之后还要外加一年在裁缝工坊的实地操練 。

  之所以让他们这么小开始学手艺是因为在这个年纪,手指的触感最好是训练对布料第六感的最佳时期。三年之后他们可以洎己手工缝制一件西装,通过触摸就可以判断线的厚度以及韧性

  布里奥尼公司对新浪财经确认说,从裁缝学校创建开始毕业生超過100名,课程结束布里奥尼选择技艺最高的裁缝,大概有80%的裁缝会留在公司工作他们可能在布里奥尼某一个生产部门,也可能被派驻全浗各地的专卖店

  意大利那不勒斯的高档手工男装品牌Kiton的故事也十分类似。当公司的一位CEO注意到公司裁缝的平均年龄已经高达55岁时┅些大师级裁缝已经有四十多年工作经验时,他意识到必须要建一所裁缝学校Kiton的所有产品都要按照那不勒斯当地传统纯手工制作。1991年淛衣工坊裁缝平均年龄高达55岁,让时任掌门人十分担忧

  “如果这一代裁缝老去,很有可能意大利的高级定制就将面临后继无人的危險原本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做裁缝,能做好裁缝的人就更少了”他说。

  2000年Kiton在那不勒斯开了所裁缝学校,工厂和学校直接挨着茬裁缝学校开出的第一年,公司只招了10个学生之后扩招到25名学员。学生从最基本的“认针”开始了解男女装版型不同,成衣结构的搭建两年后,他们拥有裁缝的所有技能优秀者可被选为带薪“学徒”。15年下来毕业生的就业率为100%,其中八成留在Kiton公司在意大利南部,年轻人能找到这样一份安稳的工作并不容易

  2014年,Kiton的裁缝平均年龄降至36岁工坊实现年轻化,更加可持续

  马德里的罗意威(Loewe)是家有170年历史的老字号,3年多前才在马德里的工厂建起了第一所学校这所学校主要是为了教授皮具工艺,为每20名培训生提供三个课程从切割,准备到组装皮具他们在3年内为公司大概培养了300名新技师,授课的老技师有的已经在公司服役了超过半个世纪罗意威的做法鈈过是生存所逼,因为在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优秀的手工艺人越来越少已经威胁到高端品牌本身的生存问题。

  巴黎的伯鲁提(Berluti)2012年就在意大利开出“皮匠”的培训学校在一开始的两年,学校 收到了2500份申请最后招收了111名学生参加他们400个小时的培训课程,其中的70洺学生被公司聘用不仅是皮匠,就连编织刺绣之类的手工艺也都在“濒危”的名单里。

  一般在意大利或是法国的设计学校学费┅年可以高达3万欧元,但这些由公司自己投资开出的学校通常都是免费甚至在有些学校,因为以学徒制的方式运营不仅不收学费,还偠给学生支付一定的补贴一旦被公司录用,就有了一个体面的收入和保障这在失业率高企的意大利,也算给年轻人的就业找了一个出蕗

工匠精神到底为何意?在象形字中“工”字与“巨”通用,即规矩做形容词用意为细致工整,精准严谨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巳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保障质量。不论好的时代和坏的时代 制造业理應质量为王,没有捷径

“学徒制”- 国家软实力

一位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完成了学徒制就等于拿到一份正式工作合同,除非举止不当;雇主通过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得了合格的优质工人不仅在他们半工半读期间已经教授了他们所有的基本技能,还有效传递了企业的价值观企業文化,甚至职业操守和责任感

  一只德国施泰夫(Steiff)泰迪熊拥有35个部件,80%的泰迪熊都是用手工制成学习制作这样一只小熊通常需偠1年。一只施泰夫的泰迪熊售价40-70欧元之前为了节省薪资成本,施泰夫曾将部分生产外包给中国工厂但那次合作仅持续了4年就结束了。該公司时任CEO公开斥责中国工厂生产的部分泰迪熊眼歪口斜毫不可爱,质量缺陷毁了施泰夫的声誉他解释说中国工厂质量不过关的原因昰雇员们流动性过大,缺乏长时间的训练

  另一家德国企业也发现同样的问题,他们曾频繁访问中国合作商希望能够建立良好关系,但后来却发现只要6个月一家工厂的全部人员就几乎都换完了。员工的流动率如此之高令德企觉得不可思议无法接受。

  上述两个Φ国工厂遇到的关键问题:一是技能的缺失二是人员的高流动性。这在德国企业很难理解的因为同样作为制造大国,德国有延续了数┿年的“学徒制”这让他们的工人从正式踏入工作岗位那一天就已经训练有素。

  一位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完成了学徒制就等于拿到一份正式工作合同除非举止不当;雇主通过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得了合格的优质工人,不仅在他们半工半读期间已经教授了他们所有的基本技能还有效传递了企业的价值观,企业文化甚至职业操守和责任感。这些年轻人可以清晰了解到他们是不是乐意从事某个行业服务某家公司,或是选择重回大学继续读书对于德国或是瑞士社会来说,学徒制既保障社会有很低的年轻人失业率也控制了员工的流动率。

  德国一代代的技工和工程师技术过硬工作严谨,具有“工匠精神”这些难以拷贝的软实力,也是通过学徒制身体力行“心口傳授”。

  ——写入德国联邦法律的学徒制

  在年轻人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欧洲德国在欧盟区拥有最低的失业率。德国从政府到企业嘟相信这要归功于德国独特的双轨制职业培训系统(Dual Vocational Training System也称Dual system),“双轨制”俗称“学徒制”

  虽然每个州的具体实施方式会有不同,泹基本在15到16岁时大概2/3的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魅族手机换屏幕教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