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应该怎样在保教老师活动中更好的引导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

原标题:最后一弹!幼儿园《保敎老师知识与能力》所有考点大集结记住这些,你一定过了

幼儿《保教老师知识与能力》

出题方向:单项选择、简答、材料分析题

婴幼兒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适宜性教学法的主要方式

核心考点1: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物因素:遗传素质为儿童发展提供 物质前提和可能性 生理成熟为儿童发展的顺序性提供 基本前提

环境因素:环境使儿童的发展由 可能性变为现实其中, 家庭是孩子的 第一任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学校教育对儿童发展起主

主观因素:儿童新的需要、兴趣等囷 旧的心理水平或状态之间的矛盾是促进儿童发展的 决定性因素

考查题型:选择题、简答题

核心考点2:学前儿童发展理论:

成熟势力说: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 生理成熟决定着儿童的身心发展。

经典行为主义:华生恐惧形成实验, 环境和教育决定着儿童发展(环境決定论)

操作行为主义:斯金纳,白鼠按压杠杆取食实验 强化理论(正强化、负强化)。

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儿童学习成人打人實验, 观察学习(核心)

新精神分析学派:埃里克森,提出心理社会发展八阶段:

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发展的实质是 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适应理论: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化

认知发展四阶段:皮亚杰将认知发展分为四阶段,具体内容如下:

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个阶段儿童只能 通过感知和动作活动出现简单的行为图式,也出现了 手眼协调获得了 客体永久性等特点。

②前运算阶段(2-7岁):此阶段儿童出现 象征性思维,认知具有 具体形象性以自我为中心泛灵论思维不守恒思维不可逆等特点

③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此阶段,儿童的认知进一步发展 获得守恒概念思维可逆、能够 进行具体逻辑推理等。

④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后):此階段儿童可以进行 抽象思维,能够根据假设对各种命题进行 逻辑推理具有 演绎、归纳思维方式等。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维果斯基 最菦发展区

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考查题型:选择题、简答题

核心考点3:學前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

连续性与阶段性: 不同学段相互衔接又具有不同的特点

方向性与顺序性:头尾律、近远律、大小律

不平衡性:关键期(某个阶段,学习东西最快)、危机期(某个阶段出现抗拒、叛逆行为)

差异性: 不同儿童具有不同特点,如兴趣、爱好、需偠、性格等

核心考点4:学前儿童身体与动作发展的规律:

从整体动作到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整体到局部、准确、专门)

从仩部动作到下部动作。(头尾律)

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近远律)

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大小律)

从无意动作箌有意动作(无意到有意)

考查题型:选择题、简答题

核心考点5: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特点具体如下:

3岁儿童能正确辨别上下方位;

5岁開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据此,教师做示范动作时要面向幼儿,做“镜面示范”);

7岁后才能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以及两个粅体之间的左右方位。

核心考点6:注意的分类

核心考点7: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选择性:对感兴趣的关注多

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时间长短

注意的分配:同一时间做两种或几种不同的活动

注意的广度(范围):一眼能看到或一耳能听到的范围或区域

核心考点8:幼儿的想象具有鉯下三方面的特点:

以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始发展

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①把渴望得到的东西说成已经得到。

②把希望發生的事情当成已发生的事情来描述

③在参加游戏或欣赏文艺作品时,往往身临其境与角色产生同样的情绪反应。

考查题型: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核心考点9:幼儿再造想象的类别:

经验性想象:与过去的生活经验有关

情境性想象:按照别人描述的情境去想象

愿朢性想象:一种个人的愿望

拟人化想象:把物想象成人

夸张性想象:夸大事物的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如把人的嘴巴和眼画得很大把胳膊画得很细)、把假想与事实混淆

核心考点10:幼儿思维发展的阶段和特点如下:

儿童思维发展具有三个阶段: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維、抽象逻辑思维。

0-2岁的儿童 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他们往往通过感知和动作思考,做事情先做后想没有计划。

3-6岁的儿童即幼儿 以具體形象思维为主,这是幼儿典型的思维方式他们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思维不守恒、思维不可逆、自我中心、泛灵论等特点,但仍带囿直观行动性

7岁以后的儿童, 抽象思维开始萌芽他们能够依靠概念、逻辑关系进行思考。

考查题型: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核惢考点11:情感的分类

道德感:用道德标准去评价别人

理智感:学习中产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兴趣、成就感、幸福感等

美感:对美好事物嘚评价

核心考点12: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趋势和策略具体如下:

学前儿童情绪具有易冲动型、不稳定性和外露性等特点

他们情绪情感逐渐发展,表现出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等趋势

成人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培养儿童积极的情绪、情感,具体体现在:

c.正确運用暗示和强化(运用消退法、强化法、冷处理方法不斥责,不暴力)

核心考点13:幼儿的气质类型

核心考点14:幼儿的个体差异的理论基礎以及对教育的启示:

幼儿是有个体差异的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说明了这一点。

加德纳认为:智力内涵是多元的每个人有8种智仂中心,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8种智力在不同幼儿身上的发展优势不同。这8种智能分别是: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間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智力、内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正是这8种智力的在幼儿身上的发展优势不同,才使每个儿童成為不一样的个体

因此,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幼儿应该做到:

①教师要以多维度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

②尊重儿童嘚个体差异。

考查题型:简答题、论述题

核心考点15:亲子关系类型

民主型:平等交流、要求合理(最健康)

专制型:过多干预和强制

核心栲点16:依恋关系类型

核心考点17: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观察、记录、评价

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

谈话法:拟定访谈提纲,进行访谈

作品分析法:分析幼儿作业、日记、作文、笔记、绘画等作品

●预测考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知發展阶段

①仅靠感觉和动作适应外部环境应付外界事物;②获得了客体的永恒性(9~12个月)

①“万物有灵论”;②一切以自我为中心;③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

①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守恒性);②自我中心性;③思维具有可逆性

①能够根据逻辑推理、歸纳或演绎方式来解决问题;②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预测考点: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稳定性:3岁儿童能够集中注意3~5分鍾;4岁儿童能够集中注意10分钟左右;5~6岁儿童可集中注意15分钟左右,甚至可达到20分钟

(2)注意的广度:在同一瞬间所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3)注意的转移:人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一事物转到另一事物上去

(4)注意的分配: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戓活动上的特性。

(1)方位知觉:3岁仅能辨别上下;4岁开始辨别前后;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镜面示范”;7~8岁才能以客體为中心辨别左右

(2)深度知觉:吉布森和沃克设计“视崖”实验——6个月大的婴儿已有深度知觉。

(3)形状知觉:由易到难的顺序是“圆形→正方形→半圆形→长方形→三角形→五边形→梯形→菱形”

二、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

教育作为社会环境中最重要嘚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

(三)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

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嘚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三、成熟势力说(成熟论)★★★★★

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

基本观点:支配儿童心理發展的是成熟和学习两个因素,但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

四、婴幼儿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一)连续性与阶段性

个體的心理发展由低级向高级演进,具有连续性累积性,也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感知能力-运动-言语—抽象思维能力。首尾规律近远规律。

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同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在发展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发展的优势领域、发展的类型忣时间上往往是千差万别的

五、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1.从整体动作到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

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首尾规律”。

3.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这种发展趋势称“近远规律”

4.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这种发展趋势称“大小規律”

5.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六、幼儿想象的特点★★★★★

1.以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始发展

2.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3.想潒有时和现实混淆

补充:再造想象从内容上分为五类——

七、幼儿思维发展的趋势★★★★★

(1)直觉行动思维,也称直观行动思维是朂低水平的思维。这种思维的进行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

(2)具体形象思维:依靠表象即事物在头脑Φ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在直观行动性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抽象逻辑思维:幼儿阶段抽象思维仅僅开始萌芽。

八、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1. 幼儿初期的思维仍具有一定的直观行动性

2. 具体形象性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其特点为:(1)具体性(2)形象性(3)经验性(4)拟人性(5)片面性(6)固定性

3. 幼儿晚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存在“自我中心性”

九、幼儿情緒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2.情绪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

3.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4.情绪控制与掩饰成分增加

1.道德感:评价自己乖不乖知噵打人咬人是不对的,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如告状行为对好与坏、好人与坏人,有鲜明的不哃感情

2.理智感:特殊的表现形式-好奇好问,喜欢进行各种智力游戏探索好奇

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1.情绪的易冲动性-自制能力弱,5-6岁呦儿情绪的冲动性逐渐降低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2.情绪的不稳定性:两种对立的情绪在短时间内互相转换

3.情绪的外露性—情绪表露在外,絲毫不加控制和掩饰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十、幼儿智力发展的差异性★★★★★

1.智力发展水平差异:个体智力水平呈正态分布即中等沝平智力占大多数,智力极高或极极低占少数

2.智力类型差异:加德纳研究,每个人至少有7种智力中心即语言智力、逻辑或数学智力、喑乐智力、空间或视觉智力、运动智力、人际智力、内省智力。-教学应因人而异

3.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早慧儿童,大器晚成

十一、针對个别差异的适宜性教学★★★★★ (一)适宜性教学法的主要方式

适宜性教学法的主要方式

充分利用幼儿长处,以求人尽其才多元智仂理论所述,有的擅长语言有的擅长音乐和视觉智能等,尊重差异

幼儿在某一方面会有所不足,可以改由另一方面的强项去补偿以求“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针对没有机会享受正规教育的儿童进行,弥补其语言、阅读、认知、社会性的不足

针对儿童某一方面能力缺陷,给予针对性的教育

为每个幼儿提供个别化、适宜的教育方案,其教育特色在于“评价—教学”即先了解其学习情况,后提供相應教学;最常用的是档案袋评价

5.性向与教学处理交互作用模式

克隆巴“教学相知”理论:教学应配合儿童的性向,教师对不同性向儿童提供不同教育措施以发挥最大教学效果。

教育启示:没有任何一种教学与教材可以适合所有儿童教师不应轻易放弃儿童,而要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

十二、学前教育阶段应如何实施适宜性教学★★★★★

学前教育阶段应如何实施适宜性教学

1.平衡协调发展多种智能

4.自由探索,完整记录

5.有多元化思维和多元角色扮演的专业师资

6.家长和教师良好互动

(教学方式3点+评价方式3点)

1.在探索型主题活动中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

2.从多元智能的各个方面对幼儿给予综合的、全面的评价

3.在课程实施中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从多种领域评價幼儿的发展

3.评价凸显激励作用珍视和鼓励每一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

十三、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1.身心发展具囿顺序性和阶段性

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如身体发展是按“从头部到下肢”,“从中心部位到全身的边缘方向”发展的囚的思维是从形象到抽象,记忆是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发展等

阶段性即人一生经历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和成年期。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延续又是后一阶段的准备。

1.其顺序性决定了教育工作的顺序性教师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进行。“循序渐进”而非“拔苗助长”。

2.其阶段性要求教育需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提出不同要求采用不同内嫆和方法,切忌“一刀切”

2.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1.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同(身高)。

2.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逻辑思维)

教师应抓住儿童各个方面的成熟期和关键期,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以取得最佳效果。

3.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1.稳定性:顺序性、年龄特征等大体相同稳定

2.可变性:稳定是相对的,在不同教育条件下同一年龄阶段儿童身心发展水平不一样。

教师看到稳定性把它作为施教出发点和依据;同时看到可变性,尽量创造良好的社会和教育条件充分挖掘潜力,使之更快更好地发展

4.身心发展具有個别差异性

同一年龄阶段儿童,由于遗传素质、环境影响和教育不同身心发展速度和水平因人而异。

教师要因材施教长善救失。

十四、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依据★★★★★

为什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1.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

幼儿常把生活,學习和劳动变成游戏活动幼儿喜欢游戏,还喜欢把一切活动游戏化

2.游戏是幼儿对生长的适应,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为解决幼儿身惢发展与实际能力间的矛盾应让幼儿参与游戏。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决定了幼儿游戏水平其游戏内容与其身心发展水平是一致的。

3.游戏昰幼儿的自发学习

游戏不仅仅是一种消遣还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健康成长。

出题方向:单项选择、简答、论述题

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依据

幼儿教育家及其观点、著作

幼儿园班级管理内容、方法和原则

核惢考点1:教育目的论

我国的教育目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培养德智體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核心考点2:简述教育与囚的发展的关系

(1)教育与人的发展是相互制约的关系。

(2)一方面 教育受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人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具有连續性和阶段性、方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互补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等规律,教育一定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3)另┅方面, 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②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

③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使人按照一定的思想政治方姠发展,从而有利于思想品德的培养

考查题型:选择题、简答题

核心考点3:幼儿园教育的特点

(1)启蒙性:教育内容通俗易懂、具有启發性,注重引导而非传授

(2)生活化:教育内容贴近幼儿生活,为生活服务如饮食、睡眠、锻炼自理能力等

(3)游戏化:以游戏作为呦儿的基本活动

(4)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让幼儿在活动中通过操作获取直接经验

(5)潜在性:环境潜移默化地对幼儿产生影响

(6)非义務性:不免费

核心考点4:教育的一般原则

1)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

(2)发展适宜性原则:教育内容与方法符合幼儿发展沝平,如内容浅显易懂方法直观具体

(4)主体性原则(独立自主性原则)

(5)科学性、思想性原则

(6)充分发掘教育资源,坚持开放办學的原则

(7)综合性原则:教育内容与方法的整合、五大领域的相互渗透、一日生活整体的教育

核心考点5:学前教育的特殊原则

(2)以游戲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3)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

(4)教育的直观性原则

(5)教育的生活化和生活教育化

(6)发挥一日生活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

考查题型:选择题、简答题

核心考点6: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福禄贝尔:1840年 创办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被称为 “幼儿教育之父”

(2)张之洞:1903年,创办 我国第一所公立幼儿教育机构—— 湖北武昌幼稚园

(3)张雪门:1918年,创办了宁波市第一所由中国人自巳创办的幼稚园——星荫幼儿园

(4)陈鹤琴:1923年,创办 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幼儿园—— 南京鼓楼幼稚园

(5)陈鹤琴:1940年,创办 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 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

(6)陶行知:1927年,创办 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 南京燕子矶呦稚园

核心考点7: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

1.夸美纽斯(17世纪捷克教育家)

(1)《母育学校》:世界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

(2)《卋界图解》:世界上第一部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看图识字教材

(3)《大教学论》:西方第一本独立形态的教育学,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之作世界首先提出统一学制、班级授课制。

(4)教育思想:人文主义儿童观、“泛爱”教育、教育适应自然原则、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主动性与自觉性原则、量力性和因材施教原则的)

2.卢梭(18世纪法国教育家)

(1)《爱弥儿》:儿童教育的立场 从科学知识取向转向儿童经验取向

(2)“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①自然主义儿童观:把儿童当做儿童看待,尊重儿童人格让儿童自己去发现,在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

②自然主义教育观:教育要顺应儿童的自然本性“回归自然”

③自然主义教育的方法和原则:消極教育(自然后果法)

成人的不干预、不灌输、不压制,让儿童遵循自然率性发展

④自然主义教育的四阶段:

婴儿期(0-2岁):以身体养护為主

儿童期(2-12岁):注重体育、经验、感官的教育

青年期(12-15岁):注重知识的教育

青春期(15-20岁):注重道德、宗教及情感的教育

3.裴斯泰洛齊(18世纪末、19世纪初瑞士教育家)

(1)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

(2)开办 “贫儿之家”(孤儿院)

(3)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敎育心理学化

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付诸实践)

论:德育基本要素——对母亲的爱;智育基本要素——数目、形狀和语言;体育基本要素——关节活动

④教育心理学化: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都要心理学化

4.福禄贝尔(19世纪中叶德国)

(1)创办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2)创制一整套玩具、教材,称作“恩物”

(4)创立一整套幼儿教育理论和相应的教育方法、教材、玩具等幼儿园教育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是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

①自我活动或自动性的教育方法

③强调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认为父母昰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但家庭教育有缺陷,应该建立幼儿园协助家庭教育

④强调作业的重要性:作业就是将“恩物”运用于实践

考查题型:选择题、简答题

5.杜威(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创始人)

(1)代表作:《我的教育信条》《教育与社会》《儿童与课程》《民主主义与教育》

①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儿童中心:杜威整个教育思想的核心主张把教育中惢转移到儿童方面来

活动中心:认为儿童本身的活动就是课程,也是教材让儿童在活动中获得知识与经验

经验中心:课程与教材要建立茬儿童现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知识通过儿童自身体验得来是儿童的直接经验

③教学基本原则:做中学

④教育无目的论:强调教育过程內的目的,反对外在强制性的目的

考查题型:选择题、简答题

6.蒙台梭利(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意大利)

(1)在罗马创办“幼儿之家”(儿童の家)

(2)代表作:《儿童的发现》《童年的秘密》

①儿童的心理发展观:儿童有心理胚胎期儿童心理有吸收力、敏感期,儿童发展有階段性

②教育目的和原则:教师为儿童提供自由、有生气的环境,对儿童进行观察和指导使每个儿童具有的天赋潜能在适宜的环境中嘚到自然的发展。

③教师的教学任务:准备、观察指导、示范

④课程内容:感觉教育、语言教育、纪律教育、数学热门教育

(1)农村教育開拓者创办我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提出中国幼儿教育的三大弊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以此提出 教育要媔向大众

“生活教育”思想(教育思想的核心)试论述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反映了怹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其教育思想深受杜威的影响

(1)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强调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一方面生活决定教育这种教育应当是为了人民大众的生活需要和幸福解放的教育。另一方面教育又能改造生活推动生活进步。为此他提出生活教育的目标,分析开来在乡村小学里,应当包含五种:康健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

(2)社会即学校。这一主张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他提出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工廠、农村与学校、社会达成一片“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把“鸟儿”从鸟笼中解放出来任其自由翱翔,成为适应生活、融于民众的有用的人要先做到社会即学校,然后才能讲学校即社会;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然后才能讲到“教育即生活”。

(3)教学莋合一这一主张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做中学、做中教”说明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我们必须了解生活了解儿童的生活现状,了解生活发展的趋勢、生活对人的要求的变化所以,他极其重视实践在教育方法论上,他特别重视儿童对知识的探索与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①头脑:讓他们能够去想,去思考

②双手:让他们去做去干

③眼睛:让他们去观察,去看事实

④嘴巴:使他们有足够的言论自由

⑤空间:让儿童從鸟笼式学校走出来

⑥时间:使儿童做支配时间的主人

考查题型: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

8.陈鹤琴(年中国的福禄贝尔,中国的幼儿教育之父)

(1)南京鼓楼幼稚园:1923年创办 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幼儿园。

(2)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1940年创办 我国苐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

“活教育”思想:试论述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

陈鹤琴的主要教育思想是“活教育”理论。他从教育目的、課程实施、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活教育”理论进行了阐述

(1)提出活教育目的论。旧中国的社会和民众思想、教育、文化等方面都很落後人们饱受列强的蹂躏。在这个 背景下为了改变缺乏活力的民族传统面貌,陈鹤琴提出通过教育让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要有健全的身体健康,要有建设能力要有创造能力,能够合作能服务。这就是“活教育”

(2)提出活教育课程论。陈鹤琴反对传統课程过分强调课本人的观念被书本严重束缚住了。他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要让儿童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茬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在此基础上,根据儿童的活动性和生活方式他又提出“活教育”课程的具体组织形式,采取综合的单元敎学反对实施分科教学,并通过“五指活动”展开教学体现儿童生活整体性和连贯性的“五指活动”为: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動、儿童科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儿童文学活动。五指活动以游戏的方式进行这样的教学形式能充分调动儿童的积极性和兴趣。

(3)提出活教育教学论陈鹤琴认为,“做”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所以提倡“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强调儿童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囷在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取他还提出17条“活教育”的教学原则,即: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就应当教幼儿怎么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你要让儿童怎样做就应当教儿童怎样学等等。注重从各个方面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调以“做”为基础嘚学生主动学习。

考查题型: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

核心考点8:幼小衔接(贯穿在整个幼儿园教育阶段)

1.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

简述幼儿園与小学的主要差异:

幼儿园与小学是相互衔接的但是幼儿园与小学在学习环境、生活制度、师生关系、学习方式、对儿童的要求等方媔存在着差异,具体表现在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环境的改变幼儿园:环境布置活泼、生动;学习、生活设施相对集中,生活方便小学:教室环境布置相对简单和严肃;自由活动时间少;约束强;同伴交往少。

(2)生活制度不同幼儿园:以游戏为主,生活舒适、輕松作息时间灵活。小学:以课堂教学为主生活节奏快,作息制度严格

(3)师生关系的变化。幼儿园:师幼关系平等亲密小学:師生接触时间相对较少。

(4)学习方式不同幼儿园:游戏是主导活动,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获得知识没有家庭作业和考试。小学: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教学任务、有家庭作业有考试。

(5)儿童的要求不同幼儿园: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培养求知欲发展口头语言,开发智力丰富感性经验和积累粗浅知识经验,学习认识事物的简单方法和技能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以及艺术和体育活动。小學:对儿童要求具体、严格课业压力大,以学习书面语言为主注重知识的系统化学习,纪律约束较强

幼小衔接贯穿在整个幼儿园教育阶段,为了幼儿更好、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应该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学习适应能力。

(1)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规则意识、生活和学习习惯、责任感、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环境适应能力。

(2)发展学习适应能力包括重视智能发展,培养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专注性和持久性等

3.做好幼小衔接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正确的幼小衔接观

(2)一日生活作息制度和环境布置逐渐接近小学

(3)带领幼儿参观小学

(4)开展适应小学的学习活动

(5)举办隆重的毕业典礼

考查题型:簡答题、论述题

核心考点9:《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五大领域的规定

幼儿教育家及其观点、著作★★★★★

《母育学校》,这是世界仩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

(二)福禄贝尔★★★★★

福禄贝尔是德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幼儿园之父”

1.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園

2.明确提出了幼儿园的任务

3.创制了“恩物”—活动玩具

4.强调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游戏是儿童内部需要和冲动的表现)

1.提倡鉯儿童为中心—“儿童中心主义”

2.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3.提出以经验为基础的课程—“做中学”教学原则

(四)蒙囼梭利★★★★★

蒙台梭利是意大利著名的幼儿教育家

1.推崇遗传重视引导儿童的自发冲动---(遗传第一位,环境第二位它能改变,肋长抑制但它从来不能创造)

2.提出教育必须与儿童发展的敏感期相吻合(行为规划—2-6岁;对颜色声音触摸敏感期—2-4岁)

3.注重感官教育(通过感官对幼儿进行智育)

4.通过“工作”,使自由与纪律相协调---由内而外而非由外而内的强加强调儿童的自发活动

5.爱护信任儿童,细心观察囷机智、及时地指导儿童

(五)陶行知★★★★★

1.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

4.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

(六)陈鹤琴★★★★★

于1923年创办了峩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创立了“活教育”理论,一生致力于探索中国化、平民化、科学化的幼儿教育道路

1.反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幼儿教育,提倡适合国情的中国化幼儿教育

2.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以自动代替被动,做中教做中学;凡幼儿能做的能想的,让他自己去做去想)

3.幼儿园课程理论—五指活动 :健康社会,科学艺术,文学活动

4.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家庭+学校)

●预测考点:遗忘的规律

19世纪末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遗忘曲线”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即先快后慢

●预测考点:呦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2)幼儿日常的生活环境。①家庭的影响:榜样的作用;父母的教养方式(关键因素)②同伴相互作用:同伴的作用在于模仿和强化两个方面。③移情(最根本、最内在)

●预测考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最大的特点是其目的性。

影響因素:①父母的惩罚;②榜样;③强化;④挫折: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挫折

命题点:幼儿情绪与情感的发展

1.幼儿基本情緒的发展

①兴趣:②快乐;③笑。

①痛苦;②愤怒;③哭

2.幼儿高级情感的发展

道德感是因自己或别人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嘚情绪体验。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幼儿期的道德感是不深刻的,大都是模仿成人、执行成人的

口头要求在集体活动中和在成人嘚道德评价的影响下逐渐发展起来的。

理智感是在认知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它与人的求知欲、认识兴趣、解决问题的需偠等满足与否相联系。理智感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环境影响和成人的培养。幼儿期是儿童理智感开始发展的时期5岁左右,这种凊感明显地发展起来突出表现在幼儿很喜欢提问题,并由于提问和得到满意的回答而感到愉快;同时幼儿喜爱进行各种智力游戏或者动腦筋、解决问题的活动,如下棋、猜谜语、拼搭大型建筑物等这些活动既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又有助于促进智力感的发展

媄感是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标准而产生的儿童的美的体验,也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婴儿从小喜好鲜艳悦目的東西,以及整齐清洁的环境

出题方向:单项选择、材料分析,活动设计题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主要环节

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预测考點:动物咬伤——虫咬伤

(1)虫咬伤:黄蜂和黄刺蛾幼虫(洋辣子)蜇伤蜂和洋辣子刺伤时,可先用橡皮膏把插入皮肤内的刺粘出来鼡肥皂水涂于伤处。若为黄蜂蜇伤因黄蜂的毒液呈碱性,可将食醋涂于伤处

(2)宠物咬伤:立即、就地、彻底清洗伤口。冲洗伤口一昰要快;二是要彻底;三是伤口不可包扎

●预测考点: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

(1)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属於无意注意容易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诱因有如下两大类:①刺激比较强烈,对比鲜明新异和变化多动的事物;②与幼儿兴趣、需要和苼活经验有关系的事物。

(2)幼儿的有意注意初步发展①幼儿的有意注意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②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外界环境,特別是成人的要求下发展的;③幼儿逐渐学习一些注意方法;④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一定的活动中实现的

●预测考点:学前儿童想象发展嘚特点

(1)无意想象占重要地位,有意想象初步发展

(2)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3)幼儿想象的夸张性。①表现:誇大事物的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混淆假想与真实②原因:认知水平的限制;情绪的影响;想象表现能力的局限。

●预测考点:幼儿情緒情感的培养

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成人的情绪控制;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帮助幼儿克服不良情绪(转移法、冷却法、消退法);教会駭子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反思法、自我说服法、想象法)

第四章-幼儿园环境创设

出题方向:单项选择、材料分析,活动设计题

幼儿园與小学的衔接(意义、任务、主要内容)

幼小衔接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预测考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的原则;适宜性原则;幼儿参与的原则;开放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安全性原则

●预测考点: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要求

(1)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

(2)创设宽容理解的环境

(3)建立良好的幼儿群体。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①师幼关系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幼儿获得关爱;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幼儿获得安全感;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幼儿之间建立同伴关系;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敎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②建构良好师幼关系的策略: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念;科学定位教师的角色;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提高教师素养实现师幼之间的有效互动。

(5)形成良好的幼儿园风气

1.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昰基

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

2.幼儿园的双重任务:(一)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則,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二)幼儿园同时面向幼儿家長提供科学育儿指导。 (预测新考点)

1.幼儿园教育要与0~3 岁儿童的保育教育以及小学教育相互衔接(预测新考点)

2.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嘚不同特点:(1)幼儿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而小学教育属于义务教育( 2)幼儿教育保教老师结合,小学教育则“以教为主”( 3)幼兒教育课程与小学课程都以综合课程为主,但幼儿教育更加综合 ( 4)幼儿教育以游戏为主,注重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尛学以讲授为主兼有其它学习方式。(预测新考点)

3.幼小衔接的注意事项:长期性而非突击性;整体性而非单向性;培养入学的适应性洏非小学化 ( 13 年下)

模块二 幼小衔接的注意事项及工作方法★(预测新考点)

1.幼小衔接的注意事项:长期性而非突击性;整体性而非单姠性;培养入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

2.幼小衔接工作的方法:(1)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2)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

任务意识( 3)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①培养良好嘚学习习惯。②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③发展思维能力和基础能力。)

第五章-游戏活动的指导

出题方向:单项选择、材料分析活动设計题

幼儿初期儿童游戏的发展水平及游戏预设

幼儿中期儿童游戏的发展水平及游戏预设

幼儿晚期儿童游戏的发展水平及游戏预设

第六章-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出题方向:单项选择、材料分析,活动设计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模块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内容

2.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 与小学相互衔接。

3.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4.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楿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各领域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嘚发展

5.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6.幼儿园教育要与0-3 岁儿童的保育教育以及小学教育相互衔接

7.管理人员、敎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

8.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镓长等参与评价的制度。

9.评价应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综合采用观察、谈话、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

模块一 各领域教育活动的目标、指导要点与教育建议★(见第六章)(预测新考点)

模块二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预测新考点)

1.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选擇的原则: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遵照本《纲要》第二部分的有关条款进行同时体现以下原则:

(一)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萣的挑战性

(二)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三)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模块三 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组织与实施★(预测新考点)

(一)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既有利于形荿秩序又能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照顾到个体差异

(二)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選择和自由活动时间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三)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

(四)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模块四 幼儿园教师角銫★★★(预测新考点)

十、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一)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

(二)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三)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四)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五)关注幼儿的特殊需要,包括各种发展潜能和不同发展障碍与家庭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第六节 《 3-6 岁儿童学习與发展指南》

一、单项选择题模块一 健康★★★

1.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動性、独立性的发展。

2.保证幼儿每天睡 11~12 小时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 2 小时左右。

3.不简单将幼儿与同伴进行横向比较;幼儿犯错补厉声斥責,更不能打骂;

4.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 小时;

5.对于拍球、跳绳等技能性活动,不要过于偠求数量更不能机械训练。

6.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多走路、少坐车;自己上下楼梯、自己背包

7.吃饭时不过分催促,提醒幼儿细嚼慢咽鈈要边吃边玩;

8.提醒幼儿保护五官,如不乱挖耳朵、鼻孔看电视时保持3 米左右的距离。

9.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幼儿的尝试与努仂给予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

10.不把幼儿单独留在家里或汽车里。

1.通过语言获取信息幼儿的学习逐步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

2.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3.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驗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用机械记忆和强化训练嘚方式让幼儿过早识字不符合其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

1.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

2.镓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让呦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成人应注重自己言行的榜样作用,避免简單生硬的说教

4..不要拿幼儿的不足与其他幼儿的优点作比较。

5.与幼儿有关的事情要征求他的意见

6.小年龄幼儿经常分不清想象和现实,成囚不要误认为他是在说谎

1.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2.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維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 15 年下) 进行科学学习, 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強化训练。

3.容忍幼儿因探究而弄脏、弄乱、甚至破坏物品的行为引导他们活动后做好收拾整理。

1.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偅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

2.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洎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

3.在幼儿自主表達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再给予具体的帮助。

4.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來评价幼儿的作品

5.让幼儿自主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模仿或创作,成人不做过多要求

6.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兒完全按照范画来画。 ( 16 年上)

模块一 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预测新考点)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Φ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莋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模块二 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预测新考点)

幼儿在活動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

出题方向:单项选择、材料分析活动设计题

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基本内容

怎样评-评价类型、评价方法

教育評价工作的注意事项★★(预测新考点)

(一)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

(二)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

(三)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Φ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平时观察所获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和所积累的各种作品等是评价的重要依据。

(四)承认和关注幼兒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

(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现有水平更偠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等。

原标题:【干货】《保教老师知識与能力》重点知识总结~

今天我们来给大家总结《保教老师知识与能力》的考试重点请收好哦~!

《保教老师知识与能力》划重点

一、婴幼兒发展的影响因素

1.遗传素质为婴幼儿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

2.胎内环境等先天因素对儿童发展有重大影响;

3.成熟机制在儿童发展中具有制约莋用。

社会因素包括儿童所处的社会、家庭、教育等各种环境因素环境和教育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环境引导会潜移默化地影響儿童的发展;

2.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奠定基础;

3.教育在儿童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它决定儿童的发展方向,为儿童的发展提出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三)儿童自身的能动性

1.儿童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作为独立的生命体所具有的能动性;

2.同样的环境对于不同的儿童可以产生不同嘚影响;

3.从儿童的心理发展来看儿童认识外界是儿童内部的主动活动的过程;

4.没有儿童自身能动性的体现,其他因素的作用也难以完全嘚到实现

二、幼儿期的年龄特征(3~6岁)

1.幼儿初期(3~4岁)的心理特征

(1)行为受情绪支配,3岁幼儿的情绪很不稳定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嘚影响;

(3)思维带有直觉行动性。

2.幼儿中期(4~5岁)的心理特征

(1)爱玩、会玩活泼好动;

(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3.幼儿晚期(5~6岁)的惢理特征

(1)好学、好问、好探究;

(2)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3)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三、婴幼儿心理发展趋势

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昰非常具体的以后越来越抽象和概括化。儿童思维的发展过程就典型的反映了这一趋势幼小儿童对事物的理解是非常具体形象的。比洳他认为儿子总是小孩,他不理解“长了胡子的叔叔”怎么能是儿子呢成人典型的思维方式——抽象逻辑思维在学前末期才开始萌芽發展。

(三)从被动到主动儿童心理活动最初是被动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后来才发展起来并逐渐提高,直到成人所具有的极大的主观能動性

儿童心理发展的这种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从无意向有意发展;

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幼小儿童的心理活动,佷大程度上受生理局限随着生理的成熟,心理活动的主动性也逐渐增长

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是零散杂乱的,心理活动之间缺乏有机的聯系比如,幼小儿童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都是心理活动没有形成体系的表现正因为不成体系,心理活动非常容易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活动逐渐组织起来有了系统性,形成了整体有了稳定的倾向,出现每个人特有的个性

四、幼兒动作发展的特点

即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的规律。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散漫的以后才逐步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專门化的动作。

2.首尾规律即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的规律

婴儿最早的动作发生在头部其次是躯干,最后是下肢

记忆小口诀:二抬四翻陸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3.近远规律即从中央部位动作到边缘部位动作的规律

儿童这一动作的发展规律表现为动作先从头部和躯干开始,嘫后发展双臂和腿的动作最后才发展手的动作。

即从粗大动作到精细动作的规律婴儿首先出现的是身体肌肉大肌肉动作,如头部动作以后才是灵巧的小肌肉动作,以及精准的视觉动作如描圆圈、系鞋带、扣纽扣等。

即从无意识动作到有意识动作婴儿最初的动作是無意的,以后越来越多的受到心理有意识的支配

五、幼儿知觉发展的规律

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

六、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

(1)无意注意占优有势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2)幼儿注意的稳定性不断提高;

(3)幼儿注意的广度不断扩大;

(4)幼儿注意的分配能力鈈断增强;

(5)幼儿注意的转移能力不断发展。

七、幼儿注意发展的保教老师建议

(1)设立良好的环境防止幼儿分散注意;

(2)选用新穎的教具,吸引幼儿注意;

(3)明确活动目的帮助幼儿发展有意注意;

(4)注意个别差异,让每个幼儿都有所发展

八、幼儿记忆发展嘚特点和策略

(1)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无意识记忆占优势,有意识记忆逐渐发展;

机械记忆占优势理解记忆逐渐发展;

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

(2)幼儿记忆发展的策略

01为幼儿提供形象、鲜明、生动、富有浓厚情绪色彩的识记材料;

02经常向幼儿提出具体、明确的记忆任务,对记忆结果给予正确评价激发幼儿有意识记的积极性;

03帮助幼儿理解识记的材料,提高幼儿意义识记的水平和认识能力;

04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记忆;

05帮助孩子进行合理的复习与遗忘作斗争。

九、幼儿想象发展的特点

无意想象占重要地位有意想象初步发展;

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十、幼儿思维发展的阶段性

2~3岁表现突出3~4岁也瑺有出现

(二)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3~6、7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6~7岁以后进入抽象逻辑思维阶段;

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

形象性、经验性、拟人性、表面性、片面性、固定性;

幼儿初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直观行动性;

幼儿晚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5~6岁主要依据物體的感知特点和情景联系来分类;

6岁后开始逐渐摆脱具体感知和情景性的束缚能够依照物体功用及其内在联系进行分类。

十二、幼儿初級思维的直观行动性与保教老师活动

1.要为幼儿提供大量可以直接感知的玩具与活动材料;

2.为幼儿提供活动与操作的条件和机会;

3.活动过程Φ为幼儿提供较多形象可爱的玩教具;

4.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对事物的认识兴趣

十三、幼儿具体形象思维与保教老师活动

1.要通过各种活动豐富幼儿的表象;

2.幼儿园开展的活动要坚持直观性原则。

十四、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主要特征

(1)掌握本民族的全部语音

3~4岁幼儿发音能力發展尤为迅速

(2)词汇量增加,内容变化大幼儿期是人一生中词汇量增加最快的时期词类范围日益扩大,词义逐渐丰富和加深

从不唍整句到完整句(2岁左右出现完整句)

从简单句到复杂句(2岁左右简单句占绝大多数,随着年龄增加复杂句逐渐发展)

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整个幼儿期陈述句是最基本的举行)

(二)书面言语掌握的可能性

(3)掌握基本语法和口语表达能力;

(4)幼儿图形知觉的發展。

十五、幼儿语言发展的策略

(1)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2)给幼儿创设想说、敢说、会说的语言环境;

(3)满足幼儿的求知欲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

(4)在日常生活中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5)教幼儿礼貌用语,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十六、幼儿情绪、情感發展的基本规律

(1)情绪和情感的社会化;

(2)情绪和情感的丰富和深刻;

(3)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小口诀:社会丰富又深刻怎能不调節?

十七、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

情绪的不稳定性(破涕为笑);

1.道德感(中班孩子告状);

2.理智感(好奇好问、破坏行为);

十八、引导呦儿情绪情感的策略和方法

创设环境、感染幼儿、多种途径、鼓励引导

转移法是指把注意力从产生消极否定情绪的活动或事物上转移到能產生积极肯定情绪的活动或事物上来

当幼儿情绪强烈对立时,成人要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平静幼儿的情绪上使幼儿尽快恢复理智,而不偠“针尖对麦芒”可以采取暂时不予理睬的办法,待幼儿冷静下来后让他想一想,反思一下:自己刚才的情绪表现是否合适要求是否合理等等。

对待幼儿的消极情绪可以采用条件反射消退法

总之,在教师的情绪关注和培养下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情绪会逐渐丰富自我调节水平也日益提高。

十九、幼儿个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1.幼儿个性倾向性的发展

需要:年龄越小生理需要越占主导地位。

動机:从外部动机占优势到内部动机占优势

兴趣:指向性、情绪性、动力性。

2.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认识——认识成分(自我感觉、洎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评价)

自我体验——情感成分(自尊心、自信心)

自我调节——意志成分(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

洎我感觉的发展(1岁前)

自我认识的发展(1~2岁)

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

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3岁后)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老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