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六道全身骨显像像什么这样的标志有什么好处

  • 你所说的情况全身全身骨显像像檢查大概多少钱一次一般来说这样的检查主要是排除肿瘤骨转移的情况,往往需要在3甲医院才有这样的条件一般来说我们这边大概需偠数千元以上。当然各个地方医院的设备和收费标准都是不一样的,具体的费用需要到当地医院详细咨询一下比较好
    全部

  生死之轮图亦称“五趣生死輪图”于藏地佛教寺院外墙上常常能见到,其资料同时亦见于佛陀之本生故事及汉、藏《大藏经》中的戒律部分典著此图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而诡异,故一直以来吸引着参访藏传佛教寺院的旅游者、朝圣者及摄影爱好者的注意然而,这种风格独特的图案并非藏地文化所产生的艺术品而是古印度佛陀时代所创的一种教育工具,其内容包含了四圣谛、十二因缘、生死与中阴及六道轮回的法义在内遗憾嘚是,在汉、藏佛学文库中一直以来少见有对此法义绘图有深入阐释的独立文献。为填补这个空白大藏寺基金会依据大藏寺祈竹仁宝哲于二零零一年五月份在佛教显密研修院香港分院应求所作之口述开示,配合同月中由法师于闲暇额外补充之口述经翻译及编辑后编辑洏成。

  祈竹仁宝哲的这些开示包含了菩提道次第教法中的下士道及中士道极多法义,同时亦对生死之轮图的起源作出了详尽的讲解相信必会对汉地佛子有所利益!

  衲由今晚开始一连数天,应求为大家讲述有关藏地佛寺中常见的生死之轮绘画的种种为了能得到朂大的闻法利益,听者应在听法前思维:“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我必须成佛;为了成佛,我必须学习成佛之道;故此我现在要好好地听受佛法!”

death)等(注:汉传佛教中称其为“五趣生死轮”、“五道轮”、“生死轮”及“十二缘起图”)。这种图画我们常常会在藏地寺院的外墙上见到。对佛法不理解的人只会以好奇的目光欣赏它,却不知道这幅画其实蕴藏着描述众生生死轮回、受苦及脱苦的教法在内

  在佛法上,我们必须注重传承既然我们要修佛法,就当然必须谨慎地抉择什么是佛所开示的法、什么不是佛所开示的法、什么是有传承的正法和什么是似是而非、某些人自创的无传承“佛法”!换言之我们不要大意,必须确定自己所听、所学、所修的法的确是佛陀所開示的为着这个原因,衲现在先讲一讲生死之轮图的传承亦即这种图画的来源。

  在佛陀于人间示现的年代在印度的中部摩揭陀國(Magadha,中印度当年十六大国之一即今之Bihar近佛陀成道的地方),有一座城叫做“王舍城”(Raja Girha佛陀最常说法之处,即今之Rajgir城境内有一山称为“靈鹫山”,即佛陀开示《般若心经》的圣地)摩揭陀国王舍城的国王名为“频毗娑罗王”(Bimbisara,亦译作“影坚王”、“形牢王”、“瓶沙王”忣“影胜王”等)这个国王与佛教有很深的渊源,他不但是第一位皈依佛陀的国王佛教史上的第一座精舍——竹林精舍(Venuvana) 亦是由这位国王所供养予僧团的(注:见《因果经》中记载)。在印度有另一个大城名叫“胜云城”(Rauruka),此城则有一位称为“优填王”(Udrayana亦译作“优陀延王”忣“乌扎衍那王”等)的国王。上述的两位国王是甚有交情的朋友。频毗娑罗王在现在所说的典故发生时早已皈依了佛教,而优填王则未信佛教亦未见过释迦牟尼本师。

  王舍城与优填王所管辖的地方堪称国富民强。两个城之间常常有商人来往作买卖两位国王就瑺常托来往两地的商旅代捎书信及礼品予对方。在多次互相送赠了珍宝及上等布料后优填王把一件镶满了各种宝石的珍贵铠甲赠予频毗娑罗王。这套珍贵的盔甲不单镶满了多种宝石,更有防火、防毒及护身的功能所以它价值连城,令当时的见者赞叹不绝在收礼后,頻毗娑罗王召集了大臣向他们说:“这么贵重的大礼,朕应当如何回礼呢朕必须以一件同等的厚礼或更有价值的礼品回赠,你们快帮忙想一想吧!”各大臣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但这些建议都不太恰当,令国王伤透了脑筋这时候,一位属婆罗门阶级的大臣开口说:“我王!三界之中所有珍宝也比不上佛陀!佛陀现正在我们国境中驻锡我王何不以佛陀之身相作画回礼呢?这份礼既吉祥且又能令优填王积聚福德!”,频毗娑罗高兴地决定:“就这样办吧!”

  在佛陀听到频毗娑罗王的要求时应允之余,还授记说:“优填王见画時将生大信心及见谛!”在画师为佛陀作画时,由于佛陀的圣身自然放出光明万丈又因画师出于敬心而未敢直望佛身,绘画便变得极難进行下去了后来,佛陀把自己的身影投在画布上由画师依他的身相比例勾划身形,再为佛画上色画师又依佛之开示,在佛身相图畫下加上了开示皈依、三学、六道生死轮回及十二因缘教法的生死之轮图。这幅布画被涂上香料而包于上好的丝布内,再放入一个金盒之中金盒又被放在更大一点的银盒中;银盒又复被收藏于更大的红铜盒中。频毗娑罗王写了一信派使者把信交予优填王,请他在城Φ张灯结彩再由大象、步兵及战车等四军陪同,出城十一里恭迎佛画这幅包装好了的佛画,便被供在一头大象背上送到了在其城境外恭迎的优填王手中。

  本来不信佛的优填王在恭敬地展开佛画后便仔细地观看图中的内容及参想画中偈文的内义,同时亦在心中禅思十二因缘的顺逆流转过程、四谛及六道轮回之苦由于佛陀的加持、优填王的过往善业力及因缘成熟,优填王在当下便证得了阿罗汉圣囚的预流果位境界(注:一种修行的境界——小乘见道位)此后,这位国王为佛教亦作了极大的贡献他的生平故事,可见于《大藏经》中嘚戒律教法等典著中(注:汉文《大藏经》中之《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阿含经》及《四分律》等俱有有关优填王之章句片段)。衲在幾年前曾往印尼的浮罗布多(Borobudur)大塔朝礼留意到塔上的石刻中亦有极多有关此王生平的雕刻图像。

  由上述典故可见生死之轮图并非藏哋人的发明,而是源自古印度佛陀的时代(注:在印度阿旃多石窟第十七号窟殿中便存有古老之生死之轮图像)。在优填王看画证道后古茚度的佛教寺院(乃至后来的藏传佛教寺院)便开始有把这幅画绘于寺门外的传统,以令来访或路过的人见画而心念画内含藏的教义(注:见汉攵《大藏经》之《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卷三十四:“尔时世尊告阿难陀……是故我今敕诸苾刍于寺门屋下画生死轮……应差苾刍于門屋下坐,为来往诸人婆罗门等指示生死轮转因缘……”及《释氏要览》卷三:“毘奈耶云:给孤长者造寺后作念若不彩画,便不端严即白佛。佛言于门两颊……次一面,画五趣生死轮……”)

编者按:五趣生死轮图在汉地,虽然并未象古印度与藏地之普及但由《法苑珠林》卷二十三及《诸寺缘起集》兴福院条史料中,可知此图在汉地乃至日本亦曾有某种程度上的流传此外,汉传佛教及日本佛教Φ各种版本之十法界图(亦称“十界图”及“十界大曼荼罗”)亦源出于五趣生死轮图(注:参考宋·遵式《天竺别集》卷二及王日休《龙舒增广净土文》卷八)

  这幅图像,并不用于禅修观想用途其作用乃是为了提醒行者业力、因果等教法,令观画者对佛法生敬信心、对轮回等教法生出理解及令修行者生出修行的大决心

  生死之轮图,是显示凡夫众生在六道中生死轮回的图解它同时亦教授了苦的来源、脫苦的方法及脱苦的自在境界。

  我们有一天必定会死但在死后,生命却并不终结在这个肉体灭亡后,我们的意识会先进入一个叫莋“中阴”的阶段然后便再次轮回投生,得到新的肉身以另种生命形式延续生存。我们佛教常常谈及轮回今天我们又在谈轮回之图潒,那到底是谁在轮回呢在哪里轮回呢?为什么他们在轮回呢简单地说,凡夫众生的心识便是正在受困于轮回中的生命;由三善道及彡恶道组成的六道便是凡夫众生轮回被困的处所;凡夫众生因为烦恼而造业,又因造业而受生、受死及再次受生经历似无止境的轮回、轮转,在这六道中转来转去不能自在或出脱。

  佛法中又常提及“自在”这个名词“自在”又是什么呢?“自在”即“自由”的意思我们一谈及自由,就以为不要干活、不用上班或没人管束便是自由其实这些都不是真的自由、真正的自在,因为这些处境都仍有局限性——我们没有不死的自由、没有不病的自由、没有不再轮回的自由……佛法中所提及的自在,是指真正的自由、自在、自主亦即不再受生、受死、受病、受中阴、受轮回所困的境界。这亦即超出了生死轮回、业力及烦恼的束缚和枷锁的解脱自在境界这才是真自甴、真的自在。

  人生在世辛辛苦苦的为的是什么呢?其实所有人乃至所有生命,追求的不外乎是离苦得乐亦即脱苦的自由。不論你追求的是金钱、名位或其它的什么归根究底你追求的便是离苦得乐的自由。问题是:穷一生地去追求后谁得到了真正的自由呢?囿谁能达到拥有不病、不苦、不死的自在境界呢大家不妨在这一点上好好想一想。

  佛陀开示说烦恼与业力是我们受苦及受轮回的嫃正原因,修持正法是我们脱苦而得自在解脱境界的方法

  生死之轮,正是开示我们凡夫不断地在六道中轮回之境况、过程及原因並开示脱离这种无奈境况的方法。虽然六道之苦况包罗万有但其大概情况已全包含在此图像之中了。

  生死之轮图像有多个部份我們可以看到其中央有一个阎摩鬼王口噬掌持着生死大轮,这部份开示六道轮回中之苦的本质(四圣谛中的苦谛教法)及这些苦的根本来源(四圣諦中的集谛教法)在这部份的上方,有一尊佛以手指着两段偈文及一个月亮佛手指偈文开示灭苦及脱出轮回苦海的方法(四圣谛中的道谛敎法);月亮则描述诸苦息灭的自在境界(四圣谛中的灭谛教法)。现在衲将把这图的各部份逐一分拆开来作解说

  我们先看生死之轮图的主体部份,亦即阎摩鬼王手持巨轮的图中央部份

  生死之轮图主体概说

  我们在死后,会经历中阴阶段然后又投生为另一生命形式,然后又再经历死亡、中阴、投生……的循环这便是生命的轮回。但我们并不一定再生为人而是可能再投生于六种生命形式中之任哬一种,这六种生命形式称为“六道”生命便是从无始的过去以来,不断一次又一次的投生、死去、再投生、死去……周而复始不可絀离。是什么令我们不断地经历生、死、中阴、生、死、中阴……的循环而困于六道中轮回呢这是因为我们的烦恼及业力。我们因贪、瞋、痴(三毒)等烦恼而造作种种业所以便造作了一连串的因缘,令自己不断轮回受苦生死之轮图主体部份,包含了六道之内苦的本质及眾生之苦的来源亦即佛法中四圣谛教义的苦谛及集谛。这一部份开示了三毒等烦恼、生死及中阴过程、六道轮回之情况及十二因缘等敎法。

  生死之轮图主体分说

  阎摩鬼王手持的大轮可以分为四层圆圈排列。

  在图的正中央亦即大轮的轴心部份,是一个小圓圈圈内有三种畜牲:鸽、蛇及猪;蛇及鸽由猪口而出。

  这三种动物分别表义贪、瞋、痴这三毒。这三毒念是凡夫的根本烦恼,也是令我们不断生死轮回的根本原因

  为什么鸽表义贪欲呢?这是因为鸽的特征是贪欲无足这是传统的说法。衲有一个研究生物荇为的徒弟说现代的西方动物学家经研究后,发现鸽是所有生物之中性交频率最密的这似乎与佛教传统说法不谋而合。在某些生死之輪图中画师会绘上其它的鸟类表义贪欲,但这些画法是不正确的在佛经上教授绘画此图的开示中,都指明了应以鸽(而非其它鸟类)表贪

  蛇是瞋恨的表义。如果你以手指头轻轻碰一下一条蛇它马上便会发怒、马上便会咬人还击,所以画中便以蛇代表瞋恨

  一头豬不会分辨好、坏、干净或肮脏,它只会狼吞虎咽地把任何东西吃下肚子在平时,猪也只懂吃、睡及拉粪其它就什么都不干了。如果伱牵一头猪往花园游玩它绝不会好好的坐在一旁欣赏景色,反而会到处捣乱把花、草等都从泥土中统统掘出来。在这世上有千千万万種动物但在不同国家、语言及文化中,不约而同地以猪来形容笨人例如藏人及汉人在骂别人蠢的时候,都会说:“你这个人笨得像猪┅样!”可见以猪来表义愚痴的确是贴切的。

  由于我们凡夫最根本的愚痴我们才会对外境事物生出贪欲,又在得不到欲得的事物時生起瞋恨心这便是贪及瞋源出于痴的情况。在图的中央最内圈中蛇及鸽都画成由猪的口而出,这就正是表义贪欲及瞋恨源出于愚痴在某些画中,画师把三种动物画成排为一圈的模样猪咬蛇尾,蛇咬鸽尾鸽又咬着猪的尾巴。严格地说这并不是最传统、最正确的畫法,但这种画法也有它的表义:三种动物互咬联成一环表义贪、瞋、痴此三毒念并非单独运作,而是相互串连引发的

  前面已经說过,三毒等烦恼及业力是令众生不断地在六道苦海中生死流转的原因这也就是说,轮回的原因及苦的来源便是烦恼及业力如果我们想灭苦,单单抱怨是没作用的我们必须把苦的根源连根拔起,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烦恼与业力的运作

  在烦恼与业力二者之间,造荿我们不断轮回的主要原因是烦恼什么是烦恼呢?它们是各种令我们内心不安及狂妄起伏的元素例如贪念、瞋恨、愚痴这三毒等等。假设我们只有过往曾积作之业但却没有生起我执等烦恼,单单业力是不可能令我们再次投生的这就像是一颗没有水份的种子,无法发芽生长反过来说,如果你过往并未作任何业但只要你一天还未断除烦恼,你便会因烦恼的驱使而即刻开始种业从而凑足了轮回、受苼、受苦的因缘。

  烦恼的种类可说是数也数不尽我们今天主要是把它们归纳为贪、瞋、痴这三毒念来讲说。这三种心态是一切烦恼嘚根源

  三毒中之“贪”是指贪恋可爱的事物。当我们见到一位美丽的异性时便会想:“啊!我要和这个人在一起!”同样地,我們对财产、名利、饮食等等都会生起贪欲又如垃圾堆中的苍蝇,它们飞来飞去在垃圾堆中穿插,这也是因为它们的贪欲

  大家可鉯幻想一下:我们本来是心境平静地逛街的,然后我们的眼角不经意地瞄到了店铺展示窗中的一件饰物觉得它实在漂亮。我们忘记了逛街的动机驻足在店前凝望这件小东西。有些人可能会不加思索马上把它买下来另一些人则可能没有钱,便只好回家去了没买下它的囚回家后,可能不思茶饭心中想这小东西的美丽,不能自已甚至在梦中也想着要得到它。买了这东西的人会把它带在身上展示,看唍又再看彷佛怕它会逃走似的!这便是贪欲了。

  我们的贪欲是无穷尽的我们喜欢看漂亮的东西、听悦耳的音乐、嗅好闻的味道、吃可口的食品、穿柔软的衣物……总之我们希求各种外界的事物来满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及触觉等等,而这些欲求是我们永远不觉滿足的不论我们已得到了多少,我们仍不断渴求更多就以金钱为例:你有一百元的时候便想得到一千元;在拥有一千元的时候,你又想要一万元即使是世上最富有的人,仍然不觉满足他仍然不会停止追求更多的财富。正因为这种无止境的贪欲我们便造作各种的业,种下了种种不同的业因所以便不断地在受业果之报、不断地在轮回。我们每天看新闻时天天都听到有人偷钱或抢劫,这便是贪欲所驅使这些人把欲望付诸行动而作之业了。又如淫邪等事往往也因为满足贪欲才会发生的。即使我们不谈罪犯等例证反观自己,我们哬妨不是因为要满足贪欲而天天在作各种业因呢我们在肚子饿时走进餐厅,想着鱼、虾的美味可口便在鱼缸前用手指一下,叫侍应为峩们烹杀一尾鱼或几十尾虾这便是因贪而作之杀业了!我们又往往在工作上,因为自己之利益而常常妄语这也是因贪而作之不善语业!

  在各种烦恼中,贪念是较为难克服的其它的烦恼好比衣服上的尘埃,扬一扬可以把它们去除;但贪念却好比渗透入布料衣物上的汙渍不易被除掉。正由于贪欲众生便被绑在六道轮回之中,不易生起脱离六道之心当然,我们受困六道之中的原因还包括了其它的各种烦恼及业但贪欲的确是其中一个比较主要的原因。

  当别人做了一些我们不喜欢的事或说了一些不中听的话时,我们便会生气这便是“瞋”了。瞋恨的对象可以是有生命的但也可以是死物。

  在我们的瞋恨心生出来时心中便会烦燥不安,不能自已甚至偠把被恨的对象杀死才满足。世上的战争及打斗有一部份因贪欲而引致,也有相当大部份便是因为瞋恨心而引发的由此可见,这种心態既令自己不快乐而且对其他生命也只会带来伤害,而不会带来利益仇恨不单只伤害别人,同时也伤害到自己在发怒时,我们不快樂也常常会作出不理智的决定、说出不应说的话、做出会令我们事后后悔不已的事,甚至做出杀生等严重罪行在生起瞋恨心时,人就潒疯了似的有时人甚至会杀害自己的慈父和慈母!这种毒念,是导致世上千千万万生灵被杀害及在战争中失去性命的原因也是家庭不囷及自己不快乐的原因,更是能导致我们造作重罪而堕三恶道的原因所以说,瞋恨心是我们内心中的“敌人”

  在各种烦恼中,仇恨是最能导致我们于未来堕于三恶道之中的一种我们修行所作之功德,即使是如山那么大也会被短短一剎那冒出的瞋恨心烧毁。

  “痴”是指“无明愚痴”亦即对事物的实际客观情况不了解的意思。在藏文中“痴”的原字是marigpa;rigpa的意思是“明知”,ma是“不”的意思marigpa便是“不明知”之意。痴就似是失明的病态令我们看不到一切事物的真正情况。由于我们的愚痴我们不明白业力及因果,才会造作種种令我们在六道轮回中不断受苦的业因正因为我们不明白及不信因果,我们才会做出种种如杀生、偷盗、妄语等的恶业令自己在死後堕于三恶道之中受苦。同时由于我们误执“我”为实有,认为“我”是一个单独存在而有自性的个体我们才被困于六道之中不断经曆生生死死的循环。故此在各种烦恼之中,痴是最根本的烦恼也是贪、瞋与其它一切烦恼的根源。

  以上所说的三毒并不是单独運作的。衲在此举一个例子:你很喜欢一件东西这便是贪欲;在你千方百计尝试而仍不能得到它时,你便生起了怨恨心这便是瞋念。甴此可见贪欲可以延伸为瞋恨。如此类推我们可知这三种心态是互相串连的。但我们也可以说贪及瞋源出于痴。

  我们的心中恒瑺地被这三毒充斥它们不断在我们的心中流转交替起伏,驱使我们去做种种的业譬如说:我们因为贪食,便杀海鲜而吃作出了杀生の业;我们也可以因为痛恨一个人,而最后把瞋恨付诸行动把他杀死了,这便是由瞋而作杀业的例子在我们作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及恶口等等业以后,这些业因并不会随事件之完结而消失反而会积集在心识之中,就像一颗种子一般只待外在的因缘引发结果。這些业因种子的力量还会不断增长譬如说你杀一条虫,这杀虫的业力会不断增大到了业因成熟而受报时,你所受的恶果就可能变得很夶了在我们的生命中,绝不会遇上我们在过去未曾作因而受报的情况而曾作之因则必定会有一天结果。这因果的定律并不是上天的咹排,而只是一种自然的定律不论你信不信因果,这定律一样在你的身上生效如果我们杀害生命(哪怕只是少至一条虫的生命),在未来某一天因缘成熟时便会堕于三恶道中,沦为畜牲或饿鬼或在地狱中受苦。同时在未来因为其它分别曾作之善业而又再次生于人间时,我们也会生于战乱及灾难连连之地又或遇到被人杀害之果报等。

  总而言之由于贪、瞋、痴等烦恼的驱使,众生才做出种种业導致自己不断地受业报、不断地生死轮回。

  在轮心中央向外数的第二圈是有关生、死及中阴的教法图标。环的半边是黑的另半边則是白的。在黑的半边环中有三个小图形,这是代表了将投入畜牲、饿鬼及地狱道的中阴身这半个环,开示说众生因贪、瞋、痴三种煩恼驱使(即内圈的鸽、蛇及猪所表)造作黑业或不善业(此半环的底色为黑色表示了黑业),便会在死后感召黑业果而投生于畜牲、饿鬼及地獄道中图中的畜牲、饿鬼及地狱众生的头部都向下,表示这三种生命形式是痛苦的下道转生在另半边环中,背景是白色的内有三个頭部向上的图像,代表将生于天道、阿修罗道及人道这三种生命形式的中阴身这半边环,开示说众生因造作白业(以白背色所表)将感召業果而于死后受生于天界、阿修罗界或人间。这三种生命形式比前述的三恶道较为少苦故称为“三上道”或“三善道”。

  在一个众苼死后他将会因烦恼及累积下来之业力牵引而再度投生于六道中的其中一道。但在死后及下一次受生前中间有一段时间,这就是“中陰”或“中有”现在我们不妨粗略地讲一讲死亡过程、死亡后的中阴景况及再次投生的过程。

  有关生、死及中阴过程在佛法中有極尽详细的描述。在讲述这三个过程时衲在面对不同听众的情况下,可以从藏地医学体系的角度来描述也可以从佛学显乘的角度讲解,有些时候则以佛学密乘的角度讲解这三者间分别不大,但在细节上有细微出入及深浅的区别今天,听众中大多未曾受过摩诃无上瑜伽密部的灌顶故此不适宜听受密法上的开示。另一方面衲虽然也常常作医学上的演讲,但今天的讲解是在这佛法中心内进行故亦不適宜以藏地传统医学的角度讲述。所以衲将以显乘佛学的角度讲解生、死及中阴过程。又者在藏地,法师会很深入地描述死亡过程泹今天衲只会以一贯向西方国家的人说法之方式,浓缩而简略地在这章题上讲述一下否则的话谈上七天七夜还说不完,这里面许多的学術名词更会把大家搞到头昏脑胀

  衲在多年来观察到一点,汉人似乎对死亡有一种忌讳总会尽力避开这个话题。在西方白人却对這个话题有莫大的兴趣。其实对一个修持的人来说,了解死亡是很重要的这尤其是对密法行者更为重要。对没有修行的人来说其实吔没必要避讳害怕认识死亡。最终我们都难逃一死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了。即使我们躲开死亡这个话题也不能避免死亡本身。

  生迉其实是无常的但在佛教的医典中,教授了不少观察自己的寿命是否坚固的方法这种观察自己寿命的方法,分为许多类其中一种最鈳靠的方法是观察自己的呼吸,但你们恐怕学不来所以在此亦无必要详谈了。其它的方法有的是在月圆之夜、无人之地,背着月亮观看自己在地上的影子;有的则是在清早的阳光下观察自己手上隐隐上腾的热气及其它生命力的征象之强弱对修行人来说,去观察死亡的預兆并非为了令自己怕死或消极,而是为了要有时间预先准备面对死亡!如果藉着上述这些方法察觉到自己有快死亡的迹象时,则可采取相应的措施

  人的寿命长短,取决于福报及寿元二者二者中若福报尽了而寿元尚存,或寿元快尽但福报尚存都会遭遇死亡(这呮是普遍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者已尽而另一因素尚存而仍能活一阵子的人,例如大多长期昏迷的植物人便是寿元已尽但福报尚存的活者)如果一个人经过观察而知道自己可能将因寿元已尽而即将死亡,便可多作放生及修长寿法等令寿元增长,从而延寿延生如果知道自己可能将因福报尽而死,便可布施予穷人、供养寺院及三宝等从而增加福德来达到延寿的目的(注:有关延寿的方法,可参考法師著作《寿份无量》)但如果福报及寿元都耗尽了,则应好好准备面临死亡了(注:有关面对死亡及往生净土的开示可参考法师著作《生迉自在》)。

  人在死亡时可说有四种不同的境界。在外在上来说这四种死亡都不外乎是断气而已,但死亡的人因其不同的境界而有截然不同的主观体验及景况

  对最上等的行者来说,他们经历了最上的修持在死时并无痛苦,也不经历中阴阶段直接便能成就果境。对中等修持的人来说他们虽未能证悟高层次的果境,而需经历中阴阶段但他们却能因平素的修行及熟习,在死时能把中阴阶段转為修行的工具从而得到不错的成就及有一定的自主能力。平素尚算有修持佛法的人死时若能把一向修持的佛法利用起来,其死亡过程亦未算太糟痛苦也较少。平素从无修行的人在死时会经历极大的痛苦及恐惧。今天我们所讲述的主要将是这种并无修持的凡夫之死亡过程及景况。

  在这世界一切东西都由地、水、火、风这四大元素所合成,而人类的肉身亦如是在死时,我们的肉身中之四大元素会渐渐分解及衰退身体的机能亦会相应地失效。

  首先是地大元素衰退而溶入水大元素此时的身体会变瘦或凹陷,皮肤开始失去咣泽面部可能会变形扭曲,鼻梁仿似塌了下去视觉亦会开始失效。正在经历死亡者会经历如草原上的阳焰映像的内征兆。对曾作各種恶业的人来说他们会感到山崩地裂的幻境,甚至开始神智失常有时候,有些人甚至会惨叫:“山塌下来啦!快救我呀!”等等的惊呼在这时候,亲友应在耳旁提醒:“这些只是幻象不要怕!”对多作善业的人而言,他们大多并不会遇到可怕的幻境

  在地大溶叺水大后,水大便会衰退而溶入火大此时,将亡者的听觉开始失效体液逐渐干沽,外在的声音仿似由远处传来似的同时会见到如烟霧的内兆境。曾作多恶业者此时会感到犹如身处海啸或漩涡当中。

  再下来火大会溶入风大,嗅觉开始失灵如果我们把身体的视覺、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及意识功能形容为一座有五所房间及中央一个大厅的屋子的话,此时候就似是屋中的三间房已关了灯只余兩间房及屋中央大厅的灯还亮着。这时候视觉、听觉及嗅觉已先后开始失效了,将亡的人与外界的接触只余味觉及触觉功能尚未失效哃时,身体的温度会开始下降一生中多作善者,体温多由下身往上收摄至胸部也即是说他的脚部会先开始变冷。多作恶者体温往往則是由上身退温至胸间,也即是说头部先冷将亡之人此时见到的内征兆,是如萤火虫或火星向上飞扬的景况一生多作恶业者,同时会經历身处大火中或全身着火的可怕幻境衲因为身为僧人及医师,常常要照顾临死的人有一次,衲亦亲眼见过一位临终人惨叫着:“救吙呀!救我呀!”的呼叫声他显然正在体验着大火烧身的幻境。

  当风大溶入意识时将死者的味觉也开始失效,内在的征兆是火花閃烁犹如烛火将熄未熄时的最后几下忽明忽弱的景况常作恶者,此时会感处狂风或旋风之中的可怕幻境

  跟着下来,触觉也会失效身体开始僵硬。到这时候四大元素已一一分解完毕,而溶入意识之中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及触觉已相继失效,只余心中的意识仍在运作这个情况,就似是屋中的五间房已相继关灯房中办公的人也已相继下班去了,只余中央大堂中还有一灯亮着及楼中尚余一个囚仍在办公

  没多久后,临死者吐出一口浊气医生便宣布此人断气了,家人也在此时哭声四起在这一剎那,亡者的意念是有取决性意义的人在死时的意念,可以分为善心、不善心及无记心善心是指皈依心、对三宝及上师的信心、慈心、悲心及菩提心等等。不善惢是指贪、瞋、痴等等无记心则是不善不恶的中性心态。这死时的一念有极强的力量,亡者的下一生将生善道或恶道就是看这一念叻。这一念的生起可以是由外界引发的,例如说四大收摄过程中师长或同门在旁提示,亡者可能便会生起皈依心或其它善心;又或正茬经历死亡过程者见到了他喜欢或不喜欢的人和事,便可能在那一剎那间生起贪欲或瞋念

  以上所说的临终一念,会诱发我们恒久積集下来的业因故此它直接影响亡者的中阴阶段及下一生将投生何处。我们一生及过去生中所作之业因固然是不善业为多,但多多少尐也曾会种下有丁点儿善因临终的一念若善,便会诱发我们积集下来的无数业因中的一个善因这便令我们下一生投生善道之中。反之临终的一念若为恶念,则会诱发我们恒久积集起来的无数善恶业因中的其中一个不善业因令我们下一生堕入三恶道中之其中一道。所鉯说我们一生中固然要多作善及多生善心,但临终的一念也不容忽视这临终一念,是十分强力的假设有一个好的修行人,一生作善極多但在临死的一剎,他因着某种外缘而生了一个恶念例如说因他人的表现而在这一剎生了一念瞋心,他在下一生便会堕入三恶道之Φ这并非说他一生中所作之善便白费了,而是他的临终最后一念诱发了他一生中或过去生中千千万万的业因中的其中一个恶业因导致怹下一生堕于恶道投生。他的善业因及业力并没有白费但只好等以后才待被诱发成熟了。反之一个终生作恶的人,如果临终因旁人的┅句开示而生出了皈依心、慈心或悲心等这一念便会诱发他意识中所积存的其中一个善业因,令他下一生中生于善道其今生所作之恶業的业因及业力则待未来才会被诱发而成熟结果了。

  由此可见修行人务必要令自己在临终时在爱心、慈心、悲心、出离心、菩提心戓依止心中死去,而要避免临终时生起贪欲、瞋恨或愚痴等如果我们在死时观想上师、本尊、三宝或禅思出离心或对众生之慈心、悲心等,或观想佛陀净土都能确保令临终一念为善念,从而保证下一生的福乐甚至能往生净土之中。反之若死时见不喜的人、事、物等,又未能控制自己的心念便可能生出一念之瞋恨而诱发某一曾作之不善因,导致下一生生于恶道之中

  常常有汉人及白人问衲:“峩怎样才可以利益临终的亲友呢?”现在的人大多死在医院之中,旁无上师或同门师兄弟引导若对佛法有认识的亲友应该尽可能在他嘚死亡过程中向他解释开示佛法,又或叫他诵念佛号或佛咒等这对亡者会有大利益,令他下一生免于恶道之苦话说回头,如果我们能茬平时教化亲友则往往会有更佳效果。在死亡的恐惧中连我们自己也未必有把握提起善念,何况说要未听过佛法的人马上学习提起善念呢!同时我们亦要尊重将亡者及其亲友的意愿。如果他们并不信佛法甚至有抗拒心,在病者的床前过度热心地说教或念咒或许反洏会令临死者生瞋恨心或与其它亲友吵起来,这样并不利于临死者坦然安心地上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只好尽力把房间打理得洁净讓将亡者在安详、安静及舒适的环境中死去,令他在平静的心境中上路或许也可放一张绘为面容安详的佛陀画像在一角,该亡者看一下吔是好的同时,在这时候如果情况许可及众亲友与将亡者并不抗拒,也可给一些观音甘露丸等法药令将亡者服下这也能令他免于下苼堕入恶道之中。

  如果将亡者为佛教徒我们在此时应该协助他修持,譬如说为他助念、引导观想或提醒他修持等这并不是说,我們随便念点什么经咒而是应协助将死者修持他一贯修持及熟悉的法门。协助将亡者的人宜为他的师长或相交较深的同门,以免令他生起瞋恨或不安的心此外,在这浊世末法年代中若能把《妙法莲华经》或《菩提道次第广论》置将亡者头顶上触一下,也会有十分大的助缘但这样做的前提是应在不会令亡者及其它亲友不安的情况下进行。

  修迁识法(Powa亦作“破瓦法”或“破哇法”)或各种净土法(注:囿关迁识法及净土法门,可参考法师著作《生死自在》)的人应在自己将死时、四大元素收摄期间至最后一口粗气呼出前修法。如果别人欲为将亡者进行迁识也必须在此段期间进行。在粗气一旦呼出后心识将处于细微心的处境,再不会生起善与不善心念的区别而且也巳不能听到他人的引导了。在此时粗显的心念已不再运作,呼吸亦断息只余细微心在运作及在心间尚有余温。对凡夫来说死亡的过程在此时几乎已全完成了。但对修持密法的行者来说这时候却是忙着的时候!修密的行者,此时正要利用时间及气、脉、明点等以达箌成就。今天不是适合谈密法的机会衲就不在这一点上多说了。

  在四大完成收摄及断气后粗显心已不复运作,身中的粗气亦全摄於极细微心气中此时,亡者在外在上来看已是无任何生命迹象的死尸但其于出生前得自父母的白明点及红明点仍会在体内脉中运行,依次产生白显像心、红增上心及黑近德心三种境界这三个阶段,对修密者尤为重要但今天没必要在此详说,大家知道有这三个阶段即足够了

  在最后,亡者身心中只余心间的一点称为“极细微心气不二明点”的东西仍在运作这个极细微心气不二明点,便是我们心識的所在近代科学与佛学间的矛盾,主要的一点便是心识的所在科学家认为人的意识住在脑中,佛学中则认为它在心间科学家说意識在脑袋中,其实也并非错误但这却只是一个不全面的认知。衲在这一点上可以作一个比喻:我们白天在上班时会上办公室工作。在莋完事后在晚上我们便会回到自己的家里睡觉休息。心识的所在也是同一个道理:在运作时它在脑袋中运行工作在办完事后,例如在峩们睡觉、昏迷或临死时它便回到心间而安静地坐在那里。

  极细微心气不二明点像是一个空心的盒我们的心识便在其内。在死亡過程的最后一剎那这个明点会破裂二分,心识便在这时离开肉身外出在这一剎那,死亡过程才算真的完成了这便是今生完结与中阴階段开始的一剎。这一剎那是自修迁识的行者之最后机会。如果没能在中阴期开始前完成迁识也就是说迁识法失败了。

  以上所说嘚死亡过程主要是依显宗佛学的角度来描述的,密法中的开示则更为细微得多及有少许出入此外,上述的各个过程总共可以历时较长但也可能在极短时间中相继全部完成。有些人会质疑:“在交通意外中身亡者怎么可能有四大元素相继收摄等这么多段的过程呢?”這个问题不难回答在意外横死等情况下,四大元素分离等过程也一样全会发生分别只在于它们全在一眨眼间便全部完成而已。

  亡鍺的心识一旦离开肉身整个死亡过程便告终结,这也是今生的终点及中阴阶段的起点

  中阴亦称“中有”,它的藏文是bardo在一生终結与另一生的开始之间,便称作“中阴”亡者在死亡过程完成后、投生六道中某一道前,其心识便会因业力及对自己的执爱而得一种称為“中阴身”的细微身以这种身存在至因缘成熟而再次投生为止。这种中阴身的所谓“身相”并无实质,只是大概具身相而矣中阴身并不吃用实质的饮食,而以气味为食

  中阴身的身相,是他的下一生的形相如下一生将生畜牲道者,形如畜牲而身如烟色;将生於地狱道的中阴身色如焦炭行走时是倒立而行的;将生为饿鬼者身如水色,倒退而行;当生人界者身如金色而平行;当生天界中之色堺天者身色白,而行动时如上升飞行一般;当生天界中之欲界天者身色亦为金色行时如飞行上升。以上这些是依据《入胎经》描述而说嘚此外,六道中的下五道或天界之欲、色二界之生命完结时而当生天界中之无色界者,死时即于当处成无色界并不会经历中阴期,故此不会有中阴身

  中阴身的眼、耳、鼻、舌等身根的功能齐全,而且具有神通例如中阴身的眼有如天眼通的功能,能看极远的事粅等等这些神通,是中阴身自然具有的与修禅定所得之神通的性质并不完全一样。中阴身因为有各种神通便能穿墙过壁,通行无阻不论宇宙哪一方,中阴身一起念时剎那便能到达该地,唯独佛陀成道的金刚座道场及此中阴身当投生之母胎此二处不能穿越另者,Φ阴身虽有一些天眼通但他们只能见到与自己同类的其它中阴身,例如当生饿鬼道的中阴身能见到其它当生为饿鬼的中阴身而不能见當生为人的中阴身。

  当生三善道任何一道的中阴身所体验的是温和悦意的景况,其见到的天色如有月光的夜晚当生三恶道其一者,其中阴身则经历黑夜及斗争不绝的景况处于极度恐慌及彷徨之中到处流浪飘荡,直至投胎为止

  中阴身的寿命,以七天为一期極其量也只会有七期。在这四十九天内中阴身是必定会投胎受生的。有人问:“如果在四十九天后没有受生中阴身是否仍会流连飘荡戓‘魂飞魄散’呢?”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依烦恼及业力才得中阴身,这亦即是说我们必有再度受生之因缘故绝无可能在四十九天內仍未再度受生。另者这里说中阴期极其量为七个七天,并非说中阴身会于第四十九天才再度受生而是说他在四十九天期内必会受生,这可以是一天、两天……乃至四十九天不等在每届七天之期,若中阴身未有受生之缘将换另一个中阴身,若又届另一期七天仍未有苼缘又再换一次身,直至受生为止但这绝不会超过七次七天之期。

  在这里衲也想借这个机会顺带纠正民间的一些迷信。有些人說:“我的亡父昨晚回家我见到他的鬼魂!”等等,其实人在死后其中阴身已化为下一生当投之道的形相,绝不会现生前之形相况苴我们凡夫的眼睛也不可能见到中阴身,中阴身亦根本无能力报梦给前生的亲友有些时候,有的人的确见到如已亡亲友的“鬼魂”但這些只是某些具变化神通的饿鬼道众生幻化出来,以欺骗见者施以饮食供养而已它们并非见者的亲友之中阴身。另者有人以为亡者会長期流连于前生住处或亡身之处,这也是不符合佛说的中阴身之寿量至长亦不过四十九天,绝无经年累月地在某处流连的可能!

  由於中阴期至长亦不过四十九天亲友若要利益已亡者,最直接及有效的期间正是这四十九天在这顶多四十九天的期间(此期亦可能只有一、两天),若依《集论》之观点及格律派来说亲友若为刚亡者布施、供养三宝、修法及作善等,可以改变其中阴身故此亦可改变其下一苼之生处。如本当生于饿鬼道者其身本如饿鬼形相,但若亲友于此中阴期未完前勤作善业回向予亡者其中阴身仍有可能变为当生人道嘚人形中阴身,在其中阴期届满后亡者便会改为投生人道

  在此期间,懂修持的亲友可为亡者修各种法或供僧、布施及延僧诵经等戓修熏烟供养法亦可(注:有关熏烟施食供养法门,可参考法师著作《本尊海会》)世俗中不懂正信佛法的人,往往在亲友死后搞不少葬礼儀式向死尸献花上香等,这对亡者而言都是没有实际效用的因为亡者的心识已随中阴身到处流连,与尸身根本再无关连了一旦中阴身再度投生后,其生处已不能变更其前生亲友若代为布施及修善当然亦有利益,但却不可能直接地令他转生别处了有些汉人习惯为早巳死去多年的祖先上香,这是完全不可能利益到其祖辈的因为祖先之心识早已再度投生了。此外汉人把祖先的骨灰放在佛寺中,也本非符合佛法的传统而且对祖辈完全没有好处!如果祖辈早已死去多年,我们又想利益他们最好的做法是代为修善,尤其是以我们这个甴祖辈的血肉延续衍伸出来的肉身所作之善(如顶礼诸佛、捐血助人等肉身所作善业)最能带来直接的利益予早已不知转生至哪里的祖先之現在情况。

  有关中阴期间的情况衲已说了不少,现在接着说中阴身投生的过程

  中阴身的投生去处,是六道中的其中一道其所受生的方式分为胎生、卵生、湿生及化生四种。

  中阴身投生的因缘为何呢受生的主因乃其过去积累所作之业,主缘则为与当生之處父母等有缘及父母交合的行为等前面说过,中阴身本无实质在投生时所受生的只是一个心识而已。

  以四种受生方式中之胎生及陸道生命形式中之人间受生来说当生为人的中阴身于生缘成熟时,便会遇见到与其有缘之未来父母交合的情景这个中阴身在来到时,洇为生起爱欲了便念欲交合,此欲望便令中阴身终结导致他的投生。如果中阴身对其未来生父生出了欲望便会想与其交合,受生后將生为女性;如果中阴身对其未来生母有欲望便会受生为男孩子。

  在中阴因欲望而致完结的一剎那心识便生于父母交合时产生的紅白混合体之中(注:受精卵)。在刚入胎的一剎那投生的心识所体验到的景像是黑无一物的情况。在此时前面所描述的死亡过程便会反佽序发生一遍。在中阴完结的一剎便同时是受生的起点。一旦心识投生了衰老便告开始。

  在初时胎儿只像一点乳酪似的,慢慢財会长至像一尾小鱼的形状在这阶段中,胎身只有细微气

  在第二个月,粗显气开始发展出来并且凝聚于性器部位附近的脉轮之Φ。这时候的胎儿形似一只乌龟。

  在第三个月胚胎的气延伸至脐轮,胎形有点像一头小猪

  在第四个月,胎儿体内的气延伸臸喉轮胎形长至小狮子一类的兽类身形。

  在胚胎发展至第五个月胎儿身内的气延伸至头顶而逐渐能运行至遍布全身,其体形已发展至像一个侏儒的身相

  由第六个月至出生前,胎儿陆陆续续发展出肢体及视觉、听觉、味觉、嗅觉与触觉的各种功能

  由受生鍺的主观体验来说,入胎时先是没知觉的然后慢慢地开始感到痛楚。在母亲走动时胎儿会感到天旋地转。由于胎儿的皮肤十分敏感茬母亲饮下冰水时,胎儿感到身处寒冰湖中一般;在母亲饮热水时胎儿则感到像被沸水淋在身上似的。在母胎中胎儿感到又热又黑,受着被挤困在幽闭空间中动弹不得的多个月折磨在出胎时,婴孩会感到像被挤入窄长的隧道中硬推出来出胎后,婴儿对外在的事物会感到极度的恐慌及不安同时更会因其皮肤的极高敏感度,而甚至在被最软的人手轻触时都会感到犹如刀割的痛楚。

  以上所说只昰以胎生于人间为例而描述。这些资料在《入胎经》中有甚详尽的开示,在藏地传统医学体系中亦有极为精确的胚胎发展之描述

  洳果中阴身的受生因缘并非胎生及人间,其在受生一剎见到的景像当然又不同了当生欲界天者,会见有同类住于天界中享乐而生欲往该處之欲望又因此欲望而投生。当生饿鬼道者其中阴身或见某地有财帛宝藏,至时却取不到财宝中阴身发瞋而告终,心识便投生饿鬼噵中受生因喜爱屠杀畜牲而业因成熟之当生地狱者,其中阴身或见某地有畜牲走动而追赴该地,至时却找不到它们中阴身发瞋而忿滅,其心识即告生地狱中此外,也有中阴身感冷而心欲得暖而感生热地狱、感热而欲清凉故感得生寒冷地狱等情况总之,中阴身会因各别的业力与因缘见到相应的景况而因贪欲、瞋恨等心导致受生六道的某一道中。由此可见贪、瞋、痴三毒乃轮回的根本原因。正因為此三种心的状况众生无奈地在六道中生生死死,难以出脱及得到真的自由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身骨显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