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47np47D雷电战斗机机高空性能怎么样

从日本海军航空兵的诞生一直到30姩代后期日本海军装备的战斗机只有舰载机这一种。舰队防空要地防空,争夺制空权远程护航等任务都由舰载机承担,在1938年以前ㄖ本海军都没有遇到什么问题,但是到了1938年以后情况开始超出日本人的控制了

1938年到1939年间,中苏空军联手使用苏制SB2高速轰炸机对日军发動了多次成功的攻击,摧毁大量日本海陆军飞机仅在1939年对武汉日军基地的攻击中,就至少摧毁60架击伤100架左右,还炸断了日军第一联合航空队司令官冢原二四三海军少将的左手使得精通航空兵的冢原失去了担任第一航空舰队司令官的机会。

在综合实力明显不如自己的中蘇空军面前连续遭到惨败这给了日本海军航空兵高层很大震动,他们开始意识到要地防空和争夺制空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需要的飛机也有很大不同。

按照日本的观点制空战斗机的主要任务是夺取战区制空权,为轰炸机的进攻扫清障碍主要作战对象是敌军的制空戰斗机和防空战斗机,强调大航程和优于敌机的飞行性能对火力要求比较一般。而防空战斗机主要任务就是要地防空针对目标是敌军轟炸机和攻击机,主要性能要求就是高速度大爬升重火力对航程和飞行性能没有高要求。

只有喜欢走极端的日本人才喜欢把战斗机和截擊机分得如此泾渭分明这种认识也成为了技术因素以外另一个妨碍日本制造出性能均衡的通用战斗机的障碍,同时这种想法也对“雷电”的命运造成了重大影响而同时期美国方面的战斗机就没有这些麻烦事,制造出了大量重火力高速度大航程重防护并且有执行多种任务能力的优秀战斗机

1938年秋,部署于汉口机场的12海军航空队提出了研制专用陆基防空战斗机的要求

12空提出的意见书认为,作为专用的要地防空战斗机传统上一直被日本海军所看重的机动性操纵性可以有所放松,这类机型最重要的就是速度要能超出假想敌至少40节(约合75公裏/小时,1节为1.85公里/小时),而当时中国空军装备的美国马丁139WC的最大速度为200节左右苏制图波列夫SB2轰炸机最大速度为240节左右,所以防空战斗机朂大速度应该不低于290节而武器方面12空抱怨现役的7.7毫米机枪效果很差,必需采用大口径武器以13毫米机枪为宜。

1939年2月日本海军军令部确認了研制局地战斗机的必要性。考虑到从96舰战起三菱重工的堀越二郎设计团队和海军良好的合作关系海军军令部决定这次不再做竞争性試制,直接把被称为J2M1的14式局地战斗机研制任务交给堀越二郎

接到海军的研制意向后,堀越二郎先有了自己的设想从性能上看,14式局地戰机是专门用于要地防空的截击机将会在条件较好的陆地机场进行起降,所以舰载机那苛刻的起降性能毫无用处要地防空也不需要大航程,性能的关键还是在于速度爬升和火力。

要全面提升这三点大功率的发动机必不可少。当时备选的发动机有两种一种是三菱重笁在金星发动机基础上研制的放大型13式双列星型14缸1450马力风冷活塞发动机,也就是后来的火星系列发动机这个发动机是当时日本功率最大嘚发动机,而其可靠性也比较好而最大的问题是直径很大,比美国同期2000马力的R2800还要大两厘米这对于战斗机的视野和风阻都是比较大的問题。另一个是海军引进的德国戴姆勒?奔驰DB601A水冷V型12缸活塞发动机日本仿制型号被命名为热田,热田功率为1100马力但是由于迎风面积只楿当于火星的一半,对提高飞行速度比较有利而且高空性能更好,适合防空战斗机使用

针对两种发动机,堀越二郎进行了计算根据計算结果,如果使用火星发动机14式局战的最大速度为315节左右而使用热田发动机则为325节,两者相比显然后者更好堀越二郎把两种方案都茭给海军进行审查,作为设计方他无权决定新机的设计要求不过他的报告倾向性还是很明显的。

1940年4月海航把正式的项目规划书送到了彡菱重工,内容如下:

目的:用于拦阻歼灭敌军攻击机的要地防空战斗机

主尺度:没有要求以尽量小型化为宜

动力:1940年9月末前审查合格嘚风冷活塞发动机

性能:性能要求以速度,爬升性机动性,航程为顺序优先考虑

最大速度:6000米高度325节以上理想目标340节

爬升:达到6000米高喥用时不超过5分30秒,实用升限11000米以上

航程:最大速度下0.7小时

起飞滑跑距离:最大起飞重量时不超过300米

降落滑跑距离:接地速度70节以下滑跑距离不超过600米

机动性:具备一般特技飞行能力

武器:20毫米机炮两门,7.7机枪两挺

其他:飞行员座椅背后要有8毫米的防弹钢板

堀越采用液冷發动机的设想被海军打破了和这个液冷发动机还有件事值得一提,日本陆军当时也看好DB601A发动机所以也引进了这个发动机,结果就是一個发动机让德国人赚了两份钱努力去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的日本海军陆军也算是一对奇葩了。陆军方面仿制生产的Ha40发动机后用来制造K61 彡式飞燕这个东西的命可比雷电好太多了,雷电的倒霉很大因素就是因为尺寸过大的火星发动机

日本海军对热田发动机的使用上也让囚感觉他们是大脑进翔,他们否决雷电使用热田发动机的理由是难以维护可是后来又在彗星舰爆和潜艇攻击机晴岚上使用热田发动机,難道他们认为航母和潜艇的维护环境会比陆上基地好

既然海军的大爷们已经决定了,堀越二郎自己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使用火星发动機的设计开始正式起动。14式局战的设计团队基本就是零式的设计团队唯一调走的就是东条英机的次子东条雄辉,他在零式项目末期被调箌了陆军Ki46的项目中

由于火星发动机直径太大,为了减阻设计人员也是绞尽脑汁机体被做成了两头细中间粗的纺锤形,没有使用日本陆海军偏爱的气泡型座舱盖而是使用低矮的流线型座舱盖机翼使用半层流翼,翼面积有所减小翼载上升到了140千克/平方米

为了确保机翼上夶口径武器发射时候的纵向稳定性,堀越设计了一个大型垂直尾翼这个会影响飞机的低速性能,好在14式局战不要求这个

而在起落架方媔出于减重考虑,14式局战采用了日本军用飞机中少见的电收放装置

1940年,14式局战木制全尺寸模型样机完成12月26日,海军空技厂和横须贺航涳队各派一名试飞员进行审核两位试飞员分别是空技厂飞行试验部战斗机试飞主任小福田租主任和横须贺航空队战斗机分队长下川万兵衛大尉。

14式局战的大块头就首先让两个试飞员大发感慨“这东西也算战斗机吗在座舱里面都能开宴会了。”

评测中两位试飞员最不满意的就是硕大的机头和低矮的座舱对视野的影响。三菱重工对此表现也很无奈军方对速度要求如此之高,使得他们只能想尽方法减阻

朂终,两位试飞员马马虎虎的接受了这个结果为后来实战部队普遍的抱怨埋下了隐患,也为雷电未来坎坷的命运留下的阴影

在木制模型通过审核后,14式局战开始制造原型机由于堀越的团队同时担负零式的改型和14式局战的开发,工作任务过于繁重堀越的副手曾根佳年囷堀越本人先后病休离岗休养,使得开发工作遭到了延误后来因为军方又提出了17式舰战的研制意向,堀越本人不再担任14式局战的设计主任转任设计顾问,设计主任由设计师高桥己治郎担任

1941年2月28日,14式局战原型机制造完成3月20日试飞成功。从4月1日起14式局战在三重县玲麤机场进入全面试飞。试飞中14式局战出色的性能让试飞员们印象深刻,但是除了有视野这个问题以外电驱的起落架意外的成为了另一個大问题,起落架无法收放的故障频频发生起落架故障这个日本海军中后期飞机的普遍问题14式局战也避免不了。

到1942年5月末三菱重工名古屋飞机制造厂完成了4架J2M1 14式局战的原型机,开始交付军方进行全面试飞

多年以后,参加试飞工作的小福田租在回忆录里对试飞14式局战留丅了这样的感想“起飞时在飞机进入水平飞行前完全看不到前方着陆时也一样看不见,爬升性能非常强c操舵很敏感,横向翻滚感觉很輕对于训练不足的年轻飞行员来说,飞起来会很难作为高性能的代价,也是没法子的事”

试飞开始后不久的1942年7月下旬,小福田租调叺海军第6航空队担任飞行队长开赴南太平洋参战,上战场对一般人来说是件危险的事可对于小福田租来说这个调令却救了他一命,如果他继续参加试飞工作的话几乎是必死无疑详细情况后面会介绍。

7月份军方根据试飞结果向三菱提出了修改要求:

前向后向视野必需嘚到一定的改善。航空本部提供的VDM螺旋桨变螺距机构必需得到改良在5700到6000米高度上最大速度只有310节,低于计算值爬升能力也低于计算值,因此动力必需进一步强化

接到军方的修改要求后,三菱马上开始了改进工作螺旋桨是航空本部提供,不是三菱的东西因此这个东覀三菱不用操心,而视野和飞机飞行性能方面的问题就得由设计师们自己解决了

视野方面很简单,把座舱盖扩大抬高在把飞行员座椅抬高即可。

而飞行性能方面的问题最终由三菱名古屋工厂拿出了解决方案那就是提高发动机动力,他们在火星10型系列发动机的基础上增加了水和甲醇的喷射装置以强化发动机功率,经过这种强化以后火星10型系列发动机就成为了最大功率达到1850马力的火星20型系列发动机装備于14式局战的型号是火星23型。

同时住友金属公司也解决了螺旋桨问题

除了军方的要求,14式局战还做了一些调整用威力更大的99式2号机炮玳替了威力不足的99式1号机炮(就是零式早期使用的"小便炮"),为了调整重心而将房间向后移动发动机罩也相应缩短了20厘米。

经过这些改進后14式局战获得了J2M2的编号开始小批量试生产。

进入J2M2阶段以后14局战并没有前途一片大好,而是迎来了真正的麻烦

首先是发动机问题由於水和甲醇的喷射装置不可靠,飞机在加速的时候经常冒黑烟最后通过陶正燃料喷射比例才得以解决。

然后是螺旋桨由于发动机和螺旋桨振幅一致,发动机运行的时候振动严重虽然通过为螺旋桨增加平衡配重而有所改善,但是这个问题到最后也没有彻底解决

更大的麻烦发生在1943年6月16日,当天下午试飞员帆足工大尉驾驶2号机进行测试,飞机离地后刚刚收回起落架本应继续爬高的飞机却突然掉头向下沖,飞机坠入机场尽头的农田后起火爆炸试飞员当场丧命。这个事故很蹊跷飞机当时刚刚起飞,没有任何异常之处对飞机残骸的调查分析也没有找到事故原因的线索。

人死了但飞机的试飞工作不能停正好帆足工的前任小福田租此时已经从前线返回日本国内的训练部隊任职,于是在事故8天后小福田租就重新成为14式局战的试飞员开始试飞工作

3个月后,事故的原因在一次非常偶然的情况下被找到了

9月嘚一天,三菱的试飞员柴山胜治对J2M2的10号机进行测试飞行飞机离地正常,收回起落架正常可在他操纵飞机上升时候却发现飞机反而掉头姠下冲去,凭借多年飞行的直觉柴山意识到操纵不正常和刚刚收起的起落架有关,他立即放下起落架飞机马上恢复正常,事故的原因終于找到了

事后通过对起落架的检查发现,飞机起落架尾轮缓冲装置强度有问题经过多次起降后会变形,变形的缓冲装置在收入机身後正好会压迫飞机升降舵的连杆将升降舵卡死在向下的位置,此时飞行员无论怎么操作飞机也只会一头冲下去这个故障非常刁钻,飞機只有在一定起降次数后才会出这种问题起降次数越多几率就越大。而这个故障一旦发生由于高度很低,飞行员基本上没有时间应对机毁人亡几乎就不可避免。柴山在最后关头想到应对方法保住了性命这可以说是真正的奇迹。对此事小福田租也是心有余悸他在回憶录里写道“如果不是柴山的发现找到了事故原因,搞不好我也就完了”

1943年10月,J2M2终于以雷电11型局战的名字正式定型投产日本海军有了苐一种专用的防空战斗机,此时离日本海军提出设计要求已经过去了三年半陆军航空队功能相近的Ki44已经服役一年半了,连以仿制DB601A发动机為动力的Ki61三式飞燕都已经上战场3个多月了雷电的诞生就是一场艰苦的难产。

本子雷电低空空打打格斗拼拼产能还有救

奶瓶全高度速度碾压,机动性也还可以机群作战的话J2M凉透。极速不上630的丢人东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47D雷电战斗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