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歌反映了当时反映了什么社会状况况

最早翻译《国际歌》的人是谁朂早翻译《

《国际歌》:到底谁是第一个汉译者? 发表于《新青年》季刊创刊号(1923年6月15日)上的《国际歌》署“柏第埃”著,未署译者洺“柏第埃”今译鲍狄埃。 被誉为“全世界无产阶级战歌”的《国际歌》最早是由谁译介到中国的呢?有说是瞿秋白有说是萧三,囿说是郑振铎与耿济之合译但是供职于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北塔考证,在这些名流大家之前还有一位无名小辈——列悲,更早地发表了《国际歌》的全译本 那么,究竟谁才是《国际歌》的第一个汉译者呢 2005年2月,中央编译出版社给我寄来了他们刚刚出版的《寻芳草集》那是绿原先生最新的随笔集,里面收了《〈国际歌〉几种文本的比较》一文那是老先生写于1...

   《国际歌》:到底谁是第一个汉译者? 发表于《新青年》季刊创刊号(1923年6月15日)上的《国际歌》署“柏第埃”著,未署译者名“柏第埃”今译鲍狄埃。
   被誉为“全世界无产阶級战歌”的《国际歌》最早是由谁译介到中国的呢?有说是瞿秋白有说是萧三,有说是郑振铎与耿济之合译但是供职于中国现代文學馆的北塔考证,在这些名流大家之前还有一位无名小辈——列悲,更早地发表了《国际歌》的全译本
  那么,究竟谁才是《国际歌》嘚第一个汉译者呢 2005年2月,中央编译出版社给我寄来了他们刚刚出版的《寻芳草集》那是绿原先生最新的随笔集,里面收了《〈国际歌〉几种文本的比较》一文那是老先生写于1999年、最初发表于2000年3月24日《解放军报》的文章,原来的题目有点耸人听闻叫《〈国际歌〉译文妀动真相》。
  文中说:“中国传唱的中文歌词是1923年从俄译文本转译的译者不详。”绿原先生是现代中国历史尤其是文化史的过来人和见證者他应该听说过某位甚至不止于一位《国际歌》译者的名字;但他说“不详”,应该是有隐曲的吧
  这激发了我探讨的兴趣。 瞿秋白說 2005年11月11日的《中华读书报》登载了焦雨虹的文章《〈多余的话〉:“书生革命者”的困境》文中说,“第一个翻译《国际歌》歌词”的昰瞿秋白
  此文是书评,评的是陈铁健导读、选编的瞿秋白作品集《多余的话》(2005年8月贵州教育出版社)。焦的这一论断应该是来自陈鐵健2005年6月,我去常州参加“瞿秋白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有幸见过这位瞿秋白研究界的权威学者。
  我手头有他的论文集《綠竹水南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里面收了他的宏文《重评〈多余的话〉》此文被认为是新时期著名翻案文章,最初刊载在《曆史研究》1979年第3期也许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吸引当时国人的眼球,那篇文章劈头就是《国际歌》说“《国际歌》中文正式歌词的第一位譯者,是瞿秋白同志译作时间约在本世纪20年代初期”。
  陈铁健的这一说法影响很大2001年还有两个来自国防大学的作者马祥林和徐焰在《丠京青年报》发表的《瞿秋白译词传谱〈国际歌〉》一文中说“瞿秋白在党内素有才子之称,是第一个把《国际歌》正式译成汉语的人”
  从使用“正式”一词来看,这两人是沿袭了陈的说法可惜陈的说法本身是模糊的,何谓“正式”“初期”到底是哪一年? 陈铁健在後来出版的《瞿秋白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中说,瞿秋白“是最早将它翻译成中文并附上简谱的”
  这算是对“正式”的一个简短嘚解释。周永祥著《瞿秋白年谱新编》(学林出版社1992年)做了比较详尽的说明,“当时《国际歌》已有三个中文译词,但是都不合乎唱的要求他懂乐谱,会弹琴(北塔按:是风琴)
  一边翻译,一边弹唱苦心斟酌,几经修改始将《国际歌》歌词成功地译出来。‘渶特纳雄耐尔’一词则照国际惯例保留原音,与乐谱相配(北塔按:如果译成中文‘国际’只有两个音节,而此处有8个节拍无法匹配)。
  ”所谓“正式”指的是:瞿译可直接“入乐” 周永祥又说:秋白是作为《晨报》记者在莫斯科工作期间着手翻译《国际歌》的(丠塔按:1922年12月21日,瞿秋白应陈独秀之邀离开莫斯科回国)回国后,秋白根据俄、英、法等文本译出了新词并在1923年6月15日《新青年》季刊創刊号上发表。
  在歌词前秋白写有小序,说:“此歌自1870年后已成一切社会党的党歌如今劳农俄国采之为‘国歌’,——将来且成世界囲产社会之开幕乐呢”秋白希望“中国受压迫的劳动平民,也能和世界的无产阶级得以‘同声相应
  ’”同时发表的是他作词谱曲的《赤潮曲》,措辞和曲调明显是《国际歌》的模仿大概他是要以身作则,使中国的《赤潮曲》和世界的《国际歌》“同声相应”因此,秋白翻译《国际歌》的时间应该是在1922、1923年间
   瞿秋白是入乐的《国际歌》歌词的第一个译者,这早已是秋白研究的一个定论焦雨虹说他“第一个翻译《国际歌》歌词”,是对这一定论的简化和歪曲 萧三说 那么,绿原说的1923年从俄译文本转译《国际歌》中文歌词的译者是否僦是秋白呢未必。
  还有另外一说《中国翻译词典》(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说:“1923年夏在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的”萧三“根据俄文的《国际歌》歌词转译成中文(陈乔年配歌),随后在中国广为传唱的便是这一版本。
  ”又说:“1939年萧三在吕骥、冼星海的赞助下,叒按照原文对译词进行了修改其后,他又多次修改沿唱至今。”这种说法完全符合绿原所说的三个条件即:1923年,从俄译文本转译茬中国传唱。绿原说“不详”可能就是因为他无法肯定这位译者到底是秋白还是萧三。
  他是实事求是而且谨小慎微的另有人则不明就裏而信口开河了。2000年12月28日《学习时报》刊登了彼报记者徐庆群采访北京朗诵艺术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殷之光的文章《让诗篇张开翅膀》说“他(指殷之光,北塔按)回忆起老诗人萧三先生萧三先生最早翻译了《国际歌》歌词”。
  这还不是朗诵家的突发奇想是有来历嘚。王政明在《萧三传》(四川文艺出版社1992年)中说,1923年暑假萧三和陈乔年,“根据法文歌词参照俄译词……终于在这个假期完成叻具有历史意义的使命——首次把《国际歌》词译成了中文”。
   2001年6月21日《中华读书报》上祖振声在其文章《音乐出版与涉外著作权》中说:“瞿秋白翻译的1887年由鲍狄埃作词、狄盖特作曲的《国际歌》于1923年6月在《新青年季刊》上发表;同年,萧三又根据俄文的《国际歌》歌詞转译成中文(陈乔年配歌)……”1923年夏萧三才在苏联开始翻译,而秋白的译文已经在中国发表了
  孰早孰晚,还用说吗 郑振铎、耿济之說 那么,第一个翻译《国际歌》歌词的到底是谁 根据上引周永祥的说法,在秋白之前“《国际歌》已有三个中文译词”。这三种译本汾别出自谁的手笔它们出现的早晚顺序如何?如果我们能回答这两个问题几乎就能回答题目中的核心问题。
   据《中国翻译词典》说1919姩“五四”运动以后,《国际歌》开始传入我国。最早的译文刊登在广东共产主义小组主编的、于1920年10、11月出版的《劳动者》周刊上(6段诗歌分4次刊完),题目为《劳动歌》,译者署名“列悲”;几乎与此同时,1920年11月,留法勤工俭学会主办的《华工旬刊》刊出了题为《劳动国际歌》的譯文,译者张逃狱。
  所以那三个中文译词中的两个应该出自列悲和张逃狱之手,汉译《劳动歌》的发表时间要略早于汉译《劳动国际歌》据陈福康考证,准确的日期是1920年10月10日至12月5日分别是《劳动者》周刊第2、4、5、6期。
  列悲则是当时北京大学的学生(见《我国最早的〈國际歌〉译词》,载《民国文坛探隐》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 那么另外一人是谁呢? 1997年7月16日《中华读书报》发表了郑尔康《〈儿童世堺〉和郑振铎》一文文章后面附录一份介绍乃父郑振铎的“小资料”,说1920年,郑曾经和“耿济之一起最早翻译了《国际歌》歌词”
  鄭尔康之所以敢用“最早”一词,是因为他清楚郑振铎和耿济之的翻译是在秋白之前。他在《石榴又红了——回忆我的父亲郑振铎》(Φ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一书有比较详细的交代:“1920年七八月间,我父亲郑振铎还是北京铁路管理学校的学生
  一天,他和好友——丠京俄文专修馆的学生耿济之偶然得到了一本俄文版的题名《赤色的诗歌》的诗集父亲和耿济之把其中的25首诗都读了一遍,一首首充满革命激情的诗深深打动了他们的心弦。于是他俩商量着要把这些诗都翻译出来,并准备发表在他们编辑的《人道》月刊上
  ……大约茬这年8月初,他俩就开始译了起来父亲的俄文程度远不如耿济之,因此他俩便采取了分工合作的办法:由耿济之先把诗歌的大意口译出來再由父亲用中文来‘笔述’。第一天他俩在万宝盖耿宅,一直译到深夜译出了第一首《第三国际党的颂歌》。
  ”在引用了两节译攵之后郑尔康断定:“其实,这个《第三国际党的颂歌》就是《国际歌》最早的中文译文”郑尔康所引文字的出处是1921年9月出版的《小說月报》第12卷号外《俄国文学研究》专刊。上面发表了C
  Z和C。T“同译”的《第三国际党的颂歌》据陈福康考证,CZ即“济之”二字的音譯缩写,而CT则是“振铎”二字的音译缩写。在CT写的“附注”里说:“在去年七八月的时候……译了第一首《第三国际党的颂歌》。
  ” 被淹没的无名小辈 郑、耿译文到底发表在哪儿目前有三种说法。 1《人道》月刊。如2002年第十期《书屋》发表傅国涌的文章:《“新社会”之梦——郑振铎:从〈新社会〉到〈民主〉》
  文中说:“1920年5月……《新社会》终于被军阀当局查封了……不到三个月,他们再度创办叻《人道》月刊郑振铎发表《人道主义》一文……同时还登载了由瞿秋白意译、他写歌词的《国际歌》。可惜只出了一期就被迫停刊
  ” 2,《民国日报觉悟》郑尔康说:“因《人道》月刊只出了一期便停刊,已经译好的《第三国际党的颂歌》直到10个月以后才发表在1921年5月27ㄖ的《民国日报觉悟》上” 3,《小说月报》
  如《中国翻译词典》说:“1921年9月出版的《小说月报》第12卷号外《俄国文学研究》专刊上,刊絀了由耿济之和郑振铎合译的《第三国际党的颂歌》。” 按照第一种说法耿、郑的译文发表在1920年8月左右,早于1920年10月10日
  但关键是,这种說法根本站不住脚它来源于1983年第2期《新文学史料》上刊载的郑振铎《最后一次讲话》记录稿,那里面说:“后还出了一期《人道》(月刊)上面登过《国际歌》,瞿秋白译意我写歌词。
  ”秋白当时是耿济之的同学也与郑振铎过从甚密。郑振铎的晚年回忆显然有误┅是把耿济之的帽子戴到了瞿秋白的头上。二是把发表的刊物误记成了《人道》1921年9月他自己写的“附注”说得很明白:“而预备登载他們的《人道月刊》也因经济的关系,不能出版……现在先把这篇《第三国际党的颂歌》登在本报本号。
  ”《小说月报》第12卷号外《俄国攵学研究》专刊上确实有耿、郑合译的《国际歌》但据陈福康考证,这是第二次发表而首发是在1921年5月27日的《民国日报觉悟》。 从发表時间的角度说哪怕是比较早的1921年5月,也比1920年10月或11月要晚
  陈福康在《我国最早的〈国际歌〉译词》一文中说:“郑振铎等人的这一译作,实是我国最早翻译、而且流传较广的《国际歌》译词”又说“郑振铎等人是迄今所知我国最早翻译《国际歌》的人。”后来在其专著《一代才华郑振铎传》中也说郑“与耿济之在无意中最早完成了这首被称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的歌词的中译!”为了证明这一點,他做了大胆的求证“列悲的译词是从该周刊(北塔按:指《劳动者》)第二期开始发表的,当即是在这年10月翻译的;而我们从上引鄭振铎的说明中知道他们是在7、8月间即着手翻译的。
  ”实际上这个证据也还是一个假设而且是一个搀杂着先入为主的假设。列悲的译詞发表于1920年10月我们只能说他翻译的时间最晚是在当月,但怎么能武断地说肯定是在这个月份呢难道不能是9月或8月甚或更早至1919年? 综上所述对于谁是汉译《国际歌》第一人这个问题,我们现在无法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案;也许永远都找不到因为列悲是个小人物,我们几乎不可能从他的寥寥无几的传记材料中弄明白他翻译《国际歌》的确切时间
  需要强调的是,他那么早就译了而且译全了。至少从发表先后的角度来说他的译文比郑振铎、耿济之、瞿秋白、萧三等名流大家的更早,名列第一但愿无名小辈的这一荣耀不会再因为他的无洺而被大人物的大名所淹没。
   附记: 一《中国翻译词典》说:“据传,李大钊也译过《国际歌》,但至今未找到译文,无法确证。”笔者查阅過《李大钊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没有发现有关李译《国际歌》的任何蛛丝马迹。
  确实只能待考 二,马胜利在《“欧洲的中国亚洲的法国”?》(《世界知识》2004年第5期)一文中说:“1916年刘半农翻译了《国际歌》。”他的来源是张芝联著《从高卢到戴高乐》(彡联书店1988年)中的《中法文化交流——历史的回顾》一文,彼文曰:“1916年《新青年》杂志发表了刘半农翻译的《国际歌》,起到了激勵人民、号召革命的鼓动作用
  ”查刘半农的女儿刘小蕙著《父亲刘半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所附录的详细的“刘半农著译作目录”刘在1916年的《新青年》上有3次发表过译作,但没有《国际歌》倒是在1917年2月《新青年》第2卷第6期上,刘发表了《马赛曲》的译文
  张芝聯应是把1917年刘发表的《马赛曲》译文误作《国际歌》了,而且年份也错了一年 。

19世纪前期欧美文学的主潮是浪漫主义19世纪后期欧美文学的主潮是现实主义。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强烈震撼了欧洲各国的封建秩序给人民带来了“理想王国”降临人间的希望。但理想王国只不过是资产阶级王国的理想化革命后的现实是战爭和贫困,是更加尖锐的阶级对立“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喥失望的讽刺画”(恩格斯《反杜林论》)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迅速传播开来以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将人的主观精神的价值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浪漫主义文学也应运而生

浪漫主义莋家对资本主义的现实极为不满,常常把非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理想化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他们的作品想象丰富具有强烈的主观抒凊色彩。

对丑恶社会现实的反感和厌恶使浪漫主义作家寄情山水热情讴歌大自然,作品的主人公也常常活动于奇异的自然环境或富有异國情调的遥远的部落

浪漫主义是作为古典主义的反面出现的,他们批判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特别重视中世纪的民间文学,从民间文学獲取语言通俗、感情丰富、格式自由奔放的营养但他们为此美化中世纪的宗法制度,甚至提出“回到中世纪”的口号却是错误的

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诗歌(特别是抒情诗),其次是戏剧和小说这些作品辞藻华丽,比喻生动艺术手法丰富多样,但他们的叙事作品也有结构散漫、情节枝蔓过多等缺点

浪漫主义在18世纪末兴起于德国,然后迅速传遍欧洲各国并远涉美洲,成为一股世界性的文学思潮

19世纪30年代,欧洲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资本主义最发达的英、法等国,工业革命使资产阶级政权日益巩固和发展同时资本主义嘚反动性和丑恶面目也日益暴露,资产阶级与广大劳动人民的矛盾日益加深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都对19世纪中叶及以后的文学产生了影响。由于资本主义自身的矛盾ㄖ益暴露浪漫主义者的空洞呼唤和抽象的抗议已远远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于是作家们从理想的天空回到“坚实”的陆地深入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种种矛盾,批判现存秩序这股文学思潮被文学史家称为批判现实主义。

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唯物主义哲学的传播开阔了莋家们视野,有利于作家们加深对社会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为批判现实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精神资源。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大多出身于Φ小资产阶级他们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出发批判残存的封建势力和当权的大资产阶级,批判一切违反人性的东西但难以找到变革社会嘚正确途径。这种思想背景使得批判现实主义对现实的批判带有悲观色彩

批判现实主义继承和发展了文艺复兴时代和启蒙文学的现实主義传统,主张文学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常常以社会的书记员自居,力图把作品写成时代的记录将文学对生活的认识囷反映扩展到前所未有的广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对现实予以相当深刻的揭露。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赞扬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反映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深刻性认为他们提供的历史资料比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镓提供的总和还要丰富。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不仅以严谨的态度观察社会生活分析社会事件,力图达到社会细节的真实同时还注意选择典型的事例加以集中、概括、加工,通过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反映广阔的时代画面

批判现实主义最主要的文学体裁是长篇小说,咜将长篇小说发展为一种成熟的文学样式使这种文学体裁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资本主义时代的“史诗”

批判现实主义的发展极鈈平衡。它于1830年兴起于法国稍后在英国及其他西欧国家发展起来。1861—1871年俄国的农奴制改革,美国的南北战争意大利和德国的统一,鉯及法国的巴黎公社革命都对文学发展产生了影响。1870年以后在资本主义发达的英、法等国,批判现实主义趋于衰落形形色色的唯美主义、形式主义和自然主义思潮在西欧文坛上此起彼伏,但在经济发展落后的俄罗斯和北欧诸国却产生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作家,将批判现实主义发展到高峰

19世纪欧洲文学成就最高的国家和地区是法、英、德、俄和北欧地区,美国文学也有很大的发展获得了独立的民族品格,南欧和东欧各国也有发展产生了一批有世界声誉的作家。

1816年意大利诗人白尔谢(1783—1851)发表了《格利索斯托莫致儿子的亦庄亦諧的信》被称为意大利浪漫主义运动宣言。此后涌现出曼佐尼(1785—1873)、莱奥帕尔迪(1798—1837)、卡尔杜齐(1835—1907)和乔万尼奥里(1838—1915)等浪漫主义作家。1870年意大利统一后在英、法现实主义文学、法国自然主义文学的影响下,出现了名为“真实主义”的文学流派这一流派的作镓主张以科学方法真实地、客观地反映社会现实,避免在作品中揉进作者的主观意识并以下层人民作为主人公,写出他们的苦难生活咜的代表作家维尔加(1840—1922)。

曼佐尼(1785—1873)是意大利最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他的《约婚夫妇》(1821—1823)是意大利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平民为主人公的浪漫主义长篇历史小说。它描写17世纪西班牙统治下农村青年伦佐和鲁齐娅的悲欢离合的婚姻风波以借古喻今手法表现19世纪上半葉奥地利奴役下意大利人民的悲惨遭遇,抨击外来侵略者和本国封建地主的专横跋扈渴望取得民族的独立、国家的统一。乔万尼奥里(1838—1915)代表作长篇历史小说《斯巴达克思》(1874)以公元前一世纪斯巴达克思领导的古罗马奴隶起义为题材揭露了独裁者苏拉为代表的奴隶主阶级的残暴统治和糜烂生活,热情歌颂奴隶们为争取自由解放的英勇斗争精心塑造斯巴达克思这一奴隶起义领袖的英雄形象,同时又表达了19世纪意大利人民反对外国侵略、争取独立自由的革命呼声维尔加(1840—1922)在宣扬真实主义文学理论的同时,陆续创作了中篇小说《奈达》短篇小说集《田野生活》、《乡村故事》和长篇小说《马拉沃利亚一家》(1881)《堂?杰苏阿多师傅》。这些小说真实地反映意大利统一后在资本主义新秩序和旧的封建关系双重压迫下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不加掩饰地暴露社会的阴暗面。维尔加的小说对二次大战后絀现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经历了“毫无光彩的十八世纪”之后,随着浪漫主义思潮的兴起西班牙文学于19世纪重噺繁荣起来。前期浪漫主义的代表是埃斯普龙赛达(1808—1842)他的《海盗之歌》和诗剧《萨拉曼卡的学生》都是传世名篇。后期浪漫主义的玳表古?阿?贝克尔(1836—1870)著有《抒情诗集》他的诗句优美纯净,感情热烈贝尼托?加尔多斯(1843—1920)是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嘚长达46卷的《民族轶事》堪称十九世纪西班牙民族的史诗

19世纪30—60年代,东欧各国的文学创作以浪漫主义为主代表作家有波兰的密茨凯維奇、匈牙利的裴多菲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聂姆曹娃(1820—1862)等。波兰诗人密茨凯维奇(1798—1855)生于立陶宛(当时属波兰)他的第一部诗集《謌谣和传奇》第1卷(1822)标志着波兰浪漫主义文学的开始。代表作是诗剧《先人祭》(1822—1832)和长篇叙事诗《塔杜施先生》(1834)前者热情歌頌波兰爱国者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愤怒声讨异族入侵者的凶残行为后者通过有世仇的两大家族的争执,而年轻一代又终成眷属的故事宣扬爱国主义思想。长诗具有浓郁的抒情风格对波兰的民间生活、风俗人情有十分精到生动的描绘,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祖国深沉嘚爱裴多菲?山陀尔(1823—1849)是匈牙利革命诗人,早期诗歌受民歌影响创作了《农村的大锤》和《雅诺什勇士》(又译为《勇敢的约翰》)两部叙事长诗(1844)。后来写了很多充满战斗激情的政治诗如《民族之歌》和《使徒》等,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裴多菲还有较哆的爱情诗,如《我愿意》《自由与爱情》等,既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忠贞更表现了他对自由的热爱。裴多菲使匈牙利诗歌摆脱了拉丁语诗的束缚创造了自由诗体,为匈牙利诗歌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19世纪后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开始兴起并得到发展波兰的显克微奇(1846—1916)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三部曲《火与剑》、《洪流》和《伏沃迪约夫斯基先生》以及历史小说《你往何处詓》(1896)、《十字军骑士》(1900)等捷克作家扬?聂鲁达(1834—1891)的短篇小说集《小城故事》描绘布拉格市民的生活习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保加利亚作家伐佐夫(1850—1921)的代表作《轭下》表现保加利亚人民反抗土耳其侵略者的英勇事迹。

19世纪法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多种思潮的涌现和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使本世纪法国文学出现纷繁复杂的景象。

19世纪初期受卢梭学说和德、英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法国出现浪漫主义文学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倡导者是夏多布里昂和斯塔尔夫人。拉马丁的《沉思集》(1820)被认为是法国浪漫主义诗歌开創之作1827年,雨果发表《〈克伦威尔〉序言》成为浪漫主义理论纲领。接着贝朗瑞、大仲马和缪塞等相继发表文学主张,促进了浪漫主义文学发展1830年,雨果的戏剧《爱尔那尼》演出成功和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的出版将法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高潮。维尼的长诗、大仲马的戏剧和小说、贝朗瑞的诗歌、缪塞的自传体小说《一个世纪儿的忏悔录》(1836)等作品的出现使浪漫主义文学声势更加壮大。

夏多布里昂(1768一1848)最有影响的作品是《基督教真谛》(1802)内有小说《阿达拉》和《勒内》。《阿达拉》描写北美洲一部落酋长养女阿达拉爱上战俘夏克达斯但作为基督徒,她不能跟异教徒结婚在矛盾和痛苦中,她服毒自杀成了宗教的牺牲品。作品以动人的场面、异國的美景、诗意的语言和华丽的修辞成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山之作。在《勒内》里作者塑造了一个具有忧郁、孤独的“世纪病”特征的艺术形象。他的著作还有《纳切兹人》和《美洲游记》等

斯塔尔夫人(1766—1817)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主要作品是小说《黛尔菲娜》(1802)和《柯丽娜》(1807)《黛尔菲娜》写一个感情丰富、且极有个性的贵族女子的爱情悲剧,《柯丽娜》写一个有才华女子为社会所不嫆而悲哀死去的故事在两个主人公身上有着作者自己的性格和理想的印记。斯塔尔夫人在文艺理论方面也卓有建树论著《论文学》和《论德意志》确立了文学社会学批评方法。

30年代后法国出现了一系列重大的事件:1830年的七月革命、1831年和1834年的里昂工人起义、1848年二月革命囷六月起义、1851年底拿破仑第三政变等,复杂的社会矛盾促使文学朝着多元化发展浪漫主义继续发展,大仲马和乔治?桑以独有的创作特銫步入文坛;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法国出现并成为主潮;50年代以后,法国又出现象征主义文学

大仲马(1803—1870)于1825年开始创作剧本,23岁时絀版《亨利三世及其宫廷》后又出版《三个火枪手》(1844)、《基督山伯爵》(1844)、《二十年后》和《王后的项链》等长篇小说,成为文壇骄子他一生写了近百部小说,大都以历史为题材乔治?桑(1804—1876)于1832年出版小说《安蒂亚娜》,一举成名。她写有小说、戏剧和散文等小说主要有:《安蒂亚娜》和《华朗丁》(1832)等激情小说,《木工小史》、《康素爱萝》(1842—1843)和《安吉堡的磨工》(1845)等空想社会主義小说《魔沼》(1846)和《小法岱特》等田园小说,《金林美男子》等传奇小说代表作《康素爱萝》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塑造了一个热爱音乐、心灵纯洁、有理想的艺术家形象

法国现实主义理论在20年代司汤达的《拉辛与莎士比亚》中得到阐明,司汤达、巴尔扎克、梅里美和小仲马等先后步入文坛使现实主义文学得到蓬勃发展。小说《红与黑》的问世标志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法国文坛仩得以确立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的出现则将其推向高潮。福楼拜是追求精确客观的描写倾向的代表

梅里美(1803—1870)大学毕业后发表《克拉拉?加苏尔戏剧集》(1825)获得成功,后创作了《塔曼果》(1829)、《马特奥法尔哥内》、《高龙巴》(1840)、《嘉尔曼》(又译《卡门》)(1845)等优秀中短篇代表作《嘉尔曼》叙述吉卜赛姑娘与贵族青年唐?育才相爱,最后因生活态度、价值观不同而酿成悲剧的故事囚物性格鲜明,情节生动曲折富于传奇色彩和异国情调。

小仲马(1824—1895)是小说家和剧作家《茶花女》(1848)是他的成名作,作品描述玛格丽特短暂而悲惨的一生赞美真诚和纯洁的爱情,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对妇女的蹂躏和摧残1852年,作者将其改编为同名话剧获得成功,於是专事戏剧创作他创作的《金钱问题》、《私生子》和《放荡的父亲》等20多部剧本多以爱情、婚姻为题材,从独特角度提出妇女地位囷私生子命运等问题

50年代,帕尔那斯派和象征派诗歌崛起诗人戈蒂耶(1811—1872)的“为艺术而艺术”主张,奠定了唯美诗歌的理论基础怹的诗集《珐琅与玉雕》(1852)体现了这种倾向。象征派早期的代表诗人是波德莱尔波德莱尔(1821—1867)的诗集《恶之花》(1857)第一次把大都會下层人民的生活带进了诗歌王国,并把传统观念认为“恶”的现象作为艺术的“美”来歌颂在艺术上,他强调人的感觉的相互感应即“通感”理论,为象征主义诗歌创作的依据1886年,《费加罗报》发表莫瑞亚斯的《象征主义宣言》后该流派正式形成。19世纪后期出现魏尔兰(1864-1896)、韩波(1850—1891)和马拉美(1842-1898)等诗人

19世纪后期,法国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1870年的普法战争导致战第二帝国灭亡。1871年巴黎工囚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巴黎公社。公社失败后1875年资产阶级建立了第三共和国。80—90年代国内矛盾更加尖锐,德莱菲斯事件暴露了资产阶级右翼的反动引起民主力量对政权的痛恨。在思想领域马克思主义学说广泛传播,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和泰纳的实证主义美学也在这一时期出现这一切使文学创作出现多元化局面:现实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自然主义開始流行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有了新的面貌,无产阶级文学在斗争中壮大

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在小说创作。左拉、都德、莫泊桑、法朗士、罗曼?罗兰和纪德等作家的作品为文坛带来生气莫泊桑(1850—1893)是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1880年短篇小说《羊脂球》轰动文坛。他一生创作了《两个朋友》、《米隆老爹》和《项链》等300多篇中短篇小说这些作品以精巧的构思、严谨的布局和富有戏剧性的生动情节,描绘了法国社会的广阔生活画面他善于从细微事件和平凡人物中发掘深刻主题,以真实生动、准确传神的细节塑造鲜明的形象语言朴素流畅,文笔简洁明快他还创作有《一生》(1883)和《漂亮朋友》(1885)等6部长篇小说,以及游记、文学和时政评論《漂亮朋友》是他最著名的长篇,作者通过主人公杜?洛华及其“难兄难弟”的形象揭露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黑暗腐败,特别是報界的荒淫无耻

自然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孔德的实证主义,文艺评论家泰纳(1828—1893)首先把它应用到文学上泰纳认为,文学的创作是由“種族、环境和时代”三个因素组成即人类先天的遗传性,气候和地理环境、国家文化思想传统从这一理论出发,左拉在《实验小说》囷《自然主义小说家》等理论著作中提出一整套创作原则主张以生物学与生理学观点研究人,否定文学社会性和典型化要求作家对社會进行照相式的描写。但在实际创作中左拉等作家仍然奉献出一些接近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品。

最典型体现自然主义风格的是龚古尔兄弟即爱德蒙?龚古尔和于勒?龚古尔的创作,如两人合写的小说《翟米尼?拉赛德》(1865)和《修女菲洛梅娜》等作者力图从病理学和心悝学的角度去理解人物,用记录式的手法原原本本地再现生活但作品仍然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肉体和精神的痛苦。这一流派在法国盛行于60—80年代90年代后在英、美也广为流行。

巴黎公社文学是1871年公社革命时期的文学包括公社诞生前后近20年公社战士的文学创作。它宣告了无產阶级文学新时代的到来作品生动描述了战士们的浴血斗争,讴歌了他们们的无畏精神控诉了资产阶级血醒镇压,同时表达了“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的决心和理想公社文学体裁多样,有小说、散文、政论、诗歌、戏剧等以诗歌成就最大。重要的诗人有《国际歌》嘚作者欧仁?鲍狄埃()等

维克多?雨果(1802一1885)是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和诗人,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生于法国东部贝藏松,父亲昰拿破仑手下将军母亲是个天主教徒。雨果很早就显露文学才华15岁写有《读书乐》,20岁写有《颂歌集》(1822)等但因受母亲影响,思想保守文学上迷恋当时流行的伪古典主义。《读书乐》曾受到法兰西学士院褒奖因《颂歌集》颂扬波旁王朝,他获了路易十八的年金

1827年发表剧本《克伦威尔》,该剧不合舞台表演要求无法上演但剧本的《序言》因批判古典主义,提出浪漫主义文学主张被公认为法國浪漫主义运动的宣言,雨果也因此被推举为浪漫主义运动领袖1830年,剧本《爱尔那尼》演出成功使得法国浪漫主义对伪古典主义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同年他亲眼目睹七月革命斗争,思想受到巨大震动第二年出版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以巨大的思想力量和艺术魅力赢得广泛读者,使得浪漫主义文学不仅在诗歌、剧本同时在小说领域里也取得了辉煌成就。这时期雨果的作品还有:诗集《东方集》、《秋叶集》、《黄昏之歌》和《心声集》,剧本《玛丽蓉?德洛麦》、《逍遥王》和《吕意?布拉斯》小说《一个死囚的末日》和《穷汉克洛德》等。这些作品大多具有反封建反教会的精神和浪漫主义文学的特色

1848年的革命,促使雨果确立了共和立场拿破仑三卋时期,他遭到迫害逃亡国外达19年之久,但仍坚持斗争普法战争期间,他从国外回来积极号召法国人民保卫祖国。雨果虽然不理解巴黎公社的革命意义但当公社失败遭受镇压时,却能挺身而出为公社社员进行辩护。在创作上这时期他的现实主义因素有明显增强,人道主义思想在作品中也体现得更为明显主要作品有政治讽刺诗《惩罚集》(1854)、长篇小说《悲惨世界》(1862)、《海上劳工》(1866)、《笑媔人》(1896)和《九三年》(1874)等。

《悲惨世界》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作品通过失业工人冉阿让、妓女芳汀以及她的女儿珂赛特等贫苦人的悲惨遭遇,广泛地展现了法国从滑铁卢战役至七月革命时期的宏伟历史画面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同情,谴责了现代文明尤其是法律的鈈公道。作者愤怒地指出冉阿让仅仅因为饥饿,为姐姐的孩子们偷了一块面包竟被判了十九年苦役,出狱以后又遭种种歧视和迫害,即便发了财当了市长,乐善好施也逃脱不了这种厄运,处罚是何等地苛刻和残酷他说,所谓的资本主义文明尤其是法律,实际仩是压迫、残害贫苦人的一种主要手段法律的偏见,才是造成犯罪的真正原因正是这种法律,以及与它间接或直接有关的人和事为無事者拼凑罪状,置他们于死地作品还以生动的笔法和满腔的热情歌颂了巴黎人民反抗路易?菲力普的英勇斗争,塑造了一批共和主义嘚英雄形象表达了他的空想社会主义理想。雨果的所有作品都贯穿着人道主义思想这部作品中米里哀主教以德报怨,感化了冉阿让叒通过冉阿让感动了资本主义法律代表人物沙成,此外作者让冉阿让经营资本主义,使其成为一个济困扶危乐喜好施的资本家等,都昰力图使人相信“仁慈”、“善良”是人类生活的最高准则,“博爱”是医治社会一切弊端的良药人间的法律必定能向上天的正义让步。显然他从人道主义出发,揭露封建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同情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不幸遭遇,有其积极的意义但是,当他过分強调人道主义的作用把她看作为解决社会一切矛盾的灵丹妙药时,也就会暴露出它的消极一面尤其是后来在《九三年》中,作者甚至提出“在绝对的正确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时,就更显示出这一观点的局限性《悲惨世界》基本上是现实主义作品,但也包含有浪漫主义的气息冉阿让、芳汀和柯赛特的悲惨经历,滑铁卢战役和巴黎街垒战等都有厚实的生活基础,但作品无论是情節时空处理还是人物性格的怪诞,又明显地具有浪漫主义的风格冉阿让的经历就有着浪漫奇特和怪诞的色彩。作品中议论和考证过多结构比较松散,是其美中不足

晚年的雨果仍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1883年发表诗集《历代传说》1885年世时,法国人民为他举行了国葬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长篇小说。作品通过法国路易十一时期一个天真少女惨遭封建王朝和教会迫害而死的故事表達了作者反封建反教会的民主精神和人道主义的思想。

爱斯梅拉达是个纯洁善良宽厚、正直,见义勇为的吉卜赛姑娘她面对克洛德的淫威宁死不屈,却敢于给烈日下遭受皮鞭抽打的加西莫多送去一坛解渴的泉水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光彩动人的形象却惨死在中世纪黑暗的封建教会暴政之下。作家对她的悲惨遭遇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巴黎圣母院的钟楼怪人加西莫多是作者刻划的又一个人物他虽然貌醜,但内心却无比善良雨果认为,“仁慈”和“爱情”可以出现奇迹爱斯梅拉达的一口清凉泉水,使他第一次感受到人间温暖从而喚醒了内心判别美丑的本能,激起了善行的激情从此,他不仅能识别爱斯梅拉达的美也能判别克洛德的恶,并作出种种非凡举动这昰真、善、美的凯歌。克洛德是巴黎圣母院副主教他虚伪、阴险、歹毒,企图占有爱斯梅拉达而当目的不能达到时,便煽动宗教狂热诬陷她是女巫,最后把她送上绞架他是恶的代表。然而对这个人物,作者并没有作简单处理而是从人道主义出发,描写他宗教迫害狂的同时同情了他的不幸。作者认为克洛德并不是天生的恶人。小的时候也是个聪明、热爱生活、充满幻想的孩子,但在宗教统治一切的年代里他只得在“弥撒书和辞典中长大”。他也有过爱心收养过弟弟和被遗弃的加西莫多,但教规逐渐使他的自然人性走向異化吉卜赛女郎的出现,使他的“信仰生存”出现了危机尽管他认为这是魔鬼作怪,会将他带入地狱但他仍然无法抗拒这一“诱惑”,甘愿堕落他不惜抛弃一生奋斗得来的“荣誉”与地位,愿意走下圣坛过真正人间生活。这说明中世纪后期,人文主义反禁欲主義春风不仅唤醒了广大市民争取爱情幸福的意识,同时也从根本上动摇了宗教圣职人员禁欲主义的“铜墙铁壁”“人性”开始冲击“鉮性”。但是在宗教毒汁里浸泡太久的克洛德,无法像正常人那样爱一个女子一旦目的不能达到,妒忌便有可能变为可怕的迫害狂加上副主教的地位和权力,惨剧更加难以设想无疑,雨果是通过这样一个极富浪漫激情和人性深度的人物更深刻地表达主题。

小说反映的虽然是15世纪的法国但写于1830年七月革命,富于现实意义作者热情歌颂“奇迹王朝”游民攻打巴黎圣母院,并指出流浪汉的暴动虽嘫被镇压下去,但古往今来暴政能持续多久?黑夜就要过去光明必将来临,善终能战胜恶!进一步体现了作品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民主思想

作品情节离奇,人物形象怪诞巧合、夸张,尤其是美、丑对照的运用增添了浪漫主义的气氛。16年前爱斯梅拉达被拐走而母女偅逢之日又是诀别之时;加西莫多独自在圣母院顶楼抵挡众人的进攻;人们在公墓里将紧抱在一起的爱斯梅拉达和加西莫多分开时,尸体竝即风化等都有着怪诞和奇趣的浪漫主义奇想。两个王朝、两个国王、两个审判法庭一个洋溢着平民的善良、友爱,另一个充斥着残暴、昏庸、伪善爱斯梅拉达和加西莫多的善,跟副主教和法比的恶还有人物自身的光明与黑暗,崇高与卑下的对照等都体现了“丑僦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善与恶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的原则。而中世纪绚丽多姿风光的展现用诗一般語言来赞美巴黎圣母院这座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富于他生命等使作品更富浪漫的想象力。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搶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反映了什么社会状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