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net1赞美了什么

作者简介及相关内容请参阅专題:

十四行诗,又译"商籁体"为意大利文sonetto,英文sonnet1、法文sonnet1的音译是欧洲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最初流行于意大利彼特拉克的创作使其臻于完美,又称"彼特拉克体"后传到欧洲各国。

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形式整齐音韵优美,以歌颂爱情表现人文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他的诗作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为欧洲资产阶级抒情诗的发展开拓了新路。同时代的意大利诗人和后来其他国家的一些诗人都曾把彼特拉克的诗作,视为十四行诗的典范竞相仿效。每首分成两部分:前一部分由两段四行诗组成后一部分由两段三行诗组成,即按四、四、三、三编排因此,人们又称它为彼得拉克诗体每行诗句11个音节,通常用抑扬格

十四行诗的起源可能起源于第13世纪西西里法庭诗人當中的游吟诗人爱情诗的影响。接着传播到托斯卡纳在那里它达到最高的表达在他的"canzonieri,"一个序列的爱情诗写给"劳拉"他理想化的爱的样孓

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形式整齐,音韵优美以歌颂爱情,表现人文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他的诗作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为欧洲资产阶級抒情诗的发展开拓了新路同时代的意大利诗人和后来其他国家的一些诗人,都曾把彼特拉克的诗作视为十四行诗的典范,竞相仿效每首分成两部分:前一部分由两段四行诗组成,后一部分由两段三行诗组成即按四、四、三、三编排。因此人们又称它为彼得拉克诗體。

16世纪初十四行诗体传到英国,风行一时到16世纪末,十四行诗已成了英国最流行的诗歌体裁产生了锡德尼、斯宾塞等著名的十四荇诗人。莎士比亚进一步发展并丰富了这一诗体一生写下154首十四行诗。莎士比亚的诗作改变了彼特拉克的格式,由三段四行和一副对呴组成即按四、四、四、二编排,其押韵格式为ABABCDCD,EFEFGG。每行诗句有十个抑扬格音节比彼特拉克更向前迈进一步,主题更为鲜明丰富思路曲折多变,起承转合运用自如常常在最后一副对句中概括内容,点明主题表达出新兴资产阶级的理想和情怀。后来弥尔顿、華兹华斯、雪莱、济慈等人也曾写过一些优秀的十四行诗。

  • 肖聿 2017年5月3日 此诗是莎翁十四行诗诗集中的第一首中译很多,水平参差瑕瑜互见,有的出自梁实秋、梁宗岱这...

本站文档均来自互联网及网友上傳分享本站只负责收集和整理,有任何问题可通过上访投诉通道进行反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onnet1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