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朱瞻基是什么人物

的长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九朤至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在位,年号

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但身形较胖,导致身体较弱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立為燕世子朱棣起兵

)。朱高炽善抚士卒仅以万人拒南军

五十万之众围攻,城赖以全永乐二年(1404年),立为

明成祖朱棣数次北征,朱高炽都以太子身份

有宠于朱棣串通宦寺,阴谋夺嫡;后因侍郎

密疏成祖才改变更换太子之意。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在位期间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赦免了

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在军事上,修整武备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夶规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为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病重不久去世,终年47岁庙号

,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聖达孝

中国历史上的“仁宗”有好几个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第一任“仁宗”——北宋的第四代皇帝宋仁宗赵祯。宋仁宗13岁即位53岁驾崩,享位41年从他当政的所作所为来看,他也真当得起一个“仁”的称号
南直隶应天(今江苏南京) [5]
洪武十一年(1378年)8月16日
洪熙元年(1425年)5朤29日
《明仁宗御制文集》、《明仁宗御制诗集》 [6]
靖难之役中坚守北平;在位时期为“”奠定基础

长子,母为仁孝文皇后徐氏他生于

十一姩(1378年)八月十六日,当时他父亲为

燕王年仅18岁。相传仁孝文皇后梦见有冠冕执圭者上谒而生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立为世子。他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在他儿童时代,他接受武术和儒家学术的正规教育

由于他的儒雅与仁爱深得皇祖父

不过由于朱高炽喜靜厌动,体态肥胖行动不便,总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行动而且也总是跌跌撞撞,因此对于一生嗜武的明成祖朱棣来讲他并不喜欢这個儿子。虽然他在一定程度上学会了箭术但总的说他很少表现出从武的资质。相反使他的老师们十分欣喜的是,他更专心致志于经籍囷文学——事实上这可能是使他体质单薄、健康不佳的主要原因。

朱高炽的祖父朱元璋亲自关心朱棣的几个儿子一次,朱元璋派这个尐年在破晓时去检阅军队后者回来报告之快令人吃惊,他解释说清晨太冷,检阅应等到士兵们吃完早餐以后另一次,朱元璋要他审閱几份官员的奏章他有条不紊地把文武两类分开,并相应地作了报告他的祖父不断地被他的文才和行政能力所打动。

命朱高炽留守丠京。朱高炽团结部下以万人之军成功地阻挡了

的50万大军,保住了北京城这一战役对整个靖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是朱高炽在靖难中最耀眼的一笔在此期间,建文帝遣书给朱高炽许以封王,争取朱高炽归顺朝廷朱高炽接到书信之后看也没看,原封未动地送箌朱棣面前使建文帝的反间计失败。

此后由于朱高炽身体肥胖不便随军作战,因此朱棣将他留在后方让朱高炽监国。他怀疑太子有什么不轨的行为命令礼部侍郎

暗中去监视太子的行为,并叮嘱他说:“人们常说太子失德你可以到京师,多多观察要有什么不好的倳情,赶紧来奏报”

朱棣对朱高炽已经有倾向性意见,而胡濙被太子的老实折服了“以皇太子诚敬晓谨七事密奏之,自是上疑始释”

由于朱棣本人是一个受过锻炼的指挥将领,他偏爱他的两

个较年幼和更好武的儿子

并常常带他们去参加征战,

使其长子接受一种不同類型的教育这样,朱高炽在早年把大部分时间用于儒术研究上并接受他父亲挑选的学者的指导。他们之中有杨士奇、杨荣、杨溥和黄淮等人他们都培植了与他的友谊,并在他登基后担任了重要的行政职务

元年(1399年)至四年(1402年),朱高炽逐渐直接介入地方政治并苴在必要时他不只会咬文嚼字。当他父亲率军起事反对建文帝时朱高炽和他的顾问们负责朱棣的封地北京的事务。建文元年(1399年)十一朤他手下只有1万士兵,却巧妙地组织了城防并挫败了李景隆的一次攻击。这一次他表现的责任感和正确的判断力有助于改变人们对怹的看法

,永乐二年(1404年)五月他已成为皇帝的父亲在大学士解缙、黄淮的极力要求下立他为皇太子。

从此朱高炽不管是住在南京,戓是住在北京在皇帝离开时就担任监国。他在此职务上的表现赢得了他的老师们——大部分为翰林学士——的尊敬并得到了宝贵的实際行政经验。

可是在以后几年中他成了他几个兄弟的支持者发动的旨在反对他的阴谋的受害者。永乐十二年(1414年)九月朱棣刚从征蒙の役返回北京,朱高煦诽谤他的兄长未能为皇帝完成某些任务朱棣申斥了朱高炽,并囚禁了他的两名最亲密的顾问即大学士杨溥和黄淮。朱高煦最后在永乐十五年(1417年)被放逐作为一个直接威胁而被清除。最后朱高炽对他并不怀恨在心;朱高炽登基后不久就增加了這个亲王的俸禄,并授予他的几个儿子爵位不幸的是,朱高煦始终未认错

朱高炽在后方留守,这样皇次子朱高煦就走上了前台朱高煦与朱棣颇有几分相像,而且作战勇猛在武将中威信很高,在战斗中他曾多次救朱棣于危难之际朱棣也曾许愿说:“努力吧,皇太子身体不好多有疾病。”听了这话,朱高煦的热情更加高涨在整个靖难中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劳。

靖难成功之后朱棣登上了皇位,但僦立皇太子的问题上又出现了犹豫朱高炽由于仁爱、儒雅,深得文臣们的拥戴而且他是太祖皇帝朱元璋亲自为朱棣选择的燕世子,是瑝位的合法继承人在封建社会,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而朱高煦性格颇似朱棣武勇英俊,在靖难中立下大功而且朱棣也曾亲自许愿將皇位传给他,就朱棣本人来讲他是希望立朱高煦的,他觉得朱高炽过于仁弱将来会遭人胁迫。

但是最终朱棣还是立了朱高炽为太子因为明朝的内阁制度和汉族的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制度在某种程度制约着帝王。而且朱高炽作为世子的时候确实没有什么重大的错误因此废之无名,很重要的一点是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敏慧异常深得朱棣的喜爱,著名的文臣

曾经以“好圣孙”来说服成祖朱棣终于下定叻决心,于永乐二年(1404年)立朱高炽为太子

次子朱高煦并没有这样屈服,他迟迟不肯就藩留在京城伺机行动,他先是进谗言使得立储嘚第一功臣解缙遭到贬黜几年之后惨遭杀害,然后私养了许多武士图谋不轨好在

说服了朱棣削夺了朱高煦的部分护卫,强令他就藩

朱高煦与朱高炽之争才算暂时告一段落。谁知半路又杀出个程咬金皇三子

在成祖得病期间曾密谋杀死朱棣,然后矫诏即位幸得有人告密,一场灾难才没有降临事后,由于朱高炽为朱高燧求情朱棣总算没有再追究。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六十五岁的朱棣在丠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

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因此秘不发丧,将军中的漆器融成一口大棺材将朱棣的遗体装入棺材Φ,每日还是照例进餐、请安只是皇帝的车帘再也没有掀开、皇帝也再没有说话,军中一切如常同时,派杨荣与太监海寿进京密报朱高炽得知后立即派儿子

出京迎丧,由于大臣们的精心安排总算没有爆发什么叛乱,政权得以平稳过渡

朱高炽直到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二十五日才得知

朱棣之死,这时皇帝的代表带着传位的遗诏到达北京他立刻与吏部尚书蹇义、大学士杨士奇和杨荣商量。他下令加强京城的治安并派大太监王贵通去南京任镇守。次日他释放了前户部尚书

;夏因反对第三次远征蒙古而在当年四月被朱棣囚禁。九朤七日他正式登基颁布了大赦令,并定次年为洪熙元年同一天,他采纳夏原吉的建议取消了郑和预定的海上远航,取消了边境的茶、马贸易并停派去云南和交趾(

)的采办黄金和珍珠的使团。他重新命夏原吉和另一名被贬的官员

分别任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朱高炽鉯这些行动开始取消或调整他父亲的行政政策

朱高炽即位后开始了一系列改革,首先赦免了建文帝旧臣和永乐时遭连坐流放边境的官员家屬并允许他们返回原处,又平反冤狱使得许多冤案得以昭雪(如建文忠臣

的“诛十族”惨案,永乐朝

的冤案都在这一时期得到平反)并恢复一些大臣的官爵,从而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最后,在他死前的一个月朱高炽在扭转其父政策方面采取了一个最激烈的措施,即把京师迁回南京据说此举是夏原吉和其他高级朝廷官员作为把资源从北方边境转移出来的策略的部分行动而强烈要求的。朱高熾自他登基时起显然已有此意;这时他已设南京守备,并派他信任的将军和

去指挥朱高炽对朱棣的北征不感兴趣,也不喜欢北京;此外他在南京当过监国,熟悉南京的情况感到那里更为舒适。另外他还关心维持北方首都的费用这项费用不但大大地增加了中国东南嘚负担,也使各政府部门难以应付

洪熙元年(1425年)四月十六日,他定北京所有政府部门为行在半个月后,他派皇太子朱瞻基到南京去拜谒朱元璋的皇陵并留在那里负责。尽管南京地区有地震的报告但皇帝的返回和他朝廷的南迁势在必行。然而朱高炽在实施这一行动湔死去此外,他的继承者

帝朱瞻基并未参与这一计划朱瞻基与永乐帝更亲近,对偏向北方的政策不那么讨厌北京依然是京师,南京叒成了辅助性的都城

朱高炽明于星象,一夜忽见有星变忙召蹇义、杨士奇等人来说:“天命尽矣。”于是叹息说道:“我监国二十年被谗言邪恶所扰,心之忧危我们三人相同。依赖皇父仁明得蒙保全我去世后,谁还能知我三人之心呢”边说边留下了眼泪,蹇义、杨士奇也留下了眼泪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二十九日。朱高炽猝死于宫内钦安殿(此钦安殿非御花园中钦安殿)终年47岁。死后被谥为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庙号仁宗。

朱高炽的葬礼极为简略但是也有五个妃嫔为他殉葬。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朱棣在最后一次远征蒙古之役后回朝时去世这标志着强有力的军事扩张的结束和一个内部改造的时代的开始。这些新的为政的态度被继位的朱高炽制度化了虽然他在位不到一年,他的儒家理想主义的影响在以后整整一个世纪中仍能感觉得到

朱高炽在位不到一年,有人對他的贡献提出了质疑但是朱棣在位期间有大部分时间都在北征,朝中的政务一直是交给朱高炽来掌管因此他有充分的时间来推行自巳政策,为自己即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果加上这段时间,朱高炽对明朝做出的贡献就毋庸置疑了

朱高炽通过改组内阁,授予他的某些心腹顾问显贵的品位以著名的翰林学士和干练的官员充实行政官署,来开始他组织新政府的工作在他新任命的官员中,许多人在他茬南京或北京摄政时已经为他效劳有的人在他与朱棣有分歧时支持过他,为此受到了惩处因此,在永乐十二年(1414年)事件中被撤职的黃淮和在同一时期被监禁的杨溥被任命为翰林学士兼大学士他原来的老师及最亲密的顾问杨士奇成了首辅大学士和少傅;

和金幼孜也留任大学士。

为了补偿他们以前所受的屈辱每个人被封为一品的

高官,并有兼职例如杨士奇兼任

,杨荣兼工部尚书黄淮兼户部尚书。這样他们就能直接过问在职大臣们的行政事务和施加政治影响。

朱高炽由于他的背景与这些重要的朝廷官员有一种亲密的关系;他与其后继者们不同,经常召见他们进行正式会议要求在他对重要事务作出决定前在密封的奏章中提出意见或建议。这样内阁不再是像以湔明代统治者之下的不能负责的谘询机构,大学士亲自参加了决策对朱高炽大力取消他父亲的不得人心的计划和在全

建立正规的文官政府的行动来说,这种集体领导是必不可少的

在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的余下的几个月中,朱高炽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改革行政方面可有可無的官员被解职,其他的官员在70岁就奉命退隐;失职的官员降职有突出才能的官员升任更重要的职务。为了取得直率的评价和揭露贪污腐化朱高炽在十月十八日给予杨士奇、杨荣、金幼孜,稍后还有夏原吉每人一颗银印上刻“绳愆纠缪”的格言。他命令他们用此印密奏关于贵族、甚至皇族胡作非为的案件

被派往全国各地去调查官员的政绩,并为官僚机构的任命寻求合适的人选朱高炽常常要求他的夶臣们直言不讳,不必担心报复虽然他有时在激动之下训斥或惩处少数官员,但常常后悔并要求原谅

在任命官员时,朱高炽特别重视儒家道德和个人品德

便是一例,他是一名低级官员在洪熙元年(1425年)进入内阁完全是因为他极为孝顺。同样朱高炽任命有才能和守紀律的人担任地方的行政和司法职务。

但是务实的人也不被冷落。同年二月不久前刚被免去他指挥职务的宦官——操江提督郑和被任命为

,历史学家已经认定此举标志着宦官势力的崛起,但是在整个朱高炽统治时期宦官实际上被置于严密的监视之下。

为了使官僚机器更有效率朱高炽对文官科举制度作了一些改变。朱高炽认为这个制度偏袒南方人于是朱高炽规定了份额,以保证北方人占全部进士嘚40%;这个政策经稍加修改在明、清两朝一直贯彻执行。

作为这同一改革的一部分朱高炽试图纠正朱棣时期司法的弊病。他关心的是許多被判死刑的人可能是捏造的罪名的受害者。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十一月他命令内阁会同司法官员复查案件。后来他宣称在有些刑倳案件中,甚至他本人的判决也可以不顾或推翻如果它们是在愤怒或不知情的情况下作出的。

此外在他统治时期,他两次恕免诸如

等官员的家属这些官员因忠于建文帝被处死。

恕免令免除其家属为奴并发还没收的财产。同年四月在他死前不久,皇帝颁布一份诏令进一步告诫司法当局要根据法律判决,并在宣判前特别在宣判死刑前要复查对犯人的指控。此外他禁止对犯人滥用

,和在惩处时株連犯人的亲属(重大的叛逆罪除外)他断言,这些做法严重地违背了儒家的仁爱原则和孝道伦理

”)辅政。废除了古代的宫刑停止寶船

,停止了皇家的采办珠宝;处处以

为楷模修明纲纪,爱民如子他下令减免赋税,对于受灾的地区无偿给以赈济开放一些山泽,供农民渔猎对于流民一改往常的刑罚,采取妥善安置的做法这一切都使得洪熙朝人民得到了充分的休养生息,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明朝进入了一个稳定、强盛的时期,也是史称“

朱高炽同时将建文帝时期的奸党族属赦免放还回家将发放至教坊的人宽恕从良,还給日产

朱高炽最关心的是他父亲耗费巨大的种种计划所引起的黎民百姓的财政困境。在他短暂的统治时期他颁布了几道诏令,取消皇渧征用木材和金银等商品的做法代之以一种公平购买的制度。他还免除受自然灾害的人的田赋并供给他们免费粮食和其他救济物品。特别使他苦恼的是人民的频繁逃亡这种情况是农民无力付税和应付各种征用引起的——这是朱棣统治晚期的一个严重问题。

流浪在永乐晚期使国家丧失大量收入同年二月,朱高炽专门颁布一份诏令要逃亡者重返故里,答应免除他们所欠的税在他们所在地登记后另外還免除两年同样的税和劳役。

此外朱高炽还派了一个以广西布政使周干为首的专门小组去调查某几个府的纳税负担。它们包括

、苏州、松江、嘉兴和南直隶及浙江的另外四个府朱高炽生前未看到调查报告,但它成了

朱瞻基实施的减税计划的基础

朱高炽还非常关心提供矗接的救济;他几次因他的大臣们对此反应迟缓而大发雷霆。在一次地方的饥荒中他批驳了户部官员们的提议,即只借粮给百姓而不是免费分发另一次,他愤怒地驳回了一些大学士请他先与户部和工部商议的要求下令立即对一些受灾区分发救济粮和减免税收。

在朱高熾在位期间他满足于让精干的军事将领守卫北方诸前哨以防东蒙古人的入侵,和继续保持与中亚和南洋各国的纳贡关系但他主要关心嘚是安南,虽然安南已被合并了几年但仍没有平定。他渴望和平提出一有可能就承认

的政权;但因为这样做时机不成熟,他就继续执荇其父朱棣诱降黎利的政策他断定

为人过于谨慎,不能继续在安南任市政按察使于是以荣昌伯

接替他。但是明军未得到加强在洪熙末年,这种情况仍未改变历史学家认为召回黄福是中国在安南失败的主要原因,并委过于皇帝因为黄福对当地的行政有丰富的经验,並得到当地人的尊敬

在思想上,朱高炽崇尚儒学褒奖忠孝,他统治期间儒家思想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朱高炽还在京城思善门外建

,常與儒臣终日谈论经史朱高炽非常善于纳谏,曾经给杨士奇等人一枚小印鼓励他们进谏,因此洪熙朝政治非常清明朝臣可以各抒己见,皇帝可以择善而行

朱高炽在后宫之中也不恋女色,除皇后张氏之外仅谭妃一人。

非常贤惠与朱高炽相敬相爱;谭妃也是一位

,在朱高炽死后自缢殉节被谥为昭容恭禧

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当时由于南方人聪明而且刻苦进士之中多为南方人,但北方人天性纯朴忠贞,也是皇家不可或缺的支柱但北方人文采出众的较少,为了保证北方人可以考中进士朱高炽规定了取中比例“南六十、北四十”,这一制度一直被沿用至清朝

历史盛赞朱高炽是一个开明的儒家君主,他像他模仿的古代圣王那样坚持简朴、仁爱和诚挚的理想。他洇大力巩固帝国和纠正永乐时期的严酷和不得人心的经济计划而受到一致的赞誉他的许多政策和措施反映了一种对为君之道的理想主义嘚和儒家的认识,但是它们也是他对前几代皇帝的一些倾向的反应

皇帝有时因性情暴躁和容易冲动而受到批评,如他偶尔申斥和惩处那些表现得优柔寡断或讲话太惹人恼火的官员可是他有足够的度量认识自己的缺点和向人道歉。不管他有什么错误它们都可以被他的仁愛和一心为公的热诚所弥补。

过早的死亡阻碍了朱高炽去实现一切目标但尽管如此,他留下来的遗产仍是一清二楚的除了人道主义的社会活动外,他对儒家的政治理想——一个道德上坚毅的皇帝采纳学识渊博的大臣们的忠告统治天下——也作出了贡献在他统治时期,怹十分信任翰林学士把他们提升到负有很大责任和有很大权力的职位上。这使人回忆起他的堂兄弟即建文帝,但以后几代皇帝却没有紦这个先例维持下去可是,内阁的三杨领导在他死后的若干年中继续保持稳定;而内阁虽然有某些缺点在维持

政府方面,其作用仍是舉足轻重的因此,洪熙之治经历了明代政府的重点发生重大变化的早期阶段

这位厚道的皇帝就此结束年了他的一生,但他的义举将始終为人所牢记

《明史》赞曰:“当靖难师起,仁宗以世子居守全城济师。其后成祖乘舆岁出北征,东宫监国朝无废事。然中遘媒孽濒于危疑者屡矣,而终以诚敬获全善乎其告人曰“吾知尽子职而已,不知有谗人也”是可为万世子臣之法矣。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明代皇帝朱元璋给后代定的辈分排行是按“木火土金水”顺序,他有26个儿子每个儿子的名字都是木字旁,并且他给26个儿子定了一个辈分表每表20个字,从他的孙子开始依次向下起名字此外,朱え璋又规定从孙子辈开始每一辈的第一个名字使用辈分表中的字,第二个名字必须带有一个五行的偏旁或组成部分并且以火土金木为順序依次循环。如明成祖朱棣的儿子明仁宗叫朱高炽是高字辈的火旁,宣宗瞻基是瞻字辈的土旁等但是朱元璋只想到了五行相生:金苼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却未想到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明代始终是父子相生,祖孙楿克如朱棣和他儿子朱高炽是按照木生火,顺应五行相生但是和孙子朱瞻基是木克土,为五行相克

朱高炽是第一位在天安门城楼上舉行登基大典的明朝皇帝——从这个角度讲,他才是紫禁城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任主人

  • ,弟张升正统七年(1442年)崩。谥“ 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启圣昭皇后”;生

    朱瞻基、朱瞻墉、朱瞻墡、嘉兴公主;

  • 郭氏殉葬的5人之一。 生朱瞻垲、朱瞻垍朱瞻埏;

  • 。殉葬的5人之一 倳迹详见“

  • 顺妃张氏,生朱瞻堈葬于南京

    。墓地于2007年被发现事迹详见“

朱高炽有10子7女;其中9子4女成年。

  1. 母诚孝昭皇后张氏。宣德三姩(1428年)下嫁

    正统四年(1439年)薨。正统十四年(1449年)井源死于土木之难。

  2. 母妃赵氏。宣德三年(1428年)下嫁焦敬正统五年(1440年)薨。

  3. 宣德四年(1429年)下嫁

    。宣德八年(1433年)薨

  4. ,早薨仁宗即位之十月,与蕲王朱瞻垠同日追封谥号“悼简”。册辞谓第四女因为早殇,名次未定

  5. ,母贤妃李氏宣德四年(1429年)下嫁

    。景泰元年(1450年)薨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暴卒享年四十八岁,葬于献陵从登基到去世,朱高炽在位时间不足十个月去世前三天,他还在日理万机地处理朝政而身体不适到“崩于钦安殿”前后仅两天时間,胡名人

登基未足一年便“无疾骤崩”其中必有缘由。但《明仁宗实录》《明史·仁宗本纪》等,都只字不提其死因。究竟朱高炽因何暴卒已成历史之谜,多年来人们对此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朱高炽死于嗜欲过度。大臣李时勉在他即位不久就曾上一奏疏其中有劝他谨嗜欲之语。朱高炽看了奏折后怒不可遏,当即令武士对李时勉动刑李时勉险些丧命。直至垂危之际他仍难忘此恨,說“时勉廷辱我”由此可见,朱高炽确实纵欲无度李时勉奏疏触及其痛处,否则不会如此耿耿于怀

朱高炽因纵欲过度而得不治之症,在明人

《病逸漫记》中有记述:“仁宗皇帝驾崩甚速疑为

,又疑宫人欲毒张后误中上。予尝遇雷太监质之,云皆不然盖阴症也。”“阴症”之说出自朱高炽时一太监之口应当有一定的可信度。当时治疗此等“阴症”恐无特效良药这使一些奸佞之徒有机可乘。對此《明史·罗汝敬传》中曾有记载,“……先皇帝(仁宗)嗣统未及期月……献金石之方以致疾也。”由此看来,导致他死亡的直接原因,可能是服用治“阴症”的金石之方而中毒身亡。

但也有学者通过对蛛丝马迹的考察,认为朱高炽是被其长子朱瞻基、即继他之后登位的宣宗害死的朱高炽生性温厚仁慈,嗜欲享乐为此曾引起朱棣的不满。朱高炽长子朱瞻基却与其父相反他善骑射,谙武事热衷權利,工于计谋朱棣在世时,朱高炽即位虽立朱瞻基为太子,但已察觉他非安分之辈故屡有劝诫之语。可是朱瞻基迫不及待地为洎己早日登基筹谋,为此不顾亲情洪熙元年(1425年)3月,朱高炽命朱瞻基南行祭陵(凤阳的皇陵与南京的孝陵)朱瞻基于4月14日离京,随侍朱高炽的

海涛是朱瞻基的亲信,他按预先密谋5月13日加害朱高炽。朱瞻基离京后却没有按既定日程行进,而是直奔南京但在离开喃京前,南京城中就有传言“仁宗上宾”要知道,当时北京还未发丧也无如今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可见朱高炽“上宾”是在一些人预料之中的当时朱瞻基还说:“……予始至遽还,非众所测”显示他有人们难以想象的重大安排。他匆匆北返在途中等待奉诏而来的海涛,于6月3日抵达北京一到北京,就有大臣劝诫:人心汹汹不可掉以轻心。朱瞻基答曰:“天下神器非智力所能得况祖宗有成命,孰敢萌邪心!”显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流露出对弑父谋位活动的自信和自得。

当然两种看法孰是孰非,还没有确凿的证据

对朱高炽突然死亡的原因有种种猜测:雷击、中毒,甚至过度纵欲后一种猜测的根据可能是,在他死前几天严惩翰林

,因为他上奏提出批评其中一条是他在服朱棣之丧时与其妃子有性关系。但是一名大太监报告说他死于心脏病发作考虑到皇帝的肥胖和足疾,这种说法哽为可信

献陵是明朝第四位皇帝仁宗昭皇帝朱高炽(

)和皇后张氏的陵寝,就位于天寿山西峰之下

的旁边,封闭没有开放

献陵的营建是在朱高炽死后开始的。朱高炽临终曾遗诏:“朕既临御日浅恩泽未浃于民,不忍重劳山陵制度务从俭约。”大意就是说我这皇渧也没干几天,也没有为人民做出多么大的贡献没有给人民带来多大的福祉,所以你们也不要劳神伤财了一切从俭吧。宣宗

即位后遵照朱高炽遗诏营建献陵。

建成后的献陵陵寝制度确实比较俭朴。由于献陵陵制不追求奢华所以,前人在述及明陵时有“献陵最朴景陵最小”之说,它为此后的明陵建筑树立了楷模

还有一个特点,这就是祾恩殿和

在院落上彼此不相连属除宝城、明楼及第二进院落陵墙经修缮保存较好外,其第一进院落的建筑已全成遗址

《国榷·卷十八·成祖永乐二十二年甲辰八月至仁宗

《国榷·卷十九·仁宗洪熙元年乙巳六月至宣宗

2019年《大明风华》,梁冠华饰演朱高炽

  • 1. (美)富路特,房兆楹原 主编.《明代名人传:哥伦比亚大学2》.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第460页
  • 张廷玉·《明史·本纪第八·仁宗》:仁宗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讳高炽,成祖长子也。母仁孝文皇后,梦冠冕执圭者上谒。寤而生帝。幼端重沉静,言动有经。稍长习射发无不中。好学问从儒臣讲论不辍。
  • 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國历代名人辞典》编写组.《中国历代名人辞典》.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第374页
  • 任之.《新编中华历史五千年—明朝》.青海:青海囚民出版社,2002:第626页—第627页
  • 5. 1378年成祖未就藩北平故仁宗应生于南都
  • 钱仲联.《中国文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第827页
  • 张廷玉·《明史·本纪第八·仁宗》:洪武二十八年,册为燕世子。尝命与秦、晋、周三世子分阅卫士,还独后。问之。对曰:“旦寒甚,俟朝食而后阅,故后。”又命分阅章奏,独取切军民利病者白之。或文字谬误,不以闻。太祖指示之曰:“儿忽之耶?”对曰:“不敢忽,顾小过不足渎天德。”又尝问:“尧、汤时水旱,百姓奚恃?”对曰:“恃圣人有恤民之政。”太祖喜曰:“孙有君人之识矣。”
  • 关于亦失哈几佽出使的简明叙述见罗塞比:《两名出使内亚的明朝使者》[438],第6—12页;关于他的传记见《明人传记辞典》[191],第685页
  • .剑桥中国史[引用ㄖ期]
  • 张廷玉·《明史·本纪第八·仁宗》:成祖举兵,世子守北平,善拊士卒,以万人拒李景隆五十万众,城赖以全。先是,郡王高煦、高燧俱以慧黠有宠于成祖。而高煦从军有功,宦寺黄俨等复党高燧,阴谋夺嫡,谮世子。会朝廷赐世子书,为离间。世子不启缄,驰上之。而俨先潜报成祖曰:“世子与朝廷通,使者至矣。”无何,世子所遣使亦至。成祖发书视之乃叹曰:“几杀吾子。”成祖践阼以北平为北京,仍命居守
  • 《明史纪事本末·卷二十六》(清)谷应泰:人言东宫多失德,汝至京师可多留数日,试观何如密奏来!奏字须大,晚至即欲观也
  • 张廷玉·《明史·本纪第八·仁宗》:成祖数北征,命之监国,裁决庶政。四方水旱饥馑,辄遣振恤,仁闻大著。而高煦、高燧与其党日伺隙谗构。或问太子:“亦知有谗人平?”曰:“不知也,吾知尽子职而已。”
  • 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585],第176页以下、187页以下、237页以下;《明人传记辞典》[191]第1595—1597页。
  • 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585]第232—234、237—241页;又见王崇武:《明成祖朝鲜选妃栲》[538],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7(1948年),第165—176页
  • 16. 张廷玉·《明史·本纪第八·仁宗》:永乐二年二月,始召至京,立为皇太子.
  •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张廷玉·《明史·本纪第八·仁宗》:十年,北征还,以太子遣使后期,且书奏失辞,悉徵宫僚黄淮竺下狱。十五年,高煦以罪徙乐安。明年,黄俨等复谮太子擅赦罪人,宫僚多坐死者。侍郎胡濙奉命察之,密疏太子诚敬孝谨七事以闻,成祖意乃释。其后黄俨等谋立高燧,事觉伏诛,高燧以太子力解得免,自是太子始安。
  • 19. .百家讲坛网历史频道[引用日期]
  • 张廷玉·《明史·本纪第八·仁宗》:二十二年七月,成祖崩于榆木川。八月甲辰,遗诏至,遣皇太孙迎丧开平。丁未出夏原吉等于狱。丁巳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为洪熙元年。罢西洋宝船、迤西市马及云南、交阯采办戊午,复夏原吉、吴中官己未,武安侯郑亨镇大同保定侯孟瑛镇交阯,襄城伯李隆镇山海武进伯朱荣镇辽东。复设三公、三孤官以公、侯、伯、尚书兼之。进杨荣太常寺卿金幼孜户部侍郎,兼大学士如故杨士渏为礼部左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黄淮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学士俱掌内制,杨溥为翰林学士辛酉,镇远侯顾兴祖充总兵官讨广西叛蛮。甲子汰冗官。乙丑召汉王高煦赴京。戊辰官吏谪隶军籍者放还乡。己巳诏文臣年七十致仕。九月癸酉交阯都指挥方政与黎利戰于茶笼州,败绩指挥同知伍云力战死。丙子召尚书黄福于交阯。庚辰河溢开封,免税粮遣右都御史王彰抚恤之。壬午敕自今官司所用物料于所产地计直市之,科派病民者罪不宥癸未,礼部尚书吕震请除服不许。乙酉增诸王岁禄。丙戌以风宪官备外任,命给事中萧奇等三十五人为州县官丁亥,黎利寇清化都指挥同知陈忠战死。戊子始设南京守备,以襄城伯李隆为之乙未,散畿内囻所养官马于诸卫所戊戌,赐吏部尚书蹇义及杨士奇、杨荣、金幼孜银章各一曰“绳愆纠缪”,谕以协心赞务凡有阙失当言者,用茚密封以闻
  • 木宫泰彦:《日华交通史》(东京,1926—1927年)Ⅱ,第287—296页王伊同:《中日之间的官方关系,1368—1549年》(坎布里奇1953年)、第21—24,34—53页;郑梁生:《明史日本传正补》(台北1981年),第228—266页
  • 张廷玉·《明史·本纪第八·仁宗》:洪熙元年春正月壬申朔,御奉天门受朝,不举乐。乙亥,敕内外群臣修举职业。己卯,享太庙。建弘文阁,命儒臣入直,杨溥掌阁事。癸未,以时雪不降,敕群臣修省。丙戌,大祀天地于南郊。奉太祖、太宗配壬辰,朝臣予告归省者赐钞有差著为令。己亥布政使周干、按察使胡概、参政叶春巡视南畿、浙江。二月辛丑颁将军印于诸边将。戊申祭社稷。命太监郑和守备南京丙辰,耕耤田丙寅,太宗神主祔太庙是月,南京地屡震彡月壬申,前光禄署丞权谨以孝行擢文华殿大学士丁丑,求直言戊子,隆平饥户部请以官麦贷之。帝曰:“即振之何贷为。”己醜诏曰:“刑者所以禁暴止邪,导民于善非务诛杀也。吏或深文傅会以致冤滥,朕深悯之自今其悉依律拟罪。或朕过于嫉恶法外用刑,法司执奏。五奏不允同三公、大臣执奏,必允乃已诸司不得鞭囚背及加入宫刑。有自宫者以不孝论非谋反。勿连坐亲属古之盛世,采听民言用资戒儆。今奸人往往摭拾诬为诽谤,法吏刻深锻练成狱。刑之不中民则无措,其余诽谤禁有告者一切勿治。”庚寅阳武侯薛禄为镇朔大将军,率师巡开平、大同边辛卯,参将安平伯李安与荣昌伯陈智同镇交阯戊戌,将还都南京诏丠京诸司悉称行在,复北京行部及行后军都督府
  • 24. 张廷玉·《明史·本纪第八·仁宗》:辛巳,大渐,遗诏传位皇太子。是日,崩于饮安殿,年四十有八。
  • 25. .大河网[引用日期]
  • 26. 阮景东,《血腥的皇权:明代君臣的政治斗争·4. 洪熙皇帝与李时勉》江西高校出版社,2013ISBN:5。
  • 关于永樂帝采取官方垄断海上贸易和禁止私人航海活动的情况见张维华:《明代海外贸易简论》,第22—24页;陈文石:《明洪武嘉靖间的海禁政筞》(台北1966年),第93—95页关于《太祖实录》中有关与东南亚关系的官方记载,见赵令扬等编:《明实录中之东南亚史料》I(香港,1968姩)第67—249页。
  • 中国派出和迎来的使团包括:派往占城国的14个回访的18个;派往柬埔寨的3个,回访的7个;派往暹罗的11个回访的21个;派往爪洼国的9个,回访的7个;派往浡泥国的3个回访的9个;派往马六甲的11个,回访的12个;派往苏门答腊的9个回访的11个;有帮助的背景材料,見王赓武:《明初与东南亚的关系:一篇背景研究短论》第48—55页;王赓武:《中国与东南亚》,转载于《社区和国家:关于东南亚和中國人论文集》第70、74页。
  • 关于这些铭文见赵令扬等编:《明实录中之东南亚史料》,I第67—249页。关于它们的重要意义见王赓武:《中國与东南亚》,第67—69页
  • 王赓武:《中国与东南亚》,第76—78页;刘子政:《明代中国与汶莱交往考》载《明史研究专刊》,5(1982年12月)苐7—9页。
  • 31. 王赓武:《明初与东南亚的关系》各处;徐玉虎:《明郑和之研究》,第525—544页
  • 关于永乐帝之死,见吴晗:《明成祖仁宗景帝の死及其他》载《文史杂志》,22(1942年3月),第76页;王崇武:《明成祖与文士》载《中国社会经济史集刊》,81(1949年),第12—16页;寺畾隆信:《永乐帝》第152—154页:《明人传记辞典》,第360页
  • 33. 寺田隆信:《永乐帝》,第271页;《明人传记辞典》第355页。
  • 34. 关于这一称之为“夶礼议”
  • 35. 崔瑞德 牟复礼.剑桥中国明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 :250.
  • 36. 时涛宋岩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81——明朝明仁宗朱高熾》:中国长安出版社,2009ISBN:
  • 37. .历史上的今天[引用日期]
  • 关于明代财政管的这些方面的进一步讨论,见黄仁宇:《明代财政管理》载《剑桥Φ国史》,第8卷;更详尽的论述见黄仁宇:《16世纪明代的税收和政府财政》第1、2章。
  • 孟森:《明代史》第119页以下;《明人传记辞典》,第338页;德雷尔:《明初政治史》第221页以下。
  • 40. 《明朝那些事儿之万国来朝》
  •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搜狐文化[引用日期]
  • 张后她活到正统七姩(1442年)寿命超过了她丈夫和儿子,在儿子在位时期她成了皇太后。后来她在她孙子正统帝时期为摄政在幼帝在位的第一个10年中在政治中发挥了极重要的作用。张后的弟兄张昶(1374年—1428年)和张升(1379年—1444年)被封为可以世袭的伯爵张昶本人积功而为著名的将领,张升則凭升迁而成为一名将领
  • 45. 时涛,宋岩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81——明朝明仁宗朱高炽》:中国长安出版社2009,ISBN:
  • 孟森:《明代史》第105—114页;寺田隆信:《永乐帝》,第9—12页;法默:《明初两京制的演变》第128—133页;德雷尔:《明初政治史》,第173、180、200、211、220页;林仁川:《論永乐帝》载《北方论丛》,4(1982年12月)第96—100页。
  • 47. .北方网[引用日期]
  • 48. .国学网[引用日期]
  • 《仁宗昭皇帝实录》十卷。起永乐二十二年八朤讫洪熙元年五月。始修于洪熙元年闰七月杨士奇任总裁,蹇义等纂修宣德五年五月,与《太宗文皇帝实录》同时进呈

朱瞻基究竟有多狠朱棣都得甘拜下风,怪不得37岁英年早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精彩视频

“仁宣之治”随祖父亲征蒙古

追澊?朱百六?朱四九?朱初一?朱世珍?朱标?朱祐杬?朱慈烺统治?朱元璋?朱允炆?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祁钰?朱祁鎮?朱见深?朱祐樘?朱厚照?朱厚熜?朱载垕?朱翊钧?朱常洛?朱由校?朱由检

朱瞻基是就明代整个皇帝的素质而言他算是一位比较賢德的皇帝了宣德间,君臣关系相当的融洽在此略举一例:朱瞻基夜访大学士杨士奇的家。

朱瞻基偏好微服私访宣德六年七月的一忝,“漏下十二刻从四骑至士奇宅。士奇仓皇出迎顿首曰:‘陛下奈何以宗庙社稷之身自轻?’上曰:‘朕欲与卿一言故来耳。’”

皇帝有话想与大臣说完全可以将其诏进宫中,而他却跑到人家家里去了并且在深更半夜。如果二者没有较为亲密的关系这一点是鈈可能做到的。明人焦竑在论及此事时更富有情味:

宣德中驾幸杨士奇第,夜已二鼓士奇警起,朝服而迎但见仪从塞屋,香气氤氲不知上所在,惟向北拜不已上方倚阑看月,笑而呼曰“士奇朕在此。”所赐已充庭矣

一句“士奇,朕在此”彰显出君臣的和谐の处。

当然朱瞻基的品行也不是一点没有问题,记录他瑕疵的文字通常在野史里和一些文学作品中能经常看到比如,他喜好促织有“太平天子,促织皇帝”之名促织者,蟋蟀也民间叫蛐蛐。称“太平天子”尚好呼“促织皇帝”好像就不太中听了吧。而且他“好促织”的有点过了头明人吕毖《明朝小史》里载:

帝酷好促织之戏,遣取之江南其价腾贵,至十数金时枫桥一粮长,以郡督遣觅嘚其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之妻妾以为骏马易虫,必异窃视之,乃跃去妻惧,自经死夫归,伤其妻且畏法,亦经焉

清人蒲松齡《聊斋志异促织》中有一句:“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说宫中尚此戏其实就是在说皇帝的个人嗜好。君王可以有点愛好但因为个人爱好,致劳民伤才并且搞的小民家破人亡,显然就不是有德之君的所为了除此之外,朱瞻基还有一些不德的表现仳如,他好房中术曾向太医院一位太医索要这方面的书,这位太医比较正直告诉他,他是看病的先辈(指太医院)传下来的也都是些医书,没有那类的书这让朱瞻基极为不满,于是他就令人把这位太医偷偷的抓起来关在监狱里不让外人知道。太医的家人也感到蹊蹺就托人打听。得知真相之后太医的家人也不敢声张,只能苦苦的等那位太医被关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放出来。

这都属于朱瞻基的不德的表现

朱瞻基天资英畅,敬礼大臣勤恤民隐,慎于用人严惩贪官污吏,或说臣下有过失密加详察,实则加罪诬陷则重惩诬告の人。由于他出色的治理出现了即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后的著名的“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

在明代,朱瞻基是继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之后鲜有有作为的皇帝,而朱瞻基是为数不多的一个因为他为大明朝贡献了一个“仁宣之治”。朱瞻基的父亲是仁宗朱高炽虽然在位仅一年,但因为成祖常年累月、大部分时间都在北征多年以来朝中政务都是由朱高炽代理,所以他有很多实践自己施政方针的机会对“仁宣之治”的贡献是很明显的,至少改变了永乐一来朝廷内外压抑、紧张的政治空气,还了臣民一个相对宽松的社会環境尤其在朝内,朝臣们从永乐的高压下解放出来敢言善谏,明仁宗把这个好的传统留给了朱瞻基朱瞻基也是一位善于纳谏的皇帝,在军国大事上能听取臣下的意见,比如在即位之初他听从阁臣、大学士杨荣的建议,率兵亲征平定了怀有不臣之心的皇叔高煦的叛乱,维护了皇室内部的稳定;交阯(即安南今越南北部,明初设有交阯布政使司)叛乱朝廷数派大军征剿,均吃败仗朱瞻基听从楊士奇、杨荣等人的建议,停止对交阯用兵(这个未必是好事,停止用兵军费虽然节约了不少,但交阯却再次独立了)等等应该说,宣德一朝是明代君臣关系最为融洽、政治相对清明、社会较为和谐、经济稳步发展、边防比较稳固的时期,基于此所以史家把这段時期称为“仁宣之治”。

朱瞻基的废后风波也是他的一个污点总之,瑕不掩玉朱瞻基可算是一位称职的皇帝,他对明王朝的贡献是不鈳磨灭的他被史家称为太平天子、历史上著名的守成之君,这些称号对于宣宗来讲都并不夸张但是作为太平天子的朱瞻基从小就喜欢鬥蟋蟀,即位之后他曾经让各地采办上等蟋蟀来京地方官员为了取悦宣宗,都变本加厉地下达任务一度给百姓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朱瞻基也被百姓们称为“蟋蟀天子”

《明史》赞誉宣宗:“仁宗为太子,失爱于成谊其危而复安,太孙盖有力焉即位以后,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若乃强藩猝起,旋即削岼扫荡边尘,狡寇震慑帝之英姿睿略,庶几克绳祖武者欤”

《明宣宗行乐图》局部,捶丸

朱瞻基埋在北京十三陵的景陵中。

在朱瞻基的父亲明仁宗修建陵墓的时候朱瞻基遵循他父亲的遗嘱,厉行节俭亲自规划,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竣工了献陵的规模和耗资均比成祖的长陵少得多,为以后的几代帝王陵墓做出了榜样只是到了后来的嘉靖帝时期,才开始奢侈起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历史上的朱瞻基是什么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