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妆诗海颂律韵风流是什么意思思

指句中音调和谐句末韵脚相叶。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 押韵叫合辙. 一首诗有没有韵,是一般人都觉察得出来的至于要说明甚么是韵,那却不太简单但是。今天我們有了汉语拼音字母对于韵的概念还是容易说明的。

诗词中所谓韵大致等于汉语拼音中所谓韵母。大家知道一个汉字用拼音字母拼起来,一般都有声母有韵母。例如"公"字拼成g ōng其中g 是声母,ōng是韵母声母总是在前面的,韵母总是在后面的我们再看"东"d ōng,"同"t óng"隆"l óng,"宗"z ōng"聪"c ōng等,它们的韵母都是ong 所以它们是同韵字。

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哃一位置上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

韵是韵诗的简称。其规则由林方亮于2009年提出2015年定稿。韵的主要特点是"句内格律、呴子押韵、诗句对称、诗长不限"具体规则见林方亮《韵及其规范》。

在阐述韵的规范以前先约定一下规范中名词的含义。

字音:指一个漢字的读音韵创作中注重字音所含的字韵和字调。字音以现代汉语拼音为准

字韵:指一个汉字的汉语拼音韵母。

字调:指一个汉字的汉语拼音声调四声调加上轻声,共5声对应5个字调。字读第几声字调为几;读轻声,字调为0所以,字调分为1、2、3、4、0如"林",拼音为"lin"第2声那么"林"字字调为2。

字调具有高低相对性如字调3,较1、2为高;较4为低因此,字调2、3具有高低两重性

字调调向:指一个汉字字调的方向。芓调1、2向上;字调3具有双向性可向上或向下;字调4、0向下。

句步:指诗句中不超过3个字的基本语节分为一字步、二字步、三字步。如句子"莫負婵娟再登高"(林方亮《相约登赤城》),句步为:莫负/婵娟/再/登高分别为二字步、二字步、一字步、二字步。

句步的含义与通常语法中语節的含义有所区别超过3个字的单纯词,语法上不许破词,算1个语节;韵中为反映阅读的真实性,控制句长实现建筑美,允许破词將其继续划分为3字以内的句步。如"爱新觉罗"是4字,超过3字语法上是1个语节,但句步划分为2个:爱新/觉罗

辅步:辅助句步的简称,指与对稱(见下)共同表达语义并与其组成语法意义上的句子的句步如"也知道/你的清白不能使潭水清白,你的清白只可能使你淘汰"(林方亮《荷露》)中,"也知道"是辅步"你的清白不能使潭水清白,你的清白只可能使你淘汰"是对称的二个诗句

步音:指一个句步末字的字音。

步韵:指一个呴步末字的字韵

步调:指一个句步末字的字调。根据字调步调对应为1、2、3、4、0,共5调与字调一样,步调也有高低相对性步调2、3具有高低两重性。

知道合伙人文学行家 推荐于

2002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得学士学位。


  一、这个问题有误应该是”宋词里面的和韻是什么意思“,有关和韵的解释如下:

  指句中音调和谐句末韵脚相叶。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吟咏滋味流於字句。气力穷於和韵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 范文澜 注:"异音相从谓之和,指句内双声叠韵及平仄之和调;同声相应谓之韵指句末所用之韵。"

  二、有关和韵的其他解释如下:

  .1、谓依照别人诗作的原韵作诗

  宋 张表臣 《珊瑚钩诗话》卷一:"前人作诗,未始和韻自 唐 白乐天 为 杭州 刺史, 元微之 为 浙东 观察往来置邮筒倡和,始依韵而多至千言,少或百数十言篇章甚富。"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余作诗雅不喜叠韵,和韵及用古人韵。" 清 梅曾亮 《自序》:"叠韵之巧盛于 苏 黄 ;和韵之风,流于 元 白 "

  2、谓文雅而有风度。

  《南史·王训传》:"眉目疎朗举动和韵。"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有道之器》:" 彦回 风流和韵施之燕闲,故是佳士"

【释义】:①指句中喑调和谐,句末韵脚相叶:气力穷于和韵②(hè-)旧体诗写作方式之一。指与别人的诗相唱和时依照其诗所押的韵作诗。大致有三种方式:(1)依韵即韵脚与原诗韵在同一韵部而不必用其原字;(2)次韵,或称步韵即韵脚用其诗原韵原字,而且用字先后次序也必须相同(3)用韵,即韵脚用原诗的字而不必依照其先后次序

主,雨妒,故拼音里都有u的音,u就是韵脚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鮮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律韵风流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