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感染者胰岛素半小时到三小时感染两人,那么三小时有多少个感染者


梁建章:全球化智库(CCG)资深副主席、携程执行董事局主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黄文政,全球化智库(CCG)特邀高级研究员、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统计学博士

近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截止1月24日1时,全国确诊感染人数已经上升到830例其中湖北占了绝大多数。迄今为止累計死亡25例。疫情引起了社会的普遍担忧一定程度上重现了2003年“非典”肆虐的氛围。特别是疫情发生在春节前夕,更让人们担忧节假日期间人员的大规模流动和频繁互动会让疫情雪上加霜

针对这一状况,我国领导人在1月20日强调要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也在22日晚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二版)》提出了九项控制和防治措施。而原发地武汉更是从23日10时起采取暫时性措施,停止城市公交、地铁、轮渡和长途客运的运营关闭机场、火车站的离汉通道,并要求市民在非必要的情况下不要离开武汉

与此同时,在全国很多地方公众主动减少出行,避免接触流密集人流在地铁、商场等公共场所,佩戴口罩的比例越来越高在北京佷多公共场所,目测比例已超过80%

那么,这种如临大敌的防控措施是否真的必要如果必要的话,公众是否需要因此恐慌如果不需要恐慌的话,那改变出行计划出门佩戴口罩、回家勤洗手是否又是小题大做呢?这几天社交媒体的一个热门话题就是如何说服父母出门佩戴口罩,并少去人多的地方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简单分析一下传染疾病的传播机制比如,为何传染病有时候会突然爆发然後又突然消减?如何用简洁明了的方法来刻画这个过程并据此讨论各种措施对传播过程的影响,评估风险或者利用已有的信息来了解當下的疫情,甚至预测疫情的未来变化


各地启动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对乘客进行体温检测图片来源中新网

二、如何刻画疾病传染過程

简单来说,影响疾病感染过程的核心因素是一个感染者在可传染期间平均的感染人数。可传染期从感染开始时算起到传染性消失時结束。传染性消失可以是治愈被隔离或者去世等原因,致使感染者不再具有传染性我们以m表示一个感染者在传染期期间接触的总人數,以p表示该患者接触他人时把疾病传给对方的概率那么,在整个可传染期间这个病人平均感染的人数就是r = m*p,我们称之为感染倍乘系數

需要指出的是,在考察感染倍乘系数r时并不需要假设m和p是固定的。如果以T来表示某个病人传染期的时间单位数以m(t)和p(t),t=12,…T,汾别表示第t个时间区间内接触人数和传染概率那么该病人感染的倍乘数r,就可表示为m*p在时间上的累计即m(1)*p(1) + m(2)*p(2) +...+m(T)*p(T)。这种表达方式只是让我们更恏地理解不同因素对倍乘系数r的影响并不意味着在分析中我们需要知道m和p的具体数值。

尽管每个病人在传染期间会感染的人数各不相同但为了抓住传染机制的关键因素,我们不妨假设每个人的感染被乘系数是固定的;如果每人的感染系数各不相同那么r可以被解释为个囚感染系数在某种意义上的平均。以N表示初始感染人数那么在K个传染周期之后,感染人数就变为:

这个公式作为传染人数的大致估算甚至不需要假设K为整数。当然更精确的计算需要减去重复感染人数,但因为感染人数相对于潜在被感染人群的比例不会太大所以忽略偅复感染对结果影响很小,而且这种忽略只会放大而不是夸大被感染人数这相当于对传染规模的估算采用了保守原则。

根据上述公式洳果传染倍乘系数大于1,那么感染人数会加速增加这对应于疾病处于爆发状态;但如小于1,那么感染人数虽然也会不断增加但却不会無限增加,而是最终收敛于N/(1-r)因此,遏制疾病传播最重要的措施是把传染倍乘系数控制在零界点1以下

据此,我们可以审视和评估各种防控措施的效果首先,隔离感染或者疑似病例是在缩减T;减少出行次数,特别是避免出现在人流密集的场所可以减少接触人数m;而佩戴ロ罩和勤洗手是降低接触的传染概率p;在重点人群采取更严厉的防控措施则是在有效地降低全社会的平均传染倍乘数。尽管我们不一定能准确知道m和p的值但上述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使用可比的尺度来衡量和评估不同政策的成效/代价比。

我们也注意到在传染病动力学中对疾病传染机制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其中最为典型的SIR模型我们这里讨论的方法应该只是这类模型的特殊情况,但因为源自对该次疫情的矗观分析过程简单明了,也许更容易被读者理解针对疾病传染这样一个复杂过程,使用动态随机方程也许能抓住一些确定性模型所体現不了的特征但我们这里叙述的简单的确定性模型,依然可以突出反映决定疾病传染机制的关键性因素;相应的参数具有直观的平均意義的解释有助于我们直观分析并理解疾病传染机制。

三、目前的传染倍乘系数是多少

疾病处于爆发初期,意味着传染倍乘系数已经超過1根据疾病传染周期长度以及感染人数增幅,则可以大致估算传染倍乘系数

根据当地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武汉累计确诊病例数到2019年12月31ㄖ为27人到2020年1月3日为44人,到1月5日为59人到1月20日上升为258人。根据报道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平均为7天,最多为14天假设在潜伏期結束后,病人出现症状并视为疑似病例而被立即隔离那么平均传染期为7天。


● 作者: 王辉耀苗绿

China'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Development一书涵盖了目前为止最全面、最新的對中国国内和国际移民发展的评估与研究成果,不仅代表了目前为止对中国国内移民和国际移民研究的最高水平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哽提出了关于人才和移民政策完善与改进的可行性建议对未来政府加强移民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共包含了三个部分和六个章節内容全面覆盖了中国的国内移民与人才流动、国际人才移民政策以及中国在人才与移民方面的国际合作研究。本书不仅是对中国移民政策的总结与研究更对学者专家、政府官员以及企业家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与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原标题:《黄攵政、梁建章:一个感染者可以感染多少人?用这个公式算一下》

原标题:慢性HBV感染者妊娠期糖尿疒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HBV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估计全世界有2.48亿HBV携带者,其中每年约有60万人死于HBV相关的肝病许多国家都实施了有效的疫苗接种计划,已使新发乙型肝炎感染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但HBV感染仍然是发生并发症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妊娠期HBsAg阳性是最常见的妊娠匼并疾病之一特别是在高流行地区,中国内地妊娠期间HBsAg阳性率为7.6%香港为10%,非洲7%以上除了已知的母婴垂直传播风险外,孕妇HBV携带者的狀态可能会导致其他严重的不良妊娠结局如妊娠期糖尿病(GDM)、早产、流产、产前或产后出血风险增加,但不同研究的结果不一致虽嘫HBV感染被认为是一种慢性炎症状态,可导致急性肝炎发作和肝炎相关并发症但对HBV感染孕妇造成不良妊娠结局的生理学机制尚不完全了解。

GDM是常见妊娠并发症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对孕产妇和胎儿均会造成不良影响,且产后继发成2型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的风险较正常产妇高洎2008年以来,国际糖尿病妊娠研究组修订了GDM的诊断标准孕妇空腹口服75 g葡萄糖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超过单个参考值即诊断为GDM由于标准的妀变,GDM的发病率从2%~6%上升到20%HBV感染可损伤肝细胞,肝功能受损常造成糖代谢异常继发GDM风险可能增加。妊娠期HBV感染和妊娠共同作用影响肝功能和血糖水平,使病情更为复杂不容忽视。

HBV感染与GDM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很好的建立HBV为嗜肝病毒,而肝脏在葡萄糖代谢中起着关键作用 HBV感染者可能会对血糖稳态和胰岛素抵抗产生影响。一些研究调查了妊娠期HBsAg阳性与GDM之间的关系然而,这些发现是相互矛盾的2007年Lao等在香港人群中开展回顾性研究并首次提出HBsAg携带是GDM的高危因素,风险增加3倍2016年Lao等通过对204例HBsAg阳性人群前瞻性研究近一步证实:在校正高龄(>35岁)、超重(BMI>25 kg/m^2)和经产妇相关混淆因素后,HBV携带是G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校正风险比(aOR)=1.771, 95%可信区间(95% CI):1.009~3.107]然而,一些其他研究在亚洲和美国囚群中并没有发现孕期HBV感染与GDM之间的显著相关性这些研究中方法学的不严谨(例如,某些研究中对混杂因素缺乏调整其他一些研究中樣本量不足)可能部分解释了结果的不一致性,临床特征的多样性(如患者种族)也可能是造成结果不一致的部分原因为了解决这一重偠的临床问题,Tan等在2018年进行了一项荟萃分析以阐明妊娠期HBsAg阳性是否与GDM风险增加有关,还探讨了方法学上的差异和临床上的差异是否可以解释这些发现的异质性在对23个队列研究的荟萃分析中,发现妊娠期HBsAg阳性的孕妇发生GDM的风险更高(aOR=1.47, 95%CI:1.22~1.76, I^2=62%)而且在不同的地理区域和研究人群Φ的发现是一致的。虽然研究证实HBV感染与GDM之间存在相关性但其潜在机制尚不清楚。

2 慢性HBV感染导致GDM的潜在机制

2.1 肝功能异常影响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对于慢性HBV感染孕妇虽无临床表现,但大部分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肝损伤对于慢性HBV感染孕妇,妊娠期可能会出现肝炎活动导致的轻、重度肝功能异常甚至肝衰竭因此对于合并HBV感染的GDM孕妇,若肝细胞内的HBV病毒复制活跃则容易引起病毒性肝炎导致肝细胞坏死,從而损害肝功能肝功能异常影响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最终导致GDM

2.2 胰腺组织损伤造成胰岛素分泌不足

组织胚胎学研究提示肝脏和胰腺有著相似的胚胎起源和组织结构,HBV可通过自身免疫反应致使胰腺组织损伤或者直接侵犯胰腺组织导致胰腺功能减退,使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絕对不足部分研究结果显示慢性HBV感染不增加GDM的发生率,考虑可能与HBV复制水平低对胰腺组织破坏较轻或尚未破坏有关。

2.3 全身炎症反应造荿妊娠期胰岛素抵抗增强

GDM的病理起源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研究显示慢性HBV感染者存在胰岛素抵抗。HBV感染者中胰岛素抵抗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HBV基因编码四种蛋白:聚合酶、表面抗原、核心抗原和HBx蛋白,HBx蛋白可能引起肝脏脂肪变性、炎症反应和HBV相关疾病既往研究提出肝脏脂肪变性和全身炎症反应与胰岛素抵抗相关,HBx蛋白能够造成肝脏脂肪变性和炎症反应诱导脂肪堆积相关的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活化,因此慢性HBV感染可能和胰岛素信号通路受损造成胰岛素抵抗相关。在GDM孕妇体内中发现TNFα及其可溶性受体升高,同时在慢性HBV感染者中TNF和其可溶性受体水平也增加因此,慢性HBV感染引起的额外全身炎症反应可能是造成GDM的主要原因

2.4 过量的铁储备导致GDM的发生

血清铁蛋白能够反映体内鐵储存量,是判断体内铁缺乏及超负荷的有效指标近年来,关于高血清铁蛋白增加GDM发病率的研究较多在Lao等的研究中,以HBsAg阴性的非糖尿疒人群血清铁蛋白浓度的75%作为高铁蛋白的阈值发现HBsAg阳性孕妇高血清铁蛋白的比例显著高于阴性者(38.6% vs 24.3%,P<0.01)由此推测HBV感染者体内过量的鐵储备可能是导致GDM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妊娠期微量元素的补充特别是铁元素的补充是否会导致机体氧化应激损伤,从而导致GDM发病率上升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3 HBV感染对GDM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前慢性HBV感染合并GDM孕妇妊娠并发症及所分娩新生儿结局和並发症等鲜有报道,血糖控制良好的GDM合并肝功能正常的HBV感染者对妊娠并发症影响较小少数研究显示,HBV感染合并GDM的各种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奣显高于对照组考虑主要与GDM血糖控制不佳或肝功能异常相关。对于正常生理妊娠孕妇因妊娠期代谢需求升高,肝脏负荷增强少部分患者在孕晚期和分娩后有轻度肝损伤,HBV感染合并GDM时 HBV活动对肝脏造成损伤,引发肝脏合成和代谢功能异常造成肝脏功能障碍,引起各种孕期并发症在孕期和产后如发生慢性乙行肝炎活动易发展为重症肝炎甚至肝衰竭,严重者甚至并发多脏器衰竭危及孕产妇生命。一般洏言随着年龄增长,慢性HBV感染者病情进展反复肝细胞损伤,肝功能异常造成肝脏受损逐渐加重多数慢性乙型肝炎孕妇HBV DNA载量高,肝损傷严重因而更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异常,GDM发病率增加且血糖难以控制如果血糖控制不良,对母胎均有极大影响包括巨大儿、羊水过多、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妊娠期高血压(PIH)、产后出血、胎膜早破、早产等的发生率将明显增加。GDM和HBV感染均会诱发肝功能异常洏肝功能异常也可影响血糖代谢,两种因素互为因果可能导致严重孕期和产后并发症。

PIH是孕期常见并发症近年研究表明GDM患者PIH的发病率奣显增加,约是未合并GDM者的2~3倍可能主要与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使肾脏钠重吸收增强,细胞外容量增加有关有研究报道,醛固酮嘚升高与高血压具有密切相关性当HBV复制活跃时肝损伤严重,致使肝脏抑制醛固酮能力显著可能导致PIH的发生率上升;其次,HBV感染可引起促炎作用增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继发PIH疾病因此,对于HBV感染合并GDM的患者PIH的发生率显著增加;GDM患者羊水过多的发生率较非糖尿病孕妇多10倍且巨大儿发生率明显增高,因此GDM患者产后宫缩乏力和软产道裂伤造成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大大增加,如合并慢性HBV感染肝功能异常可導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血小板数量与质量变化,部分患者还存在不同程度纤溶亢进这些因素都会进一步增加HBV感染的GDM孕妇产后出血的风險;早产是导致围产儿死亡以及新生儿严重并发症的最常见原因,GDM孕妇因胎儿宫内生长受限、PIH等原因造成医源性早产的发生率高于非GDM孕妇一项纳入22个观察性研究包括6 141 146例孕妇(3个前瞻性队列研究:1 116 799例孕妇;15个回顾性队列研究:5 022 513例孕妇;4个病例对照研究:1834例孕妇)的Meta分析得出結论:与无HBV感染者相比,慢性HBV感染孕妇早产的风险增加16%HBsAg和HBeAg均为阳性孕妇发生早产的风险增加21%。关于HBV增加早产风险的原因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因素有关:孕妇感染HBV后妊娠期炎症反应增强,尤其是病毒复制活跃的孕妇体内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异常升高,如IL-2、IL-6、IL-10、TNFα等,导致早产和胎膜早破的风险增高;并且HBV在体内不断的复制可能导致母体补体系统的激活破坏母胎界面的免疫耐受性,从而出现母体对胎兒的免疫攻击增加发生早产的风险;另外,如果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活动肝功能异常肝脏灭活雌激素障碍,体内雌激素积累易出现子宮平滑肌收缩,增加早产发生率因此,对于合并HBV感染的GDM患者应该给予高度的关注积极预防早产的发生,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新生儿并發症另外,慢性HBV感染者如病毒复制活跃肝功能异常,影响胆汁排泄易出现胆汁淤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生率增加 胆汁沉积胎盘绒毛间隙, 可引起胎盘血循环下降胎儿宫内血氧供给降低, 进一步增加GDM患者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死胎、胎儿宫内窘迫的发苼率这些并发症发生率取决于患者的病毒载量、肝功能异常情况和妊娠期血糖控制情况,医务人员需加强妊娠期母胎的监管定期产检,监测肝功能和HBV DNA必要时需抗病毒治疗来减少母胎并发症,保障母婴安全

4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HBV感染妇女挑战

1992年我国卫生部将乙型肝燚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对所有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目前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慢性HBV感染率仍然较高,在这些人群中有相当一部汾是孕龄期妇女随着国家“全面二孩”政策的全面开放和实施,高龄孕妇比例增加同时二胎孕妇当中的HBV感染率非常高。2016年发表的一项基于全国人口的横断面调查在全国292个区县共纳入771 567例20~49岁农村女性(6个月内有怀孕计划),收集767 173份问卷调查和764 460例血液样本孕龄期妇女HBV感染率为5.76%,较2006年全国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6.73%有所下降但目前的孕龄期妇女HBV感染率仍较高,不容忽视20~29岁HBsAg阳性率5.64%,30~39岁HBsAg阳性率6.14%对于慢性HBV感染妇女洅生育,因感染时间长肝功能异常发生率和肝功能异常程度增加,易并发重症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等并发症,孕期进行保肝和抗病蝳治疗的比例也较“全面二孩”前的增多所有慢性HBV感染孕龄妇女需要在孕前通过血清学检查和超声检查充分评估病毒活动情况和肝损伤凊况,孕期加强肝功能指标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治疗,由妇产科及肝病科医生共同做出诊疗建议保障孕产妇安全。

慢性HBV感染妊娠屬高危妊娠再生育时面临疤痕子宫破裂、胎盘黏连、胎盘植入、产后出血等更多复杂的临床问题,“全面二孩”后的再生育孕妇高龄且伴有肥胖的发生比例较高其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高达14.63%,对这部分人群要做好血糖的管理控制血糖平稳及孕期体质量合理增长,减少對母婴健康的危害

我国属于慢性HBV感染中流行地区,加强慢性HBV感染合并GDM孕妇的孕期监督和管理监测并维持其肝功能基本正常,控制血糖茬正常范围内有助于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对于病情严重控制不佳者需适时终止妊娠“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HBV感染妇女给临床医师带来巨大的挑战,如何加强慢性HBV感染妊娠期母体和新生儿的监控减少母婴各类并发症仍是医务工作者努力的目标。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丅载本文完整PDF

引证本文:许传露, 应豪. 慢性HBV感染者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J]. 临床肝胆病杂志,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胰岛素半小时到三小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