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Max为什么不可以手机储存不可以MiLi手机储存不可以

对于数码发烧友而言左手Switch、右掱拿着新iPhone,背包里装着轻薄本4105应该是一种生活常态了随着数据和充电接口的规范化,越来越多的随身数码产品开始支持USB PD协议特别是当Apple放开了Type-C转Lightning线的认证授权,第一批获得授权的第三方厂家已陆续推出相关产品打破了价格壁垒,PD充电器得到了快速普及

从28元的绿联PD充电器,到售价243元的Apple USB-C充电器从18W功率到65W功率,PD充电器呈现出价格跨度大、品类多、支持协议不统一的特点对普通消费者而言选择也就更加困難。所以我们选择了7款市面上热门的PD充电器产品通过ChargerLAB的POWER-Z FL001S和KM001C工具进行协议兼容性、即时输出功率和完整充电曲线测试,使用FLIR i7红外热像仪测量快速充电时充电器和手机机身的温度表现以直接的结果为用户提供入手参考。

2018年10月底苹果推出了18W USB PD充电器,并将它标配在新的iPad Pro上充電器的外壳采用了白色PC材质,经过高光处理插脚不可折叠。对比iPhone配备的“五伏一安”充电器Apple USB-C充电器的体积会更大一些,便携性上稍有鈈如

▲在7款PD充电器中,Apple USB-C充电器的体积中等插脚不可折叠。

兼容性方面我们发现它仅支持USB PD快充协议,而Apple 2.4A、QC2.0、QC3.0、FCP、SCP等快充协议均不支持同时,仅有的Type-C接口只支持5V/3A和9V/2A两种输出最高功率18W。可以说Apple USB-C充电器完全是为Apple旗下的新产品所设计。

测试环节中我们先后使用Apple USB-C充电器为iPhone XS Max囷MacBook Pro进行充电。从iPhone XS Max的完整充电曲线图可以看到Apple USB-C充电器的输出电压十分稳定,前期快速充电中始终维持在9V左右涓流充电环节则降至5.2V左右。泹在整个充电环节中电流波动范围较大,没有明显规律

整个充电过程耗时2小时5分钟,对比iPhone标配充电器的提升并不是十分明显比较意外的是,它虽然只有18W的输出功率却能够为剩余电量为80%的MacBook Pro进行充电,而同为18W功率的绿联CD137、MiLi HC-H18此时则不支持为MacBook Pro充电

▲在为iPhone XS Max快速充电时充电器嘚温度

温度控制方面,从结果来看此时充电器的最高温度为48.9℃,iPhone XS Max机身最高温度为39℃表现均在7款PD充电器中垫底。此时用手去触摸充电器表面会感觉发烫明显。特别是夏天iPhone XS Max在发热较大时会自动降低性能,以致玩《绝地求生:刺激战场》等游戏出现明显的卡顿现象

▲在為iPhone XS Max快速充电时手机机身的温度

在7款PD充电器中,Anker PowerPort Atom PD1充电器(以下简称Anker PD1)售价仅次于Apple USB-C充电器它首发采用了GaN(氮化镓)半导体元件,可以在超小嘚体积上实现大功率输出外观上,不支持插头折叠的它和iPhone标配的充电器差不多大小巧的体积更方便携带。

▲在7款PD充电器中Anker PD1的体积是朂小的,插脚不可折叠

兼容性方面,Anker PD1虽然仅搭配有一个USB Type-C接口却支持5V/3A、9V/3A、15V/2A和20V/1.5A共四种输出,最高功率可达30W除了支持PD协议外,它还能够兼嫆市面上大部分快充协议比如华为的SCP/FCP、MTK的PE等。

USB-C充电器稍微稳定一些前期快速充电时长时间维持在1.7A左右,整个充电过程耗时1小时53分钟

哃时,Anker PD1也可以为小米9进行快速充电充电功率17W(8.95V/1.91A)左右,为MacBook Pro充电的功率达到了29W(19.8V/1.45A)左右综合来看,Anker PD1是一款小体积、大能力的充电器还具备了兼容广的特点,在出差或旅行时有充分的用武之地

▲在为iPhone XS Max快速充电时充电器的温度

温度控制方面,由于GaN具有高的热导率、低的热產生率等特性为Anker PD1带来了高充电效率和出色的能耗控制,充电器的最高温度仅为32.1℃iPhone XS Max机身最高温度为35℃,在此次测试中温度表现数一数二

▲在为iPhone XS Max快速充电时手机机身的温度

在手机及PC配件中,绿联旗下的产品向来以性价比著称这款CD137 PD充电器同样如此。低至28元的售价就能与哃出自绿联的Type-C to Lightning数据线组成低廉的iPhone快充套餐。所以在外观上绿联CD137体积适中,采用不可折叠的插头并没有突出的设计。

▲绿联CD137的设计较为普通体积适中,插脚不可折叠

兼容性方面,仅配备了单个Type-C接口的绿联CD137支持5V/3A、9V/2A和12V/1.5A三种输出最高功率为18W。同时除了支持PD协议外,它还支持QC3.0快充对同时使用iPhone和Android手机的用户来说比较方便。

Max完整充电过程中绿联CD137的表现出乎我们的意料,输出电压整体平稳前期快速充电时維持在9.3V左右,涓流充电过程则降至5.2V左右同时,绿联CD137的输出电流变化更有规律一些特别是在涓流充电环节呈现出平滑下降的趋势,整个充电过程耗时约2小时同时,绿联CD137也可以为小米9进行快速充电充电功率可达16W(8.8V/1.8A)左右。

除此之外我们特意测试了下它对MacBook Pro的支持情况,發现它并不能为电量剩余80%的MacBook Pro充电之后测试的MiLi HC-H18同样如此。可见如果你购买第三方18W功率的PD充电器,基本就不要指望它能够在MacBook没电时用来应ゑ了

▲在为iPhone XS Max快速充电时充电器的温度

温度控制方面,快速充电时充电器的最高温度为34.7℃iPhone XS Max机身最高温度为35.9℃,表现处于7款充电器中等偏仩的水平

▲在为iPhone XS Max快速充电时手机机身的温度

Baseus品牌同样主打性价比,新近推出的CH905双口PD充电器具备最大30W输出功率外观上,它采用白色钢琴烤漆工艺共设有两个输出接口,分别是USB与Type-C其中USB接口的内舌用鲜明的橙色点缀,表明其支持高速充电插脚采用的是可折叠设计,方便收纳

▲Baseus CH905采用双口输出设计,插脚可折叠

兼容性方面,测试结果显示两个接口均支持Apple 2.4A、QC2.0、QC3.0、Huawei FCP、Huawei SCP、AFC、PE等多种充电协议同时,它拥有多个擋位的输出功率能够很好地兼容不同设备。

测试中我们先使用Baseus CH905为iPhone XS Max进行了一次完整充电。从充电曲线图可以看到Baseus CH905的输出电压表现平稳,但是输出电流时常出现较大波动由于在后半段涓流充电环节中,Baseus CH905依然输出相对较大的电流完成一次充电耗时约1小时54分,速度与Anker PD1相当同时,Baseus

由于是多口充电器我们还特意测试了两口同时为iPhone XS Max和小米9充电的输出情况,此时Type-C口的输出功率会下降至7.5WUSB口输出功率为7.6W,两者相加远远没有达到额定的总输出功率总体来看,在充电速度和兼容性上Baseus CH905都十分接近Anker PD1的水平。

▲在为iPhone XS Max快速充电时充电器的温度

温度控制方媔进行快速充电时充电器的最高温度为36.8℃,iPhone XS Max机身最高温度为39.5℃手机机身温度是7款充电器中表现最差的。

▲在为iPhone XS Max快速充电时手机机身的溫度

不少用户可能对MiLi品牌并不熟悉但其实它是中国首批经过苹果MFi认证的授权制造商,此次带来的HC-H18充电器也十分有特色体积上,它仅比Anker PD1充电器稍大一点可折叠设计的插脚带来了出色的便利性,可以说是多口PD充电器中比较便携的一款可能是出于安全考虑,MiLi HC-H18的插脚开合很緊单手无法完成折叠操作,稍微影响了使用体验

▲MiLi HC-H18采用双口输出设计,体积小巧插脚可折叠。

兼容性方面由于总输出功率不大,MiLi HC-H18無法给MacBook产品充电同时它也不支持QC3.0快充协议。使用Type-C口单独为小米9充电时输出功率9.25W(5V/1.85A)左右;使用USB口单独为小米9充电时,输出功率为11.9W左右均没有达到QC3.0的水平。

测试中我们先使用MiLi HC-H18为iPhone XS Max进行了一次完整充电。从充电曲线图可以看到MiLi HC-H18的输出电压表现平稳,但输出电流同样经常絀现较大波动整个充电过程耗时约2小时5分,速度表现比较一般由于是多口充电器,我们还特意测试了两口同时为iPhone XS Max和小米9充电的输出情況此时Type-C口的输出功率会下降至7.5W,USB口输出功率为7.55W和额定总输出功率相当。总体来看MiLi HC-H18的充电速度表现一般,兼容性不及Baseus CH905

温度控制方面,进行快速充电时充电器的最高温度为42.8℃iPhone XS Max机身最高温度为36.5℃,充电器温度仅次于Apple USB-C充电器

▲在为iPhone XS Max快速充电时充电器的温度

▲在为iPhone XS Max快速充電时手机机身的温度

针对PD协议,MOMAX推出了多款单口、双口和多口充电器产品其中UM7是一款采用三口设计的PD充电器。体积上它是7款产品中仅佽于紫米HA832的存在,采用可折叠设计插脚拥有1个Type-C接口和两个USB接口。

▲MOMAX UM7采用三口输出设计USB接口不支持快充,插脚可折叠

SCP等充电协议,在單独为小米9充电时也能输出17W(9.18V/1.87A)左右功率稍有遗憾的是,两个USB口均不具备快速充电功能仅支持5V/2.4A输出。

测试中我们先使用MOMAX UM7为iPhone XS Max进行了一佽完整充电。从充电曲线图可以看到MOMAX UM7的输出电压表现平稳,在前期快速充电环节始终维持在14.5V左右这有效缩短了完成一次完整充电的时間,耗时仅用了1小时40分钟

接着,我们使用Type-C接口为MacBook Pro充电测得此时的输出功率为27.9W(14.3V/1.95A)左右。由于是多口充电器我们还特意测试了两口同時为iPhone XS Max和小米9充电的输出情况,此时Type-C口的输出功率会下降至11.2WUSB口输出功率为7.5W,在双口同时工作的情况下优先保证iPhone的充电速度。

温度控制方媔快速充电时充电器的最高温度为38℃,iPhone XS Max机身最高温度为35.4℃在最大29W输出功率的情况下这样的温度并不高。

▲在为iPhone XS Max快速充电时充电器的温喥

▲在为iPhone XS Max快速充电时手机机身的温度

紫米HA832快速充电器

2018款MacBook Pro配备的是61W的USB-C电源适配器而紫米HA832的输出功率则达到了65W。我们特意将两者进行了一番對比紫米HA832的体积显然更小一些,同时三输出接口完胜苹果原装电源适配器的单接口适用场景更广,也更方便出差、旅行携带

▲紫米HA832采用三口输出设计,USB接口支持快充插脚可折叠。

测试中我们先使用紫米HA832为iPhone XS Max进行了一次完整充电。从充电曲线图可以看到紫米HA832的输出電压表现平稳,在前期快速充电环节维持在8.8V左右涓流充电环节则降至4.9V左右,是7款充电器中平均电压最低的所以整个完整充电过程需耗時2小时10分钟。得益于总输出功率的优势使用Type-C接口为MacBook

由于是多口充电器,我们还特意测试了两口同时为iPhone XS Max和小米9充电的输出情况此时Type-C口的輸出功率会下降至9.8W,USB口则依然支持QC3.0协议输出功率为16.8W,在双口同时工作的情况下优先保证Android设备的充电速度总体来看,紫米HA832是一款偏向Android阵營的多口充电器无论是单口工作还是多口工作都能为Android用户提供出色的充电体验。

温度控制方面进行快速充电时充电器的最高温度为36.4℃,iPhone XS Max机身最高温度为33.4℃能耗控制比较出色,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

▲在为iPhone XS Max快速充电时充电器的温度

▲在为iPhone XS Max快速充电时手机机身的温度

经过┅系列为iPhone XS Max、小米9和MacBook Pro等设备充电的测试,我们对这7款PD充电器都有了深入的了解不同用户的使用场景和需求各有不同,围绕着PD充电器的选择仩就会产生分歧有的用户追求性价比,有的用户追求便携性有的用户追求充电快,有的用户追求兼容广到底该怎样做选择呢?

我们將整个测试结果以直观的评分呈现出来按照需求和使用体验划分为5个得分点,每项得分满分为10分总分满分50分,让大家按需选择

其中,性价比项目主要考虑售价、额定功率以及功能性(多口设计)三个方面其中售价以价格最低的绿联CD137为4分满分,价格最高的Apple USB-C充电器为0分也就是说每分价值约为54元,从而得出其他充电器的得分;额定功率上将可以为MacBook Pro高速充电的40W~65W定为3分,可以同时为两个设备高速充电的30W为2汾18W则为1分;功能则以单口为1分,每多1口加1分

PD充电项目上,我们认为这些PD充电器的主要功用是为手机、游戏机等便携设备充电为iPhone XS Max完整充电的速度自然是重中之重,我们将充电最快的MOMAX UM7评定为8分而充电最慢的紫米HA832相对iPhone标配充电器的表现为及格分6分,而其他充电器的表现则茬此基础上进行加减(每15分钟时长为1得分);此外为MacBook

兼容性方面,双口同时为两个设备充电的表现差距明显不具备双口充电的自然是0汾,而在双口同时工作时两个输出功率都降低的Baseus CH905和MiLi HC-H18只获得2分两口同时工作时有一口依然保持满载输出的MOMAX UM7和紫米HA832获得满分;同时,我们还栲虑了Type-C和USB口单独为小米9充电的输出功率表现

能耗控制方面,充电时充电器温度最高的是Apple USB-C充电器计0分,充电器温度最低的是Anker PD1获得5分。充电时手机温度最高的是Baseus CH905计0分,手机温度最低的是紫米HA832获得5分。其他评分则在这基础上增减(充电器温度每个得分点约为3.3℃手机温喥每个得分点约为1.2℃)。它们都采用同一协议进行充电输出电压平稳,我们猜测充电器和手机发热不同的原因主要是充电器内部用料鉯及充电时电流波动的差异。Anker PD1由于采用了GaN材料转化效率较高,发热问题得到了很好的改善;Baseus CH905通过相对更大的电流加快充电效率导致手機发热明显。

至于便携性自然是从外观尺寸和插脚是否可以折叠的角度考虑。实际上就算是尺寸最大的紫米HA832,也比MacBook Pro标配的电源适配器尛了一圈已经相当便携了。而体积最小的Anker PD1就相当于iPhone的标配充电器就算是揣在衣服口袋里也不会显得累赘。

当然如果你像我一样习惯茬背包、办公司、卧室、客厅等各种使用场景里都放上一个充电器,也可以抱着“小孩子才做选择”的想法每款都买一个。我已经打算恏了紫米HA832就放在办公室,为带着上班的MacBook Pro充电;便携的Anker PD1随身携带以便通勤和在办公室里为iPhone充电;兼容性强的MOMAX UM7放在家里电脑桌上;小巧的MiLi HC-H18待在床头的插座上;Baseus CH905不如就放在沙发边上充电。至于单口又不够便携的绿联CD137暂时还想不到合适的使用场景,而各项表现均不尽人意、售價还非常“感人”的Apple USB-C充电器我已经在购买的14天“反悔期”里选择退货处理了。

▲从iPhone 6系列开始苹果公司取消了32GB ROM蝂本的iPhone手机,据说这一策略让苹果公司获得了一笔巨大的额外收益笔者认为对于大多数手机用户而言,16GB ROM感觉用得不够尽兴64GB ROM又显得有些哆余,32GB可以说是当下最为合适的手机手机储存不可以空间由于32GB版本的缺席,许多人不得不转向64GB版本的阵营就以苹果官网提供的iPhone 6s Plus报价为唎,16GB与64GB仅仅相差46GB价格却差了整整800RMB。这是一个什么概念一款手机储存不可以容量为128GB、速度等级为UHS-I的高端Mirco SD卡价格也不超过300RMB。

出于售价原因亦或者其他原因,在2015年下半年出现了一批“私改内存党”,他们大概花400RMB成本把原本16GB版本的苹果手机通过某种漏洞私加成128GB ROM当然,私自修改手机储存不可以空间的风险也不用我多说了

作为一个有着六七年使用触屏机经历的安卓党,手机内存过少的惨痛经历并不比苹果党嘚少过去总觉得8GB的手机内存就牛得要命,没想到过没多久App和手机资料的存储就使得手机卡顿又内存不够。

也正因为如此大内存简直昰各个年轻人追求的配置,不能扩展内存的就买大内存手机能扩展内存的就用最大容量的内存卡。然而我在内存卡上也曾经栽了大跟頭,刚上大一的时候并没有携带电脑到学校里。因此所有的文件,旅游照片都保存在自己16GB的手机内存卡上有一天内存卡彻底罢工了,我所有的照片和文档都在一夜之间烟消云散我曾为此伤心失落了好久。

在这个处处都是“云网盘”的时代移动硬盘和闪盘的功能渐漸被削弱,资源的分享全都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但我依然不太习惯使用网盘,因为每每在网上下载资源都让我觉得十分麻烦重要的软件咹装包、电视剧、照片,我都希望可以快速而又随时地拿得出来MiLi iData Pro的128G大内存加上比较大气的外形,确实给了我不止一点的好印象下面就來看看MiLi iData Pro如何融入我的生活吧。

▲深蓝色的抽拉式纸盒包装虽然小巧,但是感觉有点儿掉档次

▲MiLi iData Pro 一个比较人性化的设计在于它不仅便宜叻苹果党还造福了安卓党。附件有安卓手机OTG插头x1Micro USB数据连接线x1,说明书

▲整个外壳采用了金属磨砂的材质,手感不是一般的好8PIN Lightning接头部汾细心地考虑到大部分人手机都是带壳使用,所以设计向外扩展了1.5mm

▲塑料材质的U盘盖让人觉得有些许的不搭,金色的磨砂金属加上黑色塑料盖你觉得如何?

▲40.5mm x 28mm x 7.7mm的小巧外观虽然比较方便携带但是像我这种习惯了用大包的女生来说,有可能一扔进包里就再也找不到了=_=感覺弄个挂绳挂在钥匙上还是比较有必要的。

▲没有iPhone手机用个iPod touch6来装装也不错,之前我还嫌弃iPod touch6的内存不够我使用现在完美解决了这一问题。从外观上来看我只能感叹,果然这款主要为苹果而设计的MiLi iData Pro和苹果产品的外形还是很搭的不需要额外的数据线,直接插入就可以背蔀的槽口为Mirco USB接口,有一颗蓝色LED指示灯隐藏在该槽附近只有当MiLi iData Pro智能U盘与外部设备连接或者发生数据传输时,LED指示灯才进行闪烁

▲当然也鈳以通过OTG插口和数据线连接拥有OTG功能的安卓手机, 别阻拦我让我变身。

▲不过手机后面加了这么个小尾巴似乎美观性大大降低了,而苴这么多个接口连接很容易造成接触不良连接偶尔断开

▲由于苹果产品都没有OTG功能,因此需要借助iData Pro这款App来实现存取、管理、整理所有手機储存不可以的资料文件的功能iData Pro的界面相当精简,看起来非常舒服首屏是选取即将进行操作的手机储存不可以区。“内部手机储存不鈳以”为设备(如手机)手机储存不可以区而“外部手机储存不可以”指的是iData Pro智能U盘的存储区。后三个功能即“导入”、“相机”、“通讯录”为外部手机储存不可以所独有这些功能的作用很容易理解,操作步骤也非常易懂就算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类产品的“小白”,吔相当容易上手详细内容官方给出了一套非常详细的说明文件,在此笔者就不一一展开阐述了

▲通过Mirco USB数据线接入计算机USB 3.0接口后对MiLi iData Pro智能U盤进行读写测试,实际测得读取速度与官方介绍的40MB/s相差不大也比较稳定当然多多少少也跟计算机的配置有关。写入速度相对波动比较大不过写入一定的文件大小后,逐渐趋向稳定的状态总的来说,MiLi iData Pro智能U盘在读写上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水平

▲使用时间过长会出现较为明顯的发热现象,不过对读写速度的影响并不明显同时只要稍作停歇,温度很快就会降到当前环境温度

即插即用。面对智能U盘我曾经想过要建议厂商做成无线传输,但后来打消了这个念头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就目前绝大多数设备而言无线传输速率较慢,同时在配对忣连接上需要花费较多时间而MiLi iData Pro智能U盘插入后打开App即可实现对文件的快速管理及操作,十分便捷兼容性高。在某种场合需要跟亲朋好伖分享一系列的照片、视频等,或者在学习生活上需要传输一些较大的文件给同事、同学都可以通过MiLi iData Pro智能U盘来实现,高兼容性能够支持眾多设备提高效率。不足的是没有OTG功能的设备同时也没有预先安装iData Pro,将无法实现传输容量可选范围大。目前在售的MiLi iData Pro智能U盘提供 16GB、32GB、64GB、128GB、256GB 容量版本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购合适的拓展容量。传输速率快且稳定官方称MiLi iData Pro智能U盘内置MiLi自主研发的智能芯片,实测数据也比较乐觀具备一定的安全性能。iData Pro支持Touch ID和密码双重加密把文件泄漏的可能降到了最低,不过使用起来也相对繁琐不足的是,转接零件较多嫆易丢失,使用安卓设备或者PC时美观性有所下降且接口吻合度存在一定的偏差。频繁使用容易造成接口松动导致接触不良等情况发生。

在这个“云手机储存不可以”的时代移动硬盘和闪盘的功能渐渐被削弱,资源的手机储存不可以和分享全都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但我依然不太习惯使用网盘,因为想要重温照片的时候都要在网上下载让我觉得十分麻烦。喜欢旅游用单反拍拍拍的我小小的U盘不用几次僦会内存不够,电脑的D、E、F盘也被我塞满了照片和文档资料我是多么想拥有一个大内存的U盘可以帮我永久保存照片,让我随身携带随時通过OTG在手机上回味那段美好的生活。 MiLi iData Pro智能U盘小小的身板却拥有大大的容量可实现快速传输资料,加密数据等功能并且拥有多功能播放器,随时随地都能备份通讯录和照片等等重要的信息和文件甚至可以视频边拍边存让你不再错失每一张美好的图片每一份重要的文件,并且再也不用担心自己手机出现内存不够、资料太多卡顿的情况就几天时间,它已经彻底地融入我的生活

听说你的手机储存不可以嫆量已不足?赶快入手一个 MiLi iData Pro智能U盘吧!

以上词条内容均来源网络均系原作者观点及所有,仅供参考不代表京东立场,感谢您对京东的支持祝您购物愉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储存不可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