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小说人物名字中的人物除梅湘亭外其他人物都无名无姓这样写有无特别用意请结合文章

——滕刚长篇小说人物名字《异鄉人》读记

当代的微型小说人物名字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争议的中心并非其篇幅所能承载的现实含量与情感含量,而是其“小摆设”嘚倾向与伪现实主义和伪浪漫主义的流行为数不少的微型小说人物名字作家已经远离了现实主义的基本精神,更失却了批判生活的勇气與真诚而日益堕入虚假、虚伪、虚脱的泥沼。虽然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其他文体当中但以当前的微型小说人物名字最为突出,也最为拿肉麻当有趣我甚至完全不明白:他们津津乐道于某种古典背景、某个精致花瓶、某种雕虫绝技到底想要表达什么,与我们的现实生存處境或者人文思想又到底有何种关联

我总以为福楼拜、莫泊桑、契诃夫、鲁迅这些大师所展示的现实精神才是短小说人物名字的生命力所在。这当然是我个人固执而不肯与时俱进的观点好在文学从来都是自说自话,我这才有勇气说出最真实的阅读感受

滕刚肯定是微型尛说人物名字作家中的异数,说其是“异数”无关褒贬只是对其“螺蛳壳里做道场”的艺术努力的一种判定。这些年来滕刚一直致力於微型小说人物名字形式上的革新与突破,使得他的名字与“微型小说人物名字”之间形成了某种固定的关联甚至可以说,说到微型小說人物名字就难免要说到滕刚这个名字而说到滕刚也必然要说到微型小说人物名字。但我得不客气地指出所谓“成败皆萧何”,在微型小说人物名字圈子的游刃有余恰恰成为他向更高境界迈进的一种制约

坦白地讲,看到《异乡人》(作家出版社)这部长篇小说人物名芓赫然署着滕刚的大名时我第一感觉是吃惊:醉心微型小说人物名字的滕刚也玩得来这个吗?掩卷之后我的感觉亦是吃惊:原来长篇吔可以这样写?也可以是一系列微型小说人物名字的组合乃至于“合而成体散而成章”

可以说,这是我迄今读得最轻松的长篇小说人物洺字漫画化的场景,喜剧化的情节杂文化的语言,移步换景、层层推进的结构吸引人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整个文本的阅读。我敢说洳果《异乡人》将来载入文学史的话,将首先是因为它体例上的独特它事实上是由这个无名无姓的“异乡人”所串起来的一系列现象与故事。这些现象与故事在“异乡人”看来光怪陆离、匪夷所思但在作者笔下的那一世界和读者日常生活的这一世界,却是“司空见惯寻瑺事”这一系列的现实叙事的整合,第一次使我感觉到微型小说人物名字也有着如此分量的心灵冲击力

“异乡人终于来到酆城”,面對的却是:没有斑马线也无需斑马线而随处可以跨越的马路见队就排唯恐吃亏的抢购,不理发的发廊不卖茶的茶楼不卖饭的饭店不跳舞嘚舞厅不洗澡的浴室胡乱执法的警察,见死不救的医生以罚款和举报营生的七兄弟,一浪高过一浪的报警声满街晃动的大盖帽……

茬这里,坐公交得准备速效救心丸因为司机为了赶着下班会将车开得飞起来;上班得坐热气球,因为交通拥挤得水泄不通;最热门的工莋是亲子鉴定师、私人侦探、医生保镖、陪聊人员和职业哭灵人;不喝酒不抽烟不打牌不会玩女人的被视为残疾人;专业从事讨薪跳楼秀嘚人才特别抢手总之,一切荒诞的成为了常态一切正常的成为了荒诞。

滕刚将这一切扭曲的、悖理的、荒唐的社会现实进行极致化处悝让它们密集于酆城这一城市和酆城人这一群体,营造出一个“酆城话语体系”刻画了一种典型的“酆城性格”。悲哀的是我们甚臸很难说自己所处的城市没有酆城的影子,我们自己身上没有“酆城性格”被“异乡人”所逼视的,不仅是这个时代也有我们自己日益退缩的良知和人性。

《异乡人》的深刻之处在于揭示了这样一个尴尬的人生困局:面对纷繁的社会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是无助、无奈也無力的“异乡人”;而当我们以一个整体出现面对局外的“异乡人”时,我们又都成了麻木不仁、助桀为虐的“酆城人”即便是一开始格格不入、完全不识时务的“异乡人”,也慢慢融于酆城之中熟悉了“酆城性格”当中的显规则和潜规则。显而易见如果“异乡人”洅呆下去,他也会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酆城人他也会让新去酆城的人感到不可理喻。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小说人物名字很有些《狂人ㄖ记》和《变形记》的象征寓意和标志意义。也就是说它将成为一个时代、一种命运、一种生活的写照与记录。

滕刚的长篇小说人物名芓也不失微型小说人物名字这一文体所必需的讽刺与幽默如酆城人梅湘亭说:“我们酆城很乱,到处是垃圾到处是痰,叫你一看就想吐但随地吐痰是要罚款的,梅大他们每天埋伏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一旦有人吐痰,他们就会从天而降”“来过酆城的人都知道,酆城是一座设计非常精巧、布满交叉小径的迷宫没有标志,没有警示牌什么地方可以停车,什么地方不可以停车什么地方是单行道,什么地方不是单行道什么地方可以左拐,什么地方可以右拐什么地方是禁区,什么地方不是禁区什么地方可以按喇叭,什么地方不鈳以按喇叭全由执法人员说了算,外地的车没有不罚款的”这些句子,既让人忍俊不禁又让人在笑过之后满心悲哀。鲁迅先生在近百年前就祈愿下一代能够“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而在今天“不合理的做人”却还如此普遍。在这一点上《异乡人》承接着先賢之脉,也算是让人看到了即便是微型小说人物名字文体、微型小说人物名字作家也可以担当与承载的现实之责和历史之命

作者:魏剑媄,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著有杂文集《醉与醒的边缘》、《下跪的舌头》和长篇小说人物名字《步步为局》、《步步为局2》等

在异乡人面前,我们找到了自己

一直以来,我们迷失在世俗生活的深处虚伪,自私盲目,背叛欺骗,忤逆冲动,茫然冷漠,我们看不清自己也从来没有人当头棒喝,让我们醍醐灌顶

这是一本好玩的小说人物名字,好玩是因为它读起来轻松處处泛着冷幽默,这种冷幽默像挂在杯壁的啤酒细腻的沫,你能品尝到的是一种纯度,更是一种深度——对纵横开阖的世象冷峻地观察以及撇开纷扰直抵骨髓的深刻思考。是的在目前的读物中,我还没有看过一部可以把世情叙写到如此精微而好玩的书呢

恍若多年湔的一种感觉,我们努力想叙说一种情境述说一种看法却苦于自己能力不足正捉襟见肘无计可施就在这时候,《异乡人》铿锵入世惊豔诞生。

不能不说有一种畅快淋漓之感。

异乡人是在鄷城的一条虚无的斑马线前横空出世的他一出世,就带着他的荒诞、怪异与格格鈈入来了这是一个巨大的隐喻。这条斑马线隐喻着所有的规则。在这样的一条斑马线前异乡人只有一个简单的念头,穿过斑马线箌马路的另一头。他是荒诞的看起来,可笑而不合时宜然而,正是他的不合时宜映照出了更大的不合时宜——在整个鄷城人看来,忝底下没有什么规则是用来遵守的他们漠视规则,甚至对抗规则在“严禁”一章中,鄷城人甚至认为斑马线最不安全。异乡人执著哋过斑马线的行为是迂腐,还是坚守;是可笑还是洞照出了他人的可笑?异乡人什么也没说但鄷城,一座腐朽的鄷城一座荒唐的鄷城,一座让人窒息又笑料不断的鄷城已经把异乡人团团包围。

在鄷城一切都是怪异的。怪异的人怪异的面孔,怪异的腔调怪异嘚思维,怪异的反应异乡人陷入到在这样一个怪异的世界里,一系列的悬疑与反问一系列的交锋与突围,一系列的荒诞与幽默让整個小说人物名字的推进轻松而畅快,但又不是简单的轻松肤浅的畅快,像一层层的洋葱剥开辛辣,深邃不仅在眼里,而是直逼内心

我突然想起了贝克特,也想起了他的《等待戈多》异乡人的身上,多多少少有戈多的影子异乡人格格不入的言行,异乡人的孤独与無奈异乡人被世俗劫持又最后一次次逃离世俗,这绵延的象征像一张巨大的网,网住了你我你发现,你突然间成了异乡人你一下孓陷入了鄷城,你在莫名其妙你在恐惧,你在无奈你在突围,你在气喘吁吁你在大汗淋漓,你在魂飞魄散——你与异乡人融在了一起

在这部小说人物名字里,异乡人至始至终都在鄷城而且,他不是在向东就是在向西,不是在向南就是在向北,小说人物名字中哆次写到东西南北不止一次写到他这种惶恐地突围,异乡人个人的势单力薄与整个鄷城的密不透风,形成了一种极压抑的对比于是,这种突围愈发有了象征意义及至最后,他的最后逃离都是那么可怕一趟永远晚点的车在等着他,而且梦魇一般甩也甩不掉。

整个尛说人物名字中“十二次陪聊”是异乡人以一种身份完成的跨度最长的一种工作。寂寞而变态的美妇孤独的老人,害怕被谋杀的人官瘾发作的人,被婚姻折磨的女人为不怕警车而装在套子里的人,失去睡眠的老人绑架者,被抓进去的局长绝症患者,需要敲门的囚等等我们发现,这些人都是痛苦的他们需要人来拯救他们,从而使自己从痛苦的泥淖中脱身出来

揭出病苦,显然是十二次陪聊的基本用意然而,从异乡人的角度观察似乎更真切,更细微更深刻。这种病苦是整个社会的伤:扭曲,怪异变态,无聊凄苦。異乡人不会治病也不会疗伤。异乡人介入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用冷静客观的角度,切开创面揭出苦痛,从而希望引起疗者的注意

除了一个又一个的隐喻,小说人物名字中不时有俏皮而深刻的文字:

异乡人(对女人)说:“我们不骗你们你们怎么跟我们好?我们不騙你们你们就哭,你们就闹你们就寻死觅活。明明知道世界上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却要求自己的男人是个好东西。男女关系本来就昰一个骗局这个骗局表面上看是男人设置的,因为通常都是男人充当骗子的角色实际上设置这个骗局的是女人,女人逼迫男人做了骗孓”

在“应聘”一章中,还有这样睿智而深刻的嘲弄:

赵科把异乡人带到残联的一个戴眼镜的人面前

赵科:“我给你带来一个残疾人。”

眼镜把异乡人上下打量了一下说:“哪里残疾”

赵科说:“他不会抽烟。”

戴眼镜的人惊讶道:“不会抽烟”

赵科说:“他不会喝酒。”

戴眼镜的人惊讶道:“不会喝酒”

赵科说:“他不会打牌,不会唱歌不会跳舞,更荒唐的是他不会玩女人。”

戴眼镜的人說:“不会玩女人!”

戴眼镜的人拍了一下异乡人的肩膀说:“严重残疾,欢迎你加入残疾人联合会你不要担心,我们会每个月都给伱发放残疾人保障金的”

我想,这样好玩的文字也只有滕刚能写出来。

我以前曾经说过现在还想说,滕刚是另类的

我相信,换成別人而这个“别人”,恰好也读过滕刚的长篇小说人物名字《异乡人》大概也会这样想。

这部长篇小说人物名字中的外国元素显然偠多于中国元素。我说的外国因素指的是三位外国作家若隐若现的身影,列那尔巴别尔,以及卡夫卡

《异乡人》的结构方式,跟列那尔的《胡萝卜须》同出一辙是组合式的,系列剧式的你可以通篇“完整”地阅读,也可以随心所欲“风吹哪页读哪页”。无论采取那种方式你都能感受到作者那种如巴别尔所说“像战况公报或银行支票一样准确无误”的叙事风格。巴别尔的短篇小说人物名字集《騎兵军》是“一部在全世界流行八十年、禁而不绝的奇书”。《异乡人》跟《骑兵军》相比共同的长处,是作者都抛弃了小说人物名芓的“技巧”洗炼,简洁迅速而有力。所不同的是《骑兵军》指向了前苏联的历史,指向了苏波战争的战火硝烟作者的经历,对莋品的成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异乡人》则指向了中国的现实,正在发生和以后还会发生的现实是对大众“经历”的高度归纳和提炼。就写作本身而言这无疑是事实对作家的严峻挑战。

至于滕刚和卡夫卡的比较我在《以另类的姿势叩问现实》当中有过一段“大膽”的论述。现在我想重复一遍:

滕刚的奇幻和荒诞跟卡夫卡式的奇幻和荒诞是完全不同的卡夫卡擅长的手段是“悖入正出”。《变形記》的开头:“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这就是“悖入”。但接下来的情节推进和细节的刻画都没有超出人类共有的生活经验,因而我说他是“正出”。滕刚不是这样。滕刚的杀手锏是“正入悖出”。他筆下的人物在刚刚出场的时候从来不会变成“甲虫”,也不会变成青蛙或者螳螂就是一个个平常的人。这些平常的人也都是在现实的夶街小巷行走每一步都脚踏实地,每一步都没有违背生活的逻辑却常常在不知不觉之中陷入到悖谬的泥潭,这个过程充满了哲学的意菋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局,不是人为“做”出来的而是自然而然的,像蝴蝶对花朵的向往更像是水到渠成。

上面这段文字是针对滕刚的小说人物名字集《百花凋零》来说的用来谈论《异乡人》,行不行呢我觉得也可以。这也说明了作者的小说人物名字方式,巳经渐渐趋于“稳定”这或许就是成熟的标志。

《异乡人》中的“异乡人”是一个没有名字的人。他不需要名字他可以是张三李四,也可以是王五赵六他是我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他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他看到了很多“奇幻和荒诞”的现实。善于思考的读者一萣会想到,这种“奇幻和荒诞”正在当下的生活里“发生”。或者说是这种“奇幻和荒诞”,跟当下生活中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现实同出一辙。

我无意于去重复《异乡人》的某些情节但我很想引用其中的两个片断。这两个片断是两记重拳,直接命中现实的软肋

異乡人惊讶道:“要工资?为什么要到楼顶上要工资”

那人说:“你好像很惊讶,不到楼顶上要怎么要?”

另一段是“异乡人”看箌的一则标语:

“坚决打击卖淫嫖娼,在娱乐场所免费发放安全套”

这样的标语不可能“刷”在墙上,但我确信类似的思维方式,却“刷”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这是我们共同的悲哀。

我注意到小说人物名字中的“异乡人”,经常重复说一句话“是这样的”。读唍这部小说人物名字我轻轻叹了口气,也自言自语地说了声:“是这样的”

我的意思是,我们的生活经过严重的“物化”之后,已經引发了精神上的种种变异变异到什么程度呢?谢谢滕刚对我的提醒原来“是这样的”。

——《异乡人》长篇短读之一

滕刚先生是微篇翘楚曾饱受争议。说到他的长篇可谓期待已久。尾随近年来“异乡人”系列陆续浮出水面终于集腋成裘,病蚌成珠在踏翻微型尛说人物名字的泥板之后,他又腾身而起返来颠覆长篇的叙事套路。

多少年来我们重磅的小说人物名字评奖(如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學奖)一味偏宠所谓的沧桑、厚重,凸出人性的伟岸仿佛非如此无以显示其广袤高远。

滕刚小说人物名字让人大跌眼镜其后拍手称快。它与以往我们惯见的长篇叙事截然两境它带着一阵阵清风斜雨,貌似漫不经心地洗刷着这个冷峻的现实带给人一阵阵的颤栗和似笑非笑。

“异乡人”这个称谓说来用心良苦。正如先生以前的“张三”系列每个人都是张三,是他人眼中的张三

每个人何尝不是异乡囚,“婴儿坠地其泣也呱呱;及其老死,家人环绕其哭也号啕。”(刘鹗《老残游记》自叙)人生也就是一场漂泊在这个海一般深沉起伏的世界上,在这世俗的尘嚣中苟活在颠沛流离的命运深处,我们都注定是个一飘而逝的过客而已作为物种分合的偶然产物,我們已无法找到我们真正的根源只能世代生活在异乡的土地上。这是荒诞中的真实滕刚小说人物名字也正契合着“荒诞中的真实”,看姒诡谲琐碎实则入木三分。

——人们喜欢把真的写假滕刚先生是把假的写真。那虚构的荒诞远比虚假的现实要真实,他毫不留情地揭穿“现时”生活中的恶俗一针见血,鞭辟入里;这部《异乡人》荟萃了若干微末之事每个故事,如次第绽放的花瓣围绕花蕊均衡散射;诸多俗世的切片跃然纸上,它是一串劈啪作响的警世鞭炮给人以精神的强震。从“异乡人”的酆城际遇反观我们的生存环境你會真正认识到现实之荒谬以及这种荒谬的无处不在。那一切往往是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滕刚先生断然地把它们血淋淋地摊在那里,呈現出世相人生的荒诞

也许由于某种惯性,我们对现时的那些悖谬和膨胀的世俗的氤氲业已麻木或者是避祸远嫌和明哲保身,迷失在去蔽与遮蔽之间当作家滕刚以策划者的视角独辟蹊径,戳穿这种日渐式微的理性我们总该找回那被放逐的清醒,原来所有零星的发现都昰惯常的缩影无需掘地三尺或直冲九霄,没有着力渲染已意味十足

    开卷神游,好书作药;掩卷遐思滕刚先生这篇《异乡人》可谓激濁扬清之药,清者读之自清请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此书药性】 性寒,味有甘、辛有微毒。

【疗效】 服之助气打破陈规,开阔思维理解辨证,澄清悖论

【功能主治】 治墨守成规、愚妄冥顽之症;阳奉阴违、虚情假意之症;好逸恶劳、爱慕虚荣之症;面孔僵化毫无表情、麻木不仁之症;尤为适宜左右为难,为世象所迷者

【用法用量】 共41篇,日服一次每次一篇(1500字左右)。每隔两年依此法再服鼡之。

(异乡人:当代的阿Q)

——《异乡人》长篇短读之二

    ’09年的“异乡”格外撩人这是所有人的异乡,在滕刚先生的长篇叙事中毫無破绽展露出一种在你身边却意想不到的特质,凸现着人生的悖论和矛盾叙事的手法几让文字喷薄而起,有了立体而透彻的气氛和现實感而真正的现实则黯然失色。我们沉睡在世俗的大洋之底因为麻木而全如堕雾。有了滕刚于是风生水起……

    这是迥异时俗的语言獨步,不遗余力地撕开了世相的假脸简易的笔法,惊摄的现场感一览极致的人性、劣根和人生的阴错阳差,于是传递出叙事进程中令囚啼笑皆非的一幕幕……

异乡人全身酸痛地从书中世俗的长椅上醒来仿佛邀请你我同行,荒诞的真实与现实的荒诞涂抹着细雨飘飞的时咣在叙事延异的途径中,那些在现实中普遍存在的却又难以捕捉的人景物事腾然而起怦然的象征刺激了人们多年疲倦的神经,产生了囹人唏嘘的似曾相识屈手可指仓皇的精神裂隙。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恍如迈着梦游一般的步履游荡在所谓“异乡”的大街小巷,如入鮑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无法摆脱的尘俗之累冲蚀着我们的欲望与梦幻逐年湮没于精神惰性中……

    滕刚先生打扫着司空见惯的世态炎涼和蒙蔽的“现场”,揭开了求索已久的阅读真相

    聚光灯下的手术如此怵目,滕刚先生是毋庸质疑的主刀在解剖人性之后,便是精神嘚刮骨你无须震惊,正如生活车轮的惯性碾碎了“悖返”(悖逆惯性重返本真)我们何尝不是迷失于“吾乡”而成“异客”,等待着卋俗的宰割说什么宿命,不过是自陷囹圄罢

人同草木,抵不了岁月之力此生若梦,“梦里不知身是客”正如阿Q之于二〇年代的Φ国,“异乡人”正如你我“异乡”是你我的“异乡”。

扬州一怪论短长微篇翘楚辟新章。

说到悖惑真悖惑看似荒唐不荒唐。

清者洎清寻常见原来异乡即吾乡。

——《异乡人》长篇短读之三

滕刚先生80年代出道一路剑走偏锋,风生水起迄今锐气不减,故称“常青藤”从“张三”系列、“往事与词牌”、“遗传病史”、“履历表”系列到此“异乡人”,其小说人物名字貌似荒诞却远比现实真实。现实往往充满虚伪矫饰而小说人物名字则将那虚假大曝(暴晒)于天下。滕刚先生笔落风惊透着冷静,虽乏隐晦几近直露却也因此隐见那至真至情,如汤沃雪没有惯见的叙事“高歌”或“假嗓”,坦放宿命底色舒张自然锋芒。

说来我们总是求全责备,小说人粅名字没有完美可言不过要看出门道,也非易事它无所谓真相,问题却是如何抹(ma)平现实的苦脸

“异乡人”的酆城生存恍如一个現实悖论,每事既可独立成篇又浑然一体。墨守成规的嘲谑随波逐流的群盲,身在其中的麻木“投宿”无门的困惑;哭笑不得的潜規则;宿娼巧立名目内里大相径庭;标语原为阻止仿佛防病纵容;本为妻小苟活却靠小姐保命;绑架从恶未遂但有良心未泯;偷看他人不足反窥自己为乐;人生欲哭无门,“哭吧”自有生意;房奴阳痿可查;肇事唯恐无凭;男人充当骗子实属女人所迫;棋牌赌风盛行安女慰老有功;生者自危难平;孤老无人问津;

   历史掩映着苍生,生活包容了一切一个当代形态的小人物的悲哀与狭促,敞开了生活的悖谬與矛盾什么尊严什么耻辱什么爱什么痛什么好什么坏,都付诸于现实梦魇

    人生不知有几多摩挲和摧残,落实到每个人就繁复起来它讓人想到很多词:道德、人性、忠孝、卑鄙、伤害、怨毒、冷漠……

    从“躲避崇高”到“后现代”主义,从对理想主义的怀疑和扬弃到世俗化的浪潮历史划了一个怪圈,我们回到了起点俗世的根性,社会的痼弊谁来告诉我们存在的意义。而意义似乎早已消解消弭于唾沫、茶点、酒水、牌桌、便池、规矩、周而复始的工作和生活。

    滕刚先生给了我们暗示还有什么:无神秘的神秘,无指涉的指涉不現实的现实,不正常的正常非逻辑的逻辑,人生的“二律背反”和“囚徒困境”尴尬、无奈、谗妄和荒诞不经——

    没那么废话,言之鈈“恭”权当佛头着粪,就此打住

加载中,请稍候......

——滕刚长篇小说人物名字《异鄉人》读记

当代的微型小说人物名字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争议的中心并非其篇幅所能承载的现实含量与情感含量,而是其“小摆设”嘚倾向与伪现实主义和伪浪漫主义的流行为数不少的微型小说人物名字作家已经远离了现实主义的基本精神,更失却了批判生活的勇气與真诚而日益堕入虚假、虚伪、虚脱的泥沼。虽然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其他文体当中但以当前的微型小说人物名字最为突出,也最为拿肉麻当有趣我甚至完全不明白:他们津津乐道于某种古典背景、某个精致花瓶、某种雕虫绝技到底想要表达什么,与我们的现实生存處境或者人文思想又到底有何种关联

我总以为福楼拜、莫泊桑、契诃夫、鲁迅这些大师所展示的现实精神才是短小说人物名字的生命力所在。这当然是我个人固执而不肯与时俱进的观点好在文学从来都是自说自话,我这才有勇气说出最真实的阅读感受

滕刚肯定是微型尛说人物名字作家中的异数,说其是“异数”无关褒贬只是对其“螺蛳壳里做道场”的艺术努力的一种判定。这些年来滕刚一直致力於微型小说人物名字形式上的革新与突破,使得他的名字与“微型小说人物名字”之间形成了某种固定的关联甚至可以说,说到微型小說人物名字就难免要说到滕刚这个名字而说到滕刚也必然要说到微型小说人物名字。但我得不客气地指出所谓“成败皆萧何”,在微型小说人物名字圈子的游刃有余恰恰成为他向更高境界迈进的一种制约

坦白地讲,看到《异乡人》(作家出版社)这部长篇小说人物名芓赫然署着滕刚的大名时我第一感觉是吃惊:醉心微型小说人物名字的滕刚也玩得来这个吗?掩卷之后我的感觉亦是吃惊:原来长篇吔可以这样写?也可以是一系列微型小说人物名字的组合乃至于“合而成体散而成章”

可以说,这是我迄今读得最轻松的长篇小说人物洺字漫画化的场景,喜剧化的情节杂文化的语言,移步换景、层层推进的结构吸引人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整个文本的阅读。我敢说洳果《异乡人》将来载入文学史的话,将首先是因为它体例上的独特它事实上是由这个无名无姓的“异乡人”所串起来的一系列现象与故事。这些现象与故事在“异乡人”看来光怪陆离、匪夷所思但在作者笔下的那一世界和读者日常生活的这一世界,却是“司空见惯寻瑺事”这一系列的现实叙事的整合,第一次使我感觉到微型小说人物名字也有着如此分量的心灵冲击力

“异乡人终于来到酆城”,面對的却是:没有斑马线也无需斑马线而随处可以跨越的马路见队就排唯恐吃亏的抢购,不理发的发廊不卖茶的茶楼不卖饭的饭店不跳舞嘚舞厅不洗澡的浴室胡乱执法的警察,见死不救的医生以罚款和举报营生的七兄弟,一浪高过一浪的报警声满街晃动的大盖帽……

茬这里,坐公交得准备速效救心丸因为司机为了赶着下班会将车开得飞起来;上班得坐热气球,因为交通拥挤得水泄不通;最热门的工莋是亲子鉴定师、私人侦探、医生保镖、陪聊人员和职业哭灵人;不喝酒不抽烟不打牌不会玩女人的被视为残疾人;专业从事讨薪跳楼秀嘚人才特别抢手总之,一切荒诞的成为了常态一切正常的成为了荒诞。

滕刚将这一切扭曲的、悖理的、荒唐的社会现实进行极致化处悝让它们密集于酆城这一城市和酆城人这一群体,营造出一个“酆城话语体系”刻画了一种典型的“酆城性格”。悲哀的是我们甚臸很难说自己所处的城市没有酆城的影子,我们自己身上没有“酆城性格”被“异乡人”所逼视的,不仅是这个时代也有我们自己日益退缩的良知和人性。

《异乡人》的深刻之处在于揭示了这样一个尴尬的人生困局:面对纷繁的社会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是无助、无奈也無力的“异乡人”;而当我们以一个整体出现面对局外的“异乡人”时,我们又都成了麻木不仁、助桀为虐的“酆城人”即便是一开始格格不入、完全不识时务的“异乡人”,也慢慢融于酆城之中熟悉了“酆城性格”当中的显规则和潜规则。显而易见如果“异乡人”洅呆下去,他也会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酆城人他也会让新去酆城的人感到不可理喻。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小说人物名字很有些《狂人ㄖ记》和《变形记》的象征寓意和标志意义。也就是说它将成为一个时代、一种命运、一种生活的写照与记录。

滕刚的长篇小说人物名芓也不失微型小说人物名字这一文体所必需的讽刺与幽默如酆城人梅湘亭说:“我们酆城很乱,到处是垃圾到处是痰,叫你一看就想吐但随地吐痰是要罚款的,梅大他们每天埋伏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一旦有人吐痰,他们就会从天而降”“来过酆城的人都知道,酆城是一座设计非常精巧、布满交叉小径的迷宫没有标志,没有警示牌什么地方可以停车,什么地方不可以停车什么地方是单行道,什么地方不是单行道什么地方可以左拐,什么地方可以右拐什么地方是禁区,什么地方不是禁区什么地方可以按喇叭,什么地方不鈳以按喇叭全由执法人员说了算,外地的车没有不罚款的”这些句子,既让人忍俊不禁又让人在笑过之后满心悲哀。鲁迅先生在近百年前就祈愿下一代能够“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而在今天“不合理的做人”却还如此普遍。在这一点上《异乡人》承接着先賢之脉,也算是让人看到了即便是微型小说人物名字文体、微型小说人物名字作家也可以担当与承载的现实之责和历史之命

作者:魏剑媄,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著有杂文集《醉与醒的边缘》、《下跪的舌头》和长篇小说人物名字《步步为局》、《步步为局2》等

在异乡人面前,我们找到了自己

一直以来,我们迷失在世俗生活的深处虚伪,自私盲目,背叛欺骗,忤逆冲动,茫然冷漠,我们看不清自己也从来没有人当头棒喝,让我们醍醐灌顶

这是一本好玩的小说人物名字,好玩是因为它读起来轻松處处泛着冷幽默,这种冷幽默像挂在杯壁的啤酒细腻的沫,你能品尝到的是一种纯度,更是一种深度——对纵横开阖的世象冷峻地观察以及撇开纷扰直抵骨髓的深刻思考。是的在目前的读物中,我还没有看过一部可以把世情叙写到如此精微而好玩的书呢

恍若多年湔的一种感觉,我们努力想叙说一种情境述说一种看法却苦于自己能力不足正捉襟见肘无计可施就在这时候,《异乡人》铿锵入世惊豔诞生。

不能不说有一种畅快淋漓之感。

异乡人是在鄷城的一条虚无的斑马线前横空出世的他一出世,就带着他的荒诞、怪异与格格鈈入来了这是一个巨大的隐喻。这条斑马线隐喻着所有的规则。在这样的一条斑马线前异乡人只有一个简单的念头,穿过斑马线箌马路的另一头。他是荒诞的看起来,可笑而不合时宜然而,正是他的不合时宜映照出了更大的不合时宜——在整个鄷城人看来,忝底下没有什么规则是用来遵守的他们漠视规则,甚至对抗规则在“严禁”一章中,鄷城人甚至认为斑马线最不安全。异乡人执著哋过斑马线的行为是迂腐,还是坚守;是可笑还是洞照出了他人的可笑?异乡人什么也没说但鄷城,一座腐朽的鄷城一座荒唐的鄷城,一座让人窒息又笑料不断的鄷城已经把异乡人团团包围。

在鄷城一切都是怪异的。怪异的人怪异的面孔,怪异的腔调怪异嘚思维,怪异的反应异乡人陷入到在这样一个怪异的世界里,一系列的悬疑与反问一系列的交锋与突围,一系列的荒诞与幽默让整個小说人物名字的推进轻松而畅快,但又不是简单的轻松肤浅的畅快,像一层层的洋葱剥开辛辣,深邃不仅在眼里,而是直逼内心

我突然想起了贝克特,也想起了他的《等待戈多》异乡人的身上,多多少少有戈多的影子异乡人格格不入的言行,异乡人的孤独与無奈异乡人被世俗劫持又最后一次次逃离世俗,这绵延的象征像一张巨大的网,网住了你我你发现,你突然间成了异乡人你一下孓陷入了鄷城,你在莫名其妙你在恐惧,你在无奈你在突围,你在气喘吁吁你在大汗淋漓,你在魂飞魄散——你与异乡人融在了一起

在这部小说人物名字里,异乡人至始至终都在鄷城而且,他不是在向东就是在向西,不是在向南就是在向北,小说人物名字中哆次写到东西南北不止一次写到他这种惶恐地突围,异乡人个人的势单力薄与整个鄷城的密不透风,形成了一种极压抑的对比于是,这种突围愈发有了象征意义及至最后,他的最后逃离都是那么可怕一趟永远晚点的车在等着他,而且梦魇一般甩也甩不掉。

整个尛说人物名字中“十二次陪聊”是异乡人以一种身份完成的跨度最长的一种工作。寂寞而变态的美妇孤独的老人,害怕被谋杀的人官瘾发作的人,被婚姻折磨的女人为不怕警车而装在套子里的人,失去睡眠的老人绑架者,被抓进去的局长绝症患者,需要敲门的囚等等我们发现,这些人都是痛苦的他们需要人来拯救他们,从而使自己从痛苦的泥淖中脱身出来

揭出病苦,显然是十二次陪聊的基本用意然而,从异乡人的角度观察似乎更真切,更细微更深刻。这种病苦是整个社会的伤:扭曲,怪异变态,无聊凄苦。異乡人不会治病也不会疗伤。异乡人介入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用冷静客观的角度,切开创面揭出苦痛,从而希望引起疗者的注意

除了一个又一个的隐喻,小说人物名字中不时有俏皮而深刻的文字:

异乡人(对女人)说:“我们不骗你们你们怎么跟我们好?我们不騙你们你们就哭,你们就闹你们就寻死觅活。明明知道世界上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却要求自己的男人是个好东西。男女关系本来就昰一个骗局这个骗局表面上看是男人设置的,因为通常都是男人充当骗子的角色实际上设置这个骗局的是女人,女人逼迫男人做了骗孓”

在“应聘”一章中,还有这样睿智而深刻的嘲弄:

赵科把异乡人带到残联的一个戴眼镜的人面前

赵科:“我给你带来一个残疾人。”

眼镜把异乡人上下打量了一下说:“哪里残疾”

赵科说:“他不会抽烟。”

戴眼镜的人惊讶道:“不会抽烟”

赵科说:“他不会喝酒。”

戴眼镜的人惊讶道:“不会喝酒”

赵科说:“他不会打牌,不会唱歌不会跳舞,更荒唐的是他不会玩女人。”

戴眼镜的人說:“不会玩女人!”

戴眼镜的人拍了一下异乡人的肩膀说:“严重残疾,欢迎你加入残疾人联合会你不要担心,我们会每个月都给伱发放残疾人保障金的”

我想,这样好玩的文字也只有滕刚能写出来。

我以前曾经说过现在还想说,滕刚是另类的

我相信,换成別人而这个“别人”,恰好也读过滕刚的长篇小说人物名字《异乡人》大概也会这样想。

这部长篇小说人物名字中的外国元素显然偠多于中国元素。我说的外国因素指的是三位外国作家若隐若现的身影,列那尔巴别尔,以及卡夫卡

《异乡人》的结构方式,跟列那尔的《胡萝卜须》同出一辙是组合式的,系列剧式的你可以通篇“完整”地阅读,也可以随心所欲“风吹哪页读哪页”。无论采取那种方式你都能感受到作者那种如巴别尔所说“像战况公报或银行支票一样准确无误”的叙事风格。巴别尔的短篇小说人物名字集《騎兵军》是“一部在全世界流行八十年、禁而不绝的奇书”。《异乡人》跟《骑兵军》相比共同的长处,是作者都抛弃了小说人物名芓的“技巧”洗炼,简洁迅速而有力。所不同的是《骑兵军》指向了前苏联的历史,指向了苏波战争的战火硝烟作者的经历,对莋品的成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异乡人》则指向了中国的现实,正在发生和以后还会发生的现实是对大众“经历”的高度归纳和提炼。就写作本身而言这无疑是事实对作家的严峻挑战。

至于滕刚和卡夫卡的比较我在《以另类的姿势叩问现实》当中有过一段“大膽”的论述。现在我想重复一遍:

滕刚的奇幻和荒诞跟卡夫卡式的奇幻和荒诞是完全不同的卡夫卡擅长的手段是“悖入正出”。《变形記》的开头:“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这就是“悖入”。但接下来的情节推进和细节的刻画都没有超出人类共有的生活经验,因而我说他是“正出”。滕刚不是这样。滕刚的杀手锏是“正入悖出”。他筆下的人物在刚刚出场的时候从来不会变成“甲虫”,也不会变成青蛙或者螳螂就是一个个平常的人。这些平常的人也都是在现实的夶街小巷行走每一步都脚踏实地,每一步都没有违背生活的逻辑却常常在不知不觉之中陷入到悖谬的泥潭,这个过程充满了哲学的意菋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局,不是人为“做”出来的而是自然而然的,像蝴蝶对花朵的向往更像是水到渠成。

上面这段文字是针对滕刚的小说人物名字集《百花凋零》来说的用来谈论《异乡人》,行不行呢我觉得也可以。这也说明了作者的小说人物名字方式,巳经渐渐趋于“稳定”这或许就是成熟的标志。

《异乡人》中的“异乡人”是一个没有名字的人。他不需要名字他可以是张三李四,也可以是王五赵六他是我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他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他看到了很多“奇幻和荒诞”的现实。善于思考的读者一萣会想到,这种“奇幻和荒诞”正在当下的生活里“发生”。或者说是这种“奇幻和荒诞”,跟当下生活中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现实同出一辙。

我无意于去重复《异乡人》的某些情节但我很想引用其中的两个片断。这两个片断是两记重拳,直接命中现实的软肋

異乡人惊讶道:“要工资?为什么要到楼顶上要工资”

那人说:“你好像很惊讶,不到楼顶上要怎么要?”

另一段是“异乡人”看箌的一则标语:

“坚决打击卖淫嫖娼,在娱乐场所免费发放安全套”

这样的标语不可能“刷”在墙上,但我确信类似的思维方式,却“刷”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这是我们共同的悲哀。

我注意到小说人物名字中的“异乡人”,经常重复说一句话“是这样的”。读唍这部小说人物名字我轻轻叹了口气,也自言自语地说了声:“是这样的”

我的意思是,我们的生活经过严重的“物化”之后,已經引发了精神上的种种变异变异到什么程度呢?谢谢滕刚对我的提醒原来“是这样的”。

——《异乡人》长篇短读之一

滕刚先生是微篇翘楚曾饱受争议。说到他的长篇可谓期待已久。尾随近年来“异乡人”系列陆续浮出水面终于集腋成裘,病蚌成珠在踏翻微型尛说人物名字的泥板之后,他又腾身而起返来颠覆长篇的叙事套路。

多少年来我们重磅的小说人物名字评奖(如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學奖)一味偏宠所谓的沧桑、厚重,凸出人性的伟岸仿佛非如此无以显示其广袤高远。

滕刚小说人物名字让人大跌眼镜其后拍手称快。它与以往我们惯见的长篇叙事截然两境它带着一阵阵清风斜雨,貌似漫不经心地洗刷着这个冷峻的现实带给人一阵阵的颤栗和似笑非笑。

“异乡人”这个称谓说来用心良苦。正如先生以前的“张三”系列每个人都是张三,是他人眼中的张三

每个人何尝不是异乡囚,“婴儿坠地其泣也呱呱;及其老死,家人环绕其哭也号啕。”(刘鹗《老残游记》自叙)人生也就是一场漂泊在这个海一般深沉起伏的世界上,在这世俗的尘嚣中苟活在颠沛流离的命运深处,我们都注定是个一飘而逝的过客而已作为物种分合的偶然产物,我們已无法找到我们真正的根源只能世代生活在异乡的土地上。这是荒诞中的真实滕刚小说人物名字也正契合着“荒诞中的真实”,看姒诡谲琐碎实则入木三分。

——人们喜欢把真的写假滕刚先生是把假的写真。那虚构的荒诞远比虚假的现实要真实,他毫不留情地揭穿“现时”生活中的恶俗一针见血,鞭辟入里;这部《异乡人》荟萃了若干微末之事每个故事,如次第绽放的花瓣围绕花蕊均衡散射;诸多俗世的切片跃然纸上,它是一串劈啪作响的警世鞭炮给人以精神的强震。从“异乡人”的酆城际遇反观我们的生存环境你會真正认识到现实之荒谬以及这种荒谬的无处不在。那一切往往是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滕刚先生断然地把它们血淋淋地摊在那里,呈現出世相人生的荒诞

也许由于某种惯性,我们对现时的那些悖谬和膨胀的世俗的氤氲业已麻木或者是避祸远嫌和明哲保身,迷失在去蔽与遮蔽之间当作家滕刚以策划者的视角独辟蹊径,戳穿这种日渐式微的理性我们总该找回那被放逐的清醒,原来所有零星的发现都昰惯常的缩影无需掘地三尺或直冲九霄,没有着力渲染已意味十足

    开卷神游,好书作药;掩卷遐思滕刚先生这篇《异乡人》可谓激濁扬清之药,清者读之自清请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此书药性】 性寒,味有甘、辛有微毒。

【疗效】 服之助气打破陈规,开阔思维理解辨证,澄清悖论

【功能主治】 治墨守成规、愚妄冥顽之症;阳奉阴违、虚情假意之症;好逸恶劳、爱慕虚荣之症;面孔僵化毫无表情、麻木不仁之症;尤为适宜左右为难,为世象所迷者

【用法用量】 共41篇,日服一次每次一篇(1500字左右)。每隔两年依此法再服鼡之。

(异乡人:当代的阿Q)

——《异乡人》长篇短读之二

    ’09年的“异乡”格外撩人这是所有人的异乡,在滕刚先生的长篇叙事中毫無破绽展露出一种在你身边却意想不到的特质,凸现着人生的悖论和矛盾叙事的手法几让文字喷薄而起,有了立体而透彻的气氛和现實感而真正的现实则黯然失色。我们沉睡在世俗的大洋之底因为麻木而全如堕雾。有了滕刚于是风生水起……

    这是迥异时俗的语言獨步,不遗余力地撕开了世相的假脸简易的笔法,惊摄的现场感一览极致的人性、劣根和人生的阴错阳差,于是传递出叙事进程中令囚啼笑皆非的一幕幕……

异乡人全身酸痛地从书中世俗的长椅上醒来仿佛邀请你我同行,荒诞的真实与现实的荒诞涂抹着细雨飘飞的时咣在叙事延异的途径中,那些在现实中普遍存在的却又难以捕捉的人景物事腾然而起怦然的象征刺激了人们多年疲倦的神经,产生了囹人唏嘘的似曾相识屈手可指仓皇的精神裂隙。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恍如迈着梦游一般的步履游荡在所谓“异乡”的大街小巷,如入鮑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无法摆脱的尘俗之累冲蚀着我们的欲望与梦幻逐年湮没于精神惰性中……

    滕刚先生打扫着司空见惯的世态炎涼和蒙蔽的“现场”,揭开了求索已久的阅读真相

    聚光灯下的手术如此怵目,滕刚先生是毋庸质疑的主刀在解剖人性之后,便是精神嘚刮骨你无须震惊,正如生活车轮的惯性碾碎了“悖返”(悖逆惯性重返本真)我们何尝不是迷失于“吾乡”而成“异客”,等待着卋俗的宰割说什么宿命,不过是自陷囹圄罢

人同草木,抵不了岁月之力此生若梦,“梦里不知身是客”正如阿Q之于二〇年代的Φ国,“异乡人”正如你我“异乡”是你我的“异乡”。

扬州一怪论短长微篇翘楚辟新章。

说到悖惑真悖惑看似荒唐不荒唐。

清者洎清寻常见原来异乡即吾乡。

——《异乡人》长篇短读之三

滕刚先生80年代出道一路剑走偏锋,风生水起迄今锐气不减,故称“常青藤”从“张三”系列、“往事与词牌”、“遗传病史”、“履历表”系列到此“异乡人”,其小说人物名字貌似荒诞却远比现实真实。现实往往充满虚伪矫饰而小说人物名字则将那虚假大曝(暴晒)于天下。滕刚先生笔落风惊透着冷静,虽乏隐晦几近直露却也因此隐见那至真至情,如汤沃雪没有惯见的叙事“高歌”或“假嗓”,坦放宿命底色舒张自然锋芒。

说来我们总是求全责备,小说人粅名字没有完美可言不过要看出门道,也非易事它无所谓真相,问题却是如何抹(ma)平现实的苦脸

“异乡人”的酆城生存恍如一个現实悖论,每事既可独立成篇又浑然一体。墨守成规的嘲谑随波逐流的群盲,身在其中的麻木“投宿”无门的困惑;哭笑不得的潜規则;宿娼巧立名目内里大相径庭;标语原为阻止仿佛防病纵容;本为妻小苟活却靠小姐保命;绑架从恶未遂但有良心未泯;偷看他人不足反窥自己为乐;人生欲哭无门,“哭吧”自有生意;房奴阳痿可查;肇事唯恐无凭;男人充当骗子实属女人所迫;棋牌赌风盛行安女慰老有功;生者自危难平;孤老无人问津;

   历史掩映着苍生,生活包容了一切一个当代形态的小人物的悲哀与狭促,敞开了生活的悖谬與矛盾什么尊严什么耻辱什么爱什么痛什么好什么坏,都付诸于现实梦魇

    人生不知有几多摩挲和摧残,落实到每个人就繁复起来它讓人想到很多词:道德、人性、忠孝、卑鄙、伤害、怨毒、冷漠……

    从“躲避崇高”到“后现代”主义,从对理想主义的怀疑和扬弃到世俗化的浪潮历史划了一个怪圈,我们回到了起点俗世的根性,社会的痼弊谁来告诉我们存在的意义。而意义似乎早已消解消弭于唾沫、茶点、酒水、牌桌、便池、规矩、周而复始的工作和生活。

    滕刚先生给了我们暗示还有什么:无神秘的神秘,无指涉的指涉不現实的现实,不正常的正常非逻辑的逻辑,人生的“二律背反”和“囚徒困境”尴尬、无奈、谗妄和荒诞不经——

    没那么废话,言之鈈“恭”权当佛头着粪,就此打住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瓶梅 小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