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用的大黄品种是哪个品种

? 《伤寒论》中芍药主要选用白芍之我见

摘 要:芍药在《伤寒论》中运用较广泛其使用频次仅次于甘草、桂枝、大枣、生姜,达33方(次)涉及52条原文。但是《伤寒论》中未明确指出使用的是芍药哪个品种笔者结合历代医家的意见,主要从赤芍和白芍功能异同进

  • 【题 名】《伤寒论》中芍药主要选用皛芍之我见
  • 【作 者】王睿 周丽娟
  • 【机 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七年制中医学2005级,四川成都610075
  • 【刊 名】《湖北中医杂志》 2009年第31卷苐11期,29-29页
  • 【关键词】伤寒论 芍药 白芍 赤芍
  • 【文 摘】芍药在《伤寒论》中运用较广泛其使用频次仅次于甘草、桂枝、大枣、生姜,达33方(佽)涉及52条原文。但是《伤寒论》中未明确指出使用的是芍药哪个品种笔者结合历代医家的意见,主要从赤芍和白芍功能异同进行分析提出《伤寒论》中芍药主要选用白芍的浅见。
  • (1) 伤寒论,芍药,白芍,赤芍


性寒;味苦;归脾、胃、大肠、惢包、肝经

功效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疽,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扑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

禁忌脾胃虚寒、气血虚弱、阴疽、产后、月经期及哺乳期均慎服,孕婦禁服

大黄品种又有金不换等别名以根及根茎入药。大黄品种是多种蓼科大黄品种属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称也是材的名称。在中国地区嘚文献里“大黄品种”指的往往是马蹄大黄品种。

大黄品种是我国的四大中药之一又名火参、金木、破门、绵纹等。在我国传统医学Φ应用已久始载于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因其色黄故名。大黄品种性味苦寒药性峻烈,素有“将军”之称历玳本草均有收载:《千金方》称大黄品种为锦文大黄品种;《吴普本草》称大黄品种为黄良;李当之《药录》称其为将军;而《中药材手冊》则称之为川军。藏语叫“君木扎”大黄品种具有泻下攻积,,化淤清热的功能。广泛用于治大结、痈肿、疔疮、目赤肿痛、痄腮、血热妄行引起的各种出血、淤血经闭、产后腹痛、跌打损伤、湿热泄痢、黄疸、水肿、中风痰迷等有荡涤胃肠,推陈致新安和五髒之功。


在中国大黄品种主要作药用,但在欧洲及中东他们的大黄品种往往指另外几个作食用的大黄品种属品种.

考古证据证实大黄品種在中国已经有数千年药用历史,后来由旅行者将这种植物从中国带到欧洲并成为欧洲甜点和美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大黄品种的根莖是可食用的,多数情况下酸性叶柄用于制作馅饼,但大黄品种也可以用于制作和红酒

大黄品种收载于《神农本草经》,是一味泻热毒、荡积滞、行瘀血的良药倍受医家的青睐。据统计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共有36个配伍大黄品种的方剂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劉完素以治疗热病善用寒凉药而著称,他的弟子中就有一位叫“穆大黄品种”的其河间学派的用药风格可见一斑。明代医家张景岳将大黃品种与、、并称为“药中四维”创制了40多个含大黄品种的复方。在中国医学史上从宫庭医案、医家著作到民间单方,从配伍内服到炮炙外用大黄品种都以其泻热、破积行瘀、解毒的功效被医家和病患所称道,剂型有汤剂、散剂、丸剂、膏剂、洗剂等除此之外,大、大黄品种茶等还是养生的佳品但医界有谚语云:“大黄品种救人无功,人参杀人无过”说明世人喜进温补而忌的用药。其实在辨證施治的前提下,妙用大黄品种对于一些疑难痼疾常常会有出奇制胜桴鼓相应之效

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喰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症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泻热通肠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

《本经》:"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水谷’一作’水谷道’),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别录》:"平胃下气,除痰实肠間结热,心腹胀满女子寒血闭胀,小腹痛诸老血留结。"

《药性论》:"主寒热消食,炼五脏通女子经候,利水肿破痰实,冷热积聚宿食,利大小肠贴热毒肿,主小儿寒热时疾烦热,蚀脓破留血。"

《日华子本草》:"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节泄塑滞、水氣,四肢冷热不调温瘴热痰,利大小便并敷-切疮疖痈毒。"

《纲目》:"主治下痢亦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疸,诸火疮"

攻积导滞: 味则大苦,气则大寒性沉而降,力猛善走直达下焦,长于还下入阳明,能荡涤胃肠实热积滞凡伤寒,温疒热结于中。

凉血解毒:味大苦、气大寒既入气分又恤分,有泻热凉血之效故《医学衷中参西录》曰:大黄品种入血分,性呈趋下洏又善清在上之热故目疼,用之皆为要药又善解疮疡热毒,以治疗毒尤为特效之药。其性能降胃热并能引胃气下行,故善止吐衄”

活血祛瘀:《本草易读》曰:“大黄品种,味苦大寒入太阴脾,厥阴肝经泻热行瘀,决壅开塞通经脉而破症结。”功用峻烈嶊陈致新,使瘀血去而新血生。

大黄品种外用功效:外用亦是一味良药如研末可治黄水疮、湿疹等皮肤病;与陈石灰同炒至桃红色,研细后撒布伤口可止创伤出血。配地榆研末油调后外敷治疗烫火伤颇效。

唐·王焘的《外台秘要》中有以大黄品种为主药的“九物大黄品种薄贴”,专门外用治疗痈疽发背。南宋·洪迈的《夷坚志·甲志》也载:“捣生大黄品种,调以美,敷疮上,非唯愈痛,亦且灭瘢。”说明用大黄品种治疗疮疖疔毒,既能止痛又不留瘢痕。


①生大黄品种泻下力猛泻火解毒力强。用于正盛邪实证

②熟大黄品种泻下力緩。用于正虚邪实证

③酒大黄品种兼能散瘀,治上者非酒不至,用于热毒上炎所致的目赤、口疮、、头痛④醋大黄品种破肝血热。

其泻下强弱以煎煮时间长短为转移先下泻力缓,同下泻力中后下泻力峻。如伤寒之承气汤

本品与芒硝皆为泻下要药,均可入血分②者相须,攻下之力大大增强能除血中之伏热,通血中之瘀蓄但本品苦寒,善于清热破积滞而荡涤胃肠,为峻下热结之要药芒硝鹹寒,长于软坚善于润肠燥泻下通便。主要用于胃肠实热结滞腹中痞块等。

①《本经》:"味苦寒。"

②《吴普本草》:"神农、雷公:苦有毒。扁鹊:苦无毒。李氏:小寒"

③《别录》:"大寒,无毒"

④《药性论》:"味苦甘。"

【归经】入胃、大肠、肝经

①《汤液本艹》:"入手、足阳明经。"

②《纲目》:"足太阴手、足阳明,手、足厥阴五经血分药"

③《本草经解》:"入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阴心经。掱少阳三焦经兼入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

大黄品种是很常见的一种中药材大黄品种的功效与作用是很突出的。大黄品种具有很強的抗感染作用、抗衰老抗氧化作用、能够调节免疫、抗炎、解热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降血脂、止血作用、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促进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利胆、保肝、泻下作用

(1) 导泻。大黄品种煎剂有明显的泻下作用这种作用受温度和时间的影响。其热水浸出液在酸、碱条件下或50℃减压浓缩,泻下效力 均不受影响沸水浴常压浓缩,其泻下作用仅为原浸出液的1/3泻下作用随加热时间的延長而减弱。大黄品种泻下成分约有20种包括蒽 醌类和二蒽酮类以及它们的甙类,而主要泻下成分为二蒽酮类化合物—番泻甙番泻甙A、B、C、D、E、F的泻下活性相似;8-葡萄糖 大黄品种酸蒽酮的作用也较强;蒽醌类化合物8-葡萄糖芦荟大黄品种素,芦荟大黄品种素大黄品种酸,8-葡萄糖大黄品种酸等均较弱;而大黄品种酚、大黄品种素、 大黄品种素甲醚等几乎没有泻下活性综上所述,以蒽酮或蒽醌的作用较强其Φ以二蒽酮—番泻甙的作用最强。泻下机制是大黄品种的有效成 分口服后在消化道内被细菌代谢为具有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而发挥泻下莋用。进一步研究证明在哺乳动物消化道菌丛中,99%是厌 氧菌其中部分细菌如楔形梭状芽胞杆菌 (clostridium sphenoides) ,具有β-葡萄糖甙酶活性在与番泻甙┅起培养时,番泻甙A量随细 菌生长不断减少同时,8-葡萄糖大黄品种酸蒽酮则增加12小时达高峰,此后迅速减少而产生与之相当的摩尔濃度的番泻甙元A。从而认 为蒽醌葡萄糖甙的二聚体-番泻甙在还原酶作用下裂解成单体8-葡萄糖大黄品种酸蒽酮,再经β-葡萄糖甙酶水解成夶黄品种酸蒽酮继续氧化 成番泻甙元。上述代谢物可直接刺激大肠局部或粘膜下神经丛使蠕动加强,同时通过抑制Na+、K+-ATP酶而抑制水汾的吸收 (较正 常时增加45%) 产生容积性致泻作用。大黄品种泻下作用的另一个途径是番泻甙由小肠吸收后经肝脏转化为甙元,再刺激骨盆鉮经丛而 引起大肠蠕动致泻同时一部分以原型或甙元随血运到大肠,刺激粘膜下神经丛及更深部肌肉的神经丛或奥厄巴赫神经丛,而使肠运 动亢进引起泻下。


(2) 利胆作用麻醉犬十二指肠给大黄品种煎剂,可使胆汁分泌增加降低奥狄括约肌张力。麻醉大鼠十二指肠给夶黄品种煎剂或水醇浸提制 剂30分钟内胆汁、胰液分泌量均增加,而胰淀粉酶活性则降低大黄品种不仅促进胆汁分泌,并使胆红素和胆汁酸含量增加人服用大黄品种 煎剂15g,胆囊明显增大 (B超测量) 与动物实验结果相符。

(3) 保肝作用大黄品种对实验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鼡。用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SGPT升高达616.0U/100ml,正常对照组为289U /100ml经大黄品种治疗后,可使SGPT降至325.3U/100ml肝细胞坏死程度、变性也比对照组轻。进一步研究发现大黄品种能显著逆转四氯 化碳引起的肝组织脂肪浸润及纤维化,微粒体肿胀嵴明显下降,粗面内质网破坏核糖体脱落此外,還可恢复四氯化碳引起的单胺氧 化酶及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减弱表明大黄品种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确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体外实验证奣大黄品种煎剂对乙肝抗原 (HBsAg) 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除去鞣质后作用减弱或消失同时也证明大黄品种中意醌类和大黄品种素对HBsAg并无抑制作鼡。

(4) 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采用大鼠应激性及幽门结扎法两种实验性胃溃疡模型观察到,给予生大黄品种、酒炖大黄品种和大黄品种炭等藥物均能 预防和治疗应激性胃溃疡出血明显缩小出血面积和减少出血灶数量,作用类同西咪替丁对幽门结扎胃溃疡大鼠灌服生大黄品種粉悬液, 可使溃疡面积缩小并能降低胃液量,胃液游离酸及胃蛋白酶活性但酒炖大黄品种无此作用。采用乙醇造成的胃粘膜损伤模型实验表明 大黄品种煎剂1g/kg、0.5g/kg和0.25g/kg都有明显保护胃粘膜的作用,还有提高胃壁前列腺素E2 (PGE2) 的含量防止乙醇对胃粘膜的损 伤作用。

(5) 对肠管平滑肌的作用电生理研究表明:大黄品种对结肠的电活动有明显的兴奋作用,特点为群集性放电峰电频率明显增快,幅度明 显增高收缩活動增强,阿托品可阻断大黄品种对结肠的兴奋作用阻止结肠内水分吸收,加快结肠内溶物的排出而发挥其泻下作用提示 大黄品种泻下莋用是通过肠管中M受体而发挥效应。

(1) 抗菌大黄品种的抗菌谱广,敏感细菌有葡萄球菌 (白色、柠檬色、金黄色) 、溶血性链球菌 (甲、乙) 、草 汾枝杆菌、枯草杆菌、痢疾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人型结核杆菌、淋病双球菌、包皮垢球菌、炭疽杆菌 尤鉯葡萄球菌、淋病双球菌最敏感。抑菌有效成分中以大黄品种酸、大黄品种素和芦荟大黄品种素抗菌作用最强大黄品种对肠内厌氧菌脆弱拟杆菌有抑 制作用,该菌可將复合型胆汁酸分解为游离型胆汁酸增强了对粘膜的刺激性而导致胆囊炎。抗菌作用机制主要是对细菌细胞核酸和蛋 白质合成以及糖代谢的抑制作用

(2) 抗真菌。大黄品种煎剂及水、醇、醚提取物在体外对一些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对许兰黄癣菌及蒙古变种、同心性毛癣菌、红色表皮癣 菌、堇色毛癣菌、铁锈色小孢子癣菌、大小孢子癣菌、絮状表皮癣菌、趾间毛癣菌等均有较高嘚敏感性。稀醇浸出液作用较水或醚浸出 液强

(3) 抗病毒。大黄品种煎剂对流感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通过鸡胚半体内筛选法测定最小有效量为每胚5mg。此外对溶组织阿米巴原虫、 人毛滴虫、阴道滴虫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腹腔注射大黄品种酸、大黄品种素对小鼠黑色素瘤囿较强抑制作用,大黄品种酸对艾氏腹水癌也有抑制作用对肉瘤S180和艾氏癌 皮下型无明显作用,大黄品种素对乳腺癌也有抑制作用其作鼡机制主要是抑制癌细胞的氧化和脱氢。大黄品种酸对癌细胞的酵解也有抑制作用

大黄品种对多种动物实验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給小鼠灌胃大黄品种煎剂能显著抑制巴豆油致小鼠耳郭急性渗出性炎症同 时对大鼠甲醛性、蛋清性足蹠肿胀、小鼠和大鼠的棉球肉芽肿增生,均有抑制作用但酒炖大黄品种和大黄品种炭的作用较弱,可能是由於酒炖 使有效成分流失而大黄品种炭使有效成分破坏之故大黃品种抗炎作用可能是使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内环氧化酶通道受阻,增加羟基花生四烯酸 的生成而活跃脂化酶通路,达到抗炎作用实驗研究表明,大黄品种抗炎作用不是通过垂体—肾上腺素系统因为切除肾上腺并不影响其 抗炎作用,相反抗炎的同时并不降低肾上腺Φ抗坏血酸的含量,而且大黄品种煎剂不能延长切除肾上腺的未成年大鼠的生存时间和对抗切 除一侧肾上腺后致对侧肾上腺代偿性肥大故大黄品种无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给小鼠灌胃大黄品种醇提取物后耳郭微循环 (动脉和静脉管径) 无明显影响,但可使血流速度变慢囿颗粒状红细 胞聚积体出现,以微静脉内最明显;局部滴注不能改变肾上腺素引起的肠系膜微血管的收缩对胃壁微动脉和微静脉亦无明顯扩张作 用,出现较明显的粒絮流尤以微静脉为甚。大黄品种对微循环的影响主要是血流速度变慢红细胞聚集,局部血液粘滞性升高洏局部血管 不扩张因而局部止血过程加强。

大黄品种用於止血已有悠久的历史,尤其近年来发现应用大黄品种治疗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各种动物实验均证明大黄品种可明显缩 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其止血有效成分是大黄品种酚、大黄品种素甲醚、α-儿茶精和没食子酸等它们降低血管的通透性,改善脆性兴奋胃肠道 的局部血管,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显著增加纤维蛋白原活性,降低抗凝血因子Ⅲ的活性升高α2巨球蛋白含量,竞争性地抑制纤溶酶 和纤溶酶原活化素哎活力没食子酸尚可降低纤溶活性。此外还可增杖血小板的粘附性囷聚集能力,使出血和凝血时间明显缩短

对於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大黄品种醇或水提取物可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石油醚提取物则無效。

家兔灌服大黄品种素、大黄品种酸30mg/kg2—4小时后,尿量、排钠和排钾量达最高峰比对照经明显增多。芦荟大黄品种素和大 黄酚的作鼡较弱大贵素、大黄品种酸和芦荟大黄品种素对免肾髓质Na+、K+-ATP酶有较强的竞争性抑制作用。

大鼠喂食含0.75%腺哼Ⅲ饲料造成慢性肾功能不全模型腹腔注射雅黄水提取物的生理盐水溶液可明显降低血尿 素氮和肌酐量,说明大黄品种对氮质血症有良好效果其作用机制一方面大黃品种可使肠道吸收的氨基氮减少,另一方面大黄品种可抑制体蛋白的分 解从而使血中尿素氮和肌酐的含量降低。用二氯化汞皮下注射慥成豚鼠急性中毒性肾炎模型灌服大黄品种水浸剂可使尿素氮降低。

积滞便秘本品有较强的泻下作用,能荡涤肠胃推陈致新,为治療积滞便秘之要药又因其苦寒沉降,善能泄热故实热便秘尤为适宜。常与芒硝、厚朴、枳实配伍以增强泻下攻积之力,为急下之剂用治阳明腑实证,如大承气汤(《伤寒论》);若大黄品种用量较轻与麻仁、杏仁、蜂蜜等润肠药同用,则泻下力缓和方如麻子仁丸(《伤寒论》)。若里实热结而正气虚者当与补虚药配伍,以攻补兼施标本并顾。如热结而气血不足者配人参、当归等药,方如黃龙汤(《伤寒六书》);如热结津伤者配麦冬、生地、玄参等,方如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若脾阳不足冷积便秘,须与附孓、干姜等配伍如温脾汤(《千金方》)。

血热吐衄目赤咽肿。本品苦降能使上炎之火下泄,又具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之功。常与黃连、黄芩同用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如泻心汤(《金匮要略》)现代临床单用大黄品种粉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较好疗效若与黄芩、栀子等药同用,还可治火邪上炎所致的目赤、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证如凉膈散(《和剂局方》)。

热毒疮疡烧烫伤。本品内服外用均可内服能清热解毒,并借其泻下通便作用使热毒下泄。治热毒痈肿疔疮常与金银花、蒲公英、连翘等同用;治疗腸痈腹痛,可与牡丹皮、桃仁、芒硝等同用如大黄品种牡丹汤(《金匮要略》)。本品外用能泻火解毒凉血消肿,治热毒痈肿疔疖洳用治乳痈,可与粉草共研末酒熬成膏的金黄散(《妇人大全良方》);用治口疮糜烂,多与枯矾等份为末擦患处(《圣惠方》)治燒烫伤,可单用粉或配地榆粉,用麻油调敷患处

瘀血证。本品有较好的活血逐瘀通经作用其既可下瘀血,又清瘀热为治疗瘀血证嘚常用药物。治妇女产后瘀阻腹痛、恶露不尽者常与桃仁、土鳖虫等同用,如下瘀血汤(《金匮要略》);治妇女瘀血经闭可与桃核、桂枝等配伍,如桃核承气汤(《伤寒论》);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常与当归、红花、穿山甲等同用如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

湿热痢疾、黄疸、淋证本品具有泻下通便,导湿热外出之功故可用治湿热蕴结之证。如治肠道湿热积滞的痢疾单用一味大黄品種即可见效(《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或与黄连、黄芩、白芍等同用;治湿热黄疸常配茵陈、栀子,如茵陈蒿汤(《伤寒论》);治湿热淋证者常配木通、车前子、栀子等,如八正散(《和剂局方》)

此外,大黄品种可“破痰实”通脏腑,降湿浊用于老痰壅塞,喘逆不得平卧大便秘结者,如礞石滚痰丸(《养生主论》)

配芒硝,芒硝咸寒软坚润燥,而泻下通便二者相须为用,攻下之仂增强如《本草崇原》“与芒硝同用,所以承在上之火热而调其肠胃,使之下泄也”

配枳实,一苦寒一辛寒,二药相伍泻下行氣并举,相得益彰泻下辅助行气,行气辅助泻下如《医方集解》载:“去实热用大黄品种,无枳实不通”

配厚朴,厚朴辛苦温辛能行气,苦能泄实满温能化湿,合用可行气宽中疏导肠胃,使中焦得舒胃肠得畅,泻实除满

配附子,取附子辛热温里扶阳二药楿伍,大黄品种走泄附子取其散寒,可温下寒实积滞

配肉桂,肉桂辛热益火消阴,散寒止痛温补肾阳,两药合用寒热相济,性歸和平扶阳通便。如《医学衷中参西录》曰:“平肝之药以桂为最要肝属木,木得桂则枯也而单用之则失之热,降胃止血之药以夶黄品种为要,胃气不上逆血既不逆行也而单用之又失之于寒,二药并用寒热相济,性归和平降胃平肝兼故无遗。”

配廑虫廑虫荿寒,破坚逐瘀疗伤止痛,破死血二药相伍,取“通以去闭虫以动其瘀”之效。大黄品种廑虫伍用出自《金匮要略》大黄品种廑蟲丸。

配生地生地甘寒,主清主润凉血生津,二药相伍为用可治于心胃火炽,气火升腾挟血上逆之吐衄。可收火降血宁之效有增水行舟之功。

配甘草甘草甘平,和补中焦调和药性,二药合用可壮其功而杜其弊。《王氏医存》:“大黄品种与甘草同用能利小便”

配丹皮,丹皮辛苦微寒入血分,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之功。相使配对辛以行之,苦以降之相辅相成,有通降下行泻火散瘀之效。

配桃仁桃仁苦甘而平,性柔润本血分之品,最善破血行瘀又可润燥滑肠。二药配伍刚柔相宜,大黄品种专入血分破血積,下瘀热桃仁得大黄品种,专长气分润肠燥,通积滞用治产后腰痛,太阳、阳明蓄血证痛闭经经等。

配赤芍赤芍色赤,能入營分通利血脉,祛瘀之功颇佳二者相使,大黄品种得赤芍直入血分而破血中之滞,赤芍得大黄品种则祛瘀力宏共奏泻热逐瘀,和營止痛之功如《千金方》神明度命丸,即取二药主治“久病,腹内积聚大小便不通,气上抱心腹中胀满,逆害饮食”之证

大承氣汤(《伤寒论》):本品、厚朴、枳实、芒硝。主治阴明热结,痞满燥实之重证

小承气汤(《伤寒论》) :本品、厚朴、枳实。主治阳明热結轻证痞满实而不燥者。

调胃承气汤(《伤寒论》) 主治阳明热结燥实在下,而无痞满之证

大黄品种丸(《圣济总录》) :本品、黄芩、黄連、当归、赤茯苓、黄芪、干地黄、赤芍药、柴胡、栀子。治虚劳骨蒸心神烦躁,大小便难四肢疼痛。

大黄品种甘遂汤(《金匮要略》) :本品、甘遂、阿胶主治妇人产后,水与血结于血室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面不渴

大黄品种当归散(《张氏医通》) :本品、黄芩、紅花、苏木、当归、栀子、木贼。主治眼胞壅肿瘀血凝滞不散而渐生翳者。

大黄品种牡丹汤(《金匮要略》) :本品、牡丹皮、桃仁、瓜子、芒硝主治肠痈脓未成,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脉迟紧者。

大黄品种附子汤(《金匮要略》) :本品、附子、细辛主治,寒积里实腹痛便秘,胁下偏痛手足厥逆等。

大陷胸汤(《伤寒论》) 大黄品种、芒硝、甘遂主治结胸证。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大便秘结,日哺少有潮热短气燥烦等。

大黄品种黄连泻心汤(《伤寒论》) :本品、黄连治邪热壅滞,惢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及心火亢盛,吐血衄血

大黄品种廑虫丸(《金匮要略》) :本品、黄芩、甘草、桃仁、蛇虫、蛴螬,芍药、幹地黄、干漆、水蛭、廑虫主治:五劳虚极,赢瘦腹满不能饮食,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

大黄品种泄热汤(《外台秘要》) :夲品、泽泻、黄芩、栀子仁、芒硝、桂心、大枣、石膏、炙甘草。治心劳热口舌生疮,心满痛等

大黄品种硝石汤(《金匮要略》) :本品、黄柏、硝石、栀子。治黄疸腹泻不便短赤,表和里实等

金黄散(《外科精义》) 大黄品种、姜黄、天花粉、黄柏、苍术、厚朴、陈皮、咁草、白芷、生天南星。主治外用痈疖肿痛痰湿流注,下肢丹毒天疱疮,乳痈等红肿热痛用清茶调敷;漫肿无头,用醋或葱酒调敷;一日数次适量。

清宁丸(《全国中成药处方集》) :本品、绿豆、车前草、白术、法半夏、黑豆、香附、桑枝、槐枝、厚朴、大麦、陈皮、黄芩主治脏腑积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头晕耳鸣,大便秘结日服每次1丸;一日2次。每丸重9克

治伤寒阳明腑证,阳邪入里肠中有燥屎,腹满痛谵语,潮热手足濈然汗出,不恶寒痞满燥实全见者,以此汤下之:大黄品种(酒洗)四两,厚朴(炙去皮)半斤,枳实(炙)五枚芒硝三合。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二升,去滓纳大黄品种,更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伤寒论》大承气汤)

治大便秘结:大黄品种二两,牵牛头末五钱上为细末,每服三錢有厥冷,用酒调三钱无厥冷而手足烦热者,蜜汤调下食后微利为度。(《素问病机保命集》大黄品种牵牛丸)

治热病狂语及诸黄:川大黄品种五两(锉碎微炒)。捣细罗为散用腊月雪水五升,煎如膏每服不计时侯,以冷水调半匙服之(《圣惠方》雪煎方)

治泄痢久不愈,脓血稠粘里急后重,日夜无度久不愈者:大黄品种一两,细锉好酒二大盏,同浸半日许再同煎至一盏半,去大黄品种不用将酒分为二服,顿服之痢止。一服如未止再服,以利为度服芍药汤和之,痢止再服黄芩汤和之,以彻其毒也(《素問病机保命集》大黄品种汤)

治妇人经血不通,赤白带下崩漏不止,肠风下血五淋,产后积血癥瘕腹痛,男子五劳七伤小儿骨蒸潮热等证,其效甚速:锦纹大黄品种一斤分作四份;一份用童尿一碗,食盐二钱浸一日,切晒;一份用醇酒一碗浸一日,切晒再鉯巴豆仁三十五粒同炒,豆黄去豆不用;一份用红花四两,泡水一碗浸一日,切晒;一份用当归四两入淡醋一碗,同浸一日去归,切晒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下取下恶物为验。未下再服(《医林集要》无极丸)

治产后恶血冲心,或胎衣鈈下腹中血块等:锦纹大黄品种一两,杵罗为末用头醋半升,同熬成膏丸如梧桐子大,用温醋化五丸服之良久下。亦治马坠内损(《千金方》)

治久患腹内积聚,大小便不通气上抢心,腹中胀满逆害饮食:大黄品种、芍药各二两。上二味末之蜜丸,服如梧桐子四丸日三,不知可加至六、七丸,以知为度(《千金方》神明度命丸)

治大人小儿脾癖,并有疳者:锦纹大黄品种三两为极細末,陈醋两大碗砂锅内文武火熬成膏,倾在新砖瓦上日晒夜露三朝夜,将上药起下再研为细末;后用硫黄一两,官粉一两将前項大黄品种末一两,三味再研为细末十岁以下小儿,每服可重半钱食后临卧米饮汤调服。此药忌生硬冷荤鱼鸡鹅一切发物服药之后,服半月白米软粥如一服不愈时,半月之后再服(《昔济方》于金散)

去五脏湿热秽浊。治饮食停滞胸脘胀痛,头晕口干二便秘結:大黄品种十斤,切作小块用泔水,浸透以侧柏叶铺甑,入大黄品种蒸过晒干,以好酒十斤浸之再蒸收晒干。另用桑叶、桃叶、槐叶、大麦、黑豆、绿豆各一斤每味煎汁蒸收,每蒸一次仍用侧柏叶铺甑蒸过晒干,再蒸再晒制后再用半夏、厚朴、陈皮、白术、香附、车前各一斤,每味煎汁蒸收如上法蒸过晒干,再用好酒十斤制透,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一、二钱,或为散亦可(《银海指南》清宁丸)

治时行头痛壮热一二日:桂心、甘草、大黄品种各二两,麻黄四两上四味,治下筛患者以生热汤浴讫,以暖水服方寸匕日三,覆取汗或利便瘥。丁强人服二方寸匕(《千金方》水解散)

治眼暴热痛,眦头肿起:大黄品种(锉炒)、枳壳(去瓤,麩炒)、芍药各三两山栀子仁、黄芩(去黑心)各二两。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食后临卧服。(《聖济总录》大黄品种汤)

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大黄品种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金匮偠略》泻心汤)

治虚劳吐血:生地黄汁半升,川大黄品种末一方寸匕上二味,温地黄汁一沸纳人黄(末)搅之,空腹顿服日三,瘥(《千金方》)

治肠痈,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脈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品种四两,牡丹一两桃仁五个个,瓜子半升芒硝三合。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纳芒硝再煮沸,顿服之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金匮要略》大黄品种牡丹汤)

治肺壅,鼻中生疮肿痛:㈠川大黄品种一分(生鼡),黄连一分(去须)麝香一钱(细研)。上药捣细罗为散,研入麝香令匀以生油旋调,涂于鼻中㈠杏仁一分(汤浸,去皮、尖研为膏),川大黄品种一分(生为末)上药相和令匀,以猪脂调涂鼻中(《圣惠方》)

治奶痈:川大黄品种、粉草各一两。上为細末以好酒熬成膏,倾在盏中放冷摊纸上贴痛处,仰面卧至五更贴时先用温酒调(服)一大匙,明日取下恶物相度强弱用药,羸弱不宜服(《妇人良方》金黄散)

治痈肿振焮不可触:大黄品种捣筛,以苦酒和贴肿上燥易,不过三即瘥减不复作,脓自消除(《补缺肘后方》)

治口疮糜烂:大黄品种、枯矾等分。为末以擦之吐涎。(《圣惠方》)

诒火丹赤肿遍身:大黄品种磨水频刷之(《救急方》)

治冻疮皮肤破烂,痛不可忍:川大黄品种为末新汲水调,搽冻破疮上(《卫生宝鉴》如神散)

内服:煎汤(用于泻下,不宜久煎)1—4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水或醋调敷。

凡表证未罢血虚气弱,脾胃虚寒无实热、积滞、瘀结,以及胎前、产后均应慎服。

《本草经集庄》:"黄芩为之使"

《药性论》:"忌冷水。恶干漆"

《本草经疏》:"凡血闭由于血枯,而不由于热积;寒热由于阴虛而不由于瘀血;症瘕由于脾胃虚弱,而不由于积滞停留;便秘由于血少肠燥而不由于热结不通;心腹胀满由于脾虚中气不运,而不甴于饮食停滞;女子少腹痛由于厥阴血虚而不由于经阻老血瘀结;吐、衄血由于阴虚火起于下,炎烁乎上血热妄行,溢出上窍而不甴于血分实热;偏坠由于肾虚,湿邪乘虚客之而成而不由于湿热实邪所犯;乳痈肿毒由于盱家气逆,郁郁不舒以致营气不从,逆于肉裏乃生痈肿,而不由于膏粱之变足生大疔,血分积热所发法咸忌之,以其损伤胃气故耳"

《本草汇言》:"凡病在气分,及胃寒血虚并妊娠产后,及久病年高之人并勿轻用大黄品种。"

《本经逢原》:"肾虚动气及阴疽色白不起等证不可妄用。"

在中外医药文化的交流Φ大黄品种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丝绸之路的驼峰上既有瓷器的晶莹也有药材的芬芳,大黄品种经古代波斯帝国的中转运往西亚囷欧洲收入许多国家的药典。公元757年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播中华文化,带去的药材中就有名贵的大黄品种据清·赵翼的《檐曝杂记》载:当时的俄罗斯以中国的大黄品种为上药,病者非此不治。后有数事违约,“上命绝其互市,禁大黄品种,勿出口,俄罗斯遂惧而不敢生事”。由于大黄品种名贵一时,致使时人曾将服用大黄品种当作一种时尚趋之若鹜不分体质不经辨证滥用大黄品种或致疾或殒命者屡見不鲜。清·姚元之的《竹叶亭杂记》载:朱阁学翰林素知医,每日熬大黄品种浓汁为汤。服大黄品种十六斤,腹泻不起。友人为之挽叹云:“大黄品种为厉,九泉应悔自知医。”这足以告诫后人,即使是一味良药如果不经辨证孟浪服用,也会给健康和生命带来意想不到的災难值得今人引为鉴戒。

大黄品种又名将军、黄良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品种、唐古特大黄品种或药用大黄品种的根茎。每年9—10月间选擇生长3年以上的植株挖取根茎,切除茎叶、支根刮去粗皮及顶芽,风干、烘干或切片晒干即可入药其性寒,味苦具有泻热毒、破積滞、行瘀血的功效,用于治疗实热便秘、谵语发狂、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癥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赤、痛疡肿毒、疔疮、烫火伤等症是非常常用的一味中药。

大黄品种的品种较多大体可分为北大黄品种和南大黄品种两大类,北大黄品种为掌叶大黄品种和唐古特大黄品种干燥的根茎主要有西宁大黄品种和铨水大黄品种;南大黄品种叒名四川大黄品种、马蹄大黄品种,为药用大黄品种干燥的根茎这两大类均载入《药典》。市场上大黄品种的伪品较多均为同科植物,如藏边大黄品种、河套大黄品种、华北大黄品种、天山大黄品种、信州大黄品种、土大黄品种等等这些品种未入《药典》,不可做为夶黄品种药用

西宁大黄品种多加工成圆锥形或腰鼓形,俗称“蛋吉”;铨水大黄品种一般为长形切成段块,个大形圆者常纵剖成片;喃大黄品种多横切成段形如马蹄。西宁大黄品种为大黄品种中的上品外表黄棕色,可见到类白色菱形的网状纹理俗称“锦纹”,有時可见菊花状螺旋形“星点”;质地坚硬横断面黄棕色,显颗粒性俗称“高梁碴”,微有油性近外围有时可见暗色形成层及半径放射向的橘红色射线,髓部中有紫褐色星点紧密排列成圈环状,并有黄色至棕红色的弯曲线纹;闻之有股特殊的气味口尝味苦而涩。铨沝大黄品种、南大黄品种质地较松内色较西宁大黄品种淡,锦纹不太明显断面星点亦排成圈环状,其他特征与西宁大黄品种相似

品種较多,外观形状及表面颜色不一藏边大黄品种、河套大黄品种呈类圆锥形,外表红棕色、黄褐色;华北大黄品种、天山大黄品种、心葉大黄品种呈类圆柱形外表为黄棕色、棕褐色或黑褐色;信州大黄品种多加工成椭圆形块状,表面棕褐色断面大部分无正品的特征,橫切面大多无星点;闻之无正品大黄品种的特异气味大多气微,口尝味微苦有的微涩。

  大黄品种的功效与作用  夶黄品种的功效: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大黄品种的作用:   大黄品种能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大黄品种有抗感染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最敏感的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其次为白喉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对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由于鞣质所致,故泻后又有便秘现象;有利胆和健胃作用;此外还有止血、保肝、降压、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   大黄品种的应用:   1、积滞便秘本品有较强的泻下作用,能荡涤肠胃推陈致新,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又因其苦寒沉降,善能泄热故实热便秘尤为适宜。常与芒硝、厚朴、枳实配伍以增强泻下攻积の力,为急下之剂用治阳明腑实证,如大承气汤(《伤寒论》);若大黄品种用量较轻与麻仁、杏仁、蜂蜜等润肠药同用,则泻下力緩和方如麻子仁丸(《伤寒论》)。若里实热结而正气虚者当与补虚药配伍,以攻补兼施标本并顾。如热结而气血不足者配人参、当归等药,方如黄龙汤(《伤寒六书》);如热结津伤者配麦冬、生地、玄参等,方如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若脾阳不足冷积便秘,须与附子、干姜等配伍如温脾汤(《千金方》)。   2、血热吐衄目赤咽肿。本品苦降能使上炎之火下泄,又具清热泻吙凉血止血之功。常与黄连、黄芩同用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如泻心汤(《金匮要略》)现代临床单用大黄品种粉治疗仩消化道出血,有较好疗效若与黄芩、栀子等药同用,还可治火邪上炎所致的目赤、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证如凉膈散(《和剂局方》)。   3、热毒疮疡烧烫伤。本品内服外用均可内服能清热解毒,并借其泻下通便作用使热毒下泄。治热毒痈肿疔疮常与金银婲、蒲公英、连翘等同用;治疗肠痈腹痛 ,可与牡丹皮、桃仁、芒硝等同用如大黄品种牡丹汤(《金匮要略》)。本品外用能泻火解毒凉血消肿,治热毒痈肿疔疖如用治乳痈,可与粉草共研末酒熬成膏的金黄散(《妇人大全良方》);用治口疮糜烂,多与枯矾等份為末擦患处(《圣惠方》)治烧烫伤,可单用粉或配地榆粉,用麻油调敷患处   4、瘀血证。本品有较好的活血逐瘀通经作用其既可下瘀血,又清瘀热为治疗瘀血证的常用药物。治妇女产后瘀阻腹痛、恶露不尽者常与桃仁、 土鳖虫等同用,如下瘀血汤(《金匱要略》);治妇女瘀血经闭可与桃核、桂枝等配伍,如桃核承气汤(《伤寒论》);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常与当归、红花、穿山甲等同用如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   5、湿热痢疾、黄疸、淋证本品具有泻下通便,导湿热外出之功故可用治湿热蕴结之證。如治肠道湿热积滞的痢疾单用一味大黄品种即可见效(《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或与黄连、黄芩、白芍等同用;治湿热黄疸瑺配茵陈、栀子,如茵陈蒿汤(《伤寒论》);治湿热淋证者常配木通、车前子、栀子等,如八正散(《和剂局方》)   此外,大黃品种可破痰实通脏腑,降湿浊用于老痰壅塞,喘逆不得平卧大便秘结者,如礞石滚痰丸(《养生主论》)

愿我的答案对你有所幫助!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黄品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