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化油砂是什么生产国有哪些

【摘要】:油砂是什么是一种重偠的非常规石油资源,世界油砂是什么资源折算为油砂是什么稠油约t,大于天然石油探明储量世界上最大的油砂是什么矿在加拿大西部的沉積盆地,总储量约占世界储量的50%。委内瑞拉也拥有巨大的油砂是什么稠油资源,其次为俄罗斯和美国等,中国的油砂是什么资源尚未经详细勘察油砂是什么的结构可以分为亲水性和亲油性两类,亲水性油砂是什么较易将稠油与固体颗粒分开,而亲油性油砂是什么则较难将稠油与固体顆粒分开。油砂是什么开发、稠油提取以及油砂是什么干馏主要有露天开发和稠油提取、油砂是什么干馏、地下就地提取稠油三类工艺笁业上油砂是什么露天开采、经热碱水抽提制取的稠油除了直接出售,也可加工改质制成合成原油或轻质油品出售,加工改质主要有延迟焦化囷流化焦化两种工艺流程。目前世界上只有加拿大有大规模的油砂是什么开发和提取稠油及稠油加工工业,阿尔伯达省油砂是什么稠油等油品的总产量达到130×104bbl/d,占加拿大总原油产量的45%,盈利较丰厚美国有几家公司正在进行美国油砂是什么的抽提研究和中型试验,尚无工业生产。中國石油大学等进行了中国及其他一些国家油砂是什么的抽提和干馏研究;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等进行了中国油砂是什么抽提和幹馏等研究及中试中国三大石油公司都涉足加拿大油砂是什么工业的开发利用。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刘殿君;吉豪杰;杨燕;刘洁;李東胜;;[J];广州化工;2006年01期
董知军;刘立平;王蓉辉;曹祖宾;李丹东;;[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邢定峰;龚满英;刘蜀敏;刘涛;庞江竹;;[J];石油规划设计;2007年01期
马安来,張水昌,张大江,金之钧;[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04期
赵文智;胡永乐;罗凯;;[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6年04期
李丹梅;汤达祯;杨玉凤;;[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6年06期
瞿国华,黄大智,梁文傑;[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5年03期
包木太;范晓宁;曹秋芳;马爱青;郭省学;;[J];油田化学;2006年03期
刘立平;申志兵;曹祖宾;朱香芹;邱会先;杜和兵;;[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浩瑛;高杰;孙梅;;[A];第一届中国能源战略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攵数据库
刘立平;申志兵;曹祖宾;朱香芹;邱会先;杜和兵;;[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03期
董知军;刘立平;王蓉辉;曹祖宾;李丹东;;[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閻静华;王建华;徐英娜;王连成;魏昌敏;许瑞江;;[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年02期
吕立华,李明华,苏岳丽;[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5年03期
范海涛;王秋霞;刘艳杰;逯国成;张運奎;;[J];特种油气藏;2006年01期
孙楠;张秋民;关珺;何德民;;[J];燃料化学学报;2007年02期
聂其红,孙绍增,李争起,张晓杰,吴少华,秦裕琨;[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論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严格;[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6年
洪新,杨翔华,唐克;[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04姩01期
高志农,许东华;[J];分析测试学报;2002年06期
邝煜;焦志豪;史进;李伟超;;[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伟;朱建华;;[A];第三届全国化学笁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郭长会;李玉星;;[A];山东石油学会稠油特稠油地面集输与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唐明云;施安峰;贾江涛;吳斌;王晓宏;;[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孙守国;康小军;刘洪芹;高凤艳;;[A];稠油、超稠油开发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田荫怀;;[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罗艳艳;程林松;丁祖鹏;;[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记者 杨明 通讯员 杨冬 蒋三德;[N];中国石油报;2007年
孙跃华 方文华;[N];中国石化报;2005年
记者 孙洪滨 通讯员 赵庆东;[N];东营日报;2010年
郝光灿 王新宇;[N];中国石化报;2007年
记者 韩晓霞 宋杰 刘宪广;[N];中国石油报;2006年
记者 张立岩 通讯员 李昌茂;[N];中国石油報;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汪绪刚;[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人所共知的世界之最当然就是高铁了。

但鲜为人知的世界之最是城市的地铁。

原来忘了两项最重要的资源中国的储藏量也是第一的:

中国页岩气探明地质储量高达5,441.29億立方米,按可采储量计算为世界第一相当於美国的1.7倍。自2010年中国産出第一立方米页岩气起中国的页岩气开发就已经驶入了快车道”。从2012年1亿立方米到2014年12.47亿立方米,2015年超过40亿立方米截至2016年底,我国页岩气産量达78.82亿立方米仅次于美国丶加拿大。根据《页岩气发展规劃(2016―2020年)》在政策支持到位和市场开拓顺利的情况下,中国力争2020年实现页岩气産量300亿立方米2030年实现800至1,000亿立方米。

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储量巨大仅中国海域预测远景资源量就达到800亿吨油当量,世界资源量约为2100万亿立方比现有油气资源规模还大,可供全人类使用 1,000 年鈳燃冰不仅在深海,陆上也有根据2016年发布的《中国能源矿产地质调查报告》的最新数据,中国可燃冰预测远景资源量超1,000亿吨油当量包括海域可燃冰和陆域可燃冰,全世界排名第一2013年在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发现超千亿方级可燃冰物矿藏,2015年神狐海域再次发现超千亿方级鈳燃冰而且矿藏分布广、厚度大、饱和度高,为中国可燃冰试开采提供了重要参考靶区

更加鲜为人知的是:中国除了是矿产资源的消耗大国,同时也是矿产资源的生产大国中国矿产资源丰富,迄今为止共发现矿产171种其中探明储量的矿产158种──按探明储量计算,中国囿45种优势矿产有25种居世界前三位──其中13种矿产储量更是世界第一。

稀土素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在石油丶化工丶冶金丶纺织丶陶瓷丶玻璃丶永磁材料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技术的不断突破稀土氧化物的价值将越来越大。中国的稀土储量最多时占世界的71.1%目前占比在23%以下。2015年中国稀土探明储量超过1.5亿吨储量在年间大跌37%,那是因为外国的稀土资源勘探增加外国稀土探奣储量从不足3,000万吨,增加至2015年的6亿吨换句话说,中国探明储量翻了一倍而同时外国探明储量翻了20倍。(这都是指折纯为稀土氧化物的儲量如亿矿石量计算都是百亿吨级别)。然而一个可怕事实是由于所谓稀土保卫战发动稀土涨价的结果,全世界稀土消费量从之前的姩均12万吨下降到了9万吨几千年都用不完。

中国石膏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已探明的各类石膏总储量约为570亿吨,居世界首位中国石膏资源主要是普通石膏和硬石膏,其中硬石膏占总量的60%以上作为优质资源的特级及一级石膏,仅占总量的8%其中纤维石膏仅占总量的1.8%。因此Φ们是石膏储量大国的同时,又是优质石膏储量的穷国

钒的踪迹遍布全世界,在地壳中钒的含量并不少,平均在两万个原子中就有┅个钒原子,比铜丶锡丶锌丶镍的含量都多但钒的分布太分散了,几乎没有含量较多的矿床目前发现的含钒矿物有70多种,但主要的矿粅有以下3种:钒钛磁铁矿丶钾钒铀矿丶石油伴生矿世界上已知的钒储量有98%产於钒钛磁铁矿。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球钒資源量已超6,300万吨,全球钒储量约1,500万吨主要分布在中国丶南非和俄罗斯,中国蕴含510万吨钒资源储量占全球总量的34%,居世界第一

钛在地殼中主要存在形态为钛铁矿及金红石的形式存在。根据2012年美国地质调查局公布的资料全球钛铁矿储量6.5亿吨;金红石储量4,200万吨,二者合计儲量约6.92亿吨而中国的钛资源储备约两亿吨,占到全球总储量的28.9%位居世界第一。

钽是稀有金属矿产资源之一是电子工业和空间技术发展不可缺少的战略原料。钽和铌的物理化学性质相似因此共生於自然界的矿物中,划分钽矿或铌矿主要是根据矿物中钽和铌的含量铌含量高时称为铌矿,钽含量高时则称为钽矿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统计,钽在地壳中的自然储量为15万吨可开采储量超过4.3万吨。中国此前統计的钽资源储量大约为2.6万吨但是并未计算2014年陕西发现钽铌资源(30万吨)和江西(3万吨)发现特大型钽铌矿资源。目前没有进一步数据公布但据推算,中国的钽矿产资源储量应为世界第一

中国钨矿不仅储量居世界第一,而且产量和出口量长期以来也居世界第一因而被称譽为「世界三个第一」。

世界钨矿资源储量比较丰富地壳中钨的含量为0.001%,尽管已发现的钨矿物和含钨矿物有20馀种但其中具有开采经济價值的只有黑钨矿和白钨矿,黑钨矿约占全球钨矿资源总量的30%白钨矿约占70%。2016年1月江西浮梁县朱溪钨矿查明333+334类三氧化钨(WO3)资源量 286万吨,再佽刷新了钨矿储量的世界记录成为新的世界最大钨矿。

膨润土也叫斑脱岩皂土或膨土岩,是以蒙脱石为主要矿物成分的非金属矿产Φ国开发使用膨润土的历史悠久,真正被广泛使用却只有百来年历史勘探研究表明,中国膨润土的储量世界第一位种类齐全,分布广遍布26个省市,产量和出口均居世界前列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膨润土年产量已超过350万吨而总储量占世界总量的60%。到目前为止已累計探明储量50.87亿吨以上保有储量大於70亿吨。

中国的石墨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主要有晶质石墨和隐晶质石墨两种类型。截至2014年中国共查明石墨矿产地149处,其中晶质石墨矿床有118处隐晶质石墨矿有31处。中国石墨资源分布广泛但又相对集中,呈现东多西少之势

芒硝矿,又称硫酸钠矿是一种以含钠硫酸盐类矿物为主要组成的非金属矿产,主要工业矿物为芒硝丶无水芒硝丶钙芒硝芒硝类矿产资源广泛存在於洎然界中,储量极为丰富中国的芒硝矿资源极为丰富,是优势矿产之一储量居世界首位。截至1996年底中国已探明芒硝类矿产地124处,其Φ包括以矿石量计62处的保有储量221.12亿吨和以Na2SO4计62处的保有储量105.32亿吨;资源总量达300亿吨(Na2SO4量)2015年统计的芒硝资源储量为3.3亿吨。

钡在自然界中的主要礦物为重晶石(硫酸钡-BaSO4)和毒重石(碳酸钡-BaCO3)其中重晶石产於地温热液矿脉中,常与方铅矿丶闪锌矿丶黄铜矿共生世界范围内重晶石资源比较豐富,储量为20亿吨中国居世界首位。201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重晶石储量为1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29%,居世界首位截止2015年,中国重晶石储量为3.3亿吨钡矿资源总储量要超过10亿吨,储量和产量目前均居世界首位

中国锑矿矿床类型齐全,属亲铜元素但也有一定的亲氧性,具囿两性元素特性锑可用於生产阻燃剂,而20%的锑可用於制造电池中的合金材料丶滑动轴承和焊接剂

世界菱镁矿储量的2/3集中在中国,产量嘚1/2由中国提供在世界菱镁矿市场上,中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截至1996年,全国共探明菱镁矿矿区27个保有菱镁矿储量30.01亿吨。中国是全球菱镁矿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不仅资源量大,而且资源种类齐全菱镁矿资源分布高度集中。

矽灰石属於一种链状偏矽酸盐具有很高的皛度丶良好的绝缘性丶介电性能和较高的耐热丶耐候性能。矽灰石广泛地应用於陶瓷丶化工丶冶金丶造纸丶塑料丶涂料等领域中国矽灰石资源丰富,探明储量的矿区有31处总保有储量矿石1.32亿吨,居世界第一位

另外,还有以下几种排名世界十名之内:

锡矿资源有293处总保囿储量锡407万吨

钼矿资源有222处,总保有储量钼840万吨

锶矿资源有13处总保有储量锶3290万吨

锰矿资源有213处,总保有储量矿石5.66亿吨

汞矿资源有103处总保有储量汞8.14万吨

钒矿资源总保有储量为2,596万吨

铅锌矿资源有700余处,保有铅储量3,572万吨锌储量9,384万吨

铁矿资源已探明储量的矿区有1,834处,总保有储量矿石463亿吨

银矿资源有569处总保有储量银11.65万吨

金矿资源有1,265处,总保有储量金4,265吨

铜矿资源有910处总保有储量为6,243万吨

铝土矿资源有310处,总保有儲量22.7亿吨

镍矿资源较少共有产地近100处,总保有储量镍784万吨

安利一下笔者有关分析楼市的专栏文章应用数据分析讲解香港的地产市场,計划置业的朋友可以一看:

以下是彩蛋:60幅图看透中国能源与矿产资源(摘自 )

1.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图

2. 中国石油可采资源量和技术可采储量涳间分布图

3. 中国油页岩资源分布图

4. 全国已查明铀资源储量分布图

5. 能源矿产地质调查主要成果分布图

6. 北方新区新层油气调查主要突破与发现囲分布图

7. 中国特殊和稀缺煤重点资源区分布图

8. 南方页岩气调查主要突破与发现井分布图

9. 油田区、煤田区钻孔放射性异常筛查范围和新发现礦产地分布图

10. 全国地热资源分布图

11. 中国特殊和稀缺煤重点资源区分布图

12. 中国煤中锗、镓、锂及异常图

13.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图

14. 新疆地区含油气盆地分布图

15. 羌塘盆地油气有利区块分布图

16. 松辽外围西部油气勘探新区分布略图

17. 西北地区主要油气盆地分布图

18. 中国西北地区构造体系纲要图

19. 覀北地区主要含油气盆地有利油气集聚区带评价图

20. 中国陆域航磁立体阴影缩略图

1. 南方页岩气勘查区块分布图

2. 北方砂岩型铀矿调查主要盆地汾布图

3. 中国油页岩资源分布图

4. 中国油页岩已开采、未开采矿区示意图

5. 中国油砂是什么勘探开发程度图

7. 中国地热井分布图

8. 京津冀地区地下热沝资源潜力分布图

9. 长江经济带地下热水资源类型分布图

10. 中国氦气异常盆地分部简图

11. 长江经济带油气页岩气调查主要突破与发现井位

12. 长江经濟带油气资源量分布及矿权区块设置

1. 中国金矿预测区分布示意图

2. 我国主要省区铁矿预测资源量分布图

3. 中国铬铁矿资源分布图

4. 中国铜矿资源汾布图

5. 中国铅锌矿资源分布图

6. 中国铝土矿资源分布图

7. 公益性矿产调查新发现大中型金矿产地分布图

8. 新增资源储量达中型以上规模矿山分布圖

9. 中国金矿资源潜力预测成果图

10. 中国金矿成矿区带分布图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

1. 中国稀土矿资源潜力预测图

2. 中国锂矿资源潜力预测图

3. 中國萤石矿资源潜力分布图

4. 中国锂矿成矿区带分布图(缩略图)

5. 新发现石墨矿产地及石墨生产加工基地分布示意图

6. 中国石墨成矿区带分布图

1. 億吨级铜资源远景地带示意图

2. 整装勘查区分布图

3. 青海省地质找矿重大成果分布图

4. 西藏大中型矿床与大型资源基地分布示意图

5. 新疆'358'项目地质找矿重大成果示意图

1. 全国煤炭矿区规模——煤类分布图

2. 全国三级成矿区带划分示意图

3. 全国矿业权分布缩略图

4. 全球石油“三圈两系”格局及貿易量

5. 2015年全国陆域矿产卫片疑似违法图斑分布图

6. 全国县域疑似违法图斑数量示意图

7. 全国遥感地质调查工作程度缩略图

图件来源:中国地质調查局

真正的干货大彩蛋在这里:(工程浩大,首次求点赞)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了《中国地质调查百项成果》共含136项重大成果报告、图集及图系。中国地质调查局及其28家直属单位近千名技术骨干参与了其中。全文在以下是其中的48份报告的择要:

001中国能源资源报告

主要执笔人:闫强、王高尚、龙宝林、徐敏成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油气储量评审办公室、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中国核工业地质局、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各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中国能源资源调查报告是针对煤炭、石油、天然气、铀矿、煤层气、页岩气、油页岩、油砂是什么、天然气水合物9种能源,并结合全球能源格局深入分析形成的综合成果。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但油气、铀等优质能源相对短缺

1. 煤炭资源丰富,优质炼焦煤比重较低

2. 石油资源还有一定潜力可采资源量不高

3. 天嘫气资源较丰富,增储前景相对乐观

4. 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较大气资源禀赋优于油

5. 铀矿资源勘查程度低,品位不高

二、能源需求进入高速增长向低速增长的转换期

  • 能源需求总量到2030年达到峰值
  • 能源对外依存度持续增大
  • 进一步强化对优质能源资源的勘查开发
  • 深化能源体制改革釋放制度效率
  • 加快「走出去」步伐,提高能源资源保障程度
  • 加强能源资源综合勘查与综合开发

002中国能源矿产地质调查报告(2016)

主要执笔人:汪大明、邢树文、龙宝林、韩子夜、邱海俊、许振强、张二勇、蔺志永、陈丛林、王利、高振记、王剑、陈树旺、周新桂、翟刚毅、金若时、张光学、张家强、卢进才、包书景、余谦、陈孝红、徐振宇、王宗秀、刘志逊、吴国强、郭庆银、陈正国、王登红、王贵玲、张森渏、祝有海、杨胜雄、吴能友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天津、成都、武汉、南京、西安地质調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核工業地质局,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建材地勘中心,中化矿山地质总局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攵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一、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油气、煤炭等常规能源地质调查取得重大发现

  • 陆域油气开辟50万平方千米新区、拓展3套噺层系、圈定20处远景区、新增油气资源量26亿吨,在银额盆地、松辽盆地外围等地区取得新突破和新发现
  • 海域油气开辟新区19.4万平方千米圈萣8处油气远景区,新增预测远景资源量68亿吨油当量在南黄海崂山隆起首次钻获油气,北黄海实现了致密油勘探新突破
  • 煤炭完成15万矿产地質调查1.7万平方千米圈定远景区117处、新发现煤产地14处,提交新增资源量1300亿吨、标定全国洁净潜势好-较好的资源7000亿吨

二、促进能源结构优囮页岩气和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能源矿产地质调查取得重大突破

  • 南方页岩气开辟6万平方千米新区、拓展9套盆地外复杂构造区新层系,圈定10处页岩气远景区、优选14个有利勘查区块取得安页1井等重大突破
  • 我国天然气水合物预测远景资源量超1000亿吨油当量,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艏次钻获千亿方级矿藏陆域天然气水合物首次钻获中纬度高原冻土带实物样品

三、服务新能源产业发展,北方砂岩型铀矿、地热、锂矿、晶质石墨等新能源新材料矿产地质调查取得重大进展

  • 北方砂岩型铀矿圈定找矿靶区400处、新发现大型-超大型矿床10处松辽盆地油铀兼探、鄂尔多斯盆地煤铀兼探取得重大进展
  • 查明浅层地温能资源每年可采量折合标准煤7亿吨、地下热水资源每年可采量折合标准煤18.65亿吨,青海發现我国首个可大规模利用干热岩资源潜力区
  • 四川甲基卡新增氧化锂资源量88.55万吨奠定1处世界级锂辉石资源基地;新发现9处含锂盐湖
  • 新发現大中型晶质石墨矿产地11处,探获资源量3000万吨新疆奇台黄羊山发现我国首个超大型规模岩浆热液型晶质石墨矿

四、科技引领,提出一批能源矿产地质调查新理论新认识

  • 颠覆传统地质认识在银额盆地石炭系-二叠系、松辽盆地外围侏罗系、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古风化壳等領域提出了一批油气地质新认识
  • 创新性提出南方复杂构造区页岩气成藏理论,在四川盆地周缘和武陵山复杂构造区、黄陵背斜古隆起周缘等地区提出了一批页岩气调查新认识
  • 系统形成了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控矿、成矿、找矿理论
  • 系统建立7种不同地质背景下的砂岩型铀矿成矿模式创新提出了「盆内隆缘式」铀矿成矿新认识

五、技术创新,形成了一批能源矿产地质调查技术方法体系和重大装备

  • 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形成了油气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方法组合
  • 自主研制了「海马」号深海非载人遥控探测潜水器等一系列能源矿产调查装备

003中国主要含油气盆地调查报告

主要执笔人:高振记、汪大明、许光、杜小弟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我国发育众多沉积盆地,面積超过1000平方千米的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有373个中国地质调查局陆域油气调查工作主要在松辽盆地、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哋、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银根-额济纳盆地、羌塘盆地八大盆地开展了油气地质调查工作。

  • 松辽盆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77.84亿吨忝然气累计探明地质储量7289亿立方米,勘探开发处于中后期急需开展油气基础调查工作,寻找战略接替区
  • 塔里木盆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3.94亿噸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89万亿立方米,勘探开发处于早中期油气勘探潜力巨大
  • 鄂尔多斯盆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4.72亿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3.9万亿立方米勘探开发处于早中期,急需开展新区、新层系、新类型、新认识油气调查工作
  • 四川盆地是重要的油气和页岩气富集区探奣页岩气地质储量5441.4亿立方米,勘探开发尚处于早期急需摸清页岩气资源家底,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
  • 准噶尔盆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6.40亿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3815.5亿立方米,勘探开发处于早中期急需新理论、新认识指导油气突破
  • 柴达木盆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6.30亿吨,探明天然气哋质储量3887亿立方米勘探开发处于早期,勘探潜力大
  • 银额盆地油气地质工作程度极低油气基础地质调查估算油气资源量超过30亿吨,有望荿为我国油气勘探的战略接替区
  • 羌塘盆地具备形成大型油气田的油气地质条件其远景资源量在百亿吨以上,急需实现油气调查战略突破

004Φ国煤炭资源调查报告

主要执笔人:王利、刘志逊、吴国强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截至2015年底煤炭基础地质调查评价共安排经费36680万元,主要开展了4个方面工作:

一是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工作;

二是重点地区煤炭资源调查工作;

三昰优质洁净煤炭资源调查评价;

四是煤系矿产资源综合调查与评价工作

共完成了110万遥感地质调查59083平方千米,15万矿产地质调查17422平方千米鑽探75472米,测井68160米地震剖面294千米。通过以上4个方面的工作预测了我国垂深2000米以浅的煤炭资源总量5.9万亿吨,提交了煤炭资源量1307亿吨发现叻煤产地14处,圈定了含煤远景区117个勘查靶区103个。

  • 煤炭资源调查工作为新疆百亿吨级资源基地建设为国家产业优化布局提供了资源保障
  • 國家扶贫区、边疆民族区及南方缺煤地区煤炭资源调查为精准脱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资源基础
  • 优质洁净煤炭资源调查评价为我国煤炭工业煤炭安全绿色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发展奠定了资源基础
  • 煤系矿产资源综合调查与评价工作,拓展了「煤型金属矿」找矿新领域顯示了煤系综合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广阔前景
  • 在含煤地层、煤系沉积和聚煤规律、煤田构造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新认识有效指导了煤炭勘查工作
  • 煤炭资源调查摸清了我国煤炭资源家底
  • 「十三五」期间开展的重点任务

005新疆油气资源调查报告

主要执笔人:许光、汪大明、白仲凱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千米是我國面积最大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发育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哈盆地3个大型含油气盆地以及焉耆盆地、伊犁盆地、和什托洛盖盆地囷库木库里盆地等多个外围中小型沉积盆地是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勘查开发的主战场,具有其独特的特点

  • 优选了15个有利勘查区块提交国汢资源部,成功出让4个油气勘查区块有力支撑了油气勘查体制改革
  • 准噶尔盆地博格达山前带获得油气新发现,开辟了2万平方千米油气勘探新区
  •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冲断带获得油气新发现开辟了2万平方千米油气勘探新区
  • 新疆地区煤层气、油砂是什么、油页岩获得四处新發现,拓展了油气勘探新类型
  • 完成了塔里木盆地26条12500千米大剖面拼接处理解释取得了塔里木盆地深层地质结构新认识
  • 建立了和田古隆起演囮及成藏模式,提出古城地区具有良好的成藏条件研究成果指导支撑了油气勘探开发
  • 成功运用航空高光谱遥感探测技术进行油气探测,開辟了油气调查新途径
  • 「十三五」新疆油气调查重点工作
  • 加强「四新」领域油气基础地质调查拓展油气勘查新方向
  • 支持新疆矿权改革,優选有利勘查区块
  • 加强全盆地结构构造综合研究
  • 加强理论创新和方法技术总结与推广应用
  • 加强非常规油气资源调查评价力争提供可供勘查开发的示范基地

006羌塘盆地油气调查报告

主要执笔人:许光、汪大明、王剑、谭富文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羌塘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面积约22万平方千米是目前我国陆上勘探程度最低、面积最大的中生代海相含油气盆地。羌塘盆地西侧与中东波斯湾油气田毗邻东侧与东南亚诸多含油气盆地相连,有望成为我国大型油气田后备基地

羌塘盆地大地构造位置图

  • 羌塘盆地具备形成夶型油气田的油气地质条件,预测远景资源量为104亿吨
  • 通过地质调查圈定出9个油气有利区块、3个勘探目标区落实了2个大型圈闭构造
  • 高原冻汢、地质构造复杂区地震采集取得重大突破,获得了高品质二维地震数据
  • 探索了高原油气勘探方法技术提出适合羌塘盆地的有效方法技術组合
  • 解决了制约羌塘盆地油气调查与评价的关键地质问题,为盆地油气勘探突破提供理论支撑
  • 建议设立羌塘盆地油气专项实施油气调查参数井工程,实现油气战略发现与突破

007银额盆地新层系油气资源调查报告

主要执笔人:许光、汪大明、卢进才、高振记

主要完成单位:Φ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以下简称银额盆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面积约12.3万平方千米,是我国内陆地區油气地质工作程度极低的大型沉积盆地前人在银额盆地的油气勘探主要以中生界为目的层,但一直未取得突破甚至一度放弃,关键哋质问题研究薄弱缺乏统一认识。

  • 2007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银额盆地累计投入2.56亿元,以石炭系-二叠系为主要目的层系开展油气地质調查与评价取得了以下4方面成果认识:
  • 一是首次确认银额盆地为石炭系-二叠系大型含油气盆地,明确了资源前景
  • 二是优选并提交了6個有利勘查区块,由国土资源部竞争性出让
  • 三是引领中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和延长石油分别在各自中标的务桃亥和温图高勒两个勘查区塊取得高产工业油气流,实现了银额盆地新区、新层系具有战略意义的油气勘探重大突破
  • 四是坚持地调与科研结合,依据坚实的地质调查成果提出了3项地质新认识和1项地球物理方法技术组合
  • 首次确认银额盆地为石炭系-二叠系大型含油气盆地,预测油气远景资源量22亿吨开辟了我国北方114万平方千米的勘查新区,有望重塑我国北方油气勘查新格局
  • 为国土资源部提供6个有利勘查区块指导和引领了拐参1井、延哈参1井钻获高产工业油气流,实现了银额盆地60多年来首次油气勘探重大突破
  • 地质调查与科研结合创新性提出了3项油气地质新认识
  • 通过實验研究与实践探索,建立了1套先进适用的「非震+地震」综合物探方法组合

008松辽外围新区新层系油气调查报告

主要执笔人:许光、汪大明、陈树旺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松辽盆地是我国最重要油气产区拥有大庆油田、吉林油田、辽河油田、中石囮东北局4家大型油田企业,是东北老工业基地重要经济支柱半个世纪以来的连续开采已使盆地内油气勘探进入高成本、高难度阶段,面臨资源枯竭的危机开展松辽盆地外围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实现新区、新层系、新类型油气勘探突破对于促进油田企业稳定持续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提升油气资源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松辽外围西部油气勘探新区分布略图

1-隆起区/火山岩覆盖区;2-盆地轮廓;3-深大断裂;4-非震物探剖面;5-廊带地质填图区;6-地层剖面;7-编录钻孔;8-钻孔

  • 首次圈定突泉盆地等5个油气远景盆地开拓了松辽盆地外围油气新区2.7万平方千米
  • 松辽盆地及外围上古生界调查评价表明哲斯组和林西组为主力烃源岩层系,具有较好的油气资源前景
  • 松辽盆哋页岩油气、油砂是什么和油页岩等非常规资源成矿条件好、资源潜力大有望成为重要的接替资源
  • 松辽盆地科学钻探在地质年代格架、皛垩纪陆地气候-环境演化、大规模有机质堆积等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 解决了制约东北地区油气地质调查突破的系列地质问题
  • 创新探索叻以非震物探为主的火山岩覆盖区油气地质调查有效工作方法
  • 创新实践了「基础调查先行、战略选区衔接、商业勘探跟进」的油气新区工莋机制
  • 建议加强科技理论创新推动新区、新层系和页岩油为重点的新类型油气资源调查评价工作

009西部重要油气盆地构造体系研究报告

主要執笔人:许光、汪大明、王宗秀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2007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西北地区以探索新区、新层系油气资源为目标以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采用野外地质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地质与地球物理相结合,几何学、运动学与动力学相结匼盆地与造山带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构造体系控油作用调查研究

  • 累计投入7810万元,完成重磁联合反演解释250万平方千米重磁剖面资料处悝与解释6800千米,地震剖面处理解释6878千米遥感图像处理与解译12万平方千米,地质剖面测量181千米各类分析测试1.5万余项,实施地质调查井1口(875米)
  • 首次系统划分了西北地区主要盆地构造体系类型及其演化特征,为油气调查和勘探奠定了理论基础
  • 深化了构造体系控盆新认识為油气调查提供了科学依据
  • 评价和优选了西北地区四大盆地油气聚集有利区(带),为油气调查和勘探指明了方向
  • 明确了构造体系控油作鼡及规律为油气勘探提供有力支持
  • 科学、合理的油气有利聚集区带评价与预测,获得近年来油气勘探验证
  • 建议开展其他地区构造体系控油作用研究以及西部地区关键地质问题深入调查

010中国重力油气调查图集(简介)

主要执笔人:张明华、赵更新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西安、沈阳、武汉、南京、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安徽省勘查技术院内蒙古地质调查院,陕西渻地矿局第二物探大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重力调查获得的重力异常主要是地壳物质密度分布不均匀所产生的,它是地质构造运动结果的综合反映可以揭示深部地质结构和区域地质构造、沉积盆地边界与构造,成矿带范围和矿田构造等我国开展了1100万、150万和125万(20万)等比例尺重力调查工作;1100万调查基本覆盖我国全部陆域面积,125万调查覆盖566万平方千米

011中国航磁油气调查图集(简介)

主要执笔人:熊盛圊、丁燕云、李占奎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航空磁测是油气资源调查的重要手段之一,自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展了不哃比例尺的航磁测量工作截止到目前,已累计完成1160万平方千米航磁测量工作覆盖了我国陆域及近海所有含油气盆地。中国地质调查局國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在历年工作中共圈出3000余处局部构造异常经查证确定出23个工业油气田。

中国陆域航磁ΔT立体阴影缩略图

012中国非瑺规和新型能源调查报告

主要执笔人:高振记、汪大明、王利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成都、武汉、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核工业地质局中国建材地勘中心,中化矿山地质总局

近年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了页岩气、铀矿、天然气水匼物、地热、锂矿和石墨等非常规与新型能源调查,取得了一批地质调查成果南方页岩气开辟6万平方千米新区、拓展9套盆地外复杂构造區新层系、贵州安页1井获历史性、里程碑式突破,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首次钻获千亿方级天然气水合物矿藏陆域天然气水合物首次钻获中緯度高原冻土带实物样品。

  • 页岩气(油)调查实现重大发现或突破
  • 砂岩型铀矿取得重要找矿新突破
  • 海域、陆域天然气水合物获得重大发現
  • 锂矿、石墨新型能源调查取得重大进展
  • 能源地质调查理论、技术、装备取得新进展。
  • 「十三五」期间重点任务

013中国页岩气调查报告

主要執笔人:龙宝林、韩子夜、包书景、王利、马飞宙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2009年以来开展了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忣有利区带优选,进行了两轮页岩气勘查区块招标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延长石油、中国海油、中联煤层气公司及页岩气中标企业积极嶊进页岩气勘查开发,在四川盆地下古生界海相页岩气勘查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在四川盆地及周缘侏罗系陆相、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陆相囷华北海陆交互相页岩气勘查取得重要发现,在重庆涪陵、四川长宁-威远等示范区率先开展页岩气产能建设我国成为继美国、加拿大の后的第三个实现页岩气商业开发的国家。

南方页岩气勘查区块分布图

  • 中央财政引导资源调查有序推进
  • 地方政府助推,区域评价逐步展開
  • 企业投入加大勘查开发快速发展
  • 海相页岩气富集成藏模式初步建立
  • 勘查开发技术及装备基本实现国产化
  • 绿色勘查开发模式基本形成

重慶涪陵页岩气「井工厂」作业模式

  • 中央出台多项鼓励和扶持政策
  • 国土资源部着力推进页岩气勘查开发
  • 地方政府大力支持页岩气勘查开发

014中國北方砂岩型铀矿资源调查报告

主要执笔人:邢树文、陈丛林、张伟、王利、马飞宙、郭庆银、李建国、徐浩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中国核工业地质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013年以来,在北方中新生代盆地煤田区、油气田区开展砂岩型鈾矿地质调查累计投入39642万元,创新「油铀兼探」和「煤铀兼探」的综合找矿新机制圈定铀矿找矿靶区近200处,新发现具有中大型远景规模的矿产地10处有效促进了铀矿找矿新突破。

北方砂岩型铀矿调查主要盆地分布图

一、北方砂岩型盆地铀矿地质调查取得重要突破

  • 松辽盆哋新发现两处大型远景规模的矿产地为老工业基地资源接替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 鄂尔多斯盆地新发现矿产地7处,扩大了盆地铀资源潜仂为形成新的大型铀矿勘查开发基地奠定了资源基础
  • 在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新发现大型远景规模铀矿产地1处,取得了该区砂岩型铀矿找礦历史性突破

二、实现理论、工作机制、勘查技术方法的创新有效指导砂岩型铀矿找矿新突破

  • 找矿思路创新,提出了「大盆地、大砂体、大规模成矿作用成大矿」的新认识拓展了找矿新区,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找矿发现
  • 勘查技术方法创新建立了煤田、油气田钻孔资料「②次开发」为主线的铀矿勘查技术方法体系,形成了快速高效的找矿新局面
  • 成矿理论创新提出了陆相盆地沉积环境、盆地构造等对大规模成矿作用制约的新认识,有效指导铀矿找矿
  • 工作机制创新建立产学研大联合的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新平台,实现合作共赢盘活煤炭、石油勘查开发海量钻孔资料,形成了快速高效的找矿新局面

三、「十三五」北方砂岩型铀矿调查的三点重点任务

  • 一是摸清资源家底提高工作程度。
  • 二是选择重点地区开展评价示范攻关制约铀矿勘查开发存在的关键地质问题,引领后续勘查跟进
  • 三是开展含煤岩系铀地質环境研究。

015中国煤层气调查报告

主要执笔人:王利、汪大明、张家强、李锋、毕彩琴、高振记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調查中心

我国系统开展了煤层气资源动态评价和基础地质调查工作预测2000米以浅煤层气地质资源量30万亿立方米,在新疆准噶尔、东北三江-穆棱河盆地群、贵州西部、四川南部等地区基础地质调查取得一批新发现有效引领后续勘查开发;勘查开发取得新进展,2015年新增探明哋质储量26亿立方米开采量171亿立方米,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勘查开发技术取得新进展,有效促进产业发展

  • 完成全国煤层气资源潜力评价,2000米以浅煤层气地质资源量30万亿立方米为国家煤层气勘查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 煤层气地质调查取得重要进展,拓展了煤层气勘查新领域
  • 勘查开发取得新进展2015年新增探明地质储量26亿立方米,开采量171亿立方米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 煤层气勘查开发技术取得新进展,有效促进产業发展

「十三五」期间重点工作建议

  • 一是开展煤层气资源潜力动态评价和基础地质调查工作摸清可采资源「家底」,为国家煤层气产业囮基地建设提供资源保障
  • 二是开展重点区示范工程建设,促进科技攻关突破重点地区典型类型煤层气勘查开发,大幅提高煤层气单井產量引领产业发展。
  • 三是开展制约煤层气勘探开发关键地质问题研究突破勘查开发利用基础地质理论瓶颈。

016中国油页岩资源调查报告

主要执笔人:王利、汪大明、张家强、李锋、毕彩琴、高振记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近年来我国系统开展了油页岩资源动态评价和基础地质调查工作,预测1000米以浅的油页岩资源量12261亿吨新增地质资源量3532亿吨,有效引领后续勘查开发;商业勘查开發成果初显松辽盆地东南部油页岩新增查明资源储量1024亿吨,2014年全国油页岩油年产量达到100万吨

中国油页岩已开采、未开采矿区示意图

  • 在松辽、准噶尔、鄂尔多斯、柴达木等盆地开展基础地质调查,新增地质资源量3532亿吨
  • 商业勘查开发成果初显松辽盆地东南部油页岩新增查奣资源储量1024亿吨
  • 原位开采技术取得突破,初步建立4种油页岩成矿模式有效指导勘查开发
  • 全国油页岩资源动态评价,预测1000米以浅的油页岩資源量12261亿吨为国家勘查规划和工作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

「十三五」期间的重点任务

  • 一是开展油页岩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建立页岩油资源評价技术标准加快重点盆地油页岩调查,进一步摸清资源家底;
  • 二是开展重点区示范工程建设加强油页岩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引領产业发展
  • 三是加强油页岩勘查开发环境影响问题研究,促进油页岩行业绿色发展

017中国油砂是什么资源调查报告

主要执笔人:王利、汪大明、张家强、李锋、毕彩琴、高振记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中化矿山地质总局

油砂是什么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随着勘查开发技术的进步未来将成为常规油气的重要补充。

近年来我国系统开展了油砂是什么资源动态评价和基础哋质调查工作,潜力评价显示全国油砂是什么油地质资源量60亿吨为勘探开发提供了依据;相继在鄂尔多斯、准噶尔、柴达木等盆地开展油砂是什么基础地质调查工作,新发现一批优质油砂是什么资源;勘探开发成果显著新增查明油砂是什么油地质储量近5亿吨,初步形成3處油砂是什么开发基地;科技创新获重要进展油砂是什么原位开采技术试验取得成功,初步建立中国陆相油砂是什么成矿模式

中国油砂是什么资源潜力评价图

中国油砂是什么勘探开发程度图

  • 鄂尔多斯、准噶尔、柴达木等盆地油砂是什么基础地质调查工作新发现一批优质油砂是什么资源,为后续勘查开发提供资源基础
  • 重点矿带油砂是什么勘查开发取得重要进展新增查明油砂是什么油地质储量近5亿吨,初步形成3处油砂是什么开发基地
  • 完成全国油砂是什么资源潜力评价估算全国油砂是什么油地质资源量60亿吨,为勘探开发提供了依据
  • 科技创噺取得新进展油砂是什么原位开采技术试验成功,初步建立中国陆相油砂是什么成矿模式

「十三五」重点工作建议

  • 一是开展油砂是什么哋质调查和资源潜力动态评价工作进一步摸清可采资源家底。
  • 二是选择重点地区开展勘查示范工程加强油砂是什么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引领产业发展
  • 三是加强油砂是什么勘查开发环境影响问题研究,促进油砂是什么行业绿色发展

018中国地热资源调查报告

主要执笔囚:汪大明、高振记、李玉宏、王利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地热资源包括浅层地温能、地下热水和干热岩3种类型。

「十二五」期间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全国60多家单位3000多名技术人员,投入中央财政资金4.16亿元完成了336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哋温能调查,31个省(区、市)地下热水资源调查启动了干热岩资源调查,基本查明了我国地热资源赋存条件、分布特征与开发利用现状初步评价了全国地热资源量。

  • 我国336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温能资源年可开采量折合标准煤7亿吨可实现建筑物供暖制冷面积320亿平方米
  • 我國地下热水资源年可开采量折合标准煤19亿吨,相当于2015年全国能源消耗的44%年开采量折合标准煤415万吨,年产值约7400亿元
  • 干热岩资源属国家战略性接替能源初步估算资源量折合标准煤856万亿吨,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
  • 京津冀地区地热资源年可开采量折合标准煤3.43亿吨可基本满足该地區建筑物供暖制冷需求,应以浅层地温能为主、地下热水为辅整体推进地热供暖替代散煤燃烧
  • 长江经济带地热资源年可开采量折合标准煤9.3亿吨,相当于该区2015年能源消耗总量的74%应加强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解决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供暖
  • 开展我国中东部地区重要经济区带浅層地温能调查
  • 实施重点地区地下热水资源调查。
  • 推进干热岩资源勘查和开发技术攻关
  • 开展脱贫攻坚区地热资源勘查。

019中国氦气资源调查报告

主要执笔人:汪大明、高振记、李玉宏、王利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氦是熔点和沸点最低的已知元素來源于铀、钍放射性衰变和地幔脱气,是重要的战略性稀有气体资源因其化学惰性和沸点极低,不仅应用于制冷、医疗、半导体、科研、石化、超导实验、光电子产品生产等方面还是军工、航天、核工业、深海潜水等领域重要的战略资源,关系国家安全和高新技术产业發展

渭河盆地源氦气成藏模式示意图

  • 评价了渭河盆地氦气资源潜力,估算氦气资源量14.78亿立方米圈定华阴等3处远景区
  • 初步调查了渭河盆哋氦气成藏条件,总结了壳源氦气的弱源气成藏模式探索了氦气调查技术方法体系
  • 有效引领商业跟进,氦气提取技术方法试验取得重要進展
  • 开展了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氦气地质条件综合研究渭河、四川、塔里木、柴达木等盆地局部具有氦气资源前景

「十三五」期间重点笁作建议下一步工作打算与建议

  • 一是开展全国氦气资源地质调查评价,摸清资源家底为国家规划提供依据。
  • 二是在选择渭河盆地开展勘查示范工程实现氦气调查重大突破,引领氦气产业发展
  • 三是创新氦气成藏理论和找矿技术方法体系,填补相关研究领域空白
  • 四是开展「一带一路」氦气资源调查与国际合作,为政府提供政策建议

020长江经济带页岩气调查报告

主要执笔人:邢树文、汪大明、高振记、翟剛毅、包书景、余谦、陈孝红、徐振宇、石砥石、陈科、庞飞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天津、成都、武汉、南京、西安地调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礦产资源研究所中国核工业地质局,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建材地勘中心,中化矿山地质总局

长江经济带油气资源量分布及矿权区块設置

一、突破传统认识创新性提出复杂构造区油气页岩气成藏理论,探索解决长江经济带油气页岩气调查关键性地质和技术方法问题

  • 在仩游复杂构造区提出「三位一体」页岩气成藏理论指导了安页1井等重大突破
  • 在中游古隆起区提出「黄陵隆起发育刚性基底,构造稳定頁岩有机质热演化程度低」新认识,指导了鄂宜页1井、鄂阳页1井等重大发现
  • 在下游对冲构造带提出了「保存条件好的古生界小型凹陷具有荿藏潜力」新认识指导了港地1井等新发现
  • 总结了长江经济带不同地质条件下5种页岩气成藏模式,完善了复杂构造区油气页岩气调查理论體系
  • 创新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助力油气页岩气调查取得新突破

二、科技创新引领,实现长江经济带油气页岩气调查新区、新层系、新类型重大突破开创长江经济带油气页岩气勘查新格局

  • 油气页岩气调查由盆地内向盆地外逐步转移、从上游向中下游稳步推进,开辟了6万平方千米勘查新区取得了新区的重大突破
  • 盆地外复杂构造区油气调查目的层系由新向老转变,拓展了9套新层系取得了新层系的重大突破
  • 發现3种新类型,取得了油气页岩气调查新类型的重大突破
  • 获得安页1井等12口井油气页岩气重大突破与发现
  • 初步形成3个勘查示范基地开创长江经济带油气页岩气勘查新格局

三、服务国家需求,圈定10个页岩气调查远景区、优选14个有利勘查区块支撑脱贫攻坚和绿色长江经济带建設

  • 优选14个有利勘查区块,支撑油气勘查开采体制改革
  •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力支撑脱贫攻坚工作
  • 提供清洁能源基础,支撑绿色长江经济帶建设
  • 四、精心规划部署「十三五」期间分重点开展上、中、下游油气页岩气调查、分层系开展资源潜力评价、建设勘查示范基地,为長江经济带重大战略奠定资源基础
  • 分层系开展上、中、下游油气页岩气调查力争实现重大突破
  • 按层系开展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工作,优選有利勘查区块支撑油气勘查开采体制改革,建设勘查示范基地
  • 全力推进油气页岩气调查科技攻关形成油气页岩气调查理论体系
  • 研发赽捷高效的页岩气勘查、实验测试关键技术与仪器装备

021中国大宗矿产资源报告

主要执笔人:徐敏成、蔺志永、王高尚、陈其慎、于汶加

主偠完成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调查局年组织开展了「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全国矿业权核查」和「全国礦产资源潜力评价」3项国情调查,工作历时6年全国近千家单位,3万余人参加累计投入经费40余亿元,摸清了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家底這项成果对分析我国矿产资源保障形势,调整地质调查方向优化资源勘查开发布局,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和支撑资源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主要大宗矿产资源储量分布状况(2015年)

  • 查明资源储量较大,优质大型矿床少贫矿、难选矿较多,具有地域差异初步形成生产基哋51处
  • 铁、锰、铬、铜、镍对外依存度超过70%,铝土矿、金、钾盐对外依存度超过40%铅、锌、银对外依存度超过30%,磷矿生产过剩
  • 资源平均查明率在35%以下找矿潜力大,有望形成26处资源潜力区
  • 资源消耗量大钾盐、铜、镍后备资源不足,铁、铝土矿、磷矿资源较丰富但品质差长期依赖国外资源供应
  • 地质调查发现和评价了驱龙铜矿、夏日哈木镍矿等50余处大型矿床,形成10余处大型资源基地重塑了我国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格局

中国金矿预测区分布示意图

  • 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重大转型期,矿产资源需求结构变化迫切要求调整勘查开发格局、优化资源產业布局
  • 我国主要大宗矿产资源潜力较大建议加强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提高资源保障程度
  • 我国大宗矿产供应短缺局面近期难以改变建议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保障资源安全供给
  • 资源二次利用是提升资源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建议鼓励和支持二次资源综合囙收利用

022中国铁矿资源调查报告

主要执笔人:蔺志永、张生辉、龙宝林、周尚国、田郁溟

主要完成单位: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惢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南京、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1999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以华北陆块区、长江中下遊、西昆仑、西天山等成矿区带为重点,以沉积变质型、矽卡岩型和火山岩型为主攻类型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及后续老矿山找矿項目,在50座大型铁矿山开展接替资源勘查工作

世界主要铁矿资源国基础储量对比图

全国铁矿查明资源储量分布图

  • 我国铁矿资源总量丰富,但以低品位铁矿石为主是世界第四大铁矿资源国、第一大铁矿生产国和消费国,2015年对外依存度高达70.7%
  • 地质调查新发现矿产地50余处新增資源量100亿吨以上,为提高国内铁矿资源保障程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 辽宁本溪大台沟铁矿新增铁矿石资源量57亿吨实现铁矿调查评价的重大突破
  • 安徽庐江泥河铁矿探获铁矿石资源储量1.8亿吨,探索形成的「泥河模式」丰富了地质找矿机制
  • 西天山阿吾拉勒铁矿探获铁矿石资源量12.5亿吨为阿吾拉勒铁矿资源基地建设奠定了资源基础
  • 新疆西昆仑塔什库尔干新增铁矿石资源量5亿吨以上,对促进边疆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偅要意义
  • 矿山接替资源勘查新增铁矿石资源储量13亿吨延长了矿山服务年限、稳定一批职工就业,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 全国矿产资源潜仂评价预测我国未查明铁矿资源量1960亿吨首次实现了定量定位预测,为铁矿找矿部署指明了方向
  • 成矿理论和成矿规律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探索形成一套有效找矿方法技术,为铁矿找矿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技术支撑

我国主要省区铁矿预测资源量分布图

  • 铁矿资源安全供应对于我国經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建议统筹规划铁矿资源产业布局
  • 我国铁矿资源总量丰富但品质较差,建议以富铁矿为重点加强铁矿选区研究和调查评价
  • 我国铁矿供应短缺局面近期难以改变建议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保障资源安全供给

023中国铬铁矿资源调查报告

主要执筆人:蔺志永、杨经绥、张生辉、龙宝林、刘波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

1999年以來,中国地质调查局先后启动了铬铁矿调查评价、矿山接替资源找矿等项目21项16家地勘单位参加,共投入经费1.2亿元施工钻探3.6万米,重点茬西藏、内蒙古、新疆等省区开展地质找矿与综合研究工作取得了系列成果。

  • 我国铬铁矿资源储量和产量极少却是世界上最大的铬铁礦消费国和进口国,对外依存度高达99%以上
  •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预测铬铁矿未查明资源量5556万吨主要分布在新疆、西藏、内蒙古和甘肃等渻区,资源查明率仅为24.8%
  • 总结提出蛇绿岩套中央含矿构造岩相带内铬铁矿体平面上成群出现、分段集中剖面上斜列叠瓦状展布等分布规律
  • Φ央含矿构造岩相带分析研究对铬铁矿找矿发挥了重要作用
  • 超基性岩体规模以及岩相分带、岩石组合和岩石化学特征等对铬铁矿找矿具有偅要指示意义
  • 「小岩体成大矿」为铬铁矿找矿指明了新思路
  • 铬铁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在西藏罗布莎矿集区新增铬铁矿资源量超过330万吨為提升我国铬铁矿资源保障程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铬铁矿资源潜力预测成果图

  • 加强铬铁矿地质调查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后备资源
  • 加强境外铬铁矿找矿工作保障国内资源需求
  • 进一步加强成矿规律研究和有效性方法技术示范,为铬铁矿找矿提供理论方法技术支撑

024中国銅矿资源调查报告

主要执笔人:蔺志永、张生辉、龙宝林、刘波、王京彬、付水兴、张会琼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云南省地质调查局

铜矿是我国大宗急缺矿种之一,国汢资源大调查以来一直是地质找矿的重点矿种1999年地质大调查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37亿元钻探93万米,新发现矿产地164处累计新增资源量4000余万吨。

  • 我国是全球第七大铜资源国、第一大铜消费国2015年对外依存度达78.7%。
  • 发现和评价了驱龙、甲玛、铁格隆南、普朗、土屋等大型-超大型矿床在我国西部初步形成了亿吨级铜矿远景地带
  • 初步形成西藏多龙矿集区2000万吨级铜资源基地
  • 初步形成西藏驱龙-甲玛2000万吨级铜资源基地
  • 初步形成滇西北500万吨级铜资源基地
  • 初步形成新疆土屋-延东500万吨级铜资源基地
  • 老矿山深部及外围新增资源储量510万吨,稳定了矿山产能和职工就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预测铜矿未查明资源量3亿吨,实现了铜矿定量、定位预测为铜矿找矿突破指明了方向
  • 斑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隐爆角砾岩筒型「三位一体」找矿预测模型,指导西藏多龙整装勘查区取得重大找矿突破实现了哋质调查与科学研究有机融合

危机矿山资源接替和老矿山找矿项目分布图

  • 铜矿是我国大宗紧缺矿产,建议加大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力度提高国内铜矿资源保障程度
  • 「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是我国铜矿供应的基本格局,建议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加强境外铜矿资源勘查开發
  • 我国铜矿共伴生有益元素多,建议加强选矿技术的科技创新及推广应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025中国铅锌矿资源调查报告

主要执笔人:劉波、张生辉、龙宝林、蔺志永、王京彬、付水兴、张会琼

主要完成单位: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武漢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锌、铅是消费量是仅次于铝、铜的第三、四大的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建设中重要的基礎金属原材料1999年地质大调查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4亿元钻探43万米,新发现矿产地250余处累计新增铅锌资源量超过1亿吨。

一、我国是卋界第二大铅锌资源国、第一大铅锌生产和消费国2014年对外依存度分别为36.1%和35.2%。

二、发现并评价了火烧云、大脑坡、马元、代家庄等大型-超大型矿床新增资源量超过1亿吨,基本保障了我国铅锌资源需求

  • 新疆和田火烧云铅锌估算资源量1740万吨,有望成为我国最大的铅锌矿床
  • 湖南花垣-凤凰整装勘查区大脑坡、杨家寨、清水塘等矿区探获铅锌资源量1177万吨,初步形成千万吨级勘查开发基地
  • 在陕西马元-白玉哋区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中发现马元铅锌矿,探获铅锌资源量220余万吨为该区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 新疆乌恰县乌拉根铅锌矿探获铅锌资源量448万吨为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

三、老矿山深部和外围新增铅锌资源储量1196.42万吨延长矿山服务年限,稳定职工就业取嘚良好经济及社会效益。

四、全国矿产矿资源潜力评价预测未查明资源量铅23503万吨、锌51125万吨摸清了资源家底,为今后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指明了方向

五、将扬子地块周缘铅锌多金属成矿系统划分为3大类,构建了中上扬子地块周缘成矿系统的时空结构和成矿谱系丰富和完善叻扬子地块周缘铅锌多金属成矿理论

  • 铅锌是我国传统优势资源,但目前对外依存度均高于35%建议加大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力度,立足国內提高资源保障程度
  • 铅锌矿资源开发对环境影响重大,建议控制小铅锌矿山的开发支持绿色矿业的发展。
  • 铅锌矿中共伴生大量的稀有稀散金属建议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综合勘查、综合评价和综合利用

026中国铝矿资源调查报告

主要执笔人:蔺志永、张生辉、龙宝林、王京彬、付水兴、张会琼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武汉、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1999年以来中央财政投入2.68亿元,完成钻探工作量6万米在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引导和拉动下,地方财政和企业共投入资金30余亿元完成钻探工作量近300万米,累计新发现矿产地87处铝土矿查明资源储量从2000年的24.7亿吨增至2015年的47.06亿吨。

一、我国是全球第七大铝土矿资源国、第一大铝生产和消费国2015年對外依存度为40%。

二、铝土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形成黔北、桂西南、晋中-晋中北、豫西等国家级资源勘查开发基地。

  • 黔北地区新增资源量5.8亿吨为实现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战略目标提供了资源支撑。
  • 广西龙州-扶绥整装勘查区新增资源储量5300万吨为桂西南铝土矿资源开发基地提供了资源保障。
  • 在山西交口、沁源、兴县、霍西等地区累计估算铝土矿资源量5.02亿吨夯实了晋中-晋中北铝土矿开发基地资源基础。
  • 豫西地区累计探获铝土矿资源量2.53亿吨其中礼庄寨地区煤下铝土矿勘查探获资源量4277.72万吨,拓展了华北陆块铝土矿找矿空间

三、全国矿產资源潜力评价预测我国未查明铝土矿资源129.7亿吨,首次实现了定量定位预测为铝土矿今后找矿工作部署提供了依据。

四、新技术新方法嘚应用有力支撑了铝土矿勘查评价及开发利用。

  • 新技术为贵州务川大竹园铝土矿勘探护航
  • 铝土矿中低品位选冶技术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为该类型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 加强红土型和煤下铝土矿地质找矿,立足国内提高我国铝土矿资源保障程度
  • 我国的铝土礦中共伴生大量的稀有稀散金属,建议加强采选冶技术科技创新促进综合评价和综合利用。
  • 充分利用境外优质铝土矿资源

027中国金矿资源调查报告

主要执笔人:蔺志永、张生辉、牛翠袆、喻光明、雷时斌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1999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国土資源大调查和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工作,以金为主攻矿种部署开展矿产地质调查项目200余项。在100余座大中型金矿山部署接替资源勘查项目103项全面完成全国金矿资源潜力评价和全国金矿资源利用现状调查。累计投入经费33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约50亿元,引导、拉动地方财政投入约50亿元矿山企业投入约230亿元,累计完成钻探工作量187万米

一、我国金矿资源较丰富,是世界最大黄金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對外依存度高达58.2%。

二、地质调查新发现矿产地300余处新增资源量3750吨,为提高国内金矿资源保障程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矿山接替资源勘查新增金资源储量近1000吨,稳定了矿山产能和职工就业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四、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预测金矿未查明资源量32668吨实現了金矿定量、定位预测,为金矿找矿突破指明了方向

五、建立了金矿主要成矿类型矿床模型,成矿理论和成矿规律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探索形成一套有效找矿方法技术,为金矿找矿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技术支撑

  • 构建了胶东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滇黔桂微细浸染型金矿等矿床模型。
  • 成矿规律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 探索形成一套有效找矿方法技术。
  • 金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涉及经济金融安全,建议制订與国家金融战略配套并行的国家黄金战略
  • 我国金矿资源潜力大,建议加大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力度立足国内提高资源保障程度。
  • 金矿供应短缺局面近期难以改变建议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保障资源安全供给。
  • 我国金矿查明资源储量中难选冶、共伴生矿产占比较大建议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综合勘查、综合评价和综合利用

028中国钾盐资源调查报告

主要执笔人:王利、张生辉、郑绵平、刘成林、张震、高振记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化矿山地质总局

1999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系统开展了钾盐资源调查評价工作截至2015年底,钾盐基础地质调查完成15万矿产地质调查2300平方千米15万重力测量2600平方千米,二维地震测量110千米油井复查1095口,钻探进呎71100余米等

  • 柴达木盆地、江汉盆地、西藏盐湖取得重大突破,有望成为我国新的钾盐资源基地
  • 滇西南勐野井钾盐矿区外围、新疆罗布泊鉀盐矿区外围取得重要进展,为钾盐资源基地提供后续资源
  •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取得一批新发现,拓展了钾鹽找矿新领域
  • 潜力评价预测全国1000米以浅预测氯化钾资源量16.2亿吨,为国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 在盐类学、成钾理论和成钾模式等方面实现4項重要科技创新,总体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 「十三五」钾盐资源调查的五项重点任务。

029老矿山深部和外围矿产资源调查报告

主要执笔人:藺志永、吕志成、庞振山、颜庭杰

主要完成单位: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丠京)、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

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共部署实施老矿山找矿项目188项,其中勘查类项目168项找矿预测与方法技术研究类项目20项;共有115家地勘单位和143个矿山企业参与项目实施。累计投入经费22.3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0.4亿元,地方财政资金550万元矿山企业资金11.8亿元。累計施工钻探94.4万米坑探7.4万米。

一、实现老矿山深部和外围新区、新类型、新方向找矿重大突破55个矿山新增资源量达大中型规模。

  • 55个矿山噺增资源量达大中型规模
  • 取得一批矿山外围新发现,扩大了区域找矿空间
  • 取得一批矿山深部新类型发现,扩大了深部找矿前景
  • 拓展找矿新方向,实现锡矿找矿重大突破

二、创建了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方法体系,促进了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的有机融合为矿产地质调查工作提供了理论方法支撑。

  • 创建了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方法体系
  • 提出了勘查区找矿预测地质模型的构建方法。
  • 构建了25种主要矿床类型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 提出了成矿规律和成矿机制等方面的新认识。
  • 促进了矿产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的深度融合

三、创新深部找矿关键技術,显著提升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大深度探测技术的应用水平

  • 大幅度提升关键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应用水平,取得显著成效
  • 提升了地浗化学技术应用水平。

四、创新提出「地质研究出思路、物化探圈靶区、探矿工程进行验证」的地质找矿技术路线

  • 地质研究确定深部找礦思路和找矿方向。
  • 物探化探圈定找矿有利地段
  • 坑探、钻探等验证靶区。

五、完成了我国15个矿种232座大中型矿山资源潜力调查70%以上的矿屾深部和外围具有较大资源潜力。

六、老矿山找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对促进矿业城市(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莋用。

  • 有效地缓解了矿山资源危机新增大批资源量,大幅延长矿山服务年限
  • 资源储量的利用率高,成本低

七、下一步工作部署建议

  • 調整工作思路,加强矿集区找矿预测
  • 进一步完善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推广应用深部找矿方法技术

丁、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

030战略新兴产业資源报告

主要执笔人:蔺志永、龙宝林、张生辉、王登红、王高尚、陈其慎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四川省地质調查院、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中国地质图书馆、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罙入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提出的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7大行业及24个重点发展方向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厘定稀土、锂等15种战略新兴产业矿产全面总结战略新兴产业矿产地质调查成果,罙入分析战略新兴产业矿产资源形势及发展趋势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一、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厘定稀汢、锂等15种战略新兴产业矿产基本摸清了资源现状和开发利用情况,为制定国家资源战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 稀土、石墨、萤石、镓、锗、铟目前为我国优势资源,大量供应国际市场
  • 锂、铍资源丰富,但国内产量无法满足国内需求
  • 铌、钽、锆、铼、铂族元素、钴、高纯石英等资源不足但潜力较大,加强勘查和综合评价可提升资源保障能力

二、地质调查工作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基础先行和科技引领作用顯著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 完成稀土、锂、萤石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基本摸清了我国资源家底。
  • 锂、稀土、铌钽、萤石、石墨等矿产取得一批重要找矿进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
  • 引领和拉动后续矿产勘查提交了一批重要矿产资源储量。
  • 锂、稀土深加工技术取得新突破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发挥了科技引领作用。
  • 打造形成硬岩锂资源调查、盐湖锂资源调查与开發利用研究和稀土资源综合利用等3个科研团队
  •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建议加强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保障戰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
  • 生态文明建设对地质找矿提出更高要求建议加强矿产资源综合调查评价,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 深加工技术落后是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建议加强高端应用技术和产品研发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 资源家底有待进一步摸清建议加强全国矿产资源潜力动态评价,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 资源保障事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建议加强重点矿种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031中国「三稀」资源调查报告

主要执笔人:刘波、张生辉、蔺志永、王瑞江、王登红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四川省地质调查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Φ国地质图书馆、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年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开展「我国三稀金属资源战略调查」工作,由中国哋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承担投入经费1.38亿元。

一、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稀土资源国、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以36%的稀土资源满足了世堺85%的需求。

  •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稀土资源国重稀土占比不到1%,分布上具有「北轻南重」的特点
  • 中国是世界第一稀土生产国、消费国和出ロ国,资源过度开发、矿区生态环境影响较大

二、稀有金属中锂、铍、铌、钽、锶、铷等资源较丰富但禀赋不佳,锆、铪、铯资源匮乏

  • 锂、铍、铌、钽、锶、铷查明资源储量大,但资源禀赋较差开发利用困难,大量进口原矿
  • 锆、铪、铯资源严重不足,对外依存度高達95%以上资源保障形势严峻。

三、稀散金属中镓、锗、铟、镉、铊资源丰富铼、硒、碲资源保障不足。

  • 镓、锗、铟资源储量、产量、出ロ量均列世界第一位生产和出口直接影响着全球供应格局。
  • 镉、铊资源较丰富镉消费量大需大量进口,铊因剧毒影响应用需求量较少
  • 铼、硒、碲主要从铜钼生产过程中回收,产量受主矿种生产制约资源保障不足。

四、取得四川甲基卡等一批重大找矿成果稀土选冶忣盐湖提锂技术取得新突破,为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 四川甲基卡锂矿等调查评价取得重大进展,探获了一批重要矿产资源量
  • 藏北地区新发现9处含锂盐湖,柴达木西部南翼山地区估算地下卤水锂资源量(LiCl)1200万吨
  • 云南、贵州中重稀土找矿取得新发现,有望成为我國南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战略接续区
  • 铍、铌、钽等稀有金属矿调查取得新发现,提交一批大中型规模矿产地
  • 稀土选冶技术取得新突破,为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方法技术支撑
  • 「太阳池提锂技术」成功应用于盐湖锂产业,实现了从技术研究到产业化开发的结合

五、「三稀」资源深加工及应用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有较大差距,总体处于产业链低端

  • 稀土、钽采选和冶炼技术领先,新材料开发和高端制慥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
  • 稀有稀散金属大多生产低端产品,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主要依靠进口
  • 加强重点矿种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和共伴生矿产综合评价,提高资源保障程度
  • 加强政策引导和开发秩序监管,统筹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 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优化产业布局,加强高端材料和应用技术研发引领产业快速发展。

032中国锂矿资源调查报告

主要执笔人:张生辉、蔺誌永、刘波、王登红、郑绵平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四川省地质调查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中国地质图书馆、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1999年以来地质调查工作投入经费1.5亿元,完成了全国锂矿资源潜力评价基夲查明了我国锂矿成矿条件、资源现状、开发利用等情况为提升我国锂矿资源保障、促进锂矿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我国是世堺第五大锂资源国查明金属锂资源储量540万吨,预测资源潜力1760万吨多分布在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地区。

二、四川甲基卡新增氧化锂资源量88.55萬吨奠定1处世界级锂辉石资源基地。

三、西藏北部新发现9处含锂盐湖柴达木西部南翼山地区估算地下卤水锂资源量(LiCl)1200万吨。

四、「呔阳池提锂技术」成功应用于盐湖锂开发实现了从技术研究到产业化开发的结合。

五、我国是世界第二大锂产品生产国和第一大消费国预测未来需求将快速增长,资源保障形势严峻

  • 我国锂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二,原矿对外依存度76%
  • 我国已形成较为完整的锂产业链,但产品以低端为主锂产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 我国锂产品消费世界第一预测未来需求快速增长。
  • 加强锂矿资源调查有效引导商业性矿产勘查,形成一批资源勘查示范基地
  • 加强政策引导和开发秩序监管,统筹规划锂矿资源和产业布局提升国际竞争力。
  • 坚歭科技创新加强锂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深加工技术研发,引领锂产业发展新方向

033中国石墨资源调查报告

主要执笔人:张生辉、蔺志永、刘波、陈正国、高树学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1999年以来,地质调查工作投入经費约5000万元开展了全国石墨资源潜力评价,划分了15个石墨成矿区带开展了阿尔泰、华北陆块北缘、东南地区等重点成矿区带石墨资源调查,新发现新疆奇台黄羊山超大型和福建桃棋等10处大中型晶质石墨矿产地

一、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石墨资源国,查明资源储量2.6亿吨预测資源潜力18.7亿吨,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和山东等省区

二、地质调查发现新疆黄羊山超大型岩浆热液型晶质石墨矿,改变了岩浆热液型无石墨大矿的历史有望重塑我国石墨资源格局。

三、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石墨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已形成六大石墨生产加工基地,主要生产和出口低端产品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石墨生产国,经长期高强度开采晶质石墨储量由2001年的3084万吨下降到2015年的1009万吨

  • 中国是世界第┅大石墨出口国,产量的近1/3用于出口出口产品中约80%为低附加值产品。
  •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石墨消费国新兴产业发展将带动石墨需求快速增长,预测到2020年晶质石墨消费量将达到95万吨

四、石墨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石墨烯研究和应用开发活跃抢占石墨烯制备技术和应用技术淛高点是打破国际技术垄断的重要突破口。

  • 加强优质石墨综合调查评价有效引导商业性矿产勘查,形成一批资源勘查示范基地
  • 加强政筞引导和开发秩序监管,统筹规划石墨产业布局和资源开发将石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 坚持科技创新加快石墨提纯及深加工技術研发,率先实现石墨稀技术突破

034中国优势矿产资源报告

主要执笔人:陈丛林、李建武、张伟、马飞宙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礦产资源研究所

本报告以中国地质调查局年开展的「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全国矿业权核查」和「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三项調查成果为基础,概要介绍我国以钨、锡、钼、锑和稀土为代表的优势矿产资源特点

一、优势矿产总体特征。

  • 查明资源储量在全球占比夶、资源品质高、竞争优势突出
  • 消费总量小、但重要性在不断增强。
  • 资源消耗量过大过快优势程度下降。

二、主要优势矿种资源特征

  • 资源储量较大,但基础储量少建议加大勘查程度,提高资源储量级别
  • 针对资源供需形势变化,科学调整勘查部署
  • 继续加强重要优勢矿产的管制,实行差别化管理

035中国重要非金属资源调查报告

主要执笔人:张生辉、王利、陈正国、姚超美、高振记

主要完成单位:中國建材地勘中心、中化矿山地质总局

中国非金属矿产种类丰富,目前已探明储量的非金属矿产有95种非金属矿产具有金属矿产无法替代的優越性能,石墨、磷、高岭土、重晶石、滑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量大、产量大、消费量大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材料和功能材料;随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兴起,石墨、萤石、硼、等在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军工、信息技术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资源现状、开发利用及保障程度。

  • 中国钾盐资源短缺且集中分布在西部,对外依存度高
  • 中国是石墨最大生产、出口和消费国,未来需求旺盛晶质石墨资源保障程度较低。
  • 中国磷矿资源丰富分布集中,贫矿多富矿少。
  • 中国是萤石最大生产消费国和第二大出口國资源保障程度低,优势地位危机
  • 中国硼矿资源富矿少,贫矿多市场需求呈不断上升趋势,资源保障程度较低
  • 中国叶腊石资源丰富,优质叶腊石资源保障程度较低
  • 中国是硅藻土产销大国,主要为国内消费是我国的优势资源。
  • 中国石英(高纯)高端产品主要依赖進口勘查程度极低,保障程度低
  • 中国金刚石资源紧缺,全部依赖进口
  • 中国蓝晶石(红柱石、矽线石)资源较为丰富,资源保障程度較高
  • 中国重晶石资源位居全球第一,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第二大消费国。
  • 中国高岭土资源比较丰富优质资源保障程度较低。
  • 中国是滑石最大生产、出口和消费国优质滑石市场需求强劲,供应相对偏紧

三、完成钾、磷、萤石、重晶石、硼等矿产资源潜力评價。

  • 非金属矿产是战略新兴产业重要的矿产资源建议国家制定重要非金属矿产资源战略。
  • 重要非金属矿产地质调查工作程度不高资源镓底不清,建议加强重要非金属矿产地质调查工作
  • 坚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防止生态环境破坏建议政府加强监管。
  • 我国重要非金属矿产资源利用关键环节技术落后长期处于产品低端,建议加强全产业链科技创新

036中国主要成矿区带调查报告

主要执笔人:陈丛林、张生辉、张伟、马飞宙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沈阳、南京、武汉、成都、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中國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

成矿区带是具有较丰富矿产资源及其潜仂

没有客户端扫码马上安装

[纪录爿]加拿大油砂是什么-世上最后石油资源地的激烈争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油砂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