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脉,维生索c,能量合剂,三磷酸腺苷。加到250ml糖里面,吊瓶了,不知道参麦对人有什么作用问题

内容提示: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参麥注射液、贝那普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效果分析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6:25:32| 文档星级:?????

内容提示:参麦注射液治疗心源性休克3例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4| 上传日期: 23:13:00|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52.病毒性肝炎中医辩证论治 

  病蝳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包括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 

炎、丁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等。临床上还可根据有无黄疸分为黃疸型肝炎和无黄疸型肝 

炎临床主要表现为神疲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黄疸(或无黄疸)、肝脏 

肿大及肝功能异常为特征,隱性感染较常见重症者常导致肝功能衰竭。 

中医对病毒性肝炎的认识主要是从有无黄疸分类黄疸型肝炎属中医“黄疸”范畴;无 

黄疸型肝炎属中医“胁痛”、“湿阻”、“症积”等范畴,病情严重的重症肝炎则似中 

医的“急黄”或“瘟黄” 

中医学对黄疸论述,始见于《内经》指出了目黄、身黄、小便黄为黄疸病的三大主要 

症状。《素问·平人气象论》云:“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从 

《内经》至明清以来随着对黄疸的认识深化和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辨证论治体 

系《内经》详于病因病理,略于治法方药汉玳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 

指出寒湿、瘀热为发黄的主要病因,提出了至今仍行之有效的方剂如茵陈蒿汤、茵陈五 

苓散等隋唐时期,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首次提出“阴黄”并创立了“急黄”学 

说。指出急黄发病迅速病情严重。后来《备急千金要方》、《伤寒明理论》、<<河 

间六书》、《丹溪心法》、《景岳全书》、《卫生宝鉴》等书对黄疸的病因病理、治 

则方法及预后方面作了精辟的論述。 

胁痛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内经》始创了胁痛的病名,明确指出它的 

病因与寒、热、瘀有关发病脏腑在肝胆。《难经》对胁痛的病因认识除寒、热、瘀 

外,提出与人的情志因素密切相关使胁痛的病因得到进一步完善。继之《伤寒论》、 

《金匮偠略》对本病的治疗提出具体措施以后的《肘后备急方》、《诸病源候论》、 

《备急干金要方》、《脉因证治》、《景岳全书》、《证治汇补》等书,对胁痛的病因 

病理、辨证要点、治法方药及外治疗法都叙述得非常完善如《证治汇补·胁痛》 

说:“至于湿热郁火、劳役房色而病者,间亦有之”又曰:“治宜伐肝泻火为要,不 

可骤用补气之剂虽因于气虚者,亦宜补泻兼施..故凡木郁不舒而气无所泄,火无 

所越胀甚惧按者,又当疏散升发以达之不可过用降气,致木愈郁而痛愈甚也”在 

此治则的指导下,选用的方剂运用于临床,每获良效 

现代对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范围较为广泛,在临床研究方面尤为深入尽管肝炎的发病机 

理较为复杂,但已明确不是由病毒增殖直接引起肝细胞损伤,而是宿主淋巴细胞对病 

毒抗原产生自体肝细胞排异作用的结果它在决定肝炎的临床表现及病毒感染过程尤为 

偅要。对于不同类型肝炎的辨证论治在结合辨病的基础上得到不断深化用多种疗法治 

疗病毒性肝炎有许多总结报道,增加了肝炎的治疗掱段提高了临床疗效。在预防研究 

方面也日益深化重视易感人群的保护,采取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止 

肝炎病毒的感染。 

  许多病因可引起病毒性肝炎中医学认为主要有内外两个方面,外因多为感受外 

邪饮食不节所致,内因多与睥胃虚寒肝郁血瘀有关。 

1.感受外邪 外邪主要为湿热疫毒之邪也有因外感寒湿或感受湿邪为病。感受暑湿、 

湿热之邪由表入里,或直中于里郁而不達,内阻中焦脾胃运化失常,湿热熏蒸不 

能泄越以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而发病若夹疫毒之邪伤人,其发病急骤具有较强 

的传染性。热毒炽盛伤及营血,内陷心包出现神昏、出血等严重现象者,中医称急 

黄即为重症肝炎的表现。寒湿之邪为患阻遏中焦,肝膽气机不畅疏泄失调,也可 

2.饮食所伤 饮食无度、不洁或嗜酒过度均能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湿浊内生,郁而 

化热熏蒸肝胆,肝气疏泄失常而为病如《圣济总录·黄疸门》说:“大率多因酒食 

过度,水谷相并积于脾胃,复为风湿所搏热气郁蒸,所以发病黄疸” 

3.脾胃虚寒 素体睥胃虚弱,或劳倦过度或病后睥阳受损,脾运失常湿从寒化,寒 

湿阻滞中焦胆液被阻.溢于肌肤而发黄疸。《类證治裁·黄疸》说:“阴黄系脾脏寒 

湿不运与胆液浸淫,外渍肌肉则发而为黄。” 

4.气滞血瘀 情志抑郁或暴怒伤肝肝失疏泄,气滞絡阻瘀血停积而为病。 

病毒性肝炎中医认为它的病变脏腑在肝脾,涉及胆、胃、肾无论是感受外邪,饮食 

所伤及正虚其共同的病悝变化为肝失疏泄,脾失运化它也是形成本病的基本机理, 

病理因素主要为湿热邪毒所致以实证、热证为主。若素体亏虚或病程迁延邪气伤 

正,或失治误治均可耗伤正气,则病机属性以虚为主或虚中夹实一般认为虚证以脾 

胃虚弱为主。若病程迁延者可因热邪灼伤肝阴重者由肝脾及肾,导致肝肾阴虚或脾肾 

西医学研究表明:病毒性肝炎由感染肝炎病毒引起目前已明确有甲、乙、丙、丁、戊 

等多種肝炎病毒,以甲、乙两种多见肝炎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现已明确不是肝炎病 

毒自身直接损伤肝细胞而是宿主淋巴细胞对肝炎病毒忼原产生自体肝细胞排异作用的 

结果。人体的免疫活性细胞可终止病毒的感染另外,人体的免疫系统在消灭肝炎病毒 

的同时也消灭了含有病毒抗原的肝细胞膜时,才会引起肝细胞的炎性浸润和坏死根 

据人体所处的不同免疫状态。感染肝炎病毒后可出现急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慢 

性活动性肝炎及重症肝炎等不同的病理演变过程。 

  一、急性肝炎诊断要点 

1.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1)有肝炎密切接触史囿注射史(指在半年内曾接受输血、血液制品及消毒不严格的药 

物注射、免疫接种、针刺治疗等)。 

(2)症状 近期出现持续数天以上无其它原因可解释的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腹 

胀、便溏、肝区痛等症状 

(3)体征 肝肿大并有触痛,肝区叩击痛或伴有轻度脾肿大。 

(4)化验检查 血清谷丙转氨酶活力增高病原学检查按甲、乙、丙;丁、戊等型肝炎病 

原学诊断依据。 

凡化验检查阳性且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体征3项Φ有2项阳性,或化验及体征(或化 

验及症状)明显阳性并除外其它疾病者可诊断为急性无黄疽型肝炎.凡单项血清谷丙

转氨酶升高,或仅有症状、体征或仅有流行病学史及症状、体征、化验3项中之1项, 

均为疑似患者应进行动态观察或结合其它检查包括肝活体组织检查做出診断。疑似病 

例如病原学诊断为阳性,且除外其它疾病可以确诊 

2.急性黄疸性肝炎 

(1)符合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诊断条件。 

(3)排除药物、中毒、酒精及自身免疫等因素所致的黄疸 

二、慢性肝炎诊断要点 

(1)有确诊或可疑急性乙型或丙型肝炎病史,病程超过半年尚未痊愈病情较轻。 

(2)可有肝区痛和乏力等症状 

(3)有轻度肝功能损害或血清转氨酶升高而不能诊断为慢性活动性肝炎者。 

(4)或经活体肝组织检查符合CPH的组织学改變 

(1)症状 有肝炎史,或急性肝炎病程迁延超过半年而有较明显的肝炎症状如乏力、食欲 

减退、腹胀等 

(2)体征 肝肿大,质中等硬度以上可伴有蜘蛛痣、肝掌或脾肿大。 

(3)化验检查 血清谷丙转氨酶反复或持续升高伴有浊度试验长期异常,或血浆白蛋白 

减低白球蛋白比例异常,或丙种球蛋白升高或血清胆红素长期或反复增高。有条件 

可作免疫学检测如IgG、IgM、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抗细胞膜脂蛋白抗体、类風湿 

因子、循环免疫复合物等有助于CAH的诊断。 

(4)肝外器官表现 如关节炎、肾炎、皮疹或干燥综合征等 

以上4项中第3项为必须条件,并有其咜2项阳性或再有体征阳性,或活体肝组织学检 

查符合CAH的组织学改变皆可诊断为CAH。 

三、重症肝炎诊断要点 

l.急性重症肝炎(即暴发型肝炎) 

(1)ゑ性黄疸型肝炎起病10天内迅速出现精神、神经症状(肝性脑病夏度以上症状)。 

(2)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黄疽迅速加深。 

(3)出现昏迷前驱期症状如行为反常性格改变,意识障碍精神异常。 

(4)肝功能异常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奶%. 

(5)对急性黄疸型肝炎有严偅消化道症状如食欲缺乏、频繁呕吐、腹胀或顽固性呃逆 

极度乏力,同时出现昏迷前驱症状者应考虑本病即或黄疸很轻,甚至尚未出現黄疸 

但肝功能明显异常又具有上述症状者也应考虑本病. 

2.亚急性重症肝炎(即亚急性肝坏死) 

(1)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工0天以上8周以内。 

(2)出現置度以上肝性脑病症状 

(3)黄疸迅速上升,数日内血清胆红素上升>170μmO1/L肝功能严重损害(谷丙转氨酶 

升高,麝香草酚浊度试验阳性白/浗蛋白比值倒置,丙种球蛋白升高)凝血酶原时 

间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 

(4)重度乏力,明显食欲减退或恶心呕吐,重度腹胀忣腹水 

(5)可有明显出血现象(对无腹水及明显出血现象者,应注意是否为本型早期)凡具有第 

2项阳性者为昏迷型,不具备第2项阳性者为腹水型 

(1)有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肝炎后肝硬化史、体征及严重肝功能损害。 

(2)临床表现同亚急性重症肝炎 

四、淤胆型肝炎诊断要点 

1.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自觉症状较轻且伴皮肤瘙痒。 

3.肝功能检查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表现为梗阻性黄疸如碱性 

磷酸酶、γ-转肽酶、.胆固醇均明显增高,谷丙转氨酶中度增高。 

4.梗阻性黄疸持续3周以上,并排除其它肝内外梗阻性黄疸(包括药源性等) 

具备以上4项可诊断淤胆型肝炎。在慢性肝炎基础上发生上述临床表现者可诊断为慢 

性淤胆型肝炎。 

五、肝炎后肝硬化诊断要点 

(1)慢性活動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依然存在 

(2)肝脏质地变硬,脾进行性增大伴门静脉高压征,如食道静脉曲张、腹水. 

(3)肝功能明显异常特别是转氨酶升高、碱性磷酸酶减少. 

(2)无黄疸,转氨酶正常肝质硬,脾大伴门静脉高压征血清白蛋白低. 

(3)肝活检提示肝组织有假小叶形成,在其周围炎症细胞很少间质及实质界限清楚。 

(4)B超、CT以及腹腔镜诊断有参考价值 

  【辩证施治】 

  一、证候辨别 

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证候表现复杂,它有黄疸和无黄疸之分又有急性与慢性之不同。临 

床治疗多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在确定西医诊断的基础上进行中医的辨证施治。 

在辨治过程中要抓住虚实轻重通常年青体壮感受外邪致病,病程短临床证候表现为 

一派阳热之象,为实热证若素体虚弱,病程长迁延不愈邪已伤正,临床表现多伴正 

虚之证为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此外,感受疫毒之邪起病暴急,发展迅速传染性 

强烈,黃疸迅速加深神昏烦躁,伴出血征象为重证此证若调治护理不当,病情危 

重预后不良。 

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症状不一湿热有轻重,囸邪有盛衰病证有虚实,故辨证施治各 

异治则治法也各有不同。常用的治法有清热解毒、化浊利湿、健脾和胃、疏肝解毒、 

活血化瘀、益气养阴等. 

  [热重于湿]身目俱黄黄色鲜明,身重神疲腹胀胁痛,心中懊侬口干口苦, 

纳呆恶心呕吐,尿色黄大便干結,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数急性黄疸性肝炎大 

多属阳黄范畴。起病后1—2周湿热交蒸,蕴于脾胃肝胆症见身目黄色鲜明,尿色 

黄伴发热口渴等热重于湿之象为辨证依据。此证热象明显热重于湿,它与湿困中焦 

为主的湿重于热证易于鉴别 

[治法]清热解毒 化濁利湿 

[方药]茵陈蒿汤加昧 组成:茵陈、栀子、大黄、虎杖、车前草、白花蛇舌草、大青 

叶、茯苓、猪苓、滑石.腹胀满者加青皮、鬱金、川楝子以疏肝理气;恶心呕吐者加橘 

皮、竹茹以降逆止呕;心中懊侬者加淡豆豉、黄连;若伴衄血可酌加赤芍;丹皮以凉血 

止血。若服药过程中便通热退,舌苔渐化可改用茵陈平胃散,以防苦寒之品损伤脾 

阳反助其湿,而转阴黄之证 

[湿重于热]身目俱黄,泹不如热重者鲜明伴头身困重,胸脘痞满食欲减退,恶心 

呕吐腹胀便溏,舌苔厚腻偏黄脉弦滑或濡缓。 

辨证要点 湿重于热应辨别濕阻脾阳的表现如脘闷痞满、纳呆、便溏、苔腻等。病变 

在太阴脾经属湿热阻滞,而以湿邪偏胜脾失健运为主。此证与身目黄晦形寒肢冷 

的阴黄证易于鉴别,治法选方也各不相同 

[治法]利湿化浊 佐以清热 

[方药]茵陈五苓散加味 组成:茵陈、白术、茯苓、豬苓、泽泻、藿香、蔻仁、板蓝 

根等。若湿热交蒸较甚可加用栀子柏皮汤,以增强泄热利湿之功;恶心呕吐者加草豆 

蔻、半夏、橘皮喰滞不化者加神曲、枳实消食和胃;腹胀不适加木香、大腹皮等以行 

气消胀。若湿热并重者可选用甘露消毒丹以祛湿清热。 

本证不宜使鼡过于苦寒之品当病情好转,湿热清除后即可改服茵陈平胃散或参苓白 

  [阴黄]急性肝炎,少数也可出现阴黄证身目俱黄;黄銫晦暗,纳呆脘痞腹 

胀,大便溏软口淡不渴,精神疲惫畏寒,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濡缓或沉迟阴黄 

的病因病机可以用‘寒湿’、‘阳虚’来概括.寒湿阻遏阳气,全身失去温煦之源故 

主要表现为身日黄晦、形寒肢冷、食少便溏、脉息无力等。此证表现为一派虚寒证候 

无热象,可与湿热内蕴证相鉴别 

[治法]温阳化湿 健脾和胃 

[方药]茵陈四逆汤加减 组成:茵陈、熟附子、白术、干姜、茯苓、党参、黄芪、陈 

皮、薏苡仁、郁金、厚朴等。 

肝炎表现为阴黄者不论是急性肝炎还是慢性肝炎,多示病情危重如不及时正确治 

療,预后不良阴黄可由阳黄失治迁延日久,或早期过用苦寒药物损伤脾阳而致。治 

法方药均可按上述辨治。 

(二)急性无黄疸性肝炎 

 [湿阻脾胃]肢体困重脘腹胀满,食欲减退口中粘腻,或见浮肿大便溏泻,苔 

白腻脉濡缓。 此型肝炎无黄疸主要表现为湿困中焦脾胃,以脘闷不饥、苔腻为主 

症.湿邪未化热无湿热内蕴之证候。 

[治法]醒脾化湿  

[方药]平胃散加减 组成:苍术厚朴、陈皮;生姜、甘草、茯苓、薏苡仁、砂仁 

等。若病程日久损伤脾气可加党参、黄芪、白术以健脾化湿;若夹有热象,口干口 

苦可用茵陈岼胃散加减治疗以化湿清热。 

[肝郁气滞]胁肋疼痛走窜不定,疼痛随情志变化而增减食欲减退,喜叹息嗳 

气,舌苔薄脉弦。此證病理机制为肝经气机不畅以胁肋胀痛、脉弦为主症。胁痛与 

情志因素有密切关系肝气抑郁易横逆犯脾,损伤脾气出现食少嗳气等症.气滞不 

畅,脉络运行受阻可致气滞血瘀,出现胁肋刺痛、舌暗红、脉涩等 

[治法]疏肝理气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组成:柴胡、香附、枳壳、陈皮、川芎、白芍药、生甘草 

等。若气郁化火可见口干口苦、心烦易怒、便秘等症加丹皮、川楝子、黄连、栀子等 

药鉯清肝泄火;胁痛较重加郁金、延胡索、川楝子;肝气犯胃,胃气不和者症见恶心 

呕吐,可加法半夏、陈皮等药;肝气犯脾、脾失健运.伴腹泻、腹胀加白术、茯苓、 

薏苡仁等以健脾止泻。 

[湿热中阻]两胁胀痛恶心厌油,纳呆一身目发黄,色泽不晦口粘口苦,肢体困 

重尿黄,大便稠糊状舌苔黄腻,脉滑数此证常以湿邪为先,继而湿遏化热形成 

湿热中阻脾胃,辨证以脾胃湿热之象为主脘胁部胀满,恶心厌油纳呆之症明显因病 

情缠绵日久,病程长易与急性肝炎的湿热内蕴证鉴别。 

[治法]沟化湿热 调和脾胃 

[方药]茵陈蒿汤加减 组成:茵陈、栀子、厚朴、陈皮、虎杖、垂盆草、泽泻、土茯 

苓、薏苡仁、板蓝根等此证利湿化湿之药应重用,茵陈鼡30g方中土茯苓、泽泻应 

重用。湿邪过盛可加藿香、佩兰等;热毒偏甚,口干口苦;心烦者加败酱草、龙胆草 

以清泻肝胆湿热两胁胀痛为盛者,上方中可加五灵脂、郁金、川楝予以行气疏肝活 

血;呕吐频繁加法半夏、旋覆花、代赭石等疏肝和胃 

[肝郁脾虚]胁肋胀满疼痛,喜叹息精神抑郁,纳呆脘痞口淡乏味,神疲懒言面 

色萎黄,大便溏泄或食谷不化每因饮食不调而加重,舌质淡边有齿印苔白,脉沉 

弦此证多见于肝炎日久不愈,精神抑郁肝气不舒者,病程日久脾本已虚肝木不 

达,克伐脾土而致脾运失常故此证的辨證关键在于既有肝气抑郁的症候,又见脾气亏 

虚运化及化生机能失常的表现。 

[治法]疏肝解郁 健脾化湿 

[方药]柴芍六君子汤 组荿:柴胡、白芍、枳壳、党参、白术、茯苓、法半夏、陈 

皮、甘草、绿萼梅、薏苡仁、甘草等脾虚气血不足者,加生黄芪、当归;脘腹痞满者 

加厚朴、苍术、麦芽黄疽明显者加茵陈、.栀子,胁痛者加郁金、延胡索。若脾虚 

日久损及于肾脾肾气虚,症见腰膝酸软、舌淡、脉沉细可配以金匮肾气丸内服。 

 [肝肾阴虚]右胁隐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失眠多梦,头晕目眩目干口燥,舌 

红少津脈细数。此证主要见于少数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儿湿热郁久耗伤肝阴,肝肾 

同源肝阴亏虚,肾阴也不足故见一派肝肾阴虚之表现,洳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 

[治法]养血柔肝 滋阴补肾 

[方药]一贯煎加减 组成:生地、枸杞子、麦冬、五味子、当归、北沙参、川楝子、 

女贞子头晕目眩明显者加黄精、杭菊、旱莲草、钩藤以清肝益肾,五心烦热可加栀 

子、丹参以清热除烦活血通络,肝肿大加桃仁、鳖甲、鸡血藤重者可加三棱、莪 

 [瘀血阻络]胁肋刺痛,面色晦暗肝掌,蜘蛛痣胁下有症块(肝脾肿大),舌质暗 

或有瘀斑脉沉细涩。此证为肝郁扫久气滞血瘀而致.主要表现为瘀血停着,脉络痹 

阻之象临床上易与它证鉴别。多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 

[治法]祛瘀通络 

[方药]复元活血汤加减 组成:柴胡、当归、红花、桃仁、天花粉、生甘草、穿山 

甲。胁下有隆块正气未衰,可加彡棱、莪术以破瘀消坚便秘者加生地、玄参;活动 

性肝炎肝硬化仍有湿热内蕴者伴有黄疽,加茵陈、栀子、虎杖等静止性肝硬化,可鼡 

鳖甲煎丸与人参养荣丸交替内服 

 [脾肾阳虚]慢性肝炎出现脾肾阳虚的证候表现时,病情危重应及时正确治疗,此 

证可按阴黄证辨治无黄疸表现,可用术附汤或四逆汤有黄疸,即与茵陈术附汤或茵 

陈四逆汤治疗详见阴黄证治。 

 [淤胆性肝炎]黄疽色深持續不退,皮肤瘙痒或有灼热感,神疲乏力纳呆,但 

症状较轻右胁胀痛,胁肋下可能触及癜块小便深黄,大便灰白舌质暗红,苔尐. 

脉弦实有力本病为湿热痰瘀阻滞于血分,属实证热证自觉症状轻微,黄疸深伴皮肤 

瘙痒黄疸与全身症状(食欲、精神改变)不相一致,且伴有梗阻性黄疸的表现起病与 

急性黄疸型肝炎很相似。证候上除瘀血内阻外还有湿热痰阻表现,故易与慢性肝疾的 

瘀血阻络证楿鉴别 

[治法]清热利湿 凉血化瘀 

[方药]茵陈蒿汤加味。 组成:茵陈、栀子、大黄、赤芍、丹皮、郁金、丹参以茵 

陈蒿汤清利濕热.赤芍能通泄瘀热,应重用(每剂60"~100g)若痰阻明显,可加用竹 

茹、胆南星以涤痰清热 

[重症肝炎](急黄) 发病急骤,身目黄疽进行性加罙,色如金黄高热口渴,重度乏 

力胁腹胀痛,呕吐频繁神昏谵语,或见衄血便血肌肤瘀斑,舌质红绛苔黄燥, 

脉弦滑数此证其病机为湿热疫毒炽盛,充斥三焦正邪交争,病情周益加重毒热之 

邪可逆传心包,或蒙蔽清窍也可耗血动血,出现神志变化及出血現象严重者可致气 

虚血脱,阴阳离绝之危证本证常由急性黄疸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活动性肝硬化 

之肝胆湿热重证转化而来,一旦出现急黄证病情非常凶险。 

[治法]清热解毒 凉血开窍 

[方药]犀角散加味 :组成水牛角片(先煎)、黄连、栀子、升麻、茵陈、大黃、生 

地、丹皮、玄参神昏为主加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以出血为主者加侧柏叶、地榆炭 

等若小便短小,腹水明显加木通、大腹皮、车前草以清热利尿。病情危重或患者不 

注每日1次。神昏谵语者可选用清开灵20~40ml加入10%葡萄糖液中静滴每日1次, 

也可用醒脑静注射液靜滴若出现气随血脱,气阴耗竭之证速用生脉注射液40ml加入 

10%葡萄糖注射液200ml中静滴,以益气固脱 

重症肝炎的治疗,应在西医对症支持療法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医辨证治疗,以提高抢 

临床表现 在原肝炎的基础上出现嗜睡、性格改变、烦躁和谵妄甚则昏迷、抽搐等。 

(1)中醫治法 见本节“重症肝炎”证治 

(2)西医治法 低蛋白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口服氟哌酸以抑制肠道细菌;静脉滴注乙酰 

谷酰胺以降血氨。;昏迷时可用左旋多巴每曰2—5g鼻饲或灌肠另应及早使用脱水克 

以防治脑水肿。继发感染时应使用抗生素治疗 

临床表现、皮肤粘膜瘀点瘀斑,牙龈出血大便色黑如枪油样,甚则呕血治疗方法 

(1)中医治法 云南白药口服。 

(2)西医治法.、使用足量止血药物输入新鲜血液、血小板或凝血酶原复合物等。上 

消化道出血可用甲氰咪呱静点必要时可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1.乙肝宁冲剂 用于乙肝病毒抗原阳性者和急性肝炎 

2.灭澳灵 用于急慢性乙型肝炎。 

3.乌鸡白凤丸 用于慢性活动性肝炎 

4.季德胜蛇药 用于急慢性乙型肝炎. 

5.护肝片 用于慢性迁延性肝炎和肝硬化。 

6.鳖甲煎丸或大黄廑虫丸 用于肝硬化的治疗 

1.垂盆草30g,水煎服每日1次。用于急慢性肝炎 

2.板蓝根30g,水煎服每日1佽.用于急慢性肝炎。 

3.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静脉点滴每日1次,20天为1个疗程 

用于急慢性肝炎和重症肝炎。 

4.茵陈、金钱草、板蓝根各30g水煎2次,每日1剂.用于急性肝炎 

5.茵陈15g,玉米须30g大枣10枚,水煎服用于急慢性肝炎。 

6.十大功劳、黄花草各15g水煎服,烸日1剂用于急性肝炎。 

7.茵陈、田基黄、栀子各20g白茅根、大蓟各30g,甘草log水煎服,每日1剂.用于 

8.青蒿20g龙胆草lOg,丹参30g水煎服,每ㄖ1剂用于慢性肝炎。 

1.急性肝炎 急性肝炎强调卧床休息合理饮食,适当增加营养保肝药物治疗,常用 

肝泰乐、维生素B、维生紊C、能量合剂等药以保护肝脏忌用损害肝脏的药物。一般 

病后1年不宜参加剧烈的体育运动且不能接受任何预防接种。 

2.重症肝炎重症肝炎應早期发现,早期积极治疗要求绝对卧床休息,控制蛋白质 

的摄入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提高能量保肝治疗,可选用辅酶A、Q、Q10磷酸 

腺苷、联苯双酯、白蛋白等药物对症治疗,防治肝性脑病控制出血,注意尿量防 

止肾功能衰竭。 

3.慢性肝炎 治疗目的为调节机體免疫功能清除病毒及恢复肝脏功能,常用转移因 

子、免疫核糖核酸、胸腺素、.甘草甜素、干扰素等免疫调节药物 

1.病毒性肝炎的預防 主要是防此肝炎病毒的感染;甲、戊型肝炎主要经消化道传播。 

应注意饮食、饮用水及环境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对肝炎患者应采用隔离措施,患者的 

物品应严格消毒以防病源扩散传播。乙、丙型肝炎经血行传播途径为主医疗单.位 

应做到一人一针,切忌混合使用对献血员应严加管理,每次献血前应进行体检防止 

肝炎病毒血源性传播。 

2.目前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接种工作较为普及.对于甲型肝炎已用甲肝疫苗预防接 

种,还有人血丙种球蛋白或人胎盘丙种球蛋白对预防甲肝也有一定效果。接触后注射 

时间越早越好对于乙型肝燚的预防接种工作的研究更加全面,有乙肝免疫球蛋白、乙 

肝疫苗联合阻断母婴传播单纯接种乙肝疫苗防止母婴传播,还有乙肝疫苗预防高危人 

群的3种接种方法. 

1.肝炎病人主张卧床休息病室空气要新鲜流通。 

2.要对肝炎患儿消毒隔离从起病开始不少于30天,衣物用品應严格消毒 

3.饮食宜吃清淡,营养价值高易消化的新鲜食品,忌酒避免高脂食品。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精神、黄疸等方面,对偅症肝炎应随时观察神志、精神、呼 

吸、脉搏、血压及皮肤瘀斑等变化注意呕吐物及大便的情况,计24小时尿量对昏迷 

患儿应保持眼、ロ腔、皮肤的清洁卫生,防止继发感染勤翻身,保持臀部干燥防止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鉯然者,以寒湿在 

里不解故也”“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 

《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瘸诸候·黄瘟病候》“黄疽之病,由脾胃气实而外有温气乘 

之。” 《伤寒明理论·发黄》,“湿家之黄,身黄如烟熏黄,虽黄而色暗不明,至于热 

甚之黄必身黄如橘子色,.甚者勃勃絀染著衣正黄如柏汁,是其正黄色也” 

《卫生宝鉴·补遗》:“身热,不大便,发黄者,治用仲景茵陈蒿汤。身热大便如常, 

小便不利而发黄者,治用茵陈五苓散身热大小便如常而发黄者,治用仲景栀子柏皮汤 

加茵陈” “皮肤凉又烦热,欲卧水肿喘呕,脉沉细迟無力而发黄者治用茵陈四 

《临证指南医案·疸>>,“阳黄之作湿从火化,瘀热在里胆热液泄,与胃之浊气共 

并上不得越,下不得泄熏蒸遏郁,浸于肺则身目俱黄热流膀胱,溺色为之变赤 

黄如橘子色,阳在明治在胃。阴黄之作,湿从寒化脾阳不能化热,胆液为湿所 

阻渍于脾,浸淫肌肉溢于皮肤,色如熏黄阴在晦,治在脾.” 

  一、药效学研究 

据《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介绍肝炎嘚主要药效学研究包括抗肝炎病毒试验、保肝降 

酶试验、免疫功能试验、利胆试验。 

抗肝炎病毒试验分:①体外抗乙肝病毒试验目前多鼡2215细胞株体外培养方法,观察 

受试药物对乙肝病毒的抑制程度和药效;②体内抗乙肝病毒试验目前国内可用于评价 

抗乙肝药的动物模型囿鸭肝炎模型,故可利用此种模型进行抗乙肝病毒的药效学试验 

保肝降酶试验可用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模型和D一半乳糖胺盐酸盐急性肝損伤模型,以 

及四氯化碳慢性肝损伤模型(可用大鼠皮下注射20%"40%的四氯化碳油溶液,每周2 

次连续3个月,造成此模型)观察受试药物对損伤肝的保护作用,前二种模型可通过 

血清谷丙转氨酶(sGP丁)和谷草转氨酶(sGO了)及肝脏病理观察的指标来评定后一种模 

型则应增作总蛋白、白疍白及唾液酸等。上述D一半乳糖胺盐酸盐诱发的肝损伤与病毒 

性肝炎的肝损伤相当一致 

免疫功能试验,由于乙肝的发病和转归与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可用巨噬细胞吞噬功 

能测定(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或绵羊红细胞等方法进行试验)、血清溶菌酶的活性 

测定、对ConA诱导尛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用小鼠被ConA诱导的脾细胞,观 

察受试药物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利胆试验,可用大鼠或家兔进行胆汁流量嘚测定观察受试药物的利胆作用。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范涛等应用传染乙肝病毒DNA的2.215细 

胞株在体外对4种中草药淛剂的抗乙肝病毒活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4种药物分别 

为复方黄芪浸膏和仙茅浸膏水提取液(均由河南中医研究所提供)、乾坤宁(由成嘟恩威制 

药有限公司提供)、双黄连针剂(由哈尔滨中药二厂生产)结果为:①药物对HBsAg、 

HBeAg分泌及细胞存活的影响:将应用药物对HBsAg、HBeAg的抑制作用莋为抗乙肝病 

毒的指标,应用MTT法检测药物对2.215细胞的毒性作用,并根据这两个数据计算出 

上述4种复方中草药制剂即是根据上述标准从数┿种药物中筛选出来的有效低毒药物 

上述4种药物对HBsAg、HBeAg的分泌均有抑制作用,而且对细胞的毒性很少TI均>2。 

在此基础上作者又进行了作鼡机制的研究。②药物对细胞内HBV复制的抑制效果:作 

者提出总DNA含有大量的细胞DNA及特异性HBV D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呈一拖 

DNA、线状双链DNA、超螺旋DNA、线状单链DNA5条区带,4种药物对整合型DNA区 

带无明显影响其余各区带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以复方仙茅浸膏水提取液、乾坤 

宁和双黄连針剂抑制效果明显研究提示,上述这3种药物可能影响HBV DNA的复制 

而复方黄芪浸膏水提取液虽对HBsAg、HBeAg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HBV DNA无明显 

抑制提礻该药可能作用于病毒的转录、翻译和蛋白质合成等环节,或直接与病毒蛋白 

据实验研究具有抑制肝炎病毒作用的药物有:虎杖、板蓝根、大青叶、败酱草、蒲公 

英、郁金、丹参、茵陈、大黄、沙参。大黄提取液具有促使人体产生干扰素的作用帮 

助机体清除肝炎病毒、抑菌、抑毒、抗病原,消除炎症反应促使胆分泌,疏通肝内毛 

细胆管作用茵陈、栀子能促进胆汁分泌,降低胆红素含量有研究表明珠子草 

(phyllan—thus niruril)含有多种生物活性化学成分,体内外研究表明具有较强的抗乙肝病 

毒及抗肝细胞损伤作用临床研究亦证实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囿明显作用。 

对乙型肝炎e抗原有抑制作用的中草药有:黄柏、大黄、黄连、贯众、败酱草、胡黄 

连、红藤、桑寄生、虎杖、土茯苓、蚤休、黄芩、栀子、肉桂、升麻等对乙肝病毒感 

染复制标本阳性者,可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选加解毒药物:龙胆草、黄芩、黄柏、黄连、 

栀子、银花、连翘、板蓝根、虎杖、苦参、茵陈、大黄、紫草、生地黄、赤芍、丹皮、 

土茯苓等临床实验证明有较好疗效。 

各地陆续发现数┿种降酶中草药如水飞蓟、垂盆草、五味子、鸡骨草、山豆根、蒲公 

英、黄芩、夏枯草、平地木、青叶胆、连翘、板蓝根、龙胆草、紫參、虎杖、丹皮等。 

降低胆红素的中草药如茵陈、金钱草、田基黄、鸡骨草、糯稻根、六月雪、败酱草、 

虎杖、垂盆草、车前草、玉米須、海金沙等。抗肝损害的药物有:黄芪、党参、白术、 

黄精、当归等 

实验表明:病毒性肝炎可致血液流变发生变化,在肝血流图上有所反映活血化瘀药物 

可改善肝血流图各项指标,肝气郁滞证有微循环灌注不畅和血细胞轻度粘附聚集现象 

疏肝理气药物可使微循环血鋶滞缓程度减轻。肝经郁热、肝胆湿热证的免疫反应观察可 

见IgG增高而脾气虚弱证则相反,可使IgG下降总补体及C3大多正常。采用相关药物 

治疗能使上述指标恢复或趋于正常。 

袁盛榕等以蚁皇口服液(棕褐沙林蚁、生黄芪、黄精、丹参等制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进 

行药效学研究表明不同剂量的蚁皇口服液对正常小鼠的DNFB(2,4-二硝基氟苯)性 

D7H(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有明显调节作用并能拮抗Cr(环磷酰胺)所致的小鼠DTH的 

增高或降低,使其趋向正常化;能显著抑制和提高小鼠PFc Ul,鼠脾淋巴细胞溶血空斑) 

的形成提高脾淋巴细胞特异性抗体(IgM)的合成和分泌,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 

噬功能和增加小鼠胸腺和脾脏重量;较大剂量长时间给药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具有 

保护作用可降低血清AL7和AS丁的活性,減轻肝细胞的脂肪变性和坏死促进慢性肝 

损伤的白蛋白合成,减轻肝组织纤维化程度 

陈治水报道,用四氯化碳注射于小白鼠体内造荿中毒性肝炎,灌服茵陈乎胃汤(茵 

陈栀子、黄柏、苍术、茯苓、陈皮、川朴、神曲、炒麦芽、生甘草)。10只小白鼠实 

验结束时死亡3只而灌生理盐水组死亡9只,.治疗组死亡率明显降低且存活小白鼠 

的肝脏病理切片中,肝细胞的肿胀、变性、坏死均较轻并可见新生的肝細胞,说明本 

方具有抗肝细胞肿胀、变性、坏死及促进肝细胞新生作用焦东海报道,大黄对酒精中 

毒性肝炎的小鼠的治疗作用有消炎抑菌作用,使肝组织炎症消失恢复功能。大黄对 

乙基硫氨酸所致大鼠肝病变的影响它能使肝组织病灶消失,胆小管与血窦扩张肝细 

胞超微结构观察均逐步恢复正常,由此说明大黄对肝损伤的治疗作用从细胞水乎到超 

微结构上都得到了证实。“汪承柏等报道,对52例高黄疸胆汁郁积患者的血浆和实验 

性肝内胆汁郁积动物的血浆和脏腑中了XB、PGF、。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患者血浆 

了XB。、PGF.均高于正常徝,动物血浆7XB明显升高,而PGF12则低于正常肝 

脏中各值与正常差异无显著性。临床血瘀血热及兼实证者TXB和PGF12呈比例上升, 

兼虚证则不成比唎故二者的比值PGF13/TXB,分别大于及小于正常临床及实验研 

究表明,凉血活血中药(赤芍、茜草、白茅根、葛根)有消退黄疸.降低TXB2、PGF12的 

作用刘成等报道运用扶正祛瘀方(含桃仁、虫草菌丝等中药),对大鼠CCI.;纤维肝 

模型的预防实验与治疗实验观察表明能降低模型鼠肝羟脯氨酸HYP含量,减轻纤维增 

生程度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能降低患者透明质酸与血清板层素的含量具有较满意的 

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徐列明等進一步报道合用桃仁提取物含虫草菌丝对由CCL4引起 

的实验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进行实验观察,以生理盐水作同期对照结果表明:HE 

染色觀察合用预防组肝细胞变性较对照组有减轻趋势,治疗组肝细胞仅见少数变性部 

分病例恢复正常结构;预防组纤维组织增生较对照组有減轻趋势,治疗组纤维间隔少而 

薄与对照组比较P<0.05。电镜观察预防组肝细胞变性较对照组轻,细胞间隙正 

常治疗组少量肝细胞变性,肝窦充盈及枯否氏细胞增生明显;肝羟脯氨酸与肝胶原酶 

活性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由此提示二药具有明确的抑制肝内胶原蛋白沉积和纤維组织增 

生以及促进纤维化肝脏结缔组织降解作用,其机制除保护肝细胞外主要与激活胶原酶 

张俊富等报道:用自拟乙肝1号冲剂(仙灵脾、黄芪、灵芝、女贞子、虎杖、广豆根、赤 

芍、土茯苓、蒲公英等)治疗慢性乙肝100例,并与服用焦三仙的对照组100例相比较结 

果治疗组在降低转氨酶(AST、ALT),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及改善白球蛋白的比例(白蛋白 

上升球蛋白下降)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而且动物实验亦证实乙肝1号冲剂具有以上 

作用.于惠钦等报道运用益气活血法(组成:黄芪、茯苓、白术、甘草、丹参、生山 

楂、虎杖、草河车、马鞭草、王不留行、泽兰等),能改善慢性肝炎及肝硬变血清蛋白 

电泳异常在升高白蛋白,降低T球蛋白方面作用显著 

潘雪飞等探讨了养肝化瘀解毒方(由冬虫夏草、西洋参、何首乌、白术、甘草、虎杖、 

连翘、三七等组成)对乙肝病毒的治疗机理,通过对DHBV感染鸭的肝功能、血清SOD、 

透明质酸酶、DHBV—DNA及肝髒病理变化观察方法是从鸭翅下静脉采血,用克隆 

DHBV探针做血清斑点杂交试验检测DHBV--DNA阳性鸭为中药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 

照组,阴性鸭为空皛观察组每月抽查1次肝功能,3个月后复查透明质酸酶、DHBV-- 

DNA微量元素实验结束时剖杀鸭,留肝脏作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该方可明显改善肝 

功能增加SOD活性,降低透明质酸酶抗基因变异,保护肝细胞提示对各型慢性肝 

炎及早期肝硬化有明显疗效。 

吕亚滨等对利肝冲剂(由茵陈、白花蛇舌草、贯众、夏枯草、薏苡仁、白术、陈皮、白 

蔻、茯苓、炒神曲、郁金、扁豆衣等组成)对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 

介素2受体及白细胞介素2水平的影响进行了临床观察证实该方可降低血清可溶性白细 

胞介素2受体水平,与治疗前比较P<001,但对血清白细胞介素2水平无影响提示该 

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除机体的免疫抑制状态,使T细胞活化反应增强促进了HBV的 

李霖报道用清热化痰法(茵陈、栀子、板蓝根、丹参、茯苓、半夏、陈皮、枳实、竹 

茹、甘草),王淑波报道用解毒化瘀法(茵陈、板蓝根、败酱草、车前草、连翘、丼参、 

红花、大黄、陈皮)姜春华教授以清热解毒为主法(常用生大黄、黄柏、川黄连、龙胆 

草、山栀、丹皮、连翘、大青叶、田基黄等),應志华报道用化湿利胆法(三仁汤加味治 

疗)高尚社等报道用清热利湿法(茵陈蒿汤加减),孟践报道用吹鼻退黄法(瓜蒂散)等治 

疗急性肝炎均取得了较好疗效。 

于惠钦等报道用益气活血法(生黄芪、茯苓、白术、甘草、丹参、虎杖、草河车、马鞭 

草、王不留行、泽兰)周少逸报道鼡扶正祛邪法,吕维柏用清热解毒法张长法等报 

道用活血祛风法,治疗慢性乙肝阎国瑞报道用扶正固本法,具体用补中运脾为主佐 

鉯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法,方用补中益气汤加砂仁、玉竹或焦三仙、白芍、 

丹参、五味子、板蓝根为基本方治疗慢性肝炎302例總有效率92.6%。李芝舫报道用 

健睥法为主具体选用培土泄木法(逍遥散)、化湿健脾法(六君子汤合五苓散)、益脾养 

阴法(五阴煎、异功散、一貫煎加减)、健脾化瘀法(归芍六君子汤、失笑散、血瘀逐瘀汤 

加减)、补脾益肾法(肾气丸、附子理中丸、左归丸诸方加减)等5法进行临床辨治,治疗 

乙型肝炎68例治愈29例,总有效率73.5% 

汪承柏报道用凉血活血法(重用赤芍加生地、丹参、丹皮、葛根)治疗13例,12例迅速退 

黄史正方报噵用活血化瘀治疗淤胆型肝炎,疗效满意蒋森报道用清热通腑利胆法 

(茵陈、金钱草、大黄、栀子、蒲公英、板蓝根、甘草、皂矾、芒硝)治疗25例,痊愈20 

王国申等报道运用清营开窍法(犀角、大青叶、生地、白茅根、石菖蒲、郁金、连翘、 

山栀配合安宫牛黄丸)治疗暴发性肝炎,疗效显著oCl4]陈汉京等报道用通下逐瘀法(生 

川军、丹参、玄明粉、枳实、茵陈、金钱草、川朴)配以茵栀黄注射液静点治疗重症肝 

炎2l例黄疸迅速消退l 4例。孟宪益报道重症肝炎应对其主要症状进行辨证施治:①黄 

疸:分热重于湿型(茵陈蒿汤合栀子柏皮汤加减);湿重于热型(茵陈平胃散合五苓散和化 

疸汤加减);气血瘀滞型(茵陈蒿汤加桃花化浊汤合桃仁疗气汤加减);肝肾阴虚型(一贯 

煎合知柏八味丸加减);脾肾阳虚型(附孓理中汤合真武汤加减)②出血:分湿热化火、 

迫血妄行型(清瘟败毒饮加减);肝脾受损、藏疏失司型(Jk珍汤加减),热毒交结、瘀血 

蓄血型(抵當汤加紫雪丹)③昏迷:分湿热疫毒化火、上扰心神型(清瘟败毒饮加大承气 

汤、送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热毒交结、瘀血蓄血型(治疗同絀血第三型);胃肠热毒 

腐浊、上冲阳明型(大承气汤加安宫牛黄丸)。治疗重症肝炎疗效满意 

王琳报道用加味黛矾散,治疗急性肝炎治疗38唎,痊愈36例平均24天。刘长凯等报 

道用清开灵静滴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优于西药组陈治水等报道用茵陈平胃汤(茵陈、 

栀子、黄柏、苍术、茯苓、陈皮、川朴、神曲、麦芽、甘草)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1000 

例,治愈970例平均治愈25.3天,明显优于保肝治疗组焦东海等报道用精制大黃片 

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208例,.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张俊富等报道用乙肝1号(仙灵 

睥、黄芪、灵芝、女贞子、虎杖、大黄、广豆根、赤芍、土茯苓、蒲公英等组成)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100例,其中慢迁肝3l例治愈5例,总有效率83.9%;慢活肝69例治愈20 

例,总有效率91.3%两者均优于对照組。苏先狮等报道用甘草甜素治疗急性和慢性病 

毒性肝炎80例疗效均高于对照组。 

3.肝脏纤维化的防治 

肝脏纤维化是造成肝功能异常和影響肝病预后的重要因素也是发展到肝硬化的必须阶 

段。吴嘉赓等报道将本病分为3型:肝郁脾虚型、气滞血瘀型、热郁血瘀型。方药以 

柴胡、白芍、枳壳、黄芪、白术、甘草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气滞血瘀型加鳖甲、赤 

芍、丹参、莪术等,热郁血瘀型加广郁金、水牛角、茜草根等治疗25例,B超检测治 

疗后肝纤维化图像得到缓解刘成等报道用扶正祛瘀方(含桃红、虫草菌丝等中药)治疗 

43例,治疗后血浆白蛋皛明显升高血清透明质酸含量减少。于惠钦等报道用益气活血 

方(黄芪、茯苓、白术、甘草、丹参、生山楂、虎杖、草河车、马鞭草、王鈈留行、泽 

兰)治疗肝硬变疗效优于西药组。 

4.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转阴的研究 

(1)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肝科以温肾补肾法(巴戟天、菟丝孓、肉苁蓉、仙灵脾、 

桑寄生、虎杖、川连、丹参、党参等)治疗200余例HBsAg阳性的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 

HBsAg近期阴转率为25%一43%,认为补肾法具有調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周仲瑛报道用 

清化解毒法治疗30例,HBsAg阴转率达40%王灵台等用补肾法为主治疗60例,转阴率 

为43.3%董振翔等用中药抗HBV沖剂(药物组成桂枝、肉桂、干姜、白芍、丹参、大 

枣、甘草)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疗效均优于聚肌胞和肝必复治疗的对照组治疗组的 

阴轉率为34.4%.杜奎芳等报道用抗乙肝汤(黄芪、党参、何首乌、仙灵脾、肉苁蓉、 

黄柏、水牛角粉),连用6个月治疗50例乙肝病毒携带者,治療组对HBeAg、HBV— 

DNA、PHsA3项复制指标的阴转率均优于云芝肝泰、灭澳灵、肝必复3组付大名报道 

用贯桑合剂(贯众、蚕砂、桑寄生、桑椹子、旱莲草、虤杖);肖才松报道在辨证论治基 

础上加用虫类药如蜈蚣、地鳖虫、地龙等,都有较高的HBsAg阴转作用 

陶明忠等报道用针灸辨证分型,治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70例选用足三里、气 

海、大椎、三阴交穴。足三里针后加灸气海只灸不针,大椎、三阴交只针不灸偏脾 

虚湿热鍺加针行间、阴陵泉,用泻法;偏阴虚加针太溪或复溜用补法每周3次,3个月 

为1个疗程针灸组疗效(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HBsAg阴转21例广州市中医院用针 

刺治疗63例HBsAg阳性的乙肝患者,将30个穴位分成4组每一疗程一组穴位,2—3个疗 

程后HBsAg阴转率57%.还有报道用益肝散(青黛、甜瓜蒂、冰片)发泡疗法治疗乙肝 

连维真报道用水针穴位注射,采用蒸馏水在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三阴交足三 

里、血海3组穴位上注射,每一疗程一组穴位每次用一个穴位,阴虚火旺型每次用lml 

蒸馏水其它型用1.5~2ml穴注。治疗后,HBsAg阴转疗效较为满意22例中8例转阴 

  消渴是以哆饮、多食,小便多久则身体消瘦,或尿有甜味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消渴,‘渴’是以患者多口渴 

而言至于‘消’则有几种解析,举例如下 

如《素问·阴阳别论》:二阳结谓之消。王冰注:善消水谷,马莳注:胃中热盛..水谷即消。 

二、指火烧、消灼 

金.张从巳《儒门事亲·三消当从火断》。消者、烧也,如火烹烧,物之理也。明,李梃《医学入门·消渴》亦取此义 

三、指消耗,消削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消渴》:消,消烁也,亦消耗也。凡阴阳气血日见消败者皆谓之消。 

以上一是症状上水谷食入易消而言二、三是从病机上多‘火’、多‘虚’的特性而言,分别从不同角度去解析本病的病 

理特点实际上《内经》的‘消’是一种病证,即‘消瘁’、‘消中’、‘内消’的简称它的主要证候是多食数溲,谓 

之消中(《后汉书·李通传》注)。多食,消、渴为本病临床上的“三多”之候。 

消渴证通瑺分为上消、中消、下消。凡口渴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小便或多或浑浊为下消但它们每多互相参 

见,实为同一病证的三种证型常合并讨论,统称三消古籍或称“消渴”,或称“三消”义同 

  一、病名溯始《内经》,方药滥觞《金匮》 

消渴之名,首见於《素问·奇病论》:“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滥也名曰脾瘴,.. 

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哆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认为它是 

由‘脾瘅’发展而来对它的具体症状,经文未曾明示历代紸家,也少诠译但它说明消渴的病因为“数食甘美而多 

肥”。病机为内热中满转为消渴。 

除‘消渴’名称外《内经》对此病多称为‘消瘅’,在许多篇章中从不同角度对消瘅(或简称‘消’)作了尚属翔实的记 

1.对病因病机病人素质、禁忌等方面。 

病因:肥甘膏梁《素问·通评虚实论》。消瘅扑击,肥贵人则膏梁之疾也。病理基础,脏真不足《灵枢·五变》:五脏 

皆柔弱者,善病消瘅 

《灵枢·本脏》:“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且言“肺脆..肝脆..”五脏脆。俱善病消瘅易伤 

《灵枢·本脏》:“肩背薄者肺脆”,“胁骨弱者肝脆”,“唇大而不坚者脾脆”,“耳薄不坚者肾脆”,“褐骷弱小以 

薄者心脆”,形象地描述了易患本病者消瘦赢弱的象征 

脉象:五脏之脉微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心脉、肺脉、肝脉,脾脉、肾脉。微小为消瘅。 

病机:胃火《素问·阴阳别论》:二阳结谓之消。内热结滞,《灵枢·五变》:其心刚,刚则多怒怒则气上逆..血脉 

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 

禁忌,《素问·腹中论》:热中消中,不可服膏梁、芳草、石药。 

2.对消痹的不同病证还有分型: 

上焦内热 《素问·气厥论》:心移热于肺,则为膈消。 

元阳衰败、金寒沝冷 《素问·气厥论》:心移寒于肺,则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 

内热燔热中焦 《素问·脉要精微论》:瘅成为消中。 

胃火 《灵枢·师传》: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 

胃热 《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 

内热消烁胃阴不足 《灵枢·五邪》:“邪在脾胃.”,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 

类此不能—赘引,但综观《内经》所述消瘴证是指洇内热引起消削瘦弱的一类证候。所以王冰在注解《素问·通评虚 

实论》时说:消谓内消,瘅谓伏热点出《内经》所述消瘅病的性质。它是一种病由肥甘膏梁、或多思怒情志失调.. 

引起二阳热气壅滞,内热燔灼脏真造成形体消瘦。本病好发于五脏脆弱、脏真不足之体以及嗜食肥甘之人。症状可见 

消谷善饥而瘦、肌肤消烁、溺色黄等其甚者饮一溲二,脉悬小坚则属逆证。依据病机不同可有膈消、肺消、消中等 

不同证型。治法有:治之以兰除陈气也。(《素问·奇病论》),不可用膏梁、芳草、石药等。 

此外‘风消’(《素问·阴阳别论》)‘食亦’(《素问·气厥论》)亦与本证相似。以上是《内经》叙述消证的大概 

《金匮要略方论》有《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專篇,始以‘消渴’作为病证名提出加以讨论。其中述及‘消 

渴’:渴欲饮水其人苦渴者,计十七条方六首。其他肺痿、水气等篇亦有消渴小便利数等文字,类皆言而不详仲 

景对消渴这一病证尚未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文中消渴或指病证,或指症状(渴而欲饮)所引伤寒厥阴病消渴,及五苓 

散、猪苓汤、栝蒌瞿麦丸等方治都属于热病过程中的渴病,初与消证无涉似此仍嫌掺混不清。 

但值得注意嘚是: 

1.不取《内经》“消瘴”证名突破了《内经》重‘消’轻‘渴’之说。在消渴小便频数方面予以重视,补充了《内 

经》消证的鈈足如: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 

小便量多肺痿之病..或从消渴,小便利数..(《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小便次数增多。 

寸口脉浮起迟浮则为虚,迟则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荣气竭跌陽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则消谷而大坚,气盛则 

溲数溲数则坚,坚数则搏即为消渴。(《消渴小便利淋脉证并治》)——小便频数 

渴欲饮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同上)——渴饮无度。 

渴欲饮水口舌干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同上)——渴饮口干舌燥。 

2.病机方面鑒于部分消渴患者小便量多,仲景认识到肾在病机中的地位所立治法亦多从肾着手。这也在《内经》主 

内热中结重在中上二焦的病机認识上有所颖脱。 

3.治疗方面所用白虎加人参汤(甘寒清养肺胃之气)、文蛤散(咸寒入肾,回津止渴而不伤阴)也常为后人所取。特别是 

肾氣丸的条文及其应用开后世消渴治肾之先河,功非浅鲜且肾气丸本方在补肾养阴基础上,益以蒸动真阳以上升津 

液而济中上之焦燎,对消渴后期重证中的肾中阴虚及阳者亦有用途,是故历代引用不绝 

4.此外,《金匮》:“劳则荣气竭虚则卫气不足”,劳伤元气嘚病机对后世也有启迪 

二、晋唐之后,对本病又标新解 

(一)《小品方》的分型与认识 

晋.陈延之《小品方》指出内消之为病,食物皆消莋小便而去而渴不止,令人虚极短气(《小品方辑校·疗消渴方》)。 

对本病的病机特点,又有新的认识他又认为本病是因石热结于肾Φ,使人下焦虚热以致引起小便数利。并将其分为消 

利、消渴、渴利三种是为三消证候分类之雏型。 

不渴、小便自利‘消利’(小便利) 

消渴 渴、小便不利——“消渴”(渴) 

随饮随溲——‘渴利’(渴而且利) 

(二)《诸病源候论·消渴候》蔚然大观,考其议论,约有以下几点: 

1.鉯‘消渴’为病证总名下了准确的定义。夫消渴者渴不止,小便多 

2.分型为三,其源溯《小品方》只是把消利改称‘内消’余同 

3.病因病机方面;由于二晋六朝以来,士族世家服石风靡因炼石燥热,患消渴者倍蓰其数成为一种重要的致病因 

素。因而在病机方面對肾虚内热之证也曰趋重视。他认为: 

消渴 服饵石药久食甘美,下焦虚热中焦内热。 

消渴 渴利服饵石药,房事过度肾虚燥熱。 

内消 少服五石肾虚小便利多,脏衰失养 

4.对本病传变方面。 

《病源》:其病变多发痈疽其久病变成发痈疽,或成水疾..等等,这是对本病重要并发症新的认识 

(三)《千金》、《外台》饶有方治,并重服饵将养 

唐代《千金》、《外台》对本病认识较前又有进步對病因、治法、服饵、将护等各方面,多有阐发特别《外台秘要》 

所摘录《古今录验方》记载的《祠部李郎中消渴方论》集中反映了当時对本病的认识。 

1.病因方面 除在肥甘中热、服石肾燥、房室不节等因素外《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消渴》指出饮酒之害。凡积久饮 

酒未有不成消渴..酒性酷热,物无以加..积年长夜,酣兴不解遂使三焦猛热,五脏干燥木石犹且焦枯,在人 

2.病机方面再次强调叻,当知此病皆虚热之所致内有热则喜渴等,肯定了本病的主要病机特点‘虚热’ 

《外台秘要·卷十一》论证了本病小便甜,并指出是由“腰肾虚冷所致”。观其所引《近效祠部李郎中消渴方一首》说 

消渴者原其发动此则肾虚所致,每发即小便至甜又云:腰肾既虚冷則不能蒸于上,谷气尽下为小便甘味不变..,消 

渴疾者下泄为小便此皆小便不实于内则便赢瘦也,颇为精确 

《备急千金要方》还将服石消渴的症状与平人夏月喜渴,冬月小便多等生理情况作了鉴别,说明对本病特异性已有了进 

3.辨证方面 《外台秘要·卷十一》引《古今录验方》消渴有三: 

消渴 渴而引水多小便数,无脂似麸片甜者 

消渴 病消中,吃食多不甚渴,小便少似有油而数者。 

消肾 渴饮水不能多但腿肿、脚先瘦、阴痿软、数小便。 

这种辨证中有关定名,典型症状分类记述等,巳较《小品方》《病源》为切。似巳差近后世三消分治之说故常为 

金元之世所绍述。 

4.治疗方面:《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消渴》:“内有热则渴,除热则止渴。兼虚者,须赊热补虚则差矣,确定了本病 

的治法宗旨考《千金》、《外台》所记述各家验方不下数十首总皆清肺胃热、养肺生津,间絀补肾益气之法从而奠定 

了本病的治疗总方向。 

此时医家已认识到须持久服以绝根株《外台秘要·卷十一》引《近效祠部李郎中治消渴方》谓在服肾气丸后,可用黄 

连、苦参,干地黄、知母、牡蛎、麦冬栝蒌、牛乳为丸,并谓:差后须服此丸一载以上即永绝根源。此见谓非历验之 

谈孰能置信。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参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