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里国家放下的自流水,水费单是否要交纳

要依据对陕西关中九大灌区4年来嘚灌溉用水管理调查资料,就灌区末级渠道的水费单计收方式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进行了讨论 针对各灌区目前所实行的3种主要水费单计收方式,即 “按量计费” 、 “按667m2亩计费” 以及 “合同供水” 中存在的问题、 适用的条件以及各自的利弊等进行了分析,对目前灌溉用水管理中存茬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关键词关中灌区;水资源利用;水费单计收中图分类号 S2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5ZK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世界银行贷款項目关中灌区改造项目CNPE51888 作者简介王密侠1954- ,女,陕西蒲城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 事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与节水理论研究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教育部旱区农业水土工程重点实验室, 7121000 引 言灌溉用水管理是灌区管理工作的中心,而水价的核定及水费单的计收又是用水管理中的主要环节。 水價核定是否合理以及水费单计收方式是否规范、 透明,其结果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灌溉用水积极性、 灌溉管理部门的水费单收入以及灌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 2] 因此,在灌区的灌溉用水管理中应充分利用水价和水费单计收方式的经济杠杆作用,达到节约用水,促进水资源合理利鼡的目的。1 水价与水费单目前中国国有水利工程的供水水价实行政府定价大部分灌区的农业水价由于低于供水成本,致使灌区亏本运行,收鈈抵支。 而受益农户却又普遍认为水价偏高,难以承受问题究竟出在那里根据对陕西关中灌区4年来的监测调查[3- 5],发现由上一级物价主管部门審核的农民到户价比较规范,即由国营水电费、 基层管理费及群管费又称浇地费等三部分组成。 从理论上讲由这三部分组成的农民到户水价巳包含了从水源引水、 渠系输、 配水以及田间灌水等各个环节的费用但由于斗渠以下的各级农分渠普遍没有量水设施,因而实践中多采用估算的方法定价。 这种水价管理方式为配水过程中的暗箱操作提供了条件,同时由于村组中间环节加价或搭车收费,挤占了合理的水价调价空間,既影响了水管单位的水费单收入,也加重了农民不合理的水费单负担由于陕西关中九大灌区自然条件、 水源引水工程以及渠系工程有较夶不同[3],导致各灌区的水价存在着很大差异。 表1为我们2000~2003年对陕西关中九大灌区120条典型斗渠与800户定点农户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各灌区平均箌户水价相差很大九大灌区4年平均到户水价变化范围从0. 09~0. 4元m3之间变动,水价的变化趋势为由西向东随水资源紧缺程度加大而提高。从 表1我們还可以清楚的看出关中各灌区平均到户水 随着世行贷款更新改造工程的逐年实施和基层支斗渠 改制工作的不断深入,加强了灌溉用水的管悝,减少 “跑、 冒、 渗、 漏” 等无谓的水量损失,灌溉水的有效利用 率不断得到提高,农民实际支付的水费单降低,即广大农民群众已从改革实践Φ得到了实惠2 水费单计收方式与存在问题目前陕西关中各灌区水费单计收方式一般主要有按 量计费、 按667m2亩计费、 合同供水等三种形式。 丅面就这几种水费单计收方式进行简单讨论2. 1 按量计费 按量计费是目前中国水费单计收的一种主要方式,已 基本在关中各灌区实行。 其优点昰可以通过水费单来限制 农户无节制用水,杜绝大水漫灌等浪费水资源的现象调查结果表明按量计费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 是目前灌区实行斗口计量方式,斗渠以下的量水设施往 往不到位,因而实践中多采用估算水量的方式收费。农 民有可能灌不到足额水量;二是与农民直接见面的到户 水价中的国营水电费、 基层管理费比较规范,问题是对于第三部分群管费,各灌区虽都规定了浇地费的具体 标准,但显然对浇地费嘚管理还没有完全到位调查结 果显示该部分的收费标准随斗渠的工程状况、 斗渠经营 人的管理水平、 管护责任心以及有否村组收费的中間环 节等变化,变化幅度从每667 m22~8元不等,高低竟相差4倍。主要原因是有些斗渠经营人没有严格执行 “四 到户,一公开” 的政策,而是计费到斗、 送沝到村组,这样 就增加了村组的中间收费环节,增加了农民用水成本; 三是在部分无水源调蓄能力的灌区,河源来水量充沛 时,农民往往不愿意提前鼡水,实施储墒灌溉,而用水高峰期想适时灌溉,水源又严重不足,加之各灌区又普遍 存在上、 中游超定额灌水,造成水资源浪费,下游则往往 由于缺沝造成失灌,导致作物受旱减产部分灌区受利 益驱动,在灌溉淡季采用向下 “压水” 的方式强制农民灌 水,由管理局硬性向管理站摊派水量,而站上又向各斗层层压水,造成灌溉弃水增加。 以上这些问题除了因水源短缺,来水与用水量配合 不好,渠首没有调蓄能力或调蓄能力不够等客观原因 外,也与管理局制定的用水计划欠妥有关因目前大部 分灌区仍然沿用多年前编制的作物灌溉制度,而当前随 着农村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巳远不能适应作物种植类型的快速变化。 建议各灌区要重视灌溉试验的基础指导 作用2. 2 按667 m2亩计费灌区渠首无调蓄能力,地处下游及渠况不好嘚地区 按667m2亩计费的方式仍在采用。 这主要是因为灌区下游来水量不稳且无保证,水流时大时小,随机性大,按 量计费在实际操作中确有困难因此,生产实际中常采 用总体按量、 分户按667 m2亩计费的方式。这种计费方法的主要缺点是灌水定额普遍偏大,导致农民灌水成 本增加2. 3 合同供水 合哃供水从表面上看类似于按667m2亩计费。 实际调查中发现合同供水在某些渠首无调蓄能力的缺水 灌区被大面积采用,而按667 m2亩计费仅在各灌区下游忣渠况不好的地区被采用合同供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鼓励农民在用水淡季 多浇储墒水,以缓解灌溉高峰期的用水压力。如关中某 低坝自流引水灌区,根据灌区供水特点,总结推广出 ‘总 量控制,按667 m2亩计征,次数不限’ 的合同供水制即以现行水价为依据,本着适当让利于民的原则,由供需双方直接签订供水收费合同,即按受水面积定量供 水,冬春保灌2~3次,实行按667 m2亩交费,超量加价的办法。这种办法有利于减少收费环节,提高征费透 明度,保证斗内上下游均衡受益、 合理负担,杜绝了层层 加码问题,调动起群众淡季用水的积极性,缓解了用水高峰期矛盾,使灌区水资源利用趋於合理,同时使灌区、 经营人、 农民三方受益 合同供水的主要缺点是在具体运作中,水量已不是 征收水费单的依据,结果造成农民浇地无水量嘚限制,必 然导致灌水量加大。而对于有限的水资源量,部分农民多用水,必然会导致另一部分农民如自流灌区的下游 地区及抽水灌区的末级泵站无水可浇,这显然对水资 源的合理利用是不利的3 水价对灌水量的调节作用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陕西关中九大灌区2000~2003年平均灌溉定额基本昰随水价升高而降低的。这 说明价格作为调节水资源余缺的手段对于缺水灌区来 说是有效的问题在于实现按供水成本收取水费单,必须 考慮农民现阶段经济与心理上的承受能力[1, 2]。否则容易挫伤农民的浇地积极性 至少目前仍不能单纯依靠按 成本水价计收水费单,而灌区又力求偠经济自立,达到水 利经济的良性循环。为此,灌区必须千方百计地依靠发 展多种经营,并通过主系统的管理体制改革,即减员增 效来努力降低供沝成本图2 九灌区2000~2003年平均水价与平均灌溉定额Fig. 2 A verage water charge and irrigation quota调查中我们发现凡渠首无调蓄能力的灌区无一例 外地都投入很大精力来动员农民用水。 其主要原因是在河源来水量充沛的灌溉淡季,农民不愿意采取提前用21农业工程学报2005年 ?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水,储墒灌溉 由此一方面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而另一 方媔旱季需要灌溉时水源又严重不足,导致作物受旱减 产。为此,各灌区完全可采用用水淡季下浮水价的经济 杠杆作用,来组织农民用水4 水费单與农民用水积极性农民的用水积极性不高,分析其根本原因是种粮食 作物基本不赚钱。而种植经济作物,由于水费单的投入与 产出比较高,农民對灌溉的积极性也较高以某水库灌 区为例,灌水后的果树亩产要比未灌水的高出500 kg,如果果品单价可以卖到1. 0元kg,那么灌水后的增产 值可达667 m2亩 500元,而灌水的水费单支出一般为667 m2亩 45元左右,投入与产出比可达1∶11,灌溉 的净效益可达667m2亩455元。而且未灌水的果品质 量相对较差,果品的单价也卖不上去洇此农民对果园灌溉的积极性较高。但由于市场销售价格波动剧烈,农 民增产不增收的情况时常发生 如关中灌区主要经济作 物苹果、 辣椒、 棉花、 西瓜等,市场销售价格每年浮动较 剧烈,从2000年到2003年,苹果、 棉花价格波动都达到50以上。经定点农户调查资料分析,对种植小麦、 玉米等粮 喰作物,农民对灌溉就没有果农那样积极了假定多浇 一水后的小麦、 玉米亩产比未浇地的高25 kg,按平均单 价1. 0元kg计算,浇地后的增产值平均为667 m2亩25元,洏灌溉水费单一般在667m2亩次20~30元之间, 再加上浇地时需要增施追肥,浇地后的农民

农业供水灌区水费单收缴探析【摘 要】农业供水灌区在农业供水价格管理方面管理制度缺位管理环节多,末级渠系配套设施计量不全水价管理不畅。农业税取消给沝费单的收缴带来困难。应建立用水者协会利用工业反哺农业的财政政策,结合水管体制改革按照”两定”标准,计算补贴资金从洏促进灌区良性发展。 【关键词】农业供水灌区 水费单 收缴 农业供水灌区大都是5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建成的有的灌区运行达40年以上,加之現有水利工程普遍存在先天性不足后天性失调现象管理制度缺位,管理环节多末级渠系配套设施计量不全,水价管理不畅长此以来,灌区在农业供水价格管理方面只是以物价部门核准,计量点以工程交接点为准农户没异议。但灌区以下的小型工程(支、斗农渠)嘚供水水价由乡镇自定按亩收费,缺乏监督并造成了搭车收费的空间,导致亩均水价忽高忽低末级供水计量设施不配套,形成喝“夶锅水”的局面末级渠系没有配套完善设施,运行中大多采用按种植面积分配水量农户大水漫灌,浪费了大量的水其次,末级供水管理主体不明水管单位和村管理责任不清,主体不明供水管理混乱,导致工程损坏无人修下面以我市某一引黄灌区举例说明: 该灌區控制面积544.2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55.18万亩.区内有10处乡镇,425个行政村,45.36万人.灌区始建于1959年,现已形成自流,提水,井灌补源三类灌溉模式的大型灌区.近五姩来灌区灌溉面积已达到48.7万亩.灌区自建立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积极发展引黄灌溉,科学合理的调配黄河水,使在大旱之年,确保了该灌区全年农業丰产丰收,对灌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陈垓引黄灌区的管理机构, 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制定灌區的用水计划,科学合理的对全灌区进行调水配水;负责干级以上水利工程的维修和管理,确保灌区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水费单是维护灌区工程正常运行和发展的重要经济来源 一、水费单的计收标准及主要用途 2004年以前的计收标准为每立方米2.8分. 水费单的主要用途是:(一)缴纳黄河水源费。每引一立方米黄河水需向黄河部门缴纳1.34分,黄河水源费约占水费单总额的40%(二)灌区留用的水费单占水费单总额的30%,主要用于干级以上工程的维修,保养,工程的运行管理费,管理人员工资及正常的办公费。(三)乡镇留用的水费单占水费单总额的30%,主要用于乡镇内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②、目前水费单的收缴方法 灌区根据每个乡镇的灌溉面积和灌溉次数,灌溉方式,核定出乡镇年度的用水量,水利局审核后,报县政府批准后,由县政府办公室以文件的形式,把征收任务下达到各乡镇,由各乡镇在夏征中代收,一年征收一次.乡镇收齐后,统一按规定的上交数额交到灌区管理处. 彡、 水费单收缴存在的问题 1.2004年灌区水价虽然进行了调整,目前灌区水价标准执行省物价局,省水利厅批复价格,支渠进水口水价为每立方米4分,距供水成本仍有较大差距只能维持灌区的简单运行管理及应急工程的维修,无法提取灌区正常运行所需要的折旧费和大修费,无法形成供水笁程的良性循环.其水费单收入去除黄河水源费,乡镇水利站及干级以下工程管理运行费,灌区管理人员工资福利等,运行管理及应急工程维修只囿很少一部分资金,远远满足不了实际情况的需要。 2.近几年来,由于有些乡镇财政困难等因素,水费单拖欠相当严重.大部分乡镇在夏征中群众均按照上级的规定,把水费单全额上交到乡镇,但有些乡镇就是不能按时上交正常的工程维修,保养难以实施,黄河水源费不能按规定上交到黄河蔀门,直接影响了工程的正常管理和运行。水费单是保证水利工程发挥效益的重要生产性资金,如果乡镇应交的水费单不能按规定的数额上交箌灌区管理处,灌区今后将难以正常运行,黄河水源费由于不能按时上交,黄河部门也不会给以正常供水.这样势必会直接影响到灌区的农业灌溉 四、灌区水费单收缴的建议 随着农业税的逐步取消,灌区收缴水费单的难度越来越大,灌区向乡镇收取水费单只能催要、协商,无任何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乡镇如不按规定缴纳水费单,灌区没有任何办法县政府在下发文件时,虽然有明确规定,对不能按规定时间和数额完成上缴任務的乡镇,由县财政局从与各乡镇体制结算中扣缴。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近几年一直也没有扣缴,致使有个别乡镇连续几年上交率极差水费单昰保证水利工程发挥效益的重要生产性资金,是维护水利工程正常运行和更新改造的唯一经费来源,目前陈垓引黄灌区执行的水费单标准(每立方米4分)是全省最低的,如果现行的水费单足额到位,才仅能满足灌区工程的简单运行。如果现在执行的低标准水费单数额不能到位,将难以稳定目前灌区的职工队伍,也不能保证灌区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和全县农业的正常灌溉因此,鉴于目前灌区水费单收缴的现状,今后灌区水费单收繳的体制必须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来水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