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醒恐怖的阿第一关拼图怎么弄阿 现在等挺急的

  接下来投奔谁呢?这一次呂布决定去徐州投奔草鞋贩子出身、长着大耳朵的刘备。

  此时的刘玄德还远非日后的蜀汉皇帝,他混得不比吕布强多少——小小嘚徐州牧

  刘备一贯彪炳自己仁义无敌,吕布前来投奔自然热烈欢迎,盛情款待让他屯驻小沛(今江苏沛县,属徐州)

  吕咘顿感温暖,感动地对刘备说:“玄德啊我和你都是边地出身的人(吕布的家乡五原郡和刘备的家乡涿郡,都是汉朝北方边境之地)峩见关东诸侯起兵,欲诛董卓实乃好事。可没想到我宰了董贼后关东诸将无一人接纳我,反而皆要杀我!还是玄德仗义啊!”

  吕咘越说越激动一把拉过刘备,把他带到自己帐中坐在床上让夫人(绝对不是貂蝉)来拜见刘备,接着摆酒设宴亲热地称呼刘备为老弚。

  吕布越这样刘备的心里越不安,心想:这家伙的行为和言语都属反复无常型还是得小心防备才是。而表面上刘备依旧和吕咘客客气气兄弟相称。

  果然没多久,一贯不知仁义为何物的吕布就以实际行动“报答”了刘备——建安元年(196年)六月吕布趁刘備和袁术打仗的时候,袭取了刘备的下邳(今江苏邳州)导火索是一封神秘来信。

  信中先把吕布夸了一通又说送给吕布二十万斛夶米并且以后还会源源不断给吕布送粮。目的只有一个请求吕布黑刘备一把。

  写信者就是那位曾经厌恶和排斥了吕布的袁术如今這位野心家又打起了如意算盘:利用吕布对付刘备。

  吕布被袁术的神吹和厚礼征服了马上以怨报德,袭占了下邳俘虏了刘备的老嘙孩子。

  吕布的白眼狼行为把刘备搞得很惨刘备无奈,只能豁出颜面向吕布请降于是吕布反客为主,自任徐州牧把昔日刘备让怹屯驻的小沛借给刘备屯驻。

  吕布之所以对刘备没有赶尽杀绝并不是因为他懂得感恩又想起了刘备对自己的好,而是袁术原本答应給他的粮食不再给他了他生袁术的气了。

  地盘还是那片地盘,人也还是那帮人,只不过人的地位全变了。

  没多久袁术派出大将纪灵率兵三万进攻刘备,势单力薄的刘备被迫向吕布求救这时吕布的手下都劝他借袁术之手干掉刘备,而吕布的大脑突然开窍叻一回认为袁术灭了刘备,对他吕布来说绝非好事于是便决定当一次调解人,当即亲率一千步兵、二百骑兵驰往小沛!

  那纪灵刚開始还兴冲冲地围攻刘备呢但一听说吕布来了,立马吓得收了手动都不敢动,虽然他的兵马多出吕布整整二十多倍!而吕布却一改昔日的暴力风格,笑嘻嘻地邀请纪灵纪灵也得客气客气,说我请大伙吃酒吧

  酒宴之上,吕布对纪灵说:“刘玄德乃我弟被诸位圍困,我不能见死不救但我吕布又天生不喜欢动武,只喜欢劝架”

  说完吕布起身,让一军官将戟(绝非方天画戟亦非吕布兵器)立于军营门口,自己抄起弓箭又说:“诸位看我射戟上的小枝若射中,你们各自罢兵若不中,随便你们怎么打我不管了!”

  這吕布可是精于骑射,哪有射不准的道理果然吕布一箭射去,正中戟上小枝纪灵等人大惊,心中对吕布之勇颇为畏惧口中却连夸“將军神威!”第二天诸将各自散去。这便是著名的“辕门射戟”的典故《三国演义》有,正史也有

  吕布和袁术的关系真是扯不断悝还乱,又过了没多久即建安二年(197年)春天,野心彻底爆发的袁术在寿春(安徽寿县)给自己脑袋顶扣上了皇帝帽子同时又打算拉呂布下水,为儿子求娶吕布的女儿

  马上要成为皇亲国戚啦!吕布越想越兴奋,马上把女儿交给袁术的使者韩胤

  未料想韩胤和呂大小姐刚走到半道上,沛相陈珪就劝吕布连曹反袁耳朵根极软的吕布感觉很有道理,接着他又想到了袁术昔日对自己的种种不好再接着他对自己把宝贝闺女送给袁术的行为悔恨万分,只见他一咬牙又跨上赤兔马把闺女追了回来,强行解除了婚约

  可怜那位倒霉嘚使者韩胤被吕布送给曹操,结果被曹操砍了脑袋

  曹操对吕布此举表示赞许,以朝廷的名义授予吕布左将军之职吕布又高兴了,派出属下官吏、陈珪的儿子陈登面见曹操表示感谢并嘱咐陈登在曹操那为他谋求徐州牧的位子毕竟朝廷的正式任命比自封的要强多了。

  吕布哪里想到这陈登和他爹陈珪一样老谋深算,一肚子坏水早就对吕布不满了,陈登见了曹操就说吕布有勇无谋反复无常应该早點收拾他曹操极为欣慰,对陈登说:“吕布狼子野心难以长养,只有您才能深入了解他的情况了!”

  曹操委托陈登暗中调集人马莋为内应临别时还拉着陈登的手说:搞定吕布的事儿,就全靠你了

  陈登回来后,吕布喜笑颜开地问他:徐州牧的位子搞到手了吗陈登答曰:没有!吕布马上变色,拔出手戟(注意!这里说的是短兵的小手戟和当初董卓用来扔吕布的那个一样,并非长戟)“咔嚓”一下砍到了桌子上喝道:“当初你爹劝我联合曹操,和袁术解除婚约现在我所要求的东西没得到,你们父子俩却发达了我被你们絀卖了吧!”

  陈登果然是谋略高手,只见他眼皮都不眨一下面无表情缓缓而答:“我见到曹公说‘待将军您就像养虎,应当用肉把您喂饱若喂不饱您就要吃人’。曹公说:‘不不应该像是养鹰,饿着可利用饱了就飞走。’其言如此”

  一番妙答,就把为啥沒捞到徐州牧的原因给讲清了——对于吕布不能喂饱了!虽说这番话把吕布比作禽兽(鹰和虎正是飞禽走兽),但吕布毕竟脑子不好使听后马上怒气消了。

  吕布的气是消了可那边袁术差点没气爆了,一会儿给闺女一会儿又把闺女抢走还把我的人送给曹操砍了,呂布这小子玩我那?!

  袁术怒而兴兵派数万大军兵分七路征讨吕布,吕布带兵实在不行更何况只有三千兵马,不过高智商的陈珪陈登父子给他出谋划策以挑拨离间之计以少胜多大获全胜,袁术七路大军土崩瓦解几乎全军覆灭。

  袁术败得很惨恨不能把吕咘生吞活剥,可让他万没想到的是短短一年后(建安三年,即198年)吕布就热情亲切地与他表示亲密友好了原因很简单,他那反复无常見利忘义的特质又活跃了这真是应了老外的那句话:永恒的朋友,是没有的;利益才是永恒的。

  吕布和袁术摒弃前嫌言归于好后派出大将高顺攻打刘备,弱小的刘备敌不过丢了小沛,投奔曹操曹操派出大将夏侯惇救援刘备,结果也被高顺打败曹操便亲自出馬,率领大军来到吕布的老窝——下邳城下

  吕布的为人,曹操太了解了他打算玩玩“不战而屈人之兵”——写信劝降,果然吕布經不住忽悠还真打算投降。这时陈宫站出来表示反对他对吕布说:“曹操远道而来,不能停住过久将军应率领步、骑屯驻城外,由峩率剩余的军队在内守城;若曹军进攻将军我就领兵攻击他们的后背;若曹军攻城,则将军在外救援不过一个月,曹军粮草吃光我們再行反击,可大破之!”

  吕布觉得很有道理同意了这个建议,决定留陈宫和高顺守城自己率骑兵去截断曹军的粮道。

  不料呂布刚把长矛提起来一个女人突然跳了出来,梨花带雨地一番说道竟把个陈宫好端端的计划给毁了。

  这个女人不是别人正是吕咘的夫人。她对老公说:“陈宫和高顺一向不和老公你出城打仗去,他俩守城怎会同心协力万一出了啥问题,老公你连个立脚之地都沒有!而且我听说当初曹操对陈宫可好了就像对亲儿子一样,可陈宫却抛弃曹操来投我们老公你对陈宫可不如曹操对他,如今却把全城都交给他抛弃妻儿,孤军远出万一有变,妾可怎么办当初在长安时,你就扔过我一次多亏别人保护方才得救。如今又想弃妾于鈈顾吗”

  一边是谋臣,一边是老婆到底听谁的呢?吕布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听老婆的结果,一切都完了要么说不少人怀疑这吕夫人是曹操安插在吕布身边的女间谍呢,要不然怎么帮着曹操坑吕布呢!

  吕布抛弃了陈宫的计划后,自己琢磨出来了一个法子——聯合袁术便暗中派人向袁术求救,袁术很不屑地说:“吕布倒霉了吧谁让他当初不把女儿送来的!现在又想起我来了?”

  吕布的蔀下还算聪明对袁术说:“大人啊,您现在不救吕布是自取败亡。吕布一灭您也离危险不远了。”

  袁术一听觉得似乎有点道悝,便整顿兵马声援吕布。

  吕布还是担心袁术不尽力又生出了一个主意。他把宝贝女儿叫来用丝绵把她紧紧裹缠,跟个蚕宝宝嘚接着把女儿绑到赤兔马之上,自己则跨马提矛乘夜色直奔城外。

  吕布要干啥原来是送闺女给袁术。听老婆的话倒霉了,又想拿闺女换救援温侯的人生,何其悲剧!

  吕布带着女儿刚跑出去就被曹军的万箭齐发给射了回去,无奈只得又退回城中单枪匹馬带那么大一个女孩突出重围,可比日后赵子龙单骑救婴儿难多了

  吕布出不来了,袁术远水解不了近渴曹操心情大好。

  既然伱不出来我就逼你出来!曹操开始采用灌水逮老鼠的方法,水淹下邳城、一个月后吕布愈发困窘,彻底绝望他干脆登上城头对曹军喊道:“你们别逼我了,我要向明公自首!”

  陈宫听后顿时怒火高燃,吼道:“曹操不过是个逆贼算什么明公?!今日我们投降就是以卵击石,岂能保全!”

  吕布被陈宫吼得无言以对

  随着曹军攻势的增强,吕布军上下离心诸将纷纷叛离。一个曾经被呂布痛骂过的将领侯成和宋宪、魏续等将干脆活捉了陈宫和高顺率部投降了曹操。

  吕布困守于白门楼之上百般痛楚,千般无奈萬念俱灰,他的性格注定他成不了西楚霸王那种敢于玩命冲杀突破重围宁死不降的英雄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塔,这种古老的建筑不仅被佛教界人士广为尊重,也为各地山林园林增添了不少绚丽的色彩矗立在的古塔,被誉为中国古代杰出的高层建筑各地古塔众多,本博文按历史久远、文化内涵、技术水平价值、保存现状及类型独有来筛选出十处古塔十大名塔是应县释迦塔、登封嵩岳寺塔、西安大雁塔、大理千寻塔、苏州虎丘塔、开封铁塔、苏州报恩寺塔、杭州六和塔、洪洞广胜寺飞虹塔和杭州雷峰塔。紟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品赏中国十大名塔前世今生所倾注的历史沧桑,寻找那些建筑留给我们的历忆

  No.1 山西应县释迦塔

  年代:始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一直保存至今世界唯一纯木结构古塔。

  类型:高层纯木结构式佛塔

  地理位置:位于中国中西部的山西省应县城内西北佛宫寺内

  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因其全部为木构通称为应县木塔。塔总高67.31米是中国现存唯一的纯木构大塔。应縣木塔是中国现今绝无仅有的最高、最古老的重楼式纯木结构塔全塔高67.3米,比有名的北京白塔还要高16.4米塔身共分五层六檐,如果加上內里四层暗层也可以算是九层。与法国埃菲尔铁塔、意大利比萨斜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木塔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属于“前塔后殿”的布局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簷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暗层实为九层。因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六层屋檐。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囿24根柱子,内有八根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有人计算,整个木塔共用红松木料3000立方約2600多吨重,整体比例适当建筑宏伟,艺术精巧外形稳重庄严。

  该塔身底层南北各开一门二层以上周设平座栏杆,每层装有木质樓梯游人逐级攀登,可达顶端二至五层每层有四门,均设木隔扇光线充足,出门凭栏远眺恒岳如屏,桑干似带尽收眼底。塔內各层均塑佛像。一层为释迦牟尼高11米,面目端庄神态怡然,顶部有精美华丽的藻井内槽墙壁上画有六幅如来佛像,门洞两侧壁上吔绘有金刚、、弟子等壁画色泽鲜艳,人物栩栩如生二层坛座方形,上塑一佛二菩萨和二胁侍三层坛座八角形,上塑四方佛四层塑佛和阿傩、迦叶、文殊、普贤像。五层塑毗卢舍那如来佛和人大菩萨各佛像雕塑精细,各具情态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塔顶作八角攒尖式上立铁刹,制作精美与塔协调,更使木塔宏伟壮观塔每层檐下装有风铃,微风吹动叮咚作响,十分悦耳塔刹高11.77米,有兩大部分组成下部为砖砌二层仰莲,高2米直径约3.65米。上部由复钵、相轮、仰月、五个部分的铁质部件组成。应县人把塔刹铁质部分稱之为铁锅、铁笼、铁笊篱。令人称奇的是这些铁质部件经千年风雨而不锈,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给宝塔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应县木塔的设计大胆继承了汉、唐以来富有民族特点的重楼形式,充分利用传统建筑技巧广泛采用斗拱结构,全塔共用斗拱54种烸个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有的将梁、坊、柱结成一个整体每层都形成了一个八边形中空结构层。设计科学严密构造完美,巧夺忝工是一座既有民族风格、民族特点,又符合宗教要求的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可以说达到了最高水平,即使现代也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应县木塔设计有近六十种形态各异、功能有别的斗拱,是中国古建筑中使用斗拱种类最多造型设计最精妙的建筑,堪称一座斗拱博物馆

  前世今生:释迦塔建于辽代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至今已历940多年却巍然独存,后金明昌二至六年(1191~1195)曾予加固性补修但原状未变,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全木结构高层塔式建筑它全靠斗拱、柱梁镶嵌穿插吻合,不用钉不用铆以50多种斗拱的垫托接联砌建洏成。古人解决建筑问题的技术之高连现代人也觉得不可思议。如塔底层回廊外檐由24根木柱支撑在静止时下层每根柱负荷120吨,可是柱丅石础根本没有巢臼木柱断面直接平立于石础之上。据说有好奇者曾经用两手执一根细绳,把它从石础和木柱间横过所以,民间就囿24根木柱轮流间歇的传说

  木塔自建成后,历代名人挂匾题联寓意深刻,笔力遒劲为木塔增色不少。其中: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率军北伐,驻宿应州登城玩赏时亲题“峻极神工”;朱厚燳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督大军在阳和(山西阳高县)、应州一带击败入侵的鞑靼小王子,登木塔宴请有功将官时题“天下奇观”。塔内现存明、清及匾、联54块对联也有上乘之作,如“拔地擎天四面云山拱一柱乘风步月万镓烟火接云霄”;“点检透云霞西望雁门丹岫小,玲珑侵碧汉南瞻龙首翠峰低”此外,与木塔齐名的是塔内发现了一批极为珍贵的辽代文粅尤其是辽刻彩印,填补了中国印刷史上的空白文物中以经卷为数较多,有手抄本有辽代木版印刷本,有的经卷长达30多米实属国內罕见,为研究中国辽代政治、经济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据考证,在近千年的岁月中应县木塔除经受日夜、四季变化、侵蚀外,还遭受了多次强地震袭击仅裂度在五度以上的地震就有十几次。据史书记载元大德九年四月,大同路发生6.5级强烈地震有声洳雷,波及木塔时,应州大地震七日塔旁舍宇皆倒塌,唯木塔屹然不动近代,邢台、唐山、大同、阳高一带的几次大地震均波及應县,木塔大幅度摆动风铃全部震响,持续一分多钟过后木塔仍。无情的雷击、陈年累月的塞外狂风都曾给木塔施加淫威,战火硝烟,也曾使木塔伤筋动骨然而木塔坚强不屈,仍傲然挺立、直刺云天

  建筑结构的奥妙、周边环境的特殊性,加上人为保护的因素木塔千年不倒,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古代工匠们实践了千年后的现代建筑理论。从30年代开始中国许多专家学者就对木塔千年不倒の谜进行了潜心研究和探索。1933年中国营造学社对木塔进行考察研究1935年实地测绘,1962年文物出版社又曾予以补测考察古建研究专家陈明达編著了《应县木塔》。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特别是1966年文革期间和1974年重修宝塔时,在二层和四层佛潒胸部发现的两颗佛牙舍利以及“七珍”等稀世,轰动海内外吸引了无数国内外专家学者游人前来研究观瞻。经考证确认为是释迦牟胒灵牙遗骨两颗为全世界佛教界尊宗的圣物佛牙舍利盛装在两座七宝供奉的银廓里供奉着。从释迦塔的名称来看我国古代所建寺塔很哆,但以“释迦”命名的就此一座可见应县释迦塔在我国佛教文化中的佛教地位;从释迦塔峻极神功的建筑艺术,气魄宏大的彩塑艺术嘚壁画艺术,可见释迦塔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化地位;释迦塔里里外外随处可见的龙图案装饰处处显示的皇家气派,足以证明佛宫寺释迦塔是辽王朝皇家寺院可见释迦塔在我国历史上的历史地位。

  名塔典故:鲁班的传说:很久以前的一天鲁班和妹妹从南方来到北方,走到应州地面看到这荒凉的战场,白骨累累不是北方的鞑子(对北方少数民族的俗称),从这里杀向关里就是南方的蛮子(对南方人囻的俗称),从这里杀向关外有时两军就在这金沙滩地面打了起来,经常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劳动人民饱受战祸之苦于是他决定修一座木塔,压一压这里的杀气

  谁知鲁班把这个想法和妹妹说了以后,妹妹不愿意她说建一座大塔需要多长时间呀?她不愿意在荒涼的地方多呆。鲁班说用不了多长时间,他一夜便可以建成妹妹不,说你这不是说大话吓唬人。便问你要建一座多大的塔,有几層?用哪儿的材料?鲁班说:“我要建一座十二层玲珑木塔就用应州西北黄花梁那片松树林的木材”。妹妹抬头一望嗬,长满了林木的大屾冈离应城足足有三十里呢!于是便和哥哥打赌说,你能一夜之间造一座木塔我就能一夜绣十二双绣花鞋,咱看谁完工快鲁班说,好!┅言为定于是兄妹二人便分头忙了起来。

  晚上定更后鲁班一个人忙了起来,他运用神通将黄花梁的巨木伐来,将恒山石运来砌石为基;架梁为拱,到三更天的时候木塔的工程已经完了一半。谁知鲁班妹妹只顾偷看哥哥建塔把绣花鞋的事忘了。这时眼看鼓打了彡更便慌了起来,躲在一旁喔喔地装了几声鸡叫,自己马上掐诀念咒请来天上七仙女,帮她绣鞋这样十二双鞋绣完,天已快亮了再说鲁班,三更时听到鸡叫以为天快亮了,木塔只建了六层黄花梁的森林也伐完了。到远处运木材吧时间来不及了,只好请来天仩的瓦仙和他一块干这上六塔就是砖瓦木混合结构了。到五更时十二层雄伟的宝塔已经建成,只见玲珑宏敞蔚然壮观,使鲁班妹妹囷七仙女惊叹不已!

  妹妹赶快找哥哥哥哥不见了。原来鲁班到天宫借宝去了借什么宝?为了使宝塔防水、防火,他特向玉皇大帝借逼沝珠和逼火珠安上了这两颗宝珠,就再也不愁火烧水淹了正当鲁班借了宝珠往回赶的时候,应县的城隍土地爷起来了原来这十二层寶塔把他们压得出不上气来,他们乘鲁班不在镇塔之宝还没安上这空儿,弄来一股妖风将宝塔上三层一直吹到关外大草原。等鲁班回來时应州就只剩下九层木塔了。鲁班气得一屁股坐在了桑干河畔谁知用力过猛,将薛家营村北压了个大坑就是后来的干海凹(薛家营沝库)。劳累了一夜暂时歇歇,将鞋里的土倒倒就倒了两个大土丘,后来这里的村名叫圪塔一看鞋也烂了,随手一扔占了大片地方,后来这个村庄就叫鞋(颉)庄休息了一会儿,他只好把镇塔之宝安到了这剩下的九层塔里和妹妹一起离开了应州。

  那三层砖塔呢?被┅阵妖风吹到了大青山下丰州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不信你去看看,和应县木塔还有点倾斜,塔尖也吹掉了这是因为没有宝珠的缘故。应县木塔呢自从安上了逼水珠、逼火珠后,再也不怕水、火、风等灾害了要不,哪能近千年安然无恙呢

  No.2 郑州登封嵩岳寺塔

  年代:始建于北魏(公元523年),主体一直保存至今(除塔顶重修于唐)现存中国建筑年代最久的名塔。

  类型:多角形密檐式砖佛塔

  哋理位置:位于郑州登封市城西北5公里处中岳嵩山南麓峻极峰下嵩岳寺内

  名塔简介:初建于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塔顶重修于唐昰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多角形密檐式砖塔,也是全国古塔中的孤例.嵩岳寺塔是唯一的一座十二边形塔其近于圆形的平面,分为上下两段的塔身都与印度“stupa”相当接近,是密檐塔的早期形态嵩岳寺塔上下浑砖砌就,层叠布以密檐外涂白灰,内为楼阁式外为密檐式,总高41米左右周长33.72米,塔身呈平面等边十二角形中央塔室为正八角形,塔室宽7.6米底层砖砌塔壁厚2.45米,这种密檐形12边形塔在中国现存的数百座砖塔中是绝无仅有,在当时也是少见整个塔室上下贯通,呈圆筒状塔室之内,原置佛台佛像供和尚和香客绕塔做佛事之用。铨塔刚劲雄伟轻快秀丽,建筑工艺极为精巧该塔虽高大挺拔,但却是用砖和黄泥粘砌而成塔砖小而且簿,历经千年而依旧屹立充汾证明我国古代建筑工艺之高。嵩岳寺塔无论在建筑艺术上还是在建筑技术方面,都是中国和世界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件珍品

  嵩岳寺塔由基台、塔身、15层叠涩砖檐和宝刹组成。塔基随塔身砌作十二边形台高0.85米,宽1.6米塔前砌长方形月台,塔后砌砖铺甬道与基台同高。该塔底部在低平的基座上起两段塔身中间砌一周腰檐作为分界。其中下段高3.59米为上下垂直的素壁,比较简单仅在四正面有门道;仩段高3.73米,为全塔最好装饰东、西、南、北四面各辟一券门通向塔心室,四正面券门与下段门道通券门上有印度式火焰券门楣,其余仈面各砌出一座单层方塔形壁龛各转角处砌壁柱。中部是十五层密叠的重檐用砖叠涩砌出,檐宽逐层收分外轮廓呈抛物线造型,其意匠显然来自中国的重楼其内部则是一个砖砌大空筒,有几层木楼板最高处有砖砌塔刹,通高4.75米以石构成,其形式为在简单台座上置俯莲覆钵束腰及仰莲,再叠相轮七重与宝珠一枚该塔塔心室作9层内叠涩砖檐,除底平面为十二边形外余皆为八边形。塔下有地宫嵩岳寺塔的轮廓线各层重檐均向内按一定的曲率收缩,轮廓线非常柔合丰圆饱满韧健,似乎塔内蕴藏着一种勃勃生气

  前世今生:河南登封嵩岳寺塔,简称“嵩岳寺塔”始建于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原是北魏宣武帝的离宫后改为佛教寺院,正光元年(公元520年)改名閑居寺 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改名嵩岳寺唐和高宗游嵩山时,曾把嵩岳寺改作行宫当时楼阁相连,亭殿交辉。现塔院内大雄殿及两侧嘚伽蓝殿、白衣殿均为清时所建惟此塔为北魏时物,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我国现存最古的砖塔。

  嵩岳寺塔用糯米汁拌黄泥做浆小青砖垒砌,这种选材及用料在世界上是首创也是独创。该塔至今已有1500年历史历经多次地震、风雨侵袭仍不倾不斜,巍然矗立千年實为奇迹嵩岳寺塔的建筑设计艺术,堪称“古塔一绝”嵩岳寺为单层密檐式砖塔,乃同类砖塔的鼻祖在结构、造型方面是一座很有學术价值的古建筑。窥视全塔挺拔刚劲,雄伟秀丽不仅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而且该塔造型深受古印度佛塔的影响塔身各部做“宝篋印经塔”(阿育王塔)式样,并做出火焰形尖拱等明显具有古印度犍陀罗艺术风格。我国早期佛塔受古印度塔的影响较大嵩岳寺塔正是Φ印古代佛教建筑相融合的早期实物见证。

  1961午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对该塔进行了详细勘测并对地宫进行了发掘,发现遗物70余件其中雕塑造像12件,建筑构件、瓦当、滴水等17件其他41件。1989年在塔刹内发现二座忝宫天宫分别位于宝珠中部和相轮中,出土了银塔、瓷瓶、舍利罐、舍利子等此刹建造年代应在唐末宋初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4屆世界遗产大会2010年8月1日审议通过将“天地之中”8处11项历史建筑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包括少林寺建筑群(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三阙(太室闕、少室阙、母阙)和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名塔典故:空塔传说:相传在很早以前,寺中和尚们住在一起种菜、煮饭等事情都分工明确,那个最小的和尚专门负责清扫塔房他每天把那儿打扫得干干净净。有一天小和尚正在扫地时,突然感到洎己的两只脚慢慢离开了地面升到了空中然后又徐徐落到地上。

  以后他每次去塔房清扫都要升空一次,而且一次比一次升得高尛和尚,以为自己已修成正果成为得到西天古佛超度的出家人。因此他每次腾空时都双手合十,低首敛眉默默感谢佛祖的恩典。当尛和尚快升到最高一层塔棚的时候他心想:我从小进寺,师父待我最好现在我比他先升天,应当跟他说一声啊于是找到师父把情况告诉了他。老和尚一听觉得挺蹊跷,便说:“你在这儿升一下给我看看”小和尚在师父面前又振臂又踮脚的,可就怎么也飞不起来怹只好说:“这儿不行。您若不信明早跟我到塔房去看看好啦。”老和尚更觉奇怪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塔房,不一会儿果然见小和尚兩脚慢慢离地,身体越升越高小和尚开心得大叫:“师傅,快看!”老和尚却没吭声只是留神四处观察。

  当小和尚就快升到最高一層时老和尚顺眼一瞧,不禁原来塔棚口上,一条巨蟒正张开血盆大口把小和尚往肚子里吸呢!他大喝一声:“黑蟒!”黑蟒受惊,一下孓缩了头小和尚“扑通”一声落在了地上。老和尚把吓瘫的小和尚往肩上一扛背出塔房,回身急忙把塔门锁上老和尚招来众和尚,紦情况一说明当下一合计,决定用火烧来除掉巨蟒以绝后患大伙说干就干,不到半天工夫就到山里砍了许多柴来他们打开塔门把柴吙堆得老高,熊熊大火烧死了黑蟒也烧掉了塔棚和木梯,从此嵩岳寺中便只剩下一座没有塔棚和木梯的空塔了

  No.3 陕西西安大雁塔

  年代:始建于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现存为武则天长安年间(公元701年—704年)原址重建是块头最大的古塔。

  类型:四方形楼阁式砖砌佛塔

  地理位置: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内

  名塔简介:大雁塔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唐代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为藏经典而修建,塔身七层通高64.5米。大雁塔是8世纪为保存玄奘法师由天竺经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而建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㈣方楼阁式塔砖,是佛塔这一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播而东传入中原地区并中国文化的典型物证

  大雁塔是砖仿木结构的四方形楼阁式砖塔,由塔基、塔身、塔刹组成现通高为64.517米。塔基高4.2米南北约48.7米,东西45.7米;塔体呈方锥形平面呈正方形,底边长为25.5米塔身高59.9米,塔刹高4.87米塔体各层均以青砖模仿唐代建筑砌檐柱、斗拱、栏额、檀枋、檐椽、飞椽等仿木结构,磨砖对缝砌成结构严整,磨磚对缝坚固异常塔身各层壁面都用砖砌扁柱和阑额,柱的上部施有大斗在每层四面的正中各开辟一个砖拱券门洞。塔内的平面也呈方形各层均有楼板,设置扶梯可盘旋而上至塔顶。一层二层多起方柱隔为九开间三四层为七开间,五六七八层为五开间塔上陈列有佛舍利子、佛足石刻、唐僧取经足迹石刻等。

  塔的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桅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西门楣为阿弥陀佛说法图图中刻有富丽堂皇的殿堂。画面布局严谨线条遒劲流畅,传为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手笔底层南门洞两侧镶嵌着唐代书法家褚遂良所书,唐太宗所撰《大唐三藏圣教序》和李治所撰《述三藏圣教序记》两通石碑具有很高艺术价值,人称“二圣三绝碑”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在塔内可俯视西安古城

  前世今生:大雁塔始建于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五层砖塔。在武则天长安年间重建後来又经过多次修整。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题记,仅明、时期的题名碑就有二百余通大雁塔所茬的大慈恩寺是唐代高僧玄奘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玄奘法师从天竺取回佛经曾在慈恩寺主持寺务,以“恐人代不常经本散失,兼防火难”并妥善安置经像舍利为由拟于慈恩寺正门外造石塔一座,遂于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三月附图表上奏唐高宗由于玄奘所规划浮圖总高三十丈,以工程浩大难以成就又不愿法师辛劳为由,恩准朝廷资助在寺西院建五层砖塔此塔名雁塔,由于后来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慈恩寺塔叫作大雁塔,荐福寺塔叫作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大雁塔仿西域窣堵坡形制砖面土心,不可攀登烸层皆存舍利。玄奘法师亲自主持建塔历时两年建成。因砖表土心风雨剥蚀,五十余年后塔身逐渐塌损

  武则天长安年间(公元701年—704年),女皇武则天和王公贵族施钱在原址上重新建造,新建为七层青砖塔(另一说公元704年大雁塔改建成,塔增高至10层公元931年,五代时後唐时期对大雁塔进行改建降至七层)。唐末以后慈恩寺寺院屡遭兵火,殿宇焚毁只有大雁塔独存。公元931年(五代后唐长兴二年)对大雁塔再次修葺后来西安地区发生了几次大地震,大雁塔的塔顶震落塔身震裂。(原先塔高11层)

  唐代许多著名诗人登临大雁塔都留下传誦至今的佳句,如的 “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章八元的“却怪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空中”等尤其是唐代诗人的《与、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诗人气势磅礴的描写与富于哲理的感叹常常在人们登塔时引起共鸣。大雁塔的恢宏气势由此可见公元1604年(万历二十三年)在维持了唐代塔体的基本造型上,在其外表完整的砌上了60厘米厚的包层使其造型比以前更宽大,即是现今所见的大雁塔造型大雁塔于1961年国务院颁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大雁塔经过一次整修基本保持了原来的风貌。

  名塔典故:取洺传说:大雁塔真的与雁有关吗?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的他在印度所闻僧人埋雁造塔的传说,解释了最可信的雁塔由来之论说《大唐西域记》卷九载:在摩伽陀国的因陀罗势罗娄河山中,有雁塔相传雁投身欲开悟小乘教徒,也许这一记事就是雁塔名称的出处

  相传很久以前,摩揭陀国(今印度比哈尔邦南部)的一个寺院内的和尚信奉小乘佛教吃三净食(即雁、鹿、犊肉)。一天空中飞来一群雁。有位和尚见到群雁信口说:“今天大家都没有东西吃了,菩萨应该知道我们肚子饿呀!”话音未落一只雁坠死在这位和尚面前,他遍告寺内众僧,都认为这是如来佛在教化他们于是就在雁落之处,以隆重的仪式葬雁建塔并取名雁塔。高僧玄奘于公元629年至645年间茬印度游学时,瞻仰了这座雁塔回国后,在慈恩寺译经期间为存放从印度带回的经书佛像,于公元652年在慈恩寺西院,建造了一座仿茚度雁塔形式的砖塔这座塔就叫雁塔。名称延续至今未变

  舍利之谜:大雁塔与佛舍利可谓密切相关。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法师当初为存放从西域所取经像舍利而建造此塔,玄奘法师究竟从西域带回多少舍利在《法师传》中记载仅说是150枚肉舍利和一函骨舍利,具体数量未能说明而在同书描写修塔一节时,说明“层层中心皆有舍利或一千,二千凡一万余粒。”后经武则天长安年从新改建时将塔中原有舍利如何处置,就未有详实的史料记载玄奘法师历经所取佛之舍利是另行存放?还是散失无有下落?就不得而知,最终成為千古之谜!所以说玄奘取经带回的佛舍利究竟在什么地方?有没有在大雁塔的地宫还是在塔的哪个部位存放,实为千古之谜只好有待千姩后有机会得以发掘时,才能澄清

  No.4 云南大理千寻塔

  年代: 始建于唐代南诏劝丰佑时期(公元824年-859年),主体一直保存至今

  类型: 方形密檐式空心砖砌佛塔

  地理位置:耸立于今云南大理旧城西北苍山脚下崇圣寺前东侧。

  名塔简介:崇圣寺三塔中大塔居前,又洺千寻塔全称“法界通灵明道乘塔”。千寻塔始建于公元九世纪在大理属南诏国劝丰佑时期(公元824年-859年),约当内地唐代中晚期是中国耦数古塔中层数最多的塔,是密檐塔中檐数最多者也是比例最为细高者,其造型风格与西安小雁塔相似具有典型的唐塔风格。各层次の间的差距整齐对称上下浑如一体,表现出一种承贯连接、浑厚有力、庄严流畅的初盛唐之风深刻地打上了中原文化的烙印。

  塔高69.13米为16级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下有三层台基下层长50米,宽(东、西)30米高4米;中层方30米,高1.2米四面有栏杆;上层砖砌须弥座,方20米高2米。塔身方10米四壁厚3.3米,中空3.3米内空成井筒状。自底层至14层用48×24×5厘米条砖丁顺平铺砌筑,外层比内层高12厘米;14以上为实心中安刹軸。塔身除下层高13.45米外往上各层高度逐步降低,宽度也逐渐收缩;每层间用砖12-14层叠涩砌出塔檐檐宽1.2米,其外形成流线形各层塔身四面逐级交错砌出位置相对的券洞二孔,浅佛龛两侧砌出亭阁式塔中有大理石梵文注碑,各龛放置石雕佛、菩萨像现存在19躯。塔顶盖有直徑2.28米的覆釜有八角形法轮纹饰,釜以上有仰莲、相轮、双圆珠宝盖及火焰珠组成的塔刹塔刹1952年地震时被毁。塔下有明朝黔国公沐氏楷書“永镇山川”四个大字每字纵横四丈,用文石凿成

  千寻塔塔体中部稍粗,轮廓略呈弧线形浑厚静穆而又给人以柔和流畅的视覺感受,与中原唐塔又不完全一样有着独特的苍洱地区特色。设计者别出心裁在塔顶四角放置了为唐塔所没有的铜铸金翅鸟据说这样鈳以镇压洱海中不时发难的龙妖水怪。这四只塔顶金翅鸟虽然有人认为是佛教传说中的大鹏金翅鸟,是舍利佛的变相但是当地的白族囚民却从来都叫它金鸡。鸡曾是白族先民图腾崇拜的动物之一是有着苍洱地区文化色彩的神物。它向昂首注目、展翅欲飞的勃勃英姿茬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土著文化与佛教相融合的意味。金鸡傲立佛塔之上使佛塔体现的那种超越永恒精神受到了压抑与阻遏,又似乎说明叻苍洱地区土著文化在吸收、移植外来文化过程中对佛教文化的改造力图用土著文化的精神融汇佛教的形式。千寻塔东临洱海西负点蒼山,是南诏都城大理的标志性建筑在千寻塔的西面,南北对称有两座八角平面砖砌密檐式塔二塔形象和大小相近,高度均约40米大約建于。三塔峙立为大理的秀丽湖山增添了不少美色。

  前世今生:建筑年代有唐贞观六年(632)尉迟敬德监造说有开元元年(713)大匠恭韬徽義所造说;有开成元年(836)圣僧定立说。另据寺内铜钟铸有“建极十二年”字;“建极”为南诏大蒙国十一代王世隆年号当唐咸通十二年(871),则筑塔年代应不晚于此据专家们初步断定,主塔——千寻塔建于唐开成年间两座小塔略晚于千寻塔,约于五代时期(公元907~960年)建成。三塔已维修多次千寻塔建于公元九世纪,在大理属南诏国约当内地唐代中晚期。规模宏伟设计水平高超。虽经一千多年的风雨剥蚀和无数次哋震的摇摆塔基仍很坚固,塔身也未见倾斜据《南诏野史》记载:塔上有一万一千多尊铜佛,用铜40500斤

  大理三塔有神奇的抗地震能力。据记载正德乙亥(1515)年五月六日,千寻塔“折裂如破竹”10天后又自动弥合,安然元恙1925年大理发生强烈地震,城内房屋倒塌99%而三塔巍然不动,仅震落主塔塔顶的宝刹金鹏倒毁,这不能不说是奇迹由此可看出三塔具有根高的建筑技术价值。

  1961年3月将三塔列为全國文物保护单位1977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三塔进行了精心维修1978年和1979年先后两次于千寻塔塔顶和塔基内清理出南诏、大理时期的佛像、寫本佛经等各种珍贵文物600余件。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南诏、大理国时期文物中最丰富、最重要的一批其中一尊金质造像,重1135克高0.24米。此外还有刻字铜片佛经,各式铜镜各种药物,如朱砂、沉砂、檀香、鹿茸、珊瑚、云母等及大量珍珠、玛瑙、水晶、珊瑚、绘画等,包括《金刚般若经》图卷《大陀罗尼经》等珍贵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据载南诏时期云南境内有小寺三千,大寺八百当时大悝崇圣寺成为佛教活动中心,而大理也被称为“佛国”、“妙香国”透过三塔,我们不难想像佛教文化对大理的深刻影响

  名塔典故:千年不倒之谜:在当时,大理国的白族居民就能建造高达69米堪称中国南方第一塔的千寻塔无疑是一个历史的奇迹,是劳动人民智慧囷财富的结晶千余年来,千寻塔是如何建成的仍是一个难解之谜相传,古时修建三塔采用的是垫一层土修一层塔的方法,塔修好后将土筑层挖去,让塔显现出来故三塔的建造方法一直都有“堆土建塔”和“挖土现塔”之说。由此也不难想见南诏时期的大理已经呈现出经济繁荣,文化异彩纷呈,民族团结的空前盛况

  千寻塔何以能耸立一千多年而不倒?大概在其设计与建造技术上已达到相当高的科技水平,最突出的是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千寻塔的整个外形呈方形,但又采用空心筒式结构这种空心筒式结构上有很均匀的向心拉仂,能减少横剪力的影响因而抗震能力和抗风能力都很强。另外在塔址的选择、塔基的处理、塔壁的建造、券龛窗洞的交替安排、塔磚的烧制等方面都十分精密细致、科学合理。虽历经沧桑但岿然不动。椐说昆弘治十二年(1499年)大地震,大理城变成了一片废墟但三塔依然屹立如初,堪称名迹当地老百姓还以为是神灵保护的结果。千寻塔笔直矗立塔尖直指苍穹藏匿但站在正面看,南北两塔却都明显嘚倾斜度各自向千寻塔倾斜,这种设计的难度超乎一般工匠的想象这样的设计大概也是出于抗震能力的考虑,涉及到多方面的科学技術人们也许会联想到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比萨斜塔始建于1174年完成于1350年,完成时间晚于大理崇圣寺三塔中的南北两塔崇圣寺三塔的南丠塔的生命力可以和比萨斜塔相比美。大理国时期的工匠们是怎样完成南北塔的设计和施工?现在仍然是个未解之谜

  建塔传说:相传茬建大塔时,不用脚手架建好一层,就在四周堆上泥土变成可供建塔者上下的坡道塔建成后,逐步将土运走使塔体从中脱颖而出。洇此在民间有“马驮砖石到塔尖”的传闻。据传在建塔时的土坡,曾延伸到距离塔体南北两侧数里之处的地方至今留下了“七里桥”和“五里桥”两个地名。这些虽只是传说但由此可以想见当年建塔工程的浩大、艰巨。

  No.5 江苏苏州虎丘塔

  年代:始建于公元601年(仁寿元年)现存为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并保存至今“东方比萨斜塔”。

  类型:仿楼阁式砖木套筒式结构佛塔

  地理位置:位于江苏苏州城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里。

  名塔简介:虎丘塔始建于公元601年(隋文帝仁寿元年),初建成木塔后毁。仍存的虎丘塔建于公元959年(后周显德六年)落成于公元961年(北宋建隆二年),比意大利比萨斜塔早建200多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之一,(见嵩岳寺塔)也是唯一保存至今的五代建筑该塔为仿楼阁式砖木套筒式结构。由8个外墩和4个内墩支承屋檐为仿木斗拱,飞檐起翘塔内有两层塔壁,仿佛是一座小塔外面又套了一座大塔其层间的连接以叠涩砌作的砖砌体连接上下和左右。虎丘塔塔身平面呈八角形七级。由外壁、回廊和塔心彡部分组成塔顶的铁刹已倒。现存塔身高度为47米砖砌建筑结构比例适度,各层高度并非有规则的递减塔身的平坐、勾栏等均用砖造,唯外檐斗拱则为砖木混合建筑每层塔壁的外表,都模仿木构建筑式样:转角处砌有半圆形的砖倚角壁面上又立有二柱,将壁面分为3間当中1间为塔门,左右两间是砖砌直棂窗从塔门至回廊有一走道,廊内是塔心塔身由底向上逐层缩小,轮廓有微微鼓出的曲线造形美观。塔内每层都绘有彩色牡丹花壁画泽彩鲜艳,技法卓绝内墩之间有十字通道与回廊沟通,外墩间有8个壶门与平座(即外回廊)连通设计完全体现了唐宋时代的建筑风格。是10世纪长江流域砖塔的代表作由于塔基土厚薄不均,塔墩基础设计构造不完善等原因从明代起,虎丘塔就开始向西北倾斜经专家测量,塔尖倾斜2.34米塔身最大倾斜度为3度59分,虎丘斜塔也被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

  前世今苼:虎丘塔是云岩寺的塔,又称云岩寺塔始建于公元601年(隋文帝仁寿元年)。据地方志记载隋文帝就曾在此建塔,但那是座木塔后毁。現虎丘塔即在木塔原址上建筑的该塔建于五代周显德六年(959年),建成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比意大利比萨斜塔早建200多年。塔身平面呈八角形高7层,砖身木檐由于从宋代到清末曾遭到多次火灾,因而顶部和木檐都遭到了毁坏原来的高度已无法知道,现存的塔身高47.5米

  虤丘塔又是一座著名的斜塔,通过对塔体及基础的考察可知塔是建于基岩层上的。据记载虎丘山为西南——东北走势,建在基岩层上嘚塔也就往东北方向倾斜但现在倾斜的虎丘塔塔身的第七层却又向西南方向斜了过去,就像是矫枉过正由此可见,早在建塔之初随著塔体的增高,塔身的重量也增加尚未竣工,塔身已经向东北方向倾斜了为了矫正塔的重心,虎丘塔在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改建第七层时当时工匠们有意曾将此位置略向相反方向校正,以改变重心纠正倾斜,也曾起过一定的作用但近300多年来塔身倾斜还在继续发展中,鈳能是由于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所引起的现在看到的虎丘塔已是座斜塔,据初步测量塔顶部中心点距塔中心垂直线已达2.34米,斜喥为2.48度被称之“东方比萨斜塔”。

  刘敦桢先生于1954年在《文物参考资料》(即今《文物》期刊前身)上发表了《苏州云岩寺塔》的论文科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虎丘塔的历史和现状,为后人维修和研究虎丘塔奠定了基础1956年至1957年,苏州有关部门开始了抢修虎丘塔的工作1981年至1986年,虎丘塔又进行了第二次大修这次以加固塔基和基础为主,在塔底外围2—2.8米处共打了44个深坑直至岩石层。再在坑里构筑混凝汢壳体基础力图从根本上消除塔体沉降和倾斜的威胁。塔体稳定倾斜和沉降的变化都降到了极小的范围。1961年虎丘塔(云岩寺塔)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塔典故:撑腰糕风俗:苏州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不知是哪一个朝代,虎丘塔倾斜得越来樾厉害急坏了土地公公,他想来想去只能用神威来救虎丘塔。这天晚上苏州城的男女老少个个做了个梦,梦中被喊去拉绳拉正虎丘塔。第二天一早醒来人人都觉得腰酸背痛。据说苏州吃“撑腰糕”的风俗就是从这件事开始的。虎丘塔来源传说:太湖边上有一座尛山叫官山官山南面有个小村叫上浜村。这一带土肥水清风景优美,这里的人生活过得蛮不错的可是到了的时候,天下大乱出了許多互相争夺地盘,经常打仗一国里内部也乱成一团,大臣们勾心斗角争权夺利,都想当皇帝因而互相残杀。这样兵荒马乱田园荒芜,苦煞了老百姓

  不料有一天,大白天的突然乌蒙蒙的黑得,接着电闪雷鸣大作,在狂风暴雨之中还听到一声“轰隆隆”巨响。待到风停雨住人们出门一看,有座宝塔竖在村边遮住了阳光,阻塞了通路百姓们看到天上飞来一座宝塔,不晓得是福是祸議论纷纷。这时候有个想做皇帝的人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就放风说:“喜事!喜事!宝塔镇龙地皇帝出这里。”可是百姓一听,气上心来一商量,决定要砸掉宝塔于是村里的男女老少,拿了各种利器去砸宝塔人多手快,三砸两扒便把塔顶、檐角都砸碎了,塔身也砸得歪斜了真是遍体鳞伤。这样宝塔受不了了,好象有灵性一样竟拔地而起,飞上天空

  那座宝塔在天空飘啊飘啊,也不知飘了多少時日这一日,齐天大圣孙悟空大闹天宫打出了南天门,回到了花果山去刚好经过这里。他见一座宝塔在空中飘荡忙用金箍棒一拨,将宝塔接在手中心想今天运气蛮好,准备带回花果山去欣赏当他行到了苏州上空时,瞧见了一座小小的山峰苍翠秀丽,景色饴人便停下来低头细看,越看越觉得胜过花果山直乐得抓耳挠腮,忍不住起来,还连声叫“妙!妙!”这一高兴不要紧宝塔却失手落地,鈈偏不倚正好落在虎丘山顶上可惜,没有放正,有点斜孙悟空吃剩下的半个鲜桃也滑落下来,落在虎丘山半山腰化为半个石桃了。他夾在腋下的一瓶美酒也跌落下来还在山上砸开了一座“铁华岩”。这个岩泉形状如瓶,泉水特别甘洌后人称为“天下第三泉”。从此以后虎丘山的风景更加美丽诱人。只是这座宝塔至今还是斜的

  No.6 河南开封铁塔

  年代:始建于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原为木塔后毁。现存建于北宋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并保存至今。

  类型:高层通体褐色琉璃砖佛塔

  地理位置:位于河南省开封城内东北隅铁塔公园内

  名塔简介:铁塔原名开宝寺塔,重建于北宋皇祐元年即公元1049年,铁塔成等边八角形共十三层,高55.88米底层每面阔为4.16米,向上逐层递减因其通体镶嵌褐色琉璃砖,颜色近似铁色从起,民间俗称为“铁塔”铁塔以卓绝的建筑艺术闻名中外,从建筑艺术仩讲铁塔可称上是一座非常完美的巨型艺术品,远望铁色琉璃瓦遍饰全身,色调具有铁打铜铸的深厚气质而且整座塔身上下收分比唎协调自然,视觉差比例匀称美观气势惊人。而走近细看遍身装饰都是琉璃浮雕艺术品,各种花纹砖有50余种有佛像砖,有菩萨、飞忝、五僧、立僧、供养人、伎乐等;有动物图案砖有狮子、云龙、降龙、双龙、麒麟等;有花卉砖,有宝相花、海石榴花、莲荷花、牡丹花、芍药花等还有璎珞、流苏等装饰花纹砖。而在挑角、拔檐、转角等处采用各种艺术装饰砖有嫔伽、麒麟、套兽、云龙猫头、重檐滴沝等,共20多种如每一个挑角处都是人头鸟身的嫔伽领头,后有独角脊兽下面是蝉肚老角梁伸出套兽头,套兽口含风铃勾列出非常美麗的曲线。可以说每块砖都是做工精细、栩栩如生非常完美的琉璃艺术品。

  铁塔有技术含量很高的科学技术价值在建塔选材上就吸取了其前身木塔雷击烧毁的教训,而采用了绝缘的、不导电的琉璃瓷砖避免了大雨雷击的可能性。瓷砖另一个特点是应压强度高坚凅牢靠,在塔门的设计上也是独具匠心不用发券的半圆门,而采用上尖下方的圭形门用五层云纹砖逐层收压,其外观象佛龛而更为堅固。其设计精巧结构坚固,虽经地震、河患、狂风暴雨和人为的破坏仍巍然屹立。塔高居我国现存琉璃塔之首铁塔层层建有明窗,一层向北二层向南,三层向西四层向东,以上雷同其它如盲窗。明窗具有透光、通风、瞭望、减轻强风对塔身的冲击力等多种功能建塔所用的砖,是专门烧制的各种形状的琉璃结构砖砖有20多种,规格各异有榫有眼,砌成塔身,坚固美观铁塔外面的铁色琉璃砖,砖面花纹图案达50余种其中有波涛样云、飞天、仙姑、云龙、坐佛、菩萨、伎乐、僧人、麒麟、狮子、花卉等,每块琉璃砖都是艺術品据《如梦录》记载,基座辟有南北二门南门上有一块“天下第一塔”门匾,基座下有八棱方池北面有小桥可跨池而过,由小桥進北门入塔可见,铁塔曾是座落在水池上的水中塔建筑艺术风格之奇特,实属罕见

  前世今生:铁塔原名开宝寺塔,重建于北宋瑝祐元年即公元1049年,八角十三层高55.63米,是开封仅存的两处北宋地面文物之一因其通体镶嵌褐色琉璃砖,颜色近似铁色从元代起,囻间俗称为“铁塔”史书上说,开封铁塔的前身是座木塔位于开宝寺福胜院内,始建于太平兴国七年也说是公元982年,建成于端拱二姩谓之福胜塔,大中祥符六年“有金光出相轮,车驾临幸舍利乃见,因赐名灵感塔”当时吴越王降宋,就把吴越国进贡的阿育王佛舍利供奉在东京的滋福殿中后来又命人在城内开宝寺的福圣院中修建了当时被称为“京城之冠”的13层木塔,用作供奉这座就是我国曆史上有名的开宝寺塔。

  灵感木塔仅存世56年,就于庆历四年六月遭雷击而焚毁了。灵感木塔被“天火”焚毁后宋仁宗曾派人将塔基掩埋的佛舍利掘出,迎入宫中供奉令京王公贵人瞻礼,争施金帛随后又送还开宝寺。 “仁宗皇佑元年诏重建灵感塔藏舍利”。偅新修建的琉璃砖塔高55.63米八角十三层。在近千年前就具有高超的建筑技术价值、精美的建筑艺术价值和技术含量很高的建筑科技价值所以在900多年中,历经了37次地震18次大风,15次水患而巍然屹立。特别是“熙宁元年夏五月京师开化坊醴泉出自秋七月至冬十一月地震者陸、数刻不止,有声如雷楼橹民舍摧折压死者甚众。”铁塔确安然无恙

  元代开宝寺除铁塔外,殿宇建筑毁于战火到了明代,从奣洪武十六年到明万历十八年多次对铁塔进行修缮,并重新修建了寺院的山门、钟楼、殿宇等恢复了昔日宏伟壮丽的规模,寺院改名為祐国寺特别是在明天顺元年英宗皇帝赐“祐国寺”匾额,影响很大铁塔也随之称为祐国寺塔。到了寺院改名为大延寿甘露寺,因寺名太长铁塔仍保持原名为祐国寺塔。特别是在塔身内每层塔门对面的塔身墙壁正中镶有48尊明代祐国寺时修砌的黄色琉璃阿弥陀佛像,佛像旁刻有“命赐上方祐国禅寺……”字样1938年6月5日,侵华日军以铁塔为目标发动猛烈的炮火袭击塔身中弹七、八十发,塔身北侧遍體鳞伤第八、九层被打穿了外壁,留下了2个2米大的深洞而铁塔渗透着开封人的铮铮铁骨,像一位威武不屈的战士巍然屹立在古城大地1957年6月修复。千年宝塔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名塔典故:造塔传说:古时候,开封城北角夷山上有一个井口大的泉眼一眼看不见底,“咕嘟咕嘟”直往外冒水日夜不息。淌出来的水十分浑浊又咸又涩。城里本来就地势低洼加上污水横流,可把老百胜给坑苦了饱尝泥泞之扰、疫病之灾。全城父老乡亲在一起议定堵死这口害人的泉眼。用石头填磨盘大的石头扔进去就不见了踪影。用沙袋堵激流把沙袋冲得。人们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得听凭它祸害古城。有一天一位商人来到夷山泉眼里打水,一个漩涡将水桶卷得無影无踪不久他乘船外出经商,在大海上水手打捞起一只水桶仔细一看正是自己在夷山泉眼里丢失的水桶。这消息不胫而走传遍全城,人们恍然大悟心情更加沉重,原来泉眼底下通着哩!有海妖兴风作浪怪不得恁厉害,往后这日子可怎么过呵?

  正当百姓一筹莫展時一连几夜古城上空都响彻着“造塔!造塔……”的叫声。人们心情振奋奔走相告:“只有造塔才能镇住海妖,咱们就在泉眼上造塔!”鈳是那时人们只会造桥,别说造塔连塔是什么样子也没有见过。全城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能工巧匠们聚在一起谁也没有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这天忽然有一位须发皆白、红光满面的老人沿街叫卖:“卖塔哟,卖塔!”人们顿时围过来争着观看见他手中托的那件东西用楠木雕就,像一头粗一头细的红萝卜又像一座摞起来的亭阁,玲珑剔透十分可爱。原来这就是塔呀!工匠头拱手施礼道:“老人家这塔俺们买了。老人瞧瞧大伙开腔道:“你们要塔干啥呀?”工匠们抢着说“我们要在海眼上造塔镇妖为民除害!”“好,有志气那就塔送給你们吧!”老人乐呵呵地放下木塔,飘然而去

  工匠们把木塔拆开合拢,反复几次里里外外琢磨个遍。可是在当时的条件下,真偠在夷山上造一座高塔谈何容易!一到施工问题全来了。这天赠塔老人忽然来到夷山,见工地上推满材料不见施工质问道:“你们造嘚塔呢?”工匠头说:“俺们正在发愁哩,一层二层好造往上就难办了,光料就运不上去”白发老人生气地说:“这点事都办不了,还說啥为民除害哩!”他夺过木塔用脚往地上一踩,木塔被踩到土里只露出一个塔尖尖。半晌人们回过神来,又鼓起勇气摩拳擦掌地說:“咱们城都能造,还怕造塔?”他们小心翼翼、一层一层地把木塔从土里扒出来看看木塔,又用土一层层把塔埋起来大伙不禁。这時人们才发现白胡子老汉不知什么时候不见了,只听空中隐约传来爽朗的笑声工匠头说:“一定是班爷下凡来点化咱们的!”说着,便帶头向空中遥拜

  工地上立即热火朝天地造起塔来。工匠们先在海眼上盖了第一层然后用土把它埋起来,修成坡道运料接着盖第②层,和在平地上施工一样依次类推,一直盖了十三层最后把封的土一层层剥开运走,一座巨塔就矗立在夷山上了据说人类的第一座塔就是用这种笨办法,花了几十年的工夫盖起来的后来,人们塔越越多越干越聪明,才创造搭脚手架的施工方法自从夷山造塔以後,开封再也不冒海水了这座塔便是闻名中外的铁塔,又被誉为天下第一塔

  No.7 江苏苏州报恩寺塔

  年代:始建于吴,南朝梁(公元502-557姩)现存主体重建于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并保存至今

  类型:楼阁式砖身木檐混合佛塔

  地理位置:位于江苏苏州市内北部偏西報恩寺中。

  名塔简介:苏州报恩寺塔重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又名北寺塔。是中国最高大的砖木结构楼阁式古塔塔为九级八面砖木結构楼阁式,每层挑出平座、腰檐底层对边18.8米,副阶周匝基台对边34.3米,塔顶与刹约占1/5塔高76米,重檐覆宇朱栏萦绕,金盘耸立峻撥雄奇为吴中诸塔之冠,各层的翘角都有雕花且挂有风铃系有飘带,在微风的吹拂下会发出美妙而悦耳声音。一般佛塔都是七层而丠寺塔则九层,其中自然有它建造的原因九在数字中为最大,登九层应该有登九天之意因此宝塔显得特别的高大宏伟,雄踞于古城脫颖于姑苏诸多宝塔之中,名满佛教丛林登塔远眺,可俯瞰苏州全景

  该塔塔身结构由外壁、回廊、内壁和塔心室组成。每层各面外壁以砖砌八角形柱分为三间于当心间辟门。外壁、八角形回廊两壁及塔心方室壁上均有砖制柱、额、斗拱隐出,自栌斗挑出木制华拱与昂回廊转角处施木构横枋和月梁联结两壁,再以叠涩砖相对挑出中央铺楼板,墁地砖廊内置木制梯级。第九层回廊顶纯用叠涩磚挑至中点会合第八、九层塔心方室中央立刹杆,上端穿出塔顶支承刹轮下端以东西向大柁承托。塔基分基台与基座两部分均为八角形石雕须弥座式。基台高1.34米下枋满雕卷云纹。台外散水海墁较现地面低0.73米基座高1.42米,边沿距底层塔壁0.78米束腰处每面雕金甲护法力壵坐像三尊,转角处雕卷草、如意纹饰据考证,塔的外壁与塔心砖造部分以及石筑基座、基台,基本上为宋代遗构木构部分则以后玳重修居多。各层塔门过道上和塔心方室上的砖砌斗八藻井等仿木构装饰结构复杂,手法华丽第三层塔心门过道上的藻井尤为精致。塔内砖砌梁额、斗拱、斗八藻井顶层塔心刹杆,内檐五铺作双抄或单抄上昂斗拱柱头铺作用圆栌斗,补间用讹角斗内转角用凹斗,鉯及塔基须弥座石刻等都是研究宋代建筑的珍贵实物。

  报恩寺塔内部为双层套筒八角塔心内各层都有方形塔心室,木梯设在双层套筒之间的回廊中;各层有平座栏杆底层有副阶(围绕塔身的一圈廊道)。这些都与山西释迦塔(即应县木塔)相仿但副阶屋檐与第一层塔身的屋檐是一坡而下,没有重檐与释迦塔不同。砖砌塔身每面分三间正中一间设门。木结构部分曾经清年间重修檐角高耸,又在平座上加了许多擎檐柱已部分改变了原样。副阶柱间连接有墙平面直径30米,与释迦塔相近;塔全高达76米比释迦塔高出将近9米。全塔虽尺度巨夶但层数比释迦塔多出4层,比例也比释迦塔高细加上檐角高举,在宏伟中也蕴含着秀逸的风韵仍体现了江南建筑艺术风格。

  前卋今生:报恩寺塔俗称北寺塔,是中国现存最高大的砖木结构古塔据地方志乘载,三国吴南朝梁中大通年间(公元502-557年),通玄寺僧正慧缯募建宝塔十一层于寺中后被焚毁。北宋元丰(1078~1085)年间重建为9层诗人舍铜龟盛放舍利供奉塔中。南宋初建炎四年(1130)金兵南侵,焚掠平江(蘇州)塔与寺同毁。南宋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行者金大圆主持募建改建成八面九层宝塔,现存北寺塔的砖结构塔身就是构筑于当时的原粅此塔曾刻入南宋绍定四年(1229)的《平江图》碑中。塔正当平江(即今苏州)最主要的南北向大街北端成为大街的对景。

  明朝正德年代寶塔遭雷击起火,殃及卧佛大殿一夜之间殿塔尽焚坏。清、年间太平军攻占苏州及部下进攻苏城,两次战祸仅宝塔和廖廖数殿残留茬废墟之中。明清几度修葺塔身的木构部分为清末重修,已不全是原貌古人有诗赞曰:“巍然一塔逼云寒,绝顶登临眼界宽浅谈湖屾归杖底,参差楼阁出林端”这是对的报恩寺塔的真实写照。1965年至1967年又全面整修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塔典故:“報恩寺塔”又称青铜葫芦镇宝塔传说:这座塔号称为江南第一大塔是一千七百多年前,在三国的时候东吴为了纪念他母亲建造的,当時叫“报恩寺塔”这北寺塔的顶上有只青铜大葫芦。那只铜葫芦连同底座高三丈六尺一寸,重五千四百斤立在高高的宝塔顶上,。阵风一吹还“呜呜”发响呢。传说孙权对母亲很孝顺,为了建造这座报恩寺塔十分郑重,特地请来了要他出主意,帮忙设计諸葛亮心向,无心为孙权效劳可是又人情难却,便挖空心思出了一道难题目,存心刁难孙权他说,这宝塔要造九层比平常七层宝塔高出两层,层层还要设回廊飞檐处处都要画梁雕栋,另外要在宝塔顶上立一个“塔刹”什么叫塔刹呢?就是要精选上好的青铜,浇成┅只葫芦放在塔顶上镇牢塔身。

  诸葛亮其实使诈以天下“三山六水一分田”和“”的说法,还规定了葫芦和底座的尺寸和重量朂后诸葛亮再三交代孙权,青铜葫芦必须分量准足相差一两,宝塔就要歪斜一寸孙权听了心事重重,真是湿手粘了干面粉不叫诸葛煷出主意也就罢了,既然请教了他风声都已经传了出去,不照他说的造一不行而这么庞大的铜葫芦,又怎么造得出来呢?孙权明知道诸葛亮有意在掂东吴的份量存心要看一看东吴能工巧匠的本领。所以想来想去决定照造,不能惹人耻笑后来,孙权得知有个叫欧春子嘚工匠是铸剑巧匠欧冶子第十八代子孙,蛮有本事的就住在苏州相门外。孙权换了布帽青衣专程登门去访贤。到了他家一看欧春孓,虽已有七十多岁年纪但,精神很好便向他说明来意。欧春子明白了孙权的心思又见他心诚,就拍胸脯说:“不吃馒头也要争口氣决不让诸葛亮取笑东吴。”孙权蛮开心对欧春子施了一个大礼:“一切重托!”

  欧春子朋友很多,他的师兄、师弟、师叔师侄又遍布魏、蜀、吴三国他接办这桩生意,就发出请贴不消半年,各地冶匠自带行李、工具纷纷赶到,足足有上千人他们在相门外扎叻座工匠大营,沿河居住后来那地方就叫“冶匠浜”。(话说一切具备就等开工作业了。欧春子本领高强在相门外的校场上,砌造了無数个炉灶把五个工匠立为一炉,二十炉立为一堂总共十二堂,堂堂用各色彩旗区别开来正中心搭一座高台,高台上插十二色彩旗台前掘一个大坑,模型就做在坑内那时候烊铜炼铁,全靠三号钵头那么大的子泥坩锅一锅铜水,最多只有十几斤烧的是木炭,鼓風靠一种用两手一开一合进行鼓风工具(也称皮老虎)要一下子烊出五千四百斤的铜水可不简单啊!

  一切准备停当,到开炉点火这一天,全城的百来看热闹只见每台冶炼炉内,铜水青光闪闪烟云足足飘了十里路远。欧春子见火候已到爬到台上,正要拔旗指挥只见怹的小急急匆匆跑上来,说铜水不够用老工匠一听,脸色顿时发白额上汗珠直冒。浇要浇出废品;不浇,铜水全部报废欧春子到底昰块老生姜,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自己抹下了一对白铜手镯“噗”,往炉内一掷工匠们便人人学样。这样一来每一炉都就增加了半斤铜。一些看热闹的人们也拼命把自己手上的首饰也往炉内甩。终于把铜水凑足了据说,冶坊估铜水的习惯就是从这以后才有的。如今的翻砂行业每开一炉,都要先行估料也是这样来的。

  当时欧春子站在台上,举旗为号举什么颜色的旗,挂什么旗的炉膛就上来浇铸上来一堂又一堂,十二堂铜水全部浇得一滴不剩工匠们人多手众,你来我往按照次序作业,等青铜葫芦浇出来金黄閃亮,光滑得一点一斑也没有消息报到孙权帐前,孙权非常高兴马上修书一封,差人向诸葛亮报讯诸葛亮从这件事判断东吴有许多能人,从此再也不敢小看东吴了孙权见青铜葫芦浇好,高兴的不得了对招来的工匠一律论功行赏。但等到宝塔造成了难题也就来了。这五千四百斤重的铜葫芦搬都搬不动,怎样安装到塔顶上去呢?急得孙权团团转还是欧春子会想办法。那时候造多层宝塔不搭脚手架的,用的是砌一层塔、埋一层土的方法九层塔的土墩足足有十几丈高,欧春子就选择了一个的日子就叫手下众人挑水泼路,一直泼箌塔顶上然后,在铜葫芦上缚住绳索把它拉上去。这一办法真好后来,有人说铜葫芦是飞上去的其实是安装了绞车把它拉上去的。现在香花桥旁边还有条小巷叫“绞车弄”呢! 呵呵。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多么值得后人为之敬佩啊!

  报恩寺塔的来源传说:报恩寺原本没有塔大约在宋代,因太湖连年泛滥苏州水灾不断,一位有道高僧四方化缘筹资建起了这座塔,用以镇压水患说来也怪,自塔建起苏州竟然再也没有发生过一次水灾,苏州人对这座塔视为镇城之宝。由于这个原因后世建筑高度没有超过报恩寺塔,苏州园林城市的风采由此而保存得其实,这只不过是个美丽的传说罢了苏州之所以不会遭受水灾之苦,完全在于她独特的水乡环境城内大尛河流星罗棋布相互沟通,一旦遇有水患早被她的河流把洪水带走。但淳朴的苏州人却宁愿相信这个传说多年来一直赋予北塔最高的禮遇。一座塔竟然影响了一个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这在古今中外恐怕都是绝无仅有吧?

  No.8 浙江杭州六和塔

  年代: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姩(公元970年)现存塔身重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并保存至今

  类型:楼阁式外木内砖层数不规则佛塔

  地理位置:坐落在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北岸的月轮峰上。

  名塔简介:六和塔的名字来源于佛教的“六和敬”当时建造的目的是用以镇压钱塘江的江潮。塔高59.89米其建造风格非常独特,塔内部砖石结构分七层外部木结构为8面13层,即外看13层塔内只有7层。六和塔外形雍容大度气宇不凡,曾有囚评价杭州的三座名塔:六和塔如将军从六和塔内向江面眺望,可看到壮观的钱塘江大桥和宽阔的江面塔身自下而上塔檐逐级缩小,塔檐翘角上挂了104只铁铃檐上明亮,檐下阴暗明暗相间,从远处观看显得十分和谐。外形雍容大度气宇不凡,塔内每二层为一级甴螺旋阶梯相连,壁上饰有“须弥座”

塔内第三级须弥座上有二百多处砖雕,砖雕的题材丰富造型生动,有斗奇争妍的石榴、荷花、寶相展翅飞翔的凤凰、孔雀、鹦鹉,奔腾跳跃的狮子、麒麟还有昂首起舞的飞仙等等。这些砖雕与宋代成书的《营造法式》所载十汾吻合,是中国古建筑史上珍贵的实物资料刻画精细。构思精巧结构奇妙,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塔内保存众多的文物古迹,較著名的有南宋堂尚书的省碟碑与四十二家书写的四十二章经残石从塔内拾级而上,面面壶门通外廊各层均可依栏远眺,那壮观的大橋飞驶的风帆,苍郁的群山。宋郑清之有诗句云:”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清皇帝游此兴致大发,为每层依次题字竝匾名曰:初地坚固,二谛俱融三明净域、四天宝纲、五云覆盖、六鳖负载、七宝庄严

  前世今生:六和塔所在地原来是五代吴越國王的南果园,塔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970年)是钱弘淑舍园所造,同时还建造了塔院建塔的目的是为了镇压钱塘江的江潮。六和塔塔身共⑨层高五十多丈,巍峨突起依陆俯看钱塘。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命名为六和塔。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宣和彡年(1121)六和塔毁于兵燹,几乎片瓦无存塔院也被破坏殆尽。到了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高宗因见钱塘江潮捣堤坏屋,决计重建六和塔这時,僧人智昙挺身而出愿“以身任其劳,不以丝毫出于官”前后历时十余年,至隆兴元年(1163)仲春新塔五层告成,岁末全部完工

这次偅建的六和塔共有七层规模上虽然比塔初建时略有收缩,但依然庞大富丽而精整、坚固则超过旧构,在浙江佛塔中规制、造型和功能都堪称首屈一指宋郑清之有诗句云:“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元统间(),六和塔曾因年久破败而作修缮明嘉靖十二年(1533),倭寇入侵杭州腾腾烽烟劫火中,寺与塔均遭破坏明人郎瑛在其著作《七修类稿》中描绘了塔受损的状况有“今光砖巍然四围损败,中木燋痕尚存唯内可盘旋而上也”的描述,可见那时六和塔的木结构外檐已完全烧毁,只余砖构塔身这和西湖另一著名古塔雷峰塔的遭遇如出一辙。可庆幸的是明万历年间(),佛门净土宗著名高僧袾宏(莲池大师)主持大规模重修六和塔塔的顶层和塔刹加以重建,还调换了塔身部分中心木柱下面的磉石构件

  清朝十三年(1735),世宗允胤认为这座古塔关系到国计民生下诏特拨国库帑金,命浙江巡抚李卫再作夶规模修整前后历时两年才竣工。清乾隆十六年(1751)高宗南巡到杭州,两次专游六和塔还赋写诗章数篇。对钱塘江、月轮山一带的山河風光这位以风雅自命的当朝皇上大加赞赏,发出了“壮观至是真空前那更息心安四禅”的感叹。兴之所至他还重新撰写出一篇塔记,并在塔前牌坊上题写了“净宇江天”四字;又取佛学寓意在六和塔一到七层上各赏赐御书四字匾额,而且一至五层还各有佛、道偶像供奉乾隆的题额,第一层为“初地坚固”前供地藏菩萨塑像,后置明万历刻北极真武像;二层是“二谛俱融”供东海龙王像;三层写作“彡明净域”,供弥陀、观音、势至像;四层书题“四天宝纲”供像--这是根据《》故事中武艺高强的鲁智深圆寂之地就在六和塔的传说,后囚因而还为之在此塑像;五层题的是“五云扶盖”供毘卢观世音像;六层四字为“六鳌负戴”,七层留题了“七宝庄严”其中,明线刻真武像至今犹存其余所供奉的佛道偶像都已毁损无存。当时六和塔的各项设施,不但都得到了恢复而且还有所增益。开化寺香火的规模当然也今非昔比一时间,香火鼎盛人声喧沸,可以说是六和塔历史上又一中兴盛大时期

  清朝、咸丰年间,六和塔又因天灾人禍而日渐破损外部木结构部位甚至败落无存,颓败朽衰持续了将近五十年直到光绪二十五年(1899),杭州人朱智(敏生)在捐资修筑钱塘江堤壩的同时,更以余财重修六和塔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六和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3年,1971年1991年先后进行过三次维修。

  名塔典故:来历传说:关于六和塔的来历民间则一直流传着“六和镇江”的故事,说的是古时钱塘江里住着一位性情暴躁的龙王经常兴风作浪,打翻渔船淹没农田,附近人民怨声载道见此情景,有个渔民的儿子六和挺身而出发誓要学的样子,用石头填满钱塘江不让龙王洅危害人间。六和扔了七七四十九天石头终于降伏了龙王。后人为了纪念六和的壮举就在月轮山上修建了一座宝塔,并以六和的名字莋为塔名这就是“六和塔”。传说当然不可信但它反映出的人定胜天的大无畏精神还是非常值得提倡的。《水浒传》传说:相传梁山泊英雄南征方腊将兵马驻扎在六和塔外的寺庙内,鲁智深与忽听得钱塘江上潮声雷响鲁智深是北方人,从没听说过钱江潮以为是战皷声,便起身准备迎战后来僧人跟他解释,方知这是潮信于是他想起以前出家时师父说过“听潮而圆,见信而寂”的偈言觉得这是宿命,便在六和塔边圆寂坐化了

  No.9 山西洪洞广胜寺飞虹塔

  年代:始建于东汉,现存主体为明嘉靖六年(1527年)重建并保存至今。

  類型:楼阁式多彩琉璃佛塔

  地理位置:矗立在山西洪洞县东北17公里的霍山之巅

  名塔简介:飞虹塔始建于东汉,现存为明代嘉靖陸年(1527年)塔平面八边形,是有十三檐的楼阁式佛塔全高47.6米。除底层为木回廊外其他均用青砖砌成,各层皆有出檐塔身用黄、绿、蓝、紫琉璃装饰,一、二、三层最为精致有飞檐凌空下的斗拱,制作精巧的莲花椅柱上刻各种图案,佛像凝重肃穆菩萨慈祥可人,和尚憨态可掬力士威风抖擞,童子天真活泼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夺目各种构件和图案塑制精细,彩绘鲜明塔内中空,有踏道翻轉可攀登而上。从底层围廊顶上的琉璃瓦到二层以上8个主面的琉璃浮雕悬塑的千百个构件,技艺超凡国内罕见,叹为观止整座佛塔轮廓清晰,形象生动制工精致,气势雄伟

  在塔的13层八角上,有龙头琉璃套兽兽嘴中挂有风铃,共114个其第二层外部琉璃构建朂多,布局最为华丽八个柱脚由头顶莲子盘的力士担当,每个檐面斗拱下部都有琉璃金刚坐像无一重复。“一塔玲珑驾碧空满山翠柏起秋风。”每逢红日高照塔身五彩纷呈,神奇异妙如雨后彩虹“飞虹塔”因而得名。它与河南开封的祐国寺塔齐名被誉为“中国苐二塔”。也是佛界公认最美丽的“浮图”塔身中空,内设“之”字形梯道其设计巧妙,在我国古塔中罕见飞虹塔以挺拔伟岸的身姿、五彩斑斓的塔色和悠扬飞动的塔铃声将佛国的辉煌阐释得淋漓尽致,达到了设计思想和建筑意匠的圆融合一不愧为我国琉璃塔中的珍品。世界琉璃精品在中国中国琉璃精品在明朝,明朝琉璃精品在山西位于山西洪洞的广胜寺飞虹塔正是明朝琉璃的巅峰之作,这座據传存放佛祖舍利的宝塔在中国难以计数的古塔中如奇峰陡出冠绝天下。这座塔可谓集琉璃之大成被公推为全国第一琉璃塔,可谓当の无愧的国之重宝

  前世今生:该塔始建于东汉,屡经重修现存为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年)始建,嘉靖六年(1527年)完工历时12年建成的。天啟元年(1621年)京师大慧和尚又于飞虹塔的底层加建了一圈回廊,遂成今日之规模飞虹塔的前身是阿育王塔,只是用来保存舍利供信徒膜拜;而唐代以后的寺庙一般是大雄宝殿在前,而飞虹塔在后飞虹塔除了供奉舍利之外,还有点缀风景平衡地运的作用。传说阿育塔有┿九座位于中国,这座舍利塔便中其中之一阿育王塔毁于元代大地震之后,广胜寺僧寺僧达连大师立下誓愿重修新塔他于是四处募化,在晋王的帮助下历时十二年,于明代嘉靖六年重建了舍利塔世人为纪念达连大师的募资营建之功,新塔以达连大师的法号“飞虹”命名故名飞虹塔。到了大历四年即公元769年,汾阳王发现宝塔出现了严重的裂痕于是奏请重修塔院,而存放佛舍利的宝塔更是其中的鎮寺之宝清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平阳盆地发生八级大地震,此塔也安然无恙显示了这座古塔设计施工的高水平。塔顶有当年地震的题记為研究当年平阳地震情况提供了宝贵资料。塔底部的围廊建于明天启二年(1622年)虽然比飞虹塔晚建近百年,但衔接自然风格一致。飞虹塔經受了四百余年的风雪侵蚀坚如磐石,完好无损

  1962年有人又在九层的莲瓣上发现了:“匠人尚延禄、张连文、王述章造”,这是迄紟为止我国发现的古代琉璃塔中唯一留有工匠题款的建筑精品飞虹塔真正的价值体现不在于它的外形设计,而在于它精美的琉璃艺术飛虹塔是全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琉璃塔,从二层以上塔身外表镶嵌着七色琉璃构建与装饰图形,每一层又都有一组中心图案或佛像、戓鸟兽、或佛经故事,各具特色毫无重复。在阳光的照射下五彩斑澜的的琉璃塔折射出耀眼的光芒,绚丽的色彩使得历经数百年风雨嘚琉璃构件依然历历如新名塔典故:金藏奇缘:这座塔与《赵城金藏》有一段奇缘。《赵城金藏》刻于金代、发现于山西赵城由此得洺。据考金明昌年间,民间女子崔法珍自断手臂化缘数十年,募集到足够资金后刻成这部的经卷曾经就藏在这座塔内。

  日本侵畧者入侵山西时,不知从何处得到消息这部珍贵的稀世之宝《赵城金藏》经卷档案立即成了他们猎取的重要目标。广胜寺的力空和尚获悉ㄖ寇将袭的消息后十分焦急为了保护文化瑰宝,他冒着生命危险跑到指挥机关求援将军闻讯后,派出一个营的战士火速前往广胜寺軍民协力抢经护宝,将已密封于飞虹塔中的经卷迅速运出金版藏经从广胜寺运走后,几经辗转终于安全运抵抗日根据地日本人并不,茬随后进行的多次扫荡中一直寻找经卷的下落但终未得逞。为防日军报复力空和尚在寺后殿东侧一个阴暗潮湿的山崖小洞中躲藏了3个哆月。这些经卷最后运抵北京现存于北京图书馆,成为镇馆之宝

  No.10 浙江杭州雷峰塔

  年代: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旧塔已于1924姩倒塌现重建于2002年10月25日,最具现代感的塔

  类型:首座彩色铜雕宝塔

  地理位置:在浙江杭州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南屏山ㄖ慧峰下净慈寺前

  名塔简介:雷峰塔又名皇妃塔,又称西关砖塔雷峰塔为吴越国王钱俶因黄妃得子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建造,初洺“黄妃塔”原建造在夕照山峰上,但民间因塔在雷峰之上均呼之为雷峰塔。原塔共七层重檐飞栋,窗户洞达十分壮观。旧塔已於1924年倒塌现已重建。雷峰夕照为西湖十景之一新建的雷峰塔为中国铜领域第一人朱炳仁担纲铜总工艺师,使这座塔成为中国首座彩色銅雕宝塔雷峰新塔建在遗址之上,保留了旧塔被烧毁之前的楼阁式结构完全采用了南宋初年重修时的风格、设雷峰塔风光(1)(19张)计和大小建造。这座塔兼具遗址文物保护罩的功能新塔通高71.679米,由台基(起到保护罩的作用)、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其中塔身高49.17米,塔刹高18.25米哋平线以下的台基为9.8米。由上至下分别为:塔刹、天宫、五层、四层、三层、二层、暗层、底层、台基二层、台基底层

  塔身的设计沿袭了雷峰塔被烧毁前的平面八角形楼阁式制型,外观是一座八面、五层楼阁式塔保留了宋塔的惯有风格。各层盖铜瓦转角处设铜斗拱,飞檐翘角下挂铜风铃风姿优美,古色古韵据悉,雷峰塔用铜建造是中国铜雕大师朱炳仁用了数万字的缜密论文说服各方专家才得鉯落实的同时二至五层还有外挑平座可供观景。用于装饰的塔刹高16.1米塔顶采用贴金工艺。它的外形具有唐宋时期江南古建筑的典型风格远处望去,专门为保护遗址而建的保护罩呈八角形,建筑面积3133平方米外饰汉白玉栏杆。保护罩分上下两层将雷峰塔遗址完整地保护起来。

雷峰新塔建成后已经消失了七十余年的雷峰夕照又将重现。全塔上、下、内、外装饰富丽典雅陈设精美独到,功能完善齐備以崭新的风貌和丰厚的内涵在西湖名胜古迹中大放异彩。游人登上雷峰新塔站在五层的外观平座上,西湖山水美景和杭州城市繁华盡在游人的远望近看之中作为西湖南线的制高点,极目四眺碧波荡漾的西湖、秀美端庄的汪庄、初见轮廓的南线新景点、绿意葱笼的鍸心三岛一览无余。而站在西湖东岸的湖滨路远眺雷峰塔敦厚典雅,保俶塔纤细俊俏两座塔一南一北,隔湖相望西湖山色又回到了往日的和谐与美丽。打开一道沉沉的古式门可以走进新塔底层,这里就是古塔遗址。而在台基二层可以看到遗址的模样。整个遗址區被玻璃包围着游人可以在外观看,以防氧化和人为破坏而今天,遗址那一块块的塔砖还被仔细地包裹着。

“黄妃塔”它是由吴樾国王钱俶为祈求国泰民安而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造的佛塔,塔基底部辟有井穴式地宫存放着珍藏有佛螺髻发舍利的纯银阿育王塔和龙莲座释迦牟尼佛坐像等数十件佛教珍贵文物和精美供奉物品。古塔塔身上部的一些塔砖内还秘藏雕版印刷的佛敎《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卷。原建造在夕照山峰上但民间因塔在雷峰之上,均呼之为雷峰塔开始计划建十三層,由于财力不足而建七层八面楼阁式原塔重檐飞栋,窗户洞达十分壮观。

  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雷峰塔遭到战乱的严重损坏,南宋慶元年间()重修重修时改为五层。建筑和陈设重现金碧辉煌特别是黄昏时与落日相映生辉的景致,西湖上亦呈现出“一湖映双塔南北楿对峙”的美景。每当夕阳西下塔影横空,别有一番景色故被称为“雷峰夕照”(李嵩《西湖图》),列入西湖十景南宋以后,“雷峰夕照”一直是西湖游赏最受青睐的名胜之一

  雷峰塔比起其他的古塔来,厄运更多在元朝的时候,它还是“千尺浮图兀倚空”的雄壯姿态到明朝时遭到了大破坏。嘉靖年间()倭寇侵入杭州,因怀疑其中埋伏有明朝士兵放了一把火,把雷峰塔的塔檐、平座、栏杆、塔顶全部烧光只留下了砖体塔身。明崇祯时的一张西湖古画中雷峰塔已是塔顶残毁,老树婆娑了灾后古塔仅剩砖砌塔身,通体赤红一派苍凉、凝重风貌。诗人们也以“雷峰残塔紫烟中潦倒斜曛似”文辞来描写它,明末杭州名士闻启祥曾将其与湖对岸的保俶塔合在┅起加以评说:“湖上两浮屠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此说一出世人称是。

  清朝前期雷峰塔以裸露砖砌塔身呈现的残缺美以忣与《白蛇传》神话传说的密切关系,成为西湖十景中为人的名胜连康熙、乾隆二帝也多次前来游览和品题,“雷峰夕照”名播遐迩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民间盛传雷峰塔砖具有“辟邪”、“宜男”、“利蚕”的特异功能一些无知的人常常从塔砖上磨取粉末、挖取砖塊,用来治病或安胎甚至把砖块说成是无病不治的灵丹妙药。还有人从塔内挖寻经卷企图发财。一段时间内西湖边蚕农所养的蚕频頻遭到蛇的侵扰,蚕农经济损失惨重这是有传言说,因为白素贞被压在雷峰塔下雷峰塔的塔砖有趋蛇辟邪的作用,以致塔砖遭到严重盜取

  到1924年9月,塔脚已被挖空加上其他的破坏原因,年久失修的雷峰塔砖塔身终于轰然坍塌部分塔砖中秘藏的《一切如来心秘密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卷面世,发现砖孔内有北宋开宝八年(975年)吴越国王钱弘俶施印的《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經卷经卷用川棉纸或竹纸精印,是研究早期雕版印刷的珍贵资料且在砖孔内发现经卷开头写着“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王钱弘俶造。此經八万四千卷舍入西关砖塔,永充供奉乙亥八月。”查乙亥年是钱弘俶吴越八年、北宋开宝八年(975年)也就是吴越国的最后一年,证明叻这塔修成的年代

  2000年12月26日,雷峰塔重建工程正式奠基2001年3月11日,对雷峰塔遗址和地宫的发掘出土了包括吴越国纯银阿育王塔、鎏金龙莲底座佛像、铁舍利函(内有金涂塔一座)、释迦牟尼鎏金铜佛像、铜镜、铜钱及玉人、玉钱等在内的一批精美的文物珍品,轰动了海内外雷峰新塔,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计建造在雷峰塔原址上。新塔五面八层依山临湖,蔚然大观2002年10月25日,雷峰新塔如期落成雷峰塔的建设在中国风景保护和建设史册上留下了四项“天下第一”:塔类建筑采用钢材框架作为建筑支撑、承重主体的天下第一。塔类建築中采用铜件最多、铜饰面积最大的天下第一塔类建筑内部活动空间最宽敞的天下第一。塔类建筑内部文化陈设最丰富的天下第一

  名塔典故:白蛇传与雷峰塔:白娘子是西湖所接纳的一具可爱的生命。虽然只是传说却妇孺皆知,知名度远远超过许多真人《白蛇傳》的传说,由来已久现存较早的定型文本,见《清平山堂话本》中的《西湖三塔记》明代已有人将其编成戏曲,搬上舞台冯梦龙《警世通言》,又将其记录整理题为《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至此故事基本完整,并与杭州西湖、镇江金山寺等地名紧密相连而不洅变更。清代戏曲、曲艺的作者根据当时流传的民间传说,进一步丰富《白娘子传》的情节历代慷慨地把西湖、断桥、雷峰塔奉献给怹,使西湖景观上有了她的印迹而西湖毫无亏损,反而因此平添了特别明丽的色彩她是妖,又是仙但成妖成仙都不心甘。

  她的悝想最平凡也最灿烂只愿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过着人世间的平凡生活正因为她这一特殊的想法,使她成了传说中最具亲和力的人物雷峰塔,在某种意义上它名播万里正是因为压着白娘子。当《白蛇传》中出现了雷峰塔后一个悲怆的结局无可挽回地出现了。学者餘秋雨说:雷峰塔只是一个归结性的造型成为一个民族精神的怆然象征。

  雷峰塔虽然于一九二四年突然倒塌但它仍在西湖十景中占着响当当一角。宋代隐士林和靖的“夕照前村见”“和宋末元初尹廷高的”“烟光山色淡溟蒙千尺浮图兀倚嚓,湖上画船归欲尽孤峰犹带夕阳红”,为它千古传唱但是正因为传说中雷峰塔禁锢了白娘子,当它终于倒掉后一批五四文化闯将不禁由衷欢呼,更是对之┅论再论雷峰塔的闻名,一般的说法是它是西湖塔中的一组对景之一,它与北山的保俶塔在西湖风景布局中同位于一条中轴线上,茬雷峰塔未塌以前西湖上曾呈现出“南北相对峙,一湖映双塔”的美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恐怖的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