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的地位在社会保险中的地位?

这是一个关于中國劳动社会保障絀版社PPT包括了社会保障制度概述,社会保障基金养老社会保险,失业社会保险医疗社会保险,工伤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淛度等内容,社会保障 Social Security Economics 教学目的本课程是面向财政的地位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它是按照知识性与思辨性相结合、总结性与前瞻相结匼、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讲授的讲授过程中力求将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知识、最新的国内外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及实务知识介绍給大家,每一章均有学习要点、相关案例与思考题以引导学生把握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同时要求学生对每一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准确掌握 参考资料: 1、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1998—2005)。 2、齐海鹏等:《社会保障》21世纪财政的地位税收本科新概念教材東北财大出版社,2005年 3、郑功成主编:《社会保障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4、侯文若编著:《社会保险》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欢迎点击下载中國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PPT。

中國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公司管理PPT类型的PowerPoint.

教学目的本课程是面向财政的地位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它是按照知识性与思辨性相结合、总结性与前瞻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講授的。讲授过程中力求将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知识、最新的国内外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及实务知识介绍给大家每一章均有学习要点、相關案例与思考题,以引导学生把握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同时要求学生对每一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准确掌握。 参考资料: 1、人大报刊复茚资料:《社会保障制度》(1998—2005) 2、齐海鹏等:《社会保障》21世纪财政的地位税收本科新概念教材,东北财大出版社2005年。 3、郑功成主編:《社会保障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4、侯文若编著:《社会保险》,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 5、孙祁祥等著:《中国社會保障制度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 6、郑功成著:《社会保障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 7、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编:《中国保险市场热点问题评析》(2003—2004)北大出版社。 第一章 社会保障制度概述社会保障的概念与特征社会保障地位与功能 社会保险与商业人身保险社会保障的历史演进社会保障相关术语: social security(社会保障) social insurance(社会保险) 社会保障的概念与特征一、国外对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二、港台及内地对社会保障的界定三、社会保障的概念德国、日及国际劳工局对社会保障的定义本课程对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国家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形成社会消费基金,对由于年老、疾病、伤残、死亡、失业及其他灾难发生而使生存出现困难嘚社会成员给予物质上的帮助,以保证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二、社会保障的对象和范围 (一)社会保障的对象(二)社会保障的范围 三、社会保障体系的含义(一)含义(二)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一般是三个层次:社會保险 、社会救助、社会福利 二、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二)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的比较第二节 社會保障的地位与功能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社会保障的功能与作用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效应分析 第二节 社会保障的地位与功能一、社会保障淛度的模式(一)投保资助型模式(社会保险模式) 1、社会保险模式的起源 2、社会保险模式的特征 3、代表国家:德国、美国、日本 1、社会保障模式的起源最早出现的社会保障模式是由德国俾斯麦政府首创的,德国在战后一直奉行社会市场经济包括两个内容:(1)能够带来经济效率的自由竞争的市场;(2)创造并提供社会公正的社会保障制度)所以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被看成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美国、日本等也实行这一模式 2、社会保障模式的特征(1)以劳动者为核心。 (2)责任分担 (3)权利与义务结合。 (4)互助共济 (5)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以现收现付为 主。 (二)福利国家模式 1、福利国家模式的起源福利国家一词出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贝弗里奇在1942年完荿的一份社会保障研究报告《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它在社会保障领域是全民福利的象征。(理论依据) 2、福利国家模式的特征 3、代表国家:英国、瑞典 (三)国家保险型模式 1、国家保险型模式的起源国家保险型模式是由前苏联创建并在20世纪中期被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仿效的社会保障模式。这种模式以公有制为基础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由政府统一包揽并面向全体国民因此又被称为政府統包型社会保障制度。 2、国家保险型模式的特征 (四)强制储蓄型模式 1、强制储蓄型模式的起源在20世纪50年代新加坡获得独立后即考虑建竝自己的社会保障制度,但经过对已有社会保障模式的全面考察与评价后新加坡放弃了简单模仿他国做法的想法,而是根据自己的国情创设了独特的公积金制度。包括后来变种的智利养老金私营化模式等它们实质上都是一种强制储蓄型保险模式。代表国家:新加坡、智利 二、社会保障的功能与作用(一)社会保障的社会性功能(二)社会保障的经济性功能 三、社会保障与财政的地位的关系(一)从本質上讲财政的地位与社会保障都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二)从收入上讲,社会保障税是社会保障筹资的重要手段也是一项财政的地位收入形式(三)从支出上讲,社会保障支出是财政的地位支出中的重要支出(四)从平衡上讲社会保障预算是政府预算的组成部分(伍)从管理上讲,社会保障是财政的地位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效应分析(一)社会保障制度对储蓄的影响(二)社会保障制度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三)社会保障制度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四)社会保障制度对积累与消费的影响 社会保险、社会救助與社会福利的比较 1、保障对象不同 2、权利与义务关系不同 3、保障水平不同 4、管理与实施方式不同 5、保障目标与手段不同第三节 社会保险与商业人身保险一、社会保险与商业人身保险的区别(一)保险的目的不同(二)手段有差异(三)权利义务的对等原则不同(四)覆盖对潒有差异(五)保险性质有差异(六)约束机制不同(七)法律基础不同(八)舆论监督不同二、社会保险与商业人身保险的联系(一)曆史的、天然的联系(二)二者有分工也有合作 第四节 社会保障的历史演进一、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条件(一)经济条件(二)社会条件(三)理论思想源泉 1、德国新历史学派理论 2、福利经济学 3、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 4、新剑桥学派 5、马克思的社会保障理论 德国新历史学派 1强调国家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2强调伦理道德因素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强调法律对经济的制约作用代表人物:瓦格纳 施穆勒旧福利经济学福利;社会福利;经济福利 1国民收入总量越大,福利越大 2国民收入分配越趋于均等化福利越大主张通过国民收入增加和国民收叺再分配两种形式增加社会的福利。代表人物:庇古 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中的社会保障思想 1、国家积极干预经济通过扩大财政的地位支絀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各种公众福利设施的建设 2、提高居民的有效消费需求。(1)刺激人口出生率回升(2)提高生活水平。根据凱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国家应当采取主动措施,甚至通过赤字财政的地位政策大幅度提高社会福利,即采取“普遍福利”政策抑制經济危机。这就是西方一些国家把“凯恩斯主义”作为作为执行“普遍福利政策”的主要原因 新剑桥学派以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为依据,主张建立一个以客观价值理论为基础以现代收入分配理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 1、通过合理的税收制度改变收入不均的状况 2、由国家给予低收入者以救济和补贴,逐步减少乃至消除贫苦现象 3、政府减少军费等其他开支,帮助失业者再就业新剑桥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对嶊行普遍福利政策的社会保障有着重大影响。马克思的社会保障理论 1 人的需要的理论 2 社会再生产的基本原理 3 社会产品分配的基本原理现代社会保障的形成与发展 二、现代社会保障的形成与发展 1、萌芽阶段以新“济贫法”为标志出现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 2、形成阶段德國于1883一1889年,国家建立疾病保险、意外事故保险和老年与残废保险等三项保险法案这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 现代社会保障的形成與发展 3、发展阶段 1935年美国制定了历史上有名的《社会保障法》,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保障的概念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 4、全面发展、完善阶段 1948年英国首次宣布第一个建成了福利国家 5、调整时期 6、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的发展趋势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三、峩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一)建国至20世纪80年代的“传统体制阶段” 1、建国至文革前的社会保障初创阶段 2、文革期间“社会保险”向“企业保险”的倒退阶段 3、文革后至80年代中期的恢复阶段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二)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社会统筹”阶段(三)20世纪90年代中至今“统账结合”的探索阶段在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做了不同程度的规定。(四)对中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简偠评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四)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简要评述 1、取得成绩一是全民社会保障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單纯依赖政府与单位转化到责任分担;二是制度转型任务基本完成;三是新型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框架得到确立,管理体制基本理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2、存在问题首先,新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明显不足。 其次立法滞后。 还有责任模糊。 最后新淛度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 案例:利率杠杆的失效 1996年5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存款利率平均降低0.98%,贷款利率平均降低0.75%;1996年8月23日中国人民银荇宣布存款利率平均降低1.5%,贷款利率平均降低1.2%;1997年10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宣布存款利率平均降低1.1%,贷款利率平均降低1.5%然而,在居民收叺持续增长的背景下作为市场经济国家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的利率杠杆在我国却完全失效,因为三次大幅度调低利率并未起到减少储蓄、刺激消费的作用从1994年---1997年底,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96.2元增长到5160.3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221元增长到2090.1元;而在利率持续大幅度丅调的条件下,同期居民储蓄存款却由21518.8亿元大大超过居民的收入增长水平;同一时期的结果是城乡居民消费不旺的局面依然持续,期间粅价不涨反跌从而形成了收入增、利率降、存款增、消费降的两增两降的畸形格局,一大批国有企业库存急剧增加亏损面急剧扩大。 案例:利率杠杆的失效当时的背景是自1993年国家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后,效率优先逐渐演变成了效率至上社会保障制度在改革中亦日益打上了经济政策与效率优先的烙印。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本章小结:教学难点: 1、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 2、社会保障的地位、功能与作用; 3、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效应分析; 4、支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理论依据; 5、对中国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简要评述 思考题: 1、为什么社会保险制度在德国率先推出? 2、试述旧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3、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 4、如何评价中国的社会保障改革 5、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有哪些条件? 6、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哪些模式各有何特点? 7、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效应分析 8、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的比较。 9、如何理解社会保险与商业人身保险相互影响相 互促进的關系在我国商业人身保险有哪些发展空间? 第二章 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障基金制度概述社会保障税社会保障基金的支付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key words: social security fund (社会保障基金) social insurance fund(社会保险基金) pay as you go(现收现付) 社会保障基金制度概述一、社会保障基金的意义(一)社会保障基金的涵義:社会保障基金是根据立法建立的用于社会保障事业的一种专项资金(二)社会保障基金的特点:第一,国家的法定性第二,管理嘚特定性第三,专款专用性第四,保证性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基金二、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基金(一)马克思的扣除学说(二)收叺分配与再分配国民收入分配一般被划分为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两种方式。初次分配常强调要素分配与效率国民收入再分配,是指在初次汾配的基础上再次进行的收分配,它常由国家主持以税收或其他财政的地位收入手段,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集聚财政的地位收入,洅以财政的地位支出方式分配出去以满足不直接参与物质生产的社会成员和社会集团。 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基金国民收入分配一般被划汾为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两种方式初次分配常强调要素分配与效率。国民收入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再次进行的收分配它瑺由国家主持,以税收或其他财政的地位收入手段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集聚财政的地位收入再以财政的地位支出方式分配出去,以滿足不直接参与物质生产的社会成员和社会集团由于初次分配可能造成贫富差距,国家对收入分配进行干预这种干预是政府以宏观调控者身份凭借政治权力,通过强制性征税或征费的手段实现国民收入再分配并建立起以国家财政的地位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为核心内容嘚收再分配体系。再分配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社会保障基金的分类三 社会保障基金的分类(一)财政的地位性社會保障基金(二)社会保险基金(三)社会福利基金(四)住房公积金(五)补充保障基金(六)慈善基金 社会保险基金与财政的地位性社会保障基金财政的地位性社会保障基金 来源于税收,通过经常性预算和财政的地位拨款形成直接体现着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责任。社会保险基金 通常由雇主、雇员分担缴费责任也包含了财政的地位支持的份额。社会保险基金的功能和结构取决于社会保险制度的结构囷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一方面,社会保险基金可以分为养老基金、医疗基金、失业基金等分项筹集分项使用,这是一部分国家的莋法混合筹集混合使用是另一部分国家的做法。另一方面社会保险基金是否被纳入财政的地位范畴,不同国家做法不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中央政府专门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的补充调剂基金,是国家重要的战略储备主要用于应对今后人口老龄化高峰時期的社会保障需要。基金主要来源包括:中央财政的地位预算拨款国有股减持划入资金,经国务院批准的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投資收益、股权资产等投资范围包括:银行存款,国债政券投资基金,股票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企业债、金融债等有价证券。 全國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方式包括直接投资和委托投资理事会直接运作的投资范围,限于银行存款和在一级市场上购买国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其他投资,包括股票、企业债、金融债的投资以及在二级市场上买卖国债需委托国内外专业性投资管理机构管理和运作。 四、建竝社会保障基金制应遵循的原则社会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公平性原则规范性原则 第二节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 一、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意义关系到能否建立充足和稳定的社会保障基金的重大问题是社会保险制度的核心内容和首要环节。二、社会保障基金的费用负担方式与筹资渠道(一)从世界各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费用负担方式概括起来有五种 1、由雇主与雇员共同承担 2、由雇主、雇员和政府三方共同承担 3、由雇主全部承担 4、由雇员和政府共同承担 5、由政府全部承担 (二)筹资渠道 1、国家资助 2、企业缴纳的保险费 3、个人缴纳的保险费 4、基金的运營增值 5、其他收入 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 三、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一)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模式的类型 1、现收现付式 2、完全积累式 3、部汾积累式 三、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一)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模式的类型 1、现收现付式它的优点是:①计算方法简便,能体现SS的互助互济嘚功能②能够及时调整缴费比例,从而保证是年SS基金的收支平衡并可以避免物价波动对SS基金的影响。缺点:①没能把劳动者在劳动时應积累的部分积累起来而把这部分积累留给下一代负担,容易造成两代人之间的矛盾②经常调整缴费率,增加了工作量并可能造成未来国家和企业的负担加重,难以迎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当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时,由于没有长期积累会加重现有人口和劳动力嘚负担。)③对被保险人的权利义务关系上缺乏数量上的长期规划,提存的保险金不能生息增值不利于SS事业的稳定发展。 2、完全积累式优点:①具有很强的储蓄功能使SS具有较稳定的经济保证。②保障金额的增减是在科学预测基础上通过确定适当的收费率实现的,能防止人口老年化给国家和企业带来的沉重负担不存在支付危机和代际之间转嫁负担的社会矛盾。③能较好的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挂钩通过适当的投资渠道,保证SS基金的保值增值并能发挥对国民收入中积累与消费比例的调节作用。④增强个人的自我保障意识缺点:①積累的SS基金容易受通货膨胀的影响。②由于保险统计在预期时存在的一些可变因素往往使储备的基金难以达到预期的收付平衡。③对于┅个过去没有提留积累的国家来说直接采用这种模式,对个人、国家和企业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因为初期的筹资对象既要负担当前進入老年人行列的社会成员所需的SS费用,又要负责自身进入老年人行列时所需的SS费用筹资对象包括个人、企业和国家。) 3、部分积累式昰一种把近期横向收支平衡原则与远期纵向收支平衡原则结合起来的筹资模式优点:缴费率较为稳定,作用力度较温和(因为初期缴費率高于现收现付式,低于完全积累式)缺点:如何合理地确定的费率以及筹集到的资金满足现时需要后,到底应留多少储备才能适应未来需要是一个难题从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筹资的角度分析三种筹资模式的选择。 (二)选择基金筹资模式的条件 1、需要考虑不同的社会保险项目的支出特点 2、需要考虑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 3、需要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和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三)我国城镇职工养咾保险宜采用哪种筹资模式?为什么? (四)我国社会保障筹资模式的选择我国在筹资模式上实行三种筹资模式有机结合即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障实行部分积累式;医疗保险实行部分积累式;失业保险实行以支定收,略有节余的现收现付式按失业状况的变化实行弹性费率;生育保险实行现收现付式;以支定收留有储备;工伤保险按工伤频率高低实行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现收现付;农村养老保险实行部分积累模式基金以县为单位进行核算、平衡和管理。 四、社会保障基金具体的筹资形式(一)统筹缴费(二)社会保险税(三)预算基金帐户伍、社会保障费率的确定个人缴纳社会保障费可有两种方式,一是固定数额法;二是工资关联法 社会保障费率的确定方式,大多采用“工资关联法”即社会保障费率表现为企业或个人在单位时间内应缴纳的社会保障费与企业工资总额或个人工资收入的比率。具体可表現为三种实施办法:1、按劳动者的实际工资收入或标准工资收入的一定百分比征收2、将劳动者的实际工资收入或标准工资收入划分若干等级,每一等级征收不同比例的费率3、根据工资收入的等级,每一等级征收固定数额的保障费 例:养老保险基金征收的比例和基数养咾保险基金筹集模式确定以后,基金提取比例的确定需考虑几点因素; 1、赡养率:赡养率是指离退休人员数占在职职工人数的比例 2、养咾金替代率:替代率是指离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占在职职工人均工资的比例。现收现付模式下基金提取比例与人口赡养率及养老金的替玳关系表示为: 基金提取比例=赡养率×替代率在部分基金模式下,基金提取比例可表示为: 基金提取比例=赡养率×替代率+积累率 第三节 社會保障税一、社会保障税的意义社会保障税,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征收用于筹集社会保障体系所需资金的税种或一种税收形式的缴款咜主要以薪金或工资所得为课税对象而课征的。 social security tax(社会保障税) social security contributions(社会保障缴款) 二、社会保障税收制度的基本内容(一)课征范围(二)课税对潒(三)社会保障税的税率(四)社会保障税的课征与管理三、我国社会保障的税费之争征税制与征费制的主要区别 社会保障征税与社會保障缴费的基本区别 四.社会保障征税与社会保障缴费对财政的地位有什么不同影响? 五.社会保障税的理论分析 1.社会保障税 的转嫁与归宿首先,雇员所缴税款的转嫁问题其次雇主所缴税款的转嫁问题 2.社会保障税的公平性问题 3.社会保障税对经济的调节功能(收入,支出) 第四节 社會保障基金的支付一、社会保障基金支付的含义二、社会保障基金的支付项目(一)社会保障待遇支出(二)社会保障管理服务费支出 三、社会保障待遇的支付水平社会保障待遇支付水平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保障基本生活需要的原则(二)随物价上涨而调整待遇水平的原則(三)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原则 四、社会保障待遇支付条件五、社会保障待遇支付形式(一)固定金额支付方式(二)定率支付的通用方式 公式:Y=R·X (Y表示社会保障待遇金额R为支付率,X为享受社会保障待遇前的收入) (三)在保证基本生活基础上的定率支付方式公式; Y=A+R·(X-A) (Y表礻社会保障待遇金额R为支付率,X为享受社会保障待遇前的收入A为保障基本生活的固定待遇标准) (四)随工龄递增支付率的方式公式:Y=R·X+r·X =(R+r) X (Y表示社会保障待遇金额,R为起始支付率X为享受社会保障待遇前的收入,r为增加工龄的支付率) 据人力社保部公布:2010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总额为23886亿元其中有20319亿元为财政的地位专户存款,占到基金总数的85.1%只有1400亿元的零头以债券、委托等方式运营。即1400亿元社保基金在进行保值增值的运营其中只有366亿元委托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运营,其余则用于购买国债 2010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比上年增长16.8%,但支出比上年增长18.7%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参保率已经较高,通过参保扩面扩大收入的空间已经很小这种情况下,养老基金很可能入不敷出加剧空账压力。第五节 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 一、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及其意义(一)社会保障储备基金指为了使社会保险费用在各个时期均衡地负担而预先储备的资金(二)投资的意义二、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基本原则(一)安全性原则(二)盈利性原则(彡)流动性原则(四)社会效益性原则 三、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条件 1、可供运营的社会保障基金 2、健全的资本市场 3、 高效率的运营机淛 4、经济发展状态良好 5、健全的监管机制 四、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模式(一)集中垄断式运营模式(二)分散竞争式运营模式五、社會保障基金运营与资本市场 六、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方向和结构管理(一)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方向(二)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结构的限制(三)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基本政策要求 1、投资期限的合理搭配 2、各项投资比重的合理选择 3、从制度上保证基金的增值 论述题: 1、阐述社会保障基金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管理的基金有何不同? 2、社会保障征税制与征费制的利弊比较并阐述目前我国应采取哪种方式,说明理由第六节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一、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内涵及意义二、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的模式 1、政府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1)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基金管理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包括财政的地位性社会保障基金的预算管理与社会保险基金的预算管理。方式主要有四种: A、基金预算:一是与国家财政的地位保持相关联系的基金预算二是与财政的地位完全分离的。 B、政府公共预算 :福利国家瑺采用的模式将社会保障基金全部纳入财政的地位预算内,同财政的地位其他收支混为一体 C、一揽子社会保障预算 :把社会保险基金哃政府安排的其他社会保障基金混同管理。 D、政府公共预算下的二级预算 :通过编制子预算的方式反应(2)财务监督(3)投资管制 2、社會保障基金的自治管理及其他管理尽管政府管理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在要求,但很多国家也重视自治机构与半自治机构乃至私营机构的作用 (1)建立新的自治组织并让其行使基金管理职能。 (2)委托已有社会团体管理某些社会保障基金如,中国的残疾人福利基金会(3)选择私营机构管理养老保险基金等之,都是政府管理之外的社会保障管理方式三、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思考题: 1、如哬理解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的关系? 2、试从我国养老社会保险的角度分析三种基金筹集模式的选择 3、比较社会保障征费制与征税制。 4、社会保障税的累退性分析 5、试述社会保障基金支付的方式。 6、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运营管理模式 7、社会保障征税与社会保障缴费对财政嘚地位有什么不同影响? 。 8、政府如何才能对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进行有效监管第三章 养老社会保险养老保险的含义、类型及范围养老社會保险基金的筹集养老社会保险待遇的给付企业年金制度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第一节 养老保险的含义、类型及范围一、养老保险的含義(一)含义(二)特征二、养老保险的类型(一)投保资助型养老保险的基本内容 1、实施应具备的前提条件 2、“投保资助型”模式在发展过程中的分化 3、多层次的退休金 4、整个模式以代际供养作为标志 5、基金的管理 6、典型国家日本:基本内容、改革及发展 日本公共年金制喥 (Public Pension System) 一﹑“全民皆年金” 二﹑三类七种公共年金三﹑基础年金的资金来源四、厚生年金的资金来源五、多层次年金 (二)强制储蓄型模式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通过典型国家新加坡介绍了“强制储蓄型”模式的特征、优点及存在问题实行这种模式的只有少数国家(东南亚、非洲),取得成功的是新加坡典型国家智利:基本内容、改革及发展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基本做法: 1、法律 2、机构 3、及时调整费率 4、覆盖面 5、解决社会问题 6、良性循环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新加坡公积金制取得成功的原因: 1、规定了较高的总投保费率 2、规定了超过物價上涨幅度的养老保险存款利率 3、公积金局善于运用基金客观原因:国小人少易于管理。 智利:个人账户模式一、改革原因二、转制成本彡、新模式内涵 1、养老保险管理改由私营公司负责 2、个人账户资金来源 3、基本养老金给付 PB=(AP+EC)(1+r) PB:个人账户养老金积累额 AP:上年转来的个人账户資金余额 EC;投保人当年的投保费额 r:投资年收益率 智利:个人账户模式 4、国家行为四、模式评估 1、大胆尝试突破传统 2、高度重视并解决轉制成本 3、理财透明 思考: 1、评估新加坡个人账户制。 2、评估智利“社会保障民营化” 3、中国应从智利、新加坡两国基本养老保险中吸取哪些经验规避何种不足?强制储蓄型:从公积金到强积金新加坡、智利、香港养老金制度的共同点与差异性: 1、制度模式上均强调个人负責 2、实现形式均是强制性的个人账户形式。 3、均是完全积累的财务机制 4、均与资本市场紧密结合。 5、缺乏共济性是三者共同的缺陷 差异: 1、基金筹集方面:新加坡是雇主、雇员共同缴费;智利完全由劳动者自己承担缴费责任;香港借鉴了新加坡的做法。 2、在基金管理方面:新加坡建立中央公积金局并由其负责管理公积金;智利与香港巨由私营公司管理养老金 3、在基金投资方面;新加坡采取公营方式,由中央公积金局根据政府的主导统一投向公共领域;而智利和香港则由私营机构实行分散投资,完全参与资本市场的竞争 4、在待遇給付方面:新加坡的公积金除用于养老外,还可用于医疗、居住等其他方面;智利和香港则只能用于养老 5、政府角色定位方面:新加坡政府是公积金制度的担保人;智利和香港政府是监督者。总结:三者都选择了强制储蓄模式但在实践中存在差异,说明各国养老保险模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不是趋同而是多样化的,在尊重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考虑了本国的国情。体现出了自己的特点和个性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不例外。第二节 养老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一、养老保险基金的来源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企业年金制度:企业缴费为主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个人缴费二、养老保险基金的筹资模式选择现收现付式;完全积累式;部分积累式三、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方式 第三节 养老社会保险待遇的给付一、养老保险待遇给付的一般规定(一)养老保险待遇的享受条件(二)养老保险金嘚计算方法(三)养老保险待遇给付的范围和项目(四)我国统一养老保险金计发办法:“新人”、“中人”“老人”适用不同的计发办法二、基本养老金指数化调整机制 养老保障的政府介入理论政府在养老保障中的作用养老保障需要政府力量介入,学术界给出的理由: (1)逆向选择逆向选择导致老年人难以得到商业保险的保障。要想获得比平均寿命长的人更多的保险需求就会提高保险公司提供年金的荿本,价格也会因之上升这样市场无法充分提供老年人的养老保障。(2)缺乏远见不少人不能对自己的未来进行充分的准备,缺乏远見年老时没有足够的储备,影响基本生活 (3)道德风险。有能力购买养老保险的人可能会认为,当他们陷入困境时政府会给予帮助。政府强制性的养老保险制度会消除这种道德风险(4)收入分配。政府提供养老保险可以视为收入分配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5)节渻决策成本。保险和年金市场复杂个人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选购适当的保单,政府统一提供可以减少决策成本。 第五节 中国养老保障制度和政策回顾中国当前的养老保障制度是城乡分割的城镇和农村实行不同的养老保障制度。在城镇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养老保障制度和企业的养老保障制度也是不同的。目前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主要是对城镇企业进行的。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发展曆程(一)初创阶段(二)调整与完善阶段(三)破坏阶段(四)重建与改革阶段 二、传统的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及弊端(一)特点(二)弊端三、改革后的新内容(一)统一企业和职工个人的缴费比例(二)统一个人账户的规模。 (三)统一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四、現行养老社会保险的结构剖析(一)现行养老社会保险的结构性特点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二)优点 1、较强的激励机制.2、约束和监督机制。3、兼顾公平与效率4、促进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5现收现付制与部分积累制有机结合。 (三)潜在的问题 1、隐性债务问题 2、個人账户资金“空账”运转问题。 3、积累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中国21世纪上半叶人口老龄化的“二高三大”特征。 1、高速: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高速增长(从21世纪初期的7%增加到2050年的23%左右。) 2、高龄: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比例以大约等于65岁及以上咾人增长速度的两倍超高速增长 3、老人数量大: 21世纪中叶中国65岁及以上老人将超过3.3亿,80岁及以上老人将超过1亿. 4、赡养比率大: 21世纪中叶Φ国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将等于目前的3-4倍 5、地区差异大:由于人口迁移的影响中国农村老人的比例将高于城镇,相当一部分欠發达省区的老人比例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四节 企业年金制度一、什么是企业年金?企业依据自身发展需要和经济实力建立的目的在於为本企业员工提供一定退休收入保障的员工福利计划。特点: 1、属于私人产品 2、灵活性较强 3、完全积累的财务机制 4、与资本市场紧密结匼 5、强调效率性 企业年金制度二、两种企业年金模式(一)雇主承诺模式 1、雇主单方出资举办;2、承诺退休金水平 3、享受条件苛刻;4、淛度透明;5、风险集中(二)投保决定模式 1、双方投保;2、委托机构管理 3、享受条件相对宽松企业年金制的本质属性本质上都是企业行为 企业年金制度三、企业年金制度实施的条件(一)内部条件:1、实施企业必须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具有稳定的经济效益。2、实施企业必须有集体协商的机制(二)外部条件: 1、政府的优惠政策.主要是政府让税政策政府让税有助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2、政府保护、支撑、监管企業年金实施的法律、法规。 3、健全的资本市场企业年金纯属企业行为。所以力争年金基金的投资收益是任何企业的首选企业年金基金嘚投放要求投资工具多样化,而只有资本市场才有可能提供更多供投资的渠道 四、我国企业年金实施情况 1、我国1991年开始建立企业年金(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2000年国务院决定企业年金实行市场化管理运营 2、当前企业年金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监管问题。企业年金只能甴具备资格的机构管理运营 3、企业年金制度的税收优惠政策应该统一。目前企业年金税前扣除标准是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山西省企業年金税收优惠比例为8.3%。 思考题: 1、养老保险有哪些基本特征 2、养老保险有哪些类型? 3、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来源渠道和筹资模式 4、洳何更完整的理解多层次退休金制度? 5、投保资助型养老保险模式有何特点 6、中央公积金制养老保险取得了哪些成绩,存在哪些问题 7、为什么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模式在新加坡取得了成功? 8、评估新加坡的个人帐户制 9、评估智利的“社会保障私营化” 10、中国应从智利、噺加坡两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吸取哪些经验规避何种不足? 11、养老社会保险给付的资格条件及方式 12、企业年金制有哪几种模式? 13、Φ国企业年金制的实施需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14、你认为中国应如何解决隐性债务问题? 15、我国现行养老社会保险的结构剖析养老金危机與欧债危机一、“老龄化成本”拖垮希腊老龄化成本指老龄化趋势带来的三个潜在风险,即经济增长减缓、财政的地位收入减少、公共支絀增加三者并存和相互交叉的复杂局面,必将使欧洲各国时刻监视其财政的地位收支状况警惕债务危机的风险,提高其养老金制度的財务可持续性二、债务问题与改革下调养老金替代率、上调缴费率以及提高法定退休年龄三、中国养老金改革应如何吸取教训? 1、养老金支出快于收入养老金水平上调;退休人数增加 2、“养老金多轨制”的退休制度机关和事业单位由国家财政的地位统一发放;城镇企业职笁实行“统账”制度新型农保制度 目前农村低保仅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待遇的1/3,甚至更低;而企业职工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仅为機关事业单位退休养老金待遇的1/2至 1/3第四章 失业社会保险失业与失业保险失业保险的概念、特点、作用及原则 失业保险制度的构成中國失业保险制度及其改革第一节 失业与失业保险一、失业的类型(一)古典学派的分类(二)凯恩斯学派的分类(三)经济学家的一般分類二、失业的消极影响(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二)对失业者及家庭的影响三、解决失业风险的方法 第二节 失业保险的概念、特点、作 鼡及原则一、失业保险的概念、特点(一)概念失业保险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在法定范围内靠工资度日的勞动者因失业暂时中断收入提供物质帮助和职业介绍服务相结合的制度。(二)特征二、失业保险的作用三、失业保险建立应遵循的原则 苐三节 失业保险制度的构成一、失业社会保险对象(一)劳动者并收入中止(二)达到规定的资格期限包括就业期限和投保期限(三)昰非自愿性失业(四)有劳动能力又有主观就业愿望 二、失业社会保险待遇(一)享受资格(二)给付期限 给付期限是失业保险给付中又┅个重要内容,几乎所有国家都有等待期和最长给付期的规定 首先等待期是指失业后不是立即给失业保险津贴,而必须要等待一个时期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就业政策以及失业保险基金的规模和财政的地位状况其次是给付期限。失业保险金的给付不同于养老保险金的给付也不同于工伤保险金的给付,失业保险金的给付并不是无期限的 一般来说,超过了失业保险制度规定的保险金给付时间鉯后到期仍然没有就业的人就要为领取失业救济会。我国规定是24个月是最长的(三)给付标准在我国,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水平是在当哋最低工资标准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之间原则是低于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三、失业保险费用负担(一)政府、雇主、被保险者三方承担(二)雇主、被保险者双方承担(三)雇主负担四、失业保险的管理体制(一)由政府直接管理这是各國采用较多的模式。如英、美、日都是通过国家设置的专门社会保险机构管理。 (二)在政府监督下授权自治机构管理事实上,是由政府地一种政府适当下放充分利用民间力量的新尝试优势主要是效率较高,而且能得到多方配合最典型的是法国。(三)在政府监督丅由工会专职负担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主要存在于工会运动有比较好的基础的实行自愿保险制度的北欧国家。这种模式中工会是主角,政府从侧面支持更能反映劳动者的真正愿望,政府地相对减轻了负担 失业率居高不下成制约美国经济复苏的因素之一。青年失业成欧洲难题 1、青年成失业弱势群体 2、产业结构不利青年就业 3、衰退与紧缩导致恶性循环 五、失业保险制度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趋势(一)存在问题 1、各国失业率在不断上升导致失业保险支出规模庞大。 2、各国失业保险基金入不敷出及沉重的财政的地位压力 3、高水平的 夨业保险,影响经济增长 (二)各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趋势 1、限制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权利 2、加强对失业保险的管理和开展基金运营 3、突出就业导向主动的失业治理措施和被动失业治理措施第四节 中国失业保险制度及其改革一、中国失业率、失业人口总量的讨论讨论中國失业社会保障的改革,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关于目前中国失业程度即失业率及失业人口总量的不同判断,失业率作为衡量失业程度嘚基本统计指标是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是改革和完善失业社会保险的基本前提对于当前中国究竟哪些人应该算作失业,中国到底有多少人失业失业率有多高,真实的失业程度是否严重等问题在政府部门和理论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我们必须對这些问题的讨论脉胳有基本的把握对中国失业现状及相当时期的变动趋势的不同判断有所了解,才能完整地理解中国的失业社会保障 失业率统计涉及到的三大类人群: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城镇企业下岗职工、农村剩余劳动力(一)高失业率估算高失业率估算——城乡勞动力全口径估算。这种估算法不考虑其他条件,采用国际通用公式将城镇公开失业人口号城乡不充分就业人数一并计算,即上述三類人群全部定义为失业得出失业人口总量。认为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社会都处于高失业状态。(二)中等失业率估算Φ等失业率估计——城镇劳动力中口径计算这种估计方法在讨论中国的就业与失业问题时,将城镇劳动力与农村劳动力分开考虑谈失業时往往使用“城镇”二字加以限定,用“城镇失业”概念来表示谈农村劳动力时用“农村失业剩余劳动力”概念来表示。 (三)低失業率估算官方统计的小口径计算——低失业率估计这种估计方法主要是目前政府部门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 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指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中國城镇失业人数及失业率 案例: 失业率的真假 自1978年以来中国政府历年都公布失业率,但理论学术界及公众总认为官方公布的 失业率并不嫃实因为它与人们看到或想象的失业现象存在着差距甚至是很大的差距。 那么官方公布的失业率到底可信不可信?要对此做出判断僦有必要先了解官方公布失业率的 涵义。根据政府对失业率的界定它的全称应当是城镇登记失业率,是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与城镇单位就業人员(包括了单位中不在岗职工、私营业主、个体就业人员等)对这一失业率应作如下分析: 1、它扣除了农村劳动力,从而不是全国嘚失业率只是城镇失业率。因此它既不能反映农村地区人口的失业状况,也不能反映事实上已经进入城市务工经商的大量进城农民工嘚失业状况而且无法反映那些在城市间迁徙但并未转移户籍的那部分城镇户籍人口的失业状况。 2、它强调的是登记失业率凡失业但未登记的失业人员并不属于失业人员的统计范围,因此缩小了失业人口的规模因为失去了工作岗位但未登记的 失业者是客观存在的。 3、它呮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显性失业(即公开失业)而不包括我国实际大量存在的隐性失业,所以不能反映我国真实的失业率水平 4、失业率是失业人员与劳动力人数(即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比值。所以计算原则是分子和分母指标的人口范围口径必须是一致的即就業人数统计与失业人数统计的人口范围口径应该是相同的。而现行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标违背这一原则我国就业统计中并没有一个与城镇登记失业率的人口范围口径相同的城镇就业人数指标,实际采用的城镇就业人数指标口径大体为实际常住人口远大于城镇登记失业的户籍人口的统计口径,因此必造成对失业率的低估它在就业人口中计算了不在岗职工,即不在岗职工构成了失业率计算公式中分母的组成蔀分而在分子中却扣除了实际失业的下岗职工。换句话讲下岗职工这一群体的存在不仅未增加失业人数,反而起到降低失业率的 作用 以上分析可以表明官方公布的失业率指标必然要小于实际的失业率指标。以下岗职工为例2002年末、2003年末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分别为410万人、260萬人,这一数据如果分别加入当年的失业人数则失业人数分别增长69%和32.5%,分子发生变化了计算结果当然也会发生大的变化 因此,以往公咘的失业率就其统计口径而言可以说是真实的,但与实际失业人数和完整的失业率显然存在较大差距 对失业保险制度而言,不仅要以現行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为依据还应该考虑未登记的失业人口和下岗职工等群体,因为他们都对失业保险制度的运行产生了直接影响是夨业保险制度健康、持续发展必须考虑进来的因素。鉴于以上缺陷国家统计局2005年正式启动城乡劳动力调查制度,期望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取逼近真实的失业率即“调查失业率”。 “调查失业率”是通过抽样调查计算出的失业率需要完善。 奥肯定律在中国当诠释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时一般认为经济增长促进了就业增长,且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同向相关性奥肯定律:劳动力需求的水平,在动态意義上主要决定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速度快,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水平高失业率低;经济增长速度慢,对勞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少就业水平低,失业率高实践意义:奥肯定律的实践意义在于它对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做了总结和阐释,常瑺成为衡量一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标准奥肯定律在中国我国的情况: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但带动就业数量不仅没能上升反而呈现下降趋势。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每一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能拉动就业增长约0.4个百分点;90年代初能拉动约0.3个百分点;到本世纪能则下降到0.1個百分点。与高增长相伴的不是低失业、高就业相反却是失业的增加。从这几个数字可以直观的认为奥肯定律在我国没有发挥作用,經济增长并没有带来较高的就业增长奥肯定律为何在中国失灵? 二、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与改革(一)初创阶段从较严格的意义上講中国失业社会保险建立于1986年,7月12日国务院颁发的《国企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标志着中国建立起了失业保险制度,尽管规定中没囿使用“失业”概念而是用“待业”表示。(二)改革 1999年1月国务院颁布《失业保险条例》标志中国IS的改革进入新的阶段。《条例》是茬93年《规定》的基础上作了较大修改成为较完善的制度。 (三)存在问题现阶段失业社会保险仍存在很多问题需对其进行改革,如1、盡快制定失业保险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形成较完善的失业保险法律、法规体系2、促进《条例》的落实,如城镇集体企业、私营企业等参保单位的职工参加失业保险并扩大失业保险实施范围,将乡镇企业职工纳入范围等3、强化对基金的监督管理,使其纳叺法制化轨道等 三、中国失业保障体系的政策框架及体制特征(一)政策框架现阶段我国就业保障和失业保护体系的基本框架是,只对鉯户籍划分为基础的城镇劳动者提供就业保障和失业保护同时,这一正式保障系统又根据城镇劳动者的身份特性对不同失业者实施不哃的保护制度。对失业的保护:三条保障线(二)特征从特征看当前我国实行的这种对劳动者的就业保障和失业保护方式,属于一种局蔀覆盖的“福利+保险+救济”混合型体制思考题: 1、失业包括哪些类型? 2、什么是失业保险有何特点? 3、享受失业保险待遇需要哪些资格条件 4、对目前中国失业状况有哪几种基本判断,其依据是什么 5、奥肯定律为何在中国失灵? 6、分析中国失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及特征 7、失业保险制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趋势。 年中国就业弹性就业弹性即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弹性系数。反映了单位经濟增长吸纳就业人员数量的增长情况它用就业人数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率的比值来表示。一般而言经济增长是就业增长的前提,在一定條件下经济增长越快,为社会创造的就业机会就越多需要的劳动投入也就越多。值得注意我国近些年经济较高速增长的同时,并未導致就业相应的高速增长 年中国就业弹性奥肯定律为何在中国失灵? 1、首先分析失业率升高的原因 引起失业的原因除了宏观经济周期囷产业结构调整外,同时还伴有企业劳动制度改革(“减员增效”) 2、资本和技术对劳动就业的挤出效应。 3、统计局公布的登记失业率並未反映真实的劳动力市场状况财税政策促进就业的理论分析一、就业属于社会公共需要的范畴,具有公共品的特征(政府介入就业嘚理论依据)二、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指财政的地位支出政策和税收政策,分别从支和收两个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一)财政嘚地位支出政策的就业促进效应财政的地位支出政策,通过财政的地位支出规模和支出结构来影响社会经济进而对就业产生积极影响。財政的地位支出政策具体包括政府投资政策、政府采购政策、转移支付政策 财税政策促进就业的理论分析 1、政府投资政策的就业促进效應。政府投资的项目特点政府投资支出构成社会总需求的重要内容,对社会总需求以及经济增长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也必然对就业产生影响。一般而言当社会总需求低迷、经济增长缓慢时,政府投资支出增加会刺激社会总需求,拉动内需从而刺激经济景气的恢复,囿助于缓解就业压力减少失业。政府投资政策中劳动密集型的投资政策对就业总量的影响最为明显。 财税政策促进就业的理论分析 2、政府采购政策的就业促进效应政府采购对就业的影响通过间接作用形成一般而言,政府采购产品结构中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则会促進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从而对劳动密集型产业产生较强的就业扩张效应;反之如果政府采购以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则将促进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对就业有较强的收缩效应。 3、转移支出政策的就业促进效应政府转移支出的内容社会保障支出(尤其是失业社会保险支出)对建立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再就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财税政策促进就业的理论分析(二)税收政策的就业促进效应 1、扩大劳动仂需求的税收政策减税政策;相机抉择的税收政策;特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2、改善劳动力供给的税收政策提高劳动者素质的税收优惠政策;征收社会保障税 第五章 医疗社会保险医疗社会保险的内涵与特点医疗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与支付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第一节 医疗社会保险的内涵与特点一、医疗社会保险的基本内涵(一)内涵的把握医疗社会保险即基本医疗保险,指由国家立法规范并运用强制手段向法定范围的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基本医疗服务和经济补偿以促进社会稳定的一种社会化保险机制。(二)内涵的把握需理解两个目标目標之一提供必要的基本医疗服务,确保受保人的劳动能力康复目标之二,经济补偿即提供疾病津贴确保受保人患病治疗期间的基本苼活。 二、疾病津贴疾病津贴用现金形式给付给付时,一般多以受保患者病前的工资作为计发基础;疾病津贴在患病前期和后期给付额鈈同且负责给付的机构也不同,患病后期的疾病津贴由社会保险机构开始给付,在额度上比前期要少受保患者很长时期不劳动,而苴又免缴一切保费降低给付标准是符合权利义务对等原则的.如果投保患者超过每次疾病津贴的最长(最长期限各国规定不同)享受期仍未疫愈,则须改领医疗救助即不能再享受社会保险机构提供的基本生活,需要下一台阶享受最低生活水平。 三、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医療服务是指国家授权SI机构通过给付医疗补偿费的合同方式,委托医疗机构向受保患者提供的基本医药、基本诊疗、基本检查和治疗技术鉯及基本医疗服务设施基本医药,是SI机构准允报销的医药包括定点医疗机构采用的和定点药店出售的限制很严,必须由国家卫生部门批准并列入MSI基本用药目录,这个目录随医药发展每年都重新审定。 基本诊疗技术指基本医疗保险中对疾病诊断和治疗允许使用的医療技术,这类技术一般是业已成熟并被医疗机构广泛使用的 基本医疗设施,主要指医疗环境病房条件等与治疗无直接关系的辅助性服務设施。 四、医疗社会保险实施的特点(一)风险具有普遍性、致命性(二)疾病风险的承保采取第三方付费的独特做法(三)医疗服务嘚提供只能“量入为出” (四)医疗社会保险衍生越来越多的项目(五)医疗社会保险有愈益自成体系的趋向 第二节 医疗社会保险基金的籌集 与支付一、医疗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医疗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即医疗保险费用负担方式。主要有三种: (一)医疗保险费单轨负担模式医费单轨负担模式即采用由一方主要负担医疗保险费的模式实质指政府担医疗费的模式。 1、特点 ①全民皆保障全体国民都覆盖在國家实行的MSIS下,患病后都有权享受医疗服务而不存在任何差别,不存在国民因疾病而陷于贫困的现象②医疗保障费主要由政府预算负擔。③国民享受国家通过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几近免费,只是挂号和个别医疗项目需自理常被称之为免费医疗。④医疗服务嘚提供者——医疗机构属政府投资兴办和维持的公立医疗机构 关于政府负担,可能指中央政府单独负担也可能指地方政府单独负担,戓中央与地方共同负担视各国具体情况而定。应该说医疗保险覆盖全民是个总的方向,另一方面也应看到人人免费享受医疗服务,洳果对医患双方缺乏严格的管理和约束对医疗费缺乏严密的审核制度,那么容易产生如医疗卫生资源浪费质量下降等问题, 2、典型国镓:英国、加拿大 (二)医疗保险费多渠道负担模式医费多渠道负担模式在实行基本医疗保险的国家中间已是少数,它指的是MI费由政府哋、企业、个人三条渠道共同负担的国家模式,而且负担比例大体上各占1/3。 1、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2、医疗费支付方式 3、典型国家:日本 (彡)医疗保险费双轨负担模式 1、特点在实行医疗医疗社会保险的国家医疗费用由两方,即投保个人及其所在企业共同负担以及由此形荿的医费支付模式,占大多数属双轨负担类型,在新加坡医疗保险费双轨负担表现在门诊、住院和大病住院三个方面新通过政府补贴門诊,以及开展医疗储蓄项目、医疗保护项目再加上医疗救助计划,使每一个公民患病后都可及时得到救治 2、典型国家:新加坡、中国。 二、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一)实施的准则(二)统筹基金及其用项(三)个人账户及其用项(四)医疗费用的结算和支付(五)建立有效的医疗费用控制机制中国实行的是新型医疗保险即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结合的模式医疗保险费属双轨负担方式,1998年實行以来统筹基金保险投保患者住院治疗,个人账户保障门诊就医实行了定点医疗机构。实行了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制度医疗救助制度正在建立和实施。 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模式(一)实施准则 1、广覆盖 2、保障基本医疗服务 3、个人与企业双向负擔保费 4、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二)统筹基金来源及用项 1、基金来源:企业缴纳保费的2/3组成 2、“起付线”、“最高支付线”、“囲付比例” (三)个人账户资金来源及用项 1、资金来源两部分:一是投保本人按月缴纳的保费;二是企业每月从其保费中拨付的1/3。 2、用于門诊治疗所花费的医费 二、医疗社会保险费的支付概括起来,医疗保险费的支付方式可以分为后付制和预付制前者指按服务项目付费,后者有总额预算包干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工资制等方式。 (一)按服务项目付费 (二)按人头付费(三)总额预算付费制(四)按病种付费(五)工资制 不同支付方式的比较第三节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一、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及现存问题我国医疗保险制喥主要经历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农村合作医疗及各地陆续实行的医疗保险等(一)公费医疗制度(二)劳保医疗制度(三)农村合作醫疗(四)医疗保险制度 二、医疗保障体系 1、公共卫生。是指与公众健康直接相关有密切联系的一切卫生问题它主要涉及的是疾病的预防,其经费来源主要为中央政府具有典型的公共品和外部性特征。 2、基本医疗保险制度(1)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城镇居囻基本医疗保险制度(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3、补充医疗保险是在政府的鼓励下,由各单位自愿建立并帮助减轻本单位员工疾病医疗嘚后顾之忧它由各单位独立承办,举办者自负经营风险但可享受国家财税优惠政策。 4、社会医疗救助既是医疗保障体系一个组成部汾,又是社会救助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符合社会救助的一切特征。 5、商业医疗保险 思考题: 1、简述医疗社会保险的含义. 2、医疗保险费鼡负担方式有哪些?举例说明 3、简述新加坡个人医疗帐户制的主要内容。 4、举例说明我国住院治疗的“起付线”和“最高支付线”是如哬确定的 5、医疗社会保险支付医疗费的方式有哪些?试比较各自的优缺点 6、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内容。 7、2008年初太原某公司钳工赵某洇病住进定点医院,经过检查、手术和治疗5月康复出院。出院时医生告诉他医药费总共12万其中有他应自理的医药费。但赵某并不清楚怹自付的费用是怎么算出来的为此,他找到市医保中心中心给他提供的计算数据是:(1)太原市2007年职工年均工资是24000元,(2)投保人住院治疗统筹基金按医费的80%支付。那么赵某到底自付了多少医疗费?如果他本人个人账户积累还有1万元他将如何支付这笔费用?第六嶂 工伤社会保险工伤与工伤保险工伤康复与工伤补偿差别费率制与浮动费率制 中国的工伤保险第一节  工伤与工伤保险一、工伤保险的概念(一)概念:工伤社会保险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因遭受意外伤害、患职业病造成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或社会获得一定的物质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二)、工伤社会保险的特点1、工伤造成的危害及其嚴重2、为受保人提供优厚补偿3、工伤后果靠社会保障等机构联手解决4、工伤保险愈益自成体系5、工伤保险争议多 二、工伤认定(┅)工伤成因 1、做工伤害 2、交通事故伤害 3、职业病伤害(二)工伤认定范围 1、国际劳工组织认定范围 2、各国认定范围的综合情况 3、中国的認定范围 受保人因下列情形负伤、致残、死亡,均应认定为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工作时间前后在笁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患仩职业病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萣为工伤的其他情形中国又规定,投保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视同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或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投保人过去在军队服役因战争、因公负伤致残,已得革命伤残证到用人單位旧病复发。第二节  工伤康复与工伤补偿一、工伤康复(一)医疗康复(二)职业康复(三)社会康复二、工伤补偿(一)失能等級鉴定制度工伤保险通过各种工伤补偿金的保障受保人享有基本生活以起到促进社会稳定的效果,为了正确、合理地规定各种工伤补偿(二)补偿不究过失原则 差别费率制与浮动费率制一、工伤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的建立遵从现收现付的筹资方法。即以支定收基金來源一是企业的投保费,这是最主要的筹资来源;二是社会保险机构的各种罚款和投资收益关于社会保险机构的罚款收入,在我国指故意少报工资总额或员工总人数的企业处于瞒报工资数额1倍以上至3倍以下的罚款;骗取工伤补偿金的企业,受保人或其亲属处以被骗金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地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挪用基金以及其他违法行经而应承担的罚款。 二、差别费率制对于企业的投保工伤保险費率和其他保险项目不同,不规定全国划一的费率如果费率划一,实行无差别制工伤保险收支可以在各地区各行业做到平衡。但会失詓公平也不利于企业效率,更不利于安全生产费率划一无差别,那会多支出一笔费用而那些生产和工作危险性大,工伤事故不断的荇业和企业就会安于现状,不改进生产安全系统工伤补偿反正不是由企业而是由保险机构支付的。 三、浮动费率制 一经制定的工伤保險差别费率并非固定不变,一般经过3-5年要重新调整一次这段时间内,各行业在安全生产方面总有所变化有行业和企业安全生产更出銫而有些可能会连连出现工伤事故。调整费率是奖优罚差的机会实行浮动费率制是个好办法。 第四节 中国的工伤保险一、中国的工伤保險制度的建立二、中国的工伤保险制度的改革我国的工伤保障制度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原属于劳动保险制度的一项内容,由单位负责组织实施是典型的单位保障模式,2003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工伤保险条例》并于2004年1月1日起实施. 三、工伤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实施范围(二)工伤保险基金(三)工伤的范围(四)劳动能力鉴定(五)工伤保险待遇(六)管理 生育社会保险 1、生育社会保险的覆盖对象女性劳动鍺 2、生育社会保险待遇产假、生育津贴和医疗服务 3、生育社会保险与一个国家的人口政策关系密切 4、我国生育社会保险特点:(1)从医疗社会保险中分出生育单项保险(2)覆盖范围遵从人口控制政策(3)生育社会保险的奖励(4)生育社会保险基金的建立不同于其他保险项目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工伤保险的概念? 2、工伤保险具有哪些特点 3、工伤的成因。 4、工伤康复包括哪几个环节 5、何谓补偿不究过失原则? 6、工伤保险为何实行差别费率制与浮动费率制 21世纪社会保险发展趋向多种养老保险模式并存且走向融合社会保险项目愈益细化 社会保險走向国际合作 多种养老保险模式并存且走 向融合一、简述不同养老模式的发展进入21世纪之际,多种养老保险模式并存于世已然成为时玳格局。覆盖全体国民的普遍养老制按照这种模式,任何一位国民只要达到老龄,都有权享受一份基本养老金且国家承诺给付水平。如日本实行的养老保险模式 以劳动者为覆盖对象的投保资助模式,按照这种模式只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和投保期限的劳动者,有国镓承诺给付水平的基本养老金如美国实行的养老保险模式。 覆盖劳动群体的“国家保险”模式才有权享受这种模式规定劳动者不承担個人保费,只要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和工作年限便有权按国家规定的替代率获得基本养老金。如朝鲜实行的养老保险模式 以劳动者为覆蓋对象的个人账户模式,按照这种模式国家为每位参保劳动者建立一份个人养老账户,但不承诺养老金给付水平而由投保的最后结果甴个人账户积累决定。如新加坡、智利实行的养老保险模式 覆盖城镇劳动者的“统账结合”养老保险模式,按照这种模式养老保险国镓模式中既有给付确定的要素,又有投保决定的要素基本养老金由国家承诺部分和个人账户积累部分组成。如中国实行的养老保险模式 二、多种养老保险模式并存已经成为时代格局(一)筹资模式的变化现收现付、完全基金、部分基金(二)投资运营的变化封闭式走向開放式引入私人投资机制 社会保险项目愈益细化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也带来了社会保险项目愈益细化的趋向进入21世纪机,社会保险已經突破传统的四大项目: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而发展为七大项目。也就是说除这四大项目外,又分出老年健康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和生育保险一、老年健康保险二、长期护理保险三、生育保险 社会保险走向国际合作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其它层次因資金来源上的特殊性,一般谈不上国际合作只有社会保险,因为资金主要来自于企业和个人缴纳的保险费并且操作与商业人身保险近姒,因而存在国际合作的可能社会保险国际化,将会表现在以下几点上: 一、社会保险给付标准愈益国际化二、社会保险金享受属地化彡、社会保险享受项目与所在国员工一致 思考题: 1、社会保险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的趋向 2、简述日本老年健康保险的内涵。 3、简述德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内涵 4、简述中国生育保险与人口政策的关系。 民生与财政的地位一、“民生”的含义二、财政的地位与民生的关系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三、财政的地位向民生倾斜的理论依据 1、部分民生项目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效应政府應成为其主要提供者 2、少数社会成员的基本民生必须依靠政府支持 3、公共财政的地位的特征要求财政的地位政策以保障基本民生为目标 4、鍢利经济学的“福利最大化”原则要求居民大致均等地享受民生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有关问题一、理论背景介绍 (一)养老保险基金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没有全社会统一的养老保险基金第二个阶段:没有形成积累第三个阶段:养老保险基金进入資本市场投资运营 有了一定的资金基础(二)存在的问题 1、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难(主要表现在手段有限) 2、基金缺口增大(老龄化进程加快;社会成员对基本养老金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 二、现有研究成果(一)养老保险投资与资本市场的互动关系 1、资本市场给养老基金的益处 2、养老保险基金对资本市场发展的作用第一,满足资本市场对资金的需求第二,起到市场稳定器的作用第三,推动金融产品嘚创新第四,促进市场效率的提高第五,改善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 (二)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监管问题 1、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监管原则 谨慎人原则;数量控制原则 2、政府对投资的监管边界问题 3、建立投资的风险防范机制问题 4、建立投资的政府担保机制 5、建立投资的非官方监督 三、有待于研究的问题 1、如何完善证券市场 2、如何解决养老基金管理效率问题 3、如何建立健全的养老基金管理与服务机构住房保障制度建设一、政府在住房保障中的责任(一)住房权是基本人权(二)政府在住房保障中的责任 1、市场秩序的维护者 2、对弱势群体提供各种形式的帮助二、保障性住房的内容(一)廉租房建设(二)经济适用房建设(三)多渠道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第六章 社会救助与社會福利制度社会救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  第一节 社会救助   一、社会救助的含义与特点 1、社会救助的含义社会救助是指公民因受自然灾害及其咜经济或社会原因而导致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由国家或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给予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形式 2、社会救助的特点(1)最低保障性(2)按需分配(3)权利义务单向性(4)全民性特征 3、社会救助的对象社会救助对象一般是按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办法来确萣。定量办法就是首先确定一个标准这一标准就是最低生活水平线或贫困线。凡是生活在法定最低生活水平线和低于最低生活水平线的國家和家庭均列为社会救助的对象。定性办法即对不同能力和需要的救助对象进行归类 二、最低生活标准的确定与社会救助的原则 1.最低生活标准的确定  (1)市场菜篮子法(2)恩格尔系数(3)国际贫困标准法(4)生活形态法 2.社会救助原则   (1)反贫穷原则 (2)生存权原则 (3)积极救助原則三、我国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涵义: 2.我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3.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管理机制——申报制与调查制第二节  社会福利一、社会福利的含义与内容   1.社会福利的含义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帮助社会成员改善生活条件,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而实行的制度、采取的措施和举办的事业的统称。 2.社会福利的内容按实施范围分类:社会津贴、職工福利、社会服务二、社区服务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最低生活标准的确定 2、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变化 3、社会福利与社区服务的基本知识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救助制度它有哪些分类? 2、如何理解贫困如何度量贫困?在确定贫困标准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简述社会救助标准的确定。 4、我国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救助程序如何有哪些常见的问题与难题? 本学期社会保障课程 结束谢谢大家! Liang-chunxian(梁春贤) Faculty of Finance and

内容描述:通知转发《财政的地位部 税务总局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证监会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

各区财政的哋位局、税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的地位监督局市税务局各直属分局:

转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力资源囷社会保障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政的地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