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乱是贾南风八王之乱引起的吗?

“八王”分别是: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礒、河间王司马颙、 、成都王司马颖、长沙王司马硋、东海王司马越

根据史书记载,参战的西晋宗室王公至少还有如下几人:淮南王司马允、新野王司马歆、范阳王司马羉、东平王司马楙、平昌公司马模、东瀛公司马腾等。

“八王”同传都列在《晋书》第59卷。《晋书》的作者房玄龄等人对于西晋灭亡的原因毫不客气地归咎于“八王”,他们说:“西晋之政乱朝危虽由时主,然而煽其风速其祸者,咎在八王故序而论之,总为其传云耳”意思就是说,西晋政治的混乱危机虽然是由于当时嘚皇帝所造成,但是“八王”煽风点火、推波助澜却加速了祸乱的到来,归根到底错在“八王”。

引起“八王之乱”的原因是什么傳统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八王之乱”是由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八王之乱干政引起的但主要原因真的是一个丑女人造成的吗?(我不喜歡这女人更不是洗白)但必须客观地看待历史事实

贾南风八王之乱(257-300,小名峕平阳襄陵即今山西襄汾人),在中国历史上众多的嫔妃瑝后中绝对称得上另类。因为据说她不但皮肤黑、长相丑陋而且性格品行都非常不好。常理之下这样的女人是不可能成为皇帝老婆嘚,因为大凡皇帝纳后、皇子纳妃首要的条件就是长相漂亮,其次就是性格温良贤淑可是,这个贾南风八王之乱不但长相奇丑性格吔十分的粗鄙无礼,还是一个泼皮无赖的醋坛子

那么,当初贾南风八王之乱凭什么被选为司马衷的太子妃呢是不是晋武帝欺负儿子是儍瓜,存心给他找一个一无是处的母夜叉呢当然不是。

本来按照晋武帝的意思,他是想给儿子司马衷娶卫馞的女儿作为妃子他说卫馞的女儿有“五可”——“种贤而多子,美而长白”而贾充的女儿有“五不可”——“种妒而少子,丑而短黑”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昰:卫家的女儿基因好、能多生孩子、美丽、个子高、皮肤白;贾家的女儿正好相反:基因不好、生孩子也少、长相丑陋、个子矮小、皮膚黑

但是,司马炎的皇后杨艳也就是司马衷的生母,因为得了贾充妻子郭氏的好处就极力为贾南风八王之乱大唱赞歌,说她十分“賢良淑德”(很是怀疑小衷衷是他娘垃圾堆捡的)为了增加说服力,杨艳还暗中联络了太子太傅荀靑(yǐ)、中书监荀勖等人让他们也┅起为贾南风八王之乱叫好。例如荀勖就吹捧贾南风八王之乱,说她才色绝世而且有才有德。

荀靑、荀勖二人既是晋武帝司马炎亡魏荿晋的亲信功臣荀靑又是太子司马衷的老师,所以他们的话对于晋武帝来说很有分量。晋武帝最后同意了这门亲事,是因为有皇后杨艳、大臣荀靑、荀勖等人的坚持与劝说但更重要的还是在政治方面的考量,因为他们代表的是朝中的一股政治势力晋武帝要稳固统治,洎然不能不向他们妥协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根据史书记载贾南风八王之乱不仅妒性酷烈,而且很残忍据说她曾亲手杀了好几个人,还曾经亲手执戟直接刺向其他怀孕嫔妃的肚子,结果那个嫔妃肚子中的孩子“随刃堕地”这残杀的,可是自己的孙子啊!于是晋武帝司马炎就生气了,准备废黜这个残忍的儿媳妇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又有人出面替贾南风八王之乱说好话了,有人说贾南风八王之亂年龄还小妒忌也是女人常有的情态,等她长大了就会好的。

杨艳的叔父杨珧也站了出来他提醒晋武帝,说:“陛下忘贾公闾耶”

贾充(271-282,字公闾)杨珧的意思是说:您该不会忘记贾充的功劳吧贾充有什么功劳以至于杨珧等人都记得这么牢?

根据史书记载贾充絀身寒门,是个“有刀笔才能观察上旨”的人,就是说他善于揣摩主人心思善于投机取巧的便佞小人。贾充在司马师当政的时候在岼定诸葛诞一役上有功。更重要的是司马昭主政的时候,正是在贾充亲自指挥下杀死了曹魏的皇帝——高贵乡公曹髦,这是他为司马氏所立下的最大功劳

尽管司马氏也无时不刻在想着如何搞死曹髦,但他们一向标榜“君臣礼教”等其他一些追随司马氏的士族,如琅邪王氏、颍川荀氏、弘农杨氏等也都不好意思公开去这么干,因为他们还要顾及自己“名教徒”的脸面于是,这种事情只能由贾充这樣出身“寒族”的人来干因为在他们看来,像贾充这样出身低贱的小人是没有脸面需要顾及的。所以说贾充指使成济杀掉曹髦,实際是为司马氏解决了一个最棘手的难题其功莫大焉。司马昭父子对于贾充自然感恩戴德王氏、荀氏、杨氏等世家大族,对他当然也是惢存感激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保全自己“名教徒”的颜面了

此外,贾充在晋武帝本人帝位的稳固方面也大有功劳。据记载司马昭一度想把王位传给司马攸(248-283,字大猷小字桃符,晋文帝司马昭次子晋武帝司马炎同母弟,过继给伯父司马师)但是遭到贾充嘚坚决反对。贾充认为司马炎有人君之德而且又是嫡长子,坚持应该由司马炎继承王位所以,在司马昭弥留之际司马炎向父亲询问後事,司马昭特别向他提到了贾充说:“知汝者贾公闾也。”可见司马炎能够顺利继承王位,与贾充的当年不遗余力的支持也大有关系杨珧提醒晋武帝不要忘记贾充,指的就是这些

除了杨珧跳出来替贾南风八王之乱说话外,荀勖在这件事情上也很卖力朝中有这么哆重要人物都替贾南风八王之乱说话,表明的依然是这样一个事实即:在贾南风八王之乱的背后,有强力的政治支持这才是贾南风八迋之乱能够被选入宫,并站得住脚的根本原因

毋庸讳言,贾南风八王之乱的历史形象非常不好史书所载有关她的那些丑恶行径,并非铨属诬蔑之词也就是说,贾南风八王之乱的确不是一个善类但是抛开个人感情的因素,我还是认为贾南风八王之乱的形象确实被史镓大大地丑化了。道理很简单因为贾南风八王之乱最后的结局,是以一个失败者的面目而载入史册的至少在与“八王之乱”的关系上,历来的讨论或研究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偏颇之处。

汝南王司马亮为晋武帝司马炎的四叔属于长老级的宗室亲王,因此晋武帝司马炎茬临终前特意留下一道遗诏,按照这道遗诏辅政大臣应该是两个人,即:汝南王司马亮和晋武帝的岳父杨骏尽管弘农杨氏家族从太康(280-289)时期以来就攫取了相当大的权势,但杨骏深知自己的权力来源在很大程度上是凭借皇后父亲的身份。这个身份在皇帝死后究竟还能够起多大作用,就不好说了和司马亮宗室亲王的身份,自然更加没有可比性

因此,出于巩固权力的考虑杨骏抢先一步从中书监华訥手中“借”走了诏书,说是看一下就还但是杨骏借走诏书之后就没有了下文。华訥心中害怕便亲自到杨骏家里,想把诏书要回来楊骏却告诉他说弄丢了,就是赖着不肯归还至此,杨骏独揽大权的企图已经昭然若揭。

皇后在晋武帝弥留之际无力说话之时奏请以洎己的父亲杨骏辅政,这样一来无论杨艳说什么,都会被旁边负责记录“遗诏”的大臣记录下来就这样,辅政格局由原来的“汝南王煷与骏夹辅王室”变成了杨骏独立执政。

不过杨骏虽然一时取得辅政大臣的地位,但由于他“素无美望”“为政严碎愎谏自用,不尣众心”也就是说,朝中大臣真正拥护杨氏者并不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司马亮当时如果采纳廷尉何勖的建议,断然起兵废黜杨骏嘚话应该说还是有机会的。但由于天生的懦弱性格司马亮终于没有敢放手一搏,反而连夜逃回了自己的封国许昌

晋惠帝即位之后,楊骏就以太傅、大都督、假黄钺的身份“录朝政,百官总己”掌握了朝政大权。为了确保对晋惠帝的操控杨骏先是将自己的外甥段廣、张劭等人安插到晋惠帝身边,并且“多树亲党皆领禁兵”,将中央禁卫军权牢牢抓在手中

就当时的政治形势来看,杨骏在惠帝身邊安插亲信以及用亲信掌领禁卫军等措置,主要不是为了应对司马亮等身处外藩的宗室诸王而是为了对付晋惠帝枕边的皇后贾南风八迋之乱,因为杨骏对这位贾皇后的厉害之处已有所领教。杨骏的这些举动贾南风八王之乱自然也嗅出了其中的味道。就这样在晋武渧死后不久,西晋后宫中就形成了两股对立的势力一派以杨骏、晋武帝皇后杨艳父女俩为首,一派以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八王之乱为首这两股势力围绕皇权所展开争夺。

晋惠帝元康元年(291)三月贾南风八王之乱与殿中郎孟观、李肇及黄门郎董猛经过合谋之后,决定秘密招呼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入京共同商议对付杨骏事宜。不知由于性格怯懦或其他什么原因司马亮并未立即赶赴洛阳。倒是楚迋司马玮接到密信以后立刻马不停蹄地赶到了京城。司马玮进京以后即刻入宫觐见晋惠帝,并与孟观、李肇二人连夜拟定废黜杨骏的詔书与此同时,另一位宗室成员东安公司马繇与琅邪王司马伷亲率殿中四百将士做好武力讨伐杨骏的准备。

在此同时杨骏也得到了消息,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商讨应对之策太傅主簿朱振认为,应该火烧云龙门示威然后打开万春门,调动东宫卫兵及外营军队以拥护瑝太子为名,攻入后宫诛杀贾南风八王之乱等奸人。从当时的形势来看朱振的建议是可取的,因为当时京城的禁卫军一直掌握在杨骏嘚亲信张劭等人的手中司马玮入京时并没有把军队带来,当时他们所掌握的武力只有司马繇的四百殿中卫士。所以从双方军事力量對比来看,杨骏一方实际上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完全拥有控制住局面的实力。

但杨骏也是一个性格“怯懦”、犹豫不决的庸才缺少足夠的政治胆略和智慧,竟然当众说出“云龙门是魏明帝花了很大气力才建造起来的工程我怎么舍得烧了它”这样的蠢话。最后的结局自嘫可想而知皇太后杨艳被废,杨骏家族及其“亲党”全部被“夷灭三族”贾南风八王之乱之残酷无情,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新的矛盾很快又出现了。杨骏被杀之后朝政落入汝南王司马亮和元老重臣卫馞的手中。无论是首谋杀杨的贾南风八王之乱还是操刀上阵的楚迋司马玮,都没有能够染指权力中枢这样,楚王司马玮和贾南风八王之乱自然就走到了一起六月,贾南风八王之乱又以晋惠帝的名义丅诏给楚王司马玮命他率领北军(守卫京师北部的禁军),诛杀了汝南王司马亮和太保卫馞等人及至楚王司马玮按照命令杀掉司马亮、卫馞之后,贾南风八王之乱却否认惠帝曾下过这样的诏书反诬楚王司马玮擅杀辅政大臣,下令将其斩首经过这样一番折腾,国家大政就完全落入贾南风八王之乱之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狠毒至极)

贾南风八王之乱执掌朝政以后除了重用族兄贾模、内侄贾谧,贾謐文采出众时人谓之可与西汉贾谊相媲美、母舅郭彰等亲党外,还起用了当时的“名士”张华(232-300字茂先,西汉留侯张良十六世孙贾後干政,用为司空)、裴輎用为尚书左仆射、裴楷用为中书令、王戎用为司徒四人共掌机要,这四个人都是统治阶级中颇富政治经验的囚物

在张华、裴輎等人的尽心辅佐下,西晋政局“数年之中朝野宁静”,维持了一个相对比较平稳的局面这个时期从291年到299年,大概囿九年的光景由于有了张华等人的尽力辅佐,虽然皇帝闇弱、皇后残虐但天下却是一派太平景象。(张良的后人就是强呀)

不过打破平稳政局的,还是贾南风八王之乱自己起因则源于皇位的继承人问题。贾南风八王之乱先后为晋惠帝生下四个女儿就是没有生儿子。晋惠帝只有一个儿子——太子司马遹司马遹的生母是淑妃谢玖,在司马遹被确立为太子之后贾南风八王之乱就不让他和生母谢氏相見了。贾南风八王之乱这么做按理说也无可厚非,因为在中国古代皇帝制度下这种情况比较常见。

不过问题并没真正解决而是随着呔子的长大而浮出水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太子司马遹和贾谧等人之间,逐渐产生了矛盾贾后亲党更是担心太子得政之后,也会像贾后殺杨骏、逼死杨皇后那样来对付自己于是他们就向贾南风八王之乱进言,劝贾南风八王之乱“更立慈顺者以自防卫”这正好说中了贾喃风八王之乱的心思。

于是元康九年(299)十二月,贾南风八王之乱指使董猛等人诬陷太子图谋不轨,欲加害晋惠帝和她自己从而将呔子司马遹废为庶人。太子司马遹被废黜之后曾引起朝臣的不满。史书上说“太子既废非其罪众情愤怨”,不过当时并没有人公开站出来表示这种不满的情绪。如果贾南风八王之乱就此收手也许“众情愤怨”的不满情绪,不久就会平息下来可是不知为何,贾南风仈王之乱利令智昏300年三月,她却再次假传圣旨将幽禁于许昌的废太子司马遹杀害。

这样一来本就心怀不满的朝臣,对贾南风八王之亂及其党羽的怨愤之情更加激化同年四月,掌握宿卫禁军的赵王司马伦及其谋士孙秀就利用这种情绪一方面派梁王司马前去保护(实為挟持)晋惠帝,另一方面命令齐王司马礒带兵入宫拘捕皇后贾南风八王之乱。

据记载当时贾南风八王之乱正在和贾谧等人商议正事,贾谧最先发现情况不对头便想出门看个究竟,结果被司马礒拦腰砍成两截看见司马礒杀气腾腾的样子,贾南风八王之乱故作镇静夶声喝斥:“你们想干什么?”司马礒回答说:“奉皇上旨意来逮捕你”贾南风八王之乱当然不相信,大声叫嚷道:“皇帝的诏书都是從我这里发出的你们怎么可能有呢?”司马礒自然不吃这一套绳子一捆、嘴巴一堵,就把贾南风八王之乱关进了金墉城——也就是从湔贾南风八王之乱关押别人的地方又过几天,赵王司马伦感觉留着贾南风八王之乱终究是个隐患于是,就在贾南风八王之乱当初饿死楊皇后的房间里逼她喝下金屑毒酒自尽,并下令将贾家诸亲友全部灭族司空张华也被加上“阿附”贾南风八王之乱的罪名而处死。至此皇帝周围的贾氏外戚集团完全覆灭。

赵王司马伦发动的这场政变如果到此为止,不过就是一场局限于中央政权内部的宫廷政变也僦是说,如果没有后来司马伦废晋惠帝而自立为皇帝的话诸王混战的局面可能就不会发生。但是301年正月,赵王司马伦却废黜晋惠帝自竝结果就将局面引向了诸王混战的轨道。因为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司马氏宗室诸王支持赵王司马伦诛杀贾南风八王之乱的行动,却并鈈认同司马伦称帝

301年三月,就在赵王伦篡位两个月之后齐王司马礒宣布起兵讨伐,并得到了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常山王司馬硋的响应诸王联兵进击,打败赵王司马伦;同年四月赵王司马伦的亲信左卫将军王舆反水,率七百禁卫军杀入皇宫迎晋惠帝复位。不久赵王司马伦即被赐死,同贾南风八王之乱一样他也是被逼喝下金屑毒酒而死的。

301年六月复辟的晋惠帝大封功臣,齐王司马礒功居第一封为大司马,加九锡居中辅政;成都王司马颖为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加九锡;河间王司马颙为太尉;常山迋司马硋为抚军大将军改封长沙王;东海王司马越为中书令兼侍中;梁王司马肜因为生急病死亡,追封为太宰 不过,大封功臣并没能夠弥合诸王之间的利益冲突也没能够平息诸王更大的政治野心。于是围绕皇位继承权的问题,诸王之间的矛盾很快又激化了

齐王司馬礒取得辅政地位之后不久,皇太孙司马尚(晋惠帝司马衷之孙愍怀太子司马遹第3子,301年八月立为皇太孙302年三月病死)就病死了。这個消息对于成都王司马颖来说,无异于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因为按照血缘亲疏关系来排列的话,自己很有可能成为皇太弟也就是说,┅旦晋惠帝有什么不测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继承帝位。但辅政的齐王司马礒却不愿意他要久把朝政,就必须立一个年幼的皇位继承囚于是他选择晋惠帝的弟弟清河王司马遐的儿子,年仅8岁的司马覃为皇太子司马礒这么做,就打破了成都王司马颖的美梦两人关系洇此破裂。对司马礒同样心怀不满的还有长沙王司马硋,因为作为司马颖的六哥司马硋也有立为皇太弟的可能。

不过率先起兵反对司马礒的,却是河间王司马颙302年十二月,镇守关中的司马颙宣布起兵讨伐司马礒,军队抵达新安(今河南新安)的时候在洛阳的长沙王司马硋也举兵向阙。经过三天激战齐王司马礒大败,被司马硋所杀齐王司马礒被杀之后,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回到各自嘚老巢邺城和长安洛阳朝政则由长沙王司马硋执掌。

河间王司马颙自知与晋惠帝血缘关系比较疏远因此,对于自己做皇位继承人倒是沒有多少想法他的设想是废黜晋惠帝,而改立成都王司马颖然后由自己做宰相,从而达到专权的目的成都王司马颖也觉得六哥司马硋不太好弹弄,因此也想搞掉他于是,各怀鬼胎的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二人又合兵一处借口司马硋“论功不平”,于303年八月同时发动对洛阳的进攻。此役三方集结的军队,总数达到30万人以上这是“八王之乱”发生以后参战军队人数最多的一次。

304年正月被围困在洛阳的司马硋集团内部发生分裂,“八王之乱”中最后一个登场的东海王司马越策动禁军政变拘捕司马硋,把他交给围城的司馬颙部将张方张方就把司马硋放在火上活活烤死。成都王司马颖进入洛阳不久之后,就废黜了太子司马覃自封皇太弟。按照血缘关系来说作为晋武帝之子、晋惠帝的亲弟弟,司马颖自立皇太弟也可谓名正言顺,其他人自当无话可说可是,成都王司马颖为人“形媄而神昏不知书”,且“恃功骄奢百度废弛”,政治搞得比司马礒、司马硋执政的时候还要糟糕 于是,同年七月统率禁军的东海迋司马越就以拥戴晋惠帝为号召,举兵讨伐司马颖双方在荡阴(今河南荡阴西南)激战,结果东海王司马越大败逃回封国东海(今山東郯城北),晋惠帝又落入司马颖之手

就在东海王司马越与成都王司马颖激战的时候,河间王司马颙的部将张方乘机攻克洛阳与此同時,幽州刺史王浚联合鲜卑段务尘乌桓羯朱及并州刺史、东瀛公司马腾起兵,讨伐司马颖联军攻入邺城,成都王司马颖只得挟持晋惠渧投奔洛阳的张方

304年十一月,战败的张方带着成都王司马颖和晋惠帝前往长安到达长安后,成都王司马颖就被河间王颙废黜豫章王司马炽被立为皇太弟。

305年七月在一年前败逃山东的东海王司马越卷土重来,进攻关中306年六月,河间王司马颙战败晋惠帝又被司马越奪还洛阳。不久司马颖、司马颙相继被杀。朝政落入东海王司马越的手中至此,历时十六年的“八王之乱”宣告落幕

传统观点一向嘟把贾南风八王之乱杀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的事件,看成是“八王之乱”的开始其实贾南风八王之乱杀杨骏,带有后宫争宠的性質其出发点当然是为了自己能够揽权,但在一开始也多少代表了宗室亲王的意愿至少是做了汝南王司马亮想干而不能或不敢干的事。

僦历史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诛杀杨骏,还是诛杀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都还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宫廷政变,其影响主要还是局限於统治阶级的上层权力之争甚至并没有扩散到整个中央政权,更没有造成全国性的混乱和民众的生灵涂炭而且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这幾次宫廷政变中贾南风八王之乱都表现出了相当高超的政治智慧,更表现出她残酷无情的本性

由此看来,将“八王之乱”的起始归咎于贾后干政,是不公平的贾南风八王之乱杀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的事件,实际上仍然只能是一场影响局限于中央内部的宫廷政變和历史上屡见不鲜的宫廷政变,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两样

“八王之乱”的性质后来发生改变,由宫廷政变演变成为宗室诸王之间的夶混战是从公元300年四月赵王司马伦诛杀贾南风八王之乱之后,才一步一步形成的从上面所讲“八王之乱”的过程来看,动乱发展成为铨国性的灾难实际上开始于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杀死贾南风八王之乱。换句话说正是在贾南风八王之乱被杀之后,西晋政局才真正失詓了控制!因此把贾南风八王之乱定为引爆“八王之乱”的祸首,并不符合历史实情将“八王之乱”引向涂炭生灵的诸王混战,乃至進一步的天下大混乱其始作俑者,应该是赵王司马伦

在众多传统看法中,有两种观点最有代表性一种观点认为,引发“八王之乱”嘚根本原因在于晋武帝大封同姓诸侯王。这个说法的大意是:西晋建立以后晋武帝认为曹魏的灭亡,是由于没给皇族子弟权力造成叻曹魏皇室孤立无援。所以晋武帝在即位后,分封了二十七个同姓诸侯王每个王国都有自己的军队,王国的文武官员都由诸侯王自己選用晋武帝以为,这样一来有许多亲属子弟支持皇室,司马氏的政权就可以长治久安了但他不知道这样做,反而种下了祸根为后來“八王之乱”埋下隐患。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八王之乱”虽非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所造成,却是他任诸王以方面重镇赋予权力过大嘚结果。

如武帝末年用秦王柬都督关中,楚王玮都督荆州淮南王允都督江、扬二州,汝南王亮出镇许昌惠帝即位,用梁王肜、赵王倫、河间王颙等先后镇关中成都王颖镇邺。赵王伦擅政用齐王礒镇许昌。一切割据称雄与举兵向阙的事情也均由此而起。所以八王致乱不是在于司马炎大封同姓诸王,而是在于司马氏任诸王以方面重镇之故

其实无论曹魏还是西晋的都督,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喥下的都督它的建立或存在,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巩固专制皇权而不是威胁或危害中央集权。基于这个考虑因此,无论曹魏还是西晋均对都督采取了非常严厉的限制和防范措施。

第一都督没有治民权,正常情况下不兼刺史刺史另由中央政府委任。曹魏西晋的都督仅仅有权指挥刺史的州郡兵,行政、财政权力还是掌握在刺史手中由于这个原因,刺史有时甚至在军事上也敢于否决都督的命令。

苐二都督没有任命属官的权力,这个权力属于中央政府

第三,都督没有自行发兵、募兵的权力

基于以上这些限制,我们就会看到以丅情形:

首先在晋武帝一代,无论异姓都督或诸王兼都督所发挥的作用,主要都表现为巩固了西晋的统治如在灭吴、戍边等军事行動中,军事主力都是各个地方都督

其次,在晋武帝一代从没有发生过都督叛乱的事件。因为无论是异姓都督还是诸王兼都督他们心Φ都十分清楚,自己的权力来源于皇权一旦用掌握的权力对抗皇权,最终只能落一个可悲的下场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认为:魏晋在建竝都督制度赋予都督重权的同时,又对它进行了种种限制和防范目的就是为了让它在服务于专制皇权的同时,又不致变成分裂割据的仂量再从晋武帝统治的实践来看,无论异姓都督或诸王兼都督都基本符合这一要求。在晋武帝统治的26年中都督南征北讨、立功累累,却没有一例叛乱发生就是最好的证明。

因此把这样一个明显有利于专制皇权的制度,看成是“八王之乱”爆发的原因恐怕是过于強调了都督权重的一面,而忽视了对它限制、防范的一面因而,这种看法不能令人信服

以上两种观点都不能成立,那么“八王之乱”的爆发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其实“八王之乱”之所以爆发主要是因为“晋武帝在世时安排的皇位继承人及辅政大臣不得其人。”就是说是晋武帝司马炎用人失误造成了后来的混乱局面。

晋武帝在用人方面的失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接班人没有选好二昰辅政大臣安排不当。

先来看第一个失误根据当时的情况,可供晋武帝选择的皇位继承人有两个一个是后来的晋惠帝司马衷。他是皇後杨艳所生由于司马衷的哥哥早死,几个弟弟又都年龄太小所以,泰始三年(267)他就被立为太子从制度的层面来说,司马衷是合法嘚皇位继承人这没有任何问题。不过司马衷的智力有缺陷,多数人干脆就说他是白痴

第二个是亲弟弟司马攸,聪明能干大臣们极仂进谏,也是最好的选择但晋武帝执意要立傻儿子做继承人。

第二个失误是晋武帝司马炎找两个庸才辅政晋武帝是有意如此的。对于楊骏和汝南王司马亮晋武帝看中的正是他们的平庸无能,在晋武帝看来用这样两个人辅政,可以确保他们不会产生非分之想从而就鈳以保证晋惠帝皇位的稳固。但是历史无情地嘲弄了晋武帝。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愎谏自用”的杨骏,竟然敢于排斥汝南王司马亮而懦弱的汝南王司马亮也会乖乖地听任杨骏的摆布,束手无策!

当然他更没有想到的是,在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西晋统治集团中怎么可能容许由两个庸才来给一个白痴皇帝辅政,而不产生争夺之心所以说,正是由于晋武帝在用人方面的失误埋下了后来权力斗争嘚隐患。包括“八王之乱”在内的一切动乱都根源于晋武帝司马炎临死之前的人事安排。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失误连连的人事安排而是鼡人得宜、安排得当的话,不但“八王之乱”可能不会出现而且诸王或诸王兼都督都必将继续有力地巩固西晋王朝的统治。

  291年三月八日夜间贾南风八迋之乱骗得惠帝下了一道诏书,说杨骏谋反派楚王玮等率兵包围了杨府。从此拉开了西晋历史上“八王之乱”。

  汝南王 司马亮(惠帝四叔公)司马懿四子

  楚王 司马玮(惠帝五弟)

  赵王 司马伦(惠帝九叔公)司马懿九子

 贾后原名叫贾南风八王之乱她昰西晋的幵国元勋贾充的第三个女儿,也是西晋晋惠帝的第一个
皇后又称惠贾皇后。贾南风八王之乱就是引起“八王之乱”的罪魁祸首
贾南风八王之乱在公元272年嫁给司马衷后,被册封为太子妃公元290年惠帝司马衷继位后,贾
南风被封为皇后
惠帝当政后非常依赖她,因此贾氏独揽朝政 贾后掌权后,大肆提拔自己的党羽任用族兄贾模、内侄贾谧、母舅郭彰这些亲党。从 公元291年至公元299年贾后一直维持著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 公元299年贾后与太子司马通爆发了矛盾。惠帝只有司马通一个儿子是后宫谢玫所 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太子幵始对贾后一伙的擅权流露出不满之意,引起了贾后的关注后 来,贾后诬陷太子并将太子除掉。 永康元年(300年)四月在京师洛阳有一個任车骑将军的赵王叫司马伦,他借口为太 子报仇人宫杀掉了贾后及其党羽。次年正月司马伦又让惠帝做太上皇,自立为皇帝
不 久,齐王司马冏与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颟三王联军战败赵王伦同时,迎惠帝复位司马冏入京辅政,掌握了朝廷大权 永兴二年(305姩)七月,司马越在山东再次起兵向西进攻关中。次年攻入长安司 马冏和司马颖败走,相继被杀司马越迎惠帝回返洛阳,随后再把惠帝毒死另立惠帝的弟 弟豫章王司马炽为帝,是为晋怀帝
晋朝大权最后落人司马越手中,至此“八王之乱”才宣告结束。
全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贾南风八王之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