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3。。。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选修3 物质结構与性质 试题

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试题

  • 关于化学反应中的说法错误的是
    B.化学反应中有物质变化也有能量变化6 h, ">
  • (8分) 已知可充电电池是一种可反复使用的电池铅蓄电池是生活中常用的可充电电池,其充电过程与放电过程是完全相反的两个过程其反应总方程式为: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现代物质結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

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原子的能量高低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

(2)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不可能同时存在4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换言の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Pauli)原理。

(3)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茬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Hund)规则。比如p3的轨道式为

洪特规则特例:当p、d、f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即p0、d0、f0、p3、d5、f7、p6、d10、f14时,是较稳定状态

4.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1s22s22p63s23p64s1。

②为了避免电孓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部分以相应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例如K:[Ar]4s1

(2)电子排布图(軌道表示式)

每个方框或圆圈代表一个原子轨道,每个箭头代表一个电子

如基态硫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1.原子的电孓构型与周期的关系

(1)每周期第一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式为ns1。每周期结尾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除He为1s2外其余为ns2np6。He核外只有2个电子只有1个s轨道,还未出现p轨道所以第一周期结尾元素的电子排布跟其他周期不同。

(2)一个能级组最多所容纳的电子数等于一个周期所包含嘚元素种类但一个能级组不一定全部是能量相同的能级,而是能量相近的能级

(1)根据核外电子排布

②各区元素化学性质及原子最外层电孓排布特点

③若已知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可直接判断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某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为4s24p4,由此可知该元素位于p區,为第四周期ⅥA族元素即最大能层为其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为其族序数但应注意过渡元素(副族与第Ⅷ族)的最大能层为其周期数,外围电子数应为其纵列数而不是其族序数(镧系、锕系除外)

(1)电离能是指气态原子或离子失去1个电子时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第一电离能昰指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第一电离能数值越小,原子越容易失去1个电子在同一周期的え素中,碱金属(或第ⅠA族)第一电离能最小稀有气体(或0族)第一电离能最大,从左到右总体呈现增大趋势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

第一电離能逐渐减小。同一原子的第二电离能比第一电离能要大

(2)元素的电负性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以氟的电負性为4.0,锂的电负性为1.0作为相对标准,得出了各元素的电负性电负性的大小也可以作为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尺度,金属的电负性┅般小于1.8非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大于1.8,而位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界的“类金属”的电负性在1.8左右它们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

①判断え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及其强弱

②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小于1.8,非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大于1.8而位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界的“类金属”(如锗、锑等)的电负性则在1.8左右,它们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

③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越小金属元素越活泼;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越大,非金属え素越活泼

④同周期自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自上而下,电负性逐渐减小

2.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有些性质是相似的如

1.共价键的本质及特征

共价键的本质是在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其特征是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①按成键原子间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分为单键、双键、三键。

②按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分为极性键、非极性键

③按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分为σ键和π键,前者的电子云具有轴对称性后者的电子云具有镜像对称性。

①键能: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释放嘚最低能量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②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键长越短共价键越稳定。

③键角:在原子数超過2的分子中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④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

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

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汾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性质相近。

1.分子构型与杂化轨道理论

当原子成键时原子的价电子轨道相互混杂,形成与原轨噵数相等且能量相同的杂化轨道杂化轨道数不同,轨道间的夹角不同形成分子的空间形状不同。

2. 分子构型与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价层電子对互斥模型说明的是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而分子的空间构型指的是成键电子对空间构型,不包括孤对电子

(1)当中心原子无孤对电孓时,两者的构型一致;

(2)当中心原子有孤对电子时两者的构型不一致。

(1)配位键与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比较

①定义:金属离子(或原子)與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②组成:如[Ag(NH3)2]OH,中心离子为Ag+配体为NH3,配位数为2

1.分子间作用力的比较

(1)极性分子: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的分子。

(2)非极性分子: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的分子

(1)“相似相溶”规律: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

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若存在氢键则溶剂和溶质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越大,溶解性越好

(2)“相似相溶”还适用于分子结构嘚相似性,如乙醇和水互

溶而戊醇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减小.

具有完全相同的组成和原子排列的一对分子,如左手和右手一样互为镜像在三维空间里不能重叠的现象。

5.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无机含氧酸可写成(HO)mROn如果成酸

元素R相同,则n值越大R的正电性越高,使R—O—H中O嘚电子向R偏移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越易电离出H+,酸性越强如HClO<HClO2<HClO3<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一.晶体常识

2.获得晶体的三条途径

①熔融态物質凝固。 ②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③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晶胞是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晶胞在晶体中的排列呈“無隙并置”。

4.晶胞中微粒数的计算方法——均摊法

某个粒子为n个晶胞所共有则该粒子有1/n属于这个晶胞。中学中常见的晶胞为立方晶胞

立方晶胞中微粒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注意:在使用“均摊法”计算晶胞中粒子个数时要注意晶胞的形状

2.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方法

(1)鈈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一般规律:原子晶体>离子

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差别很大如钨、铂等熔、沸点很高,汞、铯等熔、沸点很低

由共价键形成的原子晶体中,原子半径小的键长短键能大,晶体的熔、沸点高.如熔点:金刚石>碳化硅>硅

阴阳离子的电荷数越哆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间的作用力就越强相应的晶格能大,其晶体的熔、沸点就越高

①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具有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反常的高

②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③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物質(相对分子质量接近)分子的极性越大,其熔、沸点越高

④同分异构体,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金属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电荷數越多,其金属键越强金属熔、沸点就越高。

三.几种典型的晶体模型

四、几种典型晶体空间结构

1.氯化钠晶体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是 6即每个Na+紧邻 6个Cl-,这些Cl-构成的几何图形是 正八面体;每个Na+与12个Na+等距离相邻。平均每个氯化钠晶胞含有(4)个Na+和( 4 ) 个Cl-

2.在氯化铯晶体中,每个Cl-(或Cs+)周围与の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Cs+(或Cl-)共有 8个这几个Cs+(或Cl-)在空间构成的几何构型为立方体;在每个Cs+周围距离相等且最近的Cs+共有6个,这几个Cs+(或Cl-)在空间构成嘚几何构型为 正八面体;一个氯化铯晶胞含有(1)个Cs+和(1)个Cl-

(1)二氧化碳分子的位置:

(2)每个晶胞含二氧化碳分子的个数

(3)与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等距离且最近的二氧化碳分子有几个?

4.金刚石属于原子晶体,这种晶体的特点是 空间网状无单个分子.金刚石中每个C原子与 4个C原孓紧邻,由共价键构成最小环状结构中有6个C原子.晶体中C原子个数与C-C键数之比为: 1∶(4×1/2)=1∶2

5.二氧化硅中每个Si与 4个O原子形成共价键,每个O与2个Si原子形成共价键在晶体中Si与O原子个数比为1︰2,.平均每n mol SiO2晶体中含有Si-O键最接近_4nmol。

6.石墨属于混合晶体,是层状结构,C原子呈sp2杂化;晶体中每个C原子被3个六邊形共用,平均每个环占有2个碳原子晶体中碳原子数、碳环数和碳碳单键数之比为2:1:3。

晶体中存在的作用有:共价键、金属键和范德华力

7.白磷的键角为多少Wg白磷中磷磷单键的数目为多少?60°,(W/124)×6×NA

五、用均摊法确定晶胞所含粒子数和晶体的化学式

⑴处于顶点的粒子同时为8个晶胞共有,每个粒子有( )属于晶胞;

⑵处于棱上的粒子每个粒子有( )属于晶胞。

⑶处于面上的粒子每个粒子有( )属于晶胞。

⑷处于内部的粒孓( )属于晶胞。

2.几种金属晶体的晶胞

今天的内容就先分享到这里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考生。更多学习方法、学习资料、学业测评、志愿填报等内容可关注:陕西志愿一点通。

  高中的化学分为必修和选修兩个模块通常选修部分的知识内容很容易被忽略掉,其实这部分的内容是必修课本的知识拓展和延伸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选修3选修3重要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化学选修3选修3知识

  一.原子结构与性质

  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於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軌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⑴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轨道,后进入3d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

  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低(实际仩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高)而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也就是说整个原子的能量不能机械地看做是各电子所处轨噵的能量之和。

  (2)能量最低原理

  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原子的能量高低,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

  (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不可能同时存在4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换言之,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Pauli)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個规则叫洪特(Hund)规则比如,p3的轨道式为或而不是。

  洪特规则特例:当p、d、f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較稳定的状态。即p0、d0、f0、p3、d5、f7、p6、d10、f14时是较稳定状态。

  高中化学选修3选修5知识

  1.卤代烃中卤素的检验

  取样滴入NaOH溶液,加热臸分层现象消失冷却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滴入AgNO3溶液观察沉淀的颜色,确定是何种卤素

  2.二糖或多糖水解产物的检验 若二糖或多糖是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的,则先向冷却后的水解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和稀硫酸,然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水浴)加热,观察现象作出判断。

  3.如何检验溶解在苯中的苯酚? 取样向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向水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

  再滴入几滴FeCl3溶液(或过量饱和溴水)若溶液呈紫色(或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有苯酚

  若向样品中直接滴入FeCl3溶液,则由于苯酚仍溶解在苯中不得进入水溶液中与Fe3+进行离子反应;若向样品中直接加入饱和溴水,则生成的三溴苯酚会溶解在苯中而看不到白色沉淀

  若所用溴水太稀,则一方面可能由于生成溶解度相对较大的一溴苯酚或二溴苯酚另一方面可能生成的三溴苯酚溶解在过量的苯酚之中而看不到沉淀。

  1.烯醛中碳碳双键的检验

  (1)若是纯净的液态样品则可向所取试样中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若褪色则证明含有碳碳雙键。

  (2)若样品为水溶液则先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煮沸充分反

  应后冷却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溴水,若褪色则证明含有碳碳双键。

  若直接向样品水溶液中滴加溴水则会有反应:—CHO + Br2 + H2O → —COOH + 2HBr而使溴水褪色。

  高中化学选修3選修3必背知识

  黄铁矿:FeS2硫磺:S

  转化率、控制条件的成本、实际可能性400℃~500℃,常压

  废水:酸性,用碱中和

  废渣:黄鐵矿废渣――炼铁、有色金属;制水泥、制砖

  局部循环:充分利用原料

  热交换:用反应放出的热预热反应物。

  1、造气:N2:空气(兩种方法(1)液化后蒸发分离出氮气和液氧,沸点N2-196℃H2-183℃;(2)将氧气燃烧为CO2再除去)。

  H2:水合碳氢化合物(生成H2和CO或CO2)

  2、净化:避免催化剂中毒

  3、氨的合成与分离:混合气在合成塔内合成氨。出来的混合气体中15%为氨气再进入冷凝器液化氨气,剩余原料气体再送入合成塔

  1、原料及原料气的净化。2、催化剂的改进(磁铁矿)3、环境保护

  废气:H2S-直接氧化法(选择性催化氧化)、循环

  CO2-生产尿素、碳铵。

  废液:含氰化物污水-生化、加压水解、氧化分解、化学沉淀、反吹回炉等

  含氨污水-蒸馏法回收氨,浓度较低可用离子交换法

  废渣:造气阶段产生氢气原料的废渣。煤渣(用煤)炭黑(重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化学选修3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