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救出阿斗白帝城救刘备是啥游戏

白帝城托孤是《三国演义》中刘備在与东吴的大战失败后在白帝城病危,将诸葛亮招到白帝城将儿子也就是后主刘禅托付给诸葛亮的历史典故。刘备在白帝城一病不起召诸葛亮等人托孤,刘备对诸葛亮说:“如果你看阿斗是个当皇帝的料子你就辅佐他,如果他不是个当皇帝的料子你就自行取度吧。”诸葛亮哭着说:“我一定尽我所能去中兴大汉为了大汉竭智尽忠,直到死那一刻”

刘备能当老大,自然有过人之处他没有走尋常路,叮嘱诸葛亮一定要尽心辅佐刘备不要有其他非分之想云云——这种话让诸葛亮自己讲最好。刘备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把最坏的結果说出来:“彼可取而代之”。这是真心话还是虚伪但我从这几句话中读出了一些让人不寒而栗的感觉。

我们先来看一下刘备说这句話时蜀国的局势关羽败走麦城,刘备得知后亲征东吴结果以失败告终,接着蜀国开始走下坡路而白帝城托孤一事发生在刘备亲征失敗之后,兄弟之死不能报只能含恨而终。接着白帝城托孤又语出惊人:君可自取难道刘备真舍得把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拱手送人嗎?断然是不可能的刘备虽说人品不错,但绝不会把自己姓刘的江山改送他人

后世有专家认为刘备的托孤之词是对诸葛亮的敲山震虎,是刘备的虚伪恐吓之词如果这话是刘备自然寿终之前所说,则有那么几分意思;但是刘备说这话的背景是兵败夷陵蜀国内忧外患,危在旦夕而他很清楚自己的儿子刘禅有几斤几两,虽然后世有人考证说刘禅并不傻至少年轻时不傻,但是此时太年轻啊没有政治经驗可谈,显然以刘禅此时的能力不足以挽救大局的因此,对于诸葛亮是恳求加寄托的语气说的非常诚恳。

刘备伐吴失败在白帝城病危。刘备知道自己快不行了赶紧把大臣都叫过来,嘱托后事此时刘备已经非常怀疑孔明了。因为当时孔明是丞相职位一人之下,万囚之上手握兵权。在朝野信威极高,而阿斗不到20岁。如果孔明想造反还不如易如反掌。因此刘备又拿出杀手锏,哭,哭。說丞相,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若不能辅佐丞相可自立为王。这句话实在太虚伪了莫非真得不管阿斗了?之后刘备又让阿斗拜孔明为相父,就是干爹孔明要造反就是杀死自己的干儿子。这样又给孔明加了一层伦理束缚。完了还不放心又把赵云救出阿鬥叫过来哭到,咱哥俩感情不错,我死了你可要保护好我儿子。要是有人对我儿不利可杀之。

根据以上原因,我认为在后期刘备對诸葛亮还是非常怀疑的提防之心很重,甚至后面会有刀斧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赵云救出阿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