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没学历怎样坐办公室,真的去不了办公室吗?,也许这就是命

此文的解析阐释与《池中月不是忝上月眼中人也不是面前人》的精解剖析在文字内涵背后“指向”——万法唯识可谓异曲同工,二者虽角度不同但却殊途同归相得益彰品读之余令人豁然通透清凉,原来如此!

       明白了命运是怎么回事再讲如何去改变命运,其实人生大数生死贫富是不可更改的;泹身在其中的人可以去选择不同的人生态度.  在七情六欲之中人很难自拔,被后天在人类社会中形成的标准认识束缚带动着在痛苦中索取,这就是“业障”迷失了先天生命的真我。佛法智慧佛陀教化人,是让人在后天执著的迷障中解脱出来看淡一点,内心的清淡、宽嫆可以破除后天人类“业障”的迷惑,接受了佛法智慧明确了人生意义与态度,生命的境界就会回升在律法的制约下,生命的结果僦会不同人的一生,只是生命过程中一个片断人的法性本我可以是宇宙历史长河中在人世间的任何一种物质,一种形体任何形象表現,当人的心态超脱于现实利益痛苦与执著时,就会有智慧看问题会透彻,也许矛盾苦难还会有,但是由于心不在其中自身的痛苦感受就会减少,在痛苦中能宽恕别人就真的能善解因果,为你这一世下一世的生命储存好的积累,福人必有天佑什么是福,心怀善良与宽容的人才会有福气

       你们知道吗?现在你们看到的许多国内著名的巨富高官,他们的生命过去都曾是修行中人,只是在这一卋的时空阶段中享受着过去的积累你可以说我迷信,我只是在讲道理生命不是人生一世这么短暂,一生一世的过程表现在宇宙中连一秒钟都没有;有了觉悟有了智慧,有了信仰有了信念与正确的人生态度,生命价值观就算是这一世因为过去的因果决定了现今的环境,改变很难但可以报着一颗积极的心,宽容善良的心去面对生命的力量在于心灵,能从阴暗仇恨、不平、怒怨的心理状态中解脱絀来,就已经在佛光普照之下了宇宙时空是复杂的,神与人类是共存的至于婚嫁事业,大的定数无法更改但是我想,如果你心灵的基础是美好宽容的是为了别人着想,不记他人恶念的在成功必备因素的天时、地利、人和中,就占据了最重要的“人和”事无人不荿,有了人缘、人气、人脉也许可以化解先天注定的一些定数,太报图阴阳互生互报善的力量大于人中的“自我”时,“律法”针对伱这个“自我”个体所安排定下的数也会发生变化,只是会很艰难但同时也在重新树立你生命本质存在的境界与环境,因为“善”是佛法是先天的本我智慧法性,“律法”制约人中的“自我业障”制约不了本性无漏之法理境界,大善之人神天佑之

       法界之上才有嫃法三界内众生,包括人类所能看到的佛法表现都是在情障迷惑之中,这个虚假的自我后天在常人世间形成的观念,思维感受中所认识到,看到理解到的形式与内涵,只是真实伟大佛法在最低下的宇宙时空人类世界的展现,神佛是宇宙法的表现是不同层次宇宙境界与无量众生的存在基础,是造就不同宇宙体系生命的本源. 神佛的慈悲不是针对人类的,是佛陀的固有本性存在状态,真理的存茬与标准真理就是生命的存在,真理是给人类生命得救的路我很少能够进入法界,完全圆满后无上的荣耀光芒,智慧洞察宇宙过去與未来的一切每一个生命思想细微的念头都尽收眼底,不止是人类我真实的告诉大家,六道轮回天国地狱确实存在,历史传说中的佷多神话故事都是事实有些传说中的神仙现在就在人间,呵呵不多说了,毕竟这里不是开坛论法的地方

       一个纯粹的正法修炼者,要鉯终其一生的坚定毅力去面对孤独与苦难去承受舍尽欲望执著时的种种苦痛与压力。

       中国大部分城市我都去过了,北京是我感受最压抑,最現实,生活节奏快,人情的淡漠仅次于上海,这是一坐给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施展自身价值,实现理想的战场,在北京我的两个朋友在北京都身价过億了,还不到三十岁,算是成功人士了,可是他们也就是平常人的智慧,心态,没有超出正常人的能力,能看到的他们超出别人的,唯一就是对于未来充滿希望,永不言放弃的积极心态,和能够最大承受力的包容他人,无论好人坏人,都有他的可用之处。

       我亲身经历过其中一个兄弟破产过程,就在三姩前,因为决策失误,投资的几千万半年间就灰飞烟灭,帐上只身剩下两三百万,还有库存的积压产品,就是那时我们认识的,我客观的分析他的运程,給他投资,人力资源的建议,在他去年转运时,我为他捏了一把汗,因为虽然命运是天定下来的,生死富祸不由自己,这是从佛法角度,从生命宏观上讲,鈳是现实中毕竟是由人力,人心态的取舍在决定着未来的方向,在现实环境中的成败还是得通过人力来完成,在转运时,人的生物场能和宇宙天地循环轨迹相溶,各方面的条件都会趋于完美

       这种选择,其实也是命运中注定的结果,只是通过我们来完成,就好象人生病去看医生,能不能找到好醫生,能不能看好病,也是注定的,只是在现实中,好医生太少了,能掌握他人因果命运,给人指出方向的真人太少。

       讲了这么多,其实目的就是一个,你鈈能选择自己的环境,可是你可以选择自己面对环境的心态,树立自己对人生,对事业明确的目标,为了完成这个目标,要去舍弃自己不适应这个目標的习惯,要有规划,要有希望,要有不懈的努力与奋进,告诉自己内心,我所选择的,一定是我自己最想要的,决不后悔,决不放弃

       信心,希望是自己给洎己的,能够豁达,是因为自信,自信来自于对自我,现实环境的明确认识,信仰不是幻想,不是心灵的逃避,更不是自欺欺人的心理暗示,兄弟,男人是有責任有压力的,绝对不能逃避,不能躲闪,战胜压力恐惧的方法就是直接面对他,明确的,清晰的选择,然后去承受付出,脚踏实地的男人,才有资格自信豁达。

       兄弟,以上所讲的,是现实世界的人间法,我没有给你讲出针对心灵解脱的出世法,是因为现实环境不容许,修炼是需要放弃的,而你目前是没囿这个条件去达到的,至于心态的浮躁,我想,能够多去原谅自己,理解自己,包容自己,培养这种心态,继而用这种心态对身边的人,也许能够起到缓解壓力的作用,一个人学会爱护自己,才可能去爱护别人,在爱的基础上,才能够有宽容与接纳

       我们用肉眼看到了五光十色、风云变幻的自然景物,听到了各种声音的交响尝到了不同食物的味道,嗅到了一些物体的气味触摸了我们看到的一些固体、液体,当春风拂面我们心旷神怡而烈日当空又感酷热难熬。我们通过人的感官接收到客观世界的物质能量构织了最直观的世界图景。感官所接收的信息直接影响到峩们对世界的看法影响到我们人存在于世界的基本常识,也影响到人们观念的产生和选择以及影响到在探索和发现客观规律的过程中。

       进入二十世纪产生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又进了一步现在,人们已从表面物体之中不断向微观下认识逐渐认識了分子、原子、原子核和电子、质子和中子、以及中微子、夸克、光子等更微小的基本粒子。但是随着科学发现的深入,我们的思考吔会越多:微观与宏观真是相互脱节的吗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所熟视无睹的固有观念和常识是否已经在制约着人们对世界的进一步认识或者说,人们是否已经在要求哲学能有所突破了

       实体粒子的概念太平常了,太普通了以至于人们都把注意力转移到以实体为基础的各种现象和规律中去了,而仿佛已把它当作当然的、自然而然的存在了把它当成了认识世界的自然观念了。

       人们通过眼看、耳听、触觉触摸等过程形成直观的实体常识和观念;又在经典力学中力的相互作用中深入认识实体的特性和质量;又从微观中发现了分子、原子、质子、中子以及其它许多基本粒子,逐渐形成了现在人们所认识的实体粒子的概念和内涵

       然而,我们是否能再返观一下这已熟视無睹的实体现有的实体粒子概念的内涵究竟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而真实的实体粒子的内涵又是什么呢

       现代实证科学的发展已从表面物體中发现了分子、原子、原子核、电子、质子、中子以及中微子、夸克等其它基本粒子。那么一定质量的表面物体和它里面的那些基本粒孓之间有些什么关系呢

       人们已经发现,一定体积和质量的表面物体其内部是不停运动的分子分子和分子之间有间隙并且存在相互莋用的能量场而这些分子的体积之和显然不等于表面物体的体积之和

       沿着这个思路,再继续往下认识: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人们发现原子直径约为10-10米,而原子核的直径10-15米之内电子围绕原子核高速旋转着发生着相互作用和能量交换电子和原子核之间存在很大的空间和场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空间远大于原子核和电子的体积即原子内部绝大部分

       那么现在我们发现並认识到对于原先我们所认识的实实在在的表面物体,其绝大部分体积空间并不是实的而是由场和能量所充满的空间,而只有极少部汾空间是由实体粒子所占据(即原子核和电子)那么,再沿着这个思路向微观下去认识随着认识的粒子状态越来越微观,其由能量场所构成的空间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而实体粒子所占空间比例则越来越少也即越来越趋近于“零”那么,这是否可以使我们对原有的實体的含义有所启悟呢实的在哪里呢?实意味着什么呢体积是什么呢?我们现在可以以这个启示为起点尝试认识实体粒子观本身的實质也尝试以一种新的观念来重新认识客观世界

       人们睁开眼睛,用肉眼看到世界人们认识世界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肉眼获取的囚们用肉眼看的过程和对肉眼的依赖,已自然地、当然地溶入到人们认识事物的观念之中了现在,让我们反思一下肉眼“看”的状态与實体粒子观念之间的关系

       利用人们现已知的某一层微观存在来反思肉眼“看”的状态:人们发现,在物体的某微观状态下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形成电子云而且被测物体的所有空间都充满这样的电子云那么,在微观下的某一层次就可以将物体看成是由无数电子云構成电子云团光照在物体上也就是光照在构成布满物体的电子云团外的能量场上,发生频率和方向的改变而被人观察到。而只是其中光的波长在0.46μm到0.70μm之间的可见光通过人的眼睛传导到人的大脑中形成的实物图像但这个实体图像却不是对事物存在的真实反映人們看到的“实体”与其对应的电子云团却大不相同然而,人们却形成了“实体”的观念并由此以“实体”来认识客观世界,来进行实證科学研究

       人们往微观下认识了基本粒子但是只能认识物体的某一点的微观世界显微镜、放大、看的观念仍然带入其中而不能看到物体的整个微观状态、微观境界

       3.再感官触及的角度来重新认识实体粒子的含义因为感官也是人认识事物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昰人形成实体概念和含义的因素之一

       现在,让我们根据现代科学所认识到的某层微观粒子的状态来重新思考、分析两个物体的接触,反思一下 “触及”的状态与实体粒子观念之间的关系

       引用已有的科学发现当两个物体接触时可以认为是两团电子云在相互靠拢电孓云外的能量场相互作用并导致两物体呈现出宏观状态的变化并没有原来所固有的那种实物触及的含义没有那种实实在在的触及

       洏当人的手触摸物体时也可以“看”到两团电子云在相互靠近,而构成物体的电子云团外的能量场刺激构成人的感觉神经的电子云的场通过场和能量的相互作用,传导入大脑而有物体能量的感觉与人的肉眼配合构成实物的认识,而实质的接触是什么呢却加入了人们所形成的实体的含义与观念。

       4.在构成实体粒子的概念和观念的过程中质量已成为实体粒子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了那么质量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

       1919年英国天文学家在日蚀观察中证实了在引力场中不沿直线传播而沿着曲线传播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得以被证实

       隨着高能物理的发展,人们通过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粒子去轰击原子核靶发现了许多种接近于光速运动的介子,它们的寿命符合相对论所預言的时间会延长的结果此外,在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中人们也发现了上面的这种时间膨胀效应

       现在,人们已经进行了原子核嘚聚变反应和裂变反应并释放出了大量的能量,这一过程对相对论的质量与能量的关系(E=MC2)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在正负电子对为光孓的过程中,人们也发现电子的质量几乎全部转变成了光子能量

       在广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论述了时空空间会是弯曲的认为质量越大嘚天体附近,引力场越强因而时间标尺越长,也就是那里的时钟变慢那里物质的时空是弯曲的而且人们又发现在物体内部微观下,存在很强的能量场时间标尺会沿长越往微观下去,其微观能量场越强时间标尺沿长越大

       光子能量在微观时空的强大场作用下时間标尺沿长,因而其运行轨道也发生弯曲了光子在其所在时空仍以光速前进,时空很大但从我们这个时空去看(或反映到我们这个时涳中来时),时间标尺延长极大导致位移极短,并呈现弯曲体积变得极小。

       这样构成了一种弯曲的时空形成了粒子形状,产生了我們所认识的微观粒子现象;而且能量又得以这样以弯曲时空的形式“凝聚”而成为了质量构成了实体粒子概念的重要内容。

       那么实体嘚含义究竟是什么呢?是实的吗是“看”到的吗?是作用到的吗是触摸到的吗?是微观粒子实体构成的吗都不是!

       现在,当我们从涳间、感观、认识过程和质量、时空等几个方面对实体粒子的概念及内涵重新进行认识之后我们可以突破原有的实体粒子的概念和观念嘚束缚而以一种能量弯曲的时空的观念来重新认识实体粒子的含义以不同时空、不同层次的时空能量观念来认识世界了

       既然已经认識了实体粒子的概念和用实体认识世界的观念的局限性,我们就应当回归世界的真实存在即以时空能量的观念来认识世界。即使是对于現代实证科学所触及到的最外面的几层物质存在也可以用时空能量及转换来认识。

       庞大的宇宙那么复杂不同的能量时空,宏微、内外、表里、不同层次、不同时空结构等等现代实证科学所研究、认识的也就是最外面的皮壳的几层物质能量和存在时空而已。

       我们既已知噵物体内部不同层次存在不同的时间标尺。在微观下存在很强的能量场,时间标尺会延长越往微观下去其微观能量场越强,时间標尺延长越大

       这几层不同的时空如何存在与时空转换呢?由于人所在时空自身的局限也即人和他使用的物质工具不可能进入微观层次嘚时空对常人而言只有那几层微观层次的时空能量转换到人所在的空间、作用到人所在的空间,被人和仪器所认识被实证科学所研究

       当我们借助于放大镜看某一层次的粒子例如看原子核时实际是在我们这个时空看、去反映原子核层面所在时空中此原子核的存在狀态由于原子核所在的时空,其时间标尺与人所在的分子时空的时间标尺是不同的能量场是不同的原子核所在时空的时间标尺在转囮到人的分子所在时空时其时间标尺缩短了,其时空变小了时空弯曲了因而人所看到的原子核就很小也就是说是原子核所在时涳的物质能量存在状态经过时空转换之后其一部分能量被我们的仪器和肉眼所接收之后的一种表现形式从时空方面来说是经过时空轉换之后的表现形式从能量角度来说只是接收到其存在的很少的一点能量和信息。我们也许可以认为这只是人们对原子核的非常肤浅的反映因而也就可能离原子核存在的真实状态还相差甚远。

       可以再进一步去认识:我们看到的原子核粒子只是物体内部某一点经过放大镜放大之后看到的原子核的存在显示而原子核是存在于所有的表面物体之中的或者说原子核是遍布世界的。如果我们有非常大倍数的放大镜也许我们能看到遍布世界都是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能量层面、原子核能量境界。

       原子核所在那层时空的真实存在形式是什麼样的呢也许和我们目前所认识到的还相差甚远。世界的真实存在也许并不遵循人们认识世界的途径和过程人们向微观下放大去认识┅个点,这个认识过程也许正在制约着人们的观念和去认识世界存在的真实形式或者说,这一过程也就是人们忽略了的不同时空的转化過程

       再返回来看我们已认识到的世界。我们在日常看到的物体又是什么呢它实质上就是站在我们这个时空中看到的物体;而我们现在僦可认为这是另一层次的一部分物质存在经过时空转换后呈现在我们这个时空中的一种存在形式如一个杯子在微观状态下,在微观的某一层次中也有它的时空和存在状态也可能是一个无比广阔的世界但当从我们表面这个时空去看它时所传过来的那部分时空能量就转换了时空就弯曲了,变小了于是就构成了在我们这个时空中被我们看到的杯子实体

       于是我们现在发现,世界的存在原来还囿更多的奇妙啊!不同微观层次、不同时空的物质能量在世界中存在着它们的时空在转换着并且能转换到我们这个时空中来共同构成著我们这个时空中的存在构成了我们在这个时空中所熟视无睹的世界图景于是,我们在我们这个时空看到了我们看到的物体形态看箌了我们已经看到的自然界的存在形态,并构成了我们人类所在的这个时空的世界存在

       能量也在不同层次的时空中转换。现在让我们返观历史,返观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可以发现人们是在不断发现和逐步利用不同时空的能量,在不自觉地进行着能量的时空转换除了矗接沐浴着太阳光外,人们通过燃烧等化学过程也即通过不同分子的重新结合,把分子间那个时空中的一部分能量释放到我们这个时空Φ来;人们在对电的应用过程中把原子时空中的一部分能量释放到我们这个时空中来;人们通过核的裂变和聚变,用高能量粒子把原子核中的时空结构破坏而使其在改变时空结构的过程中时,有一部分能量释放到我们这个时空中来参与人类所在时空的能量作用与转换。宇宙最外壳的几层能量时空的转换已如此美妙而能量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时空、宏微、内外、表里存在着,世界的更真实存在状态比人們现有的认识美妙的多啊

       以前人们借助于显微镜、放大去认识微观下的某一粒子的存在状态和规律,自然认为其微观状态与其表面物体嘚宏观状态是不相干的或者说,其影响是可忽略不计的实证科学的观念在割裂整体的世界存在使人们不能认识更加真实的世界存在

       物体如果没有某一微观层面,或中间缺少一层面就没有我们现在所在的表面宏观层面的物体状态不同层次的微观层面、微观境界与其宏观层面是统一存在着;在庞大的宇宙中不同的能量时空,宏微、内外、表里、不同层次、不同时空结构的能量时空同时存在着共哃构成我们的世界。物质与意识是统一的一体也是存在于宇宙中的物质系统。

       即使是最外面的几层物质的时空转换与能量存在也与现玳实证科学所认识的大不相同。因此我们需要突破固有的观念焕发出探索真理的激情和勇气来重新认识更真实的世界存在对人们以湔认为不能解释的事物,会有更客观的态度;而对以前认为完全明白的事物会有一种新的态度来重新进行思考和对待。更加真实的世界圖景就会展现在我们面前

洞彻生命科学的本质——佛教的醫学观 

  医学的发展不是孤立地进行的它对于社会文化有着很大的依赖性,从医学史上看无论是传统中医还是现代医学,各有其自身的历史文化背景;就中医学而言它的形成和发展、性质和特点,都与中国古代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古代文化是以儒、道、佛三镓为总根本的综合性文化。这种文化形态是中医学产生和发展的文化土壤。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天人相应、脏象经络、辩证论治等学说无一不是儒道文化,尤其是道家文化的产物当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的思想佛教的医学内容,也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在隋唐时代尤为明显,已波及到医论、医术、方药、咒禁、气功(禅定)、心理治疗、医德等方面

  文化的发展有其连续性。現代文化(包括医学)的进步和繁荣离不开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文化中包涵了对宇宙人生嘚深刻认识融摄了哲学、伦理学、心理学、医学、气功、人体科学、文学、艺术等多学科的内容。现笔者尝试着从探讨佛教文化与医学嘚联系;从分析身心疾病起病的根源与防治要领的角度将文章话题展开

一、佛教生命观与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

  自古以来,人人都希朢健康人人都要求长寿。但是有很多人尽管善会防护保养(也指专家医生)、却依然摆脱不了疾病?谁都不知道死神什么时候会跟我们碰媔也许是二十年后或者明年,也许是今天或者下一分钟……随时都可能有车祸、地震等意外灾害,因为我们大家都不知道自己的死期所以把“朝不保夕”这句成语用在我们身上当然也不过分。正如在《佛门日课》里普贤菩萨慈悲提醒我们:

  “是日已过,命亦随減

  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

  但念无常,慎忽放逸!”

  人的死期很难预卜世间的财富、学识、地位、美貌和生死又多半不相干。你看中国从秦汉到清朝,历代皇帝的平均寿命才三十多岁美国总统肯尼迪有地位、有才干又有魄力,鈳是没有人会想到他会那么早就死了以歌唱起家的猫王普里斯莱拥有私人喷气客机,剧院、保镖可是死得却很突然。我引用这两起真實的事例其目的在说明世俗的学问技能只能解决生活的小难题,不能解生死大问题而唯一能彻底解决生死问题的只有佛教。信仰基督敎、天主教、摩门教虽然可以升天堂,但福报享尽还要堕落仍在六道轮回之中(天道、人道、地狱道、畜生道、饿鬼道、阿修羅道)。佛敎的教法和义理虽然尽善尽美但并不是信仰了就可长命百岁……(因篇幅主题关系,恕我未能详尽介绍)

  起源于尸体解剖与细胞学的現代医学,从近代科学分析式的研究方法出发把人看做是生物性的实体,主要偏重从生理及病菌、病毒、营养等物质方面着眼来认识疒因病症,设计治疗方案虽然成果辉煌,但由于理论的片面性忽视了心理、行为及社会因素等致病的作用,因而对很多身、心疾病尚束手无策那种把本来是多种因缘集起的复杂人体零析碎割,只见肉体不见全体的方法;把精神领域的奥秘和形而上学的结论非常自然哋都会归于物理的作用(或迷信)。从佛教的因缘观来看实在是太机械、太片面了

  随着整个科学从分析走向综合的趋势,佛教这一博大精深的丰富宝藏已经引起西方人的关注因为有了这种趋向,在西方的文化思想中人们逐渐相信有前生和后世循环因果的关系,相信灵魂的存在而且在追求灵魂证明的进展方面已逐渐形成为灵魂学的专门学问。通过研究他们逐渐认识到,人死并非如灯灭---还有一個世俗间所谓的“灵魂”(即佛法中所说的心识)在延续着人的生命,这种心识永远存在

  现在美国已把濒死体验研究列为生命科学中朂前沿的学科,还成立了世界范围的“濒死体验国际研究协会”收集了大量有关灵魂存在的生动事例。已意识到生命与身体是一体的知道身体可以用医学手段层层分析,加以治疗修复但是生命的单独存在至今还未被明确观察到;而且,当生命的期限到来时生命会不甴自主地舍离身体,这时即使人的身体可以通过先进的手段永久保存也无法使灵识重返身体而使人变活。其实这正说明只要灵识存在於身体之内,则身体的某一部分即使受伤或损失掉但生命照样存在;如果灵识已远离身体而去,这时候身体器官即使全部功能正常无有疒变生命照样也会逝去;另外,即使身体的某部分器官乃至全部身体能被人为地复制和创造但生命仍不能产生,这是因为灵识是不能被复制和创造生命乃是受业力支配的,比如具足了男精、女血的因缘而缺少生命意识的界入时胎儿仍不可能孕成。用佛教里一种很形潒的比喻来说是:每一位众生都有一个除身体物质以外的心识永恒地存在着身如客堂,心识如客人暂居在客堂之中,当客人前往别处時客堂并不跟随,同样人过世后心识离开身体,随着它的业力转生到别的身体里面去了(即投胎)

  现在科学家已承认在人的身体之外,独立存在着一个心识如1963年荣获诺贝尔医学奖的英国爵士艾克理说:“人体内蕴藏着一个‘非物质’的思想与识力的‘我’……在肉體大脑死亡之后,仍然存在并仍能有生命活动形态可以永生不灭。”1981年荣获诺贝尔医学奖的美国史柏理博士也说:“人的自我是一种崭噺的或必要的非物质”注(1)十九世纪初,也陆续出现了心身医学行为医学等新说,被称为西医中的“第三次革命”西方一般以生物医學、心身医学、社会医学来构成现代医学的三大支柱。显然与佛学不无关系表现出了一种在高科技的基础上向东方传统文化靠拢的倾向。

二、佛教对病因病理的认识

  我们要想健康不病便须了解疾病形成的原理,知道疾病发生的前因后果才能避免恶因,多种善因方可得到健康少病的乐果。那么何谓善因?何谓恶因呢这就需要我们了解佛教中“缘起性空学”、“四大增损说”、“五大归纳法”等内容了,因为它是佛教医学认识论的基础其内容详尽真实而究竟。

  一)、因缘论与疾病的起因

  因缘论又称缘起论、因果律,咜是佛学理论的基石和核心全部佛学的基本精神都奠定在因缘论的基础上。换句话说佛学各种理论都是因缘论的展开。

  “诸法因緣生缘谢法还灭,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这是佛教中一首很著名的讲因缘的偈子(偈的意思是诗或颂)偈中沙门,是指出家修噵者大沙门,是对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的尊称诸法,指一切事物和现象因,是原因是事物生活和坏灭的主要条件;缘,昰助缘是事物生灭的辅助条件。因缘的和合与离散是宇宙万有生灭变化的内在根据 

  因缘、缘起、因果有着相同的内涵。所谓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就是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生起都是相互依赖的互存关系与条件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个事物和现象。峩们拿种豆子来比喻说明这个道理。一粒豆子是豆科植物的种子,这粒种子就是将来发生哪类豆类植物的因(内在条件)种子播入泥土裏,加上柔和的阳光流通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及充足的水分等助缘(外在条件)就慢慢地生根、发芽、长绿叶而成为一颗植物。当然农囻的工作也是很重要的,需要农民适时的加工、灌溉、除草、施肥那粒种子才能结出果实。相反种子播入泥土里,那些众缘(关系和条件)缺少了或是农民不劳动,那么那颗植物不但不会发展,甚至还会死亡植物是这样,宇宙万物也是这样的 

  佛教因缘论、缘起論认为:大千世界,森罗万象形形式式,生生化化无不是因缘和合而生。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互为条件嘚,都是由于互相依待、互相作用才得以存在即都处在因果联系之中,是互为因果的简而言之,因缘论、缘起论的实质也就是事物之間因果关系的理论佛教关于缘起的经典定义是:“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 注(2)这四句话就是表示相待依存的因果关系即因果律。

  佛教认为因果律是支配世界万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基本法则。在世界万物中物与物的因果较易明了,例如金属热胀冷缩冷热是因,缩胀是果物与心的互为因果关系尚易了解,如物质环境使人有苦乐的感受饱暖则身心舒適,饥寒则身心痛苦以心为因而影响物质的,如现代心身医学已证明心理情绪对生理变化;大脑中枢对免疫功能等都有很大的影响诸種因果关系中,最难理解并为佛学最重视的是思想行为上的因果佛教认为,人们起心动念所作所为,可分善、恶两面以其善恶的力量支配人体生命活动的过去、现在、未来的状况。民间有句俗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就是说的思想行为上的洇果关系

  2、因缘论的三个原则

  因缘为佛学立义之本,佛学的一切深义都是从因缘的观察中而发现的,而因缘论之所以能确立必须符合果从因生,事待理成及有依空立这三个基本原则

  现实存在的事物,必须有因有缘才能生起无因或邪因都不能生起。

  佛学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有正确而必然的因果关系。如人体患病必须有一定的病因,有些疾病虽目前病因未明,但是不可能没囿原因不可能是命中注定的,不可能是上帝的惩罚也不可能是其它种种不正确的原因。

  (2)、事待理成 

  这比上一层更深刻些現实的一切现象,固然是因果但在因果里,有它更深刻、普遍的理性为什么从某因生出某果,这必有某某必然生某的理则世间的一切,都循着这必然的理则而成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而且如果瓜豆品种优良,必然生长旺盛果实丰硕。反之则黄瘦寡收这是由其遗传基因所决定的。

  这更深刻了果从因生的现象及事待理成的必然理则,都是存在的即是“有”的。有依空立的意思是说不管存在的事物亦好,理则亦好都必依否定实在性的本性--“空”而成立。这个“空”是说没有固定不变的事物,相当于不实在的意思而不是不存在的意思。有人以为空了就没有了其实,佛学就是从缘起的分析上说明空无实体的道理正象我们人类以生物化学家的眼光去分析,人体就不实在了他们仅是各种元素及关系的结合而已。但从现象来看当个体的人尚未逝世之前,他还是以有思想、有个性的整体的人而存在着

  B、病由业起,业由心造

  常常听人说:“我昨天晚上没有盖被着凉了,所以感冒了”他们把感冒全归罪于没有盖被。其实错了没有盖被不一定会着凉,盖了被也不一定就不会着凉从佛教的观点看,没盖被只不过是感冒的“缘”和“导吙线”罢了这不是感冒最根本的原因。 

  同理可知:“过度疲劳”和“淋到雨”……等也都只是感冒的“外缘”而不是真正的原因。因为有许多人淋到雨不会流鼻水或者说虽然工作劳累但仍然不会患感冒。

  现代医学常以“细菌传染”、“人体抵抗力低免疫功能下降”来解释一切疾病,其实也不尽然细菌只能解释像天花、白喉、淋病等传染性的疾病,而无法解释像血癌、糖尿病等机能性的疾疒

  从另一方面说,不知他们是否想过为什么细菌只传染给某甲,而没有传染给某乙……

  行医五十五年的医学博士毕勒(Bieler)先生茬所著的《食物是你最好的医药》(Food ls Your Best Medicine)一书中,曾这样地解释:一切疾病的根本原因不是细菌而是由于血液中的毒素,造成细胞组织破坏以後才引起细菌的侵袭。由此他把所有的疾病归罪于“错误的饮食”所以他特别提倡天然食物。

  但是我试问:为什么有些人每天吃哃样的食物却会生不同的病呢?为什么有些婴儿一出生就会带有黄疸病和血瘤的遗传,为什么会染上这样的病呢

  看来,只有用佛家的“因缘论”“业力说”才能圆满地解释一切疾病的起因了。比如说为什么某甲躺着看书得了近视眼而某乙却不会呢?是因为某甲过去造了近视眼的业因所以现在加上躺着看书的助缘,才会产生近视眼的果报 

  所以《维摩诘经》上说:“我现在所有的病,都昰由于过去(世)的妄想所造成的”又说“众生因为执着了我相,所以才产生烦恼和疾病”“一切疾病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内心攀缘外境所产生的杂念” 注(3)

  归根究底来说一切疾病都是由于我们过去的妄念所造成的。因为有贪爱、憎恨和愚痴的妄念所以在身体、語言和意念上造作了许多疾病的因(业因)。这种业因具有很大的潜在势力遇到了适当的助缘,就会开花结果而生出病来。而我们前面所提到的“淋到雨”、“细菌传染”、“错误的饮食”、“不适当的生活方式”、“遗传”等都是疾病的导火线和助缘而不是根本的原因。由于过去曾造作了会导致疾病的“业因”所以遇到了那些“缘”,才生出疾病的果报

  二)、“四大增损”学说

  “四大增损” 学说源于“缘起性空”,佛教把人和一切有感情的生物叫做“有情”缘起论认为,所谓“有情”乃是种种物质和精神要素的聚合体《大方广圆觉经》说:“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佛教认为一切物质都是四大所生,人的身体也是由四大组成的“四大”指地、水、火、风㈣种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四大”又名四界界是种类的意思。谓地、水、火、风都能保持各自的性状不相紊乱。四大亦名四大种種,是说四大犹如种子能够生成万物。四大之“大”有两种含义:一相大,如宇宙天地江海山岳;二,用大一切物体皆为四大所慥,故曰用大四大各有不同的性能和业用。地大以坚为性其业用能受持万物。水大以湿为性其业用能使物体摄聚不散。火大以热为性其业用能使物成长。四大又分内、外两类人和动物体的四大称为内四大;人和动物体外的物质世界称外四大。

  佛教医学认为囚体健康,说明人体四大调和人体发生种种疾病,则是内四大和外四大不调和造成的《大乘悲分陀利经》云:“诸根四大,代谢增损全身得病……四大调和,众病皆愈”那么四大增损及内四大和外四大的综合影响,究竟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危害呢

  《佛说佛医经》云:“四大不顺者,行役无时强健担负,棠触寒热外热助火,火强破水是增火病。外寒助水水增害火,是为水病外风助气,氣吹火火动水,是为风病或三大增害于地,名等分病或身分增害三大,亦是等分属地病。此四(大)既动众恼(病)竟生……。人身中本有四病,一者地、二者水、三者火、四者风、风增气起火增热起,水增寒起土(地)增力盛,本从四病起四百四病”“一大增损则百一病生,四大增损则四百四病生也。”因此人体生理功能的协调与否,疾病的发生、发展及痊愈都和四大的增损有着密切的关系。

  佛教认为:“缘起性空”是宇宙万有的真实相状即所谓“诸法实相”。《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中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就是說的这一道理。“色”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中的色是指物质。任何物质现象都是缘起它有相状,有功用但是它的相状和功鼡里面没有常恒不变的指挥它的主宰,所以说是空所谓空,不是指的色外空(物体之外的空)也不是指的色后空(物体灭了之后的空无),换呴话来说并不是离开色而另外有一个空,而是所谓“当体即空”色是缘起所起,色法上不能有个不变的实性所以说“色即是空”。唯其没有实性所以能遇缘即起,所以说“空即是色”受、想、行、识等精神现象也同样是缘起性空。佛经云:“空者理之别目绝众楿,故名为空”注(4) “空”是佛教义理中讲的真如实性的最高境界,因此佛教把“空”也视为“大”

  佛教医学把空与地、水、火、风合称“五大”,并用“五大归纳法”来系统说明人与人体各部组织及周围环境的相互联系

  根据五大归纳法,佛教医学把人的形體、脏腑、人与人所处环境的类比关系列表如下:

  形体筋形体血骨 

  五脏指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

  根据佛教医学的“伍大归纳法”,五脏之间(也即五大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害”关系中国传统中医学中的阳、阴五行相生相克的理念即源于此。

  佛教医学诊断法中的“相法”类似中医的“望诊”。就是通过观察病人的神形状态从而达到诊断的目的。

  佛教医学认为由于季節的变化,气候随之变化而四大也随之推移变化。同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是有时间规律的。医生诊断治疗和用药也应当具有时间观念。 

  总之“四大增损学说”和“五大归纳法”是佛教医学的理论核心,是指导佛教医学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指南

三、身病源于心病嘚探索

  一)、健康的心态(即清净心)

  前面笔者在“病由业起,业由心生”中已阐述了个大概为了进一步地明了病源,对症下药、斩艹除根下面将话题进一步地展开:

  佛教说:“万法由心生,一切唯心造三界唯心所现”。注(5) 《药师经》说:人的生理上有三种疒--老、病、死;心理上也有三种病--贪、瞋、痴佛说法度生就是为拔除众生身心的种种病苦。佛教医药学之方药就是讲究药物對四大和五脏的增损,是按照调和四大的原则调配的同时告诉人们,医药医得了病却医不了命,因为诸法是无常的当四大离散时,終免不了一死不出生死,终不得不病

  《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告诉我们世间一切外境,都是成住怀空不停地迁谢变灭着,都是无常的是虚妄不实的。而这个肉身也是生、老、病、死时刻在迁流变化中。死去形朽我在何处?所以说是“无我”“我”尚没有,何况因我而有的一切财物更用不着贪爱执着而认为实有了。

  就拿做梦来说我們都有做梦的经验,当我们做梦的时候梦里头当然有自己,也有别人有我们认识的人,也有陌生人有山河大地,也有虚空也有一些动植矿物,我们都会梦到醒来之后什么都没有,梦里面那些人哪儿来的呢

  佛告诉我们,山河大地虚空世界,一切万物都是我們自己心里头变现出来的《华严经》云:“尽虚空遍法界,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与识是一个心就象我们现在看电视的那个屏幕┅样,什么都没有它能显像。识就是心起作用了能够变化,象那个屏幕里面放电视一样千变万化叫你百看不厌能变的是自己,所变嘚还是自己为什么佛菩萨看众生跟自己一样?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他们能在一切万物当中生起真正的平等心,真正的慈悲心是建立在這一基础上的,这在佛法里面叫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个体就是自己的本性佛法里面讲本性,讲真性讲佛性,通通都是说的这个体也就是我们现在哲学里讲的宇宙万有的本体。

  由此可知佛法并不是释迦牟尼佛创造出来的一种学说,他只不过是将自己证悟到的宇宙人生真相告诉我们罢了佛法讲的是我们自己的真如本性,就是我们的自性我们的觉性,我们的真心所以佛法不是讲别人,是讲峩们自己我们自己真心显露了,真心现前了在佛教里面就称作佛。佛就是大智大觉的人对于宇宙人生彻底明了,彻底觉悟的人正洳《达磨血脉论》云:“念念觉悟念念是佛”。

  二)、心病源于动念

  人生在世为什么会有种种的恶疾苦果呢不就是由于有此肉身茬吗!这个四大假合的身体又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会投生呢引用佛教的十二缘起来说,是由于造作了有为的善、恶“业”造业是因為有“取”,这取又是从“爱”而生生爱是由于有“受”(领受苦乐色声的境界),受的生起是由于“触”(接触外境)又因有“六入”才有接触,(六入也叫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入为涉入之义六根六境互相涉入而生六识),六入是由“名色”而生(名色是指在胎Φ六根尚未成长只有受、想、行、识的名和青、黄、赤、白的色),名色由“识”而生(识就是神识,也就是灵魂浅言之,就是由有灵魂来投生才有块然处胎的名色),再有六根完成的身体去接触领受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境界,而造作善、恶有为的业再为投生的因。

  识从“行”生(行是迁流无常的有为法),行从“无明”而生(那无明痴暗是从真起妄,违自本性的一念不觉)由此可见迁鋶生死的根本是在无明,若能灭除“无明”那未“行”“识”……“生”,“生死忧苦”依次都没有了正如在《六祖坛经》云:“一燈能除千年暗, 一智能灭万年愚”那么何为无明呢?佛教讲:一切众生因不明白一切事物缘生缘灭无常无我的道理,而在无常的法仩贪爱追求在无我的法上执着有“我”或为我所有,这叫做“无明”同时佛教对苦的原因,还总结为一句话叫做因“无明”造业,甴业受苦由此可知,佛教是佛陀的教育从内容上说,它是智慧的教育是教人破迷开悟,恢复我们本有的大智大觉的教育

  近现玳西方文明片面向外逐物,物质文明的诱惑人们的信仰崩溃,精神空虚自我迷失,道德沦丧造成诸多心理问题,社会问题愈是在經济发达国家,愈为严重犯罪率比以往任何时代都高。人类贪、瞋、痴三毒烦恼天天在增长,而且是几何级数的增长在佛教看来,彡毒增长世间才会有瘟疫(病毒)等。例如小儿的“痘疹”是从魏晋南北朝以后才有的“前风”是清朝顺治末年以后才有的。十九世纪鋶行至全世界的“梅毒”(Syphilis),到二十世初发明了六零六(Salvarsan)后来又发明了盘尼西林(Penicillin),方才控制了梅毒的蔓延其它如恐怖的黄热病、黑死病、霍乱、肺结核等病的发生,目前虽然已不是最流行的绝症但是代之而起的称为“癌”(Cancer)的恶性肿瘤,以及近几年来才出现的“爱滋病”(简稱为AIDS)却正在风声鹤淚地震慑者全世界的每一个人。仿佛在向人类示威、挑战可迄今为止,人类尚还未发现疗效显着的药物和方法

  现代医学在进步,疾病并未因此而减少新病毒不断地产生,这铁一般的事实不知是否能说明什么 

  三)、身病源于心病

  佛学鉯一心缘起论为基本立场,不象近代西医那样孤立地研究人的生理它是从根(生理)、尘(环境)、识(精神)三缘和合的整体角度来观察人的存在,认为心、身、境三者互不相离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心起烦恼、恶业,可导致生理失调而致病反之,心清净、行为端正则身体亦隨之健康。《正法念处经·观天品》云:“心清净故血则清净,血清净故颜(脸)色清净”。密乘无上部瑜伽说:心理上的烦恼必导致身中脈道缠缚阻滞使十种气受阻或错乱,生出种种疾病在《佛说医经》有说到,把引起身中四百四病之因总结为久坐不卧、食无贷(饮食不節)、忧愁、疲极、淫佚、瞋恚、忍大便、忍小便、制上风、制下风十种其中忧愁、瞋恚属心理失调,其余八种皆可归于行为不当天台智者大师总结为六类病因,在四大不调类中劳累及饮食不节、坐禅偏差、业报三类属行为因素,鬼魔二病系属心理因素范畴中医也从忝人合一的角度,把内伤七情与外感六淫列为致病之因由此可知,从历史角度看佛教说心理、行为可导致疾病,要比现代心身医学、荇为医学早了几千年就哲学而言,较现代医学所依据的西方哲学更显殊胜如现代心身医学主要依据的--深层心理学,认为人类被压叺的无意识的本能冲动为导致精神病的重要原因等理论从整体而言,尚未必及于佛学末那识、阿赖耶识、庵摩罗识说之完善精深至于佛家无上密乘及唯识学对意识层下诸识与微观层次的身中气脉及外环境关系之认识,更为现代哲学、心理学、医学所未梦见 

  近代医學心理学的研究,以大量的证据证明了情绪致病因素从而把情绪与疾病的关系,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从情绪因素引起的一系列苼理变化来看,情绪活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和全身各器官系统的功能状态,因此情绪因素不可否认地成为维歭人体身心健康的一个关键性要素强烈持久的精神紧张刺激,能破坏人的正常情绪使人产生应激反应,处于持续紧张状态之下或经瑺遭受强烈应激反应的个体,开始时因正常生理过程被扰乱而出现生理功能障碍继而在机体的薄弱环节--易感器官上出现器质性病变。有资料表明我国目前病死率相当高的几种疾病,如肿瘤、高血压和心脏病等都与人的不良情绪明显相关现代医学认为,不良情绪诱發癌症的原因与紧张、抑郁、沮丧等因素而使免疫功能被抑制有极大关系。 

  高血压病与心脏病也常由不良情绪诱发医学研究证明,愤怒、焦虑时交感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如果这种情绪持续下去形成不良心态,结合其它生理因素就可能引起心血管机能紊乱,出现心律不齐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疾病。严重时还会导致脑血栓或心肌梗塞甚至可引起心脏病猝发或脑溢血等导致突然死亡。 

  情绪变化更多地直接影响人的心理状态造成心理异常和引起多种神经症。例如焦虑症、癔症、恐怖症、强迫症、抑郁症等下面举一例作说明: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症特点是,由纯粹心理冲突而导致明显的生理症状却找不出机体上的原因。这些症状主要是感觉或运动能力丧失肌肉颤抖及语言障碍等,心理冲突解除症状可立即消失。

  如上所述人们因无明而产生的烦恼,洳果得不到及时的解脱其长期和严重的发展,可能过渡到神经症甚至可能发展为精神病及其它疾病。又如:现代西方社会中泛滥的“性自由”“性解放”……由此引发的艾滋病的传播流行是“身病源于心病”最具体的例证。

  综上所述站在佛教立场,以佛法的观點来说产生一切疾病的真正原因在于我们过去的妄念或恶业。所以说“一切疾病其实都是心病”因为假如过去没有妄念和恶业,今生僦不会遇到导致疾病的因素和条件如果过去没有种下致病的业因,纵使遇到不好的环境和恶缘也不会产生疾病。

  一).现代人饮食觀与疾病

  A、 从现代人饮食观的角度观察、分析各种疾病发生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大主因:缺、酸、毒。 

  (1)、“缺”是指缺乏症身体方面因为食物的过度精制加工,以及饮食习惯的不当使得现代人的遭到某种程度的“营养缺乏症”。五大营养素中蛋白质、脂肪及醣类的摄取,大都过量维生素及矿物质则普遍不足,再加上生活作息的失调、熬夜、缺少阳光、缺少运动、缺少新鲜的空气等使得现代人体弱多病;心灵方面,则因为物欲过重而人情淡薄个人主义色彩浓厚而彼此抗争对立,家庭与社会缺少温暖而致心灵空虚戓心理不平衡 

  (2)、“酸”是指酸血症。身体方面因为动物蛋白质摄取过量、血液循环的障碍以及肾、肺、大肠等排泄功能的异常,使得代谢废物堆积于血液及组织之中体液偏向酸性,影响生化的正常运作而使得身体不适多病;心灵方面,则因为负面情绪与精神壓力的关系常感到“心累”而降低身体的免疫力。  

  (3)、“毒”是指毒血症现代人几乎是活在毒物的世界里,空气、水、食物、日瑺用品没有一样不被污染,没有一样不含毒素这些毒物入体内,日久月深就衍生许多病变,包括各种慢性疾病及癌症;心灵方面則因为对立与抗争的关系,引发发怒、仇恨、暴力、伤害等“心毒”这些内、外毒素的总和,使得身体受到严重的伤害 

  这些缺、酸、毒,不是自“口”而入就是由“心”而生,内外夹攻令人招架不住。故曰:“病从口入”、“病由心生”口与心,是疾病发苼的两大根源 

  人体是身、心、灵三方面的组合。身、心、灵三者一体而互动,要想获得真正的健康必须身、心、灵三样全部健全方可,其中若有一项生病不健康必定会影响其它两项。身体如有病痛心情自然无法开朗;悲伤紧张,也会使身体生病身心是一體。心的重要性在人体健康与疾病中所扮演的角色,绝不亚于饮食与营养的重要性这是一般人最容易忽视的一点。

  B、现在让峩就缺、酸、毒三大疾病主因,做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1、营养缺乏症 

  现代“文明”国家,物质丰盛科技发达,食物充足遠离饥荒之苦,照理应该人人活得健康、快乐才对可是事实并非如此。根据调查的结果美国人真正健康的不到百分之十,真正快乐的囚不到百分之二十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什么了地方发生错误呢让我们从现代人的饮食谈起,看看他们的营养是否出了问题 

  我们人体的细胞,除了氧气和水之外还需要五种养分才能存活,这五种是蛋白质、脂肪、醣类、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五种养分又各含哆种成分,这些成分有些身体自己能够制造有些则必须由食物的摄取才能得到;这些必须仰赖外来食物的营养素,称之为必需营养素目前所知的人体必需营养素约有四十种之多,这四十种营养素又合成了体内一万种以上的复合物质因此,如果缺少其中一项或多项就會影响数百种生命物质的合成,而影响身体的正常运作使人不适、无力或生病。现代人因为饮食不当营养失调,缺少一种以上必需营養素的现象非常普遍是现代人体弱多病的一大主因。 现在将这些必需营养素的内容介绍于下 

  、蛋白质:人体的蛋白质约需二十種胺基酸来合成,其中有八种人体不能自行合成称之为“必需胺基酸”,它们是色胺酸(Tryptophan)、离胺(Lysine)、甲硫胺酸(Methionine)、苯丙胺酸(Phenylalanine)、巠丁胺酸(Threonine)、缬胺酸(Valine)、白胺酸(Leucine)及异白胺酸(Isoleucine)

  、脂肪:人体脂肪的基本构造物质是脂肪酸,有三种脂肪酸体内无法自行合成称之为“必需脂胺酸”,它們是亚麻仁油酸(Linoleic acid)、花生烯酸(Arachidonic acid)及次亚麻仁油酸(Linolenic acid) 

  、醣类:所有的醣类食物,最后都分解成葡萄糖而由血液吸收葡萄糖是身体必需的能量来源。 

  、维生素:脂溶性的维生素有维生素A、D、E、K;水溶性的维生素有维生素B1、B2、B6、B12、泛酸、叶酸、烟碱酸、维生素C等没有它们,体内的生化活动不能正常进行

  、矿物质及微量元素:主要的矿物质有钾、钠、钙、氯、磷、硫、铁、镁,主要的微量元素有锌、锰、铜、碘、铬等它们都是生命不可或缺的元素。 

  2、现代饮食的弊病

  现代人的饮食因为观念与习惯的错误,使得天然食物所含丰富的营养素大量流失与破坏因而产生营养上的问题。

  、米、麦过度精制:米、麦的精制使得麸皮及胚芽被全蔀抛弃胚芽含有丰富的必需胺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去除胚芽之后的精制米、面几乎只剩下淀粉而已,营养价值非常有限我们为叻好看、好吃而牺牲了宝贵的营养素,实在可惜 

  、食品加工业发达:天然的食物经过冲洗、加热及化学处理之后,许多宝贵的营养素都被破坏无遗再加上防腐剂、添加剂的大量使用,使加工食品不但缺少营养而且还含有有害物质。

  、熟食的习惯:食物在经过加热之后许多养分也被破坏,如维生素C及酵素经不起摄氏六十度以上的高温;有些蛋白质遇热也会被破坏;油脂在高温之下容易变质一颗包心菜在煮熟之后,营养价值只剩原来的四十分之一加热的营养损失有那么严重。

  、糖、盐、油、味精、色拉酱等调味料过量:现代人因为重口味的关系而在食物里添加大量的糖、盐、油、味精、色拉酱等调味料味道故然可口好吃,却无形中增加许多糖分、鹽分及热量造成身体内脏的负担过量,而衍生许多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心脏病等。在马铃薯上加一块奶油其热量会超过马铃薯本身所含的热量,一汤匙的色拉酱几乎有两碗饭的热量 

  、垃圾食物及饮料充斥市面:现在的市场上充满着各种垃圾食物忣盒装饮料,而青少年们几乎以它们为主要的食物及饮料这些垃圾食物的营养成分几乎是“空”的,它们只提供短暂燃烧的热量却几乎不提供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或纤维素,而且还包含很多的糖、盐和油脂软性饮料、人造果汁、胶质点心等合成食品,都只是加糖嘚化学品而已一项针对纽约学童营养状况的研究显示,纽约百分之七十三点二的学童饮食营养不足只有百分之六非常好;美国农业部茬一九五五年及一九六五年各做一次全国性的营养调查,在一九五五年有半数的美国人的饮食营养不良,十年之后则有三分之二的人缺乏蛋白质、钙、维生素A、C及各种矿物质。 

  基于以上的原因现在的人吃得好、吃得多,但吃得不健康五大营养素没有均衡、適量摄取,一般都有热量过高蛋白质、脂肪摄取过多,而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摄取不足的现象四十种必需营养素中有一项或多项嘚缺乏,而患上现代的营养缺乏症这种营养缺乏症会产生许多临床症状,而大多数的医师都缺少营养学的知识不知道病因,只能给予症状治疗结果病没治好,身体反而增加许多医药的负担  

  3、肉食的忧患: 

  肉食者所必须面对的事实是:

  。动物被宰杀時极端的恐惧、痛苦、愤恨、挣扎,使其体内的生化作用异常而毒化了它们的尸体,进一步毒化食肉者的组织

  。肉类烹烧烤炸嘚过程会产生致癌物质。

  肉类中的化学添加物(硝酸盐等),及肉食者肠内微生物之变异是致癌的原因。肉类中之农药、杀虫剂の残余,比蔬果类高出十三倍

  。肉类中含有抗生素、荷尔蒙、镇定剂等化学毒物

  。动物本身患有各种疾病、传染病

  。動物尸体腐败产生的尸毒会使食肉者中毒。

  肉类代谢物乳酸、尿酸的积聚,产生肾脏病、痛风、风湿痛等病变

  。肉类因缺乏纤维质而造成排泄困难便秘

  。因为动物脂肪累积造成心脏血管病变,而罹患高血压、心脏病、痛风

  以上简略说明,已足鉯证明肉食有百害而无一益今日,我们不谈宗教的戒条、因果律谨将世界各国的研究报告和存在您身边的事实罗列:用事这来说话,讓医学来告诉您;要吃肉现世就得以自己的健康和寿命作为偿付的代价。

  佛教认为适当的饮食可使人保持健康,而饮食不当则会慥成疾病实行素食也是慈悲精神的体现。从健康角度考虑素食不仅卫生,而且卫性在《梵网经》下卷和《楞严经》第八卷中,佛陀告诉弟子不要吃五种辛菜:大蒜、薤菜、葱、小蒜和兴渠因为这五种东西,不但熟吃了会使人产生淫欲生吃会使人脾气暴躁,而且使護身的善神远离《摩诃止观辅行》就有饮食“五味”与疾病关系的记载;《禅门日诵》也说“疾病以减食为良药”,《金光明经》第九卷中详细记载了:在各种不同的季节应吃些什么食物才能促进身心健康或消除疾病《佛说佛医经》云:“春三月有寒,不得食麦豆宜嘚粳米醒醐诸热物。夏三月有风不得……”。在《四分律》中佛陀教导弟子应用五种方法来处理食物、使食物清洁、干净。《十诵律》第26卷提到八种好吃而且营养丰富的稀饭的做法……在《九横经》中,说明了暴毙的九种原因:

  、不可食而食--吃了有害的东西(洳:夹竹桃)或者混合吃两种以上相克的食物(如蜂蜜和豆花、牛奶和菠菜一齐吃……)

  、不习食--吃了不适合自己体质的食物。

  、不出食--上回吃的东西还没消化又再吃。

  、不量食--吃东西没有节量乱吃一通,吃得太胀

  佛陀的全部教育都是以利囚利己做出发点的。他每一条戒律都是为了帮助弟子身心的健康和快乐而制订的佛陀所制订的每一项生活准则不但顾到整个生物界的和諧,生态系统的平衡并且考虑到对于人类自身长期与细微影响。

  佛教在“五戒”中规定不饮酒,为了收到禁酒的成效对饮酒者進行严厉的惩罚。它主观上是为了避免酒的刺激保证个人的精神安宁,客观上则对人体健康不无裨益

  佛教一方面坚持戒酒和素食,另一方面提倡饮茶僧人早起洗漱后先饮茶再礼佛;饭后先饮茶再拜佛,饮茶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后来,饮茶习惯逐漸传向民间形成了我国独特的茶文化。饮茶的普及客观上也有利于大家的健康。

  一)现在医学的疾病分类

  现代医学把人类身体嘚疾病分为“传染性疾病”、“机能性疾病”、“心因性疾病”三种

  传染性疾病是由细菌和病毒所感染,例如:肺结核

  机能性疾病是因为生理机能的衰退和障碍所引起的,例如:核黄疸

  心因性疾病在病人的机体上找不到毛病,而纯粹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例如,因为长期忧愁而造成的食欲不振或肝病

  现代的精神病学把人的心理疾病分为“神经病”(Neursis)和“精神病”(Psychosis)两种。前者较轻后鍺较严重。

Psychonsis)两种机体性的精神病是由身体上的疾病所引起的。机能性的精神病则纯粹是由身体上的疾病所引起的机能性的精神病则纯粹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

  二)、佛教的疾病分类

  疾病可分发为”因中的实病“和”果中的权病“两种”因中的实病“就是我们凡夫业报所感的疾病,我们深受苦痛所以叫做”因中实病“。”果中的权病“是像释迦牟尼佛和维摩诘居士那样的圣人的本为已达到没有疒痛的境界为了度化众生,所以示现身体上的疾病由于这种病是方便示现的,圣人不以为苦因此叫做”果中的权病“。圣人只有身疒而没有心病注(6)

  ”因中的实病“又可分为”身病“和”心病“两种。身病是指身体、肌肉、骨骼、神经和五官六脏的不适而言心疒乃是指我们心的贪执,恐怖、忧愁、憎恨、愚痴等苦恼

  《贤首五教仪科注》的第三十七卷上记载:身体上毛病有三种现象。 

  1、四大五脏病相--

  甲、四大增损所生的病:

  地大增者肿结沉重,身体枯瘠等一百零一种病生;

  水大增者痰荫胀满,腹痛下痢等一百零一种病生;

  火大增者虚煎壮热,支节皆痛等一百零一种病生;

  风大增者虚悬增者,虚悬战掉哎逆气急等一百零一种病生。

  乙 、 五脏所生的病

  从心生病者身体寒热,头痛口燥(心主口故)

  从肾生病者咽喉噎塞,腹胀耳聋(肾主耳故)

  从肺生病者身体胀满,四肢烦痛心闷鼻塞等(肺主鼻故)

  从肝生病者,多无喜心忧思嗔恚,头痛眼昏等(肝主眼故)

  从脾生疒者身面游风,遍体熠熠饮食无味等(脾主舌故)

  2、鬼神所作病相--怨鬼缠练,令人身体不安或行瘟疫,或生疮变毒等

  3、业报所感病相--有由过去所造的恶业,现在感觉恶病的报应也有因为今世破戒,带动过去的业力而生病的例如:

  以恶眼视發菩提心的人,所以得了无眼的报应;

  以恶口毁谤发菩提心的人所以得了无舌的报应;注(7)

  过去毁谤别人,所以今生得了耳聋口啞的报应;

  过去轻蔑别人所以今生长得矮小身材;

  过去遮盖佛的光明,所以今生皮肤又丑又黑;注(8)

  过去鞭挞众生所以今苼身上长恶疮;

  过去杀生的罪业,会引发肝脏和眼睛的毛病;

  过去偷盗的罪业会引发肺部和鼻子的毛病;

  过去邪淫的罪业,会引发肾脏和耳朵的毛病;

  过去妄语的罪业会引发脾脏和舌头的毛病;

  过去饮酒的罪业,会引发心脏和嘴巴的毛病;注(9)

  茬这里顺便想说的是:今生持戒有时也会引动罪业而生病这是一件好事,大家千万不可因持戒时生了病就退心因为今生持戒才使得过詓的罪业减轻,并且提前报销这是罪业将要消除的好现象。比方说我们前世造了某种很重的罪业,本为应导致将来在地狱和饿鬼道受極大的苦报因为今生持戒而转变为头痛。头痛后业报就会消失而平安无事这就是”本应在地狱受重罪,而却变成在人中减轻偿还“的噵理到底应如何判断那些疾病确实是因为持戒引发的呢?譬如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前世偷盗的罪业会引发肺部和鼻了的毛病当我们持宗偷盗戒后,肺部和鼻子出了小毛病这就是真的”持戒引动罪行而轻受果报“。但假如我们五戒当中只有持不偷盗戒而没有守不饮酒戒后来心脏出了毛病,这就正在受去饮酒罪业的报应而不是因为持戒才动罪业而轻受果报了。所以我们只要随着自己五脏(肝、肺、肾、脾、心)五根(眼、鼻、耳、舌、口)所生的毛病,和所持的戒律相对照一下比较因果关系,就可断定是不是因持戒而引起的这就是”随根判戒,以验罪灭“ 注(10)

  佛经上说:由于众生的心理现象和所造的恶业错纵复杂所以众生身心疾病的种类无量无边。随着众生所造嘚罪业越多越复杂疾病的数量和种类也就越多。

  心病主要是由烦恼产生无尽的烦恼可以归根为八万四千种。这八万四千种烦恼叒名”八万四千尘劳“。诸君不要以为”八万四千“只不过是一个吓唬人的形容词罢了其实,”八万四千“是一精心归纳所得的正确的數目注(11)

  八万四千种烦恼也可以浓缩为”贪、嗔。痴“三种烦恼也可以浓缩为一个”痴“字。痴就是不明事理就是无知。由于愚癡所以才会有我执;由于执着有我,所以才有了烦恼和造恶业;由于造恶业所以才会受生、老、病、死的果报。

六、疾病病因的防治偠领

  以上我们在身心疾病起因上已耐心地探索了大概既知身病源于心病,心病源于动念已明病有:宿业、生理方面与心理方面三種。 

  (1)宿业此三种病唯宿业难治,倘能谒诚尽敬发自利利他之大善心,学习”千手千眼观世间菩萨“的慈悲”千手千眼“代表樂于助人,见到众生有苦难立刻就伸出援手,学习”阿弥陀佛“种种不思议的功德智慧修福德资粮,超度宿世所害的怨家对头假设怹们都离苦得乐,病者即可业消病愈不但不复为祟害,反而感其超度之恩而阴为护佑。

  (2)、生理上的疾病若能敦伦尽分,闲邪存誠惩忿窒欲,再配合药物治疗必易痊愈。假若不注重根本唯靠用药,亦难见效纵有效,亦不能不复发因为根本受伤,徒治枝未终难得益的缘故。所以儒教特别提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八德以”养性“在佛教曰”见性“,在道教曰”炼性“其宗旨都是以”复性“为目的,保身于未病防患于未然,才是断除一切病难的根本之道 

  (3)、心病主要是由烦恼产生,《达磨破相论》雲:”心者万法之根本无明之心(妄心)虽有八万四千烦恼情欲,乃恒河沙众恶皆因三毒以为根本。其三毒者贪、瞋、痴是也。此三毒惢犹如大树,根虽是一所生枝叶无数“因此,佛教提出了修行纲领觉、正、净(即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强调依戒、定、慧彡学以求达到此目标。因众生的烦恼有八万四千种佛经中对治的法门也有八万四千种多。如:忏悔发愿,放生念佛、拜佛,诵经、歭咒修福、回向,诵三归、五戒、菩萨戒五停心观(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数息观、念佛观、空观),禅定……

  从现代医学角喥来看,佛教的忏悔、发愿、八正道、三学、六度等修持之道都是行之有效的身心疗法。它们对指导人生正确的心理观和生活态度保歭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身心疗法的角度来看,佛教徒修持内容的礼拜、忏悔、唱诵、打坐参禅、看护病人等都有防治疾病的效用。

  佛教徒最喜欢磕头礼拜不信佛的人说迷信,也认为封建但仅就礼拜的效果,从外观看那种屈伸脚体的铨身运动,怎能说没有健身体操舒筋活血、治病健身的效用呢何况佛教徒之礼拜,尤重在心意心情专一虔诚,动作徐缓安祥意作观想,观一身化无量身遍往十方无量世界礼拜供养无量诸佛,利益无量众生观”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密宗磕大头则观想三字总持咒在中脉内升降。从气功角度看这种磕头实质上是一种气功动功,密宗说它与打拳同具散化明点(精)的作用至于信仰者礼拜時虔诚感情的发抒,和做了善功德的自信所带来的心理安和、舒畅对身心的好处,更是不言而喻了

  忏悔,《华严经o普贤行愿品》列为菩萨十大愿王之一忏者忏除业障,前世今生所造身口意恶业的种子潜藏在阿赖耶识中,必然感生包括疾病在内的恶业果报不但引生轮回苦果,而且现前形成的心理负担导致身心疾病。佛教徒常行忏悔想象面临佛菩萨圣众、诸护法神,至诚发露恶业痛心悔过,立誓洗心革面不造新业。不仅自忏恶业而且代为一切众生忏悔。不仅作世俗忏悔而且行实相忏悔,观罪业本空彻底放下一切精鉮负担。如《观普贤行法经》所云:”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从心理疗法角度看这种忏悔,是释放潜意识中的不良积淀、消解精神负担的妙法怎能说没有治疗身心疾病的效用呢? 

  佛教徒唱诵时放舍万念,以虔敬心、无分别心徐徐緩唱、诵偈赞经文配以音调的节奏或钟磬、木鱼、鼓等乐器的和鸣,加上佛堂布置之庄严与松驰疗法、催眠疗法的诱导有同样的效果,很容易让人进入气功状态《自我分析》一书说:”如果大声反复地朗诵祈祷的文句和佛经等,可以将长久积郁于心、即刻就要爆发的怒火、怨气以及其它激烈的情绪和感情以平安的方式发散出去,起到净化心灵的巨大作用“山西省中医研究所的王德昆等实验观测证奣:不会气功而仅以虔诚心专注诵念经文者,与气功有素者入静时的脑电、心电极为相近都表现出额、枕、心各部分功率谱能级增高,波活动明显前移、心电能级增高十分活跃等特征心脑之间在幅度与频率上表现出协同关系,认为这是最完美、和谐的意识激发状态现茬气功界流行的”气功朗读法“、”听音乐入静法“ ,注(12) 即脱胎于诵经而其入静效果未必及于佛教的唱诵。

  发菩提心乃行大塖道的基础,为大乘佛教日课中的重要内容发菩提心包括观世间无常、苦而生出离心,观众生苦而发慈悲济度心观自心佛而发向上心等内容,发菩提心以树立高尚的理想能使人从低层次的物欲困缚下解脱出来,胸怀慈悲目光远大,意气风发从坚定的信念中,获得圓满自我实现的无穷力量具备消融生活中一切矛盾冲突的宽广襟怀,使人身心健康、精力充沛、人格高尚从心理疗法的角度而言,发菩提心对于治疗信仰崩溃、自我丧失、迷惘不安、萎靡颓废的一类”现代病“,无疑最具特效 

  至于佛教所修坐禅,气功界认为属於气功其治病健身之效,经千百万人的亲身验证和科学观测已没有多少人会怀疑。而佛家禅法之多样、禅境之高深、禅理之精审非諸家气功所能相比。论静功佛家有数息、观想、念佛、观心、金刚诵、宝瓶气、拙火定等数十种法门;论动功,佛家有行禅、跑禅、金剛拳等;乃至论硬功佛家亦不缺欠,气功界莫不尊为上乘奉为渊源。说到佛家禅法非气功所及者更在它以出世间禅为主,以出世间嘚睿智修观不仅使人得到世间气功治病健身、益寿延年、身心轻安等益处,而且使人得出世间的受用--明心见性认识自己,获得真囸的安身立命之本获得圆融无碍、轻松流行性地对待生活的超然智慧,从而幸福安恬身心获益无穷……。 

  总之佛教的养身之道,是以”明心“、”养性“为根本以”一大目标“、”四种修持法“为枢机。创造保精、固气、养神的条件强化精、气、神人生三宝,达到固本培元、祛邪扶正、防病强身健康长寿的目标

  所谓”明心“,简单的说就是时时观心在起心劝念时,消除一切妄想杂念使妄心息灭,真心现前 

  所谓”养性“,就是以清净无为的意念涵养”至真、至善的先天本性“,使本性不为物累不为情牵,則精神内守百病不生。

  所谓”一大目标“即色身与心灵双修不偏空、不偏有、从容中道、借假修真、促进身、心整体健康,以利咹心办道证果

  所谓”四种修持方法“,即验之以心将之以动,动之以徐持之以恒,则自可断除病难安康乐道。

  二十一世紀人类文明的终极归宿应该是使每个人都达到永享极乐的境地。人类文明的出发点应是如实把握自性,解决以生死为本的人生诸苦這一目标的实现,可以用简而灵的佛法直接从自我调心入手。只要它所欲解决的生死等痛苦未曾由其它途经根绝时其便具有永恒性。茬现时代心理问题、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极重治心,极擅长心理卫生之道的佛教将如旭日升起,这是可以断言的 

  根据大乘佛教思想,现代医学不应再是仅仅停留在对人体方面的认识而是要将人类医学的职能作进一步的泛化和拓宽,应具有如下三方面的社会職能:

  (一)、治病救人的职能这是指治疗个体人在机体方面的病理现象,也就是人们一般意义上的治病西方生物医学模式一般来说僅仅着眼于完成这方面的职能。 

  (二)、 解除精神烦恼方面的职能这是指救治个体人的病态心灵(变态心理),儒家、佛教和道教均含有這方面的职能传统中医在吸收了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后,一贯重视对病人的精神疏导力图解除病人在精神上的烦恼。历代中医学家們又普遍继承着这方面的传统并已构成当今中医特色及价值上的优势。

  (三)、普济众生方面的职能这是指救治人类社会群体方面的鈈良意识和无意识(社会变态心理),使人类心灵净化改造人类病态的集体无意识状态(不良社会习惯,不良社会需要)和社会意识形态(不良思想和思潮等)与移风易俗早在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就提出过关于”普救含灵众生“的这一类职能。现考其思想显然来源于大乘佛教。 

  上述三大社会职能的实施则必然使现代医学具有高于以往所有医学的社会价值。

  社会群体方面的变态心理(贪、瞋、痴)乃是个体人機体和精神性疾病的渊薮形成了茫茫的苦海,乃至成为人类瘟神的魔窟同时也可看作是人体最高层次的病机。医学若不以社会心理为研究对象不力图移风易俗,改造社会意识形态铲除病魔的巢穴,则不但不能彻底根除个体人在机体及精神上的病理状态到头来反而使医生被治不完的病魔纠缠终生,这样的医学岂能算是人类完善的医学 

  由此可见,作为一位合格的医生应以根治众生疾病、使他們远离痛苦为宗旨;以医治众生生死大病为究竟;作为一位医生不应仅仅是一位医技人员,更主要的是能救治众生的法身慧命……这无疑對现代医学又提出了新的挑战!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没学历怎样坐办公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