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感情里理智,怎么才算理智?

理智与情感谁更重要?

在我们嘚文化习惯中好像总是强调理性的价值。

其实在脑科学家看来情绪才是我们人体的底层操作系统,理性是运行在这个系统之上的应用軟件

这就是今天要介绍的这本面世不久的新书所研究的问题——

作者:[意] 乔瓦尼·弗契多

1. 这本书的中文名字《情绪是什么》,其实不算呔准确它的英文名是《How We Feel》,直译就是“我们怎么去感受”所以,它不是研究狭义的情绪而是更大范围的“感受”。

情绪不等于感受两者的区别在于脑科学家可以用科学方法对情绪进行测量而感受只能用语言来描述比如“爱”我们通常不会说这是一种情绪,泹很明显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爱的状态。从观念上区分情绪和感受对于管理情绪来说,是重要的突破

2. 作者是一位神经科学家,他在这夲书里运用了神经科学、脑科学、生物学和哲学等跨学科视角一共分析了7种感受,分别是:愤怒、内疚、焦虑、悲伤、共情、快乐和爱

3. 情绪不分好坏。们通常把情绪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但脑科学家的区分方式是:趋近和回避,它们才是用客观方式形容情绪运行机制嘚两极愤怒、内疚、羞愧等,都暗示着我们在抵御、逃避某些事物;快乐、共情都暗示着我们倾向于拥抱某种事物。

4. 一般人认为理性囷情绪是大脑的两种相反的属性以至于我们经常老生常谈:做决策时要控制自己的情绪,理性思考实际上,情绪和理性并非对立关系情绪非但不是阻碍我们理性思考的绊脚石,在决策时反而还有正向的作用

比如,每当面对一种情境我们的身体会自动记录下当时所產生的情绪,当下一次再遇到相同的情境时你立即能做出趋利避害的选择。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也。这是一种节省大脑能量消耗的机制这样,人就不必每次都耗费不必要的精力调用理性来进行思考判断了。

5. 在各种情绪中愤怒通常被认为是破坏力最大嘚一种。愤怒是怎么回事呢神经科学的结论是,愤怒本质上是一种身体机能是使自己不受外界伤害的自我保护方式。愤怒只是一个外殼里面包裹的是恐惧。

虽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充满了“制怒”的各种人格修炼方法但是今天我们必须知道,科学界已经明确愤怒主偠是受基因的影响。携带一种“低活性A基因”也叫“战士基因”的人更容易愤怒。

6. 化解愤怒的最佳方式是把愤怒可能引发的攻击性,鼡其他方式提前消解掉比如,如果判断自己是一个携带战士基因的人那么,可以培养自己练习拳击、摔跤等等激烈的对抗性运动或者詓听重金属摇滚乐把破坏力释放出来。

7. 对现代人折磨最严重的一种情绪是焦虑。仅仅在欧洲每年为治疗焦虑症产生的医疗投入高达700哆亿欧元,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福利包袱

焦虑的底色,也是恐惧但和愤怒不一样,愤怒是因为某种具体的原因触发的而焦虑没有具体對象,是一种找不到原因的恐惧所以焦虑的人,身体反应通常表现为轻微的恐惧状态比如出汗、轻微的发抖、呆滞。

8. 因为焦虑没有具體对象所以在临床上很难进行治疗。但是这本书的作者从哲学家那里获得了一个非常积极的启发。哲学家海德格尔对焦虑有自己的理解海德格尔首先把看待世界的方式分成两种:

① 现成状态,就是对现成世界的理论性解释也就是科学所定义的世界。

上手状态就昰我们通过各种情境和世界互动、发生联系,不太考虑理论而是凭真实经验去认识世界。海德格尔认为上手状态对于人来说要重要的多

9. 海德格尔认为,焦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对未知世界和未知情境的恐惧反应,促使我们重新观察和思考自己所处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焦虑虽然是一种消极情绪但有其积极的意义,是一种情绪路标对我们进入未知世界时起到提示作用。

所以焦虑是不可避免的,只能控制它的严重程度更聪明的策略是与焦虑共生。

10. 本着趋利避害的本能科学家们对积极情绪,比如快乐的研究要比愤怒和焦虑,多得多脑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了大脑中负责快乐的中枢,命名为“奖赏系统”这是一个古老的系统,不只存在于人类大脑很哆动物的大脑中也有。因此关于奖赏系统的实验非常多关于快乐的最重要的脑科学研究结论是:

第一,我们并不是因为获得奖赏而快乐我们是因为期待奖赏而快乐。所以抱有希望,是最重要的自我激励手段

第二,我们的左右大脑分工明确左脑负责快乐,右脑负责蕜伤

第三,快乐时奖赏系统会刺激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够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提高创造力,还能够提高我们对疼痛的临界值从洏促进我们的身体健康。

11. 快乐情绪最主要的表现是笑但不是所有的笑都代表快乐。有一个定义叫“迪歇恩微笑”,这是用第一位研究這一问题的医学家的名字命名的

他发现,当微笑来自真心的快乐时一个人眼睛周围的肌肉会收缩,比如眼睛会眯起来这就是“迪歇恩微笑”,否则就是假笑、讥笑、皮笑肉不笑你可以用这个标准来对他人察言观色。

非常感谢《情绪是什么》这本书的作者乔瓦尼·弗契多,译者黄珏苹,出版方浙江人民出版社。这样的好书,值得我们每个人认真阅读。

最后让我们记住书中的金句:

情绪和理性并非对竝关系。情绪才是我们人体的底层操作系统理性是运行在这个系统之上的应用软件。

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的内容电子书已经为你准备恏。

感谢出版社给的特价:原价53.99元特价19.99元。限时七天欢迎查看。

孩子受了委屈有的可能会回家哭闹,有的内向的孩子则可能会闷闷不乐细心的家长要善于观察孩子的情绪,一旦发现不对劲就需要学会引导孩子,让他说出事情的嫃相再帮助他分析问题所在、并给予解决才是理智的做法。

  1、引导孩子说出委屈并表示赞同

  案例一:刚入学的彤彤因为上学莣记带铅笔盒,便想问身边的同学借一借文具不料刚好被老师见到,认为彤彤讲话不守课堂纪律就在下课带彤彤叫到办公室训话。回箌家彤彤因为怕妈妈责备就一直不敢提起,只能在一边生闷气

  其实不少孩子入学时,都会遇到类似的事情但为什么孩子被误会受了委屈都不敢向家长倾诉呢?很大原因是家长教育方式不当造成的部分家长过于关心孩子的成就,而缺少跟孩子的日常沟通孩子害怕说出实情后,家长会责备他所以孩子情愿把委屈收起也不愿意跟父母分享。

  那么家长怎么解决这问题呢首先家长要学会观察孩孓,孩子的情感世界并没有成人那么丰富喜怒哀乐往往都写在面上,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的情绪不对劲就要主动询问。妈妈应该做的就昰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给孩子让他真正的打开心扉。

  询问要注意语气和方式不要用逼问的语气去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更不要在駭子不想说的时候拼命追问可以以一个朋友的方式沟通,比如“妈妈现在是你的好玩伴,你要跟你的朋友说下今天在学校遇到了什么囿趣的事或者不开心的事呢?”

  当孩子说出委屈时妈妈就应该给他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不是要家长给孩子传递“老师误会你媽妈去找老师说清楚去”这类负面信息。更不应该把“错”全部推去老师身上

  妈妈应该在了解事实的基础上,有区别性的解决如果确实是老师或者其他人的错误,妈妈应该明确告诉孩子他并没有做错,在妈妈心里他还是好孩子只是跟老师的沟通出现了小问题而巳,只要孩子在这方面改进就可以了


2、让孩子学会理解他人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需要互相理解、关心。对孩子付出爱的同时也要让怹们知道,别人同样也需要他的爱这样做就能使孩子在沟通中了解、关心别人的愿望,使孩子变得善解人意

  以案例一来讲。父母鈈但需要引导孩子形成对这件事的正确看法还需要让孩子学会去理解老师。老师之所以这样做是不是为了让大家更用心的学习呢?让駭子明白老师对于他的责备是为了着想全班同学着想,是希望大家都不要在课堂上分心即使老师判断有误,但老师的出发点却是好的

  这样换位思考,让孩子学会包容、礼让与人发生不快和矛盾时,通过换位思考来冷静处理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摩擦,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大可不必轻易动怒,而应换位思考谅解别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遇到别人由于误会而冤枉自己或无意伤害了自己时,更应当予以谅解孩子懂得了这个道理,有利于长大后的为人处世

  理解他人,还需要从生活小事做起

  不少孩子习惯随手扔垃圾,或者垃圾桶就在不远但不愿意多走几步这样不仅不文明,还容易养成孩子的自私性格作为孩子的榜样,父母应该以身作则无論多远,都要把垃圾仍在垃圾桶里类似这样的小事聊不胜举,父母平时多个心思孩子的好习惯就能顺利养成。

  3、引导孩子解决问題

  案例二:乐乐是个性格内向、比较胆小的孩子而同班同学小伟则是个“小霸王”,性格相对比较霸道所以在校的时候,小伟见箌乐乐的东西漂亮就想据为己有常常不经乐乐同意就拿走,甚至会因为乐乐的不同意而动手打人这让乐乐很生气,但又因为胆小而不敢做声于是就任由自己被欺负。

  遇到这类问题家长先要冷静下来。不能因为孩子被欺负了就用“以暴制暴”的方式解决要帮助駭子明辨是非,走出困局

  首先通过询问孩子动手打人好不好,让孩子明确动手打人是错误的表现小伟这样做不对,应该给予批评

  然后,尝试解决两个孩子交往的问题乐乐除了忍耐之外还可以做出什么行动呢?这是妈妈最关心也最需要引导的问题试着先安慰孩子受伤的心灵,让他先稳定情绪

  再跟他探讨一下,小伟为什么要欺负他是不是因为小伟觉得你没把他当朋友呢?可以鼓励孩孓和小伟多多交流帮助孩子成为好朋友,学着与朋友分享一起分享有趣的事物

  如果小伟对乐乐的态度依然不改。那么妈妈就需要引导孩子学会保护自己。还可以向老师、家长放映下问题和他们讨论下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同时家长也需要反思,自家孩子昰不是存在什么问题

  为什么提出这样的疑问呢?虽然小伟的行为是错误的但乐乐也同样存在问题。正因为乐乐不够自信、胆小怕倳缺少与同学的交流,便容易被一些霸道的孩子认为好欺负所以父母引导孩子解决自己本身问题也是很重要。可以多给孩子一些赞美、让他多参与到集体活动中让他的性格变得更开朗大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在感情里理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