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川望谟县洛朗村麻山镇打郎村山形葬地后山

项目总投资2万元第一年投资2万,建成后年产值6万元利润3万元,投资回收期为1年

按省州县文件优惠政策给予扶持

  “辛苦了,先尝块木瓜”近ㄖ,在望谟县洛朗村打郎村纳岜组木瓜基地,基地负责人岑承足热情地招呼记者。

  打郎村位于望谟县洛朗村麻山镇,坐落于群山峻岭间,全村269戶、近1500人,共有贫困户70余户,占比近3成

  岑承足是麻山镇的退休干部,退休后即着手“蓄谋已久”的木瓜种植,希望通过自己的示范,带动村民脫贫致富。

  在望谟,农家的房前屋后,随处可见零星的木瓜青瓜当菜,熟瓜当水果,市场上偶有销售。通过10多年的观察、分析,岑承足认定望謨适合发展木瓜产业

  2015年3月,刚办完退休手续,岑承足便召开“家庭会议”,发动家人共同发展木瓜产业。流转土地、建设工棚,他还从海南引进“日升”木瓜,基地就选在打郎村纳岜组,占地300亩

  其实,他早就相中了这个地方。地处河谷、长年无霜、地下水源清洁甘甜,距红水河12公里,适宜连片推广种植

  当年种下的木瓜,秋季就挂了果。岑承足自豪地说:“看了我们的木瓜,才知道什么叫硕果累累”参观的、品尝嘚、游玩的……山中的基地人气渐旺。

  岑承足与其他四人一起成立了种植合作社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也纷纷加入,共有50多户村民以汢地入股,面积最多的8亩,最少的仅0.3亩。

  “木瓜营养丰富,药食两用,只要温度高于15℃,四季可开花挂果”岑承足种植的木瓜,只施有机肥,味甜、果肉软糯。

  “投入的40多万元,大部分用于支付土地流转费和工钱”岑承足介绍,木瓜挂果快,亩产量高,只要打开了销路,就是当地群众致富的好产业。

  引进木瓜种植不到2年,村民已尝到了甜头黄行建和岑英枝都是年过50旬的布依族妇女,听不懂汉语,交谈只能靠当地人“翻译”。两人去年在基地务工的收入分别为6830元和4100元“做工比自己种地划算,人也自由。”岑英枝说,她有时在基地干活,有时还到县城陪孙子上学

  岑承足计划把果园建成标准化果园后,返包给农户种植,自己则腾出精力开拓市场,着手深加工。

  “市场、销售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岑承足有着很强的市场意识,他已注册“纳岜木瓜”商标,在县城设立了销售点,产品卖进了超市、机关和学校食堂。他通过省邮政的“黔邮鄉情”微信平台进行销售,20分钟就卖掉2000多斤,因产量跟不上,只能暂停上线 

  麻山镇镇长石勇介绍,政府有意推广木瓜产业,开辟致富新路。通过与合作社达成协议,为合作社提供10万元扶持5户贫困户,由合作社为每户建设10亩标准木瓜基地,指导贫困户管理,产品则由合作社协助销售(罗石香)

(责编:朱晓慧、陈康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望谟县洛朗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