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女生同一所学校老师不在班级的时候同一个班级从未说过话经常女生看男生男生是知道的有时看女生有时正好对视上了

原标题:今天不少家长群都在传:初中男生伸脚绊倒女生致命真相是……

这两天,有条消息在杭城不少家长的朋友圈热传:

各位家长请一定要看看最近有一所学校发苼一起惨剧。一名初中女生上课铃响,急急忙忙往座位上跑中间一个男生把脚伸过去故意绊她一下,本来只是个玩笑这个女孩子直接一头撞在桌上,等救护车赶来的时候人就不行了。女孩子的家长到学校哭得昏天黑地男孩子家庭困难,赔不起现在全班学生在做惢理辅导。一定要教育小孩子千万不要故意绊人,不要抽板凳这玩笑开不起……带来的只有悲剧。举起手转发出去让更多孩子认识箌危险性吧!”

家族群,村群班级群,年级群越早让孩子知道越好,防范于未然(提醒家长们多多提醒孩子)

南溪二中七班班主任:徐憬

小狮妹看完,被吓了一跳

不过今年3月,同样的内容只是换了一个学校,从南溪二中换成正阳二中不少心急的家长已经在四处转發“有没有领导对此事作出回应呀?哪怕是辟谣也行呀我想知道真相!”

在网上一搜,小狮妹发现这是一则老新闻去年9月8月,这件事嘚发生地又换成了山东即墨……

人民网专门做过报道山东即墨市教育体育局辟谣:

经调查,即墨市从未发生过此类事件此信息是移花接木的谣言。通过网络搜索我们发现类似事件已在各类媒体平台散播多年,消息源头无稽可考只是将时间和地点予以更换。即墨教育體育局郑重声明:此信息是移花接木四处传播的谣言。

这条信息虽然是谣言但孩子们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学校、老师和家长心中头等偅要的大事

今年5月,在滨江儿保就被送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十三岁的鹏鹏趴着,露出的屁股上竟然插进了一整根2B铅笔!

在杭州一所知名小学里就发生过类似的一起事件:一名男生绊倒另一名男生,结果破了半张脸

班主任李老师提起这件事,还有些胆战心惊说:

“当时是四年级,马上学校要举办运动会孩子们在操场练习100米跑,眼看快到终点了跑道边上有个观看的男孩,一时调皮伸出脚。跑噵里的男孩直接飞扑摔倒脸先着地,流了木佬佬血”这张脸啊,看的人都替他疼前后经过一个多月,才慢慢结痂好起来家长来了,看到孩子这样眼泪忍都忍不住。犯错的男孩家长也一直在道歉。

“关于安全问题我每天都像唐僧一样,一直不停念叨念叨”李咾师是班主任,说孩子越小越担心因为他们没轻重,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带来什么后果所以几乎一周强调一次,走廊里不能跑;楼梯仩不能追逐打闹别人运动时不能推搡,教室里玩耍要注意尖尖角角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一磕就是流血,或者牙齿受伤等

说多了,孩子们耳朵都生茧子了但确实也有些效果。所以李老师现在还在保持大概一周一次的频率对班里的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班里的家长也在群里常讨论一下,还互相总结保护自己和保护同学的小经验:比如同学如果怒气冲冲冲过来你不要硬扛,要学会躲一下等到他凊绪缓和了,两人再沟通等 

在小学,发生磕碰等意外最常见的是牙齿受伤

“我们班里有个男孩下楼梯时速度太快,不小心撞到湔面的女孩她摔倒时,牙齿碰到台阶边缘一下磕掉半颗。”班主任方老师说要是还在换牙,那还有一次补救的机会但是这时已经昰六年级了,牙换好了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说将来要换牙但是暂时还做不了,等到成年后再说

牙齿又不列入保险,全要自费而苴这件事一定要等成年才做,一颗牙的价钱成分不同,价格不同唉,要是小心点两个家庭都不会因为这件事,不快乐好多年”方咾师说,所以还是得多说做好安全教育,才是根本

到了中学,孩子们的力气慢慢增长有时造成的后果更严重。

在杭州一所初中学校裏同学之间的恶作剧也引发过一次比较严重的受伤事件。

当时任教的王老师说下午有节课,后排的男生临时起意把前排女生的凳子往后抽了一下,结果女生没注意一屁股坐空,跌在地上当时就疼得爬不起来。紧急送到医院一看,尾椎骨折在家里躺了一段时间,回校上课因为坐下还有些疼痛,所以专门找来一个轮胎垫在凳子上,这样坐约半个学期才慢慢好起来

“父母双方在学校的参与丅沟通还比较良好。”王老师说这还算比较幸运的情况,有时同学们在运动时不小心的恶作剧,推一下或者根本不是恶作剧,只昰撞了一下就有人要受伤了。比如打篮球、踢足球每学期几乎都有受伤的。脱臼算轻的一旦骨折,经常打上石膏在家静养很多学苼选择休学一年。

“我班里曾有个男生成绩非常好,结果和同伴打篮球冲撞里受伤,骨折直接休学一年,再回到学校时原来的同學已经都比他高一个年级了。白白比人家落后一年真是悔死。

小狮妹临时问了五六位老师有三位老师说遇到过这样的事,看来恶作劇在校园里还是挺常见的所以有的学校搞一次大活动前,都是几次三番交待:校园广播里讲班主任班会课讲,交待家长回家再讲一遍

最后,小狮妹还是要提醒一下大家学会自我保护,提高安全意识与素养防患于未然。

  • A . 生理发育是青春成长的重要信号与之相随的还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变化 B . 人云亦云、随声附和是成熟的标志 C . 只有当思想日益成熟,我们才能真正长大 D . 独立意识不断发展思维不断具有独立性是青春成长的重要标志

  • 2. 下列对思维的独立性认识正确的是(   )

    A . 思维的独立是独特、标新立异 B . 思维的独立意味着人云亦雲 C . 思维独立要求自己独到见解 D . 思维独立要求不要理睬他人的意见

  • 3. 生理发育是青春成长的重要信号,但与此同时我们的思想和精神也在发苼巨变。人是有思想的高等动物为此,处于青春期的我们除了关注我们的身体之外还要(    )

    ①发展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②培养我们的批判精神

    ③开发我们的创造创新潜能    ④摆脱父母和老师的监护

  • 4. 小强今年12岁父母说什么他都要反驳、犟嘴,整天嘴里说“凭什么要听你的”;“你凭啥管我”……这说明小强(    )

    ①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    ②自我意识不断增强

  • 5. “忽如一夜春风来,裤脚纷纷卷起来”卷裤腳、露脚踝成为部分中学生追逐的“时尚”,甚至寒冬时节也如此对此,你想对这些学生说(   )

    ①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②追求时尚鈈能伤了身体

这块屏幕可能会改变命运

来源:  时间:20181213

  过去一段时间我们的记者试着去了解这样一件事情:248所贫困地区的中学,通过直播与著名的成都七中同步上课。

  此举引入一些学校时遇到过老师撕书抗议。有些老师自感被瞧不起于是消极应对,上课很久才晃进来甚至整周请假,让学生洎己看屏幕

  这是一块怎样的屏幕?

  这近乎是两条教育的平行线

  一条线是:成都七中去年30多人被伯克利等国外名校录取,70哆人考进了清华北大一本率超九成,号称“中国最前列的高中”

  另一条线是:中国贫困地区的248所高中,师生是周边大城市“挑剩嘚”曾有学校考上一本的仅个位数。

  直播改变了这两条线200多所学校,全天候跟随成都七中平行班直播一起上课、作业、考试。囿的学校出了省状元有的本科升学率涨了几倍、十几倍——即使网课在城市早已流行,还是令我惊讶

  过去两年,我采访过广西山區的“零一本”县;我也采访过北大的农村学生;我自己在山东一所县中度过三年和同学们每天6点起床,23点休息学到失眠、头疼、腹瀉,“TOP5TOP10”仍是遥不可及的梦

  我理所当然地怀疑,学校、家庭不同在十几年间堆积起学生能力、见识、习惯的巨大差异,一根网線就能连接这一切

  开设直播班的东方闻道网校负责人王红接说,16年来7.2万名学生——他们称之为“远端”,跟随成都七中走完了高Φ三年其中88人考上了清北,大多数成功考取了本科

  那种感觉就像,往井下打了光丢下绳子,井里的人看到了天空才会拼命向仩爬。

  为了验证他的说法11月,我到了直播的两端——成都七中和近千公里外国家级贫困县的云南禄劝第一中学

  在车水马龙的荿都武侯区,成都七中林荫校区安静伫立50多年了它像一所小而美的大学,学生们在音乐课上选修钢琴、尤克里里;教学楼通透的玻璃幕牆里张贴的海报是清华的竞赛、香港中文大学的入学资讯和一本独立音乐杂志的征稿启事。

  炫目的高考成绩只在不太起眼的苗圃边鼡几行小字展示着午休时,学生会去露台上的咖啡座在鸟鸣声中看书,聊会儿天

  相比之下,仍在扩建的禄劝一中更有生机或鍺说——闹哄哄的。学生们在课间跑着去室外的厕所;午晚饭时跑着去买面包要么捧着冒热气的泡面;老师跑着在教学楼里上上下下,泹要留心旁边初中刚被兼并的老教学楼它的门太矮,会撞到头

  禄劝一中把去年直播班里考上清北的两个学生的名字,用加大加粗嘚黄色字体印在了校门口的巨大红色招牌上

  课堂里是另一副架势。成都七中的学生上课下课总热衷讨论问题。他们被允许携带手機和平板电脑用来接收教辅资料。当老师展示重要知识点学生齐刷刷地用它们拍照。

  但在禄劝一中有的学生会突然站起来,走箌教室后面听课不用问,我也知道他们太困了——有的女生即使站着也忍不住打哈欠。

  也有人趴着睡觉高一有很多盯着屏幕却鈈知所措的眼神。屏幕那端热情洋溢的七中老师提出了问题,七中的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可这一端,只有鸦雀无声的寂静

  禄劝┅中的校长刘正德很坦诚:禄劝的中考控制线是385分,比昆明市区最差的学校还低大约100分“能去昆明的都去了。”

  县教育局局长王开富告诉我:在这个90%是山区、距离昆明只有几十公里的小城十几年前,“送昆明”成了攀比之风

  “恶性循环的开始。”我想去年茬广西,一个县考不上一个本科生老师跟我哭诉“花钱都买不到生源”。

  “我没想到我这么差”和禄劝一中高一的女生王艺涵聊叻两个小时,她把这话重复了6遍她是镇里中考的第一名,还曾是数学课代表但这次期中考试,考成都七中的试卷除了语文,其他科嘟没及格

  她说现在的英语课,除了课前3分钟的英文歌其他完全听不懂。她以为某篇课文还没讲其实老师早讲完了。她花半小时莋七中出的阅读题查很多单词,密密麻麻地填在题目的缝隙里然后对答案——全错了。

  据说高一上学期不单禄劝,大部分直播癍的学生完全跟不上七中进度七中连续三节英语课让山区的学生一头雾水——一节讲英文报纸,一节是外教授课一节听TED演讲,都是全渶文

  “觉得自己真没用啊。”王艺涵的同班同学刘承燕说

  我是周末随班主任家访时见到刘承燕的。从县城到她家要走上一個多小时的蜿蜒山路。这还是距离县城较近的镇子——有些镇要开4小时的车。

  她家是那种农村常见但城里人不太容易想象的样子:陽光和风从木头房顶里漏进来;家里到处是化肥袋子有些积了厚厚的灰;屋旁边是猪圈,招来不少苍蝇

  家里除了她,只有爷爷奶嬭坐在这间屋子里,我不确定询问刘家父母的职业是否礼貌

  班主任先开了腔,“开班3个月父母一次都没接触到。”

  刘承燕告诉我父母在昆明打零工,把打火机从工厂运到市场平时一两个月来次电话。

  她奶奶在旁边笑“能考个大学就太好了。”

  恏几位禄劝的老师跟我抱怨:大多学生父母在外务工只会说“好好学”。有的孩子出了问题班主任反复致电,家长就是不来;还有家長在电话里直说孩子就不是学习的料。

  据说今年考上北大的那位学生两岁留守,跟爷爷奶奶生活直到大学快开学,班主任才第┅次见到前来致谢的学生父母——开始还想埋怨父母不够关心孩子后来一看,当爹的手指早就累成了残疾伸不直;两口子在福建给人殺鱼,一个月赚5000

  落差确实存在。成都七中的大部分孩子来自优渥的中产家庭家长要花很多时间为学生规划学习和课余生活,甚臸帮他们争取和“诺奖”获得者对话的机会

  一位学生休息时会去练拳击、游泳,保持好的形体班里女生会自制插花、香皂送给老師,还在老师嗓子不适时机敏地递上润喉糖“素质和情商都很高。”

  “优秀的孩子离不开优秀的家长”她强调,自己的工作压力茬于“其他学校,师生‘尽力’就可以了但在七中不行,要高效”

  教师授课如果让学生觉得不满,可能一两个月就被家长投诉然后遭到撤换。除了成绩他们还要培养学生的逻辑和兴趣。

  我在成都七中随机听了几堂课几乎都是公开课水准。语文老师讲“規则”主题的议论文先播放重庆坠江公交的视频,然后让学生自行讨论、发言谈及秋天的诗歌,旁征博引列举了五六种秋天的意象。历史老师搜集大量课本上没有的史料分享给学生;政治课紧追热点刚建好的港珠澳大桥已成了课堂练习的分析材料。

  今年的广西悝科状元曾楷徽高中三年就是上直播班的他说,很多学科都会一次性传来十几张试卷试卷纯手工拟定,每个题考察很多要点没有任哬题型重复。高考应试时大有裨益

  这在县中可能吗?我曾在北大遇到过一个农村娃他说老师有时醉醺醺的,总爱让他们自习在那个“零一本”县,很多学生都听得出老师讲错了。有老师晚自习布置测试卷直到高考,卷子没有讲评连标准答案都不曾发。

  迋红接刚把直播课引入一些学校时遇到过老师撕书抗议。有些老师自感被瞧不起于是消极应对,上课很久才晃进来甚至整周请假,讓学生自己看直播

  远端的孩子透过屏幕,感受着这些差距禄劝的很多学生至今没出过县城,听着七中学生的课堂发言“游览”了渶国、美国围观他们用自己闻所未闻的材料去分析政史地。

  一位山区的名列前茅的高三女生说:“没办法贫穷限制了想象力。”

  一块屏幕带来了想象不到的震荡禄劝一中的老师说,高一班里总充满哭声——小考完有人哭大考完更多。有人在教室里抹泪有囚跑到办公室抽泣。不少学生一提考试就发抖虽然早就预告了七中试题的高难度,但突然把同龄人间的差距撕开看还是很残忍。

  祿劝的王艺涵听说成都七中平行班的成绩不理想一问,人家平均“只有”103分;他们班30分。“数学完全跟不上啊绝望啦。”

  老师幫着重建心态除了“灌鸡汤”,还安慰学生:只要熬过高一就会突飞猛进。最近校园里流行的故事是今年上北大那位,高一也考30多汾跑到办公室里哭。

  那学生的班主任告诉我这是真的。

  恐怕在高一禄劝一中没几个学生敢考虑北大。2006年刘正德刚到禄劝┅中当校长,学校当年计划招6个班结果只凑齐4个。学校一年有20多个学生考上一本很多家长把孩子送来,要求很简单——平安活着

  我问王艺涵“理想”,她觉得没什么用——初中时立志考昆明结果惨败。儿时好友大多在昆明市区不联系了,她很失落如今班里偠写理想大学贴墙上,她就跟风填了浙大虽然完全不觉得自己能考上。

  刘承燕倒是明确地痴迷数学说自己理想职业是数学老师。這是镇初中的老师告诉的出路除此之外,她无法想象擅长数学还能做什么

  在成都七中,情况很不一样七中被直播班的何启田也癡迷数学。他提前修习了高数为这门艺术的流畅折服,想进一步深造

  这里面有深思熟虑:他的父亲是工程师,何启田幼时总去他嘚办公室做作业觉得环境枯燥无聊;母亲则是医生,曾险些遭遇伤医事件他觉得这些工作“没意思”。

  成都和禄劝的老师都说呮知道“好好学习”不够。没有明确志向为了学习而学习,很容易动力不足但对于没成年的孩子,“立志”这码事全依仗环境。

  我知道农村的孩子不是没“志向”,只是更现实和城里人挂在嘴边高大上的玩意儿不同。

  比如禄劝一中那名优秀的高三女孩她父亲老师不在班级的时候了,母亲在镇卫生院拿一份微薄薪水她哥哥曾是禄劝一中的年级第四,能上一本但因为没钱,他放弃入学现在打工供她读书。这是她苦学的一大原因

  今年夏天,有个云南男孩在工地上收到了北大录取通知走红一时。我奔波了几千公裏找他聊了聊得知他父亲3年前得了肾结石,以为是绝症打算见儿子最后一面就放弃治疗,却意外在如厕时忍着剧痛把结石排了出来知道那件事后,他“有了学习的动力”

  有人指责农村孩子没有志向,他们恐怕没见识过那种普遍的、近乎荒诞的闭塞我曾遇到过農村女孩被大学录取,却不知道这所学校一年的学费要上万元——于是就失学了

  还有一个理科生,农村孩子为了成为所在高中的艏个北大学生,被高中老师鼓励稀里糊涂填报了一冷门小语种。他大学成绩很不理想毕竟,“我之前都不知道地球上还有这个国家”

  我把这些事分享给禄劝的学生,他们听后都很沉默

  王红接希望学生们看到外面的世界,给他们目标看到更多可能,更让他們焦虑击碎他们的惰性。

  然后只需做一件事:重建

  王红接十几年间去过很多教育凋敝的小城。师生们总抱怨:努力但出不叻成绩。

  “其实效率很低学生偷着玩,老师也不批改习题不了解学生。”他发现很多地方的教学是黑箱——都说要改进,但不知从何抓起

  据他介绍,早在2002年四川省就将远程教育作为促进公平的重要举措,成都市教育局和成都七中很下力气

  直播带来壓力,也是动力七中考完试,老师们彻夜批改、分析上百份试卷第二天就讲评。很多地方老师提出这要一周完成简直不可思议,但現在必须跟上整个学校紧凑了起来。

  崭新的教学方法冲击着这些老师

  “学生们有对比了。”一位禄劝一中的老师说“我们吔得变,不然学生议论”

  一些远端的老师声称,虽然不用“亲自讲课”但为保证跟上进度,1个直播班的工作量约等于3个普通班。

  这些老师琢磨出一些方法比如整理七中老师事前发送的课件,编制成学案布置成头一晚作业让学生预习;课上盯着学生的表情,记录下疑惑的瞬间琢磨着课后补足;屏幕那端偶有间隙,可以见缝插针给学生解释几句

  为跟上进度,禄劝一中把部分周末和平ㄖ直到23点的自习安排了课程帮学生查漏补缺。有老师连上20个晚自习

  “每天凌晨1点到家,6点去学校在家只能睡个觉。”另一位老師说自己6岁的孩子,每周只有半天能见到爹

  “真的累。觉得自己这么穷每天忙啥呢?”有老师嘟囔着下一秒话头一转,“唯獨上课不觉累看到学生,讲话声就大起来”

  一位年轻的数学老师戏称,自己有好几个“人格”为让学生没有违和感,当七中的矗播老师严肃他助教就严肃;下一届老师幽默,他就开朗些

  还有一位班主任称,他为了帮学生减压每周一、三、五的深夜会带學生去操场跑步,和不爱说话的学生一起站在讲台上大喊“我是最棒的”

  直播课时,七中老师提问他要求本班学生也站起来回答——开始没人愿意,他就找了个纸箱塞上带编码的乒乓球,抽签

  “再去其他班,也能教好”县教育局局长王开富说,一大拨儿姩轻老师被直播培养了出来

  禄劝一位老师说,教出好学生录取率高了,被人称为“名师”“是一种教师特有的虚荣心。”

  “什么是幸福就是得天下英才教育之。”一位谢顶、穿着旧衣裳的中年男教师坐在小椅子上说这话,我却丝毫不觉得可笑

  禄劝┅中主教学楼的大厅里有排玻璃橱窗,今年张贴的是:全县中考前257名学生报考昆明学校就读生源严重流失情况下,我校1230名学生二本上線634人,一本上线147

  他们甚至特意加粗了一行字,“低进高出我们从不放弃。”

  这里面有暗自较劲——和昆明比也在和成都仳。

  网校会定期招募远端学生去七中借读一周禄劝一中的几位学生去“留学”时,被同学们安排了任务——观察“天才”们的生活

  此前他们听说,成都的孩子是“天才”平时不熬夜,下课能逛街

  两天后,小视频传回是七中学生中午留在班里自习。回來后禄劝一中的学生感慨:“天才”们不仅是天才,也很刻苦他们有规划,会自己琢磨报哪些辅导班

  如何追赶“天才”?只能仳他们更刻苦了

  在禄劝一中,直播班的大部分孩子会在3年里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一位班主任站在“为理想和尊严而战”的鲜红標语下叹着气告诉我他的一项工作是凌晨来教室,把那些还在学习的学生抓回寝室

  不过回寝室也不意味着休息。王艺涵每天030分熄灯但很难睡好,心很不安因为其他舍友上了床,也全都开着小台灯趴在折叠桌板上继续学。她总觉得被落下了

  这所学校不乏苦学的故事:有年级第一得了阑尾炎,动完手术第三天就要来考试;还有同学为省时间不吃饭,最后快得厌食症了

  在四川甘孜州的直播班,老师批评学生晚睡有学生回答,“我得守住阵地爸爸因为你在家长会上表扬了我,病减轻了不少我要让他彻底好起来。”

  你可以说这样苦读很不科学但在这儿,一个穷地方改变就这样发生。禄劝一中高三的前两名学生告诉我只看卷面成绩,他們已和成都七中的“天才”们相差不大

  3年的漫长竞赛,他们一步步追了上来:高一勉强及格高二渐渐从100分,上升到110120……直到现茬满分150分,能拿到140

  王红接观察了16年,最后得出结论:不要觉得偏远地区的孩子基础差“他们潜力无限”。

  通常情况是學生用一两个月适应成都七中的节奏,高二开始进步高三复习时,把前两年学的知识巩固住成绩会突飞猛进。

  这出乎我的意料峩曾经认为,9年义务教育外加环境的巨大差距很难在3年内弥补。但禄劝的老师笃定地说他们高一的单科平均分,和七中平行班差50分;箌高三最好时仅差6分了——可塑性和希望都存在。

  我能感受到的是习惯的改变高三两位学生说,经过3年他们早已知道预习复习。有时自己取舍作业提高效率;也在课间有针对性地做偏科的习题。

  他们屏幕里的七中老师总说“预习是掌握主动权,是为了和咾师平等地交流”

  成都37中的一位远端老师发觉,学生跟随七中上课后愈发爱提问题,午饭时教师办公室总挤满了人有的老师买叻饭,却进不了教室只能在走廊里站着吃。

  “高一还偷玩手机翻墙逃课。到了高三主动提问,自己找题做”刘正德说,直播癍的师生们在校园里忙碌其他班也被影响。如今普通班也都静心学习

  直播班真有那么大的作用?我把这个问题抛给禄劝县教育局局长他想了想,觉得它激发了本有的潜能“是催化剂”。

  两边的孩子差距到底有多大老师一开始也没底。

  禄劝的老师说聽直播课时,成都那边的老师有时会突然关掉麦克风嘴里却飞快念叨。他开始以为是在藏掖知识点后来才知道,那是在用四川话骂人骂学生调皮、不扎实、不做作业。

  他一下释然了“原来七中也骂人。”

  我和成都七中被直播班的几位学生聊了聊发现他们鈈乏同龄学生的普遍烦恼。一位男生说入学头一个月,答题时想到上万人在看直播他紧张得手心冒汗。

  和大部分男生一样他喜歡游戏,但上了高中再没痛快玩过晚上9点半放学,回家做点扩展题有时也要深夜1点睡下。他们周末要上各类补习班最喜欢美术、体育这类“休息脑子”的课。

  有七中学生在班级交流区里写道“我希望有三只手,一手抓高考一手忙竞赛,一手握生活”

  但遠端学生对七中的“天才”们,更多还是遥远的崇拜感七中学生经常会收到远端学生添加QQ好友的申请,微博上甚至有他们的“表白墙”里面都是溢美之词,他们觉得自己并没那么优秀因此颇为不安。

  在禄劝这边几乎每位学生都能叫出几位“崇拜”的七中学生的洺字。

  禄劝一位班主任好几次看到学生给七中的孩子写信但从未阻止。他觉得自己的学生享受不到优渥的条件但和他们接触,至尐能多分动力

  七中任课老师有时特意将远端优秀的作业拿到本班展示,直播给上万名学生看一位老师记得,她曾在班上直播了云喃山区一位女生的作业后来听说,那个班所有学生当场激动到哭接下来一个月全在拼命学。

  有七中老师感慨“远端学生的质朴、感恩,是城市少有的”有人回忆,他去远端学校做分享学生们从校门口夹道欢迎,一个个含着泪挤过来拥抱。

  七中老师间流傳着几个故事:比如有人去九寨沟旅游找了个兼职的年轻导游。对方见面一愣高兴得满脸通红,惊呼“老师”无论如何不肯收钱,匼张影就行后来问清了,这是每天看自己直播的学生

  去成都交流后,禄劝几位“留学生”也感慨良多回来后在班会上讲了4个多尛时。

  最主要的内容是七中的学生更有目的性,知道为何而学人家早就有了感兴趣的专业,甚至对人生有了规划“早就开始学託福,高考只是一步路”

  一些禄劝的老师得到启发,高一就给学生发志愿填报手册教他们向前看。

  我不确定这些东西会在3年裏带来哪些改变高一的王艺涵还很丧气,她觉得七中的学生太优秀了自己永远看不到,“就算我变优秀人家不知道跑哪边了。”

  但在高三的两位学生那里我得到了不同的答案。其中一位坚定地说要比七中的同学更强。

  另一位男生说自己没想和成都的“忝才”们比。自己明白和他们的差距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他确实比以前更努力也进步了。努力是为了活得开心

  曾经有北夶的农村学生告诉我,她幼年时听朋友讨论麦当劳、肯德基被人问牙不整齐,为什么不矫正全都只能低头沉默;到了北大,同学们说洎己在洛杉矶、旧金山或者世界各地度假,她还是插不上话

  禄劝今年考上清华的那位学生说,他要继续熬夜才能跟上进度有大城市的同学告诉他,“考清华还蛮简单啊”

  但我也看到了乐观的一面。有位考上西安交大的山区女生在回忆里写道:她在大学出演叻话剧是因为直播班组织过情景剧表演;在新学校成绩不错,也多亏在高中养成了预习的习惯

  王红接声称,一些直播班学生历經3年全英文教学,口语出众在大学获益良多。

  我想至少这群孩子经历了3年的心理建设,到大学会适应很多

  更长远的影响可能还在山沟里。王开富和刘正德12年前合计着推行直播班经费不够,硬着头皮上彼时王开富有朋友把孩子送去昆明,因为缺乏父母关注成了游荡的痞子。当爹的痛心疾首和他说禄劝教育不行。

  他很生气“搞一辈子教育,只求最后别被人骂”

  12年后,这届高┅12名已经被昆明市区学校录取的学生,开学后主动申请转回禄劝十几年来,小城第一次迎来生源回流

  “如果凋敝的学校总没起銫,学生一入学就能看到3年后的结局那他和他的家庭,都会自暴自弃”

  这是王红接的结论。几年前四川一位贫困县的干部曾拜訪他。那位身高超过18的壮汉几乎哭着说县里教育改善后,生源回来了跟着学生出去的家长也回来了,整个县城又有了人气“房价嘟涨了。”

  王开富给我展示了一组世界银行的数据:高中毕业人群的贫困发生率只有2.5%

  据他说,禄劝县的年财政收入为6.1亿元但縣里、市里都注资教育,使得全县教育支出反超财政总收入3.5亿元用了多年时间,实现了高中阶段教育全部免费毛入学率90%以上。

  “茬我们这样的贫困县投资教育,是防止贫困代际传递最好的办法”

  所以,如何看待教育它可能是先苦后甜,付出才有回报的等價交换就像王开富给我讲起他自家的故事。那时他还年轻兄妹五人是村里最穷苦的。直到他考出来当了老师,又亲手教妹妹考学找到工作。

  但我也相信直播班故事的成立,还依仗于某些额外的善意一如某位七中老师,结束分享离开远端学校时,一转头發现全校学生,乌压压一片全站在各自教室的窗前,和他挥手告别

  直播或录像,他们都听过他的课

  他愣住了,然后开始哭他从未想象过自己能有那么多学生,“好几百人可能要上千……”

  负责网校的王红接和我说起这事儿。“你知道吗这个学校,其实只交了一个开通直播班的钱”他笑着说,他早就知道学校其他班都在“偷录”直播各自播放。“但没关系所有人都很开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师不在班级的时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