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新石器时代石斧的石斧,颜色红中带绿能卖多少钱

万年左右人类进入了地质上的铨新世时期,地球上的最后一次冰期结束了随着气候的逐渐变暖,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在新环境下,原始人群的生产活动也随之改变导致了旧石器时代的结束,而开始了向新石器时代石斧的过渡恩格斯总结说:“蒙昧时代是以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人类嘚制造品主要是用作这种采集的辅助工具。野蛮时代是学会经营畜牧业和农业的时期是学会靠人类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方法的時期。”①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石斧的过渡就是从单纯的攫取天然产物的掠夺经济转变为以种植农业、饲养家畜为主的生产经济的過程。

  在考古发现中新石器时代石斧是以出现长期定居的村落、在生产中使用磨光石器、烧制陶器、经营原始种植农业及饲养家畜為特征的。与旧石器时代相比狩猎、采集、捕捞活动已逐步退居次要地位,文化面貌也有了极大改观当然,二者之间的巨大差别是随著人类生产能力的进步逐渐实现的上述新石器时代石斧的几种基本特征也并非同时出现,因此人们提出“中石器时代”这一概念,作為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石斧之间的桥梁与旧、新石器时代石斧相比,中石器时代的文化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过渡状态

  Φ石器时代最显著的特点是:石器向细小化发展,在石器制造方法上大量采用间接打击法及压削法,由这些方法产生的细石器工具广泛應用于当时的一些主要生产领域;发明了弓箭这一远射程狩猎工具;狗作为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也是中石器时代的产物。

  间接打击石器的方法比起旧石器时代始终以直接打击法为主制作石器来说,是一种技术上的重大进步生产工具以细石器为主,反映了当时人们嘚生产活动对劳动工具的新的需求旧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崭露头角的复合工具,在中石器时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那种极薄的小石叶,被鑲嵌在木或骨质的柄上二者组成的复合工具,具有刃口锋利便于把握,轻便灵活等特点当时人所使用的复合工具种类很多,弓箭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恩格斯对人类发明和使用弓箭曾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弓矢对于蒙昧时期正如铁剑对于野蛮时期和枪炮对于文明时期一样,乃是决定性的武器”①弓箭的使用,“使狩猎也成了普通的劳动部门之一”②无疑提高了人们捕获野兽的能力,从而使人们囿可能将暂时食用不了或弱小的猎获物豢养起来也许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们进一步了解了动物的习性逐渐将野生动物驯育为家畜,为家畜饲养业或畜牧业的出现打下了基础这阶段采集仍然是与狩猎、捕捞并重的生产部门。长期采集植物籽实、根茎的活动促使人們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为适时收获作好准备正是在这种对植物生长规律逐步深入的认识中,人们开始掌握栽培植物的技术为进入新石器时代石斧迈出了关键的一①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25 页

  ①②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21、20 页

  在我国,属于中石器时代的遗址发现得很少研究工作亦很薄弱,对这一时期文化的总体面貌知之不多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石斧过渡阶段的情况还很不清楚,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缺环此外,新石器时代石斧诸代表性特征出现的年代顺序如何在我国,昰否也如西亚等地一样存在前陶新石器时代石斧阶段?尚都无法回答从已经发现的材料看,人们比较倾向于把以灵井、沙苑为代表的遺存看作我国中石器时代文化的代表

  灵井和沙苑的细石器河南许昌的灵井和陕西大荔的沙苑两遗址的发现,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化类型①两处遗址的遗物分别采自地下十米深处的砂层和地面流动的沙丘,遗物基本上都是石器两地石器的质料并不相同,灵井以石英为主沙苑的燧石石器占80%左右,但在石器制法及类型上二者却有许多共同之处。两处遗址中的细石器及产生细石器的石核都相当丰富靈井遗址中的细石器占全部石器的多数。在制作方法上几乎所有的细石器都采用间接打击石片的技术,第二步加工则以压削法为主加笁方式主要为单面加工。石核以圆锥形、半锥形、扁锥形、柱形、楔形、扇形(亦称船底形)为典型从这几种石核上,采用间接或直接咑击法就可以打下形状规整、厚薄均匀的石片,这些石片再经压削法加工就形成适于各种用途的细石器。遗址中典型的细石器有各种形状的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等另外,灵井遗址发现的一种特小型的窄长石片一般长0.9—1.7、宽0.3—0.7、厚0.1—0.3 厘米,个别有使用痕迹这应昰一种复合工具的刃都,与沙苑遗址的石叶是同一类器物沙苑遗址细石器特点基本与灵井相同,锥状石核、小圆刮削器、石叶等的形制亦很接近加工方式也以单面为主,只是两地部分石器的种类及数量略有区别沙苑遗址发现较多的石镞不见于灵井遗址(图2—1)。

  峙峪遗址是华北地区旧石器晚期的代表性遗存①那里就已存在用间接打击法产生的石片,只是石片的体积稍大峙峪石器中的原始扇形石核、带有柄部的斧形器、小圆头刮削器、雕刻器及石镞等,都被认为与灵井、沙苑的同类器物接近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传承关系,但茬灵井、沙苑遗址发现的细石器中最有代表性的锥状、柱状、楔状石核及窄长小石片却不见于峙图2—1 灵井和沙苑采集的细石器1.弧背长刮器:2.3.8.10.石核;4.7.尖状器,5. 6.石镞;11.刮削器;9.扁平小砾石

  (1.2.4.8.9.—灵井,余为沙苑)

  峪遗址与峙峪石器比较,灵井、沙苑石器表现出明显嘚进步状态后者以细石器为主,细石器品种齐全、制作方法较进步等特点构成区别于旧① 周国兴:《河南许昌灵井的石器时代遗存》,《考古》1974 年第2 期安志敏、吴汝祚:《陕西朝邑大荔沙苑地区的石器时代遗存》,《考古学报》1957 年第3 期半坡博物馆等:《陕西大荔沙苑地区考古调查报告》,《史前研究》19 83

  ① 贾兰坡等:《山西岭峪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2 年第1 期。石器晚期阶段遗存的独特文化面貌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石斧较早阶段遗址中,发现的细石器数量较少将灵井、沙苑的细石器与更晚些时候的新石器时玳石斧遗址中的细石器相比,前者的加工技术显然比较落后从工艺上看,新石器阶段的细石器基本上是两面加工形状也更加规整。

  灵井与沙苑两地石器均系采集遗物在各自遗址中是否属同一时期,亦难准确判断沙苑遗址发现了轻微石化的挠骨。灵井遗址还采集箌两段人类股骨化石从其石化程度和本身形态看,介于新人与智人之间将几方面材料综合推断,这两个遗址的年代应介于目前所知的舊石器晚期之后与新石器早期之前这样一个阶段

  鹅毛口石器制作场鹅毛口有器遗址①位于山西省北部怀仁县境年、桑干河的支流鹅毛口河附近几个相连的小山包上,山包高出现河床80—100 米山体主要由岩石构成。在现今鹅毛口村附近的两条冲沟的源头及附近山包地表汾布着大量的打制石器,整个遗址的范围约2 万平方米尤其重要的是,发掘结果表明在这一带的全新统地层中,也埋藏有大量的石器洏晚更新世地层中,却未发现任何石器这就为判断这批石器的时代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鹅毛口遗址中除三小块陶片外文化遗物只囿石器一种。这里石器多半比较粗糙其中半成品、废品占了很大比例。遗址范围内分布着煌斑岩堵、岩床和凝灰岩层这些都是质地坚硬的岩石,是制造石器的天然石料来源发现的石器都是以此为原料制作的。在有些暴露于地表的巨大凝灰岩块四周常可发现打击石片所留下的巨大疤痕:在有些岩块的表面还有许多坑疤,可以看出将石料垫在上面打击所产生的硌痕显然,这是利用其作为石砧而留下的茚记

  这里的石器80%以上是用凝灰岩制作的,绝大多数石器是由较厚大的石片加工而成的当时人们除了从一般的石核上生产石片外,还经常从巨大的岩块上或岩石露头上直接打击石片石器都是用直接打击法制作的,未发现间接打击的遗物直接打击主要采用砸击、摔击两种方法。由于打制石片的技术水平还很原始绝大多数的石片都短且厚,有些石片的劈裂面甚至呈半球状其厚、长几乎相等。这類短厚石片的显著特点是尾端均有向一侧歪斜的长尾遗址内的许多大型石器,都是用这种石片加工而成这成为该遗址石器的重要特征の一。这种石片是由砸击法产生的从这种石片形状的规范性来看,生产这种厚大石片的方法是非常熟练的

  石器以厚重型的为主,┅般重量有几百克大的可达千余克。石器的种类有锄、刮削器、砍砸器、手斧、尖状器、斧、龟背状斧形器、锤、弯尖厚尖状器等数量最多的是石锄,基本为长方形宽度是长度的二分之一稍弱。有大、小两种大型的长近20、宽在9 厘米左右;小型的长约10、宽在5厘米左右。刮削器的数量仅次于锄器形稍小,有盘形、矩形、凹刃、凸刃、直刃、圆刃等多种石斧有二十七件,器身长柱形断面椭圆形,刃ロ或与两侧边垂直或向一面偏斜。实际上后一种形式的斧,亦可称为铸石斧中有一件的两面和顶端经过磨制,其余部分表面仍遗留砸击痕根据这件石① 贾兰坡、尤玉柱:《山西怀仁鹅毛口石器制造场遗址》,《考古学报》1978 年第2 期斧推测其加工程序,首先是打制毛坯然后敲去表面因石片疤显示出的棱脊,使之成为平面最后一道工序是磨光。此地其余的石斧在加工程序上比磨光石斧只少一个工序(图2—2)。

  图2—2 鹅毛口的石器1.石锄;2.歪尾石片;3.石斧;4.长石片;5.厚尖状器;6.盘形刮削器;7.磨光石斧;8.短身圆头刮削器;9.扇形凸刃刮削器:10.尖伏器;11.弯尖厚尖状器

  鹅毛口遗址内未发现人们日常生活的遗迹、遗物,只发现了大量的石料及未完成或废弃的石制品可鉯认为,这里是一处制造石器的场所生活于附近的人们,长期利用了这个合适的原料产地加工制作生产中所需的各类石器。在这个石器制造场中见到的直接打击巨厚石片的方法,以及由器身两面加工的手斧及厚尖状器等工具的形制及制造工艺早在旧石器时代初期就巳存在,显得有些原始但是这里石器的某些品类,如锄、斧、镰的形制均基本上同于新石器时代石斧磨制的同类制品石锄及磨制石斧等,无疑又是一些很进步的生产工具具有新石器时代石斧的某些特征。同时这里的石器均出于全新世地层之中。综合考察石器制造場的年代与新石器时代石斧十分接近,或者就是属于新石器时代石斧的早期阶段

  虽然鹅毛口只是一处石器制造场,但透过这里的石器还是可以看到一些当时居民的经济生活情况。数量最多用于翻土的石锄和数量虽少而被报告作者认为用于农业的石镰,似乎难于将其与旧石器时代的掠夺经济联系起来而或与某种形态的农业有关。各种形式的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等是用于狩猎、采集的工具。從工具的种类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生产门类已进一步扩大,狩猎、采集的同时或许出现了原始的农业。

  鹅毛口遗址发现的石器多由較大的厚石片加工而成报告的作者认为,这里石器的加工方法及器物类型与某些时代相近的遗址中以细石器为主的现象相去甚远是一處以大型厚重石器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据此将其归入“匼河——丁村系”石器系统认为它是这一系统在新石器早期阶段的继续和发展。近年在鹅毛口遗址的西缘与鹅毛口遗址仅隔一条冲沟的窑予头①地点,在晚更新世粉砂土之上发现了石器遗存。石器以细石器为主其形式与华北地区旧石器晚期及更晚阶段遗址中的细石器相近,同时这里还存在与鹅毛口遗址相同的粗大石器。这个地点很有可能吔是石器制造场的一部分以制造细石器为主。如果这个判断不错那么,这一发现不仅扩大了石器制造场的范围,也丰富了石器制造場的产品使人们对这阶段的石器生产有更全面的认识。从粗大石器与细小石器制造地点相对集中而存在着区域差别来看或许可认为当時在石器制造中已经存在某种专业分工。

  关于两种石器传统的假说在整个原始社会阶段石器一直是生产中的主要工具。从学会制造石器的最初阶段开始人类就在为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地改进石器的① 陈哲英、丁来普:《山西怀仁窑子头的细石器遗存》《史前研究》1931 年第4 期。制造工艺使工具更适用、合手。不同的劳动对象和生产方式对工具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就产生了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的石器。人类制造工具技术的继承与发展久而久之形成一些不同风格的石器传统。

  华北是我国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发现最哆的地区对这一地区诸遗存可划分为不同的文化类型的认识,早在通过对丁村遗址石器的分析研究时就已提出①当时在对丁村文化的姩代估定偏晚的基础上认为,“丁村文化中的各种石器都很粗大与萨拉乌苏河的河套文化以及相当的宁夏附近的水洞沟的石器文化,颇鈈相同..应是不同的‘相’”,同时把这类差别主要归为制作石器的原料不同从而导致技术及产品有所区别。并进一步提出丁村的许多石器如砍砸器、尖状器等与周口店中国猿人文化中的石器很多是类似的认识。可见当时已孕育了这里要讨论的关于两种石器传统说的認识。随着新发现的增多通过对不同阶段遗址内石器类型、制造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在七十年代又提出了关于两种石器传统的认识①認为华北地区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开始,即存在着两个文化系统二者以不同的石器传统相区别,这两大系统一直延续至新石器时代石斧汾别是新石器时代石斧这一地区不同经济类型的文化产生的基础。这两大系统分别被命名为“鹰河——丁村系”和“周口店第一地点——峙峪系”“匼河——丁村系”,亦称“大石片砍砸器——三棱大尖状器”传统其基本特征是利用宽大石片制造不同型式的大砍砸器,石器中大型器物的种类数量都占多数,小石器数量有限类型也很少。打片主要用碰砧法兼用锤击法。

  “周口店第一地点——峙峪系”也称“船头状刮削器——雕刻器传统”。主要特点是:打片多采用锤击法产生的石片长宽多在4 厘米左右,石器中利用不规则小石片制造的细小石器比例大类型多,工具种类有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石锥、雕刻器、石球等以刮削器为主,尖状器是这一系统嘚重要产品这个系统的石器地点数量较多,分布很广除前面提到的外,还包括周口店第15 地点、朔县石屹塔峰、萨拉乌苏河、小南海等时代从旧石器早期至晚期。这一系统的大量细小石器已带有细石器的技术风格,被认为是产生华北地区典型细石器的基础

  同时,这两种石器传统被认为是不同经济类型的人们对生产工具特殊要求的反映。主要使用大石片石器的人群生产活动是以采集为主,辅鉯渔猎栽培农业最早很可能是由他们发明的。在细小石器传统中与狩猎有关的工具占主体,其经济生活当以狩猎为主采集则只是一種补充手段。

  上述认识基本上还只能看作是一种有待证实的假说。同时要确认这一假说,且与目前有关现象相抵牾:一、两个系統的各自一系列代表性遗址的分布无确定的地理界线,即均无稳定的分布区

二、被分属为不同系统的遗址,均同时存在大型砍砸器及細小石器只是二者所占比例不同。就是说在同期同一遗址内,两种传统并存区别仅是一传统占主流,另一传统处于支流地位或者反之。一般来说两种传统各自处于主流或支流的现象,当与遗存的年代有关从目前发现的材料看,所谓大型砍砸器系统的遗址主要屬旧石器时代早、中期,细小石器系统的① 裴文中、贾兰坡:《山西襄汾县丁村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 1958 年。① 贾兰坡等:《山西峙峪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2 年第1 期遗址,以旧石器时代晚期居多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制作石器技术嘚进步,石器愈益精、细即使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不仅未停止这一过程而且还加快了前进的节奏。属旧石器晚期后段的下川遗址①下层的粗大石器较为丰富,细石器及小型石器数量较少中、上层的细石器及小型石器极为丰富,粗大石器则较少 P9Yy9_a|x   三、两种传统の说,有的还与材料被揭示不够全面有关例如,以往一直被认为属大型砍砸器系统的鹅毛口石器制造场近年来在同它仅隔一条冲沟的窯子头地点,发现了和鹅毛口同时的遗存但以细石器为主。这只能由此得出窑子头与鹅毛口当是统一的同时生产两类制品的石器综合制慥场四、新石器时代石斧存在的农业型和狩猎型两类不同经济类型的遗存,其起因或渊源自当向前追溯然而,从目前的材料看则至尐难以寻至旧石器时代中期,甚至早期那样遥远的时代如此素源的话,那么旧石器时代早期被确认存在的采集型和狩猎型两类经济类型遗存,又源于人类哪一时代!黄河流域最早的农业文化原始农业的出现是人类改造自然所取得的一个巨大成功。文明的产生是与农业嘚发展息息相关的黄河流域是中国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世界上农业出现最早的地区之一   黄河中游地处黄土高原的东端。这里的黄汢由于其风成起因土壤结构均匀、松散,具有良好的保水与供水性能且土壤中蕴含较高的自然肥力。虽然黄土地带气候干旱年降水量较少。但雨水集中在夏季有利于抗旱作物的生长。这些条件就使得在这里种植谷物容易获得较高的收成。总之黄河中游的地理环境与世界上农业发生最早的西亚地区的扇形地带接近,具备产生早期农业文化的适宜条件   对仰韶时期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这时期的农业是经历了比较长时期的发展后的阶段,黄河流域理应存在年代更早的农业文化遗存1958 年在陕西第一次发现了早于仰韶文化的老官囼文化。进入七十年代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发掘了磁山、裴李岗、大地湾、北辛等一系列新石器时代石斧较早阶段的遗址,出土了大量嘚农业遗迹、遗物为探索前仰韶时期农业问题提供了大批资料。从地层提供的材料看这类遗存都叠压在仰韶时期遗存堆积之下,碳14 测萣数据表明这些遗址的年代都在公元前6000 年一前5000 年前期这批早期遗址都处于平原与丘陵或平原与浅山的交界地带,遗址的范围都不太大形成的堆积也比较薄。遗址内房屋分布稀疏表明当时的村落规模比较小,人们在一个地点居住的时间并不很长在这个时期的遗址中,普遍发现了粮食的遗骸鉴定结果都属于耐早的粟类作物,这是黄河流域传统的栽墙植物至今仍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遗址里还有专门用於储存粮食的窖穴有些窖穴内还可见到堆积较厚的腐朽谷物。   从遗址中获得的各类遗物反映出当时人们所掌握的较多的生产门类。 y.5/?{GL  
  除种植农业外饲养、渔猎、制陶术、纺织、编织等都成为有一定地位的生产部门。生产工具仍以石器为主在石器制作上虽然已絀现了磨制石器,但从数量上看打制石器仍占相当数量。打制石器的器形相当规范表面也都① 王建等:《下川文化——山西下川遗址調查报告》,《考古学报》1978 年第3 期修洽得比较平整。磨制石器制作得还比较粗糙表面常保留制坯时的打琢痕迹,很多器物还只是在刃蔀略加磨光通体磨光的数量较少。一般是利用而石加砂、蘸水研磨的方法进行石器磨光。经磨制的石器表面较光整,器类依功能而囿确定的形制这阶段的石器一般不见穿孔者。将器物刃部磨光或将器身修治平整都可以减少使用时的阻力,提高工作效率是工具制莋中的一大进步。石器中用于农业生产的已占大宗其主要类型是铲、刀、镰,木作工具有铸、凿石斧则兼具上述两种功能。这时的石斧以平面呈上小下大的梯形者为主斧头多为半圆形。用于谷物加工的石磨盘、磨棒是这时期盛行而引人注目的工具,磨盘多数是琢制嘚平面呈鞋底形或椭园形,长度在半米左右有的带三、四个矮足,磨盘表面常有加工谷物时留下的磨蚀痕迹中部亦较两端薄。   骨质工具在这个时期生产中的作用也是很大的。它们主要用于狩猎、捕捞、纺织、缝纫等部门主要器类有镞、锥、针、鱼镖、梭、匕、凿等。在各遗址中普遍发现了大量陶器。陶器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自掌握取火技术和饲养家畜、栽培植物之后或同时取得的又一划時代的进步。在制陶术产生之前人们主要是食烧、烤食物,甚至以生食为主陶器的发明,改善了人类致熟食物的方式使推广熟食成為可能。在当时条件下熟食大大加快了人类体质和脑力的发展。同时陶器的产生及流行,也是人类定居生活稳定性的一种反映由于陶器在人类智力发展和文化进步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因此一直作为新石器时代石斧的主要标志而受到广泛的重视。这时的陶器都昰手制的除少量手捏直接成型的外,其余大多都是采用泥片贴筑法制作的①泥片贴筑法制作陶器,一般是先从器底开始逐渐向上贴築。泥片少的有两层多则有三四层或更多。陶器颜色以褐色为主且表皮斑驳不一。这可能是由于露天或在无封闭设置的窑室内烧陶致使陶器各部氧化不均而产生的现象。   陶器种类少造型简单,以圜底器、三足器居多主要器形有三足钵、鼎、小口壶、深腹罐、盂等。陶支座也是这时期的典型器物之一这种器物的出现,是与此时流行圜底器相适应的它主要是为了增加圜底器的稳定性。对炊器來说支座还有扩大其与火的接触面的作用。在缺乏支座的遗址中是以在炊器底部加三足的形式来达到上述目的的。部分陶器表面施篦紋、绳纹、附加堆纹、刻划纹等纹饰此外,在陶器底部经常可以见到编织物的印痕后者与前几种纹饰不同,前者是有意识地加固或修飾陶器后者则可能是将陶坯搁置于席、麻编织物上凉干,无意中形成的印痕彩陶在这时也已经出现了,但数量很少通常是在钵、碗類器物的口沿部施一周红色彩带。当时人们虽然已经实现了定居生活但营造房屋的技术还比较落后。房屋的形式和建筑方法都比较简单基本上都是一种圆形半地穴式的窝棚,室内面积很小一般只有5-7 平方米,仅能容纳二三人最大的也只有11 平方米,房内都发现成套的日鼡陶器及生产工具居住在这种房子里的人们无疑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活单位。 f0<hE2  
  定居及农业生产促进了饲养业的发展家畜饲养在这個时期已经是很普遍的事了,遗址中都发现了为数不少的显然是经过人工饲养的猪、犬的骨骼有些地方还出现了用猪骨随葬的现象反映絀猪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① 俞伟超:《中国早期的“模制法”制陶术》《文物与考古论集》,1987 年它不仅是一种肉食来源,同時可能还具有财富的象征意义。   总之在公元前6000 年前后,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普遍存在着农业文化遗存从其农业和家畜饲养业嘚发展程度看,脱离其起源阶段已有一段历程这一时期陶器的形制比较规整,已脱离了陶器产生的最初形态在这个区域内,还应存在早于公元前6000 年的农业文化真正的早期农业文化的面貌,是一千尚待解析之谜
黄河下游的北辛文化北辛文化得名于山东滕县的北辛遗址①。1978—1979 年对该遗址的发掘发现了窖穴、灰坑、墓葬等遗迹及大批遗物。根据层位叠压情况北辛遗址的文化堆积被分成三期,碳14 测定的數据指示出遗址早期堆积的年代为公元前5875 年,大体与磁山、裴李岗文化的年代相当;晚期遗存中的相当多的因素文化面貌很接近后冈┅期文化,年代在公元前4550—4350 年间早于此地的大汶口文化,而与仰韶时代的早期大体相当故很可能它已进入后冈一期文化范畴,或是后岡一期文化的直接前身 5>3}_  
  北辛遗址的石器种类很多,以打制石器为主磨制石器只占全部石器的1/5。打制石器中数量最多的是器身扁薄、平面略成梯形、横剖面为扁椭圆形的石斧这种形式的斧,用于砍伐树木或翻土都很合适,是一种用途较广泛的工具打制的盘状器、敲砸器基本不见于同时期的其它文化遗址。磨制石器中铲的数量最多其次还有刀、镰、斧、锛、凿、磨盘、磨棒等。石铲的原料质哋较软容易打磨,这种铲一般都通体打磨得很光滑制作精致。从遗址中发现的一些由残石铲改制的石器知当时的人们很珍惜磨制石器,而努力做到物尽其用这里的磨盘为圆角长方形或长三角形,以后者居多且都无足。   石器中不见镞类但骨镞的数量居骨、角器之首。骨角器不仅数量多形式也很复杂。制作过程一般是先截切骨料再用劈、削、刮等方法制成器物雏形,最后打磨表面骨器种類除镞外,还有鱼镖、鹿角锄、凿、匕、刮削器、梭形器、针、锥、等等(图2—3) R>DaOH2K*  
北辛遗址的生产工具1.石斧;2.4.石铲;3.石磨盘;5.石磨棒;6.骨镞;7.骨鱼镖;8.石镰;9.石刀;10.角锄;11.蚌镰陶器按质地可分泥质、夹砂(蚌)两种,以夹砂(蚌)陶为主作为炊器、盛储器的鼎、釜、罐等都属夹砂(蚌)陶。泥质陶主要为碗、钵等从器形看,最能代表北辛文化面貌的陶器是深腹、圜底或尖底的鼎及釜陶器表面基本呈黃褐色,相当多的夹砂陶器表面都有纹饰以堆纹和压印纹数量最多,尤以堆纹最富特色所说堆纹,是指由宽约1 毫米左右的极窄的泥条茬器表堆塑的各种直线几何形图案早期以单线条组成的图案为主,中晚朗出现了复线窄堆纹构成的图案压印纹的印痕很深,通常是由幾组压印的直线、曲折线构成回形、棋盘格形、正(倒)三角形和鱼鳞形等图案只有少数泥质陶的钵、碗口沿涂红彩(图2-4)。 Nx{$}  
  ① 中國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等:《山东滕县北辛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4 年第2 期。图2—4 北辛遗址的陶器1.小口壶;2.盆;3.碗;4.支座;5.深腹圜底罐;6.鼎 1(|D'y#  
  目前,还不清楚北辛文化房屋的形制遗址中发现很多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坑,有些是储存物品的窖穴还有┅些坑内出土了较多的陶、石质的生活用品和工具,因而也不能排除其作为居址的可能性另外,在这类坑中不只一次的发现了成堆的豬头骨。北辛H14 是一个平面圆形、深约1.2 米、底部凸凹不平的坑在接近坑底处集中堆放了六个猪下颌骨,其上还用石板覆盖在这里,猪下頜骨是作为财富的象征被储存起来或许埋藏猪下颌骨是与祭祀有关的活动? o,U9}_|A  
  北辛文化墓葬发现很少成人葬式为仰身直肢,流行用紅陶钵覆盖死者脸部的葬俗多数墓有一二件随葬品。婴儿使用瓮棺葬分别以深腹圜底罐、残陶鼎为葬具。不同地点的北辛文化墓葬的方向都是头东脚西。 4}_O`Uxh  
  北辛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下游、淮河以北的鲁中南及苏北地区这一地区,也正是后冈一期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嘚中心区域地层叠压关系和碳14测定数据所提供的材料都表明,后冈一期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晚于北辛文化从文化内涵看,后冈一期文化仩承北辛文化下传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无疑是由北辛文化通过后冈一期文化发展起来的黄河下游地区从北辛文化开始,就已经成為一个相对独立的亲族文化区自此以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尤其是山东及苏北地区一直保持着与黄河中上游相区别的相对稳定的历史攵化传统直到公元前15 世纪前后商人尤其是以后的周人的侵入,才使得这个地区自成系统的文化传统逐渐被瓦解其中的一些因素,则被溶入商周文化之中 j1_ @qns{  
  磁山遗址的重要发现磁山遗址位于河北省武安县,七十年代中期在这里发掘所获得的遗物以独特的文化内涵向囚们展示了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从文化面貌上看其年代早于“仰韶文化”,碳14 测定的结果也与人们的认识相吻合已经发表的数据表奣磁山文化的年代在公元前5800 年左右,是该地区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石斧文化磁山遗址的揭露,是继老官台文化之后的又一次偅要发现为探索黄河流域早期农业文化揭开了新的一页。 T\Uek-(  
  磁山遗址地处太行山脉与华北平原的交界处范围有8 万平方米。遗址是古玳先民聚居的一个村落村落中分布着房屋、窖穴等遗迹以及集体劳动的场所,从中获得遗物近两万件① 5H=ko8fZ=  
  遗址中的房屋分布稀疏,岼面布局亦不如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村落那样排列规整有序但有迹象表明,这里的房屋、窖穴大概是几座一组集中在一起。这种相对集中的房屋内的居民他们之间的关系可能较居住在同一村落的其他人更密切些,这应是当时社会组织结构的一种反映所有的房子都是圓形或椭圆形半地穴式建筑,面积只有6—7 平方米近门口处有二至三级台阶通向室外,居住面、内壁都未经进一步加工房屋的穴壁边缘囿四至八①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等:《河北武安磁山遗址》,《考古学报》1981 年第3 期邯郸市文物保管所等:《河北磁山新石器遗址试掘》,《考古》1977 年第6 期 z0|&W&&D  
  个柱洞,用来支撑屋顶屋顶用芦苇、荆芭苫盖后再抹草拌泥以防日晒和雨水。不少的房子内还遗留石磨盘、石磨棒、斧、铲及盂、钵、罐等生产和生活用具(图2-5)发现的灰坑图2-5 磁山遗址H29 及出土陶器1.碗;2.盂。多达数百个数量最多的是平面作长方形嘚。这类灰坑多半是贮存粮食的窖穴,深1—2 米最深的达5 米以上。在其中的八十个这类坑中发现了腐朽的粮食堆积厚度在0.3—2 米不等。囿些坑内还在粮食堆积的底部,放置整只的猪、狗骨架如H5,在粮食堆积的下面有两具猪骨,分作三处堆放此外,在一些圆形坑的底部发现了石材、半成品、残石器等这很可能是制造石器的场所。 "ZTTg>r  
  同黄河流域其它早期遗址相同磁山遗址的陶器也是手制的,以夾砂陶为主泥质陶很少,胎壁厚薄均匀陶器表面都呈图2—6 磁山遗址出土的陶器1.4.罐;2.三足器;3.壶;5.圈足器;6.盂;7.支脚。红褐色火候较低。陶器种类较少器形亦很简单,主要器形为盂、支座、深腹罐、小口壶、圈足碗等也有少量的三足器。其中大口平底的盂和其形似倒置的靴状支座为这一文化所特有,是这里的典型器物大约1/3 左右的陶器表面饰绳纹、编织纹、篦纹、附加堆纹、剔刺纹和划纹等纹饰,以绳纹最常见而最有特色的是由连续排列的篦纹组成的折弧形或平行的纹带(图2-6)。 /C/id)h>  
  石器有打制、磨制、打磨兼制三种以磨制為主,约占60%强其次为打制的。石器中斧的数量最多占全部石器的50%,基本上以横剖面为扁椭圆形的那种为主这里出土的石磨盘、磨棒近六十套,是同时代遗址中发现数量最多的磨盘长度在半米左右,以平面近似椭圆形、一端稍尖、底有四足者最有代表性(图2-7)茬遗址的第二文化层中,发现了石磨盘、磨棒和陶盂、支座等成组器物45 组这些器物,多则十几组少则三、五组集中一地在分布最密的哋方,仅18 平方米的范围内就集中了十组。这些集中在一起的成套器物或者表明这里曾是当时比较固定的集体加工粮食的场所;也有可能是举行祭祀活动的遗存。 jTLSdul+  
  磁山居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传统的渔猎活动仍占据重要的地位。 83;NIE;  
  在这里发现了很多人们食用后廢弃的动物骨骸经鉴定,知包括兽类、鸟类、龟鳖类、鱼类和蚌类五大类二十三种动物除家犬、家猪及鸡外,其余都是野生动物野苼动物的种类,包括了一年四季出没于当地的各种飞禽走兽据此可知当时的狩猎还是一种全年进行的生产活动。兽骨中家育的数量并不佷多猪主要是未成年的幼小个体,狗骨大多比较破碎那时狗除用于助猎外,也供人们食用这里发现的鸡的标本,据图2-7 磁山遗址出土嘚生产工具1.4.石斧;2.石刮削器;3.石锛;5.7.石铲;6.镰;8.石磨盘;9.骨镞;10.骨鱼镖;11.骨凿;12.骨网梭 nW;g28  
  鉴定证明已脱离原鸡的形态,是目前发现最早的人工饲养的家鸡 G^q3Z#P  
  磁山遗址是华北地区首次经过大规模揭露的前仰韶文化时期的居住遗址,它所提供的材料推进了这一地区早期新石器文化及农业起源等问题的探索,遗址中发现的大量贮存粮食的窖穴内中残存的粮食以十余万斤计,从中不难看出当时农业生產的规模已经很可观,农业已经在当时居民的经济生活中占居主要地位了正是这种比较稳定的食物来源,保障了人们的定居生活   鉯磁山为代表的一类遗存,目前还只发现于河北南部地区以磁山为代表的这类遗存,和下面将介绍的裴李岗那类遗存的关系学术界有鈈同意见:一是认为它们各自代表不同的考古学文化,一是认为它们属于同一考古学文化而把它们的区别,视为仅具有类型的含义至於它们的发展去向问题,多数学者认为后冈一期文化是磁山——裴李岗文化的继承者其实从文化内涵比较及年代考虑,把北辛文化视为磁山文化的承继者似更符合历史的客观实际。   裴李岗及其同类遗存黄河南岸的河南中部地区是以裴李岗遗址为代表的一类遗存的汾布区。裴李岗文化是根据1977—1979 年在新郑县裴李岗遗址的发掘而命名的①目前,经过正式发掘的裴李岗文化遗存主要有新郑裴李岗、密县莪沟②等这类遗存的分布区与磁山文化相邻,其碳14 年代稍早于磁山文化 )'*5R<#   已经发掘的裴李岗一类遗存多并含居址、墓地两部分,在裴李岗遗址还曾发现了一座圆形的横穴窑址莪沟北岗遗址面积约8 千平方米,住地在遗址的南部偏东发掘的六座房子都是半地穴式建筑,除一座方形外其余的都是圆形,面积只有6 平方米左右最大的亦不超过11 平方米。有的房内有圆形或箕形的灶无灶者也有圆形烧土面。房子周壁及中央有柱洞门向南开,近门处都有一条斜坡或阶梯式门道居住面上都遗留成套陶器。 =)hVn  
  与居住址对应遗址中都发现楿当规模的氏族——部落公共墓地。裴李岗遗址面积约2 万平方米墓葬区在遗址的西部。已经发现的数个地点的所有裴李岗墓葬头向都偏向南方。这种一致性应是一群体内部人们信仰、习俗具有共同性的直接反映,从中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群体内部的联系是相当紧密的裴李岗、莪沟两地的墓葬都以单人葬为主,两地各发现了一座双人合葬墓合葬墓内死者的性别、年龄未经鉴定,合葬墓的面积及随葬品嘟居墓地之首绝大多数墓葬都有陶器、石器随葬,有些墓的随葬品放在壁龛年各墓随葬品数量、质量上的差别都不明显,但随葬品的組合存在引人注意的现象除裴李岗的一座单人墓和一座合葬墓外,凡随葬石磨盘、磨棒类谷物加工工具的墓中不见石铲、镰、斧这类農业或手工业生产工具,而随葬后一类工具的墓中亦不见磨盘、磨棒与之共存。在随葬这两类石器的那例合葬墓中从随葬品的陈放位置看,两类工具也是分属两个个体随葬品的不同组合,反映了当时社会业已存在的劳动分工情景通过随葬不同的生产工具而将当时在苼产中按性别形成的分工表现出来,足已证明这种分工由来已久并已形成定制。也许正是这种形成定制的劳动分工使得一部分人在生產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其社会地位亦随之提高从而导致了人们之间在财产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1979 年裴李岗遗址发掘報告》,《考古学报》1984 年第1 期② 河南省博物馆等:《河南密县莪沟北岗新石器时代石斧遗址》,《考古学集刊》第1 集占有及社会地位仩的差别。 `R"I;qV  
  裴李岗一类遗存中发现的石器基本上都是磨制的但通体磨制精细的还不很多,大部分石器是在表面略加打磨石磨盘、磨棒则是琢磨兼用。此外这类遗址中还发现了一些打制的燧石石片及由这类石片制成的刮削器。这种石器是北辛、磁山文化的遗址中所不见的。石器种类有铲、镰、磨盘、磨棒、斧、刀、凿等数量最多的为铲、其次是镰。铲多呈舌形还有一种凸字形铲。有些铲的两端都磨出圆刃并都有使用痕迹。镰都做得很精致刃部有细密整齐的锯齿,近尾端有为安柄而留出的缺口石磨盘平面多呈前宽后窄的橢圆形,底部有四足(图2-8)   缺乏骨制品,是目前发现的这类遗存的一个普遍特点与同时代的其它文化遗存相比,这里的渔猎工具茬工具中所占的比例最低 [ `]4P&  
  陶器基本上分泥质与夹砂两类,都是红褐色烧成温度为900—960℃左右。在各遗址中泥质陶与夹砂陶所占的仳重略有不同,裴李岗及莪沟遗址的墓葬区以泥质陶为主,泥质陶与夹砂陶分别占陶器总数的69%、28%左右;莪沟的居址内所出陶片的比唎正相反夹砂陶占77%左右,泥质陶占21%左右无论遗址或墓葬的陶器,都以素面为主部分陶器表面磨光。有纹饰的陶器不到总数的10%且只施于夹砂陶的表面,以压印点纹和折线篦纹为主器形有壶、罐、钵及在这儿种器物底部加三足而形成的鼎。其中数量最多而且與其它文化区别最明显的,是短颈、圜底的双耳壶肩部有半月形横耳或竖耳,中间一般都有穿孔另外,侈口圜底的深腹筒形罐也是这類遗存的典型代表   裴李岗遗址中发现的粮食遗物还很少,但遗址中很少渔猎工具而以农业工具为主这一点不能否认当时粮食的种植已经是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活动了。 e^ lWR]v  
年前后黄河中游上段的渭河流域与磁山、裴李岗文化遥相对应的,是老官台文化在黄河流域的早期新石器文化中,老官台文化的发现最早它是由于首先发现于陕西华县老官台遗址①而得名的。近些年来发掘的宝鸡北首岭、秦安大地灣等遗址大大丰富了人们对老官台文化的认识。老官台文化的陶器都是手制的基本为夹砂陶,暗红色陶器内外壁颜色亦不相同,多半是外红里黑这是由于烧制时将器物倒扣于窑内,其年、外壁氧化程度不一而造成的大地湾发现的老官台文化的陶器贻壁较薄,厚薄均匀断面分层,往往成片状脱落这种陶器,是采用模制的方法逐层敷贴泥片成型的,而且它是泥片贴筑法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陶器表面分素面和施纹的两种素面陶表面多经精细打磨,施纹陶多于裴李岗那类遗存也不逊于磁山文化。它以通体饰细绳纹的最多绳纹多半呈交叉网状,① 北京大学考古教研室华县报告编写组:《华县、渭南古代遗址调查与试掘》《考古学报》,1980 年第3 期 $.Q$`/dF  
  是反复拍印的结果。不少器物的口沿还压出锯齿状花边也有少数陶器上饰锥刺点纹、指甲纹、划纹及施于口沿的红彩带等纹饰(图2-9)。在夶地湾遗址的一些钵形图2—9 老官台文化的陶器(北首岭77M10 出土) 8ssJ<LP  
  1.2.4.三足器:3.罐;5.彩陶钵:6.钵器内壁,还发现了一些可能具有记事意义的彩绘符号彩绘符号大约有十余种,有的似连续的水波或折线有的只是单个的符号。 >Z1q j>  
  陶器以各种形式的三足器最典型一般是在蛋形深腹罐、筒形深腹罐等器物的底部加三个矮足,圜底钵下的三足较高深腹的圈足碗也是一种富有特征的器物。 1 { , F  
  老官台文化的石器夶多是打磨兼制的将石料打成粗坯后,在表面及刃部略加磨光与其他同时代的文化不同,这一文化诸遗址中都很少或几乎不出石磨盘、磨棒这类工具在北首岭遗址曾发现了石杵,老官台文化的居民大概是使用杵臼一类工具加工粮食的石镰这种收割工具也不见于这一攵化遗址中,这里是由石刀来代替镰收割谷物的有些遗址还出土了为数不少的打制石片及由此加工而成的细石器。   大地湾遗址发掘絀的老官台文化的房子①都是圆形半地穴式,面积只有6 平方米左右屋子中部及四壁都有柱洞,柱洞直径一般在20—25、深30—40 厘米四壁的柱洞向屋内倾斜。根据柱洞的位置及倾斜角度推测房子是圆形攒尖顶。屋内都有一段伸向门口的斜坡门道室内地面没有灶,仅见一定范围的烧土面这当是用于炊事、取暖的处所。   老官台文化的居民死后埋在长方形土坑内北首岭发现的七座墓②,方向在303°—314°之间,分成两排,排距明确,同排的M12—14、M18—19 诸墓间距基本相同显然是人们有意规划的结果。葬式以单人仰身直肢为主头均向西。墓中一般都有三、五件日用陶器及少量工具随葬已经出现了用明器随葬的现象,大地湾的一座墓中随葬了四件陶器高度均未超过7 厘米,这样嘚器物显然没有实用价值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北首岭墓地还发现了合葬墓是包括五位成年男女的一、二次葬的合葬墓,墓壁育料礓石涂抹的痕迹局部并有板灰痕,随葬品均单独摆放在每具骨架的足部 0(_l|PScF  
  老官台文化的人们已经掌握了谷物的栽培技术,遗址中发现過属于禾本科的稷和十字花科的油菜籽人工饲养的猪已成为人们的主要肉食来源。墓葬中用猪骨随葬不仅表明它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或许同时还是一种财富的象征 m^x6>9,  
  老官台文化以关中地区为中心,西至渭河上游的陇东地区、向南越过秦岭一直到达汉中元君庙、北首岭及大地湾等遗址提供的地层表明,老官台文化早于其分布范围内的半坡类型它们的文化面貌具有很多相似性。陶器的演变趋势使人们确信半坡类型就是在老官台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河姆渡和罗家角位于长江下游的杭嘉湖地区和宁绍地区,均为河流冲积和湖沼淤积平① 甘肃省博物馆等:《一九八○年秦安大地湾一期文化遗存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32 年第2 期。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宝鸡北首岭》文物出版社,1983 年原。这些地区地势低平水网密布,气候湿热新石器时代石斧早期文化的特点与黄河流域广布于黃土阶地上的早期遗存及华南地区的早期洞穴堆积均明显不同。由于这里海拔较低不少新石器时代石斧的文化遗存浸泡在潜水面以下,使这些富有水乡特色的早期遗存得以较好的保存下来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和桐乡罗家角遗址是人们了解得比较多的两处。   河姆渡遺址位于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经1973、1977 年两次发掘,揭露面积达2600 余平方米发现了四个相继叠压的文化层①。在第二次发掘中又将第四層分为上、下两层。河姆渡遗址的第三、四层以新的文化面貌区别于这一地区以往发现的所有新石器时代石斧文化遗存被命名为河姆渡攵化。河姆渡遗址第四层的十几个碳14   河姆渡遗址第四层的陶器除支座外,均为以稻草茎叶、稻壳为羼和料的夹炭黑陶烧制时缺氧忣羼和料的特殊性质是陶器呈黑色的根本原因。陶胎疏松粗厚硬度低,吸水性强形制不规整。主要器形有釜、钵、盆、盂、支座等釜最多,均圜底深腹,器身多有一周突脊依口部的变化可分成敛口、敞口、折沿等几种。陶器除表面磨光的以外釜、罐的下半部往往拍印绳纹,刻划花纹也很常见多数是由植物纹演变而来的圆点和线条组成的各种图案,也有一些器物上刻划出动、植物形象(图2—10)堆塑的动物形象在这层极少发现。   除陶质容器外第四层还出土了一些木碗、盆等器皿。 z"*/mP2  
  河姆渡的居民当时都住在木结构的地媔建筑内在第四层中,发现了十余排由木桩、圆木、木板组成的建筑群根据桩木的分布及走向,初步推断在300 平方米的范围内,至少囿三栋大体平行的建筑其中保存较好的一栋建筑,有平行的四排桩木长度在23 米以上,宽约7 米从桩木的分布看,这是一冻长图2-10 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陶、骨器1.器座;2.盂形器;3.盘;4.器盖;5.盘口釜;6.敛口釜;7.敞口釜;8.支座;9.梭形器;10.双耳罐 fvb=#58N_  
  20 余米,进深约7 米并附带一个宽約1.3 米的前廊的长屋。在建筑群内未发现经过加工或由于人们长期踩踏而形成的居住面、墙基和灶址,却发现了大量的有机物堆积、苇席殘片等这种建筑应是一种高干栏式的长屋,上面住人下面堆放杂物。它的建筑方法是以桩木为基础其上架设横梁,构成架空的建筑基座再在上面铺设楼板,在楼板上立柱、作墙盖顶。木构件之间图2-11 河姆渡遗址建筑构件的榫卯类型采用垂直相交的榫卯及绑扎等方法連接(图2-11)河姆渡的这种木建筑,是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出现的这里地势低洼,潮湿温热干栏式建筑,具有良好的通风、防潮性能是当时人们的理想居址。 Ew3ibXD  
  第四层的生产工具有石、木、骨质三大类许多骨、木器工具式样新颖,加工精巧在同时代的遗址中别具一格。骨器是这里生产工具的主体数量、种类都居同时代遗址之冠,农耕、渔猎、手工工具一应俱全最有特色的是① 浙江省文物管悝委员会等:《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8 年第1 期以偶蹄类哺乳动物肩胛骨、髋骨为材料制作的耕具,共出土了170 余件这种骨质耕具长度一般在20 厘米左右,为便于缚柄肩臼处多凿一方孔,骨板正中部还有磨出的坚槽及小方孔发掘时见到了与骨器绑扎茬一起的竖直木柄。刃部形状有两齿、四齿、平刃、弧刃、斜刃等从这些不同形式的刃部推测,知这些骨器具有耒、耜、锄、臿等农具嘚不同功能   与骨器相比,石器颇显逊色数量少,种类单纯只有斧、凿、砺石等。基本为木作工具一般只磨刃部,器身尚保留咑制、琢制痕迹 Zs<KZGn-B  
  河姆渡遗址地势低洼,保留了不少完好的木器从中不难看出这里的先民掌握了较先进的木器制造工艺。木器中数量最多的是工具有铲、矛、匕、槌、浆、器柄等,这些器物表面都打磨光滑有的上面还刻有精美的花纹(图2-12)。 U\rh[0  
  图2-12 河姆渡遗址第㈣层遗物1.石凿;2.石斧;3.石蝶形器;4.骨耜;5.陶纺轮;6.器柄;7.木铲;8.木匕;9.骨笄;10.有柄骨匕 }-~T<egF  
  这里出土的以木、骨、石为原料制作的蝶形器,外形似蝴蝶两翼展开,上端较平下端圆弧,正页微微弧凸错磨平整光滑,背面中部有一道或两道平行的纵向突脊两脊之间形荿一道不通上端的凹槽,脊上都往往有钻孔两翼上端亦常有横脊或钻孔。一般长十几公分宽二十几公分。这种器物的用途目前还不┿分清楚,有意见认为是安在标枪头或矛头尾端的定向器在其飞行过程中起定向和平衡的作用①。   河姆渡的屠民使用玉、莹石制莋璜、玦、管、珠和饼形及丸形装饰品,同时喜欢在器物上刻划花纹除在陶器表面见到的植物、动物刻划纹外,在骨、木器上都发现了鈈少刻划的纹饰有的纹饰是利用长、短不等的线段组成的图案,也有动物形纹样在一件骨质的器柄上,正面雕刻两组双头凤纹图案苼动,完全称得上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第四层的居住区内,发现大量炭化稻谷、谷壳、稻秆、稻叶的堆积厚约0.2—0.5 米,最厚的地方超过1 米有的地方还发现了米粒。很多稻谷还保持原来的外形颖壳上稃毛清晰可辨。稻谷经鉴定属于栽培稻的籼亚种晚稻型水稻,这昰迄今我国发现较早的人工栽培稻②大量的稻谷堆积及成套农具的存在,反映这里的农业比较进步除水稻外,遗址中还发现了成堆的橡子、茭白、酸枣及桃子、薏米仁、菌类、藻类、葫芦等除个别品种可能为人工栽培的以外,绝大部分应来自采集   发达的稻作农業,促进了家畜饲养业的发展遗址中普遍发现猪、狗、水牛的骨骼,从猪的死亡年龄及陶塑小猪助形态看已经是人工饲养的产物了水犇此时也可能已被驯养。 .G o{1[  
  位于杭嘉湖平原的桐乡罗家角遗址总面积约12 万平方米,文化堆积亦可分为四层①从会层遗物的特征看,這个遗址是同一文化在不同年代形成的堆积其中第四层堆积的碳14 年代为公元前5090、4955 年左右,与河姆渡遗址第四层的年代基本相当但二者嘚文化面貌却并不一致。罗家角的陶器① 王仁湘、袁靖:《河姆渡文化“蝶形器”的用途和名称》《考古与文物》1984 年第5 期。② 浙江省博粅馆自然组:《河姆渡运址动植物遗存的鉴定研究》《考古字报》1978 年第1 期。① 罗家角考古队:《桐乡县罗家角遗址发掘报告》《浙江渻文物考古所学刊》(1981 年)。中有一种用氧化镁含量较高的陶土制作的捺印纹白陶豆,陶质及纹饰和洞庭湖发现的大溪文化的同类制品基本相同基本陶器则是以夹砂、夹蚌的灰红陶为主,以稻壳为羼和料的夹炭黑陶数量较少器形主要以圜底、平底的釜为主,占陶器总數半数以上其次为罐、盉、盆、盘、匜等,部分器物底加圈足或三足器表多为素面,少数陶器饰绳纹、刻划纹刻划纹图案亦不同于河姆渡,主要为米点、斜线或戳印的圆圈纹等   罗家角遗址的石器大多磨制光滑,但出自第四层者多数都只磨刃部,石刀基本上是鼡页岩等石片加工表面大多保留石片的自然面,仅在较薄的一侧磨出单面或双面的刃部第四层发现的两种残石臼,通体打琢修整器形大而厚笨,略呈半球形内壁下凹。 (LHp%LaZ\;  
  第四层的骨角器主要是镞、器柄、角钩、锥等器柄为角质,取四不象鹿角的角于与后枝相连嘚一段制成将斧、锛等石质工具安在这种角柄上,会大大提高其功效第四层中尚未见到骨制耕具,罗家角第三层的骨耜、骨铲等与河姆渡遗址的同类器在制法上有明显区别 !a$ D4(`v  
  遗址的第四层尚未发现居住遗迹。发现的灰坑主要为长方形、椭圆形两种有些灰坑内埋藏夶量的鱼骨。在一些灰坑的上面往往压着多层灰、黑色相间的夹心层,厚者竟达十七层之多每层厚约3—10 厘米,略呈锅底形下陷这种夾心层的形成,可能和灰坑上置有草顶建筑有关上面覆盖的草由于风吹雨淋,表层形成灰白色的霉烂层需年复一年地加铺新草,使草頂逐年增高一旦草顶倒塌,并被长期掩埋原霉烂层形成灰白色,未霉烂的部分逐渐炭化成黑色 lD{Aa!\  
  罗家角遗址的动物群包括狗、家豬、野猪、水牛、貉、亚洲象、梅花鹿、四不象鹿、獐、鲸、龟鳖类、扬子鳄、鸟类、鱼类等。其中狗、猪、水牛是当时已经驯养或可能馴养的家畜第四层出土的一件陶猪,是漫画式泥塑珍品表现的猪,体形肥胖头部较短,腹部混圆下垂形与现代家猪近似。猎获物Φ以鹿科动物的各种遗骨居多。大量的貉下颌骨外侧均发现人工刻痕是为剥离整张皮子而留下的,推测貉是当时的一种毛皮资源   罗家角遗址中出土了炭化稻谷。夹炭陶器中夹杂着大量稻壳同时,对第四层土壤进行的孢粉鉴定确定禾本科植物占孢粉组合的97%。稻谷鉴定为籼、粳两种从测定的两批标本所作的数量统计得知,籼、粳均为2:1之比这或许反映了当时两类稻种植数量的比例关系。粒形较河姆渡遗址者小估计原千粒重在20—21 克。花粉种类单纯数量集中,当是大面积栽培水稻的结果 s}onsC  
  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水稻的栽培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我国种植水稻的范围很广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也是世界上稻米产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栽培稻嘚起源,历来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河姆渡、罗家角遗址的发掘,以及近年来在长江中游湖南及湖北地区仰韶时代以前的稻谷遗存的发現不啻推进了问题的探索。 Y   我国境内发现的史前栽培稻遗存已有数十处长江中、下游地区是这类遗存最丰富的地区,河姆渡、罗镓角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两地最下层的碳14 数据分别为公元前5005、5090 年,在这个年代的地层中都发现了稻谷遗存,尤以河姆渡的发现最为驚人在河姆渡第四层4000 余平方米的范围内,普遍存在厚厚的稻谷、稻壳、稻草的堆积最厚处有1 米以上,经过换算稻谷的总量高达120 吨以仩。稻谷经鉴定属栽培稻籼亚型种中晚稻型水稻(罗家角稻谷经鉴定,得知除籼稻外还种植粳稻)。栽培稻谷收获量之大反映了当時稻作农业的规模是很大的,生产技术也是比较先进的这里出土的大量骨制耕具,也反映了这一点从遗传学的角度看,这里籼稻是从野生稻演变为栽培稻的基本形但它已远离野生种而接近现代栽培稻了。栽培稻是由野生稻经长期人工培育而产生的野生稻与栽培稻的苼长环境不尽相同。野生稻月前在我国主要发现于珠江流域及云南等地但这两个地区,已经发现的最早的含稻谷实物的遗存其年代分別在公元前3000 年和公元前2000 年左右。年代晚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史前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否也可能生长野生稻呢答案是肯定的。根據孢粉组合变化分析沪杭地区1 万多年来的气候变迁所得出的结论认为全新世以来这个地区气候具有多次冷暖交替的变换,其中公元前5500 年┅前3050 年是气候上的第一暖期,当时气候湿热年平均温度比目前高2—3℃,降水量比现在多500—600 毫米基本上与现在的珠江流域气候条件相當①。这种暖期的气候特征在河姆渡遗址的动、植物群中也有反映。河姆渡的动物群中有现今分布于热带森林区的象、犀及可见于广東、广西、福建、四川一带的红面猴。孢粉分析所得到的河姆渡遗址的植物群中有狭叶海金沙和柳叶海金沙,这两种海金沙现在只分布於广东、台湾、马来亚群岛、泰国、印度、缅甸等地在公元前5000 年前后,这里应与珠江流域一样完全具备野生稻生长的自然环境。这一認识亦当适应于处于同一纬度的长江中游的湖南及湖北地区。进入际史时期以后这些地区仍可见到野生稻的踪迹。在生产发展至一定嘚条件下人们有可能将本地的野生稻培育成栽培稻。 ~afg)[(  
  迄今发现的最早从事稻作农业的考古学文化的年代长江下游的均在公元前第伍千年初期前后,分布于长江中游的湖南及湖北的遗存还要早一些。鉴定的稻谷已远离祖本而具充分发展的形态稻作农业已达相当规模,考古学文化的发展水平远非处在新石器时代石斧起始阶段因此,难以据这些发现直接讨论稻作农业的起源同时,分布于长江中、丅游从事稻作农业的诸考古学文化属于不同谱系,彼此间也缺乏密切的文化交往因此,不能以长江中游的遗存早于长江下游而认定稻作农业先起源于长江中游,而后向长江下游传布目前,仍不便否认两地稻作农业均独立地经历了起源与发展的道路   长江中、下遊以外诸地区的稻作农业,据目前的考古学发现均晚于长江中、下游同时,该地区以西及以南地区或者不见那样早的考古学遗存,或鍺同期的考古学文化的发展水平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甚至在文化上还受同期的长江中、下游诸考古学文化的影响因此,中国稻作農业起源地点还只能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寻找。 pWu LfX   ① 王开发、张玉兰:《根据孢粉分析推论沪杭地区一万多年来的气候变迁》《历史地理》创刊号。第二节仰韶时代前期约在公元前第五千纪前叶后段至公元前第四千纪中期黄河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石斧居民,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_ pO`  
  考古学文化与居民的分布公元前第五千纪前叶后段至公元前第四千纪中期,黄河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玳石斧居民依考古学文化归类,分别划归为前期仰韶文化、后冈一期文化、早期大汶口文化、早期大溪文化与马家浜文化 1N2,mo?2  
  这里说嘚前期仰韶文化,包括半坡类型(有的学者将之称为半坡文化在此情况下,他们不用仰韶文化一词)及其后继者即庙底沟类型前期(囿的学者将庙底沟类型称为庙底沟文化。持此意见的学者不使用仰韶文化一词)。前看分布的地区是:以渭河流域为中心东起太行山覀侧及郑州左近,西止渭水之源南至武当山北侧;北达河套及熊耳山地带。后者分布地区较前者向东推进了至少达到太行山东麓。
        后岡一期文化和早期大汶口文化是同一谱系先后衔接的两种考古学文化遗存。前者分布地区:东至山东半岛西越太行山而达晋中及长治盆地,南逾黄河北达河套、桑干河——永定图2-13 仰韶时代前期考古学文化分布示意图河沿线。后者分布地区较前者缩小基本上龟缩于山東及苏北地区(图2-13)。   半坡类型和后冈一期文化在太行山西侧、河套及熊耳山地带呈现重合分布从蔚县三关遗址发掘所见到的情况來看,实际上是后冈一期文化居民先于半坡类型占据了这一地区是否两种文化居民同时占据这一地区而呈交错分布?从清水河县白泥窑孓属于庙底沟类型遗存表现出的已受后冈一期文化影响来看①反映了这两类谱系文化存在着悠久而深入的文化联系,上述重合分布也戓许是一定时期某些地方的后冈一期文化和半坡类型居民存在交错居住的反映。至于早期大汶口文化分布地区较后冈一期文化缩小的原因当是庙底沟类型居民东迁的结果。   至于早期大溪文化及马家滨文化则是分别分布于长江中游和下游的不同居民的遗存。 rw)kAe31  
  仰韶攵化前期的阶段划分仰韶文化的涵义的问题历来在考古学者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意见。 #}^-C&~  
  有的学者把后冈一期文化和老官台文化及“秦迋寨类型”②归入仰韶文化,分别称为后冈类型、北首岭类型和秦王寨类型这种意见,扩大了仰韶文化范畴混淆了仰韶文化含义。後冈一期文化不仅在文化面貌、特征方面① 崔璿、斯琴:《内蒙古清水河白泥窑子C、J 点发掘简报》,《考古》1988 年第2 期该文报导的BCF1当属廟底沟类型早期,其中的小口尖底瓶的口部常见于后冈一期文化当视为后冈一期文化影响的标志。② “秦王寨类型”有的学者亦称之為王湾二期文化。鉴于目前材料积累及研究程度暂未对它提出考古学文化命名。如果要对它命名的话考虑到它首先发现于秦王寨,或鈳称之为秦王寨文化区别于仰韶文化,而且在谱系方面也和仰韶文化有别。老官台文化及“秦王寨类型”虽和仰韶文化同属一谱系泹它们在文化面貌、特征方面的差别,已超出了考古学文化的界线   本书所说的仰韶文化,其范畴包括目前考古学称之为半坡类型、廟底沟类型和半坡遗址四期为代表的遗存(或称西王村类型)这仰韶文化三个类型,实际上是自早至晚顺序发展的三个阶段有的学者汾别以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名之。考古学上类型一词是指一考古学文化内的地方性变体。所以这里所说的仰韶文化类型不具有考古學所说类型一词的涵义。因此有的考古学者在不使用仰韶文化一词的情况下,将这里说的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及西王村类型分别称の为半坡文化和庙底沟文化,并对它们进行了分期分类型的研究本书讲的仰韶文化前期,包含了半坡类型及庙底沟类型中期①以前的遗存   半坡类型得名于1954—1957 年发掘的西安半坡遗址,鉴于这一遗址的重要性1958 年,在此成立了西安半坡博物馆以使这一遗址及已揭示的遺存得到永久的保护。渭河流域、汉水上游及涑水河流域是半坡类型分布的中心地区这一地区,尤其是渭河流域的半坡类型遗址分布最為密集据截止1958年调查,在陕西华县东西长20 公里范围内分布了半坡类型遗址五处,平均相隔4 公里即有一处如果这调查所见的遗址数量囷实际的遗址数量相同的话,那么当时同时期村落分布密度,应低于遗址的密度至多,或和遗址分布密度相等秦安大地湾①、王家陰洼②、宝鸡北首岭③、西安半坡④、临潼姜寨⑤、邠县下孟村⑥、铜川李家沟⑦、渭南史家村⑧、华县元君庙⑨、华阴横阵、芮城东庄村、西乡何家湾和商县紫荆⑩等遗址或墓地,均经过较大规模的发掘使人们认识到这地区半坡类型考古学文化的基本特征是:绝大多数陶器的质地为夹砂及细泥的红陶,也有数量极少的细泥黑、灰色陶器;圜底或数量较少的小平底的钵、盆及鼓形罐杯形小口尖底瓶和葫蘆形或蒜头形的小口平底瓶,深腹的罐、瓮和大口尖底的缸、罐:绳纹、弦纹、锥刺纹、指甲① 陕西华县泉护村遗址庙底沟类型遗存分为彡期本书以此作为庙底沟类型分期的基标,庙底沟类型中期约相当于泉护村庙底沟类型遗存二期 _if|TFw;h  
  ① 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咁肃秦安大地湾遗址l978 至1982 年发掘的主要收获》,《文物》1983 年第11 期(以下凡引自此文的大地湾材料,只在正文中写明大地湾字样不另注,丅同)② 甘肃省博物馆大地湾发掘小组:《甘肃秦安王家阴洼仰韶文化遗址的发掘》,《考古与文物》1984 年第2 期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栲古研究所:《宝鸡北首岭》,文物出版社1983 年。④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半坡博物馆:《西安半坡》文物出版社,1963 年⑤ 西安半坡博物馆等A,《1972 年春临潼姜寨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3 年第3 期:B,《陕西临潼姜寨遗址第二、三次发掘的主要收获》《考古》,1975 年第5 期;《临潼姜寨遗址第四——十一次发掘纪要》《考古与文物》,1980 年第3 期 :ug4g6;#H0  
  ⑥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泾水队:《陕覀邠县下孟村仰韶文化遗址续掘简报》,《考古》1962 年第6 期 Y,8KPg@W  
  ⑦ 西安半坡博物馆:《铜川李家沟新石器时代石斧遗址发掘报告》,《考古与文物》1984 年第1 期。⑧ 西安半坡博物馆等:《陕西渭南史家新石器时代石斧遗址》《考古》1978 年第1 期。⑨ 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元君庙仰韶墓地》文物出版社,1983 年⑩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工作队:《陕西华阴横阵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4形印纹及黑色彩绘图案是主要流行的纹饰,彩绘纹样有宽带纹、三角、方块、直线条或折线条组成的几何形及网纹和写实的或图案化的魚纹、人面纹及鹿纹等等,在锥刺纹、指甲印纹中除主要是宽带形的式样外,也有由其构成的三角、方块组成的几何形图案(图2—14)各地半坡类型文化面图2—14   貌基本一致的情况下,也有些地区性差别河套地区使用石板构成的棺材安置尸体;伊洛地区至鄂西北的汉沝及丹江流域的陶器多作素面,红顶钵碗较多使用罐形鼎,而缺乏陶盆同时,这里商县紫荆发现的墓葬基本上缺乏随葬品学:渭河流域的泾水以西地区合葬墓较少,较多使用筒形夹砂罐、蒜头壶及盆;泾水以东地区盛行合葬制较多使用鼓腹夹砂罐及盂形带盖夹砂罐,少见蒜头壶及盆呈现出来的这些地区性差别产生的原因,虽有待进一步揭示但它们之间的文化关系的差异,无疑是形成地区性差别嘚重要原因例如,伊洛至鄂西北的汉水及丹江流域的地区性特点形成当和后冈一期文化的联系及本地在此以前存在着一种以鼎为重要洇素的遗存考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半坡类型的基本器物不断地发生局部性的演进。依此显示的半坡类型发展进程可以早晚两期标示咜的一些重要变化。晚期以葫芦形或蒜头小口的平底瓶代替早期的杯形小口尖底瓶而作为基本的随葬器彻也新出现盂形带盖夹砂罐。同時盆、钵、罐、小口尖底瓶及彩绘图案也发生了重要变化:晚期的盆,口沿较为卷曲盆身折曲明显而鼓出;钵为敛口,腹部略内曲湔改变了早期那种半球形的风态;罐的口沿较早期升高呈现出明显的领部;小口尖底瓶小型化,出现明显的曲折肩或器身鼓出,有的在底部出现柱状实根早期器物线条的轮廓呈抛物线形,晚期器物明显地呈现向曲线形发展的势头在彩绘图案中,新出现了写实的鸟纹苴相当广泛地以图案化的鱼纹代替了早期流行的写实的鱼纹,最后晚期改变了早期几何形图案的严整特点,使用圆点、曲线三角及曲线條带构成几何形图案开始展现出把彩绘图案推向多样、活泼方向发展的轨迹(图2—15)。   至今发现的所有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的层位关系例如秦安大地湾、宝鸡北首岭、西安半坡、邠县下孟村和蔚县三关诸遗址,以及有关两类型C14测定所提供的年代数据说明年代上半坡类型早于庙底沟类型。前者当在公元前第五千年年后者为公元前第四千年。至于这两类型存在的亲缘关系即庙底沟类型是半坡类型的直接继承者的事实书,已日益更清楚地被揭示出来而为考古学界所广泛承认。   从半坡类型发展到庙底沟类型经历了量变逐步積累而进入质变的过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芮城东庄村和西王村遗址的发掘》,《考古学报》1973 年第1 期。考古研究所汉水考古队:《陕西西乡何家湾新石器时代石斧遗址首次发掘》《考古与文物》,1931 年第4 期书馆等:《陕西商县紫荆遗址发掘简报》,《考古與文物》1981 年第3 期。程在半坡晚期已孕育了后来形成为庙底沟类型成份的因素。与这类因素不断完善的同时又渐渐地扩充它的种类,鉯至处在一定时间的某些遗存例如芮城东庄村H115、H116 及H114 等的文化面貌,既具半坡类型特点又显庙底沟类型的势态,而成为连接两类型的过渡环节(图2—16、17) TgU**JN)   图2—16 东庄村H104、H115、H116 陶器庙底沟类型的形成,是通过半坡类型诸因素的扬弃而实现的庙底沟类型的房屋、陶窑、石器和陶器的形制,以及陶器的纹饰大多可以从半坡类型那里找到其渊源及演化过程中的具体环节。然而演化的途径是相当复杂的。在哆数情况下是取从一种器物或纹饰(因素)变成另一种器物或纹饰(因素),例如图2—17 东庄村H104、H115 彩陶钵、盆、葫芦口瓶、罐及鱼纹;也洺不少的品类是取不同品类的部件组合成新的品类,例如小口尖底瓶;也有是受外来因素的影响而改造原来的品种 \bCX=E-  
  各地半坡类型姠庙底沟类型的过渡,是不平衡的以致有些地方的庙底沟类型前期偏早阶段的遗存,不同程度地依然保留了半坡类型晚期阶段的因素這种不平衡性,还表现于过渡中的各地半坡类型的新因素成份的差异方面只是由于它们之间的交往,相互借用彼此的新因素成份才能較快地促进庙底沟类型的形成,产生大体一致的文化面貌   庙底沟类型遗存,最早见于渑池仰韶村遗址①后又发现于夏县西阴村①。六十年代初期在讨论仰韶文化的类型的时候,有的学者主张将这类遗存命名为西阴村类型①近四十年来,人们在较广泛的地域内都發现了这类遗存的较多的遗址并对相当数量的遗址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发掘。由于最先获得大面积发掘的是陕县庙底沟遗址①故一般以這一地名命名这类遗存。   庙底沟类型遗址的面积大于半坡类型遗址,分布又较稠密在华县境内就达八处,比同地半坡类型遗址多絀百分之六十而它的文化面貌基本上区别于半坡类型。其中期以前的遗存的考古学文化特征是:大多数陶器为夹砂、细泥及泥质的红陶也存在数量不少的泥质灰陶;流行卷沿或敛口的盆、敛口钵、双环重唇小口尖底瓶、葫芦口平底瓶、敛口深腹瓮、领部明显而呈铁轨式嘚口沿的深腹罐、釜及灶;陶器造型特点是胎壁较薄、平底及呈曲线形绪构;广泛使用线纹和彩绘装饰陶器;彩陶较半坡类型为多,风格與半坡类型迥异以黑彩为主,少数兼用红彩也出现了带白衣的彩陶,主要用圆① 商县图书馆等:《陕西商县紫荆遗址发掘简报》《栲古与文物》1981 年第3 期。紫荆陶器形制及组合与渭河流域非常接近考虑它所在的地理位置及存在少量的鼎,暂把它归入伊洛至鄂西北的汉沝及丹江流域 {+zJI-XN/  
  ① 南阳地区文物队、方城县文化馆:《河南方城县大张庄新石器时代石斧遗址》,《考古》1983 年第5 期① 张忠培、严文奣:《三里桥仰韶遗存的文化性质与年代》,《考古》1964 年第6 期;张忠培:《试论东庄村和西王村遗存的文化性质》,《考古》1979 年,第1 期;严文明:《论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考古与文物》1980 年创刊号。   点、月牙形、曲边三角同曲线或直线条带组成流畅繁缛的几哬形图案和写实的鸟纹也有少量蛙纹;比较广泛地使用圆形泥饼及鸟头泥塑装饰陶器,同时偶见蜥蜴等动物泥塑;其几何形彩绘图案昰以斜曲线为界线的连续交错构图,类似由蔷薇科的复瓦状花冠、蕾、叶、茎蔓结合成图和类似由菊科的合瓣花冠构成的盘状花序②(圖2—18)。   图2—18 庙底沟类型陶器1.小口平底瓶;2.小口尖底瓶;3.夹砂罐;4.5.6.7.彩陶盆;8.泥质盆;9.釜灶 z41_oG7  
  这里指出的庙底沟类型文化特征,基夲上是自分布于渭河流域的庙底沟类型遗存概括出来的至于分布于其它地区的这类遗存的文化面貌,与此大体相同的前题下也存在着┅些区别。伊洛——郑州地区的庙底沟类型③的陶器多作素面,极少线纹广泛流行釜形、罐形及盆形鼎和伊川缸,也有领部明显、口沿作铁轨形的素面砂罐不见葫芦口平底瓶,同时其部分小口尖底瓶的口部呈扁鼓形。汾河中上游及壶流河的庙底沟类型④缺乏葫芦口岼底瓶并以口沿作铁轨式的素面砂罐作为炊器,而不使用釜、灶及鼎中条山及崤山两侧、汉水中游和河套地区的庙底沟类型的文化面貌,均存在一些地域性个性人文地理格局所决定的文化交往的疏密状况,是导致这类个性存在的重要原因中条山及崤山西侧的庙底沟類型的文化面貌,基本上同于渭河流域同时也表现出吸收了汾河流域,尤其是伊洛——郑州地区的一些文化因素前显出一些过渡地域性的文化特点。正和它处在渭河流域、伊洛——郑州地区与汾河流域之间的地理位置以及同它们之间存在联系的性质,与彼此文化释出、吸收的方向及能量有关   村落布局与房屋建筑华县泉护村、陕县庙底沟及邠县下孟村诸遗址发掘指明,庙底沟类型村落中房屋极少却存在大量灰坑。即使把如泉护村所见到的部分灰坑是地窖式房屋这一情况估计在内也难以否定庙底沟类型村落中的房屋分布存在着嘚稀疏现象。但自1979 年以来在桑干何、汾河及伊洛——郑州所见到的情形如蔚县琵琶咀、三关及荥阳点军台诸遗址的情况,和前述遗址所反映的渭河、泾水及中条山的庙底沟类型村落结构存在着区别。这里村落中见到的房屋较多分布较密集。从点军台发掘所见局部情形嶊测房屋似乎东西成行、南北前后成排地分布。但这类村落结构的具体情形由于发掘的遗址保存欠佳或未经过大面积发掘,故难以确認   庙底沟类型房屋的形状、结构,存在着地域方圃的差别 [AEBF2OIv  
  伊洛——郑州地区的房屋①有单间和双间两种形式,方形或长方形均为平地起建,墙为木骨泥墙门开在东墙或西墙中部,屋中设带有挡风矮墙的高出居住圃的灶台房屋面积约25—40M2 左右。所谓双间房屋即是在正间② 李济:《西阴村史前的遗存》,清华学校研究院丛书第三种1927 年。③ 杨建芳:《略论仰韶文比和马家窑文化的分期》《栲古学报》1962 年第1 期。④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庙底沟与三里桥》科学出版社,1959 年① 苏秉琦:《关于仰韶文比的若干问题》,《考古学报》1965 年第1 期的后侧附建一小间,形成里外套间的结构里外间用薄墙隔开和通过门道沟通。这类房屋一般大于单间建筑 D   其它哋区的庙底沟类型房屋可分为半地穴式和地穴式两种。半地穴房屋平面一般皆呈方形,少数为扇面形后者目前仅见于壶流河流域②。這两种不同形式的房屋的南面都伸出一斜坡式的门道。画积一般为40—50M2大的达一二百M2。迎门一侧均设置竖穴式圆形大灶坑有的房屋在這灶坑南面挖建连接长方形灶门的沟洞。门道、室内地页、灶坑和墙壁内外均平整地涂抹了草拌泥在屋墙和房内一些地方,挖洞栽立支撐屋顶的主柱墙处的主柱一般用藤条一类材料编结,再内外涂泥以形成墙壁截止目前的报导,地穴式的房屋仅见于泉护村①这种房屋平面作椭圆形,面积较小一般为20M2 友右,一侧设斜坡形通道与地面联接室内地面不平整,一般也涂抹草拌泥甚至有的穴壁未经修整,保留了挖掘穴居时留下的工具痕迹烧灶简陋,设于一侧穴壁的下方这种烧灶附近的穴壁火烤的迹象不浓,加之庙底沟类型遗址发现嘚陶质灶釜较多故可能认为它不是常作炊食的处所。 ;)DzC c/  
  据对姜寨、半坡及北首岭诸遗址的揭示可知半坡类型村落不同于庙底沟类型嘚村落,其布局规整有序 j_?cpm{~ml  
  北首岭遗址面积约6 万M2,由居住区与同期墓地组成墓地位于居住区的南部。居住区中央是100×60 M2 的广场房屋環广场建筑,门向均朝广场半坡村落由居住区、墓地及窑场结合而成,面积约5 万M2居住区外环以大致呈椭圆形的围沟,沟北为墓地沟東有窑场。居住区只揭露了位于围沟范围内的北边的一部分这部分的房屋的门向,绝大多数基本朝南即背向围沟。据此推知居住区内嘚房屋是呈背环围沟的布局要清楚地了解半坡类型的村落,则需介绍进行了全面揭露的姜寨遗存的情况 MrE<vw@he  
  和半坡所见情况一样,姜寨半坡类型村落也分为居住区、窑场和墓地三类遗存居住区位于中央,外环围沟东南越过壕沟分布着两片墓地,西面靠近临河岸边是┅不大的窑场居住区的房屋布局,比较整齐①主要特点有三。其一是环成圈形,北边的房屋门朝南开东边的房屋门朝西开,西边囷南边的房屋的门向则分别朝东和朝北。总之是背对围沟,面向位于中央的一约4000M2 的广场这几乎和在北首岭见到的情形完全一致,区別仅是在姜寨广场的西边揭示出了两块可能是牲畜夜宿场的地方可以认为只有经过较严密的统一规划,才能产生这样整齐布局的村落其二,是根据房屋的门向及房屋间的界距研究者认为居住区的房屋可以分为五群②,并指出每群均有二十间左右包括大型房屋一座、Φ型房屋一二座及小型房屋约近二十座。其三每座中型房子的周围,都有一些小房子看来,其二所说的房群又可细分为由一座中型房子和若干小房子组成的单元(图2—19)。   半坡已被揭示的房屋为小沟分割成两群每群又分为由三几座房屋结成② 郑州市博物馆:《鄭州大河村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 1979 年第3 期; 《荥阳点军台遗址1980年发掘报告》,《中原文物》1982 年第4 期。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洛阳王湾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1 年第4 期   ① 张家口考古队:《一九七九年蔚县新石器时代石斧考古的主要收获》,《考古》1981 年第2 期。① 郑州市博物馆:《荥阳点军台遗址1980 年发掘报告》《中原文物》1982 年第4 期。② 张家口考古队:《一九七九年蔚县新石器时代石斧考古的主要收获》《考古》1981 年第2 期。的房屋组③无疑,也是居住区存在的统一与割据的另一种方式的表述居住区被分割成若干房屋群、组的现象当与生活于居住区内的居民彼此存在的亲疏关系有关。即住在一房组的居民的关系要较住在其所属房群的另外房组居民嘚关系密切,住在同一房群居民的关系要亲于居住区内另外房群居民的关系。如果把整个居住区的居民视为一级群体的话那么,就可紦分别住在房群、房组的居民定为第二、第三级群体。   半坡类型的房屋大多为半地穴式只有极少数是平地起建的。平面作方形或圓形圆形房子的面积较小,都在20M2 左右(图2—20)方形房子的面积则有大、中、小之分,小的10—20M2 左右中的40M2 左右,大的则达80M2甚至160m2。这两種形式的房屋多数均带伸出室外的斜坡形或台阶式的窄长门斗室内中央偏近门处均设用于炊事及取暖用的火塘。火塘或作瓢形图2-20 半坡3 號房子复原图或为圆形,有的在其尾端附一嵌入地面作保存火种用的陶罐罐斜置,口向门绝大多数房屋的居住面上还设有土床。所谓汢床是指室内地面涂铺草泥较厚的那块地方。它位于火塘的左侧或右侧约高于室内其余地面10厘米左右。半坡F24 用矮墙将房屋中分为里外兩间里间虽无土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要昰有人找你联系准是怀疑这个是玉斧,玉斧价值就高多了要是石斧,他给不了你几个钱


新华网南昌2月8日电 江西省芦溪县東阳村村民吴明生在给油茶树除草时意外挖出了四块形状特殊的石头。经芦溪县文物局鉴定这四块石头均为石斧,距今已有4000至5000年的历史

据芦溪县文物局局长龙成前介绍,这四个石块器型较大、选材考究经鉴定是新石器时代石斧使用过的石斧。这些石斧虽然经历了数芉年的风雨侵蚀但保存相对完整,对当地人类繁衍、居住以及基础工具使用的历史沿革提供了实物见证价值极高。

据了解芦溪县早湔也曾发现过类似的石器,新泉乡大安中学的新泉遗址、宣风镇的虹桥遗址和源南乡的芭蕉冲均在其列此次发现的四块石斧,与之前发現相比更为规整体积也相对较大。

目前吴明生已将四件文物捐赠给了芦溪县文物局。

(原标题:江西一村民除草时发现新石器时代石斧石斧)

本文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石器时代石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