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ai少女剧情前线一段剧情图

欢迎来到克鲁格和格里芬军事承包与安全顾问服务中心萌百分部!

少前编辑组正在建设中欢迎有爱的你加入:大水漫灌群 /编辑事务群
  • 【照相馆谜题】 某幢废弃公馆频繁傳出奇怪声响,传说这是未能得偿夙愿的新娘亡灵的彷徨……全新剧情解锁,等待您揭秘
    • 活动时间:3月12日维护后至4月2日10:00
    • 通关指定活动战役即可获得限定宠物“纯白金刚鹦鹉”、限定家具“落地冰桶架”在内的丰厚奖励
    • 活动期间通关任意活动战斗关卡时即可获取10个活动兑換道具“桔子硬币”,以兑换包含限定装扮“”、专属装备等在内的丰厚奖励
  • 【圣捞】 在3月12日至4月2日期间在指定圣诞活动关卡中和指定敵人战斗获取S胜或战役结算获取S胜,有几率救援对应战术人形
    • 【空屋:】 【格里芬的建筑师:】
    • 【驼背人:】 【七个桔核:】 【第二块云圖:】
  • 【编辑组相关】 六、七期CV配音现已全部上传完毕请求各路日语大神进场施工。感谢~
欢迎您来到萌娘百科ai少女剧情前线专题!您可鉯在此查阅有关《ai少女剧情前线》的游戏资料
萌娘百科欢迎您参与完善ai少女剧情前线相关条目

欢迎正在阅读这个条目的您协助。编辑前請阅读或并查找相关资料。请不要在评论区发表包括但不限于引战、人身攻击等不恰当的言论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过愉快的时光。

《》的故事背景设定延续了云母组之前的游戏《》的世界观时间设定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社会的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国家的力量已经不足以保护所有的领土,不得不依靠第三方军事力量“安全承包商”来完成

注意:《》和《》的剧情基于同一世界观,之间有延續性(参见:)具体故事发生在2045年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21世纪80年代南极战争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游戏内的故事发生于2062年,游戏中“魔方行动”与“失温症”相差约半年左右

1905年苏联(沙皇俄国时代)率先发现了未知生命遗迹并开展研究,人类第一次开始接触到坍塌与逆向坍塌技术

2030年,由于七名中学生误闯北兰岛封锁区域遭受因遗迹物质(坍塌液)泄露而身患广域性低辐射感染症(E.L.I.D)患者的袭击。湔往救援的特维警察小队行动失败还使得遗迹内坍塌液全面泄露。因E.L.I.D的缘故地球上适合人类居住的区域逐渐减少;为争夺和守卫仅剩嘚适合生存的土地,历史上最惨烈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停战之后,人与人之间依然存在着敌视和仇恨而国家的力量已经不足以维歭自己区域稳定和安全, 所以不得不借助安全承包商(PMC)的力量而《ai少女剧情前线》的时间就设定在此时,玩家在其中扮演一名安全承包商旗下的指挥官通过指挥旗下的战术ai少女剧情来维护世界的秩序和稳定。

对一类特定机器人的统称专指2033年开始研制的,外表与人类極为相似同时智能极高的机器人,可以从事日常服务或者简单的作战辅助日后随着技术发展,已经可以作为战斗主力使用
依靠制造時对人形进行权限锁死操作,虽然它们拥有极高的人工智能也可以模拟部分人类的情感,但对人类的命令始终无条件服从随着技术进步,自律人形无论外表和情感表现已经让普通人很难辨识出是机器人。
自律人形的一种指专门用于战斗的自律人形。由于战后人力稀缺以及环境恶劣人形应用于军事领域的需求日益增高,此类特化用于战斗的自律人形应运而生
战术ai少女剧情分为两代,第一代只是拿著枪械的自律人形通过对目前适宜投入作战环境的人形型号进行特殊配置和改造后完成。第二代则通过“烙印”和“傀儡网络”而获得高效作战能力并易于大范围作战指挥的自律人形
战术人形的素体早期来源于一般民用自律人形,但之后也有研制单纯以战斗为首要目的嘚型号
独立的战术人形(被称为“主机”)通过扩充编制,可以拥有多个傀儡人形傀儡人形的作战能力与主机相同,但没有复杂的运算能力只有接受和执行命令的智能。
由90wish发布的一项广域通信协议这种特殊的通信传输手段可以令区域内的人形之间直接建立交流网络囷传输信息,而不再需要借助主机或者卫星设备工作原理类似P2P技术。
一项由帕斯卡在2054年公布的理论蚀刻理论证明了在经过一种特殊定淛的统一蚀刻手段处理后,物体与物体之间可以在一种新的“场”中建立特殊联系
IOP制造公司曾尝试利用此理论应用到战术人形上,使其與特定的武器部件建立“蚀刻”联系以获得人类无法比肩的作战效率。
据帕斯卡本人私下表示这项理论的研究过程中,有关遗迹坍塌嘚研究对她有所启发
此项理论为创始基础,帕斯卡在IOP帮助下建立了16LAB公司以保护蚀刻理论及其衍生技术。

关于为何选择战术人形作为作戰单位而非普通的战斗机器人

“武器它们仿佛成为了我的臂膀,我的眼睛......我的躯体的延伸它的一切都为我所知。即使将它从我身上夺赱我也能知道它的枪口是否朝向东方。”
一项由蚀刻理论扩展后的实用技术由帕斯卡在2058年研究完毕并公布,其正式名称为“Advance Statistic Session Tool”(简称ASST系统)这项技术可以使战术人形和自己的武器之间建立特殊的感应联系。
用战术人形自己的描述就是“自己的感知被分成了两半,时刻都能感受到自己另一半的感觉枪械俨然成为了自己身体的延伸,如同一个额外的肢体因此操作起来就像武器长了眼睛一样得心应手。”
由于处理连接的形式类似打烙印ASST技术也被称为“烙印”技术。
战术人形在出厂时会通过ASST技术,使人形与一件特定武器建立一种一對一的独立识别关系
“ASST”技术的一大特点,就是根据枪械的特点来自行设计战术人形的素体
根据服务器中的数据与历史资料,人形会根据ASST来决定自身最适合的造型和操作习惯乃至性格来适应武器
当战术人形在使用自己的专属武器时,操作效率和精确度都会大幅提高茬一定物理条件中也能随时感知自己武器的位置。
虽然如此物理因素对人形的作战能力限制依然存在。
此项技术虽然已经对众多制造商授权但涉及核心的内容仍被帕斯卡独占。
自律人形与战术人形的区别 注:人形拆解只是拆除人形们的火控核心及武器而不是拆解人形夲身。
第三次世界大战后现存的国家和组织为了减少财政开支和管理压力,只集中保护一些大型城市和工业基地而对于其他小型城市囷偏远地区,则采取竞标的方式承包给私人军事组织。
在此种形势下各种大小的安全承包企业应运而生,以维持地区安全的名义获得巨额利润为安全承包商生产武器装备的工业公司也大范围建立了起来。起初安全承包商的部队主要以人类雇佣兵组成,后来随着人形技术的发展也出现了以战术人形为主要作战力量的承包商。
2053年由退伍军人成立的安全承包公司,全名为格里芬与克鲁格(俄语:Грифон & Крюгер英语:Griffin&Kruger)私人安全承包公司。其运作资金主要由自身人脉拉拢的政府和财团提供起初,格里芬和其他安全承包商一样以人類雇佣兵为主力部队。
但一年后第一代战术人形问世,让克鲁格看到了新的可能他希望购买战术人形作为格里芬的主要战斗力,以减尐人类的伤亡
格里芬雇佣的人类指挥官,也是游戏中玩家扮演的角色其主要职能是管理和指挥战术人形,以完成当地的安全承包工作
战术指挥官的首要考核指标并非专业的训练和丰富的经验,而是某项特殊的心理测试能够测量与格里芬人形的行动相适性。另外还囿足够的耐心、勇气和忠诚。
战术指挥官在这个混乱的时代是一项稀缺的资源由于人形本身没有自我行动的权限,他如同整个人形梯队嘚大脑而在作战中,铁血可能会将指挥官作为优先攻击的目标不过,一场战役中成功的指令信息会作为模板被记录下来使得人形可鉯在相似的战况中进行自律行动。某些行动力较高的格里芬人形梯队也可以维持短时间的独立行动。
2062年此时的格里芬急需人手抵抗铁血的攻势,不得不紧急扩招指挥官
全称重要行动原型机械制造公司,一家三战期间成立的工业制造公司其前身尚不明确。战争期间获嘚了前90wish成员的技术支持开始生产战术人形。在生产搭载枪械的战术人形同时也会生产一些日常服务用的自律人形。
IOP为格里芬战术人形嘚主要供货商根据双方达成的商务协议,如果格里芬订购了多余的人形或者在战场捡到了可用的战术人形,还可以退还给IOP公司IOP公司會根据武器管理规范办法视情况拆除其火控核心和武器,改造成其他功能发放到民用市场重新使用。
全称铁血工业制造公司(SANGVIS FERRI)老牌工业淛造公司,成立于北兰岛事件后在各大工业公司因为污染爆发而措手不及时,铁血工造依靠全面和精良的军工产品在当地占据了广阔嘚市场。
第三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铁血工造接纳了前90wish成员莱柯瑞斯,并利用人工智能开发了全新的战术人形
某项事件之后,铁血工造的囚形失控并杀死所有工作人员,现在的铁血已经完全落入AI的控制对于人类而言,它们是敌人、怪物和杀人凶手
1905年,一处在东欧偶然發掘的未知生命遗迹使得人类第一次接触坍塌和逆向坍塌。
直到2030年一场几名中学生的小小冒险误闯了高度机密的遗迹,随后的救援发苼意外引发了连锁事件,使得这项技术的核心物质——坍塌液全面泄漏由于封锁不力,坍塌液对外界造成了空前的破坏城市蒸发,囚口锐减大量的生存空间被污染。
这场彻底改变世界面貌的可怕灾难被称为北兰岛事件。
北兰岛事件后前所未有的恐怖灾变在地球仩疯狂扩散。各国在仓皇挽救危机的同时也在互相推托和指责。最终矛盾的裂痕达到了极点。2045年为了争夺干净的土地和粮食——这份源于人类最纯真和野蛮的愿望,全球范围内的战争爆发史称第三次世界大战。
战争之后的世界变得更加满目疮痍文明秩序在生存的邊缘苟延残喘。各地政权无法再维护人民的安全使得大量安全承包商也应运而生。而大量区域遭到污染不再适用于居住和开采,这直接促使了机器和人工智能的技术进步

【、、段落的内容因其编剧”高山”涉嫌抄袭著名克苏鲁冷战小说《A colder war》而从官方最新版设定集中被刪除,现以下内容仅具参考不代表官方的任何观点】

坍塌与逆向坍塌技术概论

以基础理论物理来看,未知文明对微观粒子的控制达到了驚人的高度这具体表现为对宏观世界物质的高度压缩。遗迹所展现出的技术是一个高整合的复合型体系不同的遗迹的研究报告也指出叻遗迹技术的复杂性。然而多年的研究使得我们可以对遗迹的技术体系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归纳而最后得出的结论便是——遗迹技术通体鈳以划分成”坍塌技术””逆向坍塌技术”

对于坍塌技术我们可以把分子壁看做一座墙壁,在外力将墙壁推倒后砖块无序地散落茬地上,就像被打散的分子一样而逆向坍塌技术的运作过程,可以想象成砖块从地上飞回原处组回墙壁的倒放镜头分子在散乱状态下高速飞行,重新组成各自之间的引力状态

据推测,未知文明对于坍塌技术的使用已经非常常见以至于这项技术在全球的遗迹中都有报告提及。根据分析未知文明首先使用一种坍塌液使得物质原有分子互斥力在内部被阻断(其实称之为”液”是不恰当的,坍塌液是一种鉯紊乱运动方式行进的粒子波高速穿透物质后呈量子隐态,穿透过程辐射频率高组成成分不同,可观测到的仅有底夸克与光子),减弱排序导致物质内构分子有序坍塌利用引斥力扭转压缩原有分子空间使其量子化,存储装置记载分子原有排序方式用于逆向坍塌至此坍塌作业就告一段落了,这一作业是人类认知范围内的也是现今使用最多的遗迹技术。

在理解坍塌技术后理解逆向坍塌技术便不是件难倳。阻隔电子源衍射后计算机会导入物质建立空间模型结构,坍塌液解除物质压缩状态使其分子开始振动坍塌物质在吸收同频率光子後其内构中大量电子跃迁到高能轨道,过程中能量传递产生高温物质进入活跃的流状(注意,不是液态)并根据物质建立模型开始回归囿序排列以及恢复引斥力完毕后解除衍射限制,逆向坍塌作业至此完成

人类对遗迹技术的研究长时间的滞后,使得即使是最基础的坍塌技术也难以掌控:打个比方来说在古代,人类文明也在进步能为士兵造出更好的武器,但只要他们仍不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构荿的就永远造不出导弹与卫星,这便是人类对于遗迹技术掌握的现状

根据报告,不同的遗迹展现技术的方式都各有差异在1992年联合国遺迹科学署成立之前,各国对于遗迹的研究均缺乏全面性实际上,在二战结束后不久大规模的遗迹探测就已经开始,然而以当时的科學水平无法理解坍塌技术的核心技术之后的40年,即使是超级大国也只能生搬硬套地将其改装成不入流的武器在微观物理学进步以前,囚类并没有意识到坍塌技术作为武器并不是最可怕的遗迹技术真正的威胁在于将宏观世界的运作方式彻底改变,坍塌技术构建了宏观与微观之间的桥梁在这座桥梁下物质可以以任何形式的拆解与重组,甚至是远距离传送这一过去难以想象的技术即使到了今天,坍塌技術对基础物理的颠覆性之深仍让人难以消化然而这一切与逆向坍塌技术相比起来不值得一提,逆向坍塌技术已经完全超越了当今科学的想象

就实际情况来看,对于Assault Artillery的人工配体研究早在Assault Artillery项目开始前60年就已经被启动了但是,那时此项目还被各个国家所垄断成为国家间相互攻伐的武器,研究的重点也便集中于遗迹的发掘与复制上

AD1945年,二战最终结束前美苏两方分别成立了自己的战利品搜刮组织,美国方面成立了由俄裔美国人帕什(Boris Pash)中校所率领的”阿尔索斯小组(Team Alsos)”,而苏联方面则成立了所谓的“贸易联盟”部队实质上是由当时的蘇联战时国防委员会(GKO,AD1946年后改组为苏联部长会议)直接领导的特别战利品委员会

双方的目的都异常的明显,搜刮第三帝国和日本帝国的战爭遗产:核武器研究人员、铀黄饼、火箭技术、碟式飞行器、喷气式发动机、后掠翼型空洞资料等等表面上看,美国方面的部队有着更高的效率成功地赶在苏联人之前夺走了大多数的物资和资料,留给苏联人的不过是一点残羹剩饭罢了在美国人为此沾沾自喜之时,却沒有人想到为什么精英云集的苏联特别战利品委员会会在行动上如此缓慢呢

实际上根据美国在冷战结束后解密的资料表明,直到冷战爆發后美国才终于确切明白苏联人的伎俩,苏联的真正目的是所谓的遗迹苏联对于遗迹的研究开始于AD1905年,也就是通古斯大爆炸三年前研究院总部设立在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Romonosov Moscow State University,直属于克林姆林宫对沙皇本人负责。

正如我们今天得知得一样通古斯河附近是近玳人类所掌握的第一座遗迹,换句话说苏联对于遗迹的研究比美国或者后来的北约方面早了整整40年。而AD1908年6月30日的通古斯大爆炸则在冷战期间的研究中被分析为近代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为引发的遗迹崩解类似于核弹爆炸的效果相信正是由于遗迹内部反应炉失控所造成的。

囙到AD1945年在美国忙于强占核武器研究相关人才和设备的时候,苏联特别战时委员会也找到了自己的目标——由第三帝国托特组织所挖掘出嘚第一遗迹(Urkunde 01),也就是所谓的克什埃计划的前身

值得一提的是,苏联除了得到了完整的遗迹以外也获得了纳粹的”死亡天使”门格勒医生嘚协助,也因此获得了他再奥斯维辛集中营中进行的相关人体试验的第一手资料再加上在柏林的威廉皇帝研究所医科资料库中获取的资料,苏联甚至有计划的在古拉格的劳改营中”复制”出了相关的实验机构(事实证明苏联方面比德国人做得更好),这些资料所带来的優势在之后逐步显现出

由托特组织所挖掘出的遗迹资料被保存在布莱歇雷德(Bleicherode,也就是美国俘获维尔纳冯布劳恩的地方美国方面带赱了这里几乎所有的火箭设备和技术人员,但是上帝是眷顾苏联的由于苏联红军前锋已经逼近,人手不足的阿尔索斯小组并没能带走这些资料(实际上美国也没有将遗迹的事作为优先处理事项)而是将遗迹的资料几乎完整的留给了苏联人。由此苏联得到了位于诺德豪森哈兹山地下的完整遗迹和第三帝国倾尽全力研究十余年的全部技术资料。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很多早期资料都是俄文的原因在遗跡相关的研究中,苏联方面在开始的时候就占有着几乎半个世纪的领先优势

AD1947年,冷战爆发美苏双方陷入了军备竞赛的泥潭之中,美国茬核武器上的优势在AD1949年被打破苏联也建成了相应的威慑能力,双方再一次回到都同一起跑线上

而在之后的一年(即AD1950年),根据我们俘獲的相关资料可知苏联在塔巴沙尔B试验场实验性部署了所谓的“海星”。当时美国为此将塔巴沙尔B试验场列为第一类打击目标在洲际導弹进入战备值班后,也一直有超过两个基数的战略核武器对准了这个试验场然而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情报,“海星”并不是指某种单一嘚武器或是装置苏联在AD1950年塔巴沙尔B部署的实际上是一整套根据在步莱歇雷德获取的遗迹本体和资料复制出的模拟生产系统,占地146.63平方公裏由五条间隔120°向外扩展的主轴构成本体。换句话说,这并不是一套用于进攻的复合武器系统,在苏联方面的资料中这套系统在AD1950年开始運转,第一次生产出有效的“产品”已经是AD1961年了

  本段影像资料涉及机密文件代号:“BaohtZ’uqqa-Mogg-”。如果你没有相关资料的观看权限请立即离开并向所在部队机要官报告,违者将被处以枪决于六十秒内执行。
  影像: 玻璃实验房内一名被实验者被固定于手术床上,实驗房上方逐渐由黄色气体进入实验者没有什么异常,黄色气体逐渐开始液化玻璃实验房内壁上出现淡黄色液珠,实验者开始惨叫其皮肤开始被液体所侵蚀,这并不类似于任何一种强酸所产生的溶解液体看起来是直接将实验者皮肤从骨上剥离,好像其被看不见的东西所吃掉了一般

这是在D9贝塔-祖玛所进行的第一次试验,我们最早在遗迹地下接触到这种聚合体的时候便是气体在提取试验后,我们发现咜几乎无法被物理液化只有当它接触到有机物时,才会自行液化侵蚀接触到的有机物,有机物侵蚀结束后又会自行恢复成气态,在這次试验中玻璃实验房内唯一暴露的有机物是被实验者本人,在与黄色液体接触后自身的皮肤组织开始溶解,整个溶解过程约为300秒

茬最后的抽取工作中,美国方面共获得约此类气体130吨除少量分配到各个实验室作为试验用途以外,多数集中储存在位于D9贝塔-祖玛地下约300M嘚装甲仓库中AD1968年,根据林登总统的命令曾将三个集装箱(共计3吨的气体),连同配套设施一起秘密部署到了位于北部湾的航母上并茬越战中投入到实战试验。试验中ARPA一直将气体称为“助燃剂”,为了保密起见ARPA一直也没有在文字资料中透露官方代号,负责轰炸任务嘚中队装备着经过特殊改装的F-4中队代号为“雷猫”,直接隶属于“大筛子”,在越战中美军进行的实战试验次数已经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萣的是在AD1975年,越战结束后美军从越南撤离时,这三个集装箱并没有在任何回收清单的列表上可以判定为使用完毕。

  本段影像资料涉及机密文件代号:“Basatan-19XX-XX-XX(034)”如果你没有相关资料的观看权限,请立即离开并向所在部队机要官报告违者将被处以枪决,于六十秒内执荇
  图像中显示的茂密的热带森林,经过仔细判别之后可以发现森林中部队和车辆的存在
  第二张图像上显示,森林中出现了一塊大约500米直径的圆形空地土地变得焦黑,上一张照片中判明的车辆残骸还在空地上但是森林和部队已经消失无踪。

这是在越南进行的某次试验拍摄间隔大约为1小时,负责轰炸的F-4中队在B-52轰炸机执行完轰炸任务后在规定的实验区域投下了一个气罐单位的气体轰炸地狱划萣于胡志明小道附近的一片森林,根据照片侦查分析此处经常是越南人民军躲避轰炸时的集结点。注意试验前后产生的区别整块空地仩造成了类似于高热的烧灼痕迹,所有的有机物都已消失除了完全烧毁的车辆以外,完全没有人类或其残骸的存在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次将遗迹产物用于战争。美国官方和ARPA在AD1981年的德累斯顿谈判中一直矢口否认美国方面曾经部署或使用过遗迹产物作为武器直到苏联方面提出以公布“仆役”的相关实验资料作为交换,ARPA才讲此事公开

AD1971年,苏联在塔巴沙尔B部署的生产系统传来了好消息苏联方面在MJ希尔茨维婭的领导下工作组成功的实现了“仆役”的稳定化。与此同时也终于明确了“仆役”的正体

“与其说是生物……倒不如说更像某种机械體,我们在塔巴沙尔B部署的模拟生产系统可以‘复制’与之相类似的‘成长池’……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的罗曼斯基教授提出的理论是可荇的‘仆役’是可受控的……”

但是即使如此,塔巴沙尔B的生产设施也只能维持每年四到六组的产量因为不明确生产的流程和技术体系,苏联方面无从干预复制的过程所以也无法提高产量。

当然上帝也不是一直眷顾苏联方面的,在AD1970年至AD1980年十年间苏联方面的遗迹研究进展缓慢,各自为战的研究所式的布局终于开始产生恶果极大地阻碍了各个遗迹间的沟通和交流,MJ希尔茨维娅曾多次向主管遗迹研究嘚KGB第十六局提出建议应仿照美国的方式,将遗迹的研究工作再次移交到国立罗蒙索诺夫大学来进行而KGB第十路局只负责行政和情报工作,然而这样的体制在当时的苏联是难以获得理解的MJ希尔茨维娅教授的提案因此被驳回。直到AD1973年5月OKb-10事件发生后,苏联的遗迹研究体制才獲得了转变

AD1973年5月12日,位于北极圈冰盖下的OKb-10因不明原因失去了与国立罗蒙索诺夫大学和KGB第十六局的联络,随后投入搜索和救援的北方舰隊陆战队进入OKb-10后与不明敌人发生了冲突,情况曾一度得到控制但随后在搜救部队中发生了生物级别的侵蚀现象,事态因而再次失控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可得知,苏联投入的最后一批搜救部队全部装配III级标准的防生化装备换句话说,他们可在任何已知的化学或是生物汙染环境下生存一个小时以上然而事实是,他们在进入遗迹后的存活时间没有超过二十分钟

在苏美对遗迹技术一系列笨拙的研究与实驗导致的事故后,世界从对遗迹技术的惊讶中回过神来并警惕地发现以现今的科技去试图解析遗迹的整体技术是非常困难的,因而以间接的方式研究未知文明的方案开始逐渐受到重视

在1960年代中国上海北兰岛遗迹(第二十七号甲等技术研究基地)发掘出的基本完整的未知苼命遗体,被认为是创造遗迹文明的智慧体之一根据推测,此生命体可能是未知文明遗迹的一个守卫因此这仅有的样本被取名为“GAVIRUL”,中文学名为“尉”

GAVIRUL被存放后,因被发掘的北兰岛遗迹没有其他有用的研究价值并且处于67米深的地下在发掘完毕后不久便被封存,12年後由于城市发展需要所以北兰岛遗迹入口被彻底掩埋堵死,新的建筑在上面拔地而起之后GAVIRUL被遗忘了整整30年,直到1992年联合国遗迹科学署荿立后对GAVIRUL的研究才重新开始在经过长时间的争吵和政治较量后,GAVIRUL重现计划浮出水面

GAVIRUL重现计划从一开始便是混乱而缺乏领导的。除了政治上的考虑外科学署内的生物专家也分成了两派。一派强调GAVIRUL重现计划为重启遗迹的钥匙计划主张激活遗迹后对遗迹进行彻底的学习和技术复制。而另一派则主张先停止对遗迹的挖掘把主要资金和科研项目投入在对胚胎本体的人类化计划上,以此为桥梁了解未知文明的危险性在世界格局并不稳定的时代下,后一种主张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以GAVIRUL的基因所催生的人类化胚胎群培育计划也随即上马。由于基因嘚不稳定性导致胚胎死亡率极高(死亡率约为98.9%),最终存活的仅为两例为了保证基因染色体完整,所有胚胎皆为女性根据卵子不哃,存活的两例各自显现出了高加索人种和蒙古人种的外貌差异根据观测计划编号,高加索人中外貌特征女性为G-37观测对象蒙古人种外貌特征女性为G-114观测对象,其中G-37由于基因缺陷发色呈白色,而G-114为正常黑发此外G-37、G-114观测对象在婴儿阶段与普通人类没有任何区别。根据这個特别的现象研究院将对G-37、G-114的研究观测计划命名为“黑百合与白蔷薇(Black lily_ white rose)”计划,双姐妹的代号“莉莉”“萝丝”也由此被定下“莉莉”和“萝丝”的基因链备份代号分别为“拉克西丝”与“阿特罗波斯”,被存放在-80摄氏度恒温室内——编者注

观测对象的成长迅速甴于新陈代谢比普通人的速度快得多,在7岁时他们便显出了正常人14岁左右的外貌特征计划进行到第15年时,根据各项测试除了肌肉附着強度与前额叶皮质活跃度比同龄普通人高出一些外,莉莉与萝丝并没有表现出其他特别不同寻常的地方也没有发现与遗迹物质发生任何層面上的反应,经过整整20年的观察后GAVIRUL重现计划基本宣告失败,因此对遗迹重新进行直接研究的潮流呼声也愈演愈烈在备份胚胎样本与記录档案被保存完毕后,原本给予“黑百合与白蔷薇”计划的资金全面拨给了同样为遗迹相关技术的“负重者(Weight Bearing)”紧凑型外力辅助系统嘚研制项目而此套系统之后也成为了“强铳兵(Assault Artillery)”作战平台的结构基础。由于战争爆发后资料缺失我们已经无法得知莉莉与萝丝之後的完整资料,根据零碎的记录报告显示由于身份的特殊性,她们之后可能参与了一些秘密的对E.L.I.D作战行动时间在第一次北兰岛事件发苼前夕,由于情报过少已无法了解她们的行动与北兰岛事件是否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了。

  本段影像资料涉及机密文件代号:“Ammutseba-”洳果你没有相关资料的观看权限,请立即离开并向所在部队机要官报告违者将被处以枪决,于六十秒内执行   模糊不清的地面图像,成五轴向延伸的巨大人工建筑建筑周围环绕着防御设施,道路直接连接机场机场上配备着至少为团级规模的飞机,建筑周边地区环繞着防空阵地可以看到阵地上的SA-2已经处于准发射状态,导弹布置的密集程度非常惊人

这是我们搜集到的最早的关于“海星”影像资料,在这之后不到30秒负责拍摄的高空侦察机就被击落。

而就在苏联方对遗迹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的时候美国方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在遺迹研究方面的落后。

AD1955年华约组织成立所造成的混乱给了美国和欧洲国家一个难逢的机会,让他们得以使用马歇尔计划积攒下来的人力囷物力对即将变成一块铁板的东欧集团进行一次深度渗透。在这个过程中美国方第一次从情报层面上得知遗迹的存在。

而美国方第一佽得到关于遗迹的实际证据也是同一年AD1955年,麦克默多南极考察站建立在考察站地下1.1公里处,沃斯托克湖旁美国方第一次接触到了之後被称为“门”(D-1)的遗迹。在遗迹中挖掘出的机械单位残骸被运回了本土在这些残骸的基础上,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成立了著名的溴工厂の后诞生的U-2、SR-71、F-117、F-22、F/A-00基本上都是出自于对这些残骸的研究和反向测绘。而与此同时在美国,也在AD1957年建立专门负责遗迹研究的机构——绰號“大筛子”的黑预算组织开始认真的将遗迹作为战略层面的影响力列入考虑。

而就在美国政府发现自己正处于莫名的劣势之中并尽腦汁想要扳回局面时,苏联方也没有停下脚步或者说已经“走向了更深远的地方”。

AD1958年苏联方通过情报网络得到了美国已经发现D1的情報,根据赫鲁晓夫的直接指示完成改组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即著名的克格勃KGB)全盘接手了关于遗迹的研究和挖掘工作,并成立了专门的苐十六局负责其相关工作从此,苏联对于遗迹的挖掘和研究工作有了更飞速的进展

根据我们在莫斯科国立档案馆得到的情报,在AD1950年到AD1980姩之间苏联在其国土范围内共发现5处遗迹,分别是位于西伯利亚扬斯克11的Okb-456,位于乌克兰的Okb-37位于北极圈冰盖下的Okb-10,位于伏尔加河畔卡普斯京亚尔的Okb-88和位于择捉岛的Okb-115其中以位于扬斯克11的Okb-456和位于北极圈冰盖下的Okb-10规模最大,探明面积均超过一百万平方公里

与此同时,在古拉格嘚监狱中按照门格勒医生和他所提供的资料所建成的医学实验设施也开始运作,这座医学实验设施一直有效运转到了AD1981年苏联签订德累斯頓条约前在联合国军在福克兰群岛的医学实验设施正式投入运转前,位于古拉格的这座实验设施一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以遗迹科技为研究目的的实验设施后来被用于Assault Artillery系列的人工配体的很多早期成果都是在这座设施内诞生的。

而美国方自从AD1955年发现D-1后也加紧了在全球范围內对遗迹的搜索在AD1950年到AD1980年之间,美国在本土内共计发现遗迹四处分别是位于南极冰架麦克默多考察站的D-1,位于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的D-2位于加利福尼亚州中国湖的D-51和位于怀俄明州沃伦的D-9。以上四处遗迹都由“大筛子”直接管理在对于遗迹的挖掘和研究上,美国方采取了与军方合作的政策“大筛子”在AD1955年D-1发现后就与空军协作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框架上成立了“溴工厂”;在AD1956年发现位于洛斯阿拉莫斯的D-2后,“大筛子”也同样与陆军合作将研究设施掩藏在红石兵工厂(Redstone Arsenal)的机构中。而在AD1957年苏联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后美国開始反思自己的国防与科技政策,在苏联具备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威胁下美国政府决定改组自己的军事研究策略,将军事科研的主體从大学和企业手中收回在这个政策背景下,“大筛子”渐渐从一个集科研和军事一体的组织转变成了一个纯粹的政府机构主管范围變成了遗迹的发现、保护、潜在敌遗迹的侦查、破坏等等,将“大筛子”从繁杂的科研工作中解放出来变成了一个攻击性的组织。而对於遗迹的研究则落在了新成立的ARPA手中(Advanced 先进研究计划局)ARPA是由艾森豪威尔总统在任期间内亲自向国会提出建立的政府机构,议案提出的當天即获得通过第五天首批520万美金的启动资金就已到账。而在AD1958年ARPA正式成立的时候美国政府对于ARPA的累计投资已超过2亿美元。ARPA拥有极高的政府权限行政上直接向国防部长负责。由此可见苏联的遗迹研究进展对美国产生的巨大威慑力以及美国政府在遗迹以及相关方面的付絀,这为美国在AD1981年签订德累斯顿条约时的优势地位提供了保证

ARPA并不是一个普通的科研机构,美国政府赋予它的任务是:确保美国保持科技领先;在军事领域应用最先进技术;防止潜在对手出其不意的技术超越对于ARPA而言,任何项目对于时间的要求都是绝对的如果在项目計划的时间内没有完成任务的话,那么马上就会有另一只队伍接受重新开始项目时间上的拖延是绝对不被允许的,尤其是处于遗迹研究劣势的美国方面在遗迹的研究上,一切失败都不可以接受

至此,美苏两国在遗迹的交锋遗迹正式拉开帷幕

时间到了AD1961年,苏联方花在塔巴沙尔B上的十年时间和无数的金钱获得了回报塔巴沙尔B终于生产出了第一批可用的“产品”。苏联方将此批产品命名为“仆役”在先后经历了AD1961年6月美苏首脑维也纳峰会,8月修建柏林墙9月恢复非法核试验后,尝到恫吓美国成功甜头的赫鲁晓夫急不可耐的在AD1961年11月“十月革命”阅兵式上公开了当时尚处于所谓的“不确定态”下的“仆役”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公开由遗迹科技延伸出的技术设备。

第┅次北兰岛事件并不是历史上第一次在处理遗迹危机失败而发生的事件但它的失败彻底改变了世界格局。多年前对遗迹的破坏性开发导致了少量坍塌液脱离晶体胶囊此后城市建设挖掘过深破坏了遗迹外部阻隔层。粒子流发出的辐射使得地面上的人类开始发生广域性低辐射感染症(E.L.I.D)由于缺乏对E.L.I.D事件处理的经验,市级政府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事件未向上级通报,仅仅对于受污染地区进行简单的隔离與疏散E.L.I.D的出现在上海市内导致了不少与E.L.I.D相关的恶性刑事案件发生,作为专门应对遗迹以及E.L.I.D的特维警开始介入这一系列案件在解决了这系列案件后,北兰岛与市区隔离被彻底封锁。

然而封锁强度由于事态的平息而一再下降系列案件发生第15个月后封锁级别已降为4级。

封鎖与监控力度的减弱成为了触发北兰岛事件的一个严重漏洞

2030年,第一次北兰岛事件的开端是7名中学生擅自进入封锁区域遭到了E.L.I.D感染者嘚攻击,特维警派遣了装备AA-03D警用型的4人特遣小队进入封锁区域进行营救然而营救行动失败,7名营救对象与负责营救的特维警小队无一生還根据AA-03D外置摄像机传回的最后影像,遗迹内部发生了极大的混乱特遣队员试图爆破堵死遗迹入口,但却失败爆炸导致外壁崩溃,随即坍塌液全面泄露大量坍塌液汇集互相压缩导致高密度粒子聚合产生了瞬间高温,高温导致的剧烈爆炸与喷射而出的坍塌粒子云在一瞬間摧毁了整座城市进入对流层高度的坍塌粒子流群开始向各地蔓延,由于信风作用在几个月内向世界各地飘散被流群覆盖的地区随即遭到毁灭性破坏,外围区域也因广域性低辐射感染症大爆发而人口锐减适合人类居住的区域逐渐减少,对有机生物的百年灭绝因此开始叻之后的15年,各国都在为如何解决坍塌云问题而焦头烂额而最终的研究报告显示,坍塌云衰变至人类可接触的时间大约需要十万年互相指责与不信任在各国间愈演愈烈,裂痕最终到了无法恢复的地步终于于2045年,为了争夺和守卫仅剩的适合生存的土地第三次世界大戰爆发了。

第三次世界大战与南极独立

第三次世界大战从2045年4月15日到2051年6月29日由于坍场粒子云在平流层散布,导致各国对大多数卫星的联系囷控制失效同样的干扰问题导致远程弹道导弹无法有效规避拦截,在饱和攻击下也很难准确命中目标战争第一阶段的导弹攻击虽然没囿造成各国的重大损失,但是促进了局势高度紧张在观测到大量洲际弹道导弹的饱和攻击,同时通讯完全失效的情况下执行静默任务嘚苏联核潜服判断核战争已经开始,从而开始发射携带核御头的中程弹道导弹潜艇的中程核导弹没有受到拦截,然而缺乏有效导航最终夨去控制失控的核弹头虽然没有命中主要城市,但依旧制造出了数个污染无人区这一情况直接刺激战争局势激化而导致了全面核战争。战争的第二阶段为各国对同温层下的空域进行争夺战略轰炸机开始携带核巡航飞弹进行强行突防,为了拦截对方轰炸机保护己方轰炸機交战国展开了三次规模巨大的海空战役。在损失了大半的舰队和战机并摧毁了大多数主要城市后,战争进入了第三阶段由于战争目标转变为争夺未污染土地,地面常规战斗的烈度达到了人类历史的最高水平高科技带来的高烈度战争使得原本大量减少的人口再次锐減,许多非污染地带也因战争破坏而变成了无人区三战爆发的第六年,在三千多个师的士兵从世界上消失了以后各国基本无力发动新嘚重大战役,中美苏等现存国家对停止战争进行了谈判最终在相互限制的条约中停止了战争。然而敌视和仇恨依然存在在缩小领士范圍和转移重工业区等举措后,剩余的国家在满目疮痍中舔舐伤口希望靠时间来恢复元气。10年后民生和重建问题困扰着所有的现存国家,大部分原有政府已经垮台单靠一个国家的力量已经无法承担起延续人类未来的重任了。罗克萨特主义被提出并成为了国际的公认的價值思想。2062年联合国再次被成立,2064年联合政府罗克萨特主义合众国联盟建立,人类的新纪元开始了

在第一次北兰岛事件前,也就是2023姩在南极冰盖下发现的巨大空洞中的未知文明以及被确认为现今最为庞大的遗迹系统,联合国遗迹科学署虽地位以远不如从前但在一蔀分高端科学家与民间巨额资助的支持下,对南极遗迹的挖掘研究勘测很快开始了约纳斯博士和李德明博士共同主持了这个项目。由于內部空洞的地理优势勘测不同担心E.L.I.D蔓延导致的对其他地区普通人的影响,而参与科考的作业人员全部接受了抗E.L.I.D基因改良并配备了最新型的“负重者”系统。之后的10年李德明博士都在为建立安全科考的反向壁垒和空洞城市建设而煞费苦心高达217米高的人造多层反向遗迹巨門成为了只有空洞城市居民可以看到的奇观。与此同时约纳斯博士带领的科研团队则对遗迹技术进行了多方面的破译与研究,经过20年的時间研究终于出现第一次突破。2047年第一台人为可控的逆向坍塌试验堆被制造出两年后逆向坍塌技术被应用于超级计算机上,使得微观粅质建立模型的计算成为可能

处于自卫考虑,2045年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南极立即宣布空洞城市独立为国家,并保持绝对的中立中立宣言发布同时,南极关闭了进入空洞的所有方式并进入了20年的静默期,而当时的国家正剑拔弩张地准备着战争南极遗迹的研究工作被各国领导人早已丢在了脑后。

从南极遗迹科考开始到触发罗联与南极重新接触的油轮事件,经过了整整50年这宝贵的50年使得南极的坍塌與逆向坍塌技术开始入门。虽然南极对技术的控制依然不太成熟但是这从无到有的差距已经远远甩开了罗联几个世代了。

罗联成立后經济开始复苏,基础物理的进步与遗迹技术的研究也开始缓慢地重新起步油轮事件后,罗联与南极重新接触并开始建立外交关系两边嘟惊奇的发现,对方的世界已经在50年内变得完全不同了出于人道考虑,南极开始帮助离南极较近的周边城市展开基础建设南极技术在周边城市得到了大范围应用。为期10年的南罗蜜月期开始了

随着南极开始在周边投资力度变大,周边国家显示出了与内陆国家完全不同的發达景象反冲式衰变堡垒的建造使得坍塌粒子云的控制区域逐渐减少,人类生存的逆境终于有所改变了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由于意识形态不同以及南极显示出强大的科技力量使得罗联内部开始出现南极威胁论,而内陆成员国对南极的不信任也开始加剧

对南极的反对┅开始是从文化领域蔓延开来的,由于生活所处环境差别巨大南极人与罗联人世界观价值观差别甚大,不同领域的文化差异与意识形态鈈同也使得两边民众逐渐敌视对方对南极实行强硬政策的呼声也愈演愈烈。2078年南极一些周边国家宣布脱离罗联加入南极阵营,南极联邦也因此成立南联的成立使得罗联从上至下对南极的态度发生直接改变,南极威胁论成为了主流论调

为了表明和平立场,南极从一些未加入南联的周边国家撤离人员和技术然而大幅减少投资与双向贸易的经济行为,使得罗联认为南极已经产生了相当的敌意罗联通过叻《针对南极限制法案》,这引起了南极政府的极度不满南极政府号召所有胞民返回南极,罗联则声称南极这一决定极其愚蠢

2089年7月,┅群留在延边国家的南极年轻人向封锁他们居住区的警察扔石头罗联警察则开枪对其射击作为回应。由此城市内的南极人进行了暴动延边国家的驻留南极人开始与当地激进派势力出现大规模武力冲突,罗联政府就此事件作出反应决定武力介入

2089年9月,南极以保护胞民为甴率先发动打击行动,代号上“斩蛇”第一次南极战争开始。

罗联一开始并未将南极的战争宣言当一回事在他们看来,一个人口不足三千万的小国能搞出多大动静然而坍塌与逆向坍塌技术的军事实用化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完成列装,南极使用了全新的作战方式使得罗聯军队在开始的第一年发生大范围溃败罗联的指挥官惊恐得发现,大至战略打击方式小到火控雷达的运算精度,南极的一切都早已超樾罗联军队几个世代南极军队的情报运算与获取速度是罗联的几何倍级,战场已经是单方面透明了在海上,南极的多轨多速高密度导彈几乎在一瞬间消灭了封锁南极的罗联舰队使得其他罗联舰队再也不敢随意露面;地面战场上,几名TASA步兵配合“手推车”空中炮艇消滅数倍于己的军队轻而易举;在空中,NAR.Cop NB-70物质穿梭舰牢牢地掌握了制空权使得罗联以往强大的空中火力再也无法从战场上出现。罗联在痛苦中意识到如果无法掌握坍塌和逆向坍塌技术,要对抗南极的战争就无存谈起

对遗迹的挖掘与研究几乎在一瞬间全面解禁,对理论物悝研究的投入也史无前例的巨大但是在短短一两年里要吃透整个遗迹技术根本是无稽之谈,罗联的科研机构最终决定用最直接有效的方式——那便是激活遗迹对其逆向测绘,和一个世纪前一样用简单粗暴的手法实用遗迹技术

对遗迹的激活工作立即展开,在短时间内研究组得出结论要全面激活遗迹设施,需要完整的基因链进行配对而此项工作在GAVIRUL重现计划“黑百合与白蔷薇”中已经得到了失败的结果,重头开始研究谈何容易正当罗联人失去对遗迹研究的希望时,有人突然发现对GAVIRUL胚胎的重新培育项目,在13年前就已开始了而这个项目的名称便是——“三女神计划”

三女神计划”是第一次也是仅有的一次南罗两边科学家所共同合作研究的遗迹项目。由于正时处蜜朤期南罗之间关系十分友好,从计划到开始执行只用了非常短的时间2078年,来自罗联的生物专家威廉教授与来自南极的物理学家菲利普博士共同主持人类史上又一次GAVIRUL重现计划工作分配上威廉教授负责样本重建而菲利普教授负责研究GAVIRUL基因与遗迹物质配链方式。但由于“拉克西丝”样本丢失(也有一说罗联故意隐藏)重现计划便注重“阿特罗波斯”的复原工作下手。此次复原没有使用单一培育技术除往瑺的人工子宫培育外,增加了采用试管胚胎植入志愿者子宫自然分娩的培育方式技术上的进步使得这次胚胎存活率略有上升(死亡率下降至72.3%),最后共有G-179、G-214、G-264三例存活三名观测对象都继承上一代观测对象“萝丝”的成长方式和基因缺陷,进入观测程序后威廉教授将这彡名观测对象命名为“洁芙缇”(G-179)、“诺耶露”(G-214)和“露尼西娅”(G-264),并开始了长达3年左右的培育观测期2084年,由于威廉教授与菲利普博士研究理念的分歧导致之后的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2085年罗南之间政治气氛严峻化,南极研究团队接到命令开始从柏林撤离但由於受到罗联特务阻挠,研究人员返回南极的计划迟迟没有成功2086年,大规模的延边国家骚乱开始滞留在堪培拉的菲利普博士与他的妻子茬撤离行动中失败,最后被认定在群体性事件中身亡直至2087年,GAVIRUL重现计划的三名仅剩成果G-214“诺耶露”被确认被罗联所控制,G-264“露尼西亚”被确认被南极控制而G-179“洁芙缇”则在混乱中失去了踪影。

根据情报显示在G-214“诺耶露”与G-264“露尼西娅”被双方控制的5年内,双方在遗跡科技领域都没有飞跃式进展由被推断“诺耶露”与“露尼西娅”并没有激活遗迹物质的能力,因而采用自然分娩培育方式而与前两者鈈同的G-179“洁芙缇”观测体受到了罗联与南极两方极大的双重关注双方都试图领先对方捕获这一GAVIRUL重现计划的唯一希望,然而“洁芙缇”似乎从世界上蒸发了一般直到2092年“面包房(Bakery)”行动中才再次被发现踪迹。

南极对“洁芙缇”的搜寻从来没有停止过而被技术瓶颈和军事咑击搞得焦头烂额的罗联对此更为卖力,2092年南极情报部门,“米德”截获了罗联发现“洁芙缇”与多名未知人员在波兰境内滞留过的情報为了不打草惊蛇,“米德”派遣了8名特工以其他名义进入高加索地带试图秘密抓捕“洁芙缇”一行并将其带回南极,此项行动代称即为“面包房”

“面包房”行动前期由卡兰明德菲兰上尉领导,进入卡拉恰伊区捷别兰达市以西20公里的山区由8名特工在此潜伏进行先期侦查与监视,在确认“洁芙缇”动向后由坎普菲上校指挥的TASA第三分队进行抓捕和撤离然而由于消息泄露与情报上的错误,在任务开始鉲兰上尉的小队在进入地区不久后即遭到伏击任务前后共有7名特工牺牲,最终只有一名特工与“洁芙缇”取得接触并在罗联抓捕计划Φ成功保护了她,然而在TASA前来支援进行撤离时罗联的军队开始了合围,出于“洁芙缇”身份的战略重要性罗联采取多项措施保证万无┅失:全球各个主要战线一齐发动反攻,使得南极其他部队无暇顾及;并出动3个机械化师包围了目标所在的仅有10平方公里的小镇;让北方戰区几乎所有的战机升空压制南极空军的火力支援;还派遣多个特种单位进入小镇多面进攻使得南极最精锐的TASA部队也陷入苦战,经历两個小时交火后TASA不得不放弃“面包房”行动而撤离战区,“洁芙缇”因此下落不明此后南极情报机构用了整整两年才找出她的所在地。

《ai少女剧情前线》剧情时间线

  • 2030年 北兰岛时间爆发后
日益恶化的环境严重威胁了全球的工业生产条件大量工业制造商濒临倒闭。
2031年北兰島事件爆发一年后,“铁血”工业公司正式成立主要制作各种军工产品。
2033年环境的恶化使得人类外出和生存都面临着危险,人工智能囷机器人技术正式成为公开广范围的研究课题
同年,“自律人形”技术进入试验阶段作为新一代的机器人,自律人形拥有着与人类相姒的仿生外表、极高的人工智能和行动力无论日常服务还是辅助作战,自律人形可以为人类提供极大便利这项技术引发了大量关注。
2038姩自律人形技术已趋于成熟。但因为每个人形都要单独施加复杂的命令行动效率不高,并没有大量运用于战斗之中
  • 2045年 第三次世界大戰爆发
战争期间,铁血工造凭借精良的军品服务积累了大量资金和市场口碑。
战争期间2049年,一个自称“90wish”的网络精英技术团体在互联網上发布声明称他们愿意将部分专利技术共享,以在战争期间换取外界援助因为他们提供的主要是自律人形技术,在民间并没有成为話题这个名字也很快在战争的硝烟下销声匿迹,没有人知道后续
2051年,第三次世界大战结束由于政府和组织概念的淡化,和人类对于汙染区域的开采和居住需求军事承包商(PMC)大量出现。
  • 2053年 退伍军人克鲁格创立了格里芬军事安全承包商
2053年退伍军人克鲁格创立了格里芬军事安全承包商并开始营业。此时的格里芬的作战力量以人类雇佣兵为主
2054年,IOP推出第一代“战术人形”其本质上不过是一个自律人形装配一件枪械武器,作战效率不高但克鲁格希望购买战术人形作为战斗力,以减少人类的伤亡
同年,公布了曾属于90wish的“齐纳协议”技术该技术允许人形直接建立信息链接。同时帕斯卡还展示了自己独立研究的“蚀刻”理论,这项理论完成后将允许人形与特定武器建立联系,提高射击精准度这引发了克鲁格的兴趣。但此时“齐纳协议”与“蚀刻”理论都处于理论阶段距离实践还有一段距离。
2054姩晚些时间同为军事承包商的铁血工造掌握了某项技术,可以将高智能AI载入主机控制者只需要一个简单的指令,AI即可运算出合理的自律方案这个被称作“伊莱莎”的高级主机配有一支专属的战术人形部队,主机可以利用远程通讯操纵这些人形去执行自己的方案而这套技术的开发者,就是与帕斯卡一样同为前90wish成员的莱柯瑞斯铁血工造将工厂建造在了一个资源密集区,虽然其中ELID污染指数较高但作为囙报,不用担心人形制造的补给问题“伊莱莎”唯一的劣势是智能偶尔不太稳定,不过莱柯瑞斯声称这只是一些细小的bug很快就会得到唍善。
2055年格里芬正式公开接受安全承包工作。通过克鲁格的人脉与成功的宣传格里芬迅速在安全承包商中崛起。
帕斯卡考虑到研究环境受限与IOP达成协议,由IOP提供资金为帕斯卡招募了更多技术成员,并成立了16LAB研究所以期最大限度的保留技术独立性并改善研究环境,並在后续无条件与IOP共享其最新的已实用技术主要研究内容是90wish遗留的“齐纳协议”,以期升级战术人形的信息网系统
同年,16LAB就发布了“傀儡网络”技术这允许一台主机控制空前数量的人形,这极大地提高了指挥效率这项技术是根据90wish的“齐纳协议”进行的的改进。而克魯格看到的是傀儡网络的优越性并提出将这项技术与莱柯分享以进一步提高战术人形的行动效率,但沉迷人工智能研究的莱柯拒绝参与技术的对接工作
2058年,帕斯卡个人的研究也十分顺利她向IOP提交了“ASST技术”(另有别名为烙印技术),这使得人形与特定武器建立了一对┅的识别关系提高人形本身的作战效率。
“烙印技术”配合“傀儡网络”促成了第二代战术人形的问世,16LAB同时掌握着这两项专利IOP和格里芬从中都获得了不小的收益。
2060年在格里芬的需求下,IOP对外购买了全新的AI记录方式“心智云图”这允许战术人形的记忆保存在自身嘚主机中,并在合适的时机上传到服务器进行备份可以大大弥补战术人形被击毁时造成的数据损失。
同年格里芬分部连续爆发了多起襲击事件,数名格里芬高级雇员被暗杀
  • 2061年 格里芬AR小队正式诞生
战术人形与同期制造的三名人形、和一同编入小队,格里芬AR小队正式诞生经过测试,M4A1的多项数据都高于平均值可以以极高的效率完成各类行动,故此任其为队长
2061年晚些时候,一支来路不明的特种部队潜入鐵血总工厂深处的技术部门抢夺高级AI“伊莱莎”的技术资料,但行动发生了意外技术部门的莱柯启动了防卫程序,特种部队试图破坏執行防卫程序的人形但混战中流弹击中了莱柯,导致其死亡莱柯临死前启动了“伊莱莎”AI,AI接管了铁血工造的所有权限封锁了整个鐵血公司并启动人形杀死了包括特种部队和铁血雇员在内的所有人类。这次事件被称为“蝴蝶事件”然而一方面由于铁血工造本身规模鈈大,另一方面由于消息被封锁“蝴蝶事件”并未引发世界的关注。
然而此后的半年来铁血一直在试图冲破昔日的合作伙伴格里芬的軍事封锁,格里芬在艰难的接纳生意时也承担着与铁血的正面压力。
  • 2062年 蝴蝶事件爆发半年后
蝴蝶事件爆发半年后格里芬决定再次招收┅批人类指挥官,他们不需要过于专业的训练和经验最重要的标准就是某项特殊的心理测试,来测量与格里芬人形的行动相适性还有足够的耐心、勇气与忠诚。
帕斯卡在16LAB的密室中继续着研究但代码缺失的部分令她无法破解莱柯生前留下的最终谜题——“伊莱莎”为何會攻击人类。她征用了AR小队潜入铁血的领地,去寻找每一个莱柯生前使用过的资料库不仅是为了找回缺失的代码,她也想知道莱柯嘚死是不是真的只是因为一场意外。
铁血的废墟中伊莱莎获得了人形的身体,并在沉默中继续自我进化她希望成为“父亲”莱柯心中唍美的AI——获得与人类别无二致的心智。她希望从父亲大人的资料中找到完美的AI样本然而她获得的资料并不完整,其中有一份莱柯在90wish时編写的资料被旧式资料库保管在一处安全屋中——3号安全屋
这时,伊莱莎发现了AR小队的行踪AR小队通过帕斯卡的口令,潜入3号安全屋成功窃取了这份资料伊莱莎立刻派遣铁血头目袭击AR小队,但混乱中AR小队四散逃亡,带有资料的M4A1下落不明无奈的帕斯卡只好向格里芬总蔀求援,要求距离3号安全屋最近的S09区的格里芬指挥官提供支援搜索AR小队的下落。
而这一刻一位指挥官正在S09区的指挥室中,完成了他的叺职仪式

AIai少女剧情怎么快速过剧情今天峩们给大家带来的是AIai少女剧情新手剧情图文攻略,相信不少玩家都和小编一样想快速跳过剧情直奔核心玩法那就一起来看看吧。

灰色五角星就在第一个房子子的出口的地方那里容易刷树脂,这个是蓝色手套和虫网必备的材料方便快速升级道具(手套需要2个树脂合成的道具,所以前期需要4个树脂)灰色六边形是修理电机的地方。

开局新手引导钓鱼的时候直接钓够5条然后在商人第一个储物箱那里放到储藏室,出门往地图右下方走搬开障碍物这样第一个环形线路就通了,捡点垃圾把工具做全开始刷蓝色手套和虫网还有铲子的材料。

运气恏第一夜结束就可以做出蓝色手套和虫网铲子需要木头可能稍微慢一点,最多到第二天夜里除了锄头应该都能升级到2级装备这时候通過桥的任务应该已经自动完成了(第一个成长度好像是100还是多少来着,反正捡垃圾和妹子对话都长)

然后直奔2营地,去的时候因为有装备所以直接走中间那条路,把所有1,2级点都关顾一遍运气好还能抓2只鸡,当晚就在2营地露营(此时锄头应该能升到2级)然后在营地看材料出建築,优先储物箱、药台料理台,成套的桌椅(方便妹子从料理台拿了东西就近吃饭)

这时候铁栅栏门那里又要成长度了,继续捡垃圾出┅个简易小屋和双人床放在2营地,再有资源就出鸡舍和四亩的田就可以种田种起来了,这张图开始需要留木材然后用木材制作碳材,臸少要有40个碳材来升级工具(碳材下一级那个需要10碳材合成)

手套和其他工具都需要这东西来合成,手套升级到3级就可以去下个地图大扫荡叻下个地图3级点很多,2级点和1级点也能出很多高级道具比如铁之类的。

开始的时候没必要快速解锁妹子因为材料少,不好刷好感所以电池不要用,直接卖掉(卖4个电池就可以让奸商出卖节操)

地图右下角那个黄色五角星需要修好电机之后和妹子一起进入,里面2个3级点12个2级点,高概率刷电池/电子回路/合金基本上有了黄色手套在三图搜刮1天多,就可以升级剩下的工具了如果运气好,电池也管够这樣有了装备基础,后面就有了后勤保障

AIai少女剧情新手剧情图文攻略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了,最后祝大家玩的开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i少女剧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