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太极拳练腿到底上不上腿

“活臂”、“动腰”、“坐腿”三大太极基础功,你练到位了吗


  “活臂”、“动腰”、“坐腿”是太极的三个基本功,练好这三大要点是迈进太极世界的一个重偠部分小编带大家看看这三个基本功的要点。

  太极拳练腿练得好坏上肢臂手的操作非常重要。松肩、坠肘、坐腕、舒指、亮掌這些通常习惯性的要领外,要特别注意把握两点:

  (1)、用意不用力松活柔顺,舒展自然

  (2)、必须以腰带动,不能盲目自动乱动

  四肢不能乱动,因为乱动不可能作出上下相随全体完整而动的现象。上肢松软沉坠这是练下沉功夫气沉丹田的需要,耸肩抬肘臂手僵硬,使气上浮导致心胸紧张与“上虚下实”之道唱反调,下沉功夫就不可能上身这种机理是浅显易懂的。

  上肢的又一功能是传送信息,即练“听劲”的功夫胳膊和手,与对方接触就能得知对方的动态和劲力,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这是听劲传送信息的最高境界,不从高度松软不用力下功夫那就要犯方向路线的错误。

  还有一层功能那就是所谓:“以意运臂,以气贯指内劲通灵”进而锻炼上肢劲力,但上述这些功能最初都必须从“活臂”练起才行

  初学练手,通常最容易出现的毛病就是乱动僵硬练活臂就是要改变这些不符合要求的活动习惯,非改不行因此称为基本功。

  初练太极拳练腿常有只见手足动鈈见身上动的大毛病,其问题主要就出在不懂不会“动腰”上

  武术界一般都强调腰部的重要性,拳谚云:“打拳不练腰终身艺不高”。

  立身中正只能看成是动腰的条件就行了。身法的各项要求是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提出的实际上彼此密切配合是一个整体,鈈能割裂来理解否则领悟机理就可能产生问题,不利于学拳不可大意。

  “动腰”是在全身放松的前提下提起精神以立身中正为條件,以脊柱为轴缓缓地进行全身腿足臂手的旋拧带动操作。“动腰”动作主要是拧腰是以脊柱为轴,在平行于地面的平面内左右旋擰动作拧腰,就像洗脸拧毛巾一样

  不会拧腰就不会就不可能把足手动作相连作好,达不到上下相随全身动作完整的要求。

  呔极拳练腿对下肢足腿的要求称之谓底盘根基功夫,极为重要确也相当难练。许多练拳人多年功不上身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对足腿嘚锻炼不得法造成的。

  “坐腿”是练底盘功夫的一种方法也可以称之为“单腿屈膝负重练法”,也难掌握因此仍应把它看作是一項基本功。

  足腿既要有承受负荷的能力又要能稳固地保持松柔有力富有弹性。脚下有根稳固,自身稳定能力就强

  底盘功夫洳何来练,方法不一但其原理都是一致的,都是屈腿松沉增加负重,以练腿足的承受能力为前提

  静练法,惯用站桩功在全身放松,心意自然专一的条件下采用不同姿势,一站就是半小时很吃力,不好练需要拳友们坚持付出,刻苦修炼

原标题:【干货】杨式太极拳练腿腿功练习方法说的这么细看谁还学不会~

自从杨禄禅在宫廷教拳,将拳中蹿蹦跳跃等大运动量的动作修改、简化由快起腿改成了慢起腿。这种改动虽然减少了运动量却增加了动作稳定性的难度。由杨澄甫定型的85式传统杨式太极拳练腿中包括蹬脚、分脚、金鸡独立、┿字腿(单摆莲脚)和双摆莲脚,共11次独立起腿

以前讲起练拳架,很少提到杨式太极拳练腿的腿功练习有些是不注重腿功练习,有些昰不了解腿功练习方法一起腿就摇摇晃晃站立不稳。其实太极拳练腿的腿功练习相当重要是否松沉有佳、是否虚实得当、是否立身中囸都可以从中得到检验。

练习太极拳练腿的腿功首先要从基本功练起腿功讲究耗、压、遛、悬。

耗是耗身形和腿法的中规中矩严格按壓腿时的身形和腿法规定的要求将腿下压后,用身体控制压住耗一会儿时间,同时也是为固定身形姿势耗腿时感觉韧带有一定的拉痛,以休息一天第二天能恢复为好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压腿有正压腿、侧压腿、十字压腿分高压、中压和低压。

1、正压腿:一腿独立脚尖朝前,另一腿提起脚跟放在适当高度的物体上,腿尖上翘回勾两臂屈肘,手按在膝盖处将身体放松前俯下压,胯根向后收鼡腹部贴大腿,胸部贴小腿脊椎骨一节节拉长,用下颌去够脚尖(也可用同侧或异侧肘尖去够脚尖)然后还原。左右腿交替练习高壓是将腿放在高处压,低压是支撑腿屈膝将另一腿脚跟着地压。

2、侧压:侧身压以耳找脚尖

3、坐压:双脚与肩宽平行开立,屈膝下蹲(肢体放松下蹲时膝不过足尖),大腿贴在小腿上上体保持正直。

4、扳腿:一腿独立一腿屈膝上提同侧的手环抱住小腿,另一手握腳上扳将大腿面贴住胸部。

注意:压腿时要注意节奏和腿的弹性力度过强容易把腿压伤,力度过弱起不到作用

遛腿就是踢腿。踢有囸踢、侧踢、外摆、里合、单拍脚和双摆莲脚

1、正踢腿:起腿的胯根回抽,脚尖回勾上踢脑门或双眼中间、鼻尖、嘴、下颌,以能踢箌下颌为最好

2、侧踢腿:侧身勾腿上踢。

3、外摆腿:摆腿从异侧起脚经过面前向同侧摆落。

4、里合腿:合腿从同侧起脚经过面前向異侧合落。

注意:遛腿练习时要求勾起抿落、快起慢落,落腿宜轻不以声响造势。两臂放松不起强劲。外摆腿和里合腿都要求脚走弧形腿出扇面。练习太极拳练腿的腿功都要以腰胯带动以心意的开合、蓄发引导出腿功的力度。

悬腿就是控腿一腿独立,一腿屈膝仩提小腿上起,将脚蹬出或分出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姿势不变。两腿交替练习

在练习以上基本功的同时,可以与杨式太极拳练腿里的單式结合起来练以下是单式练习的动作要领和注意要点。

几个基本腿功动作练习方法

蹬脚与分脚(以左腿独立为例)

1、左脚上步脚跟先着地,松落左脚掌左膝前屈(膝、胯部不可着力),重心全部移到左脚右脚跟上提。(此时膝胯部不可有任何拙力停留)

2、心意收匼尾骨前敛,左脚向下踩地左腿渐渐向上直立,将右腿屈膝带起大腿尽量向胸部贴近;同时双掌向胸前捧合,左手在里右手在外。

3、蹬脚:双掌内旋外分至肩宽;同时右脚尖上勾

分脚:双掌内旋外分至肩宽;同时右脚脚面展平。

4、蹬脚:心意放开双掌不停继续姠两侧立掌伸展;同时右脚以脚跟为力点向外蹬出。

分脚:双掌不停继续向两侧立掌伸展;同时右小腿向上分举意念力点在右脚尖上。

5、无论蹬脚还是分脚出脚后,膝盖上提腿不要伸直,同时要将右脚上起的劲力沿肢体向支撑脚下引落双掌分展如推窗望月,放松肩、臂肘尖下垂。

6、将心意合回蹬出或分出的右腿屈膝上提收回;同时收回双掌,松腰落胯劲力松落脚下,以便进入下一式动作的开始

注意:整个动作要求立身中正,松腰胯不起强劲,以开合蓄发引导动作的完成求得动作的稳定性。再一个要领就是不能将蹬出或汾出脚作为完成动作的目标最终应能稳定收回腿顺畅连接下一式动作才是目的。

练习金鸡独立动作除了上述独立动作的要领外,要进┅步掌握的是一侧下沉一侧上起。如:左腿独立左掌下按,劲力从左脚引入地下右掌向上挑起,牵动右膝上提左右换式时也要掌握这一原则,即左腿屈膝下蹲右侧松落,平稳转换重心至右脚右侧腰、胯、膝部没有任何拙力,右脚踩地同时按右掌起左腿

支撑腿微屈,待起的腿脚掌落地脚跟上提,双掌合抱随之重心全部移到支撑腿,起腿脚面展平由腰胯带动大腿及小腿上摆,力达脚面同時双臂左右分展,以同侧手迎击上摆腿的脚面注意拍完后保持身形稳定。左右可交替练习

注意:合为蓄,分为发蓄时心意、四肢和腰劲要合住,开时以内开促外开从拍击的声音中可分辨出蓄发的劲力程度。双摆莲脚亦然

双摆莲脚(以右摆腿为例)

右虚步步型,身勢左转右脚向左上起,双手在身体右侧稍沉同时蓄劲;随即身势右转,用腰腿的横劲将右脚经面前摆出同时双掌向左迎击右脚面(此时支撑腿要放松)。双摆莲脚练习时注意不要起强劲和长劲要注意控制腿摆完后的收回动作,右膝提住小腿自然下垂,全身放松勁力沿左支撑腿向脚底松落。最好左右式都练

以上是我学习杨式太极拳练腿以来,多年的练功体会有静练有动练,只要按上述方法练一定会有收获。有一句话叫“手是两扇门全凭腿赢人”,练好太极拳练腿的腿功松沉则可扎根于地下,虚灵则可如荡舟水上万里長征始于脚下,一切都从最基本的开始有了坚实的基础,才能打开通往更高境界道路之门

19342,上海大东书局公开出版杨澄甫著作太極拳体用全书》。这是一本太极拳练腿出版史上的不朽名著被公认为是太极拳练腿的经典文献

其一自杨露禅、经杨健侯辈、至杨澄甫辈,祖孙三代练拳、传拳都是口授身传,不立文字、未留系统拳照至杨澄甫才首次以亲自示范的成套拳照为基础,撰述成专著由ロ授到有书为据,这是一个转折或说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里程。

其二《太极拳练腿体用全书》的作者在《例言》中强调:太极拳练腿祗有一派,无二法门不可自眩聪明,妄加增损要提防私心妄改,以误传误易失体用之真传这种情况是人为地对原传拳架的改变。就拳架传承的一般情况而言拳架在自然传承中出现变化也是难以避免的。由于传习者各自的武术基础不同、文化素质不同、社会阅历不同、性格和体质不同等对原传拳架的理解不会尽同,采取的修练方法也不会尽同于是,形成的擅长技法(所谓绝招)和练拳风格必然有异这就难免所习拳架和拳式会发生一些相应的变化。杨氏祖孙三代存在这种情况他们各自的传人、再传人同样会因为上述原因,引起所习拳架和拳式发生一些相应变化唯此,若不进行必要的统一再一代代转传下去,失去杨式太极拳练腿架的原生态將是难免的要统一,必须有个标准杨澄甫定型架发挥了这个标准作用。杨式太极拳练腿从不强调统一标准到强调无二法门嘚统一标准,应该说是进入了规范化发展的新里程

杨澄甫太极拳练腿体用全书”

古往今来太极拳练腿界对太极拳练腿要“松”没有争议并且完全一致,例如陈照奎先生强调:“太极拳练腿的关键性问题是‘松’。”杨澄甫先生也强调:“要松偠松,要松净要全身松开!”但对于如何“松”、“要不要用力”、“‘意’与‘力’的关系”等就众说纷纭。

近当代以来对太极拳練腿的“松”、“力”等理解出现了越来越大的偏差,有的不仅违背太极阴阳辩证规律违背太极拳练腿拳理拳法,甚至还缺乏一般科学瑺识例如,“用意不用力”“松就是软、大松大软”的“松软”论,等等本文就“用意不用力”和“松就是软、大松大软”的“松軟”论的非科学性与“松”的科学内涵及其要领试作论述。

太极拳练腿的关键在腰不在腿但腿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从健身角度讲雙腿是全身的支撑,是练拳时稳定的基础对老年人来说,更要注意对腿的保护俗话说:“人老先老腿。”由于腿脚距离心脏较远气血相对不足,许多病痛往往先从腿上发生例如髌骨退化、骨质增生、静脉曲张、肌肉僵化、站立不稳等等。

太极拳练腿的任何动作都要求节节贯穿在人体中,腿为根节腰为中节,头为梢节动作时首先根节催中节,然后中节催梢节只有这样才能一气贯穿。太极拳练腿还要求双腿弯曲圆裆裹膝,气沉丹田步如猫行,既重心稳定又轻灵圆活要做到这些,腿脚无功力是绝对不行的且太极拳练腿对於腿部的锻炼是以松为目的的。

松要到脚下真的能松下来,身体的重量一定会传到脚下去的此时的松必然带来沉。腿部会承受很大的身体重量腿的承重感受程度实际上就是松的程度。在练拳的初级阶段真的松下来的时候,腿会有火烧一般的感觉附在骨骼上的筋会被明显的抻拉,有一种难以承受的感觉这种感觉会随着松的程度逐步变化,大腿-—膝盖-—小腿-—脚下依次深入

一垂直、光滑之墙壁,雙脚平行与肩同宽面墙而立下蹲时脚尖、膝盖、鼻尖必须触墙,同时吸气呼气时在百会穴的带领下站直有意将脊椎拉直的意念,起立嘚过程中脚尖、膝盖、鼻尖都不能离开墙壁呼吸、动作在不觉胸窝憋闷的情况下越缓越好。初练时一分钟起落3次左右为宜正常达标后┅般一分钟上下一次。随着功力的增大双脚的距离逐渐缩小,直至双脚并立亦能上下49次时第一步功成

第二步:松髋(胯)开骶

髋(胯)骶松后内劲才能下达至足,腿的灵活、劲力的大小取决胯、骶的圆活故此式更应认真体悟。松胯法:两脚分开约30-40厘米足跟相对,足尖外撇至极限时双脚成“一”字两腿伸直,身体中正双手在胸前合十成掌,然后曲膝下蹲至大腿成水平时由百会穴带领站直一上一丅共49次。吸气时意在下丹田(脐下1.5寸)动作越缓越好。

双脚并拢站立双手叉腰,脚部放松向下跪胯向前靠,使大腿与躯干成一直线下颌内扣,头顶向上顶跪的时间越长越好。意想把膝跪足面极限时提膝慢慢起立,做30次

要点:缩臀靠胯、百会向上顶,下颌靠胸把全身重心放在膝部,起立时要缓必须由

百会穴带领,使重心由膝起至足跪时酸麻胀极难忍受,起立时只觉有一股热流由膝直冲至腳底畅快无比

双脚开立与肩宽,左手立掌放于膻中穴处右手右脚向右横伸,脚尖向上右掌心向下,吸气时左腿缓慢下蹲气沉丹田,右手右脚亦保持平稳向下沉呼气时缓慢起立,由百会穴带领向上站直左腿左右腿各练30次。

双脚并行同肩宽双手叉腰,吸气时双膝並拢双脚掌不动向下跪至极限时脚掌外侧向上翻起,使小腿肚内侧与大腿内侧触及地面臀部坐在地上为止,即刻缓慢呼气站直30次为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极拳练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