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田安大桥四大神兽失踪真相去向

雕塑将被安放至田安大桥顶部(画圈处)

黄帝、炎帝的雕塑也于昨日抵泉,记者还未能一睹真容

女蜗驾朱雀(左)、西王母驾白虎(右),这些雕塑都需要承重130吨的吊车来卸载

东南网-海都闽南版3月30日讯(记者 曾小琴 谢向明 文/图)

时间:昨日上午10时许

地点:泉州市区田安大桥

事件实录:昨日,途经田安大桥的你,是否被桥面两尊金光闪闪的庞大雕塑所吸引?

瞧,那一脸尊荣、手持琵琶的西王母,骑着白虎眺望着远方。再看,另一尊雕塑,则是手捧火团的女娲娘娘,搭乘坐骑朱雀。它们每尊重达25吨,高约6米、宽约5.5米,是目前全国体量最大的桥梁雕塑。一旁还未露出真容的,又是何方神圣?记者打探到,他们是黄帝和炎帝,分别驾坐骑青龙、玄武。

体量这么大的雕塑,如何运输、安装?负责运送的江西桐青金属有限公司熊经理介绍,这四尊雕塑,由大型货车分两次运送。从江西南昌到泉州,要走两三天高速。每尊雕塑已是大卸八块,但宽5米多的底座还是难为了司机,过收费站还得特办超宽证,“走下”大货车时,还特请来承重130吨的吊车帮忙呢。而这些雕塑的拼装,晴天也需一周。

雕塑创作者,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刘毅教授介绍,四座雕塑从策划到创作历时3年,寓意“风调雨顺”。

预计4月底5月初,四尊神兽将镇守田安大桥桥头堡顶部。除此之外,桥头堡中部也新增了八座大型浮雕,底下还有两座镇水兽呢。

铜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各重25吨,为国内罕见桥梁雕塑 五一节前吊装完毕,吊装时大桥将临时封闭

已实现通车的田安大桥,其配套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近日,有工人在大桥上组装一些金光闪闪的部件。原来这是即将矗立在田安大桥桥头堡上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座雕塑的部件。雕塑由铜铸造,外贴金箔,每座雕塑重达25吨,预计今年“五一”前吊装完毕。这些大家伙是如何制作,又是如何来到泉州的?昨日现场相关负责人一一为你揭秘。

□早报记者 陈小芬 林福龙 石勇 实习生 张朴杭 文/图

寓意 四座神兽 祈风调雨顺

两座桥头堡是田安大桥上的最大亮点,设计上融入闽南元素,面上镶有浮雕,展现泉州的历史文化风貌。而桥头堡最具特色的是将放置四座巨型雕塑,它们是中国古代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由来自上古神话中的黄帝、西王母、女娲和炎帝驾驭,祈求晋江两岸风调雨顺。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田安大桥,只见十来个工人正忙活着,吊车正在起吊一块块部件。工人说,这些部件是用来组装雕塑的。一旁已有两座基本成型的雕塑,看上去十分高大、金光闪闪。据悉,十多天前,雕塑的部件就运到泉州,前几天开始组装,预计要20多天才能全部组装完。

打造 四次铸型 费时一年多

负责此次雕塑制作的厂商相关负责人高先生说,制作这些雕塑的工序很多,单模型就做了四次。最初是做小模型,而后按1∶1的比例,分别用泥巴、树脂、蜡、铜四种材质制作模型,从模型到制作成雕塑,前后用了一年多时间。

其实不单是制作时间长,四座雕塑的设计方案也花了不少时间,它的设计者是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刘毅教授。据悉,刘毅教授与泉州十分有缘,早在2007年,他就为泉州设计、制作了大型群雕《拍胸舞》。这次田安大桥上的四座雕塑,在创作风格上也具有闽南的特色,结合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既传统又现代,大块面的处理方法与桥的建筑风格相吻合,具备城市雕塑特色,与环境十分契合。

雕塑是用铜铸成,然后贴上金箔,高6米、长8米、宽5.5米,尽管是中空的,但每一座雕塑加上底座重达25吨。据悉,这么大体量的雕塑在国内大桥装饰性雕塑中很少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田安大桥四大神兽 的文章

 

随机推荐